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段子变迁蕴含社会舆情 干部收发比例最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2:37:14

手机段子变迁蕴含社会舆情 干部收发比例最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8日13:14  人民论坛杂志 《人民论坛》2010016期封面及目录:“段子”狂欢

  “段子”狂欢

  拇指哲学承载的世情百态

  作者: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手机与段子的联姻无疑成为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一道风景。黄、灰、红等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段子,调侃生活,直面现实,消解权威,颠覆传统,以其可笑有趣、荒诞戏谑的方式,娱乐你我,搅动中国,成为大众精神消费的狂欢。

  手机段子,一方面释放了压抑情绪、促进了交往、娱乐了大众,有利于舒缓民怨,营造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它也是社会舆情的放大镜,放大了社会转型当中不良现象和社会心态,甚至是病灶所在,值得认真关注与研究。

  段子流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反映着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的深刻变迁。为全面深入展现段子文化的不同方面,人民论坛杂志通过问卷调查、记者暗访、专家分析等不同形式,对段子交往的当前状况、段子文化蕴含的政治心理和段子传播的幕后链条等进行了深度剖析。

  需要强调的是,面对大众的“段子”狂欢,我们在承认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也需要正确引导,科学监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娱乐与导向的双赢。

  段子舆情与社会思潮

   作者:李宗桂

  段子变迁蕴含社会舆情

  近年段子盛行,“段子文化”蔚然成风。最初出现的段子,以黄段子(又称荤段子)为主。亲友聚会、公差会议、手机短信、QQ电邮,无不成为黄段子的表现场所。同事、老乡、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甚至恋人之间,都是黄段子活跃的场所。官场、商场、情场,都是黄段子发挥功能的地方。对于黄段子,有的人是偶尔利用,借以调节气氛,或者表达某种意趣;有的人则是居心不良,利用黄段子骚扰他人,满足某种阴暗心理;有的人甚至专门搜集整理黄段子,津津乐道,大肆宣讲,利用手机网络四处发送,既达到自我宣泄的目的,又实现标榜其能的意愿。

  灰段子的数量和影响,以及受众的广泛,就社会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的层面而论,并不亚于黄段子。灰段子可以是灰色幽默,但更多的是草根阶层因为对诸多不合理的社会现状不满而又无助无力发出的无奈反抗。以社会的阴暗面或者不健康的种种现象为题材,编写段子,嘲讽抨击,针砭时弊,表达不满,是灰段子的主要方面。可以说,灰段子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多面性,其蕴含的社会问题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以及民众生活状态的真实性和要求公平正义的强烈性,是各种类型段子中任何其他类型都不可替代的。

  红段子属于段子中的后起之秀。具有思想性和知识性,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短小精悍,效果催人奋进的短信,就是“红段子”。如果说,早先的黄段子和灰段子的出现具有自发性的特点,是民众下意识的结果,那么,红段子的出现,则具有明显的自觉性特点,是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以及某些民众的文化自觉。红段子从出现之初,就带有明显的针对性——抵制并消解黄段子、灰段子的影响,倡导先进的社会思想和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红段子出现之初,有人将其误解为“红色的革命段子”,以为是网络文化层面的红色政治运动。

  实践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在红色段子兴起较早并且组织有力、成效显著的广东,红色段子的创作和传播得到官方、移动运营商和社会各界的认同。红段子的创作和传播,由于受到中央政府和有关部委以及几大运营商的重视,有系统的规划,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充分利用了主流媒体,所以迅猛发展,受众广泛,影响深刻。

  段子文化的出现,是文化产品不够多样、不够丰富的结果

  在段子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分析段子文化所蕴含的社会舆情和价值取向,便成为当今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段子文化的出现,是价值多元的表现。当今世界,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当代中国,是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生产力并行,多种价值观共存的时代。承认差异,包容多样,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切实存在的文化现象。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段子的出现,是繁茂芜杂的社会现象在文化方面的反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理念,有不同的文化品位,有不同的审美情趣;文化的先进性和普及性,在不同的人们那里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和表现形式,因此,段子文化的出现,是我们这个社会价值多元的具体表现。

  段子文化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宽松、人们心态宽厚、价值取向宽容的结果。黄段子、灰段子、红段子以及其他类型的段子的出现,当然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其间必然有先进和落后、高尚和低级的区别,但人们并不会简单地把自己不赞同的段子类型扣以政治帽子,政府主管部门也不会简单地动用权力和行政手段剿杀之。不同类型的段子的出现并长期存在,本身就表明我们这个社会环境能够包容多样。正是由于环境宽松、心态宽厚、取向宽容,才出现了在内容上几乎包罗万象的段子文化。当然,这并不等于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并不等于黄段子是合理的,或者灰段子是无误的。构建健康文化,用红段子引领段子文化的潮流,始终还是我们应当坚持的精神方向。

  段子文化的出现,是人们文化创造积极性的表现。在开放健康的社会中,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每一个公民都有文化创造的权利和激情。段子篇幅虽小,但承载着人们的期望,表达着人们的理想,特别是体现着段子编写者的创造才能和文采。无论学历高低、职业优劣、收入高低,只要愿意,都可加入到段子的编写之中,从而成为也许并不自知的文化创造者。显露才华,展现思想,往往成为段子编写的动力。即使是转发别人的段子,其间实际上也展现着转发者对内容的认同,成为段子文化的传播者,从而在客观上参与到了文化创造之中。

  段子文化的出现,是文化产品不够多样、不够丰富的结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物质产品迅速丰富的程度远超精神产品的丰富程度。简言之,相对广大民众对于精神生活文化产品的需求而言,我们的文化产品不够多样不够丰富,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文化消费、文化休闲、文化享受的要求不能在既有的框架中和现成的产品中得到实现,就会寻求另外的途径,段子文化的出现具有很强的合理性。

  硬要段子文化承载它本身不必也不能承载的功能,不是理性的文化建设态度

  段子文化的出现,体现了当今的社会心理,反映着当今的社会思潮,承载着复杂的价值取向。黄段子反映的是不健康甚至颓废的心理,寻求畸形的心理满足,表达着低下的品味和异常的价值取向。灰段子反映的是种种不满、抑郁乃至愤懑,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求,以及对于自身力量弱小的无奈,体现了草根阶层在精神和心理上的困顿,对健康的社会现象的呼唤。灰段子反映的社会心理十分复杂,既有不健康的消极的方面,也有从反面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健康发展的一面。灰段子创制者和传播者们的价值取向,总体上讲有相当的合理之处,只是需要用红段子创制者和传播者的价值取向加以引导。红段子自然是反映健康的社会心理,代表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体现着当今的时代精神。值得注意的是,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如何避免将红段子的创制和传播搞成文化运动,如何避免将红段子的弘扬变形为“舆论一律”,走样成形式主义。

  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段子文化属于亚文化,属于大众文化。段子文化的载体,一是人们的口头创造和传播;二是纸张印刷包括图书报刊的传播;三是网络(包括QQ和电子邮件,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有关于段子的栏目);四是手机。现今大量的是网络和手机,而以手机为最。明白段子文化的属性和创制传播的特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段子文化、提升段子文化。大众性 、通俗性、生活性、消遣性,应当是段子文化的本质特征。超越段子文化的特质和功能,硬要段子文化承载它本身不必也不能承载的功能,不是理性的文化建设态度。

  我们正在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正在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正在贯彻并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反映了当代中国的普遍社会心理,体现着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在段子文化蓬勃发展的当下,我们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段子文化的建设,使作为亚文化的段子文化自觉从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文化。我们应当抵制黄段子,扬弃(转化)灰段子,光大红段子,为形成健康的社会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而努力。 (作者为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段子集萃之一:足  球

  【领导视察】

  某领导刚上任,到一足球学校视察工作,临走之时对当地陪同领导说:“你们的条件的确有点艰苦,十几个人抢一个球,很容易让娃们受伤啊。”

  【某足球队表现】

  进攻基本靠走; 传球基本靠瞅; 停球基本靠手; 过人基本靠吼;防守基本靠搂;射门基本没有。

  【意外收获】

  这是一场足球赛的最后几秒钟。角球发出之后,红队的队长从人群中一跃而出,用身体将足球撞进了对方的大门。一比零,红队胜。观众们一齐欢呼起来,红队的队员们围拢过来,抱住了他们的队长,连声夸赞道:“太好了!你真棒!”红队队长用力把同伴们推开,瞪起眼珠子叫道:“你们太缺德了,谁把我推出去的?”

