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锻炼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4:12:03

太极拳锻炼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

作者 魏坤梁

放松是太极拳所有功效的根本,太极拳锻炼越放松,无论是健身还是武术功效也就越高,这就是说放松是有多层次的,而太极拳锻炼追求的放松是彻底的放松,也就是“松净”,李雅轩先生称之为“大松大软”。太极拳锻炼水平的提高就表现为放松层次的提高,而太极拳的放松就体现为不用力、不主动和不动手。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因此也就都成了太极拳根本性的要领,这些要领其实是对太极拳同一个实质不同角度的表述。对于太极拳而言,这四个要领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真正、完全做到了,其它三个也就必然是做到了。因此,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对于其他武术而言是属于互不搭界的,对于太极拳而言却是同一个实质。但是,具体细分而言,太极拳的这四个要领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所谓“不用力”主要是就肌肉的生理学状态而言的,“不主动”主要是就肌肉的解剖学状态而言的,“不动手”主要是就肢体有关武术的几何学状态而言的,而“放松”则是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所以这四个要领虽然关系密切、相互影响、不能截然分开,但具体的锻炼和体现还是有所不同的。本文就这四个要领谈谈锻炼的体会。

(一)太极拳静态的放松不用力锻炼

杨澄甫先生说:“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就是说太极拳的活动都体现为不主动(不自动)、不动手;而完全的不主动、不动手就是体现了松净也就是彻底的放松。放松的生理学实质则就是不用力;因此松净也就是彻底的不用力。然而人的生活是离不开活动的,即使静卧休息也是需要一段时间后调整一下体位,因而也是离不开活动的。从生理解剖学、运动力学分析,人类所遗传的一出生就具有的无条件反射决定了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局部肌肉各种拉长、缩短、等长收缩引起运动骨发生杠杆作用来完成的,而各种局部肌肉收缩从而消耗人的能量就是用力与主动,也就是对放松的破坏。由于一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必需要肢体局部用力作为动力的,所以,一般人都是不可能彻底放松的;对于一般人,如果局部肌肉不收缩不紧张,也就是不用力的放松,肢体没有了局部的动力就不能活动了。但是,人还有一种可以经过后天特殊的训练开发出来的技能使得没有了局部动力的肢体能够活动,那就是由身体其它部位发生的力量传递过来替代肢体局部的动力,这种力量对一般人而言是一种很陌生的特殊的力量。太极拳经所说的由脚而始传递的“如练一气”,就是指这种特殊的力量。太极拳就是追求用这样特殊的力量也就是“气”来引起肢体活动。正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太极拳“凡是一举一动,是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皆是由意气的牵引为主动,由腰脊来领动,此是太极拳与他种拳不同之处。”(《杨氏太极拳法精解》)这种“气”也包括了拳经和《杨氏老谱》所称为的“劲”,当然这是一家术语的不同于其他武术的“劲”。这种传递性的“气”和“劲”,现代运动力学称其为“动量传递”。 现代某些运动证明:这种传递性力量的形成和使用必须在肢体一定程度的放松也就是不同程度不用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因而太极拳会出现肢体既活动又局部不用力的现象。当然,人的这种传递性力量发生的部位还是发生用力的,只不过这一部位的用力也是在相当放松的前提下发生的,并且不完全是局部肌肉紧张收缩所引起的。所以,太极拳的活动与一般运动的活动是迥然有别的。然而,人要改变活动局部用力这一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一般的人甚至连静态也不会不主动与不用力,更不要说活动肢体的局部不用力了,一般的人自以为的局部不用力,其实仍然是在用力的。不过,实现静态的不用力显然要远比实现动态的不用力容易多了,所以,不用力的锻炼首先要从静态姿势的不用力开始。而人体的放松和不用力尤以肩臂为首当其冲的明显,所以,放松和不用力锻炼首先应该从肩臂开始。

锻炼肩臂静态姿势的不用力可以先体验一下相对放松的不用力,方法是先尽量用力握紧拳头使肩臂十分紧张,解剖学实质是肩臂肌肉发生了强烈的等长收缩,然后突然尽量不用力而使拳头放开,从而使肩臂相对不紧张了,解剖学实质是肩臂肌肉的等长收缩相对程度的消失了,这时肩臂的不紧张状态就体现为相对的不用力和放松。但这种不用力不一定达到了松净,也就是说这肩臂肌肉的等长收缩不一定彻底消失了。但是这种方法可以使人体验到相对不用力和相对放松的感觉。

