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络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5:39:18

(一) 什么是

(一) 什么是经络?

“经络”是中医用了几千年的名词。经脉大致是纵向分布于全身,如同纵向的水渠,好似人体的经线。然而有经必有纬,而脉轮恰似人体的纬线,全是横向的,横切所有纵向的经脉。(带脉就是横向的,在腰上转一圈)。

经络和脉轮在人体内纵横交错,如一人形鱼网,很象用电脑画出的人体三维立体网状发光线条,纵横交错地排列又很象丝瓜筋,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经络更是五脏六腑的一面镜子,而人体各个脏器外部的保护膜,也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光纤维,在这张网上出现异常时,相应的经络就会发送信号。

《黄帝内经》中说:“经络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营内卫外”的作用,集诊断、治疗和预防于一身。

中医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

经脉——十二经脉加上任、督二脉合称“十四正经”,在一般的中医经络图中主要画的就是经脉。经脉是主干,十二正经如江河,奇经八脉是水库,五脏六腑如同灯泡,经络好像导线,经络上的脉轮就如同导线上的开关。

灯泡不亮可能是没有电了,应该检查一下线路,找到不通的地方,电路一疏通灯就亮了。现在有换脏器的,有些换了时间不久新换的脏器也坏死了。是因为经络不通,真正有问题的部位没有解决,是治表不治本。

络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络脉如同江河分布出来的横向的小支流水系。络围绕在人体的皮下,细如发丝,实际上比头发丝还细得多,从上到下非常均匀地排列,几乎平均2 毫米就有一条,这就是中医所指的“络”,它是经脉的分支,江河下面的小分支。象丝瓜筋一样几乎遍布全身,就如山溪小河流一样。

脉轮——而脉轮正是横向控制在经络水渠上的道道闸门。例如带脉就是横向的一个平面,横切所有纵向经络,在这一平面的任何一点如果有瘀塞,那么相连接的经络也不通。由于脉轮是控制经络的,因此,临床中发现,脉轮通畅时经络不一定都通畅;而脉轮不通畅时经络必然不通畅。当把瘀塞的脉轮疏通后,原先不通畅的经络有时可瞬间即通。就像闸门是用来控制水渠的一样。由此可见,脉轮是控制和调谐经络的(例如,临床中发现带脉通了,对治愈妇科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经络不仅外接四肢百骸(百骸即五官窍),内通五脏六腑,而且经络之间也相互贯通。经络就是一张无处不通的网,是人体的高速公路。

现在请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感受一下经络。伸出我们的大拇指放在腋下,来拨动腋下的经络, 当我们拨动到这个经络时,我们的手指会有类似过电的酸麻感觉,这就是经络传递的感觉。为什么?

(二) 经络的结构和作用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经络在结构上——遍布全身,联系身体的上、下、内、外,将全身的脏腑、形体、官窍以及皮毛等所有的器官组织联系在一起。就像一张网,将身体的各个部分网在一起,这个网的主绳是“经”,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网的支绳是“络”,网络,支线的意思。大家可能都看过针灸穴位挂图,人体模型图上有线有点,那点代表的是腧穴,线代表的就是经线。图的正面侧面以及背面加起来一共有26条线,其中有24条对称的分布在身体的两侧,每侧12条,称为“十二经脉”。另外两条分布于身体的正中线,一前一后,身体的前为任脉,身体的后是督脉。

这些就是中医研究人体各部关系的整体观,是建立在经络基础之上的,可见经络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2、运行气血,润养周身

经络在功能上——运行气血,这是经络最重要的作用。血、气,是血离不开气,气离不开血,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同时血气也是人体精神活动状态的基础。血气充盛时,人体才能表现出充沛的精力、良好的记忆力、活跃的思维力、敏捷的应变力,就能够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身心健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腿脚很利索,你看他走起路来步伐很矫健。有些人你一听他说话,声音很响、很有底气就可以知道他是身体健康的人。

人体上一些气血循行的现象是经络概念产生的客观依据。但是西医用解剖的方法却看不到。为什么?因为“当身体的组织间隙或结构能作为经气流通常道和有经气流通的时候就存在经络;当经气流通停止时经络体系就不复存在”。尸体上经气不流通了,所以西医解剖就自然就找不到经络了。通常我们相遇到好久没见面的朋友时,第一反应就是,嘿!气色不错嘛,很精神哦!当看到朋友面无血色,精神不振时,我们就知道他有病了。

经络对于女性朋友最关心的美容和减肥是特别有效哦!面色不好是因为气血问题,那么经络疏通了,气色亮丽起来,还需要往脸上抹那么多的化妆品吗?再说了肥胖也是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至使脂肪和垃圾堆积。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其实这两个方面就是经络的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经络在结构上联系内外,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在功能上运行气血,将气血运行到身体的各部,发挥气血的濡养作用,维持身体各部正常的功能。当有外邪侵袭时,能够调动全身各部的气血抵御外邪,并将病邪通过经络排出体外。

比如:当我们在大热天,身体很热出了一身汗,一下子进入有空调的房间,此时汗毛孔会一下子闭合,有时还会打个喷嚏,这就是身体在低御外邪和往外排寒气。

当经络自身有瘀阻时就不能抵御外邪,外邪就会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衡,从而产生疾病。此时,经络虽然不能将病邪排出体外,却仍然发挥着抵御病邪的作用。同时,会在经络上的主要结构之一穴位上发出疼痛或者不舒服的信息,帮助我们诊断病邪情况。

刚才我们拨动腋下的经络时,我们的手指都会有感觉,这就是经络在外沟通肢窍;那么在内联络脏腑是怎么联络的呢?有这么一句话,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十指连心”。那么我们拨动的这条经络就是在内联络心胸,在外沟通肢窍。

如:当我们感到胸闷心慌,心脏不舒服的时候,就是气滞血瘀了,导致气血供不应求。此时就可以按摩和敲打手臂内侧,通过疏通经络使血液循环起来,气血运行起来以后,就可以缓解心脏的压力。我们推的是心包经,从劳宫一直到曲泽,“这一招‘推天河水’即可泻肝经之火,又可以补脾经之血。对那些夜里手脚心发热,汗出烧不退,烦躁难眠,夜咳不止等热性病症,小孩发烧不退等,最为有效”。

