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后乳清蛋白洗面奶:(1427)蕉岭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21 16:42:07

蕉岭县

  蕉岭县

境内河流属韩江水系,主要河流韩江二级支流石窟河在县境内长61.4公里,集水面积728.2平方公里,石窟河流域(含其支流高陂河、柚树河、石扇河、广福河、溪峰河)是蕉岭县较大的盆地和主要耕作区,耕地约10万亩,居住人口17余万人。其它河流还有高思河、南礤河、北礤河亦分别冲积成山间小盆谷。

中文名称: 蕉岭县 所属地区: 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 电话区号: 0753 邮政区码: 5141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东北部 面积: 960平方公里 人口: 228843人(2007年)

目录

蕉岭概况
  1. 基本属性
  2. 人口
  3. 气候
  4. 地势地貌
  5. 水系
  6. 物产资源
  7. 蕉岭文化
经济
  1. 总体状况
  2. 生产总值
  3. 农业
  4. 工业
历史
  1. 春秋至清朝
  2. 民国至解放
  3. 解放后
蕉岭县各镇行政规划及变迁
民俗风情
  1. 客家风情
  2. 生产习俗
  3. 生活习俗
  4. 婚姻习俗
  5. 祭祀习俗
交通概况
领导班子
农业概况
  1. 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方面
  2. 农业产业化建设方面
教育概况
  1. 总体状况
  2. “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提高
  3. 教育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4. 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5. 学校建设快速发展
  6.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7. 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8.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9. 素质教育成绩斐然
蕉岭旅游
  1. 旅游资源
  2. 镇山公园
  3. 丘逢甲故居
  4. 长潭旅游区
  5. 皇佑笔自然保护区
蕉岭荣誉

编辑本段蕉岭概况

基本属性

  蕉岭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蕉岭  拼音:(jiāo lǐn  

蕉岭县

g)  区号:0753  邮政编码:514100 代码:441427  地理范围  蕉岭县是梅州市的一个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西与平远县相连,东南与梅县接壤,北与福建省武平上杭两县毗邻。205国道和天汕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扼闽粤公路交通之咽喉。县境四面环山,由北向南倾斜。辖蕉城、长潭、三圳、新铺、文福、广福、蓝坊、南礤8个镇,共97个村委会和10个居委会,县人民政府驻蕉城镇

人口

  蕉岭是汉族客家民系聚居的地方。全县总面积960平方公里,为全国总面积的万分之一,其中有山地113.4 万亩,耕地11.5万亩,河、湖水面及其他面积18.7 万亩。2008年3月全县总人口235585人,是广东的重点台乡之一,约有“三胞”56万人,其中祖籍在蕉岭的台胞46万人。

气候

  县境属亚热带地区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季长,雨量充沛,由于南岭山脉的屏障作用,使冷空气影响减弱,所以冬季并不十分寒冷。

地势地貌

  蕉岭县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岩石累主要有砂页岩、侵入岩、石灰  

蕉岭县工业

岩、变质岩等。这些岩类构成山地、丘陵、盆地等地貌。县境四面环山,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山地、丘陵、盆地的比例为6:3:1。境内山系排列由序,山脉走向有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类。共有五列山脉,这些山脉是本县众多溪河的分水岭,河谷低地也大致分布在这些山脉中间。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金山笔(1170米,全县最高峰)、铁山嶂(1164米)、皇佑笔(1150米)、大峰嶂(1092米)、小峰嶂(1057米)、樟坑咚(1020米)等6座。

水系

  蕉岭县境内河流属韩江水系,主要河流韩江二级支流石窟河在县境内长61.4公里,集水面积728.2平方公里。石窟河流域(含其支流高陂河、柚树河、石扇河、广福河、溪峰河)是蕉岭县较大的盆地和主要耕作区。耕地约10万亩,居住人口17余万人。其他河流还有高思河、南河、北河,亦分别冲积成山间小盆谷。

物产资源

  蕉岭境内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锰、铁、铝、钨、铜、铅、锌、锡、煤、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石英砂、稀土等,尤以石灰石居多,储量约有10亿吨,煤储量约450万吨,锰储量约240万吨,花岗岩储量约2700万吨。水力资源10万千瓦以上。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药用植物有288种,分隶95个科。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甚多,古有金城雄狮、玉闸穿流、桃源春色、花皓晴岚、仙桥飞渡、长潭夜月、文峰插汉等八景,今有长潭揽胜、龙潭飞瀑、源碧水、土楼古韵、镇山荟萃、逢甲故居、皇佑奇观、世纪花园等“新八景”。

蕉岭文化

  蕉岭文化底蕴深厚。先后涌现出嘉应州第一位进士宋代的蓝奎;晚清抗日保台爱国志士、诗人、教育家丘逢甲;辛亥革命中为抗日复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志士罗福生、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修明;抗日战争中坚守上海四行仓库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谢晋元;还有当代举世闻名的科学精英、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化学家丘应楠等人士。[1]