太极拳静态的放松不用力可以这样锻炼:象揽雀尾、搂膝拗步或手挥琵琶的完成式那样将手与肩同高伸出,手搁在固定物上,手臂悬空,然后体验整条手臂相对不用力放松的感觉,初学者往往会感觉到由于手有支撑、手臂不用力因而整条手臂没有什么负担而感到轻松,然而这种感觉正反映这条手臂没有达到太极拳所要求的放松,手臂肌肉仍然是存在着轻度等长收缩的,因此仍然是有轻度用力的。继续这样状态的锻炼再尽量体验不用力,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渐渐地就会体会到悬空手臂的肘部不由自主地要往下沉坠,肩臂渐渐地出现了沉甸甸的感觉,而且会越来越感到沉重,这就反映手臂开始发生向太极拳所要求的放松和不用力接近了。这就是说,初学者如果手臂这样的搁置感到了手臂的沉重,就是反映手臂发生太极拳起码要求的静态不用力了。手臂之所以会感觉到沉重,可能是因为肩臂中负担用大力的白肌基本休息也就是松弛了,手臂中维持悬空工作的也就是收缩的主要是负担用小力的红肌,由于红肌原来缺乏锻炼使用,于是出现了超负荷,新陈代谢发生了不适应。

手搁置着的手臂悬空体会到了沉重感,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锻炼手臂完全悬置了,可以采取十字手这样两手交叉接触的向前围抱姿势,也可以采取两手互不接触的向前围抱姿势,如揽雀尾按、搂膝拗步或手挥琵琶等完成式都可以,尽量保持手臂有手搁置时的这种沉重感觉,这样的锻炼随着持续时间的延长,肩臂会由沉重感渐渐出现酸重感,直至感觉到难以忍受的酸痛,反映肩臂在静态悬置中更接近太极拳起码要求的静态放松也就是静态不用力了。这种手臂悬置的静态放松不用力水平是多层次的,随着太极拳锻炼的长期坚持,酸痛感觉的出现的时间会渐渐延迟和减少,到了酸痛感觉渐渐不明显直至消失了,就反映手臂不用力悬置的耐久能力越来越强了。

手臂不移动的静态不用力放松能够做到了后,如果身体发生了移动,这种放松往往会被破坏,所以还应该锻炼手臂在移动中的静态不用力放松。会用自行车的人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两手搁在车把手上推自行车或踏自行车时,整条手臂尽量做到不用力的放松,能够形成这样的习惯,对于锻炼手臂在动态中的放松不用力很有好处。

身躯动态中的手臂静态不用力放松主要是在练拳中锻炼,比如搂膝拗步手臂由耳侧向前的推按,尽量体味不用力的放松。推手中有时也可以进行这种锻炼。

静态不用力放松可以在水里体验和验证。仰卧在游泳池、浴缸等水里,肩臂如果不用力放松了,手臂就会浮起来,手臂如果略微有点用力,手臂就会沉下去;腿脚也是这样。细细体验这种放松不用力的感觉,在平时的静态姿势放松不用力锻炼中就要尽量找到、达到和保持,这样长期锻炼,肩臂就可以渐渐达到静态“松净”与“不用力”了,在动态中达到“松净”与“不用力”也就有了基础了。另外,当肩臂达到一定程度较好的不用力放松了,身躯一有转动,手臂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生内外旋。所以,手臂是不是会随着身躯的转动自然地发生内外旋,也是检验肩臂是不是不用力放松的一个指标。微观地精确而言,这种静态“松净”不等于解剖学意义的彻底放松,但是,从近似计算的角度说,将这种静态的“松净”说成是彻底放松也是完全符合科学的说法。当然,这种静态放松、不用力也还不完全是太极拳的放松,因为太极拳的放松是指动态的。

