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过去的林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9:30:00
        编者按:林彪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著名人物,在名声上被搞臭了。加在他身上的一个罪名是“叛国投敌”,并且实实在在是死在国境外的飞机上,证据确凿,铁案不能翻身了。­

       建国后的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一方往往要被安上“叛国”之类的罪名,因为其他的理由容易有争执,容易翻案,唯独“卖国通敌”之类的罪名能够引起国人的愤怒,能够“批透、批臭”。高岗倒了,担当了“里通外国”的罪名;粟裕倒了,有“告洋状”的罪行;彭德怀倒了,也有“里通外国”的罪名,甚至有“里应外合”的危险;刘少奇倒了,有“叛徒”的罪证。可以说,“叛国”罪是打倒一个人的最有力的罪名。这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和我们寻常百姓的生活关联不大,并“为尊者讳”的原因,我们大家也都愿意回避这个问题。­

        但当我们叙说辉煌家史,追忆先辈创业艰辛时,有些问题要回避一个人就谈不清楚了,经不起追问了。这个人就是林彪。要谈中国近代史就不得不说林彪,要说清楚近代史就得要说清楚林彪。林彪是共和国创建历史上、解放军成长历史上一个回避不了、绕不过去的人物。为什么绕不过去?哪里绕不过去呢?­

 

一、解放军当年最强的一部分是第四野战军,第四野战军是林彪手把手调教出来的。­

         四野的前身是东北民主联军,民主联军是由进军东北的山东、华中、晋察冀等解放区的八路军、新四军组成,即由关内各根据地抽调的部队共计12万混编而成。他们几乎把重武器都留在了山东和苏北,经过几个月数千里的长途行军,到东北的时候就像一群叫花子,有的一个班才只一枝枪。苏联又将原准备移交给我军的日军武器大多要了回去,部队缺少武器弹药,没有根据地,吃饭、补给、伤员安置都非常困难。面对的是由杜聿明所率领的、国民党最精锐的美械装备的驻印缅远征军的进攻。该部队长期在东南亚与日军作战,不仅装备好,战斗力也是国民党中最强的,其中蒋介石黄埔系的五大主力王牌军,到东北的就有2个。民主联军几乎一天也没有得到过休整,天天打仗、减员,战斗力直线下降。有的团只剩下几百人,战斗力最强的山东1、2、6、7师和新四军三师的7、8、10旅等师旅,最多的兵力不超过7000人。

        就是在这样一个条件下,从1945年10月林彪到东北开始,到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入关,前后三年整,林彪统有野战军主力12个步兵纵队48个师、一个特种兵纵队和一个铁道纵队,总兵力70多万,火炮1000多门,坦克100多辆。不论是兵力数量.质量还是武器装备的数质量,均居全国之冠。进入华北以后,东野一个纵队就可以歼灭国民党一个军。­

        军队数量和质量进步如此神速是和林彪善于打仗、擅长带兵、精于战术分不开的。

 

锤炼战术  精雕细刻­

        初入东北,连遭败绩,有时一两个师打不下国民党的一个团。林彪就带领部队一仗一仗地打,一仗一仗地总结,一仗一仗地提高。林彪曾在战术研讨会上剖析:“刚到东北后,第一个战斗中就有毛病,第一仗在锦州打78师,没打好就是因为打急了。” 他提出:“不打主观主义的仗,没准备好,没看地形,兵力没有部署好,火炮没有到位,就不要打。”1946年间林彪又提出不打莽撞仗,到夏季四平进攻战斗后就把这个意思提炼为“四快一慢”。

        林彪每次战役都会亲自去勘察预设战场,观察得比下级指挥员还要细。在一次战斗中,一师师长梁兴初、政治委员梁必业在指挥所里,看到战斗前沿阵地有几个穿大衣的人影在晃动,看上去像是干部。他们感到奇怪,就离开指挥所前去看看。向前跑了一阵用望远镜一看,是林彪总司令在前沿战壕里,二人着实吃惊不小急忙冲到前沿。只见林彪一只手拿着望远镜在看,一只手按着秘书季中权的头说:“不要乱动哟!会打死的呀。”  梁兴初、梁必业连忙请林彪到指挥所去说这里太危险。林彪不慌不忙地说:“不用着急,我要看看王牌军是怎么打仗的。”