  段子集萃之二:人生短语

  【路】

  世上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平凡也能拥有非凡的价值,细小也具有伟大的包容。伤心是成长蜕壳时的痛,是向成熟交的税,就算上帝关了所有的门,还是会给你留下一扇窗。

  【动】

  生命在于运动,干劲在于调动,爱情在于心动,友谊在于走动,创新在于变动,理解在于互动,资金在于流动,成就在于行动。

  【进步】

  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在不利和艰难的环境中百折不挠,继续进步。

  段子集萃之三:戏说官场

  最难找的地方──有关部门;最难捉摸的官话──研究研究;最冠冕堂皇的语言──工作需要;最怕听到的话──群众反映。

  【官场不良现象】

  苦干实干,没有谁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任劳任怨,永难如愿;会捧会献,杰出贡献。

  【称呼有别】

  领导用过的叫文物,百姓用过的叫废物;领导强词夺理叫坚持真理,百姓据理力争叫无理取闹;领导握百姓手叫关怀,百姓握领导的手叫巴结。阅读提示:目前,手机短信成为最快捷、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一条条手机“段子”激起民间千层浪,“段子交往”渐成风气,成为亲朋好友、同事、同学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据人民论坛杂志记者了解,这一新型交流方式不仅在一般公众中流行,也越来越得到公务员的认同,很多相当级别的官员也爱好“段子交往”。

  不同的“段子”表达了的不同心态、情感,从另一个角度上反映了舆情、民意。据人民论坛记者观察,当前“段子交往”呈现三个趋势:

  参与群体越来越广;

  收发频次越来越多;

  内容越来越精彩。

  不少红段子、黄段子、灰段子变得“段段精彩”,使中国式的智慧与幽默得以充分展现。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津津乐道于手机段子?“段子交往”为何越来越流行?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针对以上公众关注的问题,人民论坛杂志做了关于“如何看待手机段子流行”的问卷调查。

  调查分为两部分:一为网络问卷。与人民论坛网、新浪网等网站联合推出,受到网友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参与调查的网友达8762位;二为书面问卷。共调查了四个群体,分别是专家、公务员、公司白领和大学生群体,共发放书面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48份。此次调查问卷总计9810份。

  问卷调查鸣谢单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江苏省委组织部

  广东鹤山组织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联勤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山东新闻网济宁新闻中心(网上济宁)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江苏省洪泽县信息化办公室

  问一:段子交往的比例和频次是多少

  中国人几乎全民皆段子,其中,干部群体收发段子的比例最高,近四成干部选择“五到六成”

  “在您收发的短信当中,段子占的比例有多高?”在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所调查的专家、公务员、公司白领和大学生四类群体中,干部群体收发段子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近四成干部选择“五到六成”。数据显示,在针对干部群体回收的300份问卷中,有近四成的受调查者选择“五至六成”(占38.2%);选择“三至四成”(占35.6%);选择“一至二成”(占16.4%);选择“七八成以上”(占6.3%);选择“一成不到”(占3.5%)。

  然而,网络调查结果显示:28.65%的受调查者选择“一至两成”;18.6%的受调查者选择“三至四成”;15.5%的受调查者选择“五至六成”;5.8%的受调查者选择“七八成以上”;31.45%的受调查者选择“一成不到”。

  从两种不同方式的调查结果看,书面问卷的调查结果与网络调查结果有很大的不同。

  为何干部群体手机段子收发比例和频次更高,专家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干部这一群体平时工作比较忙,交流沟通的方式有所受限,使用网络的时间比较少,大多数干部很少用QQ、MSN、飞信等时髦的网络沟通交流软件;二是段子难写,非一般草根能写得出,干部在这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三是与段子的传播渠道有关,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中上层人士,可能掌握的手机段子资源比普通民众会多一些。

  书面问卷的其他三类群体与网络调查结果出入不大,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一至两成”和“三至四成”,均占25%和20%左右。

  您“段子交往”的频次是多少?调查结果显示,35.4%的受调查者认为“过年、过节才收发”。现代生活节奏比较快,一部分人的生活和工作时时处在紧张的状态之下,因此,更多选择的是“过年、过节才收发”手机段子,平时也就无暇顾及。然而,也有33.4%的受调查者选择“以周为单位,每周都收发”,只有3%的受调查者选择“很少,几乎没有”,这说明,中国人几乎全民皆段子,手机正在成为移动传播时代的大众精神消费的一种狂欢。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领导干部中,也有近四成的领导干部几乎是天天都能收到不同类型的手机段子。手机段子,已经成为了一种活跃在人们指尖的亚文化。

  问二:

  您对段子交往的态度如何

  “黄段子”不占多数;58.9%的受调查者选择“不主动、不拒绝,有选择性地参与”

  您收到或转发的哪类段子最多?调查结果显示,“祝福段子”占52.2%;“灰段子”占29.3%;“黄段子”占9.1%;“红段子”占9.4%。

  可见,过年过节发送手机段子占的比例最大,超过了五成。用手机编辑和收发祝福段子,已成为人们表达祝福的一种常用方式。但有相当部分受调查者表示,不喜欢这种群发的祝福段子,“这是大家懒得编辑短信的表现”“本来浓浓的情谊,似乎都被这些程式化的段子短信给隔离了”。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发送黄段子的比例并不高。因为手机段子本来就是人对人、点对点的交流,加之不适宜公开的短信内容,使得黄段子往往是在关系相对亲密的私人之间进行。有受调查者反映,在私下里,尤其是亲密的朋友间,黄段子短信是比较多的。专家认为,中国人崇尚的是含蓄,对性文化一向是避讳的,尽管已经开放了很多,但这类黄段子还主要是在小圈子里流传。

  部分受调查者表示,幽默段子是最受欢迎的,他们所追求的除了娱乐还是娱乐,幽默段子给发信者的快乐是双重的,无论发送者还是接收者,从手机幽默段子中得到的都是快乐,而互相转发的复制功能使这种快乐变成一种极其简单、快捷的互动娱乐游戏,使段子的娱乐功能放大。

  您对“段子交往”的态度如何?调查结果显示,58.9%的受调查者选择“不主动、不拒绝,有选择性地参与”;26.1%的受调查者认为“方式新、成本小又体现关怀,认同且积极参与”;9%的受调查者认为“廉价问候,骚扰太多,不认同、不参与”;6%的受调查者认为“说不清”。

  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手机段子的态度比较中立。“收到各类段子后,您一般是如何处理的?”调查结果显示,40.5%的受调查者选择“回复另一个段子”(这也说明大多数人的手机里都珍藏着一些精彩的段子);另有20.1%的受调查者表示“不回复,一笑了之”;14.5%的受调查者选择“用几个字简单回复”;14.4%的受调查者选择“说不清”。具体如何处理,主要看来往对象和手机段子的类型。有网友表示,对大多数人而言,收发手机段子是充当生活的小佐料,调剂一下生活。生活就像炒菜,一味的水煮当然索然乏味。

  问三:

  手机段子流行的原因何在

  “对社会不满的发泄渠道”(占37.3%)、“交流感情的需要”(占23.3%)分别排在前两位

  手机段子何以盛行?排在前三位的选择分别为:“对社会不满的发泄渠道”(占37.3%);“交流感情的需要”(占23.3%);“政治开明、言论自由的结果”(占18.9%)。

  专家认为,手机段子抓住的是公众的心,公众作为网络文化传播的主体,有不同的角色,之所以流行成为一种时尚,是因为公众不仅是段子传播的受体,也是段子创作的主体。社会个体对社会的不满进一步催生了短信文化的流行。这同时也表明,人们情绪释放的渠道太少,个性得不到张扬,欲望受到了压抑,发送手机段子似乎找到了一种宣泄的渠道与方式。

  “书信、电话、电子邮件都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沟通媒介,而当手机段子盛行后,它整合了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新的人际交往圈。”人民网网友表示。

  本次问卷调查所设置的另外两个问题也说明了手机段子在人们情感交往中的作用。当问及“您收发段子一般出于什么原因”时,39.5%的受调查者选择“加强联络,增进感情”;28.9%的受调查者选择“为了与他人分享信息”;而其他选项“向别人展示自己幽默”、“揭露事件真相”、“没有明确目的,只是一种爱好”等分别仅占受调查者的10%左右。

  当问到“您段子交往的对象一般是谁”时,48.8%的受调查者选择“以交际圈的好友、同学等为主”,排在第一位,占到受调查者的近五成;另有24.2%的受调查者认为“以工作圈上的同事、客户等为主”;19.2%的受调查者认为“以生活圈的亲朋等为主”等等。

  由此可见,“工作圈”、“生活圈”、“交际圈”这“三圈”,是绝大多数人进行“段子交往”和发送短信的主要对象。

  专家表示,段子文化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宽松、人们价值取向宽容的结果。多色段子的流行,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同时也是人们文化创造积极性的表现。正因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没有简单地动用权力和行政手段剿杀,人们的广泛参与,手机段子才渐成一种文化。

  问四:

  如何看待黄段子、灰段子、红段子

  48.4%的受调查者认为黄段子、灰段子“ 无伤大雅,可加强引导”;49.9%的受调查者认为红段子“不应沦为宣教工具”

  您如何看待黄段子、灰段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茶余饭后的幽默,无伤大雅,可加强引导”,占受调查者的48.4%;“缓解现代人紧张生活的润滑剂,正面效应大于负面”,占受调查者的30.2%。这一结果表明,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压力大,精神紧张度高,透着智慧与幽默的段子,也就成为了人们释放压力,轻松娱乐的一种相对便捷的方式;另有11.6%的受调查者选择“社会心理异化、道德滑坡的表现,应制止”;9.8%的受调查者选择“不好说”。

  不少受访者表示,黄段子往往只在相互熟悉的朋友圈子传播,其目的往往是相互娱乐, 传播范围有限。一些不违反法律的灰色段子有时也仅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但不宜过度传播。同时,受访者提醒,要警惕一些依靠散布不法段子内容获利的行为。