4、疏通阻塞的经络

和道路不畅就容易产生交通阻塞一样,如果人体的经络的某个部位不通畅,也容易产生气血的阻塞,而形成瘀血,甚则形成硬结积聚,这个时候相应的疾病也就随之产生了。所以人体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疏通经络的过程,中医常运用针刺、艾灸、拔火罐、推拿、刮痧、贴敷相应的中国灸等各种疏通阻塞的经络方法来治疗和防止疾病的发生。中医更注重未病、整体平衡和辩证施治,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黄帝内经》中说:"诸病于内,必形于外",是说如果人体的内部脏腑有病,必然会在外部表现出来。古人将这些人体的语言总结下来,替我们进行了细致的翻译,让我们可以一目了然。

(三) 五脏与经络、五官等的对应关系  

1. 肾开窍于耳,肾主骨;和膀胱相表里。恐伤肾

2. 肝开窍于目,肝主筋;和胆相表里。怒伤肝

3. 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忧伤肺

4. 脾开窍于唇,脾主肉;和胃相表里。思伤脾

5. 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和小肠相表里。喜伤心

肾开窍于耳——一般年纪大一点的人,或者健康状况不太乐观的人,经常会有耳鸣的情况。这也就是表明我们的肾功能虚了,这就是身体给我们发出了信号。“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信号传导出来了,给人以提醒。

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正在发展中的疾病,耳鸣,它是一个表像,一个症状,当我们接到这个信号,马上能够意识到,在这个时候就进行对应的保健预防或治疗,在疾病未成形的时候就阻止它的发展,不是比出了大问题再治疗更容易和经济吗?

肾主骨——病尚未成形时,我们如果没有意识到,那么再发展下去就会形成病。会形成什么病呢?“肾主骨”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腰酸,腿疼,脖子僵硬等等,一切骨头上的病,都是因为肾气不足了。这个时候病已经形成,甚至它牢不可破了,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甚至吃力不讨好。特别是一些年老体弱,常年大量服用药物的人,拿药当饭吃的人,有些人吃药比吃饭更认真,这种情况对肾的伤害就更大。所以,肾气虚弱是导致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肾和膀胱相表里——肾功能严重受损,就会影响到膀胱,排尿障碍,前后二阴的病等。临床经常有这么一种情况,有些人总是憋不住尿,尿不尽,夜尿多等等。还有些人的表现形式是总会无缘无故的担心,比如关好出门出去办事,都走出一段路了,突然又转回了,看看门是否关好了。或者到了家人下班、放学的时间了,怎么还不回来啊?会不会有什么事吧?这种担心、害怕的心理,也是因为肾功能有障碍。膀胱经在后背督脉的两侧,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可以去经常疏通之。

中国古代医学不光把五脏与经络、五官等的对应关系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同时还指出了得病的原因。

恐伤肾——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怎么预防。中医是讲预防为主,有句话说得好,‘上宫不治已病治未病’,它告诉你这个病还没有来的时候你就要治,等到病已成再治就晚了,它还告诉你‘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口渴了再去挖井,要打仗了你再去打宝剑,这不是晚了吗!所以呢,它就告诉你,要以预防为主!”

在临床中发现一些孩子很大了还遗尿,这都和恐俱有关。还有现在的孩子打针、吃药对肾也造成了伤害。打针的时候他害怕啊,这是不是恐俱啊。再者孩子的器官还是在生长阶段,还不足以抵御如此强大的攻势。从小肾就受到如此的伤害,身体健康当然会受影响,肾是先天之本嘛。正因为这样,也形成了现在很多疾病年轻化的趋势,我们的先天之本在如此小的年龄就受到伤害,后果可想而知。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以后天养先天”什么意思呢?就是肾要靠后天我们吃的食物化成水谷精微来滋养。人体的燃烧能量处就在小肠!古人在医著中说,“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是脏,小肠是腹,它们是一表一里的关系。

小肠在消化系统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食物进入口中,经过层层加工处理过的食糜才真正在小肠中开始吸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产生人体需要的能量,也给人体造血输送必需的养分。肚脐的位置正好在小肠的中部,中医称“神厥”,属任脉。中医认为,脐乃人体上下左右交会之中心,脐系人体血脉之蒂,为精、气、神之要冲。现在的很多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高血压,以及中医说的痰凝、血瘀、气滞等病症,都与小肠不能正常运转有关,所谓正常运转,就是两个字:“平衡”。

在整脊临床中:发现白血病患者,在X光片上可清晰地可看到胸椎(T10-T12)向右弯曲。矫正后,即可获显著的改善,是血癌患者的福音!因为(T10-T12)是加强小肠功能的。小肠才是造血机构,不是骨髓!

我们治病也要找对方向,找到病根就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很多简单、方便、省时的方式来刺激经络和穴位,从而保持人体各个脏腑功能的平衡、和谐,使气血畅通,身心团结,从而提高我们对外来疾病的战斗力。

经络就是我们的随身医生,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样才能正确使用经络穴位,最重要的,不用说,就是找对地儿。不管你介绍的方法多优越,如果不能正确地找到它们,一切都是枉费,不具有任何意义。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些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诀窍。

(四)痛就 找身体的反应

中医里有句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出了问题的脏腑器官由经络联系于外,找到痛点也就找到了穴位,即阿是穴。

如果人体的经络的某个部位不通畅,也容易产生气血的阻塞,而形成瘀血,甚则形成硬块积聚,疾病也就随之产生了,同时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压痛(用手一压,会有痛感); 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 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等。 在找穴位之前,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如果有以上反应,那就说明找对了!这时候我们就要疏通这里瘀塞的经络。

(五) 经络在治疗方面的运用

1.调谐心理——人世间的疾病千奇百怪,常见病就有几百种,而真正能说清病因的疾病却寥寥无几。怎么办呢?中医里有一句精华叫“治病但求其本”。只要找到了产生疾病的本源,那么不管它如何变化多端,如何纷繁复杂,皆是万变不离其宗,尽在掌控之中。

恐伤肾、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喜伤心,这是古人早已总结出的经验。病是怎么来的,就要怎么回去,所以治病的首要问题是放松情绪。大家一定看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人一生气,就会感到胸口堵的很,血压上升。有人呢气的吃不下饭,有人更厉害,一生气上火全身都会抽抽,圈成一团,因为肝主筋嘛。肝火一上来筋就抽起来了。病由心生,都是因为不良情绪致病。

有人会想啊,我天天都开开心心的不是很好嘛!是啊!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情就可以了,任何情绪都不能太过分。就是提醒人们不要高兴的‘忘其所以’,乐极就会生悲。有种情况是胸口老是堵的很,气不爽,就是因为气过头啦。久而久之胸口这里就会有硬块,按下去会很痛。有很多慢性病和胸前的任脉不通有关。

病由心生,是我们给自己输入了得病的程序。洪昭光教授讲了一个发生在他们医院里的故事:有这么一个健康的人,因为错拿了癌症患者的检验报告,回去就得癌症了。心想事成嘛!本来是假的啊,是错误的信息。可是一旦你确认了,就弄假成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输入健康良性的信息。重新检查以后专家告诉说不是癌症,当时就从床上下来了。可见心理决定着命运哦!

