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可以移植吗:41位创业板高管已离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28:09

  如果要罗列过去一年市场关注的焦点,那么创业板无疑包括在其中。梦盈率、造富神话、估值泡沫、业绩变脸……几乎所有A股市场中最具争议的词汇都一一在创业板公司的身上浮现。而在络绎不绝的争议声中,创业板公司的数量也从最初的28家,扩容到了目前的117家之多。不过,就在创业板大军日渐壮大之时,一个新的焦点应运而生。在历经创业艰辛将自家公司推上A股市场之后,一大批正值事业巅峰期的公司高管,却蹊跷地选择了“功成身退”,种种细节似乎在说明,高管的离职潮正悄然而至。

  如果您手上持有接近两亿元市值的股票,并且可以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全部套现,还会选择勤勤恳恳做着一份年薪20万元的工作么?面对这一个充满诱惑的问题,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说“不会”,而赛为智能(300044)前高管周嵘也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诚然,即使是上千万的财富也是一个普通人所难以想象的,但是记者根据离职高管持股统计出的财富榜却显示,在13位持股离职高管中有10位身家超过了千万,周嵘更是以1.92亿元的财富位居榜首。

  惊人的离职高管财富榜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共有41位创业板高管与奋斗多年的“老东家”分道扬镳,选择辞职。其中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人数就有13位之多,持股量在1.2万股到679.03万股之间。其中,赛为智能前董事周嵘以679.03万股的持股量位列第一,海兰信(300065)前董事侯胜尧以392.7万股的持股量屈居第二,南风股份(300004)前董事陈俊岭持有253万股,暂居第三。而持股数量最少的,也是今年创业板首位离职的高管——同花顺(300033)前董秘方超,持有1.2万股。

  除各位高管的持股量外,更令投资者感兴趣的还是这些高管持有股份的市值问题。按照截至周五(9月10日)的收盘价格计算,上述高管持有个股的市值已经超过了惊人的8亿元,这个数字也让市场上关于创业板成为“造富板”的说法增添了几分合理性。

  在记者统计的这份按持股量与股价估算的财富榜单中,个人财富上千万的达到了10人之多,几乎占到了总人数的76%;过亿的也达到了3人,被持股量前三甲的周嵘、侯胜尧和陈俊岭所包揽,所拥有市值分别约1.92亿元、1.63亿元和1.15亿元。而金亚科技(300028)、网宿科技(300017)和梅泰诺(300038)前高管陆擎、彭清、施文波持股市值也都超过了5000万元,分别为9711万、8414万和5274万元。虽然同花顺前董秘方超持股的42万市值在普通股民眼中算得上一个大红包,但在上述财富榜中却仅能算是垫底的“安慰奖”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市值仅仅是一个参考而已,在减持完成之前,上述离职高管的财富数不排除随股价上涨继续增加,或是因为下跌而减少的可能。当然,即使按照股价遭遇“腰斩”来估算,也是一笔令人心跳的收益。

  减持潮“山雨欲来”

  “大部分持股高管离职,就是为了规避在职减持的限制,以达到抛售手中股票的目的”。这是目前A股市场上各界对于持股高管集体离职的一种猜测,而面对各方的质疑,不少身为“老东家”的上市公司对这一说法给予了坚决的否认。一位上市公司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高管离职的原因就是公告所述的”个人原因”,不存在“为了尽快减持”的问题,并指出“不可能因为套现而放弃自己的事业”。

  对于这种说法,一位长期关注新股的分析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即使高管离职套现,拥有上市公司丰富管理经验的他们,也可以轻松地在其他的公司中找到满意的职位,一些拟上市公司甚至愿意给予比原公司更为丰厚的酬劳,不存在断送自己前途的说法。而且,有了丰厚的资金之后,还可以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13位高管中,鲜有在离职之时承诺将股份限售期自动延长,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其套现想法的存在。

  实际上,在中小板个股当中,高管离职后加速减持的例子早已存在。延华智能(002178)副董事长兼董事胡美珍在2008年6月辞去职务后便开始大肆减持,在一年多的时间中,将手中1074万股抛售一空。另外,如万马电缆(002276)、桂林三金(002275)等中小板新股以及创业板中的大禹节水(300021)、南风股份、超图软件(300036)等公司也在近期遭遇了高管的抛售,再次增加了各界关于离职高管减持的担忧。

  创业板已成套现板?

