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6s系统9.21:中国的孩子玩不起数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2:14:02
有“数学中的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数学奖,在1936至2002年共15届的评奖中获奖人数为45,其中美国,法国英国苏俄日本比利时,新西兰、意大利、德国、瑞典各1,获奖人涉及的国籍只有10个。从获奖总人数看,美国独占三分之一强,显然美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成就是极为突出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世界级的数学大国居然出在可以从小轻松学数学的美国,而不是必须从小刻苦学数学的中国。从基础教育来看,美国并不比我国重视数学,美国数学的数学能力普遍低于中国学生是个不争的事实。在国际中学生数奥竞赛中,出风头的总是中国学生而不是美国学生。然而,差距是不难看出的,美国式数学创造获奖的大国。显而易见的是,竞赛能力不是创造能力。在世界上中国是个公认的擅长数学的民族,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却缺乏数学大师和世界水平的数学成果,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在高等教育、科研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程度不等的问题,而且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存在着很多致命的缺陷。首当其冲的是教育体制对学生兴趣指导、才能指导的制约与误导。兴趣源自探索欲与好奇心,这是学术研究的无穷动力。兴趣的萌芽往往产生于闲暇性、随意性的思考之中,而刻板的要求、强化型的训练则是兴趣的大敌,但这却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传统。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原来对数学有兴趣的人因机械化的训练而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还使一些对数学有持续兴趣但与现行数学教学模式不相符的人被逐级淘汰。有成就的数学家在谈到数学时,都异口同声地称数学好玩。要使孩子们感受到数学好玩,那么数学的位置与孩子们的视线至少是平行关系,当然最好是孩子们能俯视数学,“好玩”意味着孩子们能把数学玩与股掌之中。然而,我们的数学教育把数学挂在高空,让孩子们只能仰视且费劲跳都够不着。这样的数学谁能觉得好玩呢?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在过度求精之外的另一个缺陷是求全,这也是扼杀学生数学兴趣的一大因素。数学有很多分支,不同的分支需要不同的擅长,有成就的数学家也只是成功在某些分支领域。陈景润一生只磨一剑,就是哥德巴赫猜想。求全性的数学教学,使那些本来对某些数学分支感兴趣的孩子,因其他数学分支弱项的存在并由此获得较低的数学评价从而失去对整个数学的兴趣。总之,我国数学教育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牺牲兴趣为代价来发展数学技能。让孩子们能玩的起数学,就不仅要对现行数学教学的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改进,还要使校外的数学奥校与升学脱钩;在降低对多数学生的数学要求的同时,要为少数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开设弹性化的数学通道。尤为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潜力引向创造而不是竞赛,即放弃以数学竞技化来实现对奥数强国的虚荣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