癌症患者到最后都是自己吓死自己的。最难治的就是心病,身体的病治好了,心结如果不打开,身体上的病还会回来。一切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啊!

2.疏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是十四经的“水库”;

脊椎是生命的支柱,有保护神经的作用,人体一切活动都是靠与脊椎有密切连带关系的神经系统来指挥的。如果脊椎状况不良,就会影响经络的通行,经络不通,则气血凝滞,阴阳失去平衡,必然波及神经系统,波及到内脏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最终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器质性病变。医学证实,脊椎损伤会影响到人体神经、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及内分泌等各系统。

中国传统医学称脊椎为督脉。其督率周身阳气,与五脏六腑相通,确保人体健康,抵御病邪侵入。具有“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乃人体健康之本。《庄子》说:“沿顺督脉这条命脉,可以贻养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涵养精神,可以享尽天年”。人体前正中线任脉和背部正中线督脉相通、一阴一阳、古人养生气功之法,开通任督二脉,则一身百脉皆通,人必大寿。

a.督脉号称是阳脉之海,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与五脏六腑有特殊联系,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距离脊柱1.5寸的那条线上,身体的任何地方不正常,在脊椎两边都可以找到痛点,可以称为膀胱经背俞穴段,大体上依据脏腑在体内所处位置的高低而由上向下排列。痛点就是气血瘀阻的地方。清除瘀血,让毒气排出去,膀胱经是人体的最长的排毒通道,分布在脊椎两侧。

如:凡是有肠胃、脏腑胀气的患者,100%患有脊椎两旁钙化症。所以,31对神经都有不同程度受压,人体就产生分泌失调。我们用按摩手法把脊椎两旁的“华佗夹脊穴”(脊椎每旁有17个穴位,共计34个穴位)的硬块及钙化物找到,会有痛感,这就是找到了督脉瘀阻处。就可以贴上相应的中国灸,或用热敷、熏蒸、艾灸、按摩等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果通过这些方法解除了脊神经的“电阻”,患者会顿觉轻松,并且内脏马上就舒服起来。这就相当于接通了中枢神经的电线,使神经“网络”正常运转了。

b.任脉是阴脉之海,最补肾的非任脉莫数;腹部是制造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场所,人体腹部对大脑供血的影响,和对健康及衰老的影响。俗话说:“八分饱人不老”,八分饱是比较合适的量。既能够满足人体的营养供给,又不增加脏腑的负担,还不会造成由于热量过剩引起的身体老化。

第一性保健大穴——关元;

人体性命之祖——气海(丹田);

人体命根子的大门——神阙(肚脐眼);

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中脘穴;

宽心顺气——膻中穴;这些主要的大穴都在任脉上。所以要把任督二脉先疏通。

3.疏通与疾病相关的经络——治疗病灶

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

血管张力反射,发汗(散热)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勃起反射等活动都在脊髓完成,但平时这些反射活动都受高位中枢神经的控制。

人的脊髓神经自脊髓发出到全身各相关部位,共计有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据调查,全世界约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的人80%与脊柱病有关。因为,脊柱是百病之源,是人体的命脉之柱。人体所有的疾病病根几乎都在脊椎上。脊椎是主要“脉轮”的控制部位,由它控制着经络和脏腑。所以,如果能够经常疏通脊椎上的经络,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疾病,防止未病,起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作用。

脊柱病是世界各类人群的常见病。虽然颈椎病、腰椎病发病率最高,而胸椎病引起的内脏病则更多见并且不被人们所知或发现。某些职业颈腰椎病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轻者头、颈、肩、臂、腰腿痛,重者瘫痪,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严重危害。

a.头面部找颈椎

诊断方面根据患者的症状检查:尽管没有恒定的节段症状规律,但从大量临床资料统计结果来看,仍有如下一些规律可循。

颈椎上段(C1-C3)以头面、五官、心脏和脑血管神经症状为主,如头痛、眩晕、失眠、视力下降、耳鸣、胸闷、心动过速。

颈椎下段(C4-C6)以颈、肩、背、上肢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碍以及心脏出现心动过缓等症状。

临床提示:心律不齐,在X光片上呈现颈椎第三椎到第五椎(C3-C5)向右弯曲。

b.胸部疾病找胸椎

胸椎上段(C7-T3)以血管系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肋间神经痛为主,如心房纤颤、低血压、心慌、胸闷、心率失常、心烦易躁、肩胛部痛、左上胸部痛等。

临床提示:在带状疱疹生水泡的上方3-5厘米处,即可找到异位的椎体(通常是T3-T5)。矫正此处,带状疱疹即可治愈;带状疱疹不属于运动神经痛,而是属于知觉神经痛,所以患者异常疼痛。

胸椎上中段(T2-T6)以呼吸系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胸壁痛为主,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胸壁痛、乳房痛、呃逆、胸闷等。

临床提示:很多患胃病的人经过吃药或开刀,巳经痊愈,可是隔数月或数年后,胃病又复发了。这说明胃病因服药或开刀巳经好了,可是引起胃病的椎体(第六胸椎)仍然是歪斜着,所以胃病又犯了。

临床提示:气喘病,在X光片上呈现胸椎(T4-T5)向右弯曲。

胸椎中段(T6-T9)以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为主,如胃痛、胃胀、反酸暖气、食欲不振、肝区痛、胆囊炎、胆石症、上腹胀等。

很多患胃病的人经过吃药或开刀,巳经痊愈,可是隔数月或数年后,胃病又复发了。这说明胃病因服药或开刀巳经好了,可是引起胃病的椎体(第六胸椎)仍然是歪斜着,所以胃病又犯了。这也说明“很多病痛是因局部肌肉疲劳、紧张、瘀血、肿胀以致脊柱错位或弯曲所引起的神经回路不通”这是慢性病的根源。可以针对患病处化解瘀血、疏松紧张的肌肉,使受压的神经得以恢复正常。例如,可以在病患处敷以中国灸之“胃炎灸”,脊椎处的痛点同时贴敷,再配合足疗灸效果会更好。

临床提示:肝机能障碍、肝硬化,绝大部分因颈椎(T7-T10)向左捻转,造成胁间神经痛,久而久之即演变成肝硬化!