  专家还认为消极段子对已经形成成熟价值观的成人来说影响甚微,不必过多放大其负面社会影响。

  您如何看待红段子?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9.9%的受调查者认为“不应沦为宣教工具,否则会失去生命力”。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了人们对红段子的发展忧虑。人民论坛网网友留言道:“如果是政府宣传发红段子,要想让公众接受,就要切忌给受众一种被教育、被宣传的感觉。”

  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苟世祥教授认为,在“主流文化缺位”和“手机短信业务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红段子的出现和流行,当红段子成为一种通信时尚时,又会不会对草根精神造成堵塞和打击?这些同样也值得我们反思。

  同时,受调查者普遍反映,区分“红段子”与“黄段子”“灰段子”意义并不大,正如区分有籽和无籽的石榴一样,有多此一举之嫌。段子本身只是一种信息,段子交往的内容与层次才是问题的关键。

  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段子交往”是一种个人行为,没有必要对其上纲上线。

  整治不良短信的良方在哪里?调查结果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通信服务商应加大技术防范措施”,占受调查者的27.6%;排在第二位的是“通过政府立法、出台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完善管理体制”,占受调查者的22.1%。可见在监管方面,从技术上应加大防范力度,但技术上往往不易控制,且会导致其他类型的传播方式出现,效果可能不大。通过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宜疏不宜堵”,积极引导公众传播积极向上的红段子,避免传播具有消极影响的段子,是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

  此外,还有18.5%的受调查者选择“尽快严格手机入网实名登记制度”;15.5%的受调查者选择“对乱发黄色段子予以严厉的经济处罚”;16.3%的受调查者选择“其它”。

  勿庸置疑,短信的这种传播方式,虽按键无声,却如细胞分裂般蔓延。作为一种中国式的大众文化现象,对其重要性、影响力应予以充分考量。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周晓燕)

  网友声音:

  段子也会退出历史舞台

  新浪网网友石头:手机段子交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退出历史舞台。

  红色段子大家都需要

  网友一刀:不得不承认,这些手机段子确实有不少好的,精彩的,甚至脍炙人口的精品,有些几年前的至今仍耳熟能详。现在首要的是控制一下黄色的、商业性质的广告等骚扰垃圾短信。红色段子大家都需要,尤其是逢年过节,有助于联络,增进感情。

  不能便宜了中国移动

  人民论坛网网友哈哈镜:别人不给我发,我收到后也不给别人发,不能便宜了中国移动!有少数经典的段子会记住,在聚会吃饭时讲给大家听,博取一乐。 “灰段子”是弱者的黑色幽默

  作者:陶东风

  最富有中国特色的手机段子,大概要数那些与政治、不良社会现象相关、抨击时弊的段子,有人称之为“灰段子”。以下不妨举例说明这类段子的特点:

  首先,政治类手机段子有揭露社会弊端,反映社会风气,表达民风、民情、民怨的特点,可以说是社会问题与大众心理的晴雨表。一旦发生什么重大社会问题,往往很快就会出现相应的手机段子。比如,现今社会的各类造假现象不断曝光,下面的段子就对此作了全面的讽刺和抨击:“中国人的科学启蒙: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鳝鱼里认识了避孕药,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啤酒里认识了甲醛,从奶粉里认识了三聚氰胺。”

  第二,把矛头指向平时不敢得罪的领导,喜欢拿有权有势的人开涮,不会拿老百姓开心,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冒犯权力的一种特殊方式。比如:“领导的要求是我们的追求,领导的脾气是我们的福气,领导的鼓励是我们的动力,领导的想法是我们的做法,领导的小蜜是我们的秘密,领导的批评是我们的水平,领导的表情是我们的心情。”

  第三,这类段子喜欢夸张,有时不免以偏概全。“猪欲投胎做人,神问:想做工?答:太累!务农?答:太苦!经商?答:不会算数!有何求?答:想当干部。”部分国家干部的腐败堕落导致百姓不满,结果把所有领导干部不分青红皂白视作讽刺对象。

  第四,段子的语言风格句式简短整齐,语言朴素通俗、大众化、口语化通常讲究对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如:“良民说谎脸红心跳,弱智说谎胡编乱造,学者说谎自成一套,商贩说谎根据需要,女人说谎连哭带闹,领导说谎头头是道。”

  第五,大多数段子都极富民间智慧,常常能够把老百姓来自生活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总括而言,手机段子是中国式政治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也是大众政治情绪、政治智慧的特殊表达渠道。这些段子大都涉及当下社会中人们关心的问题,内容大都有些敏感,它谈论的常常是主流媒体不便谈论的话题,用的也是更加低俗更加平民化的民间语体。因此,它们见诸主流媒体的政治话语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其非官方的性质,其民间语体的性质。由此可知,主流媒体在很多重大现实问题上的沉默正好是政治短信生长繁衍的土壤,而人们心中对现实的不满是它的心理基础。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黄段子”为何流行

  作者:赵丰

  眼下社会讲流行,比如流行款式、流行色、流行歌曲、流行语调与词汇……但所有这些流行,都在黄段子的流行面前黯然失色。有以下三大特点决定了黄段子之流行非其它流行可望其项背。

  参与广泛。男性为主力,但女性在被动或主动的开化中也有不俗表现,不乏妙龄美女技高一筹,胆大三分而震慑众男,令人叹为听止。黄段子创造与传播阵容的扩大化、低龄化、女性化趋势已成为涌动之潮,蔚为壮观。

  渠道多元。黄段子的传播不受条件制约,场合、手段、方式不断发展变化,各种聚餐,旅游沿途,交通工具,时时开侃,处处设坛。有名人演讲荤话连篇喋喋不休,更有婚礼主持辅之以荤游戏荤动作,在婚礼上提前闹洞房。网络版面、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令人目不暇接。

  不断创新。经典段子中智慧闪光,不够经典的段子一旦创出,传播中可以屡经高手润色拔高,有点像头脑风暴,更像创作接力,不愁不出彩。

  “黄段子”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在民间的生活与生产之中,可以发泄心中不满和讽刺丑陋。就人的生理本能来讲,食物和性需求是根本,所以无论何时,黄段子都有它产生的民间基础。

  尽管多年前我国就有地方尝试将“黄段子”列入性骚扰一类,欲控制和进行惩戒,但见效微乎其微。为啥“黄段子”这么有市场呢?“黄段子”流行的社会土壤是什么?喜欢“黄段子”又反映了人类怎样的心态?

  一是性心理宣泄。虽然封建时代早已过去,但长期的封建时代所遗留下来的谈性色变,对性心理的压抑与否定,会使人们有性解放的渴望,潜意识里有对性自由的追求,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传播着从手机短信上、书报上、群众的笑谈中得到的黄段子,互相传播也是对性心理的一种宣泄。

  二是情绪放松的快乐。现实工作与生活,节奏快,信息强,人们承受来自工作与生活和人际关系诸多方面的心理压力,也会自然地寻找各种方式来宣泄紧张情绪,比如说看看小品节目,听听相声,大家聚在一起说说黄段子,哈哈一笑,也起到心理放松的作用。

  三是交友的需要。大家在一起相聚时,在饭桌上,一些人说些黄段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相互促进友情与和谐。如朋友长久不相见了,发一个黄段子,也促进了朋友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黄段子是趣味腐败的酵菌,让人们在享受一种“变态自由”的氛围中,在一种人格扭曲中误以为张扬了个性。 (作者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红段子勃兴的四个“谨防”

  作者:苟世祥

  红段子现象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笔者以为,有必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强化认识,以使其真正发挥实际效应。

  谨防过度推崇“技术至上”

  段子之所以能够在特定时期内广为传诵,深入人心,根本上在于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这种基础的建立则源于对社会思潮的精确把握。比如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虽寥寥数字,亦乏文采,却契合了当时老百姓憎恶苛捐杂税、向往美好生活的普遍心理,成为流行一时的段子。

  这提醒我们,引领或占领舆论并不能仅靠媒介技术的支撑或者传播数量的扩充,传播内容本身是否对受众具有吸引力和共鸣感至关重要。红段子的开启和推动是来自公共权力部门的政府和来自通信权力部门的移动公司等,这样一种自上而下通过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地位展开和形成的文化现象,有着较为明显的外力作用痕迹。

  因此,红段子能否最终真正内化为公众的一种红色文化精神,需要打一个问号。必须意识到,手机、电脑、网络只是红段子流行的外在载体,真正使红段子“一传十,十传百”并深入人心的,是段子本身承载的沉沉民意。单纯依靠先进的通信传播技术掀起红段子高潮的想法和做法不可取。

  谨防红段子唱高调,“假大空”

  目前来看,一些红段子在歌颂幸福美好生活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民生等现实问题的关注,高房价、收入差距、群体事件、事故灾难等信息被刻意回避;而红段子所提倡的各种社会公德和个人美德,缺少与具体事例的结合,往往有“假大空”之嫌,难以引发持久性关注。红段子如果不能契合时下的社会思潮和群众的真实心理诉求,就不可能真正扮演好疏通民意、宣泄民愤、引领民风的重要角色,其实际意义和作用将有所折扣。而在社会弱势群体中,许多人因生计问题奔波,“红段子”更应关注他们的精神与生活状态,为他们点燃生活的希望之光。