        回到司令部后,林彪对训练科长说:“不能再用打游击的那套了,要拿出新办法。” 在研讨会上他给各位将领们分析说:“我们过去许多同志的一般作战,习惯于简单一冲的打法,这种打法很痛快不麻烦,打退却的敌人,一定打胜仗,碰到训练好装备好的敌人就会碰的头破血流。为什么这种打法在过去很时行很自然呢?这是有她的历史性,由于我们过去打得仗不同——游击战,敌人不同——装备差。如果打现在坚强的敌人,一冲的打法就不能解决问题。比如十年内战,多是采取一种的办法,到了后期发展了,要求要有战术,但大多数场合是冲。因为那时敌人火力不强,工事不坚,我们打的是游击战——埋伏袭击,如果经过长时间准备,敌人很难发觉,抗战时期是游击战,袭击性比现在多,一冲可以解决问题。但到现在敌人情况不同,敌人工事大大加强了,战斗规模不同,比以前大得多了,正规性也大大加强了,所以以一冲的打法那时行,现在不行。现在要具备有勇气加上讲战术,才一定能打胜仗。” 以后林彪把在与战士们的交谈中,战斗的汇报中,指挥员的交流中,将发现的新经验、新启发、新观点汇集起来,陆陆续续总结出了:“一点两面”(进攻时只进攻一点,包围两面,反对四面包围。)“三三制”(一个班分3—4个小组,每组3—4个战士,进攻时呈三角队形。)“四快一慢”(进攻时,准备要快,前进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总攻时间要慢。)“四组一队”(以连为单位,设四个组: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合起来为一队突击队。)“三猛”(猛打、猛冲、猛追。)“六大战术原则”,“三种情况三种打法”等一整套新战法,新的战术原则,并在部队中强行推广演练。

        林彪平时话很少,讲起战术问题却能亲自在大会小会上,反复对指挥员说明、解释、演练、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干部战士的自觉行动。林彪平时讲话言简意赅,但讲战术问题时,从来不厌其烦。林彪曾说:“讲战术就要有个‘婆婆嘴’。”例如对“四快一慢”战术,他就曾结合不同战例、不同部队多次反复讲,讲出来很能令人信服。

        对于四师的作战,他说:“作战开始后,有的部队仗没打好,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四快一慢”。例如四师这个部队多时没打仗,情绪很高,见敌人就打,这种情绪是很宝贵的。但在这种情绪下,不掌握“四快一慢”的战术,就吃了亏。如在法库打增援敌人,没打好,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四快一慢”的原则。开始我们把敌人包围了,没搞清地形敌情就打,结果伤亡一两千人,当然也给敌人很大杀伤,但无缴获没抓到俘虏,我们打这种仗是不合算的。在彰武战斗也就没让他参加,让他休息当预备队。” ­“四师在二纵说来是老部队了,很有战斗力,记得前年在昌图以北看见别的部队打了胜仗,他们情绪很高,不管三七二十一,不论敌人多少就打,自己伤亡一大堆,没能解决战斗,如兴隆岭战斗就是如此,其实像四师这样的部队,要指挥得好,那就很好了,他们的好处是想打、肯打,这是千百条战术里的第一条,其他很多条就是背得很熟,但不肯打也是无用,如果用一斤来衡量的话,肯打一条就是八两,甚少五两,四师的指战员,在大的这一条是好的,所缺的那四五两,那些得不偿失的战斗就是不讲战术,如彰武战斗经验就是证明,掌握了“四快一慢”果然打好了。” ­

         对于彰武战役,他说:“二纵打彰武时六师打得好,六师在二纵说来不算老部队,但他们把最难打的地方打下来了,伤亡很少,夺取了很多地堡,其总的经验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实行了“四快一慢”。他打得很快,几十分钟夺取很多地堡,但他总攻前的准备是很慢的,他费了五天的时间,看地形选突破口,组织火力与兵力部署等,这五天内把外围扫清,夺取了进攻出发地,打起来后,仅四个半钟都就结束了战斗。开始他们准备15号打,我们提醒了他们准备好了再打,结果他们28号打,时间多了点,但结束战斗很快。” ­­ ­

        在“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中,部队官兵将新学到的林彪总结出来的战术原则实践了多次,而且回到驻地又进行各个层次的讨论和总结,使官兵对新的战术要领掌握得非常透彻。 ­像“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的三种打法”、“四快一慢”等,在东北野战军中非常普及。

分门别类  悉心传授  

        林彪是由排长成长起来的统帅,因此对于班、排、连的战术研究颇有心得。他于1947年12月总结出了“打胜仗的根本办法”,要求全军在实战和训练中学习领会。原文如下:

        (一)、保证战斗胜利的重要因素,有赖于指导员、连排长和积极的战士(须发动战士,鼓励战士。提倡人人开口,互相鼓励)。随时根据战场上不同的情况,不断地进行政治工作,及时提出有力的鼓动口号,以提高士气,这样,必能使全连勇气百倍,所向无敌。勇敢是战胜敌人的最根本条件!