(二)太极拳动态的放松不用力锻炼

太极拳的动态不用力放松,最起码的就是肢体既要活动,局部又要不用力。如上所述,如果没有实质为动量传递的拳经所说的“根于脚”的“如练一气”的作用,肢体既要活动,局部又要不用力那是不可能的。显然,这种“气”与道家内丹功小周天等所谓的“气”既有关系但又没有直接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气”。道家静功的“气”与运动无关,道家导引的“气”则是由动作所引起的,可见道家内丹功所谓的“气”不是运动的原因,而太极拳之“气”则是太极拳动作主要的直接原因。现代太极拳界很多人把太极拳之“气”与道家内丹功之“气”混为一谈,客观上是起到了排斥太极拳之“气”锻炼的效果,因而对于太极拳而言是一种严重的误导。

人体可以发生动量传递是现代运动力学所肯定的,但使用这种力也是一般的人完全陌生和十分不习惯的,如果一个人不会静态放松,要学会发生动量传递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发生和使用这种力这是很多囿于有限的力学知识和习惯思维的人想不到、想不通与极难做到的。动量传递存在于现代体育的某些运动中,不过都不是运动主要成分的力量,而太极拳则是追求几乎完全地使用动量传递,从而使得手臂既发生活动又不用力,这样“不用力”而发生的动作对于太极拳才是正确的。所以现代太极拳界自称“松空”的人说既不用任何的力而肢体又能够活动,这纯粹是自欺欺人。现代武术界有很多非太极拳武术的习练者由于没有真正太极拳的体验,认为没有不用力的武术,因此认为近代太极拳家们一致推崇的“不用力”是错误的,他们不知道“不用力”正是太极拳引起肢体动作的传递性动力发生、传输的必要条件;现代也有很多太极拳习练者对“不用力”发生质疑,这无非反映了很多太极拳习练者对于太极拳其实并没有真正入门,也反映出“不用力”是太极拳入门的一道很难过的但又必须首先要过的门坎。而要过“不用力”这道门坎,就必须要过掌握“如练一气”的发生和“由脚而腿而腰”传递的门坎。由此可见,学习太极拳,首先必须要学习“不用力”;而学习“不用力”,则必须先要克服主动与学习“由脚而腿而腰”之“如练一气”的发生和传递。

必须清楚“由脚而腿而腰”的学习锻炼是十分不容易的,概括地说人体发生动量传递的必要条件是身体各相关环节的“相向运动”,也就是各环节相互的反作用,如脚向下蹬撑,必然出现脚向上的力而逐节作用到胯,胯的下沉与这股力反作用又使得这股力往上传,脊柱节节的下沉后撑又使得这股力节节发生相互反作用而继续往上传,由于头的不下沉、头颈肌肉的下沉、肩的下沉与这股力又发生反作用,这股力就传递到手臂了;而脚向下蹬撑其实是以脊柱与肩的沉、头的不沉、全身的放松、地球引力引起的自重从而全身的内力下沉蓄存于腹部为动力的。这一过程中身体内部各环节在神经反应的作用下都发生着协调的互为反相的似乎在原位的运动;就这样,全身放松引起的向下的内力与重力同时发生了向上传递的力,这股力在全身“相向运动”的作用下,就象海浪,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地传送到手了。因而拳经称其为“如练一气”。这种力的传递锻炼开始阶段身体外形有明显的变化,随着功夫的提高,会达到外形很难观察到变化的程度。显然这种力的发生应用与一般用力是很不同的,是必需要改变人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肢体活动局部用力的无条件反射,渐渐地建立陌生的新的条件反射。这一过程就是《十三势歌》所说的“势势揆心须用意”的内容之一,或者说这“用意”就包括了这种“由脚而腿而腰”的“相向运动”的神经反应的锻炼由开始有意识的自觉控制,渐渐形成无意识的不假思索的潜意识的控制。要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确确实实是《十三势歌》所说的“得来不觉费功夫”的,也就是要耗费许多时日和精力的。但是,学习太极拳必须从此而始,只有这样才是正式开始了太极拳的学习。概括地说,太极拳初学者对于每一个动作都要追求“由脚而腿而腰”。这样的学习锻炼尤其要注意以下10点:

①“由脚而腿而腰”的锻炼有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那就是大臂必须呈向前围抱的姿势,而且手臂必须保持静态的不用力放松,就是拳经所说的“开合按势怀中抱……柔而无刚”的姿势。这种姿势使得肘部总是在肩的前外方,胸臂交界的腋下有空隙,太极拳无论练还是用,胸臂始终都是这种姿势的;同时必须将手臂当作是与肩部断开挂在肩上的,当作是不会主动的链条或鞭子,局部是始终没有动力的,还尤其要注意大臂上部的肌肉不要用力主动,不要对手臂的动作发生作用;这样,手臂就容易被身体带动和被动量传递所作用动。