  谨防红段子脱离弱势群体,成为部分人的文字游戏和时尚体验

  不管是广东还是重庆,红段子兴盛一般是由当地最高行政部门发起,并依靠公权力与通信部门的合作层层扩展,而底层民众、农村群体的参与度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长此以往,红段子难免成为“一部分人的游戏”。一旦缺乏普通群众的支持,这种由权力托起的文字游戏将很难长期持续下去。

  近年来的诸多事件无不昭示积怨情绪正在弱势群体中蔓延,最近连续发生的校园袭童案也显露出部分弱势群众精神匮乏和极端心理现状。应该说,他们才是最需要精神帮助和鼓舞的群体,同时也是辨别力脆弱、容易受网络文化侵蚀的群体。如何充分发挥普通群众参与红段子创作的积极性,应成为政府部门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

  谨防红段子现象导致整个社会的“一刀切”、“一言堂”

  有观点认为,凭借行政命令和群体意志,红段子现象可能膨胀为一场文化运动。这应当不是危言耸听。当红段子藉由权力上升为主流文化形态的一种,也就意味着“积极、向上、健康、美好”成为社会文化和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标签,而“揭露、批判、反思、重塑”这些看似带有“负面”色彩的思维模式和人文精神很可能遭到“红色大潮”席卷而被边缘化。在当今崇尚多元化的时代,文化形态丰富多样,思想意识自由生长,尤其是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应用,使得开放、个性、多元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尽管红段子包括励志短句、哲理箴言、警句良言、真情祝福、幽默小品等多种形式,但其基调一致,忽略了当代社会的多元化特征及多视角解读社会舆情的方法,稍有不慎,可能造成整个社会的“一刀切”、“一言堂”。

  因此,在推行红段子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有合理的机制来促使更多的民众“心甘情愿”地加入到红段子创作与传播队伍中来,让红段子负载的精神养分真正被群众吸收。另一方面,也要呵护网络文化多样性发展的特质,让红段子在“文化竞技场”上脱颖而出,逐步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景观。 (作者为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教授)

  多色段子:消解权威的精神狂欢

  作者:孙慧英

  “黄段子”、“红段子”、“灰段子”成为了社会文化大餐中的一大特色拼盘,五颜六色地“拼”出了当下形形色色的文化景观。

  段子本是一种戏谑式的“口头文学”

  这看上去有点后现代意味的“段子文化”实际上源远流长,古已有之。段子本是一种戏谑式的“口头文学”,其从政治上的讽喻规谏到民间的调侃戏谑,无不体现着人们在语言上的睿智和语言再造表述能力,东方朔、纪晓岚都曾是“段子”的生产者,相声演员和说书艺人亦是民间段子的创造与传播者;有些段子经过人们口口相传,不断加工,遂成“经典”, 有些诸如《笑林广记》者,如果剔除某些不健康因素,的确颇富智慧的光芒。

  手机段子的传播属于人际传播范畴,但其影响和所产生的效果却不亚于以往任何大众传播的形式,正因其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影响之大,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本属于人际交往之私人领域的东西,引起了社会治理层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对于带着腥味的“黄段子”的围剿,对于“红段子”的推广,颇有“惩恶扬善”的味道。这些行为,无论是出于政府对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还是出于电信运营商的盈利目的,都反映出其消费之广、影响之大,手机段子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焦点问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一问题,这里我们一起来窥探一下不同颜色的段子所折射出来的文化景观。

  段子创作源于生活,生活的多彩也将段子调成了不同颜色

  小小短信,将无线网络随时、随地、互动、快捷的特征演绎得淋漓尽致,短短数年就魔术般地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这个时代的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它必然也会承载着文化的传承功能,同时这种文化也必然是多元的。黄段子代表着民间俗文化、市井文化的狂欢,红段子代表着主流文化试图占领新的话语空间,灰段子代表着愤青文化的回归……

  对于“红色”,中国人最熟悉不过了,代表着正统大气、崇高、积极,而手机“红段子”虽源自电信运营商,但活跃则源于高层领导的号召,可谓是“根正苗红”。我们的媒体和文学艺术形式向来都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宣传思想、教育民众的功能,民歌、戏剧、小说、影视都作为宣传的一种工具,而网络和手机由于其与生俱来的草根性,在宣传方面滞后于传统媒体,短信这种新的文学形式也一直未承担起这样的义务,因此,“国家话语”在“占领新的舆论阵地”方面,手机红段子成为一架“战斗机”。坚持下去,不知是否可以起到像儒家经典那样的教化作用?当然,作用的大小还要看转发的频率是否够快,传播范围是否够广,要知道,真正的“红”并不是靠行政手段,而是要靠高质量的产品(吸引人阅读的段子,抛弃传统呆板的陈词滥调)和有效的消费(人们愿意阅读并转发),这些应由市场来决定。

  特别说说“黄段子”

  人们最熟悉的段子莫过于“黄段子”,也是被管理部门、专家学者、普通民众关注最多的段子,关注它的群体中应该也包括电信运营商。不知从何时起,“黄色”这个曾代表着中国皇权贵族的颜色演化成了低级趣味、色情的代表,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习惯了谈“黄”色变,就连西方未涉及半点性事的“黄色新闻”传到中国也变了味儿。有些人认为黄段子“体现了中国社会失范状态下价值的深刻解构”,是“人们消解主流文化之压抑和解构宏大价值的一种方式”,它以轻松戏谑的方式消解了性的神秘。

  一方面,性在今天已经不再是什么需要特别避讳、遮遮掩掩的东西了;另一方面,当今的中国处于一种信仰危机的时期,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仅仅靠电视娱乐节目是无法排解的,而手机黄段子这种发泄方式至少可以在表面上缓解压力;另外,在社会流动性不断加剧的今天,血缘和地缘关系已经逐渐淡化,同时人们在变动中又要不断扩大更新和维持自己的社会资本,加强“强关系”,维系“弱关系”,利用碎片时间,忙中偷闲,发个黄段子,也可以算作是一种交往方式,其初衷并非淫乱,阅者大多付诸一笑,因此而犯罪的应该只有个别失去理性的人或理性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

  娱乐但不能被“愚乐”,快感但不令人反感

  段子属于大众文化,而正是大众文化,实际地改变着中国当代的意识形态,在建立公共文化空间和文化场域上,在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手机段子,作为一种跃动在人们指尖的亚文化,成为移动传播时代的大众精神消费的狂欢,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消解权威,颠覆传统,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可笑有趣、荒诞戏谑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像菜肴里的调味品一样,有甜也有苦;手机让人们找了前所未有的随身的公共话语空间,段子则呈现着人们丰富的感情与智慧,反映着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的变迁。手机与段子的联姻无疑成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一道风景,它阐释着当下文化景观。

  手机段子是具有人文价值的商品,它也必须包括大众的利益,而要做到大众利益,则需要纠正段子文化中的一些偏差:娱乐但不能被“愚乐”,快感但不令人反感,草根但不等于庸俗,搞笑但不是无限度地恶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在一个度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其健康性,只要把握好内容的度,传播的度,手机段子当会在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间找到平衡点,实现双赢的结果。 谈“段”色变与民情“直通车”

  作者:周晓燕、高源、马静、杜美丽、杜凤娇

  不同群体对“段子”的态度如何?在人民论坛杂志发起的调查及讨论中,许多受访者表达了他们的个人意见,我们对此次调查的重点群体——学者、官员、白领及大学生等部分精彩观点进行了摘编——

  学者群体

  “大道不通,小道畅通”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马克:手机段子良莠不齐,不好笼统判断其正面与负面作用。除了黄段子,一般传播广的都较深刻或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态和舆情。手机段子在若干方面与过去常讲的“小道消息”类似,差别在于段子比较少见具体消息,多是对社会生态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情况实际上与公开场合正常表达受种种限制有关,所谓“大道不通,小道畅通”是也。如果说公开场合“假大空”流行,手机段子则往往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看法。对手机段子的监管,我以为重点在黄段子,但必须防止滥用权力、以主观好恶或判断为标准,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至于所谓红段子,如果确实广泛传播(自愿而非操纵),一定是好段子,但切忌人为操纵,沦为“假大空”。至于官场盛行的段子,关键在于什么内容。黄段子肯定污染了政治生态,反映了官员的无聊和无所事事(不排除有舒缓压力的因素)。如果官场治理改善了,这类段子也难以流行。

  现成的段子祝福含量太少

  南开大学教授孙立群:我过年的时候会收到很多学生的祝福短信,我一般都不回复段子,都是自己写一些祝福的话发给他们,都是对他们在新的一年的期望和鼓励。我觉得直接回复现成的段子,里面负载的祝福含量太少了。

  手机段子的出现,我很喜欢

  山东师范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张宗斌教授:手机段子实际上是手机短信的一种存在形式。我非常喜欢短信这个通讯方式。因为,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同事、朋友等群体之间的联络,如果贸然打电话,可能会碰到对方忙碌或者不方便接电话的情况,而此时一个短信就可以既不打扰对方的工作,又可以传达彼此信息。所以,短信一直是我主要使用的联络方式。