  相对于各方的猜测,创业板整体面临的估值风险更为“高管们的减持目的”增添几分合理性。截至周五(9月10日)收盘,整个创业板个股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了68.81倍。不仅仅高于中小板51.91倍的市盈率,更远超深圳主板32.40倍和沪市20.04倍的平均市盈率。而在高市盈率的背后,支撑创业板公司市盈率的“高成长光环”也在不断褪去:比如,宝德股份(300023)上半年利润下滑近8成,刚于7月上市的国联水产(300094)出现亏损……一批创业板新股的中报似乎难以令人满意。

  正是在不少高估值公司惨淡业绩的映衬下,创业板的风险早已显现。而在不久之后的10月末,首批28家上市创业板公司高管持有的限售股将解禁,整个创业板公司的股价也将再次接受考验。

  从记者整理的数据来看,包括金亚科技、网宿科技、华测检测(300012)、立思辰(300010)、探路者(300005)、南风股份6家首批上市创业板公司,都就存在持股高管离职的情况,共计持股解禁970万股,涉及市值达3.45亿元。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创业板公司高管持股成本普遍低廉,比如持有225万股梅泰诺股份的前副总裁施文斌,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无偿划拨之后,其持股成本几乎为负。正因为此,不少市场人士认为,在失去了“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25%”的在职束缚后,面临创业板高估值的风险,离职高管大肆减持所持股份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而创业板也就成为了部分离职高管心中名副其实的“套现板”。

  上述分析师指出,如果上述前高管通过二级市场大肆抛售手中的股份,那么必然对股价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甚至引发其他解禁股东的抛售。另外,面对离职高管大肆套现所演绎的财富神话,对于其他在职高管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当尽力辅佐公司上市成为敛财的手段,当“早离职、早套现”观点逐渐盛行,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一些公司管理层的稳定,这对于整个创业板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将对普通投资者造成伤害。高管离职根源:套现诱惑是主因

  “个人原因、工作原因……”面对创业板高管五花八门却又语焉不详的请辞理由,不少投资者感到既迷惑又无奈,在协助自家公司成功上市之后,本应该分享“胜利果实”的他(她)们为什么又毅然选择了离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由41位前高管组成的创业板离职大军中,董事、监事、董秘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职位,这三者俨然扮演了离职“急先锋”的角色,而这背后的故事却令人感到十分疑惑。

  董监事、董秘最积极

  仔细梳理截至周五(9月10日)之前的创业板高管离职情况不难发现,这一波离职大潮具有牵涉公司广(29家),牵涉人数多(41位)以及上市越早高管离职越多(第一批上市28家公司中有近20位高管挂靴而去)的特点。而除了这些被广为关注的特点外,离职高管的组成也颇值得关注。

  据记者大致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经离职的41位创业板高管中,职务构成如下:董事10名;监事8名;独立董事8名;副总裁、副总经理等5名;董秘7名;核心技术人员1名;财务总监2名。也就是说,上市公司董事、监事以及董事会秘书的离职频率非常之高,几乎占据了总数的六成以上。

  具体来看,从今年1月起金亚科技(300028)(300028)陈建、探路者(300005)(300005)范勇建、华谊嘉信(300071)(300071)孙剑、联信永益(002373)(002373)何金等多位公司董秘也先后离职。而与董秘相比,直接参与公司管理的董事离职情况则更为惊人,比如来自网宿科技(300017)(300017)的彭清、金亚科技的陆擎,以及持股量较大的赛为智能(300044)(300044)周嵘、核电新贵南风股份(300004)(300004)的陈俊岭等等。

