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与包容”:传统文化人本思想之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2:37:59
  宽容品格与包容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儒家将“宽容”作为“仁”的重要内容,强调“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道家也同样主张“常宽容于物”;中国文化也是一种有着强大的摄受力和同化力的文化。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的包容性,才使其成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精神,首先是对人的宽容,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处,以形成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重要精神。孔子提出的“仁”就是“爱人”,即主张对人要充满爱心。能爱人才能宽容人。老子说“不争”为德。墨子提出“兼爱”说,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易传》更概括地说:“君子以厚德载物。”也就是要求君子应当有大地之广阔胸襟,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些学术思想各异的大家,在对人要宽容这一思想上如此一致,足以证明中国文化的宽容精神。同时还可以看出,宽容精神实际上是人的道德修养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体现,因而被誉为中华民族待人处事的一种美德。
  宽容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一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思想,并要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人际交往中要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他人。孔子的“宽恕”之道,是其“忠恕之道”的重要内容,是以爱人的“仁道”为基础的。
  《礼记•大学》又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提出“絜矩之道”,荀子又提出“兼容之道”(或称为“容众之道”)。
  宽容思想不仅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也体现在为政治国和民族关系方面。在治国之道方面,表现为“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即主张以广阔的胸襟,容纳不同的意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著名成语,便是典型的理论提炼。儒家的“德治”、“仁政”、“宽政”等思想,都是主张以宽恕的思想治理国家,并由此形成了中国政治的伦理化传统。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早在《尚书•尧典》就有“协和万邦”之说,即主张各国互相团结、和睦共处。历代统治者在制定和执行民族政策方面,也多采取了极大的宽容态度。如汉代司马相如受武帝之命“通西南夷”,招抚少数民族,便以“兼容并包”、“遐迩一体”为指导思想,并称这是武帝“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汉书•司马相如传》)。正是这种兼容天下的胸怀,使汉王朝将不同民族(所谓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融合为一体,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长期以来民族间的不断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的统一整体,而中华民族的形成正是因其持有的宽容的精神所致。虽然,在中国的大地上也曾经有过连绵的战争和无休止的征伐,但大都是直接起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像西欧那种以宗教信仰为旗帜对异教进行大规模屠杀的十字军征讨从来都没有发生过,而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却成了传统。这其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大特色,即包容意识。
  包容意识,就是对各种文化思想的兼收并蓄。具体表现在对各种文化的同化、融合和共存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绵长。
  当外域文化进入中国以后,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组成部分(有时也指少数民族的汉化),这就是“同化”过程。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过程。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本土以后,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佛教高僧的东渡、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国的士大夫。佛教传播的结果是,一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成果相互融合、贯通,形成中国式的佛教。其中,被称为“本地风光”的禅宗,尤其适合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另一部分反而消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充分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同化力以及兼容并包的品格。
  所谓“融合”,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基础上善于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不同地域及不同民族的文化,并使之相互融合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国各地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多有差异,因此古代中国又形成了不同区域文化的格局,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等。不同的区域文化导致了中国文化的多元结构。然而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格,又促使这些文化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渐趋合一。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化还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交相辉映,增色添彩。
  所谓“共存”,是指在中国文化中,各学术流派、各种宗教之间,可以长期共存。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文化发展成熟时期。当时是九流百家争鸣,儒、墨、道、法齐显并重,既没有政治上的禁锢,也不存在学术上的权威。正如梁启超所描述的那样:“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乍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非特我中华学术大观,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经过长期的平等互立,自由辩论,儒、墨、道、法、兵、名、阴阳等各家思想学术精华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被保留下来了。“天下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反映了先秦百家学说精华相互包容荟萃的历史事实。中国又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祅教、摩尼教、犹太教、基督教长期共存,并且各个宗教徒之间可以和睦相处,做到相互宽容和理解。有时甚至可以一人兼信两种宗教,既信佛也信道。而官方在宗教政策上也基本上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得各种宗教同时发展。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尊道、礼佛。因此,宗教在中国不想在西方那样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与此同时,中国各区域及少数民族文化,也在融合过程中保持着自己的小传统。虽然,中国文化从汉代开始“独尊儒术”,但在2000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各派学术、各种信仰、各方风俗事实上仍一直处在交融互济之中。这种文化现象,促成了中国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格。
  中国文化的宽容品格、包容意识,是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过一次有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他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的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里所说的成功经验,很大方面就在于中国文化的宽容品格和包容意识,这是中国文化无与伦比的生命力的内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