编辑本段经济

总体状况

  2010年,我县经济保持平稳、协调运行发展态势,城乡消费市场成交活跃,  

工业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金融运行平稳,职工和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财政、税收收入增速不断加快。

生产总值

  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 42954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81000万元,同比增长 8.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9401万元,同比增长21.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9146万元,同比增长9.5%。

农业

  2010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现价13430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 %,其中:农业比增8.7 %,林业比增 12%,牧业比增6.2 %,渔业比增10.5%,农林牧渔服务业比减13.5%。

工业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51家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现行价)112277万元,同比增长29.1%,完成  

蕉岭县

工业增加值112277.0万元,同比增长25.6%。其中:国有企业增长22.4%;集体企业增长16.4%;股份制企业增长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9.2%;其他类型企业增长50.9%。  存款、贷款余额  2010年各项存款余额495507.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0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328540.4万元,增长15.97;各项贷款余额197150.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09%。  城乡居民收入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08元。职工人均年工资2150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

编辑本段历史

春秋至清朝

  蕉岭县旧称镇平县。春秋战国时属"百越之地"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发兵平南越,设南海郡,蕉岭地属南海郡龙川县。 汉高后吕雉五年(公元前183年),分龙川县为龙川、揭阳两县,蕉岭地属揭阳县。  

三国吴〈222一280),蕉岭地属东官郡,仍属揭阳县。  晋太康元年〈280〉,改东官郡为义安郡,仍属揭阳县。  东晋咸和六年〈331〉,蕉岭地属义安郡之海阳县。  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分海阳县为海阳、程乡两县,蕉岭地属程乡县。  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557〉,设潮州,以程乡、海阳、潮阳属之。  五代南汉乾和三年〈94〉,置敬州,领程乡县。  宋太祖开宝四年〈970〉,改敬州为梅州,蕉岭地属梅州。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升梅州为梅州路。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路,复称程乡县,隶属潮州府。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0〉,析程乡之义化、长田、石窟、石正等都,兴宁割大信一里,附义田都,合设平远县,隶潮州。蕉岭之置城地址古怀仁及其最富庶之石窟河平原,均属平远县地。  明崇祯六年(1633),本县乡贤赖其肖上书明朝当局,请置镇平县。两广总督熊文灿采纳呈文,作《建城疏》,奏准析平远之石窟都和程乡之松源、龟浆二都,设置镇平县,隶属潮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升程乡为嘉应州,领平远、镇平、兴宁、长乐四县,一州领四县之嘉应五属始告产生。  清嘉庆十二年〈1807〉,大吏奏申嘉应州为嘉应府。十七年〈1812〉,仍改为州,是为嘉应州镇平县。

民国至解放

  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嘉应州,镇平县隶属广东省直辖。  民国3年〈1914〉,因河南省已先有“镇平县”,更名蕉岭县,因县北有蕉岭而得名。

解放后

  1949年5月14日,蕉岭县解放。6月,蕉岭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隶属兴梅专区。  1952年,撤销兴梅专区,蕉岭县隶属粤东行政公署。  1952年8月,蕉岭与平远合县,称蕉平县。  1954年3月,蕉平分县,仍称蕉岭县。  1956年2月,成立汕头专署,撤销粤东行署。蕉岭县改隶属汕头专区。  1958年12月,蕉岭与梅县合并,称梅县。  1961年3月,蕉梅分县,恢复蕉岭县建置。  1965年7月1日,梅县专区从汕头专区分出,成立梅县地区,蕉岭县隶属于梅县地区。  1988年春,撤销梅县地区,成立梅州市,蕉岭县隶属梅州市管辖。