  实际上,上述不少高管多年来一直在上市公司辛勤奋斗,而谈到离职因素时,公司方面仅仅提到是“工作原因”。

  高管离职故事多

  “我们知道创业板公司高管离职情况很受市场关注,很多投资者有一些不理解,但是侯董离职确实有非常特殊的原因。”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询问,海兰信(300065)(300065)董秘办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公司地处北京,但是原董事侯胜尧却长期身居深圳,每一次召开董事会都有诸多不便,而且侯胜尧还兼任了另外两家公司的高管职务。综合各方面考虑,侯先生最后选择了离职。

  该董秘办人士还表示,公司拟新聘任的高管人选是经过精心筛选,具有丰富的经验,所以侯先生的离职对于公司来讲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希望投资者给予理解和支持。

  而根据记者从多家公司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海兰信的情况仅仅是一个最为普通的例子而已,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董事们打出了“个人原因”的旗号。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公司董事或是监事背景其实比较复杂,有可能是来自某一个创投公司或是创业板公司的股东,这些创投公司以及股东当初投资相关公司的目的,就是在于希望通过其上市后的股权溢价来赚取超额利润,而并非是长期分享公司成长所带来的成果。所以,这类高管在上市公司中也没有过多参与日常经营,在相关公司成功上市后,他们的“闪电离职”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而与董、监事大批离职不同的是,作为在上市公司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董事会秘书则有更多的因素。一位某知名财经公关公司的人士向记者表示,董事会秘书一职往往需要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以及很高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辅助董事长处理日常事务。

  而目前创业板的火爆让一大批公司都把“上市”列入了计划当中,都希望借助上市募资来打开公司的发展空间,因此曾经有过上市公司工作经验,特别是才经历了上市程序的董秘就自认而然地成为了拟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馍馍”。

  这位人士表示,近段时间以来,不少拟上市公司在四处寻觅 “有上市实战经验”的董秘,以达到提升公司上市进程的目的。而为了吸引这些人才,相关公司提出的待遇可谓是丰厚之极,除了诱人的年薪福利以外,甚至还包括公司股份等等一系列条件。

  面对这样的诱惑,部分资历较深同时又对现状不满的董秘便可能有“跳槽”的打算。“在高管离职公告中屡屡出现的‘工作原因’中,或许就包含了这种可能。”

  套现诱惑或是主因

  除了上市公告披露的原因以及上文提到因素以外,市场各界还普遍认为,高管离职潮与高管套现的冲动有直接联系。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在已经提出辞职的41位高管当中,有13人或多或少持有公司股份,其中持有量最高的为赛为智能前董事周嵘,持有679.03万股,而金亚科技原董事陆擎则以516万股位居次席。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公司都异口同声地否认,称“自己公司高管离职不是因为套现”。

  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鲜有离职高管主动承诺延长股票锁定期限,而多家上市公司也表示,高管离职后的减持行为与上市公司没有关联,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即可。公告中草草谈到的高管离职原因与持股高管批量离职现实的对峙,显然无法消除市场各界的质疑。

  那么,高管离职到底和减持有何关系呢?根据深交所的规定,在职的上市公司高管股东,每年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自身持有数量的25%;而对于离职的高管来说,在6个月后12个月内,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得超过持股总量50%,在12个月期满后,则可随意减持。

  也就是说,如果要将手中的股权全部抛售,在职高管需要4年时间,而且还要受到信息披露窗口期的限制(如定期报告披露前一个月内禁止买卖股票);对于离职的高管来说,仅仅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考虑到高管极低的持股成本与目前创业板的疯狂,其套现冲动可见一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部分创业板高管选择的离职时点可谓恰到好处。今年10月末,首批创业板限售股便可解禁。

  而在今年3月份,高管离职就出现了小高峰,其中不少高管就来自于首批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其辞职后6个月的禁售期恰好与原本的限售期重合,10月末解禁时点一到,就可以大肆抛售手中的股份。