临床提示:糖尿病(T7-T10)向右捻转。左侧肋间神经痛。a、胃部出口幽门障碍。b、十二指肠疾病。c、胰腺疾病,这三大疾病的发生源。

胸椎下段(T9-T12)以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为主,如胃痛、肝区痛、腹胀、睾丸炎、子宫炎、卵巢炎、胰腺炎、排尿异常、尿路结石、糖尿病等。

临床提示:大量流鼻血、经血、吐血……等病,都于胸椎(T10-T12),疏通后可获令人惊讶的止血作用。

临床提示:胃脘痛或胀痛,或痛时隐隐,或剧痛,或痛如针刺,于胸椎(T11-T12)旁较为明显,多发于进食后34小时。伴有胸脘痞闷,嘈杂,吞酸嗳气,食欲不佳,畏食,夜寐不安,大便干结或溏薄,便色黯黑,精神萎靡,四肢乏力,面色无华,苔薄白或黄腻,脉弦细或涩。本病往往和胃下垂,胃溃疡,肠粘连等慢性消化道疾病同时出现。

c.腰腹以下看腰骶椎

如果患者有下列症状,即先检查腰间有无痛点!因为这些疾病往往是因为腰痛而引发的:尿频、便秘、前列腺肥大、慢性膀胱炎、输尿管障碍、卵巢、痔疮、走路困难、坐骨神经痛。

临床提示:痛风诱因最大的部分是骶椎向右倾斜,腰骶关节也向右弯曲,引起了总腓骨型的坐骨神经痛,而后才引起痛风。所以治愈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当可消除痛风。

临床提示:腿痛,病根却在腰椎、尾椎上,如果只治腿,而不打通腰椎和尾椎,则无明显疗效。如果按通腰椎和尾椎,再治疗腿痛当时既可减轻,再配合患病处化解瘀血,彻底把管道输通,真正治疗疾病。

腰痛的原因很多,而因腰骶关节错位导致腰痛占百分之70左右。尾椎错位或骶尾关节错位,造成老人性跛行,孕妇患得此病,生产时要开刀。(:颈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

所以人体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疏通与疾病相关的经络的过程,排除毒素和瘀阻的过程。医生能治的病,原来都是人体自身可恢复的病。

令人遗憾的是,上述疾病是因为违背自然规律,追求享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如脊柱病的形成绝大部分是病人自已一手造成的,是自已不懂得呵护脊柱引起的,是人们对脊柱的保健知识太无知而酿的苦果。如随意的坐卧,特别是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电视,不良的姿势习惯,长期偏一侧睡觉,喜欢跷二郎腿,久坐办公或玩电脑,缺少运动等,使脊柱多处弯曲,肌肉拉紧,紧而不通,长时间牵拉使肌肉内产生条索状硬条。脊椎因堵塞不通时,人体内运行的气流和能量就会从此处外溢,使身体受损。其原理如同水渠,某处堵塞,水流受阻则会憋涨而溃口外流,下游流量则会明显减少。这些因素都会使脊柱受到伤害。久之软组织对脊柱保护能力减弱,从而引起颈、胸、腰椎病(脊柱病)。调查发现,从事财务、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学生、司机等职业和缺乏运动的人群,是脊柱病多发人群。

求医还是要求自己,身体出现症状,其实是提醒我们用错了身体,该改变了!医生只是在关键时间、关键的地方、准确地诊断、帮了病人关键的一步而已。医生不应该只是人体的维修工,哪坏修哪,哪坏拆哪。

中医治病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要想少生病,要想身体健康,防止人体过早衰老,就要克服外来的“六淫“,主要是人的“情”,对小肠功能的影响。心情舒畅,合理善食,合理的睡眠,合理健身,保持人体内的相对平衡,有身体不适或病,应及时正确地调理或治疗,这都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最后把韦以宗教授《脊柱亚健康》的口诀奉献给朋友们 :

脊柱劳伤,筋骨错缝;百病滋生,寿命多凶。

颈椎不正,失眠多梦;肩臂手麻,头晕头痛。

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咽痛生嘶,面无花容。

胸椎侧凸,背似驼峰;乳房瘦垂,心慌闷胸。

下胸扭弯,肝胆无功;腹肌无力,胃肠不通。

上腰不正,步态龙钟;性事无能,分泌乱笼。

下腰曲歪,腰酸腿痛;大腹便便,身材臃肿。

骶尾骨斜,臀倾不丰;头痛神昏,二便失控。

脊梁骨气,生命至重;骨正筋柔,青春雄风。

据调查,全世界约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的人80%与脊柱病有关。因为,脊柱是百病之源,是人体的命脉之柱。人体所有的疾病病根几乎都在脊椎上。脊椎是主要“脉轮”的控制部位,由它控制着经络和脏腑。

脊柱病是世界各类人群的常见病。虽然颈椎病、腰椎病发病率最高,而胸椎病引起的内脏病则更多见并且不被人们所知或发现。某些职业颈腰椎病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轻者头、颈、肩、臂、腰腿痛,重者瘫痪,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严重危害。

今天给朋友们介绍了个人对经络的浮浅认识,以及经络于人体的关系、经络的功能、作用和使用。这是我们整合了各种疗法的优势,经过对《黄帝内经》理实践证实了的,高效实用符合规律的。当然一定还会有不足之处,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更欢迎学术交流。

我们的宗旨:宏杨传统文化,回归自然医学。把健康和幸福带给朋友们。

 

“经络”是中医用了几千年的名词。经脉大致是纵向分布于全身,如同纵向的水渠,好似人体的经线。然而有经必有纬,而脉轮恰似人体的纬线,全是横向的,横切所有纵向的经脉。(带脉就是横向的,在腰上转一圈)。