编辑本段蕉岭县各镇行政规划及变迁

  蕉城镇(JiaochengZhen)   县府驻地。元以前称“石窟”,元时改怀仁里,清称蕉阳镇。1949年设蕉城镇,1958年蕉岭、梅县合县隶梅县蕉城公社,1961年分县后,设城镇管理区(村委会),属蕉城公社。1971年为城镇公社,1981年复建蕉城镇。位于县境中部,石窟河畔。石窟河流经境西,205国道过境。面积28.9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4.7万。辖城郊、横岗、樟坑、黄田、金星、陂角6个管理区(村委会)和城东、城北、城南3个居委会。  兴福镇(XingfuZhen)  明末称兴福乡,1958年设蕉城公社,1973年更名东方红公社,1983年改兴福区,1987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石窟河上游,与蕉城镇相连。205国道过境。面积55.3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东山、湖谷、龙安、叟乐、高畲、堑垣、浒竹、上村、神岗9个管理区(村委会)。  新铺镇(XinpuZhen)  原为新铺圩,1956年设新铺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石窟河中下游。距县城19千米。面积102.8平方千米,河湖水面1913公顷,人口3.5万。辖尖坑、长江、同福、狮山、矮车、油坑、潘田、福岭、蔼岭、镇郊、象岭、金沙、南山、下南14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修明是南山村人。抗日英雄谢晋元出生于此。  高思镇(GaosiZhen)  1973年析蓝坊公社建高思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0千米。面积37.7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高思、高南、程官、大光4个管理区(村委会)。  长潭镇(ChangtanZhen)  原为白马乡,1956年属蕉城区,1958年设长潭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5千米。面积68.2平方千米,人口0.9万。辖白马、新泉、麻坑、百美、高陂、长潭、长东7个管理区(村委会)。长潭水库和省级长潭水电站建于境内。  三圳镇(SanzhenZhen)  原为招福乡,1933年为三圳镇,相传有三条圳水流经而得名。建国初为招福乡,属第二区。1958年设三圳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0千米。石窟河分全境为东、西部,河东多平原,河西属丘陵山地。面积66.7平方千米,人口1.7万。辖九岭、芳心、招福、福北、河西、顺岭、台塘、东岭、铁西9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文福镇(WenfuZhen)  明末称丰田乡,清代改文基乡,清末易名文福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北连福建省武平县。距县城12千米。295国道过境。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坑头、暗石、逢甲、长隆、白湖、鹤湖、红星、乌土8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抗日护台志士、教育活动家丘逢甲故居。  广福镇(GuangfuZhen)  1958年设广福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北端,东邻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西接平远县泗水乡,北连福建省武平县中赤乡。距县城24千米。205国道过境。面积107.1平方千米,人口1.4万。辖广育、大坝、石峰、洪才、西山、铁坑、留畲、豪岭、叶田、乐干10个管理区(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徐溪镇(XuxiZhen)  1971年析新铺公社建徐溪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千米。梅(县)平(远)省道过境。面积81.1平方千米,人口0.8万。辖黄坑、东陂,高乾、徐溪、黄沙、三坑6个管理区(村委会)。  蓝坊镇(LanfangZhen)  原称蓝坊乡,1956年并乡为蓝坊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复改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中部偏东,距县城7千米。地处山区。面积91.1平方千米,人口1.2万。辖峰口、蓝坊、石湖、龙潭、石中、高场、大地7个管理区(村委会)。是县林区之一,单丛茶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宋代文林郎、国子博士蓝奎出生于此。相传“蓝坊是因奎而得名”。  南礤镇(NanZaiZhen)  原属石寨乡,建国初为礤南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撤区建南礤乡,1993年撤乡建南磱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2千米。面积62.5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步上、富足、南礤、甲华、白水、左槐、插峰、蓝源8个管理区(村委会)。  北礤镇(BeiqiZhen)  原属石寨乡,1949年为北礤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7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毗邻福建省武平县、上杭县。距县城34千米。面积99.1平方千米,人口1万。辖石寨、皇佑、金山、三泰、岭背、洋山、尚田、多宝8个管理区(村委会)。建于明末的北礤石寨土楼,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  -------  2000年,蕉岭县辖12个镇:蕉城镇、兴福镇、新铺镇、高思镇、长潭镇、三圳镇、文福镇、广福镇、徐溪镇、蓝坊镇、南礤镇、北礤镇。总人口203173人,各镇人口: 蕉城镇 51803 兴福镇 27068 长潭镇 7663 三圳镇 14402 新铺镇 30419 徐溪镇 5875 文福镇 17443 广福镇 13582 蓝坊镇 9261 高思镇 5164 南礤镇 6366 北礤镇 7066 华侨农场虚拟镇 706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02年,蕉岭县辖12个镇(蕉城、广福、文福、新铺、三圳、北礤、南礤、蓝坊、高思、兴福、徐溪、长潭),97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  截至2003年5月16日,蕉岭县辖10个镇(兴福、长潭、蓝坊、南礤、北礤、蕉城、广福、三圳、文福、新铺),共有9个居委会、97个村委会,1514个村民小组。面积975.1平方公里,人口22.53万。  2004年10月,蕉岭县撤销2个镇:兴福镇河东片的东山、湖谷、龙安、叟乐、高畲5个村委会并入蕉城镇,兴福镇河西片的堑垣、浒竹、上村、神岗4个村委会并入长潭镇;北礤镇并入南礤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蕉岭县辖8个镇(蕉城、广福、文福、新铺、三圳、南礤、蓝坊、长潭)。

编辑本段民俗风情

客家风情

  蕉岭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汉族的后裔,在长期手产生活中生成了客家人独特的风俗习  