  对于手机段子,我平时也经常相互转发。平日里,经常会收到一些脍炙人口、富有哲理的段子,就非常想与周围的人分享。所以,手机段子的出现,我很喜欢。

  官员群体

  对待段子现象,要有一种平常心态

  江苏省委组织部洪浩:段子现象是社会现实和文化思潮的客观反映。它借助现代信息工具和传播手段,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社会的新生事物,也是传统社会民谣的现代演绎。对待段子现象,要有一种平常心态,大可不必视之为洪水猛兽,谈“段”色变。应把它视为社会文明进步和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给予公民言论表达的自由和思想交流的空间。作为党委和政府,要正视段子现象,采取积极的态度,善于从段子中捕捉信息,吸收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反思施政的得与失、进与退,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同时,要加强引导,通过段子来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平衡舆论,实现手机信息生态的平衡。

  不妨把它作为民情“直通车”

  杭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张永谊: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拒绝手机短信的流行,倒不妨把它作为民情“直通车”,调控公众心理,实现民情民意的“零距离”,通过它察民情、知民意、集民智、护民权、解民忧。同时,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公众传媒平台,引领社会舆论,倡导社会文明,提倡健康生活,培育高尚情趣,真正起到传播知识、解疑释惑、陶情怡性的作用。

  承担拉近关系、联络情感的功能

  北京市房山区区委区政府研究室张斌:由于我收发手机“段子”都比较少,可能看法不具有代表性。从我个人来讲,手机段子只占与朋友之间短信交往的极少的一部分,因此,一般当做普通短信对待,有意思的看一看,笑一笑,偶尔转发一两个人,不会特别喜欢或讨厌。过节的祝福短信,也可能会用心编几句话,从形式和内容上看,也类似于“段子”,主要原因是考虑到要发给很多人,而收信者会收到很多短信,因此想应时应景,突出一点特色和风格,免得雷同。

  大学生群体

  宁愿收到几个字的简单祝福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健波:我不喜欢段子,看起来文绉绉的,似乎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深情厚谊”,但实际上,却是大家懒得编辑短信的表现。每逢节假日我宁愿收到几个字的简单祝福,也不愿意收到类似段子的长篇大论。

  我对手机段子有些厌烦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郝静:我原来特别喜欢手机段子,一些美丽的文学语言,看起来让人赏心悦目。但是渐渐地,我对手机段子就有些厌烦了。尤其是过节的时候,经常会收到同样的祝福短信。本来浓浓的同学情谊、朋友情谊,似乎都被这些程式化的段子短信给隔离了。我现在更喜欢收到朋友自己创造的短信,不论或长或短,最起码用心了。我感觉这个很重要。

  不会因为没话找话而尴尬

  湖南师范大学吕娜:许多时候,人们之间有交往的需求,但是不容易找到真正的共同话题,因为现代人之间隔阂比较深,即使原本很亲密的朋友,分开一段时间以后,也往往互相不知道近况;而一些普通关系的朋友,嘘寒问暖就更加不容易。一方面想交往,另一方面坦诚直接、无障碍的交流又比较困难,不晓得从何说起,于是只好借助一些现成的“段子”联络一下,既可以保持经常性的信息接触,又不会因为没话找话而尴尬。

  白领群体

  流行的东西生命力本来就短暂

  中国农业银行李新桢:我感觉段子也是一种流行因素,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相互都很喜欢发段子,谁有了精彩的段子,都争相转发。那个时候,对段子确实挺热衷。但逐渐地,不知是年龄大了,思想成熟了,还是流行的东西生命力本来就短暂,我,包括我原来的很多同学、朋友也都不怎么发段子了。现在即使收到了段子,我也喜欢自己编辑,哪怕是短短的几个字回复。

  转发、群发的祝福短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河北唐山电视台记者郝正圆: 对手机段子不支持,也不反对,比较中立。对段子交往,我觉得是朋友之间的一个比较好的纽带,完全可以作为业余的娱乐来看。

  很少收到手机段子,只有在过年时才会收到几条。那种转发、群发的祝福短信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大都是敷衍了事,因此自己一般也都是转发一个祝福短信回复过去。这些段子基本上都是在没什么交情的人中间才会流传。如果是真正的知己,根本不会转发这种无聊的东西。

  小圈子之间流行,不会是主流

  广发银行北京分行黄珊珊:手机段子,我感觉挺好的,平时逢年过节,给亲朋好友发个段子,加强联络,很有必要。有的时候,我也喜欢自己卖弄一下,写个段子,相互娱乐一下。手机段子可能只是一种社会现象,小圈子之间流行,不会是主流,也不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毕竟现在网络发达,信息越来越开放,从传播成本和有效性看,段子都可能不如帖子。收发手机段子只是人对人、点对点的交流,属于私人交往关系,即使是部分公务员甚至领导干部参与其中,也可能只是私人生活的一部分,不会对公共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采访者:周晓燕、高源、马静、杜美丽、杜凤娇)

  段子高手、推手与幕后链条

  2010-06-23 11:22:58 来源:《人民论坛》(总第294期) 作者:刘新圣

  段子写手是真正的“草根”,他们也曾风光无限,不是靠双手,而是靠拇指就能体面生活。可如今添了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和失落

  当前,手机“段子交往”渐成风气。精彩的段子出自何人手笔?段子流行的幕后链条有哪些?一时黄段子泛滥,一时红段子流行,通讯运营商到底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小小的段子将形形色色的人物连接起来,段子作者群体的状态、专门网站的操作方法和运营商的经营手法也许能够告诉我们些许真相。

  谁是段子高手?

  据人民论坛调查,当前“段子交往”呈现三个趋势:参与群体越来越多;收发频次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精彩。段子使中国式的智慧与幽默得以充分展现。

  据了解,从手机段子的来源来看,既有自我创造型,也有网络下载型或者转发自他人型。除了部分具有文学功底、对社会感悟较深的专家学者、官员爱好自己写段子外,大多数精彩段子都是出自段子写手之手。

  有些人在手机讯息传递中自我编排段子,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比如文学大师余光中先生在和友人交流时,常常自创短信段子,嬉笑怒骂皆文章,其文学性与深刻性让人拍案叫绝。但大多数人的手机段子大多来自网络和他人,为短信写手所作。几年前,短信写手被媒体冠以十大新职业之一,从网络上高薪诚聘写手的广告足以想见短信段子在中国的火爆程度。段子越来越流行不仅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也成为网络经济的推手。

  段子写手是真正的“草根”,往往也是底层精英。幽默和智慧都凝结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他们也曾风光无限,不是靠双手,而是靠拇指就能体面生活。可如今添了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感和失落。

  “2002、2003年应该是最火爆的一段时间吧,那时刚刚进入大学,纯粹是好玩。参加了中国移动举办的一个手机创作大赛,还得了奖。后来,就有专门的段子网站力邀加盟,成了所谓的‘职业写手’。”资深段子写手张某如是说。“也写过不少‘荤口’。收入是不错的。转发超过一定数量就有报酬,每月轻轻松松就有一两千元的收入,对一个在读的大学生来说算是很不错的了。”“2006年应该是个拐点,收入急转直下。平时每月就三五百块钱,重要节日收入勉强过千。”同为写手的刘某说。据报道,广东某知名短信网站2008年一条短信的封顶酬劳还是4000元,现在只有1000元。

  2002、2003年是段子的黄金时代,作为“新兴热门职业”的段子写手,月收入最高超过万元。甚至有“一条短信换一部手机”的说法。可最近几年,段子真正成为了“全民参与的草根产业”导致职业写手收入锐减。很多网友非常活跃,免费提供段子,并且水平很高。其实大家都深有体会,生活中的灵光一闪,信手拈来,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一位网站的编辑告诉笔者,他所在的网站以前活跃的作者有二三十位,现在达到了二三百位,并且六成以上是在校的大学生,都是兼职。

  专门网站,点燃人们对段子的热情

  是谁在写手和运营商之间牵线搭桥?是谁从数以亿计的段子中披沙拣金?专门的段子网站正扮演着中介和推手的角色。

  国内知名的段子网站数目不少。大多采用“全民参与”的形式,只要简单注册就成为会员,就可以上传段子。每个网站都会积累一些常年活跃的写手。某知名段子网站的编辑说:“素材多,要求高,推广机制也日渐成熟。”

  面对海量的段子,网站编辑首先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也会进行严格的选题讨论,按照段子“标签”分类进行讨论,并且很多时候是向特定作者群约稿。约稿的时机很关键,一份用红笔勾画的密密麻麻的日程表让记者第一次感到:只要用心,其实每天都可以是互致短信调侃庆祝的节日。除了青年男女喜欢过的啤酒节、光棍节,还有鲜为人知的裸体节、萝卜节。重大事件也要考虑在内,本届世界杯是当前最热的话题。所以提前一个月就要做好规划。另外,段子分类方法非常奇特,鸡毛蒜皮都可以成为段子标签。

  精彩的段子成为火爆的段子,除了内容吸引眼球之外,还要通过小范围用户的检验。网站的编辑会将筛选出来的段子在小范围试推广。一般是几百人的小团体。然后会在几万或者几十万的网站注册用户中进行推广。还会根据不同群体做到“投其所好”。最后根据受欢迎程度,在合适的时点推荐给网络运营商。一条成熟的火爆段子,就这样孵化出炉。