        (二)、连排长在战斗前应荫蔽地亲自尽量接近敌人,侦察地形,选择冲锋目标与冲锋道路,具体区分班、排的任务。各排应避免过早展开,应尽量靠近敌人,待地形弄清楚后,再行展开。在整个的战斗过程中,连、排长应随时注意侦察地形。 ­

        (三)、必须避免将连队主力用在攻击的正面,须设法将主力绕到敌人后面去,只以少数放在敌人正面进攻。因为敌人不怕你攻他的正面,就怕你攻它的后面。 ­   

        (四)、要集中火力打敌之一点,并突然开火,冲锋部队即自该处向敌冲锋,不要将火力分散,到处乱打一阵。 ­

        (五)、冲锋开始后,应猛烈顽强地冲上去,坚决同敌人拼刺刀,决不可在敌人面前停止犹豫。这一点应告诉全体班长、战斗员深刻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战胜敌人,否则不仅不能光荣地完成任务,并使部队遭受更大伤亡(在敌火下停得越久伤亡就会越大)和不能使部队养成优良的战斗传统,每个指战员的勇敢性就要在这个时候充分表现出来。 ­

        (六)、要乘敌人溃败、混乱、恐慌,来不及整顿部队,来不及增调援兵的时机,实行猛烈追击,一股劲把敌人打垮,使敌人无法重新组织抵抗。­

         林彪总是把敌人摸得最透。他对敌情之熟悉甚至具体地知道敌人一个营的单位的活动。周赤萍将军回忆:“1947年公主屯大捷以后,我到哈尔滨总部开会。林总对我说:‘据前方指挥员报称,敌人有一个营漏网,据守在法库的何家油坊。十纵二十八师离的很近,就便消灭它,我估计不要太长的时间,你看怎么样?’接着,他走到地图跟前,给我指明这个营所在的具体地点,立即下令围歼该敌。第二天,二十八师的捷报就从千里以外送到了总部。”林彪从来就是这样精细的,哪里有敌人,人数多少,战斗力怎样,企图是什么,以及一应大小山川河流、地形地物、风土人情等等,他都了如指掌。每一次军事行动之前,他常把这样详细准确的情报直接下达到师,给予部队极大的便利。

         ­林彪每次战役结束,要求师以上机关不管是胜仗败仗,都要写出战役战术总结,随后由林彪进行总研讨、评价。平时他讲话言简意赅,但讲战术问题时,从来不厌其烦。这是他一九四六年十月二十五日对部队指定的战役方针如下:
        (一)、敌向我进攻时,系采取数路同时进攻,战线往往数百里。我如采取处处防御,则必处处挨打;失掉了地方,又破坏了部队。故须准备暂时主动地放弃一些地方(但如敦化、牡丹江有险可守之处在外),而集中兵力各个击灭敌人,打敌单独的小股,或敌一路中之一部。
  (二)、我一个师通常应找敌一个营左右的兵力打,我一个纵队通常应找敌一个团左右的兵力打,应两三个纵队对付敌一个师。但在情况有利时,当然可酌量减少这种倍数。
        (三)、为什么要拿六个到七、八、九个团(营)打敌一个团(营)呢?因为直接进攻的队伍虽然只要三、四个团(营)配属炮兵就够了,但放在战场周围捉敌逃跑溃散的小股,就需要布置很多兵力(主力兵团,地方部队皆可以)。这些兵力在敌未败前,可不必参加战斗;在敌快败时,即应准备动作;在敌溃败时,即迅速自动地参加捉突围的敌人,这样每战之后就能以俘虏来补充我们的伤亡。同时为了对付敌人的增援,也只有兵力多才更有把握。此外,我多敌少,则我士气高,敌士气低,对于解决战斗的时间要迅速得多。
        (四)、各部如遇到自己兵力倍数不是绝对优势时,而又无特殊原因时(如地形条件特别好),则宁可暂时不打,免得打成击溃战,让敌人跑了可惜,而应等待其他部队到齐后再动手打。在战役内部的部队,其攻击开始时间,如后续部队或友邻部队尚未到达位置时,通常亦不应单独先开始攻击,应适当地等待,免被敌各个击破,或使自己不能扩张战果。
        (五)、过去很多仗打成对峙不决,或打成击溃战,而得不偿失的原因,乃由于在战役上未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或由于在战术上未彻底实行一点两面战术,未将主力集中在敌人的弱点上和采取狭窄的战斗正面与纵长的战斗纵深;故不能保证打垮敌人和从突破口猛烈扩张战果。又由于未实行两面战术,即未采取勇敢的迂回包围的部署与动作,以致使被我打垮的敌人仍然逃掉了。一点两面战术不仅在战役部署上应当采取,而且战役内部的各级指挥员皆应当采取。
        (六)、目前南满我主力及地方独立师共九个师、四个炮兵团,应适当编组兵力,每路每次全部歼灭敌一个团或一个营,如能先后歼灭五、六个团,就能使情况大大好转。辽西方面我有五个正规团,应每次歼灭敌一、两个营,也必能使情况大大好转。
        (七)、只要我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灭敌之小股,则敌只能占主要点,不能占次要点与面;而我则能占广大兵源、粮源区,使敌陷于各个被歼的境地。则我能愈战愈强,而敌愈战愈弱。如不能实现以上方针,则我不仅失掉城市,而小城市与广大乡村亦将失掉,则兵源、粮源皆失,既无法扩军与养军,且无作战的回旋余地,而必致形成严重困难。故各部必须坚决而灵活地执行以上方针,在持久斗争中争取最后胜利。
   