客家酒习

惯和传统意识。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这种“酒娘”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他们在喝酒时,很注意礼节。  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戚友的尊卑入席就坐。宴席间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右侧为第二位。然后从左到右,穿插论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如果安排二张桌子,这时候以左边桌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以首席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句祝颂的吉祥语,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1-3杯,妇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才能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不能往上翘。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象灯驳壳枪一样食指指  

广东:蕉岭县名贵树木基地

向对方,以表示礼貌。  客家人酒令,具有丰富的知识性。猜拳的数字从零到拾,如猜中双方所出的手指合计数,即为胜方。如双方同时猜中或均未猜中,也有采取“四字式”叫法,比如猜“一”时叫“一品高升”;猜“二”时,叫“两家和好”;猜“三”时叫“三星高照”;猜“四”时叫“四季发财”;猜“五”时叫“五子登科”;猜“六”时叫“六六顺心”;猜“七”时叫“七巧成图”;猜“八”时叫“八仙庆寿”;猜“九”时叫“九久长长”;猜“十”时叫“十全十美”。所以喊的就是吉祥语。 喝酒猜拳时,一般以三杯酒为一组,输拳者喝酒,三杯酒喝完就算过关。如余兴未了,可再来一组或几组。如需请人代拳、代酒,应和对方协商,,征得对方同意才行。除了猜拳斗酒外,还有出手指点数字斗酒,做法是席间指定一人为首,按大家所出手指的总数,算到谁,谁就得喝一杯,例如大家所出手指是六,从为首者算起,到第六位即为喝酒者。另外也有“转汤匙”斗酒的,桌中摆一个汤匙,由一人旋转汤匙,待汤匙停止转动时,汤匙柄指向谁,谁就得喝一杯。除外还有“猜单双”斗酒的,在手心中任意放入一枚或两枚硬币,让别人猜单、双,输者喝酒。  客家人酒令花样多,有文化的人还喜欢“字词令”(包括地方特产令、农谚令等)、“诗词令”,此外还有“通令”(多是别出心裁,涉及意趣,令人忍俊不禁。),包括猜谜等。客家人喜欢通过酒规酒令、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游戏,增添酒兴,消除寂寞困倦,直至尽欢尽醉。

生产习俗

  以耕田为主业,禾分早晚两季。农忙时村人互帮互助,不计报酬。男人多外出谋生。理  

生产习俗

家与耕作由妇女担任。传统农具有犁耙、辘轴、脚头、铁扎、禾镰、荡耙、木制龙骨水车等。  妇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鲁萁,客家妇女鲁萁担最有特色,一担鲁萁二头共八捆,用竹杠勾索绑担,四平八稳,旧时,园中种苎,妇女用其织为夏布,名曰家机布。另种黄麻以编绳,作萝索、牛索等。

生活习俗

  服饰 旧时用自织的织家机布制被和衣着,今已淘汰,清至民国初期,官吏豪绅及儒生穿长袍马挂,平民男女服装为开襟式,女的为在则开襟上衣,称大襟衫,衣长齐膝,现在服饰多样中西服盛行。  鞋帽 旧时有布鞋,俗名阿姆鞋。草鞋和粤俗传统木履,现时的品种多,式样日趋新颖,旧时冬天男人戴毡帽、礼帽和棉帽。妇女冬日戴帽(头裙)蓝布所做。  饮食 一日三餐,米饭为主。旧时早上用锅煮饭,用罩捞把饭捞起,盛于饭甑中,供一天吃,传统名菜、名吃有“蒜头焖猪肉”、“焖狗肉”、“炒鸡酒”、“盐焗鸡”、“扣肉”、“蘸仔鸭”、“酿豆腐”、“鱼生”、“仙人粄”、“猪油粄”、“锅笃粄”、“黄粄”等。  民居 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围龙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畴交错的小丘前。其所采用的建筑工艺,是中原汉族建筑艺术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其结构一般是“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屋前有一晒禾坪,大门之内,分上、中、下3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以两厢向后延伸,形成马蹄形的后围,其特点是以南北子午为半轴,左右对称,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屋结合成一个大极形整体。

婚姻习俗

  解放前,蕉岭人的嫁娶分为“大行嫁”、“童养媳”、“等郎妹”、“二婚  

嫁娶习俗

亲”。大行嫁,多为“父 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程序有定亲、纳彩、迎亲、拜堂闹洞房、做三朝等礼节。迎亲之日,女子穿旗袍、戴凤冠、乘花轿,出嫁时,先行一童桃枝或榕枝开路,谓拖青,男家鼓乐迎亲,花轿到男家后,新郎要踢轿门扶新娘入屋拜堂成亲,旧时小户人家生有男孩后,就向邻近外姓人捡(收)一女孩,俗谓“细心”。待成年后于除夕晚成亲,称圆房,此为童养媳。等郎妹即旧时有些贫苦人家当时自己没有儿子,先买个女孩来抚养,等自己生有男孩后,即配为偶,长大后即行婚配。有的媳妇长到十八岁,“小丈夫”才几岁,故有“十八娇妻三岁郎”的说法。二婚亲即妇女再嫁,旧时多受歧视,新中国成立后,婚事新办,大兴文明之风,有集体婚礼、男到女家、旅行结婚、开茶话会等形式,婚礼简朴而热烈。

