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礼”回归精神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22:25:44

怎样让“礼”回归精神本质? 专家:礼正在变质
2011-01-25 16:03

  “礼”逐渐失去了它的精神性,变得更加物质,无论是送礼者还是受礼者,他们看到的更多是“利”。

  年终岁尾,送礼大军再一次出征起航,送亲戚、送朋友,送领导、送客户……

  不少网友在网上哀叹,过年到底送什么?与此同时,各类商家也挖空心思地推出各种礼品,千奇百怪、价值不菲的礼品再一次被人们所关注。

  针对当下的“送礼热”,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说:“在当今社会,礼正在变质,甚至变态,当礼和利益挂钩之后,它就变成了一种考验,送礼的方式、送礼的名目,送礼的轻重,都在考验着人们的智商和财力,节日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负担。”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这值得我们去思考。  

  礼的本质

  礼是精神的传达

  送礼,本是中国的传统,甚至是整个东方世界的传统。中国人说“有礼仪之大,谓之夏”,礼从何来?李河说:“从根本上来讲,礼节最早从宗教和祭祀而来,它是仪式化的一部分”。

  如今,宗教和祭祀的意义逐渐变淡,世俗化的一面成为了主流,更多的普通人,又应该怎么样去看待礼?李河说:“其实礼节从来都是不分开的。礼是一种符号,它是人对内心的直接诉求,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一种心灵的沟通,是传达感情,沟通情谊的渠道。节,应该有两个意思,节日、节制。节日在现在大多已变成吃喝玩乐的机会,其实不然,节日不光是吃饱肚子,不光是休闲,还应该有精神上的放松,让人能够有机会给感情增添一点内容”。

  礼的变质

  送礼成了花钱大赛

  礼,从来都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孔子教人六艺,礼居其首,可见礼的重要。然而不管是宗教的礼,还是世俗的礼,都是精神性的、符号性的。李河说:“传统文化中的‘礼’和‘仪’是紧密联系的,而且‘仪’是重心,这种仪式感是一种强烈的精神内容,物质上的内容是其次的。”

  如今,礼逐渐失去了它的精神性,变得更加物质,送礼成了花钱大比赛。

  从精神到物质,从原来的优雅、从容和高贵的精神内容变成了金钱和物质的代表,对于这种变化,李河说:“礼是一种符号,符号的特性就是人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境中,它被赋予的内容自然不同。礼在现在显然已经超出了感情和精神的范畴,而被赋予了太多其他的诉求。表现到具体的生活中,下级要给上级送礼,单位职工要给领导送礼,每个人都要给利益相关人送礼,再加上攀比成风,如今,礼这个符号,已经变质,甚至是变态了。”

  礼的异化

  送礼更多是为了打点

  往来之礼,是传统的文化和习俗。如今,礼的异化,逐渐使其失去了“往来”的特点。礼本是相互的,是双向的,但现在几乎变成了单向的,比如下级给上级送礼,上级回礼的可能很少。

  然而单向的送礼,又该如何定义?李河说:“我们假定送礼是一个中性词,它负的那一面,就是打点,打点自然是不需要往来的。送礼不是问题,打点才是问题。而且打点已然成风,官场、职场,包括学界都无可避免。而且,学界的打点是最不能让人容忍的,知识分子本来最讲气节,而今,连学界都守不住一片净土了”。

  在“利交”的社会里,在打点的人际关系中,送礼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李河说:“送礼,瓦解掉了整个社会公平、公正的环境。利交的后果,是在官场中,产生腐败,职场中,树立不正之风,破坏公平。学界本来和打点是格格不入的,它应该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精神世界,但也沦落了,利益让人失守,各种各样的学术腐败已经不是新鲜事情了”。

  礼的转变

  礼不能彻底地变成钱

  失去了精神内涵,失去了仪式意义的礼,蜕变成了一场物质比赛,乃至金钱比赛。

  从羞于谈钱到踊跃谈钱,短短几十年,改变了几千年的礼仪习惯。李河说:“礼本是精神性质的,过去送礼,生怕体现出钱来,所以人们花心思费脑筋,想这个礼怎么才能送得高雅,怎么才能体现出自己的感情。而现在,人们同样花心思费脑筋,却变成了怎么样才能让人家看出礼中的钱来,比如高价礼品要保留价签,各有手段,五花八门。”