        林彪根据自己多年的战斗经验,将战术精华提炼出来,以多种形式传授给各级官长。这是他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以问答形式下达的战术指示:
       问:各部在行动中如突然单独发现敌人时,应当怎样对付呢?
       答:此时不要性急地马上单独冲垮了敌人,此时应以小部队迅速侦察敌情和迟滞敌人,主力则集结准备作战,等待查明情况,等待我兵力集中,等待我主力迂回到敌后,然后再正式开始全线进攻。
       问:为什么我们规定要把兵力集结到六倍至九倍时,才正式攻击敌人呢?
       答:因为直接参加进攻敌人的兵力,虽然要三、四倍就够了,但为了防止敌人垮的时候不致突围跑掉,就需要较多的兵力在旁边等候敌人的崩溃,这种兵力放在周围,并不直接参加进攻,他只派出警戒和随时准备出来追捕崩溃的敌人,此外为了打击敌人增援的部队,亦需要集结较多的兵力。故各路每次遇到敌人时,都应设法等待兵力集结到六倍至九倍以后,才实行进攻。 
     问:为什么在敌人正面只放少数部队,而将主力用在敌人后面去突击呢?
     答:(一)因为如果把主力摆在正面,那就很自然地容易发生性急地将敌人冲跑了,不能全部俘虏敌人,不能使每一仗即歼敌一整股力量,也不能使我们每一仗的伤亡能从俘虏的中间得到补充。
      (二)如果只是少数部队到敌人后面去担任迂回,则去的部队往往胆小不敢去,或者去了之后,当着敌人大溃退的时候他不敢阻挡。
      (三)敌人是最害怕它的后路被切断的,因此,我们从敌人后路进攻,敌人就容易崩溃,如果单从正面进攻,敌人就要比较敢于沉着抵抗些,所以从正面进攻难得打垮敌人,而从后面进攻则容易打垮敌人。
      (四)敌人对于正面的侦察警戒是很严密的,但对它后面的侦察警戒就疏忽得多,所以从后面进攻,能出敌意料之外,能把敌人打得突然大乱。
     (五)为了打敌人增援的部队,也是主力放在敌人后面去,才便于调动。当着发现敌人增援部队时,依照具体情况或者以主力先打垮正在攻击中的敌人,而以一部阻滞增援部队,或者采取以少数兵力监视正在被我攻击之敌,以主力转移去打增援部队。如果我们把主力摆在后面,当着发现敌人增援时,再从正面抽到敌人后面,那就太费时间了。
      问:为什么在主攻点上需要采取狭窄的战斗正面和纵深的战斗配备和集中最大部分的火力呢?
      答:因为如果我们平分兵力,处处去进攻,就会处处不能奏效,或者奏效后不能扩张战果,如果我们集中兵力、火力用在敌人主要弱点上,就一定能奏效。奏效后就用我们第二梯队、第三梯队从突破口迅速地扩张战果,使得已被突破的敌人来不及抵抗,这种时候,虽然在突破口的地方还有敌人在抵抗,但我们要知道它的火线后的人已经在往后面跑了,已经乱了,而还在抵抗的敌人,它虽然在抵抗,但本身也准备跑了。所以我们从突破口涌进所打的敌人是背向我们的敌人,所以我们要用纵长的配备,保证在前面突破后,后面的部队乘此良机猛烈地扩张战果,使敌陷于全面崩溃。
      问:我们在敌占区作战时,各部应自动地特别注意些什么呢?
      答:应自动地特别注意派便衣队、派游击队,努力地侦察敌情,如不努力侦察敌情,就不但不能预先集中兵力应付敌人,而且还可能遭受敌人的袭击。所以切不要怕疲劳、怕麻烦,而不努力布置侦察。

 苦尽甘来  游击健儿终成翼虎神兵

        东北的气候异常寒冷、人口稀少。部队在冬季行军打仗,要找个民房宿营,往往都很困难。林彪曾说:作风疲沓的部队打几仗就锻炼出来了。他敢于把整团整师的部队往最危险的地方投放。所以,一些后组建的部队,在林彪手下很快就被打造成了强大的主力部队。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中,部队在冰天雪地里作战,风餐露宿,往往冻伤多于战伤,也正是这样一种艰难困苦的历史和自然条件,造就了东北野战军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气质。部队也特别有个性,每一个纵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的战术特长,战斗力非常强悍。­比如:

         3纵主攻锦州,尖刀营600人仅剩下26人;会战辽西,奇兵突入廖耀湘兵团指挥部,旋风骤起,如入无人之境,3小时打掉三个军部,生擒廖耀湘;