祭祀习俗

  旧时,老人逝世,俗称“过身”;安葬,俗称“还山”。葬礼亦有许多繁文缛节,有钱人家还要延僧诵经(俗称做斋)。蕉岭县用棺木土葬为尚,今已除旧习实行火葬,祭祀,蕉岭各姓均有祖祠,设于县城者为宗祠,设族中曰家襟祠亦称祠堂。祭祀祖先分春祭与秋祭,春祭主要为扫墓形式,秋祭在八月,每姓各有祭日,从八月初一至秋分为止。但也有部分地区祭祀祖先日期七月半或其他时间。

编辑本段交通概况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3360万元,比上年增长3.8%。由于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2005年末,公路通车里程853.9公里,比上年增加39.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达88.9公里,比上年增加4.08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17543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2%,其中公路174935万吨公里,增长 0.15%,水运501万吨公里,增长34.3%;客运周转量7221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2%,其中公路71944万人公里,增长6.1%,水运270万人公里,增长28% 。年末全县汽车拥有量达到5107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6.7%。其中:载客汽车2417辆,增长10.5%,普通载货汽车2685辆,增长22.7%。  205国道贯穿全县境内,分别连接闽西、赣南,联通省内潮汕沿海和河源、广州,县城离梅州火车站仅40多公里、半小时的行车距离。全面实现了县到镇公路水泥硬底化、村村通公路目标,全县97个行政村有91个村实现了镇通村水泥硬底化,县城到镇实现了一小时行车距离。此外,随着天汕高速公路蕉岭段和梅河高速公路的建设,蕉岭与珠三角和闽赣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蕉岭作为沿海与内陆过渡地带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现。[2]

编辑本段领导班子

  周章新 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 负责县委全面工作,负责县人大常委会全  

文福古塔

面工作  林健雄 县委副书记,县长 负责县政府全面工作  张利民 县委副书记 协助周章新同志负责县委日常工作,分管城市建设、维稳、信访、政法和610办工作,联系县人大工作  张新忠 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分管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宣传、文化、教育、旅游工作  戴军生 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分管政法、维稳、综治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联系部队工作  盘连欣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协助林健雄同志负责县政府日常工作,分管农业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  李 风 县委常委,县武装部长,分管武装、民兵工作  蓝伟东 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分管组织、人事、老干、统战、侨务、党校、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联系县政协工作。  卢尧生 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分管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纠风、直属机关工委工作,协管维稳、信访工作  钟光灵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分管县委办工作,协管信访工作  巫敏和 县委常委, 分管招商引资工作,协管计划生育工作  林卫东 县委常委,县公安局局长,分管公安工作  黄钧震 副县长[3]

编辑本段农业概况

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方面

  一、粮食安全生产卓有成效。2004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7037亩,总产70426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141816亩,总产61513吨;单产434公斤。 2、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2004年,粮食种植面积与去年增加7166亩,与此同时,优质稻、无公害蔬菜、脐橙、梅花柚等十大种植业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年优质稻播种面积130470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2%;文福梅花早熟柚、广福脐橙新种面积均超过5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迅猛发展,预计全年蔬菜面积可突破8万亩(含夏种指数),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有新的发展。 3、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表现在石窟河一河两岸的堤围建设有条不紊,进展较快,山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顺利进行;农业耕作区主排灌圳常管常修,圳道畅通,特别是长潭东西干圳输水快捷,为我县重点农业区的供水提供了保证,为确保农业的增产增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科技兴农力度不断加大。一是与深圳福田农产品批发公司、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等单位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在市场准入、种子、技术、信息等方面得到大力支持,打通了我县农产品进入大市场、大流通的绿色通道。  二、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和水果套袋技术的推广得到迅速发展,全年水稻免耕抛秧面积22000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16%,全年推广水果套袋面积1500万亩;三是南药、水果、茶叶加工技术的引进有新突破;四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生物农药在水稻、水果、蔬菜、茶叶中的使用面积累计达15万亩次。 5、农产品的产后服务不断增强。  一是从事农产品流通销售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如农裕菜业公司、三圳志龙菜业公司、碧水农产品服务中心等企业,2004年1-10月份的蔬菜收购量和销售量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上述三家企业销售蔬菜达0.9万吨;  二是农产品流通协会和各种民间经济合作组织在蔬菜、淮山、佛手、李子等农产品的流通销售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发展,特别是宝尔植物食品有限公司和昂天塘茶业有限公司以及县烟草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县茶叶、南药和烟叶等初级农产品向高级产品的转化,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提供了载体;  四是信息服务有新突破,农业专栏节目《蕉阳田野》农产品流通销售信息的发布不断加强,农技推广机构、农业龙头企业、个别种养大户相继开通了农业信息网。 6、农村工作有新进展。一是通过电视、印发资料等形式积极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把农村土地发包、承包、土地经营流转等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二是不断加强农村经济的管理,全面实行村级会计代理制,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此项工作得到省、市有关单位的充分肯定,今年11月中旬,梅县、梅江区两地农财干部一行40多人前来我县参观学习交流;各挂钩单位切实加强了挂钩扶贫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挂钩村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三是增强了对农村减负工作的监督,在效地减轻了农民负担。四是指导扶持农业种植大户采取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成立蔬菜、香蕉合作社,今年初三圳招福蔬菜合作社被省农业厅确定为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试点单位。