  “整体来看,最近几年专门网站是比较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创作的热情非常高,我们网站的注册作者已经达到了几十万,比较活跃和稳定的作者也有数百人。公众的热情是段子质量的最大保证。甚至我们考虑针对不同用户提供定制服务,可以提供求婚段子、庆生段子、整人段子。”某段子网站资深编辑对记者说。

  成也运营商,败也运营商

  运营商恰似一个扩音器,能让金玉良言脍炙人口,也能让秽语闲言污染视听。

  运营商一般会和网站达成合作协议,只要短信转发量达到一定数量(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运营商就会付给网站一定的报酬。然后再由网站支付给段子的作者。“每一个重要的节日都是段子传播的重要时点,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提前约好段子,首先是推荐给一些官方网站注册用户,一般是几十万的数量。只要是好段子,就能得到大家的追捧,转发量马上会激增。”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以前为了追求流量,也纵容黄段子的流行。”长期负责短信业务的同志说。一位负责技术的同志介绍:“目前正打击网络低俗之风,可黄段子的标准很难界定,这增加了我们工作的难度。现在主要是通过筛选敏感词的办法,只要是包含淫秽内容的词汇,就屏蔽掉。收到的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甚至会出现反作用。所谓三大运营商联手剿杀黄段子,效果不是很明显。甚至引起人们的反感。”

  最近,某省移动公司十万元征集红段子的新闻引人关注。通过红段子流行能否达到对黄段子泛滥的矫正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另外,微博使人人都成为写手,不必借助运营商。短短140字的长度像是专门为段子设计的。段子的创作出现了思想井喷,名人日记体、名著戏仿体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段子流行,是喜?是忧?

  技术发展推动了手机段子的流行。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三网融合趋势加深的今天,面对网络文化纷繁复杂、文化核心精神相对模糊的不争事实,思想文化重塑已成为关系民族精神出路的重大命题,而这不能忽视段子文化。

  现在是人人麦克风的时代,是“草根群言堂”的时代。作为当下影响公众精神文化和价值追求的重要载体,手机段子现象空前勃兴,需要各方高度重视。手机段子实际上是一种“替罪羊机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人们的心理紧张和不满,通过替代性对象发泄,人们在手机段子的传递中也同时获得了一种集体性叛逆心理的快感

  “酒桌文化”一部分、“替罪羊机制”及其他

  萨特说“存在即有价值”,手机段子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

  心理减压。在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中,人们相聚在一起从事劳动作业,为了消除疲劳和制造活跃气氛,工作之余常常有一些嬉笑怒骂的笑话和段子出现,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娱乐方式之一。当前也常有许多人传发调侃经济危机的简讯段子,如“要体会涨价就尝一尝肉,要体会通胀就加一加油,要体会失望就看一看球,要体会绝望就买一买股”等。

  人际关系促进。手机段子开始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以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推动双方联络,获取积极的社会性关系。当幽默的段子在彼此之间传递的时候,传递的除了内容之外,还有许多不可言说的问候、关怀、信息的共享和彼此的关注。君不见,收到他人传来的段子,自己窃窃发笑,这笑容除了内容的可笑之外,还增强了与发简讯之人的密切关系;君不见,单位开会时对着手机傻笑者大有人在,会场上同事间传递的段子,彼此之间的诡秘一笑已然成为会上的非正式交流;君不见,聚餐时大家纷纷传阅短信或高声讲读并笑声不断,一下子融洽了关系,成为“酒桌文化”的一部分。

  自我提升的印象管理。幽默是一个人的良好品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他人心目中是一个幽默、风趣和健谈的人,撰写和转发风趣的手机段子在一定形式上可以自我提升,使自我在他人面前形成一个积极而风趣的印象,这成为当代人印象管理的一部分。当然其中也有的人借助段子展现自己的口才和见多识广,希望成为群体中最具谈资的一位。

  压抑情绪的宣泄与释放。弗洛伊德很早就强调了幽默是一种机制,它来自于人们释放压力的需要或者是被唤醒的压抑的、不能直接表达的愿望,是一种自我防卫机制,它可以对人们压抑的攻击、性等欲望有很好的宣泄作用。手机段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压力和释放能量,幽默和娱乐是人们的释放压力需要或者是被唤醒的压抑的、不能直接表达的愿望。这样,手机段子实际上是一种“替罪羊机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人们的心理紧张和不满,通过替代性对象发泄,人们在手机段子的传递中获得了一种集体性叛逆心理的快感。如“天空为什么那么黑,因为有牛在天上飞,牛为什么在天上飞,因为有你在地上吹”,就反映了群众对于吹牛者的不满和嘲讽。当然,如果按照比例估算,段子中充斥着最多的内容无非是政治和性,所以有学者称“作为生物性的男人来说,性是其第一需求;作为社会性的男人来讲,政治是其第一需求”。所以对于性的需求和政治的宣泄便在手机段子中暴露无遗。

  手机段子应被看作舆情放大镜

  手机段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影响力不可小觑。美国社会学家科瑟尔使用“社会安全阀”的概念来强调解决社会冲突的手段包括要为社会或群体成员提供正当渠道以便将其不满情绪予以宣泄和消除。中国古代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这个道理。这样来看,手机段子也可以看作社会问题的线索,帮助我们了解人们的关注焦点和价值取向。因而,手机段子便可以看作是舆情的反映,是较多群众对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情绪的显现。手机段子应被看作舆情的放大镜,放大了社会人群的主流价值和文化导向中的问题,甚至是病灶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段子中也有良莠不齐的一面。许多不健康的、消极的段子也层出不穷。尤其是社会上风行了很多低俗与不雅的情色手机段子,污染了社会风气的同时,实则也败坏了个人的积极形象。古人尚且知道君子慎独的道理,现代人更应重视自我约束。当然,社会层面上的行政管理和宣传导向的影响,手机语言环境的维护,优良的法制监管,以及疏通合理而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也是宏观层面上的重要举措。 (作者分别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教授)

  延伸阅读:段子文化中的政治心理

  周志强

  今日之中国,各种手机段子流行。其间,政治性的段子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常常在不经意间,暴露现实政治的种种不良作为。坊间小说,断语片话,也会瞬间撕裂我们对现实政治的种种良好想象,流行一种市侩主义的不信任情绪——这也算是手机政治段子的副作用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一直存在两个矛盾。一个是政治管理的抽象化与透明化的矛盾;一个是政治体制的威权化与民主化的矛盾。

  现代社会的运行方式,依靠一套抽象的社会管理机制。政府部门对社会的管理和疏导,并不是由官员直接拿着大喇叭上街头进行宣导,而是通过一个抽象的系统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管理的透明化就成了现代风险社会的必然现象。这就像秋菊跑到法院打官司一样,她要的只是村长的一个道歉,而在现代政治法制系统中,“道歉”这种日常生活情感行为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所以,秋菊永远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要通过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才能得到“说法”。

  在这个过程中,普通百姓和现代政治体制之间,也就难以走向彻底认同。人们因为不理解一个社会政治管理体系的复杂和抽象,也就必然激发各种各样对这种体系的不信任,最终导致对这种体制中不良现象的夸大想象和过度反讽。

  从这个意义说,大量政治戏谑段子的出现,恰好表达了普通人对于现代政治运行机制的一种警惕和怀疑的心态。

  如:“同样是干活,领导叫带头,富人叫创业,百姓叫打工;同样是出国,领导叫考察,富人叫旅游,百姓叫偷渡;同样是说话,领导叫指示,富人叫名言,百姓叫废话。”

  与之相应,中国社会政治体制的威权化则植根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官本位现象。于是,百姓自觉地用“段子”来隔离“官”、“民”,也就成为段子文化的另一功能。显然,市民主义甚至市侩主义的道德批判,充斥在各种段子之中,构成段子娱乐的核心形式。

  简言之,各种手机段子常常不免用对政治不良行为进行戏谑和嘲弄的方式,暗中重蹈传统官本位文化的意识和小民意识。在这里,手机段子既能揭示现代政治的不良之处,也无形中强化了人们的现实疏离感,强化了中国人“去公民化”——不求参政、只求笑谈的意识。 (作者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引导?监管?负面段子的治理难题

  作者:乔新生 许光建

  乔新生: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表达权利,通过科学的监管,正确地引导,才能逐渐改变虚拟社会的风气

  许光建:很多原本正常的词语组成句子之后往往会凑出“违禁词”,因此也招致许多用户的调侃

  嘉 宾

  许光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乔新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政府监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公民的权利

  人民论坛记者: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在一个度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其健康性,如何对不良手机段子的传播加以科学引导和监管?