­        4纵:“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首创东北民主联军一次作战全歼敌人一个整师的最佳战绩,折断了“千里驹”的手足;塔山防守战, 林彪给4纵下了死命令:“打不下锦州,中央要我的脑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们的脑袋!”四纵面对海陆空联合协同作战的国军,死伤累累,一步不退;蒋介石给东进兵团下了死命令:“攻不下塔山,我们将亡党亡国。“可范汉杰望着窝窝头似的塔山阵地,不敢相信这小小的山头竟绝了蒋军的命运。­

       5纵入关进京,提前50多小时抢占战略要地丰台;一个纵队缴获了106辆坦克,创当时全军之最;  

       ­6纵的前身是大元帅府门前铁甲巡警队,曾在北伐中冲锋陷阵,南昌城头高举红旗,并由朱德、陈毅将其带上了井冈山;抗战中,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挺进鲁豫,大刀开路;转战两淮,连传捷报。铁军部队在林彪的调教下更是如虎添翼,名将辈出。李作鹏率“凶”师直插辽西,遇险不乱,回电给林彪:不能前进。小小的师指挥所调动千军万马,结果全歼了廖耀湘兵团。解放海南战役前,毛泽东亲点43军挥师南海,小木船打败铁甲舰,首创我军海战奇迹。

       7纵:内战三年,四平四战。四平保卫战和攻坚战的惨烈程度在全国是罕见的,市内有一条街名为“仁兴街”,就是为纪念战死的独立1师师长而命名的。万山群岛战役,7纵的木壳船打败了蒋军的铁壳船;蒋军俘虏颇不服气:“海战历来是舰对舰,没见过扔手榴弹、拼刺刀的。”­

        8纵这支部队是四野在辽沈战役中的五把尖刀之一,将助攻达成了主攻,使敌方一直以为8纵方面是主攻方向,一仗打成了真正的主力军;攻打天津时,狂飙怒旋,三分钟破城而入,“东野”特令嘉奖:年轻部队打得好!南下追击国民党最后的精锐部队,遇白崇禧精心设置口袋阵,丁盛将军率全师人马闯入敌营猛打猛冲,搅了个天翻地覆,刘伯承语之“腰斩七军”,使白崇禧悲声长叹,眼睁睁地失去了14个爱将;建国后的九大,中央委员中来自该部队的就有8个。­

       10纵:脍炙人口的《南泥湾》就是歌颂的这支部队。林海雪原里的剿匪战斗和南下后湘西百年匪患的清除,均由这支部队完成;辽沈战役中,廖耀湘的十几万劲旅涌向黑山时,有人担忧说:“这回十纵完了。”但林彪说:“不,十纵顶得住。”黑山果然打出了10纵的英名;国民党军为了攻下黑山,不惜用炮弹将自己的部队“同时消灭”也没能逾越十纵的铜墙铁壁。­

       杜聿明将军是先后在东北和华东与林彪和粟裕两个对手都打过仗的国民党将领。在辽沈战役结束后,杜聿明路过北平,傅作义请杜吃饭。席间,傅问杜对东北和全国时局的看法。杜说:“东北共军近百万,不久将南下关内作战,其战术水平及武器装备,远远超过关内共军,共产党将在一年内统一中国。” ­在美陆军的第八集团军战史中,对我志愿军部队也有相同的评价。认为我志愿军善于夜战、近战,善于进行迂回包围和纵深攻击,有较强的单兵和分队作战能力,“尤以第十三兵团诸军,战术水平更高,战斗力最强”。

        历史有时是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楚汉相争,韩信被萧何举荐辅助刘邦,遂定汉室;东汉末年,诸葛归刘,三国订立;抗战胜利,国共争雄,内战蜂起。此时,派林彪转赴东北,并继而执掌东北全局,是毛泽东在整个布局中的一大妙笔。

        东北完胜,天下遂定。

 一、战和意见不定  指挥勉为其难

        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期间,主持工作的刘少奇和中共中央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从各个根据地陆续抽出10万部队、2万名干部,包括20多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火速奔赴这块具有重大意义的黑土地。原已奔赴山东的林彪在东北战争形势趋紧的情况下,被改派东北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彭真任东北局书记兼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一政委。

­        东北战争初期,毛泽东并不支持林彪的作战思想,而是提出“拒止蒋军、独霸东北”,后又要求“御敌于山海关”,继而要求“守住长春扩大政治影响”,在四平战役中甚至提出“要打出西班牙马德里保卫战的世界影响”。