农业产业化建设方面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的指示精神,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的决议》,县政府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进行了工作部署,制订了实施意见,要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树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的思想,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从2001年起至今,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催生、培育、建设了12家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加工流通能力、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含5家市级),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目前,我县主要有15家农业企业,其中已建成的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12家,分别是:县神农有限公司(市级)、昂天塘茶业集团公司(市级)、县烟草公司(市级)、宝尔植物食品(梅州)有限公司(市级)、三圳志龙菜业公司(市级)、三圳种猪场、农裕菜业有限公司、健民绿色畜牧有限公司、森华林业有限公司、碧水农产品服务中心、金山八宝绿色保健食品公司、伟氏果品有限公司。据预测,2004年12家农业龙头企业共拥有固定资7400多万元,年销售产值达10800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27.6%,其中年销售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有2家,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有5家,300万元以上的有5家;上交税金45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760万元,连结农户1.2万户,约占全县农业总户数的25%;带动种植面积9.2万亩,养畜量1.8万头,养禽量42万只,农户从中增加收入1837万元,户均收益705元,直接或间接吸纳劳力5000多人。通过发展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对我县农业生产促进最大、发展最快的是蔬菜生产。全县年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次,形成了在三圳、兴福相对集中连片近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其中获省无公害认证的基地3500亩,蔬菜商品率高,仅志龙菜业、农裕菜业、碧水农产品服务中心3家农业龙头企业向外销售蔬菜8千多吨,约占当年全县蔬菜总产量的17%,所产茄瓜独占惠州市场。 [4]

编辑本段教育概况

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和“三胞”的热心支持下,我县教育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事业得到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普九”成果得到巩固、提高

  目前,我县有电大进校联校1所,普通中学19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小学87所,幼儿园98所(含私立幼儿园),在校学生(不含联校)人数为42065人。我县现有专任教师2497人,其中中学1184人,小学1206人,幼儿园107人。  我县“两基”工作于1993年通过了省人民政府的验收,成为国家教育部首批颁布实现“两基”的达标县,1997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又于1999年、2002年先后两次接受并通过了梅州市人民政府组织的“两基”复查验收,复查验收组的领导、专家对蕉岭的“两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3年10月全市中小学预防中小学学生辍学的现场会在蕉岭召开,我县“控辍”成绩得到了与会领导的肯定,我县“控辍”的做法和经验在全市推广。我县“普九”成果得到了新的巩固和提高。我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辍学率为0,毕业率100%,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15周岁人口文盲率为0。初中入学率为99.75%,辍学率为0.98%,初中毕业率为99.2%,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8.3%;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为91.8%。

教育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近年来,通过上级“拨一点”,发动社会“捐一点”,自我挖潜“免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86万元扶助贫困学生。目前,全县共有1117位中小学贫困生,其中的900位学生得到了资助(不含部分不公开的结对扶助),确保我县贫困家庭学生不致因贫困而辍学。

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我们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重点,以创建“行为规范学校”、“绿色学校”、“平安校园”为载体,积极联合政法委、团县委、公安、妇联、防疫、关工委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了“星海之声”万众歌会、“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文艺宣传“百校行”、“双合格”家庭教育活动、“邮政杯”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血的教训”安全教育征文比赛等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进一步优化了校园周边环境,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形成了全员德育、全程德育、整体育人的新格局。全县师生犯罪率继续保持为零,违法违纪事件大幅度减少,各中小学校校风正、学风好。实验中学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建设快速发展