  离职潮席卷创业板 人才流失引市场忧虑

  在高管离职潮席卷创业板的现状下,业内开始对市场产生担忧,忧虑的方面包括频繁人事变动造成公司管理层不稳定,进而影响公司业绩增长等等。

  “公司董事会于2010年9月3日收到董事侯胜尧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侯胜尧先生因个人原因,提请辞去其所担任的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职务。辞职后,侯胜尧先生将不在本公司担任任何职务。”这是创业板新股海兰信(300065)在9月7日公布的一则高管离职公告,而细心的投资者不难发现,类似的创业板高管辞职公告在今年已经出现了许多次。

  就在9月1日,另一家创业板公司康奈特就曾公告称,2名独立董事、1名董事兼副总经理以及1名监事,共计4位高管同时提出辞职,一时引发了市场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拖累公司股价在当日下挫2.62%。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自去年10月30日创业板登陆A股市场以来,已经有来自29家创业板公司的约41名高管毅然选择了离开自己奋斗多年的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离职高管均是在其任职未满之时,主动提出了辞职的申请,而如果算上高管通过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等正常渠道离职的话,创业板高管离职的人数将更为惊人。毫无疑问,就在创业板大军日渐壮大之时,高管离职潮已经汹涌了起来。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经有近1/4的创业板公司出现了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创业板的扩容,相关公司面临这种人才流失的阵痛可能还会继续。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创业板高管集体请辞的行为就初现端倪。在1月份,华测检测(300012)(300012)、银江股份(300020)(300020)等也相继公布了关于独立董事离职的公告,而在随后的2月份,梅泰诺(300038)(300038)、大禹节水(300021)(300021)和华力创通(300045)(300045)也遭遇了高管离职的尴尬。根据记者统计,在今年3月和4月,创业板出现了一个明显的高管离职高峰,共有约13家公司的近20位高管牵涉其中。网宿科技(300017)甚至出现了董事、总经理和独董结伴辞职的现象。

  而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基本上都有创业板高管主动请辞的情况,月均离职人数在4位左右。值得一提的是,高管离职似乎与公司上市时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比如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中,就有接近20名高管辞职,占据了离职高管总数的近一半。

  对于离职高管的请辞理由,上市公司在公告中没有进行详细的披露,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简单统计后发现,“个人原因”成为了最为常见的理由之一,比如夫妻两地分居、健康状态堪忧、无法照顾家庭等等,其次则是“工作原因”等五花八门的因素。

  而面对上市公司高管接二连三提出辞职请求之时,作为普通投资者,在理解的同时也只能深深地无奈。因为从公告披露的理由来看,虽然可能是相关高管遇到了真实困难,以至于不得不离开自己奋斗多年的岗位,但是相关的问题阐述之少也确实令人感到费解,甚至有投资者认为是“借口而已”。不少投资者在网站上发帖表示,高管提前离职的行为是对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表现。

  实际上,除了对高管离职原因的关注外,对于刚刚登陆A股市场的创业板公司来讲,核心人才流失所带来的隐患似乎是更为直接的。比如网宿科技在面临公司董事、总经理和独董于3月10日同时辞职之后,不得不立刻在3月14日召开董事会议审议通过继任高管的提名问题,而直到4月14日,股东大会才通过了新聘高管的议案。尽管如此,但在新任高管上任以后,必然还需要一个熟悉工作的阶段,这些问题都成为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毕竟对于一个刚刚上市的公司来说,管理层的稳定是业绩增长的重要保障之一。

  根据网宿科技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1~6月不仅没能维持近年来的快速增长,1498.32万元的净利润额还出现了29.98%的同比下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公司业绩的下滑与管理层的不稳定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从公司股价的表现来看,近期以来基本上处于震荡盘整的态势,与创业板个股生机勃勃的景象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创业板解禁潮下月来袭 “寒流”来了?