  许光建:对于内容不健康的段子确实需要有所监管,但是在此方面存在难点。一是如何界定不健康的段子。目前可以使用的方法无非两种:关键词检查和人工判断。前一种方法快速但误判率极高,很多原本正常的词语组成句子之后往往会凑出“违禁词”,因此也招致许多用户的调侃;而对于后一种方法,如果靠人工判断内容是否涉及违规,不仅工作效率难以满足要求,工作人员主观判断的尺度也缺乏客观说服力。

  二是监管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按照此条款分析,用户如果不是发送危害国家安全的短信,仅仅是发送“黄段子”或“灰段子”,其行为既未威胁国家安全,也不构成刑事犯罪,因此包括运营商在内的任何组织都没有权力对其内容进行检查,更无权关停其短信功能。

  三是手机实名制一直未能完全实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段子的监管。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实施了手机实名制。但我国要实现手机实名制,却并非易事。当前,一些手机号码的销售模式已经从运营商转向代理商。对代理商而言,身份验证的要求对他们就并不重要,他们也没有动力要求购买者实行实名登记。

  乔新生:在笔者看来,言论自由、表达自由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假如不允许公民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他们就会把表达的冲动转化为愤怒的情绪,从而向执政者发起挑战。所以,现代文明国家无不赋予公民“不服从”的权利,允许他们通过自由表达、通过游行集会结社示威,在现实生活中表达他们的意见。事实证明,越是想要禁锢人们的思想,整个社会就越容易产生动荡;政府干涉公民表达的权利,必然会导致社会矛盾升级。所以,尊重公民的表达权利,包括采用移动电话短信息的方式表达意见的权利,有利于舒缓民怨,营造和谐社会。不要把发展健康文化寄希望于信息过滤软件,因为技术软件只能消极应对,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表达权利,通过科学的监管,正确地引导,才能逐渐改变虚拟社会的风气。

  独具中国特色的段子文化,既反映我国信息社会发育不成熟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众情绪所在。如果借口发展市场经济,而任由色情淫秽信息泛滥,那么,就会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下降的螺旋,不仅会扭曲人们的价值观,而且会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变成一种肮脏的市场经济;如果借口信息监管,而限制公民宪法上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通信自由,那么,就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政府监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公民的权利,防止公民受到色情淫秽信息的袭扰。假如为了阻止色情淫秽信息,而限制公民宪法上的权利,那么,就会因噎废食,就会激起公众反抗情绪,他们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破解监管部门设置的障碍,采用更加巧妙的方式传播信息。只有相信群众,充分依靠群众,我们才能打赢围剿色情淫秽信息的战役。

  打击不良短信传播行为,必须从加强对移动电话运营商、服务商、互联网站经营者监管入手

  人民论坛记者:监管重点在哪?

  乔新生: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之所以受到色情信息的骚扰,一个重要方面不在于亲朋好友无事生非,而在于移动电话的运营商和服务商为了营利的目的,擅自向不法行为人出售消费者的信息,从而使消费者被动接受色情淫秽信息。所以,打击色情淫秽信息,不能治标不治本,只在信息的内容上做文章,更不能强行安装特殊的过滤软件,阻止消费者发送或者传输有关信息。打击不良短信传播行为,必须从加强对移动电话运营商、服务商、互联网站经营者监管入手,防止技术平台变为向不特定的人发送信息的平台,从而使消费者成为无辜的受害者。

  当前一些色情淫秽信息的经营者可以用非常小的代价在移动电话经营者和服务商那里获得发布平台,大规模地发布色情信息,从中牟取暴利。所以,加强对信息产业经营者和服务商的监管,应当成为我国信息监管的重中之重。

  许光建:从某种意义上说,监管手机段子,重点应该放在对运营商的管理上。目前,通讯运营商的地位比较奇特,一方面,他们只是与公安部配合参与监管,运营商从违禁词列表到内容界定标准均只作为执行者参与,并无掌控权,因此,实际上的监管在公安机关;另一方面,为了依法办事,运营商对包含不良信息的短信只能采取“民不告官不究”的处理方式,即只有在收到用户投诉之后才会核实短信内容与过滤词库是否吻合,从而决定是否采取下一步措施。

  还需指出的是,要限制移动运营商自己编发的段子,有的运营商通过给用户发段子,试图强化用户对自己的忠诚度,并有诱导用户转发运营商自编段子的嫌疑,以此提高短信发送流量,实际上是一种营销手段。但是要看到很多用户并不愿意经常收看段子。违背用户的意愿频繁发送各种段子,即使是好的段子,也是不受欢迎的,这是一种过度营销的不良的行为,应加以自律。

  严格意义上的监管,重点在于“黄段子”。必须在法规上能对监管的具体内容、监管方式、监管主体等等,做出明确而又严谨的规定,保证执法机关能够有法可依。

  依靠人还是依靠技术?

  人民论坛记者:引导用户转发积极向上的段子,不转发不良的段子。是依靠技术手段还是依靠人的监管?

  许光建:应该加大运营商在短信监管上的作用,设计更为先进的系统,界定、识别不同性质的段子,让短信运营商能够有权利及时对发送不良段子者进行技术上的处理;以管理电信运营商的政府部门牵头,加大对短信内容识别技术的研发,提高检测软件的技术含量,在提高判断速度的同时,降低检测的错误率,以此在电信运营商中普及段子检测技术。同时,要求运营商更加自律,不能以营利或营销为目的,自编短信发送给用户,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收益。

  乔新生:现在,为了阻止色情淫秽信息泛滥,有关部门开发了一系列软件,试图通过技术的手段遏制色情淫秽信息泛滥。但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技术性的屏蔽措施是靠不住的。在现实生活中,思想表达的方式千变万化,试图依靠“关键词”来限制色情淫秽信息的传播,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规避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监管措施,一些信息的发布者已经巧妙地采用潜入方式,在有关色情淫秽信息之中夹杂着健康的内容,从而逃避系统过滤软件的监控。

  当前我国信息监管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个别负有监管职责的官员不清楚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不了解社会公众的情绪所在,不重视多元化社会信息传播的特点,不尊重部分群体提出的不同意见,他们居高临下,试图运用技术手段努力营造一个歌舞升平的社会,删除所谓的不良信息。这是一种极不科学的信息监管方式,它不仅严重损害了执政党的形象,而且更主要的是,会在社会上引起强大的反弹,从而动摇执政者的根基。

  发挥人的监管作用,首先要培养一批政治可靠、专业精湛,充满人文关怀的监管队伍。政府的信息监管机构工作人员必须深入群众,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思想的交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那些借助于虚拟信息传播渠道获取暴利的企业或者个人,政府信息监管机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搜集证据,按照法定的程序将他们绳之以法。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禁止公民发表不同意见,那么,不仅不能解决信息传播中的问题,而且会激起公众的反抗情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仅借助于过滤软件实施监管,实际上是拱手出让信息传播阵地的举动。

  中美短信差别背后的社会因素

  作者:陶文昭

  短信被称为手指文化,同样是用手,中国与美国何以在短信上存在这样的差别?何以中国人爱发短信,美国人爱打电话?手机作为消费品,人们自然首先从费用上加以解释。

  中国的手机普及率很高,但中国的通信费用与收入之比也很高,相较而言,中国的短信资费便宜,并且有一些打包的优惠政策,使得花几十块钱就能几乎不限量地收发短信。资费政策的确影响使用的方式,短信在世界一些国家盛行,重要原因是发短信的成本要低于打电话。

  例如在菲律宾,发一条短信的成本不足1美分,于是菲律宾的短信满天飞。欧洲国家面积小,用户到其他国度打电话须征收高额的漫游费,于是短信成了最经济的通信方法。相对而言,美国手机通话费便宜,如果算上各种优惠政策,每个月几十美元的费用就可以无限制地通话了。

  短信是一种文化,仅仅从费用角度解释,肯定是不全面的,而且还遭遇到悖论:比如日本也是同美国一样的高收入国家,但为什么日本人却像中国人一样爱发短信呢?短信背后的文化背景很是重要。每逢佳节,中国、日本、韩国的人们,习惯更多地选择短信方式互致节日祝福。东亚的人们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更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文字,他们使用短信的偏好与文化传统显然相关。汉语作为独特的表意符号系统,为短信的创作、传播与流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另外,中国人性格比较内向,同时喜欢一起凑热闹,手机短信在小圈子内间接含蓄地沟通,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相比较而言,美国人的爽朗直率个性,使得大多数人更喜欢直接通电话。如果用发短信方式祝贺别人,似乎没有直接打电话的礼貌。如果用发短信表露情感,或是觉得太含蓄、不过瘾。

  短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要结合社会政治加以解读。中国广为传播的短信中,除了幽默诙谐之外,无须讳言许多内容是半黄的和半灰的东西。黄的东西自不必解释,灰的东西主要是社会讽刺性的。这些东西历来不登大雅之堂,正规的主流传媒不仅不可能刊登它们,而且时常对之进行讨伐。但是,这些东西在社会上却有广泛存在的基础。

  美国其实也有这种现象,只不过美国的表达出口不一样。拿政治讽刺而言,美国政客在百姓中形象不佳,口碑不好。大众传媒尤其是娱乐性质的脱口秀、人物漫画等,多是拿政治人物、社会名流寻开心,甚至开涮。每到晚间电视节目中,脱口秀最叫座的是政治调侃,美国大众也乐于从笑话中了解国内外大事。美国有线电视频道的《每日秀》以假新闻为题材,以模仿播报新闻的形式,挖苦政客,这成了年轻人必看的节目。美国的这些节目,将政治社会事件中具有讽刺性的一面毫不留情地抖露出来。灰色的东西已经在大众传媒不断炒作,用手机短信再传播这些,也就没有多大意思了。  段子集萃之四:社会百象