②动态的虚领顶劲和沉肩是动量传递贯通到手臂不可缺少的“相向运动”的一个起始环节,但肩部仅仅是微微地不由自主地动态的下沉而已,不能存在肩部对手臂的动作有任何作用的控制、催动等的主动意识,要彻底摒弃非太极拳武术所说的“肩催臂”的意识反应,必须如李雅轩先生所说的要“空肩”,要始终体验手臂是身躯的腰骶部位所直接带动的。

③动态的含胸拔背也是动量传递“相向运动”的环节,也是动量传递贯通到手臂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动态的含胸或拔背,动量传递贯通到手臂也是不可能的。动态含胸与拔背锻炼的活动幅度也必然需要经过由大到小,最后自然而达到几乎没有外形变化反映的过程。含胸或拔背必须是由下而上被动的,是由脚而始的传递性的力量所作用动的。由于动态含胸拔背使得原来并不运动的关节和肌群参加了运动,因而初学者胸肌和背肌一般会发生一段时间的隐隐的疼痛过程,被称为“换劲”。

④身躯的腰骶椎部位是动量传递枢纽性的“相向运动”环节,是对动量传递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部位,所谓的“命门后突”就是指腰骶椎上下的一段部位,就这一局部而言,力量的始发处或者说是动态的“实”处仅仅是腰5骶1椎这一隙之处,其它部位始终还是要追求放松不用力的,可见《十三势歌》所说的“命意源头在腰隙”之“隙”字的用词是十分精到的。必须注意“命门后突”之“实”是动态的,而这种动态是必须以始终“松腰”为条件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以为“命门后突”是持续的,腰应该始终是“实”的,这是很错误的。“命门后突”也必须是被由下而上传递的力量所引起的。所以,太极拳经典所谓的 “气”之“主宰于腰”与“其根在脚”是不矛盾的。

⑤小腿上下也是“相向运动”环节,小腿之沉就是膝部由于全身之沉而略微地下降,这是引起动量传递发生的反应,所以拳经说“发于腿”。

⑥胯就是髋关节也是“相向运动”环节,胯不松不沉,全身的内力是难以由“丹田”小腹部向下沉到小腿成为动量传递发生之原动力的,腿脚所发生的“气”也就难以向上传递到身躯。但沉胯不等于胯的位置下降,沉胯的解剖学实质是髋关节放松发生的上下挤压。沉胯还需要胯的内缩,初学者正确的沉胯应该感到十分放松后,腿的臀纹沟处或者腿的腹股沟处是最承担体重之处。

⑦初学者必须全心全意地追求放松引起的沉着,不能追求轻灵。太极拳的武术根本是轻灵,但必须明白:太极拳的轻灵必须是在沉着基础上去追求,不然就不可能是太极拳的轻灵。而初学者对沉着的追求,其腿脚是不可能表现为松软的。所以太极拳初学者不应该过早、过高要求地追求腿脚的松软,腿脚的松软必须在达到沉着功夫的前提下去追求。承担体重着地脚的五趾不要追求舒伸,要任其自然微屈,使得最大面积地与地面相接触,就是拳经所说的“五指抓地”。这样才有利于着地脚会有象灌了铅一样的沉重感也就是“如入地三尺”感,在此基础上追求的轻灵才是太极拳的轻灵,“如练一气”才更容易发生。

⑧身躯必须是如安置在船甲板上的货箱,无论是胸背还是腰胯都不能发生主动的向前或向后的运动,身躯任何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动作都是腰脊作用下的脚向前或向后的蹬地所引起,必须是由腿脚作用动胯,由载着移动的,这样,身躯才不会发生前后左右的摇晃和扭摆。“如练一气”的传递也才能够顺遂。所以,太极拳的“立身中正”不仅是自然放松所形成的,而且是“如练一气”的必要条件。