  当礼中的钱越来越被重视,送钱就成了必然。李河说:“礼的轻重本来不应该直接影响目的,所谓礼轻情意重,礼不是衡量情谊的标准,但是当礼和利益诉求联合起来的时候,礼轻情意重就不复存在了,人际关系在这里变成了纯粹的物质关系。古人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句话里的礼本来意思是态度谦恭,现在直接就成了物质和金钱”。

  礼的异化是社会问题,然而在李河看来,即便是在这个环境中,也应该有底线,他说:“钱也是符号,大家都知道这个是越多越好。可能人们不得不随波逐流,但是不应该把礼彻底变成钱,直接送钱,本来就是很犯嫌疑的”。

  问题根源

  生活中的无处不竞争

  送礼本来应该是好事,最起码也应该是中性的。然而,当它变成了一个值得人们担忧的问题时,就说明我们的社会出问题了。

  对于礼的异化,有人说是攀比,有人说是炫耀,李河表示:“这两种情况都有,但不是最根本的,古人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历史上从来也不缺粗鲁地送礼的人。如今的问题,送礼之间的攀比和目的性,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才是让人担忧的问题”。

  谈及原因,李河用两个词来解释:竞争、支配。他说:“当今的人们,从小到大都生活在无处不在的竞争之中,孩子生下来,要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上学要有更好的学校,毕业了要有更好的工作,工作以后还要更高的职位和收入……每一个人,他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处在竞争之中,竞争就是生命的主流,自然而然就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竞争资本,送礼也就变成了竞争的手段。另一个是支配,这是体制的问题,上级支配下级,领导支配职员,人不是自主的,不是自由的,是依附性的,这样的状态下,送礼就成了获得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财富的渠道。”

  解决途径

  节制不能改变礼的崩溃

  古人说“礼崩乐坏”,李河说:“乐坏不敢说,礼崩已经是事实”。面对愈演愈甚的送礼大潮,也一直都有人呼吁要节制,然而节制真的能减缓乃至改变礼的崩溃吗?

  在李河看来,不必去批评送礼的人,他说:“普通人,即便是真的彻底地超脱出来,完全拒绝送礼,就没有压力了吗?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中,很多人其实是被绑架的,比如说随份子,这些年水涨船高,人家随500,你能随50吗?”

  然而,礼仍旧是需要回归的,不能因无奈而放任。李河说:“当一个社会,连送礼都成了一个不能承受的负担,这就非常麻烦了。我们应该想想办法,让这个社会能够轻松一点儿,让生活在其中的人能够舒服一点儿。按道理说,给人们最好的建议,是让礼回归本性,回归到它原本的精神含义,符号意义。”

  要让礼回归,就要从社会的角度解决,李河说:“倘若能够真的减弱一点人的依附性,改变一点社会的支配制度,减少一点对竞争的崇拜,把我们的社会变得宽松一点,更加公正和公平一点,让打点失去意义。那么人就可能转变成为自主性的、不依附于级别、领导等的自由的人,那个时候,人才能真的轻松起来”。

  晨报记者 周怀宗

  李河:

  当人际关系变成“利交”

  南朝刘孝标在《广绝交论》:“素交尽,利交兴,天下蚩蚩,鸟惊雷骇。”当商品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变成“利交”,礼后面的节,就不再是精神的放松和慰藉,也不再是身体的休息和调整,而成了一个比平时更加紧张激烈的战场。本来人们在红尘中打滚儿,就已经很累了,过节应该平衡一下心灵,调整一下心态,但是现在却更累了,身体累、心理累,财务上同样也累。

  但要改变这一现状却是很难,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其实是被绑架的。

  步入社会,每个人都不得不深陷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独善其身的结果可能是他承受不了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即使能逃避这一切的竞争,但你同样要处理很多的社会关系,如亲戚、朋友,这一切依旧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

  这样一个披枷戴锁的人,你给他出多少主意,提多少建议,都不会让他变得轻松。
 
 


刘军宁:金钱的精神本质
(2011-06-08 09:07:06)

