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奴日记:刀锋与火焰的博客-solomon123--频道--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9:44:35
刀锋与火焰主页 >> 文章 >> 影评2010 >> 浏览信息《姜文、《让子弹飞》与极左思维的延续》
影评2010 | 评论(0) | 阅读(92) 访友脚印暂没有访客留下脚印!
星期六      姜文、《让子弹飞》与极左思维的延续
  不可否认,姜文一直是中国电影界里的头号天才。所谓“天才”,不是说他的思想创见有多深刻,艺术功力有多深厚,而是说在商业片与文艺片上的融合上,他几乎是做得天衣无缝、游刃有余。作为当今电影世界的两个主流,好莱坞商业片与欧洲艺术电影一直有着悬殊的追求和固定的受众群。前者以票房为依归,以迎合大众、获取利润为拍摄电影之最大目的;后者以思想为指向,以表达自我、关怀艺术为拍摄电影之终极目的。前者受众广泛,后者则极为小众。通常来说,一个导演如果能在其中一种类型上崭露头角,那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了;而如果一个导演能在商业和文艺之间进退从容、驾驭自如,那他简直就是一个天才。
  在中国,这样的天才就是姜文;在韩国,这样的天才则是奉俊昊、姜帝圭。但是姜文与奉俊昊要有着更多的相似性,譬如,他们的思想都较为左倾,他们一个是无政府主义者,一个是对政府持激烈批评意见的反对者,他们都在拍摄第二部电影的时候彻底达到了巅峰的状态,并且创造了中韩电影迄今难以逾越的高峰,然后一路下滑,始终未能恢复到当初爆发的状态。但不同的是,奉俊昊在一路下滑的时刻,也一路深入人性的黑暗与现实的绝望,并保持其政治批判的锋芒及其特有的冷幽默;而姜文呢,则沉醉在文革美丽的迷梦里徘徊不前,始终不愿醒来,除了他的巅峰之作《鬼子来了》,姜文的每一部作品都在哀怨地表达着他对1976年前那段岁月的追慕和怀念,以及无政府状态下的集体狂欢。对历史的受难者来说,文革或许是腥风血雨;而对部队大院子弟出身的姜文来说,文革则是春光灿烂。
  在姜文身上,我第一次感觉到一个人的少年经历竟然可以对一个人一生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毕生都无法消去这种烙印。不错,少年的姜文的确是时代的宠儿。“他是大院子弟,身上流淌着‘红色贵族’的血液,是根正苗红的革命接班人。那个铁幕森严的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可想而知,阶级壁垒多么分明。享有特权者高高在上,在红墙之内,门口还有守卫,那些出身不好或站错队的人却无处安身,打翻在地还有铁蹄踏上来。相对于黑五类子女的饱受蹂躏、胡同孩子的灰头土脸,大院子弟是幸运儿。他们地位超然,条件优越,别人去上山下乡,他们利用关系参军,别人在建设边疆,他们在大街上泡妞打架,享受苏联老大哥的舶来文化。所以文革对于很多人是噩梦连连,对于大院子弟却是五彩缤纷。姜文拍另一个大院子弟王朔的小说,名字就改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借此炫耀自己的美好青春。他曾说过:‘那时的天比现在蓝,云比现在白,阳光比现在暖。我觉得那时好像不下雨,没有雨季。那时不管做了什么事,现在回忆起来挺让人留恋,挺美好。我就随着这个心理去拍这个片子的。’”(唐浩 胡晓梅《恶是迷人的东西》)而相对这段无忧无虑、嬉戏玩闹的少年经历来说,改革开放后追求金钱与物欲的现实就是一幅黯淡无光的、灰不溜秋的黑白图。于是,影片的最后,当姜文扮演的马小军回到了现实而无趣的世界,镜头也就随之从彩色变为黑白。
  到了《太阳照常升起》,姜文的文革情结就更为浓烈了。那些瑰丽奇幻的视觉影像,那些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叙事情节,那些神秘独特的异域风情,几乎让人感到文革就是一场美丽、浪漫甚至壮烈的幻梦。在其后一次访谈中,姜文就说到,他认为现在的社会是非常不浪漫的。那么,浪漫是什么?或许,对他来说,浪漫就是在文革的性压抑下陈冲身上那股“湿漉漉的骚劲”,浪漫就是下乡时唱着红色歌曲、扛着猎枪四处鸣射的“壮怀激烈”,浪漫就是露天篝火广场的集体狂欢……因为越是性的压抑,就越是能激发人蓬勃旺盛的生命意志,就越是富于情趣,越是瑰丽多彩。
  然后就是这部《让子弹飞》,它俨然就是民国版的“打土豪分土地”,全片的主线索就是砸烂旧社会,铲除掉那个像黄世仁一样欺凌百姓、吸进民膏民脂的恶霸黄四爷,还人民一个公平和正义!作为县长,姜文饰演的张牧之一早就教谕鹅城的百姓说:“我要做的有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他妈的公平!”而公平,其实也是那个美丽得犹如天使的花姐的理想,她渴望的就是追随张牧之这帮绿林悍匪去锄强扶弱、杀富济贫,四处去给穷人发钱,这已经不知是多少代人的“乌托邦”试验了?似乎穷人就可以不劳而获,似乎为富就一定不仁,就像文革思维里的“越穷就越光荣,越穷就越正确”。影片里那个半裸上阵的民女,正在与丈夫睡觉爱爱,忽然间银子破窗而降,这就是姜文所谓的“公平”?靠,比出卖肉体还好赚!在梅尔•吉布森导演的《勇敢的心》里,反抗暴政的华莱士在临终之际,高喊的则是:“自由!”或许,富人的财富多是不义之财,但对于极少数清醒的人来说,一个美好的社会不是“均贫富,等贵贱”,而是建立一种公正的原则,创造一种自由的环境,让每个人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正当的渠道去合法获得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而不用依靠与权力的亲缘关系去谋私。
  有网友据影片中的暗线分析得出,黄四郎其实是辛亥革命的核心成员(主要依据是他不但知道辛亥革命所用地雷的型号,还拥有唯一一颗双胞胎地雷),是武昌起义胜利后腐化堕落、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敛财的革命党人,而追随过蔡锷蔡松坡将军的张牧之,同样也是革命党人,不过他是有一个具有理想主义气质的、道德高尚的革命党人。这样一诠释,基本上就跟领袖发动文革如出一辙了。直至今天,毛粉们依然坚定地相信,革命胜利后,部分官僚在“打天下,坐天下”这种封建思想的驱使下,迅速地腐化变质,因此必须号召广大人民起来,发动第二次革命,以纯洁革命队伍,彻底改造人性,消灭官僚主义,永葆无产阶级革命队伍的先进性。
  在我看来,《让子弹飞》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最后对民众的那一丝嘲讽。人民永远是自私的,如果他们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他们是不会主动行动起来的。张牧之也只有在将黄四爷的替身拉上断头台的时候,民众才会积极起来冲锋陷阵,分享革命胜利的果实。有一瞬间,我恍惚忆起了黑泽明的《七武士》。杀光山贼的武士们并没有受到英雄般的待遇,他们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农民们则载歌载舞,勘兵卫伤感地看着唱秧歌的农民,说:“我们失败了,胜利的是农民们”。但是黑泽明对底层人民的感情,要比姜文复杂得多,他同样也借菊千代之口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和理解。
  但是除了这一丝亮点,姜文一直都是在重复文革的思维和迷梦。相比奉俊昊,我已经看不到他前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