        毛泽东对东北的最初战略方针是御敌于关门之内,抢先独占东北。 1945年10月19日,毛泽东致东北局的电报指出:“我党方针是集中主力于锦州、营口、沈阳之线,次要力量于庄河、安东之线,坚决阻止蒋军登陆及歼灭其一切可能的进攻,首先保卫辽宁、安东,然后掌握全东北,改变过去分散的方针。” 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官杜聿明亲率两个美式装备机械化军于10月25日发起山海关战役,守关的东北人民自卫军终因力量对比悬殊,不得不退向关东,“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计划失败。

        11月15日,中央军委又电命彭真、林彪集中7万兵力,由林彪或罗荣桓亲自去指挥,举行反攻,要求歼灭已出关的国民党3个军。林彪于11月19日从沈阳赶到锦州,准备在辽西三角地带与杜聿明决战。因为参战的主力部队未能及时到位,国军又长驱直入,直达锦州城下,“决战”遂成为空想。 ­

        经过和国军的几次交手,林彪对国军的战斗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国军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战术精湛,斗志顽强。一个纵队甚至抵不住国军一个团的地炮协同进攻。他向中央军委发电,列举了我军的种种劣势和面临的困难之后,提出:“我有一个根本性意见,即目前我军应避免对敌各个击破,避免仓促应战,应准备放弃锦州以及以北二三百里,让敌人拉长分散后,再选弱点突击。” 林彪的这封避免锦州决战的电报,得到军委的理解和同意。但又令他调动兵力,在“敌侧后消灭敌之一两个师,迟滞敌之前进。”林彪作了部署,又因主力部队尚未到达,这场预计的歼灭战只得作罢。­在林彪的“根本意见”电报中,实际上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放弃在辽西决战的企图,我军撤往辽宁腹地,把铁路沿线让开;二是整训部队,待机再战。 ­11月26日,锦州失守,辽西走廊东门洞开,毛泽东所定的“独占东北”计划落空了。 ­

        几乎同时,东北局重要成员陈云、高岗、张闻天向中央提出了和林彪如出一辙的《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黄克诚、罗荣桓等将领也向中央发出过类似的电报。正在延安养病的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后,起草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提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在国民党已占或将占的大城市和交通干线的情况下,这种根据地应建立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 ­

        至此,在林彪、陈云等人的积极建议下,毛泽东才把在东北的战略方针由“独占东北”改成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一方针,东北战局归入正途。

 二、军事服从政治  四平血战

        1946年1月13日,国共在关内实现停战以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估计,东北地区经过谈判也有实现停战的可能。为了争取在谈判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毛泽东要求东北民主联军集中兵力“在我完全防御有利条件下(退避三舍后)给进攻之顽军坚决彻底歼灭之打击”,并指出“这是历史新阶段中的最后一战,将会决定东北今后大局”,“要不怕最大牺牲求得这一作战胜利”。 林彪对东北实现和平的前景以及“最后一战”的提法,是有不同看法的。1月5日,他曾致电中央并东北局,提出“国内和平是否完全可靠,如完全可靠,则我东北部队目前集中力量作最后一战;如不可靠,则分散建立根据地,准备应付敌人之进攻。” ­    1月15日,林彪再次致电中央并东北局,指出“此次和平协定的实质,实为蒋之一大阴谋。”林彪的基本思路仍然是“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但是林彪还是服从了毛泽东对形势的分析和部署。林彪统率东北民主联军,依据中央决定,乘苏军已从中长铁路撤军,而国民党还滞留于西满的有利时机,在3月中旬攻占四平,4月中下旬先后攻占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重要城市。至此,中长铁路的开原以北段全部处于我军控制之下,形成了背靠北满,依据内线迎击大举北进的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态势。这在实际上却激起了蒋介石更大的贪欲和报复之心。蒋介石到处鼓动说四平乃是“党国命运所系”,“没有四平就没有东北”。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从政治需要出发,在四平的决战难以避免。 ­

         4月18日,蒋军发起对四平的猛烈进攻,四平保卫战开始。在此前后,毛泽东连连电命林彪,要“不惜重大伤亡(例如一万至两万人)”阻滞敌人北进,要“死守四平,寸土必争”,甚至提出“把长春变成马德里”,“化四平街为马德里”。马德里是西班牙首都,该城军民在1936年至1939年浴血奋战,顽强抗击德、意入侵,因此闻名世界。 ­毛泽东的这些决策实际上暂时改变了他原来制定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方针,从“两厢”又回到了“大路”,在“大路”上与蒋军殊死争夺。 ­

        林彪对此是反对的。在四平保卫战前夕曾致电中央并东北局:“在蒋介石继续增兵东北的情况下,我固守四平和夺取长春的可能性和东北和平迅速实现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军方针似应以消灭敌人为主,而不以保卫城市为主,以免既不能保卫城市又损失了力量,造成以后虽遇有利条件并不能消灭敌人。” ­同一时期的黄克诚也致电中央,认为在敌我力量悬殊太大的情况下,坚守四平有极大困难。