⑨太极拳的动量传递由脚而始至手,熟练后是应该追求没有时间差的。但初学者必然会有时间差,也必须有时间差,不然就会由于难以体验,这种条件反射就难以形成。所以,初学者不应该急于追求手到脚到、手脚一致,而是必须体验由脚而腿而腰至手这一过程,要体验身躯和手臂是如何被“如练一气”的力量所依次有序、有先有后地催动、带动、作用动的。所以,每一动作中,手必须不要急于主动地动作、不要急于到位,手臂必须要等这股动量传递的感觉到了,被这种感觉不由自主地、被动地、自然地被带动。这样,“由脚而腿而腰”才能锻炼成功。必须十分明白:放松、不用力的关键是克服主动,尤其是要克服手臂的主动。就解剖生理学而言,肢体只要有一丝局部主动,就必然有一丝局部的用力,就有一丝局部没有放松;而活动肢体的局部主动成分越少也就是越不用力和越放松,而越不用力和越放松,“由脚而腿而腰”之“如练一气”的效果也就越好。

⑩开始出现“由脚而腿而腰”效果时,身躯等往往会有明显肌肉外表变化的反映,这反映了局部肌肉由动量传递和原来用力习惯所引起的有序依次的收缩紧张,这种反应不要刻意追求和保留,要追求渐渐消除这种反应,追求“由脚而腿而腰”在外形上没有明显的反映,直至达到几乎没有反映的所谓“气敛入骨”,肌肉是相对很松弛的,这样才是太极拳动态中不用力的松净。

由脚而腿而腰”的锻炼见成效时,必然会有四个感觉:

①在顶劲、松腰、撑脊、沉胯等“相向运动”的作用下,身上会有似乎微微沉甸甸、胀鼓鼓的模糊片状的抽丝样的感觉发生传递成为肢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动力,有的动作这种感觉是由脚向上至手,而有的动作则是由手向下至脚,其实质都是动力由脚至手的主观体会,其解剖学实质可能是肌纤维发生部分动态有序的拉动。不能认为由手向下至脚的感觉是反映了“气”或“劲”由手向下传递至脚了,这就象鞭子梢不论由下向上抽击还是由上向下抽拉,动力都是在鞭子下端的鞭把,鞭子梢是不会发生动力的原理是相同的。

②手臂的活动会感觉似乎受到空气滞重的阻力,这是手臂被有序作用动的一种错觉,郑曼青先生称之为“陆地游泳”。

③手臂与身躯、身躯与腿脚的移动或转动的运动方向或趋向既有相同的,往往还有相反的,而且相反的还是主要的。

④手臂被传递性的力量作用动,越是不用力,会感到反而越有力;随着功夫提高,会明显感到这种手臂动作要比手臂局部用力发生动作更不费力、更有力,需要快时能够更轻快。功夫越深,这种客观效应会越明显。

太极拳单推手可以很明显地反映这种动态不用力放松的水平,没有真正太极拳训练的身强力壮者往往单推手不到15分钟就感到肩臂酸痛了,而有真正太极拳训练经过的人单推手1个多小时肩臂也不会感到酸痛。这种不用力耐久能力增强的解剖学实质当然有红肌负荷能力增强的因素,对于太极拳而言就称为手臂出现掤劲了。

肢体动作能够由动量传递来作用,因而能够达到动态中放松不用力了,虽然符合太极拳理,但还不是太极拳放松所追求的全部内容。太极拳放松的全部内容的是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的松净。因为只有这样的行为才体现了太极拳特点的武术特性也就是“虽动犹静”。

