胳膊小红点像渗血图片:读《往事---不知生,但知死》一文有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15:03

读《往事---不知生,但知死》一文有感

  阅读朋友不过如此的《往事---不知生,但知死》一文,心情很沉重,心里总觉得有话要说,不吐不快。不过如此的朋友杜是个具有豁达、真诚、率直、耿介、洒脱的性格而又拥有放浪不羁品性的才华横溢的书画界的名人。杜离过一次婚,杜的第二任太太是一位小他十几岁的漂亮女人。但正是这样一个重情重义、富有个性魅力、学识才华横溢的人,却为了爱情而自杀身亡,着实让我感到扼腕痛惜,他还年轻,完全可以在书画界做出更大的成绩的。

  杜很爱他年轻漂亮的太太,所以当他知道自己最爱的人背叛自己时,他不再表现得那么洒脱了,这谁都能理解,是个男人谁都会受不了的,更何况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我想杜是在无法承受巨大的心里压力,是在觉得感情上受到了极大侮辱的情境下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他想既然不能决定自己的生,那就决定自己的死吧。我承认这种决定是需要勇气的,他不是懦夫,但那是一种宿命,是对待生命的消极态度。

    人无完人,谁都有软肋,杜在其他事情上可以表现的豁达、洒脱,但在这件事情上他不可能也无法做到豁达、洒脱,这时他需要一个傾诉的对象,需要找寻到一种感情的宣泄方式。不管杜关于人生与社会的看法如何的高深,如何的脱俗,我均认为他为了爱情而轻易放弃生命不值得,因为他的年轻的太太的所作所为不值得他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毕竟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他的生命的价值不在于为这种爱情。他去了,解脱了,他年轻漂亮的太太却如鱼得水、很快另寻新欢,而他的孩子却从此失去了父亲的疼爱,留给孩子的将会是一辈子的伤痛和阴影,杜要是在天有灵的话不知又会作何感想。

  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事出必有因。在这里我也不想指责杜的年轻漂亮太太的所作所为,因为追求自己生活是她的权利。我只是想借此谈谈对婚姻及其搜寻成本的看法。

  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也可把婚姻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是一个人用其下半辈子幸福作赌注,为其下半辈子作投资。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但是我觉得男的不但怕选错行,而且更怕娶错妻。现代社会改行的机会不少,但如果婚姻搭配不当,影响却是下半辈子,一辈子的投资可就要输惨了。因此婚前的婚姻搜寻成本是每个人都必须要付出的。婚姻不过是一男一女走到一起共同生活,在婚前要支付搜寻成本是为了保证将来的婚姻质量。很多人提及“婚姻磨合期”,就是因为婚前信息交流不充分,而需要在多方面进行的婚姻内博弈。正如《红楼梦》里王熙凤所说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在现代社会,青年男女应付生存还忙不过来,剩余不多的时间还要忙着“充电”,搜寻成本随着时间资源的紧张与稀缺而直线上升。容貌、年龄、身高等外在变量是婚姻信息中最容易确定的一类,最难了解的是对方的品位、性情、爱好等内在因素。但是在生活中,会有相当多的人不自觉地隐瞒这类信息,或者故意制造信息的不对称,这必然会影响婚后的生活。如果要做到信息相对全面而且准确,就要花费很多的搜寻成本。成本越高,说明婚姻的价格越高。怎么样才能降低搜寻成本呢?寻找与自己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相仿相近的,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如果门当户对,可以推己及人,大致上揣度一下对方的性情,把握对方对各种家庭事件的反应。虽然我们小户人家的,谈不上通过门当户对的结亲以稳固家族的根基,但是在相同的经济基础及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有更大的概率具有相近的消费倾向和价值观,它能让夫妻双方感到愉悦,增加婚姻所得。

     现实生活中不难看出,门当户对的人更容易从婚姻中获得满足。如是,则曾经被我们看来过时与老套的“门当户对”的观念,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今天的人们,虽然摆脱了种种旧习俗的束缚,却一而再地止步于热恋之后的婚姻门前,想来也正好印证了现象背后成本与收益的影响关系吧。

   婚前付出了应付的搜寻成本,在现实情况中,个体更容易中从婚姻中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双方都能获得婚姻中利益的最大化,那么这种婚姻就是成功的。

     当然,婚姻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经营,这种共同经营又必须建立在双方互相忠贞、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2007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