经络和脉轮在人体内纵横交错,如一人形鱼网,很象用电脑画出的人体三维立体网状发光线条,纵横交错地排列又很象丝瓜筋,在人体里构成了一张大网,经络更是五脏六腑的一面镜子,而人体各个脏器外部的保护膜,也是一片密密麻麻的光纤维,在这张网上出现异常时,相应的经络就会发送信号。

《黄帝内经》中说:“经络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营内卫外”的作用,集诊断、治疗和预防于一身。

中医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

经脉——十二经脉加上任、督二脉合称“十四正经”,在一般的中医经络图中主要画的就是经脉。经脉是主干,十二正经如江河,奇经八脉是水库,五脏六腑如同灯泡,经络好像导线,经络上的脉轮就如同导线上的开关。

灯泡不亮可能是没有电了,应该检查一下线路,找到不通的地方,电路一疏通灯就亮了。现在有换脏器的,有些换了时间不久新换的脏器也坏死了。是因为经络不通,真正有问题的部位没有解决,是治表不治本。

络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络脉如同江河分布出来的横向的小支流水系。络围绕在人体的皮下,细如发丝,实际上比头发丝还细得多,从上到下非常均匀地排列,几乎平均2 毫米就有一条,这就是中医所指的“络”,它是经脉的分支,江河下面的小分支。象丝瓜筋一样几乎遍布全身,就如山溪小河流一样。

脉轮——而脉轮正是横向控制在经络水渠上的道道闸门。例如带脉就是横向的一个平面,横切所有纵向经络,在这一平面的任何一点如果有瘀塞,那么相连接的经络也不通。由于脉轮是控制经络的,因此,临床中发现,脉轮通畅时经络不一定都通畅;而脉轮不通畅时经络必然不通畅。当把瘀塞的脉轮疏通后,原先不通畅的经络有时可瞬间即通。就像闸门是用来控制水渠的一样。由此可见,脉轮是控制和调谐经络的(例如,临床中发现带脉通了,对治愈妇科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经络不仅外接四肢百骸(百骸即五官窍),内通五脏六腑,而且经络之间也相互贯通。经络就是一张无处不通的网,是人体的高速公路。

现在请大家来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感受一下经络。伸出我们的大拇指放在腋下,来拨动腋下的经络, 当我们拨动到这个经络时,我们的手指会有类似过电的酸麻感觉,这就是经络传递的感觉。为什么?

(二) 经络的结构和作用

1、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经络在结构上——遍布全身,联系身体的上、下、内、外,将全身的脏腑、形体、官窍以及皮毛等所有的器官组织联系在一起。就像一张网,将身体的各个部分网在一起,这个网的主绳是“经”,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网的支绳是“络”,网络,支线的意思。大家可能都看过针灸穴位挂图,人体模型图上有线有点,那点代表的是腧穴,线代表的就是经线。图的正面侧面以及背面加起来一共有26条线,其中有24条对称的分布在身体的两侧,每侧12条,称为“十二经脉”。另外两条分布于身体的正中线,一前一后,身体的前为任脉,身体的后是督脉。

这些就是中医研究人体各部关系的整体观,是建立在经络基础之上的,可见经络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2、运行气血,润养周身

经络在功能上——运行气血,这是经络最重要的作用。血、气,是血离不开气,气离不开血,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同时血气也是人体精神活动状态的基础。血气充盛时,人体才能表现出充沛的精力、良好的记忆力、活跃的思维力、敏捷的应变力,就能够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身心健康。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腿脚很利索,你看他走起路来步伐很矫健。有些人你一听他说话,声音很响、很有底气就可以知道他是身体健康的人。

人体上一些气血循行的现象是经络概念产生的客观依据。但是西医用解剖的方法却看不到。为什么?因为“当身体的组织间隙或结构能作为经气流通常道和有经气流通的时候就存在经络;当经气流通停止时经络体系就不复存在”。尸体上经气不流通了,所以西医解剖就自然就找不到经络了。通常我们相遇到好久没见面的朋友时,第一反应就是,嘿!气色不错嘛,很精神哦!当看到朋友面无血色,精神不振时,我们就知道他有病了。

经络对于女性朋友最关心的美容和减肥是特别有效哦!面色不好是因为气血问题,那么经络疏通了,气色亮丽起来,还需要往脸上抹那么多的化妆品吗?再说了肥胖也是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至使脂肪和垃圾堆积。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其实这两个方面就是经络的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功能,经络在结构上联系内外,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在功能上运行气血,将气血运行到身体的各部,发挥气血的濡养作用,维持身体各部正常的功能。当有外邪侵袭时,能够调动全身各部的气血抵御外邪,并将病邪通过经络排出体外。

比如:当我们在大热天,身体很热出了一身汗,一下子进入有空调的房间,此时汗毛孔会一下子闭合,有时还会打个喷嚏,这就是身体在低御外邪和往外排寒气。

当经络自身有瘀阻时就不能抵御外邪,外邪就会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衡,从而产生疾病。此时,经络虽然不能将病邪排出体外,却仍然发挥着抵御病邪的作用。同时,会在经络上的主要结构之一穴位上发出疼痛或者不舒服的信息,帮助我们诊断病邪情况。

刚才我们拨动腋下的经络时,我们的手指都会有感觉,这就是经络在外沟通肢窍;那么在内联络脏腑是怎么联络的呢?有这么一句话,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十指连心”。那么我们拨动的这条经络就是在内联络心胸,在外沟通肢窍。

如:当我们感到胸闷心慌,心脏不舒服的时候,就是气滞血瘀了,导致气血供不应求。此时就可以按摩和敲打手臂内侧,通过疏通经络使血液循环起来,气血运行起来以后,就可以缓解心脏的压力。我们推的是心包经,从劳宫一直到曲泽,“这一招‘推天河水’即可泻肝经之火,又可以补脾经之血。对那些夜里手脚心发热,汗出烧不退,烦躁难眠,夜咳不止等热性病症,小孩发烧不退等,最为有效”。

