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可走共享融合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5:10:47
http://csgh.hbsjst.gov.cn  2011-9-21 0:00:00

 

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将辖区内2246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在实践中抓住“融合”、“流动”、“共享”这3大环节,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统筹考虑,大力推动“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管理服务一体化,同时深化土地承包经营与流转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条城乡共享型融合发展之路。

邀“共享”:城市乡村待遇相同

据莱芜市委书记于建成介绍,坚持让城乡群众在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拥有平等的权利,共享发展成果,是莱芜市城乡统筹发展的一大特色。

在基础设施共享方面,莱芜市将城市公交、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在山东省率先推行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建立市、区、镇、村全覆盖的大公交网络。于建成说:“农民由村到镇只要1元钱,从镇到市最多3元钱,1年下来群众的出行费就节省了4000多万元,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加速了城乡资源流动,城乡公交客流量比原来增长了1倍,群众进城消费额增长了30%以上。”

莱芜市还建立了“村收集、镇清运、市区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治理机制,农村每百户配备1名保洁员,各乡镇都建立了垃圾清运保洁公司和转运站,使农村像城市一样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在社会保障方面,莱芜市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的思路,构建起养老、医疗、住房、救助等覆盖城乡的十大民生保障体系。

在住房保障上,莱芜市改革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运作方式,建立了以货币直补为特点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救助机制,基本解决了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十一五”期间,莱芜市民生保障累计投入超过2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3倍。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点评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莱芜城乡共享型的融合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实践。在城乡统筹的初期,莱芜市坚持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动农村的自主发展,为城乡统筹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城乡统筹的重点推进时期,莱芜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十大民生保障体系,初步实现了发展成果的城乡居民共享。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推进,莱芜市城乡统筹发展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促“流动”:特色归类新格局

为了适应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莱芜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将原来的1080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为6个重点镇、87个农村新社区、224个特色居民点,形成中心城、重点镇、农村新社区和特色居民点梯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城乡空间新格局。

对有集中居住要求的村,莱芜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目前正在建设的有58个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面积700万平方米,全部完成后可容纳21万人集中居住。

对不具备集中居住条件的村,莱芜市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风貌、产业特点,宜楼则楼、宜房则房,规划设计了140多种各具特色的居住样式,供群众自主选择,目前已建设王石门村“天上人家”、大罗圈村“雪野山居”等特色居民点67个。为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莱芜市还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的“两股”改革,农民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按股享受收益分配,没有了后顾之忧。目前,莱芜市30%的村(居)已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37%的流转耕地完成了股权化改革。

中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表示,莱芜市按照“全域莱芜”理念,将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统筹考虑,较早地制订城乡统筹规划,进行统一布局,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城乡规划体系,其模式的本质是共享型融合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为其他地区提供了重要借鉴。

抓“融合”:整体布局铸典范

据于建成介绍,为给推行“六个一体化”打基础,莱芜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规划布局,促进区域融合,遵循“经济布局区域化、产业发展集群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规律,规划发展“三大产业板块”。目前,莱芜市的北部已经成为主打山水生态资源的旅游区;中西部为以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重点、加快发展姜蒜加工储运的板块;南部则发挥钢铁产业优势,成为钢铁加工物流板块。

目前,“三大产业板块”已集聚莱芜市80%以上的经济总量,带动了区域融合发展。对此,王伟光表示,莱芜称得上是一个典范:“其中心城区没有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的巨大辐射效应,其周边乡镇没有江浙广泛分布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示范效应,其地处山东中部地区,缺乏引进巨额外资条件,又缺乏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莱芜通过融合共享实现全域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这是没有优势条件创造优势条件的成功范例。”

中国建设报记者 张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