  周三,股民孙方宁刚刚卖掉的中科电气(300035)(300035)又迎来了一个涨停,但是,他却没有像平时那样感到遗憾,“我是18块钱买的,挣了30%已经够本了,再说,您没听说下个月开始很多创业板股份就开始解禁了,没准到时候你再想卖就晚了。”进入9月以来,他已经提前清仓,把重心转为打新股。这不是孙方宁一个人的疑虑,面对着即将到来的股权解禁大潮,一种莫名的恐慌已经让一些小散开始撤资了。本期《财道》关注下月即将开始的解禁潮。

  解禁高潮下月来临

  本周二,沪深两市股指平均涨幅达到了2%,然而与整个大势截然相反的是,创业板指数大幅下挫,板块整体跌幅达到2.5%。进入9月份以来的前4个交易日,创业板就有两个交易日跌幅超过2%。留意大势的股民都注意到了,今年最大规模的单月解禁高峰即将来临,这股大潮不仅涉及A股市场,更主要的还有创业板和中小板。10月份,A股市场虽仅有涉及51只个股的限售股解禁,然而解禁股份总量却高达3193.01亿股,占今年全年解禁量的4成,为年内最高,市值近2万亿元。

  在论坛里,已经有不少股民像孙方宁一样把“打新股”作为下一个阶段的重点。有网友在帖子中发言分析说:“创业板9月以来的大起大落,与即将到来的大规模限售股解禁有密切的关联。”资料显示,今年10月底开始将迎来创业板公司原始股东解禁洪峰。当期流通股数达到12.73亿股,新增流通市值达356亿元,几乎相当于此前10个月解禁总量的四成以上。尤其是进入11月以后,首批26家创业板公司首发原股东限售股将上市流通,涉及11.99亿股,解禁比例占总股本的25%,粗略估算流通市值超过300亿元。紧接着12月底,还将有7只创业板股票的2.3亿股股份获得解禁。根据华泰联合证券的测算,今年下半年创业板累计解禁市值将达到422亿,占创业板整个流通市值的51%。机构普遍认为,由于未来解禁的压力,创业板未来的整体估值将面临调整。

  平安证券策略分析师邵青认为,10月底开始创业板市场一周年将有不少限售股解禁,导致创业板市场股票供给大增,创业板就此展开一轮幅度较大的调整将不可避免。他的理由是,创业板动态市盈率已高达65倍,几乎是沪深300成分股的4倍,建议关注创业板的投资者降低持仓,规避风险。尽管中报数据显示,基金第二季度增仓创业板,但从第三季度创业板部分个股的表现来看,资金开始提前撤离创业板。很明显,机构对此次创业板限售股解禁表现出非常谨慎的态度。分析人士认为,限售股解禁的压力主要源于高估值压力。市场给予创业板公司高估值主要是基于对这些公司高成长的预期,此外,国家大力鼓励和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市场资金对价格弹性较高的小盘股的追逐、短期内有效供给不足等因素也支持创业板享受高估值溢价。由于创业板的高成长预期并未兑现,盈利增速难以支撑当前的高市盈率,创业板整体估值有修复和下降的需要。

  高管套现引来恐慌

  “给你1个亿,你还会去辛苦上班吗?”这是最近不少小散在股吧里热议的话题,话题的起因是——今年以来创业板公司已有40多名高管辞职,平均辞职时间仅为上市后5个月,其中,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共有19名高管辞职。而高管们辞职理由五花八门,多半都是称“个人原因”,包括“夫妻两地分居”、“身体健康堪忧”等。据了解,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达117家。目前共有152位创业板公司的创始人股东(国有企业持股除外)直接持有股份,总市值按8月31日的收盘价计算,接近1300亿元。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夫妻、父子、兄弟一类的家族公司十分普遍。其中,创业板企业的IPO已造就了300多个亿万富翁和约40个十亿级以上的富翁家族。

  11月1日,首批打包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的12.22亿股原始股将解禁上市,而高管离职最多的月份则集中在三四月份,距10月底刚好半年。在上述离职的持股高管中,只有梅泰诺(300038)副总裁施文波明确不会减持,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敢有魄力如此表态。根据上市承诺,上市公司高管除上述锁定期外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持有股份数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本人所持有的发行人股份;3月份辞职后半年内正好在一年的锁定期内。一个谁也不愿意承认的事实就是,这些辞职的高管意在套现。