4、疏通阻塞的经络

和道路不畅就容易产生交通阻塞一样,如果人体的经络的某个部位不通畅,也容易产生气血的阻塞,而形成瘀血,甚则形成硬结积聚,这个时候相应的疾病也就随之产生了。所以人体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疏通经络的过程,中医常运用针刺、艾灸、拔火罐、推拿、刮痧、贴敷相应的中国灸等各种疏通阻塞的经络方法来治疗和防止疾病的发生。中医更注重未病、整体平衡和辩证施治,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黄帝内经》中说:"诸病于内,必形于外",是说如果人体的内部脏腑有病,必然会在外部表现出来。古人将这些人体的语言总结下来,替我们进行了细致的翻译,让我们可以一目了然。

(三) 五脏与经络、五官等的对应关系  

1. 肾开窍于耳,肾主骨;和膀胱相表里。恐伤肾

2. 肝开窍于目,肝主筋;和胆相表里。怒伤肝

3. 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忧伤肺

4. 脾开窍于唇,脾主肉;和胃相表里。思伤脾

5. 舌为心之苗,心主血脉;和小肠相表里。喜伤心

肾开窍于耳——一般年纪大一点的人,或者健康状况不太乐观的人,经常会有耳鸣的情况。这也就是表明我们的肾功能虚了,这就是身体给我们发出了信号。“经络是人体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信号传导出来了,给人以提醒。

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正在发展中的疾病,耳鸣,它是一个表像,一个症状,当我们接到这个信号,马上能够意识到,在这个时候就进行对应的保健预防或治疗,在疾病未成形的时候就阻止它的发展,不是比出了大问题再治疗更容易和经济吗?

肾主骨——病尚未成形时,我们如果没有意识到,那么再发展下去就会形成病。会形成什么病呢?“肾主骨”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腰酸,腿疼,脖子僵硬等等,一切骨头上的病,都是因为肾气不足了。这个时候病已经形成,甚至它牢不可破了,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甚至吃力不讨好。特别是一些年老体弱,常年大量服用药物的人,拿药当饭吃的人,有些人吃药比吃饭更认真,这种情况对肾的伤害就更大。所以,肾气虚弱是导致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肾和膀胱相表里——肾功能严重受损,就会影响到膀胱,排尿障碍,前后二阴的病等。临床经常有这么一种情况,有些人总是憋不住尿,尿不尽,夜尿多等等。还有些人的表现形式是总会无缘无故的担心,比如关好出门出去办事,都走出一段路了,突然又转回了,看看门是否关好了。或者到了家人下班、放学的时间了,怎么还不回来啊?会不会有什么事吧?这种担心、害怕的心理,也是因为肾功能有障碍。膀胱经在后背督脉的两侧,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可以去经常疏通之。

中国古代医学不光把五脏与经络、五官等的对应关系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同时还指出了得病的原因。

恐伤肾——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怎么预防。中医是讲预防为主,有句话说得好,‘上宫不治已病治未病’,它告诉你这个病还没有来的时候你就要治,等到病已成再治就晚了,它还告诉你‘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口渴了再去挖井,要打仗了你再去打宝剑,这不是晚了吗!所以呢,它就告诉你,要以预防为主!”

在临床中发现一些孩子很大了还遗尿,这都和恐俱有关。还有现在的孩子打针、吃药对肾也造成了伤害。打针的时候他害怕啊,这是不是恐俱啊。再者孩子的器官还是在生长阶段,还不足以抵御如此强大的攻势。从小肾就受到如此的伤害,身体健康当然会受影响,肾是先天之本嘛。正因为这样,也形成了现在很多疾病年轻化的趋势,我们的先天之本在如此小的年龄就受到伤害,后果可想而知。

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以后天养先天”什么意思呢?就是肾要靠后天我们吃的食物化成水谷精微来滋养。人体的燃烧能量处就在小肠!古人在医著中说,“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是脏,小肠是腹,它们是一表一里的关系。

小肠在消化系统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食物进入口中,经过层层加工处理过的食糜才真正在小肠中开始吸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产生人体需要的能量,也给人体造血输送必需的养分。肚脐的位置正好在小肠的中部,中医称“神厥”,属任脉。中医认为,脐乃人体上下左右交会之中心,脐系人体血脉之蒂,为精、气、神之要冲。现在的很多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高血压,以及中医说的痰凝、血瘀、气滞等病症,都与小肠不能正常运转有关,所谓正常运转,就是两个字:“平衡”。

在整脊临床中:发现白血病患者,在X光片上可清晰地可看到胸椎(T10-T12)向右弯曲。矫正后,即可获显著的改善,是血癌患者的福音!因为(T10-T12)是加强小肠功能的。小肠才是造血机构,不是骨髓!

我们治病也要找对方向,找到病根就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很多简单、方便、省时的方式来刺激经络和穴位,从而保持人体各个脏腑功能的平衡、和谐,使气血畅通,身心团结,从而提高我们对外来疾病的战斗力。

经络就是我们的随身医生,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说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代养生学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那么怎样才能正确使用经络穴位,最重要的,不用说,就是找对地儿。不管你介绍的方法多优越,如果不能正确地找到它们,一切都是枉费,不具有任何意义。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些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诀窍。

(四)痛就 找身体的反应

中医里有句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出了问题的脏腑器官由经络联系于外,找到痛点也就找到了穴位,即阿是穴。

如果人体的经络的某个部位不通畅,也容易产生气血的阻塞,而形成瘀血,甚则形成硬块积聚,疾病也就随之产生了,同时穴位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压痛(用手一压,会有痛感); 硬结(用手指触摸,有硬结);感觉敏感(稍微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 色素沉淀(出现黑痣、斑);温度变化(和周围皮肤有温度差,比如发凉或者发烫)等。 在找穴位之前,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如果有以上反应,那就说明找对了!这时候我们就要疏通这里瘀塞的经络。

(五) 经络在治疗方面的运用

1.调谐心理——人世间的疾病千奇百怪,常见病就有几百种,而真正能说清病因的疾病却寥寥无几。怎么办呢?中医里有一句精华叫“治病但求其本”。只要找到了产生疾病的本源,那么不管它如何变化多端,如何纷繁复杂,皆是万变不离其宗,尽在掌控之中。

恐伤肾、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喜伤心,这是古人早已总结出的经验。病是怎么来的,就要怎么回去,所以治病的首要问题是放松情绪。大家一定看到过这样的事情:有人一生气,就会感到胸口堵的很,血压上升。有人呢气的吃不下饭,有人更厉害,一生气上火全身都会抽抽,圈成一团,因为肝主筋嘛。肝火一上来筋就抽起来了。病由心生,都是因为不良情绪致病。

有人会想啊,我天天都开开心心的不是很好嘛!是啊!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情就可以了,任何情绪都不能太过分。就是提醒人们不要高兴的‘忘其所以’,乐极就会生悲。有种情况是胸口老是堵的很,气不爽,就是因为气过头啦。久而久之胸口这里就会有硬块,按下去会很痛。有很多慢性病和胸前的任脉不通有关。

病由心生,是我们给自己输入了得病的程序。洪昭光教授讲了一个发生在他们医院里的故事:有这么一个健康的人,因为错拿了癌症患者的检验报告,回去就得癌症了。心想事成嘛!本来是假的啊,是错误的信息。可是一旦你确认了,就弄假成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输入健康良性的信息。重新检查以后专家告诉说不是癌症,当时就从床上下来了。可见心理决定着命运哦!