  全县以布局调整为切入点,以优质资源扩大配置为动力,以教育信息化拉动教育现代化,努力构建优质教育体系。  一是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十五”期间,我县积极落实“筹资办学”工程,多方筹措资金4800多万元投入学校教学设备设施和校园环境建设,新建了实验中学、友邦小学;改造了蕉岭中学、华侨中学、新铺中学、逢甲中学、县人民小学、实验小学、南礤中心小学、蓝坊中心小学、上村小学、程官小学、油坑小学、群贤小学等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至目前止,全县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楼房化。有85%的中小学达到了校园建设规范化的标准,有84%的中小学校创建成为市、县的美丽校园。  二是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根据义务教育学龄人口的变化,结合城镇化建设进程、薄弱学校改造等工作,进行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全面完成了“十五”布局调整的任务。全县已撤并了50间“麻雀”小学(含教学点),1间初中和1间普通高中。通过布局调整,学校布局逐步趋于合理,中小学规模效益显著提高。  三是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目前,全县中小学优质学校由“十五”初期的1所增加到11所,县一级学校由8所增加到16所,蕉岭中学正向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迈进。全县中小学生就读优质学校的比例近50%,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分布差距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均衡进展明显。  四是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有新的发展。目前,全县各中学、中心小学均装备了计算机室,安装计算机共2078台。信息技术课在全县逐步得到普及。英语教育方面,到2004年秋季,全县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开设了英语课教学,县直小学、中心小学和有条件的农村完全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全县先后启动并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工程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工程。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切实加强新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大力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逐年提高。实行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聘任制,加强师德建设,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十五”期间,共有1位教师获得国家级奖励,有30位教师获得省级表彰,有65位教师获得市级表彰。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和合格率逐年提高,一支扎根山区、安教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活跃在全县教育战线上。

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多年来,我县坚持邓小平“三个面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普通高考省线入围人数逐年攀升,从2000年的314人上升到2005年的606人。  虽然有高考不断扩招的因素,但万人口上省线率高居梅州市前列。2003年高考,高分尖子生有了突破,进入全市总分前50名的人数仅次于东山中学和兴宁一中。蕉中的杨丽娟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2004年,蕉中徐伟权同学以总分838分的好成绩列全市第八名,并被北京大学录取;蕉中的郭建芳、陈剑文两位同学成为梅州市的单科状元。

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高中教育规模扩大。县内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由2000年的4003人,增加到2005年5103人;普及程度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7%,较2000年提高了10.11个百分点,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为194.8人,排在梅州市前列。职业教育上新台阶。县职业技术学校从镇平中学分离出来独立办学后,加大了职业中学与塔牌集团、县绮梦制衣厂等企业的联办力度,扩大了学校规模,教学设备设施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蓬勃发展。全县现有公办幼儿园55间,私立幼儿园39间,在园幼儿5184人。幼儿教育逐步形成了多元化投资办园的格局。成人教育红红火火。我县教师进修学校电大联校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的办学思想,开设有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等大专专业8个,本科设有法学、英语教育等7个专业,参加学历教育的学员达983人,电大办学水平居全省先进行列。

素质教育成绩斐然

  1997年底,我县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实施素质教育实验县之一。几年来,先后实施了“科研促教工程”、“教学评价工程”、“学科竞赛工程”、“教学龙头工程”、“第二课堂活动工程”、“课堂教学变革工程”等,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了我县教育整体水平。全县被确立为国家级立项的课题3项,省级3项,市级8项,县级99项。2002年有四项教学科研课题获市第二届普教科研成果奖励,五项科研课题被市普教科研“十五”规划立项。近年来,有12位教师获省教学教研成果奖励,有150多位获市教学教研成果奖励。中小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实践活动屡获荣誉。如原实验小学学生丘兆翰曾荣获2001年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一等奖。在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县体育健儿屡获佳绩。在连续两届获得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各两个团体总分第一名的辉煌战果后,又获得2003年“长乐杯”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高中男、女团体总分第一名,初中男团总分第二名,初中女团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1999年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我县镇平中学学生丘春苑一人勇夺两块金牌和一块银牌。在2002年远南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县华侨中学学生丘剑锋一人夺得四块金牌,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在蕉岭学校体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编辑本段蕉岭旅游

旅游资源

  蕉岭县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镇山公园、镇平八景、丘逢甲故居、长潭旅游区等一大批旅游景点。

镇山公园

    

蕉岭县旅游

镇山公园位于该县城北端,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是目前县城唯一的大型公园。199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对镇山公园分三期进行改造。蕉岭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设县取名镇平,民国3年(1914年)为别于河南省已设置镇平县,乃改名蕉岭县,镇平有八景,并有诗记。  镇山公园一期改造工程于1998年9月份动工,1999年2月全面竣工,总投资约150万元。主要改造项目包括革命烈士纪念碑建设、环保纪念标志重新装饰,约1万平方米的园林式绿化及其他附属设施的改造。革命烈士纪念碑高19.98米,占地2000平方米,为该市目前最大的纪念碑。园林式绿化改造是通过把原绿化树种全部更新,改种造型各异、观赏性较强的树种,地面全面铺种台湾草的方式,提高公园的园林艺术性和观赏性。 二期改造工程于2000年10月动工,2001年9月全面竣工,总投资为420万元,改造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改造建设项目主要包括:(1)投资290万元改造环山道路1200米和进行环城公路  

