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王书店怎么样:公司人都在读什么? - 畅享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48:11

公司人都在读什么?

本文关键字:公司人,读书 已经有4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每年一次阅读调查好像在敦促公司人:最近你读书了没?快快读书吧!其实读书已经不是一个我们必须要提倡的事情—Kindle和ibook以及各种阅读器早就让这个习惯成为了公司人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我们都在读什么书?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在敦促我们自己—作为一本商业杂志的生产者—我们读了多少本好书?它们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了什么?

2010年将近尾声,《第一财经周刊》第三次推出一年一度的“公司人阅读报告”,与前两年不同的是,这次我们聚焦到了商业读本这一专业领域,另外邀请了5位分别是来自出版业以及知名的商业图书评论的专业人士,推荐了25本他们认为具有较高阅读价值的商业书籍。

一本好书,未见得真的能指导我们该买哪支股票,或者是不是该买房子。它改变的是我们的世界观。“噢,原来是这样的”— 一旦有这种念头出现,那么信自己,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调查问卷上填写的那600多条关于“印象最深的一本书”的理由,有点像在看一本缤纷的日记。这里面有自言自语,有对某个问题或者某件事的看法,甚至还有情绪描摹……有人看了陈志武的《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后,引用了400多字书中观点后说“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有人对于《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这本书的评价是“完全是危言耸听,弃了”;也有人看《货币战争》看得“惊心动魄”。

在我们收回的670份调查问卷里,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下的公司人超过80%,这当中工作不超过5年的公司人又占到60%,主要集中于金融、IT、广告等行业。这些刚刚踏入职场不久的公司人在选择商业读本时,还是以畅销和经典作为最普遍的阅读选择。

根据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一份商业图书市场分析报告,从2007年至今,在整个图书出版市场中,商业图书都是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份报告中,尽管理财类图书的种类几乎是商业类图书中最少的,但它却有极高的销售码洋。

卓越亚马逊2010年6至10月图书销售排行榜前100名里,除了“杜拉拉”系列排名靠前外,商业类书籍也很少出现,统共不超过5本。

财经作家吴晓波也认为今年国内商业图书出版市场 “几乎没有亮点”。在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他表示这是因为今年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景象都乏善可陈。他提到的另一点是,当今的中国人在观察商业问题时,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而是从社会、政治及文化层面进行更广泛的思考。这表明中国的变革进入到了新阶段,而在图书市场上,出版者还不能满足这一渴求。

仔细想想,世界上并不仅仅只有卓越亚马逊排行榜上这5本书值得阅读。如果我们只是把商业类图书看成是赚钱秘笈或者发财宝典,甚至只是因为别人都在读。那么,是不是需要思考一下: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学习其中的思维方式、商业逻辑……或者只是为了励志,从成功的故事中学到一个“为什么”。

2011年,让我们继续爱阅读,一起见证更多精彩的商业故事吧。

公司人爱看什么书

单从调查结果来看,670份问卷总共涉及到1436本商业图书。这当中,《货币战争》出现了63次,成为最受公司人欢迎的商业读本。紧随其后的,是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出现了49次。郎咸平的书也有颇多读者,系列书籍总共出现了45次。

从类型上看,《货币战争》、《大败局》、《华尔街》、《激荡三十年》等这类在大的时间背景下,讲述金融、历史、商战等题材的书,仍然是被公司人选择得最多的商业图书。

其次,人物传记比重不小,巴菲特、杰克·韦尔奇、李开复、李嘉诚、乔布斯等成功商界人物的传记有相当的出现频率,争议人物唐骏的书也有不少读者。

理财类图书是另一个热点。有的单从书名上看,便可知工具性非常强。例如《寻找收益翻十倍的长牛股》、《期权期货市场理论与操作》、《股市实战心理操控术》、《看盘入门两星期》,表明公司人在投资理财方面有不少理论和实战的经验需求。这类书阅读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分散,并没有哪本书集中地有很多人看。理财这件事每个人各有各的心得,虽然爱看股评爱凑在一起讨论,但参照的东西千奇百怪。卓越网上投资理财类书籍显示有10038种,这为公司人们选择自己的理财“私读本”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与之相对的,行业里那些“很牛”的公司则是公司人们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逻辑不算严谨的推测是,在小公司工作的人喜欢看看大公司的做事方法,而在大公司里工作的,还喜欢关注一下其它大公司的故事。例如通用、奥美、谷歌、汇丰等公司的成功经验和故事,都出现在调查表里。