        由于中央不同意林彪的意见,四平战役开始了,林彪于4月18日向中央致电:“敌已开始直接进攻四平,我守军决战至最后一人!” 四平之役血战1个月,打得十分残酷。蒋军伤亡万余人,民主联军也伤亡8000多人。5月18日,林彪急电中共中央和东北局,如实报告说:“四平以东阵地失守数处,此刻敌正猛攻,情况危急。”他陈述了理由,并于当日下午自行组织部队撤出四平。毛泽东没有因林彪没有“死守”住四平而责怪他。相反,复电林彪称:“四平我军坚守一月,抗击敌军十个师,表现了人民军队高度英勇顽强精神,这一斗争是有历史意义的。” ­

        什么“历史意义”呢?事实做出了回答: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军如果不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其结果必然是人地两失。现在许多人提到东北初期,都忘不了全党全军调往东北的10万多官兵与众多的中央委员,却不知道这10万多官兵有许多是空着手穿着单衣到东北的。原先想从苏军手中接收武装装备的设想都落了空。开始收编的几十万敌伪武装、保安旅、忠义救国军等部队很快又大部分叛逃而去,成了后来电影中“座山雕”、“许旅长”的原型。当时的林彪处在无人、无粮、无枪、无服装、无装备、无鞋袜、无药品、无根据地,部队疲劳、情绪不高的窘迫处境,堂堂一个总司令为了一部电台和他的老部下陈光(原一一五师代师长)还动了真气伤了感情。林彪多次向中央和东北局提出要避战、要退缩均不被采纳。林彪只好硬着头皮一仗一仗地打,一仗一仗地败,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退守。而此时东北局的许多地方机关干部却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了大城市的豪华生活,不愿意离开大城市,连撤退都要坐火车,结果让飞机一轰炸损失惨重。 ­

        林彪早料到四平战役必败,情急中在电报上要毛泽东“头脑冷静考虑之”,周围领导犹豫再三,从无人敢对毛泽东如此冒犯,林彪却坚持将电文发了出去。结果四平大败,东北民主联军被迫退到松花江以北,黄克诚甚至电告中央:东北联军有步西路红军在西北被马家军全歼后尘的可能。 ­

       此时的林彪形势极为被动,甚至有意放弃哈尔滨,将部队撤往朝鲜和苏联边界,准备长期游击战争了。

       同样勇武彪悍且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对手,并不缺乏政治智慧。在前线坐镇的国民党军事家白崇禧已经制定出了打败林彪后,在全东北实行民主宪政并建立五十万民团的详细计划。他曾说:“不怕共产党闹得凶,就怕共产党生根。”他要在根本上绝了共产党的生存基础。 三、受任于乱军之际,奉命于艰难之间。

        毛泽东这才意识到林彪的正确,秀才们已被证明无法承担这一重任,事实证明林彪的主张是惟一正确可行的,遂将东北的党、政、军、民大权交至林彪一人手中,以林彪为东北局书记、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兼政委,集所有正职于一身,彭真则退任东北局副书记、民主联军副政委,这才开始了东北形势的转机。对于林彪经营东北,毛泽东表现出高度的信任,他曾明确地对罗瑞卿说:“受任于乱军之际,奉命于艰难之间。只有林彪去了才可以把东北的党、政、军、民各方面统一起来。”

        林彪受命为东北局书记后并没有急着上任,仍然在部队里处理军务。高岗代表东北局去双城迎接林彪上任,林彪到了哈尔滨讲了一通话:要全体干部脱下皮鞋,放下皮包,换上衣服,离开大城市,下到农村去搞土改,消灭土匪建立根据地;不要像二流子一样在城市里晃来晃去;只有建立了根据地才能解决兵源、粮源、伤员的问题。讲完后林彪离开了哈尔滨又回到小山村去了。电影《暴风骤雨》、《林海雪原》真实地描述了土改、剿匪的历史过程。

        林彪重视根据地的建设,后来的事实充分证明这是克敌制胜的最根本的保证。在国民党大肆攻城掠地的时候,林彪却以主要力量用于北满根据地的建设,把发动群众与军事清剿相结合,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把20多万土匪剿灭干净,北满出现了空前稳固的治安,人民安居乐业。这样就消除了后顾之忧,做到了三面无敌,进可攻,退可守;同时由陈云、肖劲光坚持南满游击战争。

        在剿匪的同时,15000名干部下乡,他们响应林彪号召:“脱掉皮鞋,放下皮包,穿农民的衣服,吃高粱米”,诚心诚意深入群众,掀起了一个暴风骤雨般的土地改革运动,打破了“党国”、“国军”是正统的观念,群众日益转向共产党,把蒋介石叫做“二满洲”;他们热诚拥护共产党,把毛泽东称为救命恩人。继土改之后,在“保家保田”的口号下,人民群众掀起了支援前线的热潮,广大青年纷纷自愿参军,以当上解放军为荣,披红骑马,送儿送郎参军的热潮遍及农村,新鲜血液源源不断输送到部队来。部队经常满员,而且新的部队不断组成。