蕉岭县镇山公园

老虎坑段南侧8000平方米的园区绿化及配套设施建设等;(2)投资133万元改造环城公路老虎坑段长600米道路,铺设人行道彩色砖,安装园林装饰灯。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园配套设施,提高公园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水平。  三期改造工程已确定了改造规划至长潭东灌圳、北至鸭麻角、南至老虎坑,改造重点为新建活动通道、休息亭和保护好林木等,目前部分改造工程正在即东至205国道实施中。三期改造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公园的整体功能,营造“城中有山、山中怀绿”的城市新景观,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更为理想的集“休闲、健身、游览”于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

丘逢甲故居

  丘逢甲故居座落在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建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面积1800平方米,是一幢座西朝东二堂四行围屋。  皇佑笔自然保护区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海拔1170米全县第一高峰金山笔,海拔1150米全县第三高峰皇佑笔和海拔800多米的樟坑栋、贵人峰等著名山峰和自然景观。

长潭旅游区

  长潭旅游区属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是“南粤百景”之一的旅游胜地长潭胜地,山堤环堵,绿水茫茫,八景名胜,三省名扬,山如巫峡,水似潇湘,景似漓江移步换景,别饶风光。距蕉岭县城5公里。1987年省水电二局在长潭一线天蓬莱仙境的峡谷间建成一座高70米,宽100余米的长潭水电大坝,水库大坝把流水截成人工湖,从而形成了一座库容量为1.6亿立方米、回水20公里的峡谷型水库,具有防洪、蓄水、发电及旅游观光等功能。旅游区现有闽粤赣释迦文化中心、长潭绿园、逸士山庄、澳洲山庄等一大批景点、景区,使长潭旅游区成为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梅州规模最大的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以上。

皇佑笔自然保护区

  皇佑笔自然保护区,又名“皇佑林海”,是位于蕉岭城东北部山区,是北礤、南礤、文  

皇佑笔自然保护区

福三镇边沿的皇佑笔下,面积1466.7公顷,森林蓄积量为7万立方米,区内辖皇佑笔林场,于1956年创办,全场干部职工138人。1986年定为县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11月升为梅州市级自然保护区,现正申请为广东省级自然保护区。皇佑笔自然保护区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海拔1170米全县第一高峰金山笔,海拔1150米全县第三高峰皇佑笔和海拔800多米的樟坑栋、贵人峰等著名山峰和自然景观。  区内植物群落结构层次明显,附生植物较多,有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1066公顷,有维管束植物123科398种,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杪椤,二级保护植物百年巨型禾雀花,此花的底部藤根胸径达36厘米,遮幅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此花的发现在我市尚属首次,在全省也属罕见,三级保护植物半枫荷金毛狗等。在皇佑庵侧有一处约有99株的佛像树群,近看如栩栩如生的弥陀佛和菩萨。还有神形似初生婴儿的人面竹等。野物动物资源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蟒蛇熊猴,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猴面鹰大灵猫灵猫等。皇佑笔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  区内优秀的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纯净的水源、品种多样的山果野菜、种类繁多  

蕉岭县

的生物品种,奇峰异物,已成为集野营、登山、观赏、探险、狩猎、垂钓、摄影等森林旅游胜地,登上金山笔,极目四望,茫茫林海,松涛滚滚,涛声不绝,好似奏出一部分大型的雄壮交响曲,成为人们认识大自然、拥抱大自然的旅游观光好去处,每年有3万多人次游客来旅游观光。

编辑本段蕉岭荣誉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  全国文明县城  中国金融生态县  ◎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中国生态文明县  ◎全国绿化模范县  ◎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  ◎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  ◎全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  ◎南岭生态区生态发展试点县  ◎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广东省教育强县  ◎广东省文明县城  ◎广东省林业生态县  ◎广东省文化先进县  ◎广东省体育先进县  蕉岭县
参考资料
  • 1

    蕉岭概况  

    http://www.jiaoling.gov.cn/zjjl/zjjl_gk.asp

  • 2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  

    http://www.jiaoling.gov.cn/zjjl/zjjl_jcss.asp

  • 3

    县委领导  

    http://www.jiaoling.gov.cn/zwgk/ldbz_xw.asp

  • 4

    蕉岭县农业概况  

    http://agri.meizhou.gov.cn/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75

扩展阅读:
  • 1

    http://www.jiaoling.gov.cn/fll/News_View.asp?NewsID=11748

开放分类:
广东省梅州蕉岭韩江上游石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