  【做人的难处】

  有钱吧,说你准变坏,没钱吧,说你真失败;有成就吧,说你会投机;没成就吧,说你没出息;有情人吧,说你真坏;没情人吧,说你变态。

  【中年烦恼】

  职务不高,工资不高,血压血脂血糖高;政治不突出,业务不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炒菜糊,烧饭糊,麻将不糊。

  【批评难】

  批评上级,官位难保;批评同级,关系难搞;批评下级,选票减少;批评自己,自寻烦恼;批评老婆,她就乱跑。

  【穷人富人】

  欠个人的钱是穷人,欠国家的钱是富人;喝酒看度数的是穷人,看牌子的是富人;写书的是穷人,盗版的是富人;吃家禽的是穷人,吃野兽的是富人;耕种土地的是穷人,买卖土地的是富人。

  【贫穷与富裕】

  贫穷时养猪,富裕后养狗;贫穷时种稻,富裕后种草;贫穷时想娶老婆,富裕后想找情人;贫穷时老婆兼秘书,富裕后秘书兼老婆。

  【饭局】

  饭局的三大悲剧:想请的人没来,来的人都和你无关,结帐时只剩你一个清醒的。

  【入错行】

  如今这年月——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流言有根有据,基本属实,越来越像新闻;新闻捕风捉影,随意夸大,越来越像流言……

  【现在企业职位】

  总是在裁人,简称总裁;老是板着脸,所以称老板;总想监视人,所以叫总监;经常没道理,就叫经理;让领导秘密舒服,称为秘书。

  【百米赛跑】

  一老太太看完黑人百米赛后,抹着眼泪说:吓死人!几个挖煤的跪成一排被枪毙,没瞄准就开了枪,娃儿们吓得那个跑呀,绳子都拦不住。

  【美】

  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诗歌之美,在于煽动男女出轨;女人之美,在于蠢得无怨无悔;男人之美,在于说谎说得白日见鬼。

  【公厕套餐】

  移动老总上公厕,守门大爷说:进去三毛出来二毛!老总一愣:出来还收费?大爷说:学习移动双向收费。老总如厕出来又被拦住:你蹲的是八号坑,交一块钱选号费,超过三分钟,再交一块钱超时费,厕所有背景音乐,收彩铃费二毛。如果您经常来,我劝您办个公厕套餐比较合算,还送草纸200张呢……

  【吃】

  有外国人说:终于明白了中国文化其实就是“吃”文化。比如: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吃;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男人靠女人叫吃软饭;男人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吃香;受到特殊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人伤害叫吃亏;男女嫉妒叫吃醋;犹豫不决叫吃不准;不能胜任叫干什么吃的;负不起责任叫吃不了兜着走;办事不力没能耐叫吃干饭!

  随身带着个“赵本山”

  —— 一言难尽说“段子”

  2010-06-23 10:54:20 来源:《人民论坛》(总第294期) 作者:蒋子龙

  如今会议多得已经让官场中人不再抱怨了,累了烦了腻了,就低头看几个“段子”,等于随身带着个“赵本山”

  知识界的一位高人,公开对媒体说:“古人有汉赋、唐诗、宋词……我们有什么?只有段子。”虽是调侃,但老先生却下意识地拿“段子”和中国的文化经典相提并论,足见“段子”在当今社会上的巨大影响,已构成不容忽视的文化景观。

  经过二十多年来在民间的大红大紫,经过民众长时期地大面积推广,“段子”不断地升级换代,今天的“段子”已经不单单是为了娱乐大众,逗大家哈哈一笑了。内容和形式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变得非常丰富和多姿多彩,增加了思想性、哲理性,有了劝善的、励志的“段子”等等。比如:

  “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有时最简单的可能就是最深刻的,人有时就需要马桶精神,按一下按扭什么都干净了”;

  “事做不好,就把人做好,人做不好,就把人用好,给猴一棵树,给虎一架山”。

  现在的“段子”不一定非编成合辙压韵的顺口溜,用杂文的形式也可。“北京一高校贴出告示,劝戒学生先不要谈恋爱,等你拿了诺贝尔奖以后,你现在交的女友很可能是你的丈母娘。”

  由于“段子”的功能增强了、加大了,于是便成为人们最便捷最有效的交流工具,让容易孤独和抑郁的现代人,相互间交流和沟通变得容易了。

  最难说出口的话可以先用“段子”试探,甚至直接用“段子”表达。同性间,一个“段子”就有可能成为莫逆,至少会成为朋友。异性间,一个“段子”就可以变亲密,倘是一个女人给一个男人发个黄段子,立刻就能将关系升温。官场中更是乐于用“段子”协调关系,凡当面不便说的话都可用“段子”探路:巴结、求助、拉票、安慰、献媚……

  “段子”还是现代社会的润滑剂。

  可调节气氛。有一次我去北京参加一个相当高级的评委会,评委中有个女高官,在座的专家学者久闻其大名,却没有几个人跟她熟悉,讨论会场变得拘谨、沉闷,大家都不自在。不一会,大家的手机都有了动静,原来是那位女高官给每个评委都发了一个轻松的“段子”,谁读完“段子”都得抬头看看她,彼此会心一笑。会场气氛立刻轻松自在了,讨论变得热烈起来。大家从心里赞叹那位女高官智慧、随和,把一直声誉不好的“段子”用活了。

  可调节精神。如今会议多得已经让官场中人不再抱怨了,抱怨也没有用,还不如自己调节。这个调节工具就是手机,有人竟随身带着两、三个手机,开会时调成震动模式,累了烦了腻了,就低头看几个“段子”,等于随身带着个“赵本山”。有“段子”陪伴,开会时一心可二用,无论多长的会、面对多么枯燥乏味的空话、套话,也都能给对付了。

  可调节情绪。“段子”是一个出气孔,对当代社会中的种种不平,起到一定的宣泄作用。如领导昏庸、贪污腐败、仗势欺人、为富不仁、明星丑闻等,常常会在第一时间被编成“段子”在社会上传开,让人解恨,解气。

  这许多年来,“段子”是“山寨文化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民间意识形态。

  这也正是“段子”的生命力如此强大的原因。20多年来,“段子”一直在地下活动,官方媒体从来不提倡,甚至被心照不宣地压制着,一直不能登大雅之堂。可它自生自长,无限蔓延,无孔不入,终于发展成一种谁也躲不过绕不开的庞大文化现象。

  其实,“段子”是政治和社会现象,是生活的反映。这个时代就是产生“段子”的“沃土”,现实就是一个个的“段子”,或许还更甚过“段子”。如“韩峰日记”、“天上人间”,不比“段子”更邪乎?有庞大的市场和需求,“段子”怎么能不兴旺发达?

  另外,媚俗文化大行其道,整个国家的文化环境,对“段子”的风行实际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赵本山、小沈阳,就是人见人爱的“活段子”,国家对“活段子”长期大捧特捧,手机上“段子”又算得了什么?“百家讲坛”就是“学术段子”,精英文化竟将历史和学术说成了“段子”。春晚就是全国的“大段子”,每个小品都挖空心思说几句雷人的话,逗大家哈哈一笑,就算成功。这不就是“段子”的创作秘诀吗?

  无论是政界还是文化界,都不必再对“段子”羞羞答答、欲说还止。应该像给赵本山发奖一样,也大张旗鼓地给“段子”发奖,将这许多年来的精彩“段子”编辑成册,公开发行,让“段子”的创作者们从地下走到地上,从民间走进庙堂。到那时,铺天盖地的“段子”可能离寿终正寝就不远了。

.pb{zoom:1;}.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分页 */.pagebox{zoom:1;overflow:hidden;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zoom:1; overflow:hidden; _float:left;}.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_height:21px; _line-height:21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pb{zoom:1;}.pb textarea{font-size:14px; margin:10px; font-family:"宋体"; background:#FFFFEE; color:#000066}.pb_t{line-height:30px; font-size:14px; color:#000; text-align:center;}/* 分页 */.pagebox{zoom:1;overflow:hidden; font-size:12px; font-family:"宋体",sans-serif;}.pagebox span{float:left; margin-right:2px; overflow:hidden; text-align:center; background:#fff;}.pagebox span a{display:block; zoom:1; overflow:hidden; _float:left;}.pagebox span.pagebox_pre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pagebox span.pagebox_pre{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visited,.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text-align:center; width:53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pre a:active,.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ext a:active{color:#363636; border:1px #2e6ab1 solid;}.pagebox span.pagebox_num_nonce{padding:0 8px; height:23px; line-height:23px; _height:21px; _line-height:21px; color:#fff; cursor:default; background:#296cb3; font-weight:bold;}.pagebox span.pagebox_num{color:#3568b9; 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visited{border:1px #9aafe5 solid; color:#3568b9; text-decoration:none; padding:0 8px; cursor:pointer;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hover,.pagebox span.pagebox_num a:active{border:1px #2e6ab1 solid;color:#363636;}.pagebox span.pagebox_num_ellipsis{color:#393733; width:22px; background:none; line-height:23px;}.pagebox span.pagebox_next_nolink{border:1px #ddd solid; width:53px; height:21px; *height:21px; line-height:21px; text-align:center; color:#999; cursor:defa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