癌症患者到最后都是自己吓死自己的。最难治的就是心病,身体的病治好了,心结如果不打开,身体上的病还会回来。一切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啊!

2.疏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是十四经的“水库”;

脊椎是生命的支柱,有保护神经的作用,人体一切活动都是靠与脊椎有密切连带关系的神经系统来指挥的。如果脊椎状况不良,就会影响经络的通行,经络不通,则气血凝滞,阴阳失去平衡,必然波及神经系统,波及到内脏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最终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器质性病变。医学证实,脊椎损伤会影响到人体神经、呼吸、消化、泌尿、生殖及内分泌等各系统。

中国传统医学称脊椎为督脉。其督率周身阳气,与五脏六腑相通,确保人体健康,抵御病邪侵入。具有“决生死,处百病”的作用,乃人体健康之本。《庄子》说:“沿顺督脉这条命脉,可以贻养身体,可以保全生命,可以涵养精神,可以享尽天年”。人体前正中线任脉和背部正中线督脉相通、一阴一阳、古人养生气功之法,开通任督二脉,则一身百脉皆通,人必大寿。

a.督脉号称是阳脉之海,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与五脏六腑有特殊联系,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距离脊柱1.5寸的那条线上,身体的任何地方不正常,在脊椎两边都可以找到痛点,可以称为膀胱经背俞穴段,大体上依据脏腑在体内所处位置的高低而由上向下排列。痛点就是气血瘀阻的地方。清除瘀血,让毒气排出去,膀胱经是人体的最长的排毒通道,分布在脊椎两侧。

如:凡是有肠胃、脏腑胀气的患者,100%患有脊椎两旁钙化症。所以,31对神经都有不同程度受压,人体就产生分泌失调。我们用按摩手法把脊椎两旁的“华佗夹脊穴”(脊椎每旁有17个穴位,共计34个穴位)的硬块及钙化物找到,会有痛感,这就是找到了督脉瘀阻处。就可以贴上相应的中国灸,或用热敷、熏蒸、艾灸、按摩等活血化瘀的方法。如果通过这些方法解除了脊神经的“电阻”,患者会顿觉轻松,并且内脏马上就舒服起来。这就相当于接通了中枢神经的电线,使神经“网络”正常运转了。

b.任脉是阴脉之海,最补肾的非任脉莫数;腹部是制造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场所,人体腹部对大脑供血的影响,和对健康及衰老的影响。俗话说:“八分饱人不老”,八分饱是比较合适的量。既能够满足人体的营养供给,又不增加脏腑的负担,还不会造成由于热量过剩引起的身体老化。

第一性保健大穴——关元;

人体性命之祖——气海(丹田);

人体命根子的大门——神阙(肚脐眼);

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中脘穴;

宽心顺气——膻中穴;这些主要的大穴都在任脉上。所以要把任督二脉先疏通。

3.疏通与疾病相关的经络——治疗病灶

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是:

血管张力反射,发汗(散热)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勃起反射等活动都在脊髓完成,但平时这些反射活动都受高位中枢神经的控制。

人的脊髓神经自脊髓发出到全身各相关部位,共计有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据调查,全世界约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的人80%与脊柱病有关。因为,脊柱是百病之源,是人体的命脉之柱。人体所有的疾病病根几乎都在脊椎上。脊椎是主要“脉轮”的控制部位,由它控制着经络和脏腑。所以,如果能够经常疏通脊椎上的经络,可以治疗和缓解很多疾病,防止未病,起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作用。

脊柱病是世界各类人群的常见病。虽然颈椎病、腰椎病发病率最高,而胸椎病引起的内脏病则更多见并且不被人们所知或发现。某些职业颈腰椎病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轻者头、颈、肩、臂、腰腿痛,重者瘫痪,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严重危害。

a.头面部找颈椎

诊断方面根据患者的症状检查:尽管没有恒定的节段症状规律,但从大量临床资料统计结果来看,仍有如下一些规律可循。

颈椎上段(C1-C3)以头面、五官、心脏和脑血管神经症状为主,如头痛、眩晕、失眠、视力下降、耳鸣、胸闷、心动过速。

颈椎下段(C4-C6)以颈、肩、背、上肢麻木,疼痛和功能障碍以及心脏出现心动过缓等症状。

临床提示:心律不齐,在X光片上呈现颈椎第三椎到第五椎(C3-C5)向右弯曲。

b.胸部疾病找胸椎

胸椎上段(C7-T3)以血管系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肋间神经痛为主,如心房纤颤、低血压、心慌、胸闷、心率失常、心烦易躁、肩胛部痛、左上胸部痛等。

临床提示:在带状疱疹生水泡的上方3-5厘米处,即可找到异位的椎体(通常是T3-T5)。矫正此处,带状疱疹即可治愈;带状疱疹不属于运动神经痛,而是属于知觉神经痛,所以患者异常疼痛。

胸椎上中段(T2-T6)以呼吸系统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胸壁痛为主,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胸壁痛、乳房痛、呃逆、胸闷等。

临床提示:很多患胃病的人经过吃药或开刀,巳经痊愈,可是隔数月或数年后,胃病又复发了。这说明胃病因服药或开刀巳经好了,可是引起胃病的椎体(第六胸椎)仍然是歪斜着,所以胃病又犯了。

临床提示:气喘病,在X光片上呈现胸椎(T4-T5)向右弯曲。

胸椎中段(T6-T9)以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为主,如胃痛、胃胀、反酸暖气、食欲不振、肝区痛、胆囊炎、胆石症、上腹胀等。

很多患胃病的人经过吃药或开刀,巳经痊愈,可是隔数月或数年后,胃病又复发了。这说明胃病因服药或开刀巳经好了,可是引起胃病的椎体(第六胸椎)仍然是歪斜着,所以胃病又犯了。这也说明“很多病痛是因局部肌肉疲劳、紧张、瘀血、肿胀以致脊柱错位或弯曲所引起的神经回路不通”这是慢性病的根源。可以针对患病处化解瘀血、疏松紧张的肌肉,使受压的神经得以恢复正常。例如,可以在病患处敷以中国灸之“胃炎灸”,脊椎处的痛点同时贴敷,再配合足疗灸效果会更好。

临床提示:肝机能障碍、肝硬化,绝大部分因颈椎(T7-T10)向左捻转,造成胁间神经痛,久而久之即演变成肝硬化!