        在这个基础上,才产生了逐渐扭转战局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产生了夏季攻势、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彻底把国军局限在几个大城市里孤立起来,产生了决定中国命运的“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的胜利加速了共产党的胜利进程。辽沈战役前,毛泽东曾说:“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从1946年算起)······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是有充分可能性的。”辽沈战役获胜后,毛泽东则十分愉快地否定了此前作出的预测,他说:“在东北及济南的胜利,业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敌我形势······9月上旬我们所作的‘在5年左右的时间中,建军500万、歼敌500个正规师,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估计及任务,因近两月的伟大胜利,已经显得落后了。目前来看,这一任务的完成,大概只需再有1年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

         东北失败了,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全面崩溃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终于轰然倒下,以后的战争成为一面倒形势了。杜聿明将军在败走东北路过北平时,曾对傅作义将军说:“单就军事而言,一年左右东北共军将席卷全国。”后来的事实就是这样,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1950年5月1日第四野战军40军和43军解放海南岛。

        辽沈战役的胜败改变了中国、亚洲甚至世界百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历史进程。假如不是林彪执掌东北,或者仅是负责军事而在其它方面则被掣肘,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不能充分施展。即使也有类似的辽沈战役发生,也绝对不会那么干净利索,有令后来的军史研究者瞠目的战绩,国军至少会有一部分精锐撤至关内。国民党统帅部就会拥有一支强大的总预备队,从而打破1948年中国共双方形成的战略均势,从而改变影响中国内战的进程。请看:

  1948年11月,在准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的六十万兵力分别包围了黄维、杜聿明两大重兵集团,还要分兵防御来援的刘汝明兵团。战役进行到了最关键时刻,双方的兵力使用都达到了极限,谁能再投入一支生力军,谁就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当时蒋介石手里已无兵可调,为了从白崇禧手中要出宋希濂的第二军,蒋与白在电话中几乎对骂起来,白崇禧最后还是扣住交通工具,坚决不再放一兵一卒往淮海战场。此时蒋介石如果能把从东北撤出的主力部队投入淮海战场,中野华野绝不会有能力再抗击一支援军。淮海战役的结果就会变成杜聿明集团或者黄维集团中的一支或者全部得以全身而退,而解放军将遭受重创,解放军在长江以北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的战略企图将落空。

  东北战局对华北的傅作义军事集团也有极大的影响力。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马上挥师入关,会同华北军区部队迅速歼灭了傅系部队的大部,严重动摇了傅作义的政治资本,才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如果国民党军主力或大部能撤出东北,傅作义可以多出三个月到半年的准备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一方面他可能得到增援,另一方面,可能他会下决心南撤,就任东南行政长官,为蒋介石守卫长江以南的第二道防线。

  以上任何一种可能性一旦成为现实,中国内战就不会在1949年基本结束,那样的话,1948年至1950年间急剧变化的世界政治局势将使中国在二十世纪下半叶再次面临复杂的局面,甚至会出现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在东北完胜的两年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美国政府完全修改了对华及对亚洲的政策。在这段时间内,美苏两国在希腊、柏林、东欧等地区的摩擦不断升级,1949年9月,苏联又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冷战思维逐渐成为美国政治思潮的主流。1950年6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国政府一改在亚洲的低调政策,无视与苏联签订的在朝鲜撤军的协定,命令第八集团军立即开赴朝鲜战场。

  如果蒋介石能得到从东北战场撤出的援军,他完全可以将中国内战拖到50年6月,到那时,中国将成为东西两大阵营对峙的前沿。美国政府绝不会容忍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成为苏联的盟友,必然加大对蒋介石政权的扶植,甚至有可能直接出兵中国。中国统一的进程将被中止。

        以上提到了各种可能性之所以没成为现实,都是因为1948年10月开始的辽沈战役,而辽沈战役的胜利则是东北国共两军各级官长战术能力、指挥技巧、单兵战术以及后勤保障、士气调动等综合实力的比拼的结果,在细节上共产党部队之所以技高一筹则全是在林彪的悉心调教和艰苦磨砺下完成的。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有了林彪,因为林彪去了东北,并成了东北的党、政、军、民第一负责人。当然,也和毛泽东对全局形势的正确把握是分不开的,起作用的还有共产党行之有效的政治制度与组织形式。

         纵观第二次国内战争,毛泽东最大的妙笔是用对了两个人,第一个就是派林彪去东北,继而通掌东北军政大权,使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构想得以具体实现;第二个人就是粟裕,由粟裕统帅华东野战军。两人相比较,林彪的作用似乎更大些,因为他指挥了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仗”,战略影响更深渊一些。当然,粟裕智慧的淮海战役也是同样精彩的,在此不详述。

        有时历史是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