(三)太极拳的“虽动犹静”锻炼

道家内丹功或瑜伽静态放松功夫再好的人,没有经过太极拳训练,一遇到别人攻击,出于本能,不是任人摆布而瘪,就是与人对抗而顶,肢体一活动也是局部用力。而太极拳所谓放松功夫的高低不仅要求动态中的肢体局部不用力,而且主要还要以沾粘连随的功夫高低来衡量,放松功夫越好必然表现为沾粘连随的功夫越高。许多人所谓的太极拳放松功夫好不好主要也是指沾粘连随的功夫好不好,主要并不是指肌肉松弛的程度大不大,这是太极拳放松与气功放松的一个重大区别。太极拳的放松与气功放松的另一个重大区别是体内有没有力量,道家内丹功实质为特殊生理现象之“气行”所要求的放松是肢体肌纤维完全休息而不消耗体能状态下的静态放松,体内是没有传递性力量发生的;而太极拳不用力放松的一个重要目是便于体内发生和传递一种力量也就是太极拳所谓的“气”,并且虽然活动肢体肌肉反映为不紧张、柔软而称为“松净”或“大松大软”,但从生理解剖学上说至少还是时有部分红肌处于工作收缩而消耗体能状态的。所谓“掤劲”的实质就是某些关节几纤维的红肌是在放松基础上用力的,只是这种用力的量小到可以忽略,并且是时有时无的。所以,太极拳所追求的动态放松与道家内丹功、瑜伽所追求的静态放松是有本质不同的。另外,太极拳不用力放松的肢体活动,还处处追求着局部不主动、不动手,也就是处处追求“动犹静”,从而时时保持着特殊武术需要的开展紧凑。不动手体现着内家拳“以静御动”的武术特点,太极拳锻炼只有完全达到“动犹静”的“不动手”了,才是完全达到太极拳的松净和不用力了。所以,太极拳动态中不用力的松净锻炼必须有不动手的内容。概括地说,太极拳的所谓不动手主要反映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太极拳的手臂始终没有不主动的运动,与人接触,无论是沾粘连随还是发劲都是如此,沾粘连随的往外、往内等运动,主要是借人之力随人而动,其次是随“如练一气”而动;发劲之动则完全由“如练一气”之“劲”所催动。

②始终保持着“开合按势怀中抱”这种开展兼紧凑的姿势,大臂与肩胸的夹角始终是没有局部主动变化的,从俯视角度看,往往是难以发觉有外形变化的。

③很多动作,从俯视角度看,两手不是与身体的相对位置似乎没有变化,就是与原来的位置没有变化。如揽雀尾转单鞭的两手分开之前,两手始终是对着自己两乳的;许多拳式其中一手总是对着自己的胸正中线的,如搬拦捶的搬拳,拳头始终对着自己的胸正中线,与胸正中线的相对位置似乎没有大的变化等。

④身躯只要稍有前后移动还是左右转动,手臂必然会随之发生被动的内外旋等变化,这种旋动正反映了手臂是不动的,因而可以随很微小的力量而变动。

以上由静态至动态的这些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的锻炼,当然可以多形式地安排。比如可以分阶段先静态后动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进行,也可以不分阶段结合套路习练交叉穿插进行,当然最后主要还是在套路习练中锻炼,单推手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达到了不动手的单推手,反映为大臂与肩胸的俯视夹角几乎是不变的,与对方接触的手是完全没有主动的,在对方的力量和自己由脚而起的腰胯之力量的作用下,这一手始终是在自己的胸正中线上作远近很小的移动,然而肘在空间的运动轨迹却是一个圆圈;而且,手臂在前推后捋的一个圆圈过程中,整个手臂是始终被动地发生着或微或显的内外旋。其实,太极拳的所有推手、整个套路都应该是这样不动手之“虽动犹静”的,这样的不动手反映了不用力、不主动和放松的程度。

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李雅轩先生所说是既被动又主动的。全身肢体上部对于下部而言都是被动的,下部对于上部而言都是主动的,这样,手对自己的身躯而言就是始终被动的;而且在沾粘连随中,手对于别人而言也主要是被动的;但发劲攻击别人时,手对于自己的身躯而言虽然是被动的,对于别人而言却是主动的。所以,练太极拳否定“被动”是错误的,否定“主动”也是错误的。如果将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的动力比喻为自来水,那么,自来水公司的水塔就是脚,提供水给水塔的水库就是小腹,水库中水的来源处如山上与地下就是头与全身,自来水公司的总阀门就是腰脊,人体的各个相关环节就是水管各处的阀门与开关。太极拳每一个动作的动力情况只有越是这样的,沾粘连随的水平才越高,对方越难将力落实,别人所有攻击越会感觉“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而且很快被“引进落空”而形成背势,自己的手臂也才会感到伸缩十分自由,可以攻击对方的机会很多;太极拳的发劲也才能有“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手臂也才能发出比手臂局部之力大得多的力量来。可见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是太极拳沾粘连随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只有始终着眼于不主动、不动手,太极拳的不用力、放松锻炼才是真正的和全面的,太极拳锻炼最终也才能达到拳经所说的“虽动犹静”的“松净”,太极拳锻炼的健身益寿与武术功效也才有可能达到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