非商业书的阅读反映生活状态

对于这项问题的调查,毫无意外,小说仍然是被看得最多的。公司人最爱作家村上春树果然魅力非凡,新书《1Q84》被提到19次,排名第一(因为范围广,单本的重复率远低于商业书籍)。风云青年韩寒的《1988:我要和这个世界谈谈》也排名靠前,不过仍然敌不过几年前就风靡的《明朝那些事儿》。

由电影电视引起兴趣而转为去看书的情况仍然很普遍,比如今年热播的电视剧新版《红楼梦》,使一些公司人重看这本经典名著。电影《暮光之城》的走红,也让同名小说被广泛阅读。还有张艺谋的新电影《山楂树之恋》,同名书看的人也很多。

畅销书仍然畅销,比如《狼图腾》、《小王子》、《鬼吹灯》,还有纯文学《平凡的世界》多年来始终热度不减。

或许是参加调查的人普遍还都很年轻,所以健康类的书比较少见到。但历史题材的书,却比较受欢迎,《老子》和《史记》都出现在了书单里。

此外,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书当然还是长盛不衰,可见任何时候,职场人士都需要心灵慰藉,哪怕是虚幻的。

最后,一位可爱的公司人值得一提。在这个问题下他填的书是《俳句的魅力》,给出的理由是,希望自己在微博上能更有趣点儿。你看,生活里真是什么事儿都该认真对待啊。

性别特点不明显

此次参加阅读调查的公司人,男性为341人,女性为329人。我们原本以为会出现和“女公司人更爱看《第一财经周刊》最后那页的漫画”同样的情况,试图从这工作年数和性别上来总结一些公司人的阅读习惯,但显然收获不大。我们发现,男性也会很爱看“杜拉拉”,而女性看《货币战争》和《大败局》这么宏大叙事的书的人也不在少数。此外,工作时间长短对他们看什么书的影响并不大,反而是跟所处行业还稍微有点儿关系。比如从事公关行业的人,看客户心理分析的书比较多,金融行业的人,则看投资理财的书更多一点。

“这本书”印象深且很有用

在统计结果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许多公司人看来,“印象最深”和“最有用的”大多还是同一本书,不过也有一部分公司人选择给出了不同的书名。一般说来,说印象最深可能和“兴趣”有关,但若是一说到“有用”,那就多少要和“利益”搭点边了。

比如一位在汽车行业工作8年的男性公司人,他读后印象最深的书是《滚雪球:沃伦·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因为这本书让他觉得“你未必是个天才,但只要自信、努力,至少是个人才”。让他觉得最有用的书则是《做单》,因为这本IBM原金牌销售亦真亦幻写出来的小说对于他这个一直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来说,很有点儿看到现实的意思。

其它关于“有用”的理由很多:“刚好对马上的考试有用”,“有助于自己的网站转型”,“让我有投资意识和冲动”……

最坦诚的一位公司人在评价《货币战争》时说,“我不太喜欢,但作为畅销书来说,太有名了,一定有它的道理”。

最辩证的则是一位工作了6年的女性公司人在提到《理财工具箱》这本书时,说“此书简单到让你怀疑作者水平的地步,但也不得不承认它直接影响了我的理财规划”。

老书比新书更受欢迎

买书这桩事未必要像买衣服那样非得追着当季的新货,相信不少人都同意这个观点。果然,我们的调查也显示,有不少多年前出版的“旧”书,依然旧而弥坚,牢牢占据了公司人的阅读书单。比如出现次数最多的《货币战争》位居今年最受欢迎榜单头名,是中信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的。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在周刊去年的阅读调查中,《货币战争》并不引人注目,这大概也是由于去年我们进行的是一个广义的阅读调查,受访者填写问卷时的信息量也被分散。而其它被提及次数很多的书,比如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也是2008年的书。《大败局》的出版时间是2007年,《长尾理论》和《世界是平的》是2006年,《基业长青》甚至早在2002年就出版了。

旧书在今年表现这么抢眼,一方面是我们改变了调查方式和扩大了调查样本,另一方面或许也是因为公司人在选择读本时,多少也带着些从众心理,受书评、口碑或是各种业界评论的影响比较大。这也是几本前几年就出版的知名书都排名靠前的原因。

在那些还没来得及经受时间考验,即在2010年新出版的书中,排名最靠前的一本是《华尔街》,其次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两本书都出版于10月,距离我们开展调查仅一个月,不知道是不是受近因效应影响。此外,还有一本《公司的力量》出版于今年年初,它也被不少公司人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