临床提示:糖尿病(T7-T10)向右捻转。左侧肋间神经痛。a、胃部出口幽门障碍。b、十二指肠疾病。c、胰腺疾病,这三大疾病的发生源。

胸椎下段(T9-T12)以泌尿生殖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为主,如胃痛、肝区痛、腹胀、睾丸炎、子宫炎、卵巢炎、胰腺炎、排尿异常、尿路结石、糖尿病等。

临床提示:大量流鼻血、经血、吐血……等病,都于胸椎(T10-T12),疏通后可获令人惊讶的止血作用。

临床提示:胃脘痛或胀痛,或痛时隐隐,或剧痛,或痛如针刺,于胸椎(T11-T12)旁较为明显,多发于进食后34小时。伴有胸脘痞闷,嘈杂,吞酸嗳气,食欲不佳,畏食,夜寐不安,大便干结或溏薄,便色黯黑,精神萎靡,四肢乏力,面色无华,苔薄白或黄腻,脉弦细或涩。本病往往和胃下垂,胃溃疡,肠粘连等慢性消化道疾病同时出现。

c.腰腹以下看腰骶椎

如果患者有下列症状,即先检查腰间有无痛点!因为这些疾病往往是因为腰痛而引发的:尿频、便秘、前列腺肥大、慢性膀胱炎、输尿管障碍、卵巢、痔疮、走路困难、坐骨神经痛。

临床提示:痛风诱因最大的部分是骶椎向右倾斜,腰骶关节也向右弯曲,引起了总腓骨型的坐骨神经痛,而后才引起痛风。所以治愈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当可消除痛风。

临床提示:腿痛,病根却在腰椎、尾椎上,如果只治腿,而不打通腰椎和尾椎,则无明显疗效。如果按通腰椎和尾椎,再治疗腿痛当时既可减轻,再配合患病处化解瘀血,彻底把管道输通,真正治疗疾病。

腰痛的原因很多,而因腰骶关节错位导致腰痛占百分之70左右。尾椎错位或骶尾关节错位,造成老人性跛行,孕妇患得此病,生产时要开刀。(:颈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

所以人体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疏通与疾病相关的经络的过程,排除毒素和瘀阻的过程。医生能治的病,原来都是人体自身可恢复的病。

令人遗憾的是,上述疾病是因为违背自然规律,追求享受(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如脊柱病的形成绝大部分是病人自已一手造成的,是自已不懂得呵护脊柱引起的,是人们对脊柱的保健知识太无知而酿的苦果。如随意的坐卧,特别是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电视,不良的姿势习惯,长期偏一侧睡觉,喜欢跷二郎腿,久坐办公或玩电脑,缺少运动等,使脊柱多处弯曲,肌肉拉紧,紧而不通,长时间牵拉使肌肉内产生条索状硬条。脊椎因堵塞不通时,人体内运行的气流和能量就会从此处外溢,使身体受损。其原理如同水渠,某处堵塞,水流受阻则会憋涨而溃口外流,下游流量则会明显减少。这些因素都会使脊柱受到伤害。久之软组织对脊柱保护能力减弱,从而引起颈、胸、腰椎病(脊柱病)。调查发现,从事财务、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学生、司机等职业和缺乏运动的人群,是脊柱病多发人群。

求医还是要求自己,身体出现症状,其实是提醒我们用错了身体,该改变了!医生只是在关键时间、关键的地方、准确地诊断、帮了病人关键的一步而已。医生不应该只是人体的维修工,哪坏修哪,哪坏拆哪。

中医治病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要想少生病,要想身体健康,防止人体过早衰老,就要克服外来的“六淫“,主要是人的“情”,对小肠功能的影响。心情舒畅,合理善食,合理的睡眠,合理健身,保持人体内的相对平衡,有身体不适或病,应及时正确地调理或治疗,这都是健康长寿的关键。

最后把韦以宗教授《脊柱亚健康》的口诀奉献给朋友们 :

脊柱劳伤,筋骨错缝;百病滋生,寿命多凶。

颈椎不正,失眠多梦;肩臂手麻,头晕头痛。

视物昏花,耳鸣耳聋。咽痛生嘶,面无花容。

胸椎侧凸,背似驼峰;乳房瘦垂,心慌闷胸。

下胸扭弯,肝胆无功;腹肌无力,胃肠不通。

上腰不正,步态龙钟;性事无能,分泌乱笼。

下腰曲歪,腰酸腿痛;大腹便便,身材臃肿。

骶尾骨斜,臀倾不丰;头痛神昏,二便失控。

脊梁骨气,生命至重;骨正筋柔,青春雄风。

据调查,全世界约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亚健康”的人80%与脊柱病有关。因为,脊柱是百病之源,是人体的命脉之柱。人体所有的疾病病根几乎都在脊椎上。脊椎是主要“脉轮”的控制部位,由它控制着经络和脏腑。

脊柱病是世界各类人群的常见病。虽然颈椎病、腰椎病发病率最高,而胸椎病引起的内脏病则更多见并且不被人们所知或发现。某些职业颈腰椎病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轻者头、颈、肩、臂、腰腿痛,重者瘫痪,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严重危害。

今天给朋友们介绍了个人对经络的浮浅认识,以及经络于人体的关系、经络的功能、作用和使用。这是我们整合了各种疗法的优势,经过对《黄帝内经》理实践证实了的,高效实用符合规律的。当然一定还会有不足之处,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更欢迎学术交流。

我们的宗旨:宏杨传统文化,回归自然医学。把健康和幸福带给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