  我住在乡下,跟朋友们常常聚会。有位朋友养了一只狗。我也常常观察这只狗,发现朋友们在吃肉包子或烤肉时,狗会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它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朋友手里的食物,垂涎三尺。很显然,狗看清了眼前发生的一切,而且没有丝毫的误解。狗的意图也很明确:很想吃。有一次,狗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朋友正在点一沓钱给它的主人,但是狗眼里没放光,舌尖没流口水,甚至可以说是无动于衷。我心里想,这笔钱可以用来买很多包子或肉骨头,可是狗对钱却一点没反应。为什么狗看得懂肉包子与肉骨头,却看不懂可以换来很多肉包子与肉骨头的钱币?很显然,狗只是按照本能来反应,是条件反射。狗看得懂肉包子、肉骨头,却看不懂钱。重要原因之一,肉包子、肉骨头是物质现象,钱、纸币是精神现象,是凝聚着道德、信用、约定、信仰等密集的人类精神活动的精神现象。钱也是人的特有现象。狗与狗之间绝不可能用钱来结算。
    世界上很少有比金钱这个东西更有争议。它是最被渴望的,也是最受诅咒的。在古今中外许多人士的眼里,金钱不仅被看做是物质现象,而且是最极端、最糟糕的物质现象。金钱被看成是最低俗的、最肮脏的东西,甚至是万恶之源。几乎没有人去歌颂金钱,或是把金钱与道德、崇高、精神活动联系起来。在中国,人们更是把金钱与贪官与权贵,而不是财富的生产者与创造者联系起来。在中国抑商反商的国度里,金钱历来被视为邪恶的源泉,同时金钱又是人们不择手段追求的最高目标。这种对金钱的两重态度最能体现中国人人格的巨大分裂:在口头上和在文章里几乎是一致地对金钱进行毫不留情的口诛笔伐,而在私下里却对财富和拥有财富的人充满了艳羡、膜拜之情。贪官们在获取金钱的时候制造了无数的罪恶。最后,他们把自身的罪恶归罪到金钱的身上,然后自己心安理得地逃逸了。《增广贤文》里一直这样教导国人: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但是,如果把这个公式置换一下,如果一堆钱财(即金钱)就是一堆粪土的话,那么仁义就值一千堆粪土(金钱)。一方面,蔑视钱财,一方面又把金钱当做仁义之类的道德高尚物的衡量单位,这不是太自相矛盾了吗?也可见,若不用金钱为等价物,甚至无法贬低或赞扬一个德性。
    折中一点的人士会说,金钱是个不好不坏的物质现象,它在价值上是中性的。然而,金钱不是中性的,金钱不是物质的。金钱是有道德含量的,金钱是精神性的。为什么这么说?所谓道德含量,是指其中含有伦理上的权利义务;所谓精神现象,是指这种现象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只有人能理解,除人之外的动物都不能理解。金钱正是这样一种富含道德的精神现象。金钱的出现是伴随交换出现的。在货币产生当初,人们需要有极大的信念,才能敢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换取一小块金属或一张被称作钱的纸片。因而,货币包含的不仅仅是金子,更是包含了高纯度的道德。拿钱币去购物,是一种契约行为。当人们拿着钱去买东西时,他们相信售货者会接受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是因为双方对货币都有信心。买方承诺买东西的钱是真的,而且相信卖方一定会见钱给货。卖方收钱,就有义务向买方提供约定的货品。只有有精神活动的人类才能进行货币交换与买卖。因此,买卖的过程是一个精神活动的过程。钱,不论一些人多么恨它,它仍然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晶。
    作为一种富含道德的精神现象,金钱是衡量文明的尺度,也是精神文明的象征。通常而言,金钱的多寡与文明的程度成正比,与野蛮的程度成反比;与道德成正比,与强制成反比。正是金钱使得自愿的交换成为可能。按双方同意的价格交钱交货才是文明的行为。市场不同于战场,是人们自愿互动交换的地方,免于强制的地方。金钱需要道德。金钱是正义、富裕与进步的象征。一般而言,金钱越多的国家越进步。金钱扩大了交易的半径,也就扩大了道德的延长线。在中国,说到金钱,人们常常会想到贪官。然而,金钱不是贪官生产出来的,而是每一个财富生产者创造出来的,成为贪官的贪欲对象是金钱的不幸,是财富的生产者的不幸,而不是金钱的过错。
    一纸金钱,是一纸契约;一纸金钱,是一纸信用;一纸金钱,是一纸信心;一纸金钱,是一纸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