  公开的资料显示,主动请辞的33名高管中有14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其中,个人持股数额最高的是赛为智能(300044)原董秘、副总经理周嵘,目前共持有679万股;其次是金亚科技(300028)原董事陆擎,持股516万股。以目前股价计算,周嵘持股市值约为1.7亿元,陆擎持股市值9850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高管们辞职,意在绕开监管层对上市公司高管套现的规定,达到提前兑现巨额财富的目的。这批解禁股份中多是创投机构集中持股,由于这些进场股东持股成本低廉,加之创业板的高估值极大,诱发原始股东的获利了结冲动,因此届时创业板或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著名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认为,高管们辞职套现带给股市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一是高管辞职套现加剧了创业板原始股解禁的压力,高管辞职套现会被市场看作高管不看好公司发展或公司股价被高估,动摇投资者的持股信心;二是高管的辞职令公司管理层不稳定,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构成负面影响。

  专家:警惕突然出现的利好

  以创业板上市为契机,中国股市已经迅速造就了一大批暴富的高管,创富板也一度成为创业板的代名词。但是作为中小散户,他们对于高管出逃非常不满,股民孙方宁就告诉记者:“高管们创富很正常,人家也是劳动所得,其他人也不必眼红,但如果大规模出现高管集体套现,股价极可能下挫,这就有点不对了,你们富贵也不能建立在小散遭殃的基础上呀!”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难道真的是中国股市的又一个拐点吗?记者采访专家后发现,事实虽然存在,但是确实没有必要过分恐慌。

  信达证券分析师刘明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解禁潮的影响确实存在,自己对于第四季度的股市行情并不看好,但是股民也没有必要因此减持,最大的可能还是维持现在的震荡行情罢了。他给股民提出的建议操作性很强,刘明军表示,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该公司的未来业绩是否有保障,如果是一家业绩始终很好的公司,或者一直有分红的公司,这样即使解禁潮来袭也问题不大;如果是业绩不怎么样的公司,甚至财务涉嫌造假的公司,那就应该多留心了;最应该警惕的是这样的公司,一年来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业绩和利好消息,但是在解禁到来之前,突然放出了利好消息,刘明军特别提醒:“要是有公司突然出现这样的利好,股民一定记得不要上当呀!”

  对于第四季度的股市走势,刘明军不赞成股市会因为解禁潮而走向低落的说法。他认为,第四季度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会对股市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在看来,第四季度将是本年度经济运行较差的一个季度,尤其是国家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是否有后续的政策出台也会主导四季度行情。如果继续出台严控房价的具体政策就一定会有影响。第四季度众多开发商的资金链会有很大压力,房价也有可能下降,但是这个房价下降有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会因为房价下来了促进销售额的上升,另外一方面,购房人有一个买涨不买落的心理,房价下来也有可能带来更大的观望。但是总体来说,刘明军认为如果房价有一定的下降对于股市还是一个利好消息。长城证券分析师宋绍峰也认为,解禁潮对市场不会有什么影响,仅仅是石头落地而已,限售股股东基本没有减持的可能。持相同观点的业内人士还有不少,目前通过今年几次大规模解禁情况来看,10月开始的解禁潮可能不会对股市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因此,广大股民、尤其是那些小散户们,不必恐慌,更不必因此减仓,说不定四季度的震荡又是一个更好的机会。 8名创业板高管“假辞职”

  在创业板高管们为减持套现而不惜辞职的大潮中,有一部分创业板高管的辞职显得有些另类,这些高管尽管辞去高管职务,但并未离开公司,要么做普通员工,要么任其他职务。业内人士将这一现象称为“离职不离开”,甚至是“假性辞职”。

  8名高管离职不离公司

  8月25日,回天胶业(300041)公告称,公司董事会8月20日收到董事会秘书曾学毅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变动,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现在担任公司行政管理顾问。

  早前的7月22日,立思辰(300010)监事张旭光因个人原因辞去监事职务,但据立思辰一名内部人士证实,张旭光辞职后并未离开公司,目前仍在立思辰下属一家公司担任高管。

