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央电影去你大爷的:值得回味的往事之七——伙食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0:33
农村伙食团(食堂)出现在公社化之初,实在堪称空前绝后的创举。当时,在领导的眼中,有了它,更加便于管理,特别是对粮食的管理。社员们一起吃饭,一齐出工,不但省了不少麻烦,还培养了集体主义的精神;在社员们的眼中,“吃饭不要钱,按月领工资”,不仅饭碗端现成,劳动力一个月还有两到三块钱的收入。总而言之,是天大的好事。红苕也来助兴,那年是少见的大丰收。因为引进的良种在新环境里发挥了生长优势,挖苕时像打竹疙兜,一棵一大堆。而伙食团又把它们全部收归公有,不准自留。收获之后,漫山遍野都还能见到红苕。为了体现公社、食堂的优越性,迎接下来视察的检查团,伙食团长积极张罗、准备,下令把社员家里像样的泡菜坛搬来充实厨房,又把社员自制的干菜弄几竿竿来高高吊起。并大办红苕席。当时,我在邻近的一个公社的重点管区搞诗配画的宣传,有幸得到观光和享受的机会。妇女们把红苕的棱角和凹凸的地方全部削平。特聘的厨师竭尽所能,做出了四十几个花样。我住宿在厨房顶上,那煎、炒、烧、炸蒸腾而上的香味,熏得躺在床上的我难于合眼,口水长流。检查团大驾光临的当天中午,红苕盛宴在伙食团的大院里气势恢弘地排开。社员们男女老少欢聚一堂。领导们入席之后,他们眼里,摄影大师的相机里(惜尚不能录音)全是兴旺的景象,全是社员们开心的幸福笑容。于是,人民公社好的赞词颂歌铺天盖地!然而,半年不到,春粮刚刚收获,工资就没了来源;几个“高产卫星”抵不了大面积的歉收,加上干部及其家属在生产、生活上的总是追求优越,普通社员心有不平,劳动的积极性便逐日下降。每天,天不亮,大家被锣声催得起床上山,但磨洋工的现象却没法制止。干部家属迟到早退,偷奸耍滑,普通社员虽然不敢开腔,却可以悄悄仿效。开饭要排长队,落后总会吃亏。于是,只要开饭的锣声一响,干活的人们挖在土里的锄头也不愿抽出来便拔腿就跑。后来,团里根据实际,允许人们把饭分回家里,可是弊随利生,社员多感不足,干部总是有余。明看暗猜,更加大了心态的不平衡。慢慢地,偷盗行为逐渐出现。干部们为了捍卫集体利益,出于强烈的责任心,又强调回到伙食团集中开饭。他们一面把强壮劳力“编织”起来,让社员逐夜轮流守护山粮;一面自己不辞辛苦:白天上坡瞭望,晚上挨家巡视。哪里冒烟,立即赶去,惩罚严厉而无情:端锅头,砸灶台,把赃物收归(己有)。然而有些社员硬是顽固不化,端了锅头煮面盆,砸了面盆烧瓦片。他们全然不怕在伙食团捱称杆,站高板凳,扣稀饭,视羞辱若等闲。特别是在几次严重失窃——仓库里的大量口粮,蔬菜地的大批蔬菜不翼而飞之后,社员们看见干部在虚张声势后的漠然,似乎有些明白。于是,劳动的积极性锐降,偷盗的行为猛增。到处传唱着不少老人至今耳熟能详的歌谣:大干部大偷。小干部小偷。社员摸点毛毛秋,逮到啥子一齐收!最后,办伙食团的钱粮实在难乎为继,热心肠的干部们一天熬二两米稀饭,苦苦地撑持了一段时间,没奈何,终于让这一创举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