  同样的情况也在同花顺(300033)公司发生。今年2月24日,同花顺挂牌上市刚刚两个月,公司监事易晓梅就选择了辞职,但经证实,易晓梅目前仍在公司,“不过变成一名没有任何职务的普通员工”。

  与易晓梅辞职后由“官”变为“兵”的方式不同,海兰信300065)前监事高连才今年5月19日辞去监事一职后,改任公司副总工程师。与之类似的还有华谊兄弟300027)前财务总监张彦萍,此人今年4月1日辞去财务总监后改任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这样的辞职方式显得更加“高明”,不但可以摆脱上市公司高管的头衔,而且仍担任公司其他管理职位,薪酬也不会差太多。

  当然,有的创业板公司的高管辞职只是在董事会内部换岗,这大多是出于工作需要,“特殊目的”色彩相对较淡。此类公司的代表有银江股份(300020)和华力创通(300045)两家。今年1月19日,银江股份前副总经理章笠中辞职,转而担任公司董事职务。今年2月2日,华力创通前监事付正军辞去监事一职,转而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而今年3月6日,华力创通另一名监事徐纬也辞去监事一职,目前担任财务经理。由于这三人仍在高管名单之中,因此,他们不属真正意义上的离职,半年后也无法减持。

  除了以上8人存在明确的离职不离公司,还有两家创业板公司在公告高管辞职时态度有些模糊。8月30日,宁波GQY(300076)财务总监孙海波辞职,在公司发布的辞职公告中,并未明确孙海波辞职后不在公司任职。8月23日,华谊嘉信(300071)董秘兼副总经理孙剑辞职,公司发布公告时对其去向的描绘是:“辞职后在公司无其他任职”,这意味着,孙剑可能仍在公司工作,只是不在管理岗位。

  “假辞职”背后的利益

  由于这些高管此前身兼董事会职务,大多持有公司原始股份,而且所持股份的限售期只有一年,因此其辞职动向很容易让人想到减持套现意愿。不过与大多数辞职后彻底离开公司的高管相比,这些 “假性辞职”高管至少多了两重好处。

  除辞职后可凭着“非高管”身份绕过“每年减持股份不得超过所持股份25%”的减持限制外,这些仍留在公司的前高管不但保留了一份工作,还能继续在公司领取相应薪水。

  事实上,这些另类辞职的前高管就算做普通员工,待遇方面也不会有太大落差,“这些人就算辞职后在公司做个基层兵,也比公司那些普通员工强得多,责任比以前少担,薪水却一分不少拿。”福建一名创业板公司中层人员表示。

  另外,以上10名前高管大多持有股份,其中,持股较多的有同花顺易晓梅,持股122.4万股。立思辰的张旭光也持有51万股。

  这些“假性辞职”高管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轻松获得大额套现资格,北京一位独立的私募人士接受采访时直言:“这些离职不离开公司的高管最大的意愿就是为日后减持而精心准备,事实上,比那些彻底离开公司的前高管更可恶。”

  在上述私募人士看来,那些离开公司的前高管可能直奔套现而去,但这些仍在公司的前高管减持时,可能还会得到公司董事会或股东的配合。

  值得注意的是,“假性辞职”背后,可能还会隐藏着各种利益瓜葛。比如1999年加入同花顺的易晓梅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易峥为姐弟关系。孙剑也是华谊嘉信上市前突击入股的前高管,此人曾于1998年12月至2000年9月在无锡检察院工作。

  事实上,产生“假性辞职”现象也反映了创业板公司在治理和经营方面的欠缺。

  曾学毅虽然辞职前任回天胶业董秘,但并不懂资本市场,他只是襄樊市前高官,曾任襄樊市高新技术产业管理局党委书记等职务。而新换的董秘田海东原来在襄阳轴(000678)证券部工作多年,对资本市场比较了解,回天胶业聘请田海东正是为了上市做准备。让人怀疑此前曾学毅仅仅是挂董秘之名,而田海东才是行董秘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