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同其他国家、尤其是同日本教育的差异(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1 00:05:44
 中国教育同其他国家、尤其是同日本教育的差异

中国教育同其他国家、尤其是同日本教育的差异

 

德国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非常重视家庭在塑造儿童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十分关注父母言传身教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

说到家庭教育的作用,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歌德的成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两三岁时,父亲就抱他到郊外野游,让歌德观察自然,培养他的观察能力。三四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就乐观向上、勤于思索和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拉丁语和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在德国,所有孩子在上完4年小学后,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向有关家长建议,其孩子应该上哪一类中学,这就是德国特有的所谓“10岁定终身”的中学教育体制。在很多德国父母看来,传统的教育体制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有些近乎残酷,因此家长为了避免孩子由于教育体制带来的等级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平等心理和相应的不安全因素,他们不得不寄希望于通过家庭教育打消孩子们心中对于上学的恐惧心理。

据介绍,德国的中小学校一般都是半日制,只有上午上课,学生下午的活动由家长自管,这也迫使许多家长,主要是母亲不得不半天工作,下午回家管孩子;而且德国教师在学校没有个人的书桌,都是在家备课,这也迫使家庭教育在德国孩子的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德国一位教育专家曾指出,如果将一个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所有投资以“1”为计算单位,那么父母就应将其中的50%投资在家庭教育上。

美国小学注重培养创造性

在一个讨论中美学生对比的论坛上,一位叫琳达的母亲,讲述了一段自己家庭的真实故事。琳达大儿子的中小学教育可以说是“玩过来的”,虽然琳达曾强迫他学习,但收效甚微。他对于学校的课程兴趣索然,成绩一般。但对于自己动手“制造”一些东西却乐此不疲,包括自己组装电脑和收音机。但进入大学后,情况完全变了。琳达的儿子对微积分和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像鸭子喜欢水一样”,并最终获得了电子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目前,他为美国政府的战斗机和导弹设计无线电控制系统。

儿子对此的解释是,大学以前的学校一直强调记忆一些东西,但他并不擅长,他擅长的是“思考”。而琳达女士也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强迫儿子加强记忆而扼杀了他的思考能力”。培养思考能力,也就是创造力,这正是美国教育的独特之处。

有自己独特的思维,鼓励学生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即使在数学教学方面,如果学生确实计算错误,老师也会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答案,而不是直接指出“你错了”。

其次是强调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学校每周三组织“科学城市”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到学校的课堂或者实验室做各种简单的科学实验。在学校教室走廊上,挂满了学生自己的作品,有各种图画、关于书本内容的讨论、人体结构图、乐器工作原理、利用可回收废品制作的手工艺品等等,各有各的创意。

第三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避免填鸭式教育。在科技学校,学生的兴趣是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通常,学校老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以及家长会与学生家长随时保持联系,讨论学生的兴趣点、优点和缺点,以便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学生的课程。

在课堂上,学校通过各种精巧的教学用具、精心设计的教课程序吸引学生。老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并不直接向学生灌输和要求学生记忆,而是通过一些特殊的程序吸引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种授课方式,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大部分都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学校的课堂秩序一般都非常好.

日本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日本,无论是旅游的时候,还是平时在马路上、公园里,都会看到孩子们(即使是正在蹒跚学步的孩子)自己拎个小包。日本的父母之所以这么做,就是要让孩子从小就习惯自己的东西自己拿。哪怕背包只是象征性的,哪怕是空包,但对孩子来说,背起它,就是一份对自己的责任。孩子从小就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

日本的学校门口见不到“家长止步”的警示牌,上学放学时也见不到一个学生家长,只有学生们三五成群地背着大书包在人行道上行走。许多日本学生的家距离学校很远,每天都要背着重重的书包,或骑自行车或坐电车、地铁,有的还要步行很长时间才能到学校。

对日本家长不开车或骑车接送孩子上学的现象,神奈川县立横滨平沼高中的教师杉本静夫这样解释:“接送孩子上学这种事情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自立能力。”

有定居日本的亲戚,一家人近日回国探亲。这家的小孩与我的儿子年龄相仿,从两个孩子所展现的不同能力倾向,看出了中日教育的明显差别。亲戚家的小孩做数学题远远比不过我的儿子,日本的数学教学注重实用的计算题而不是弯弯绕的所谓思维题。然而,亲戚家的小孩有非常好的口才、文采,以及相当广的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这个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最热衷的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环保问题。说“研究”一点儿都不夸张,尽管只有十岁,这个小男孩能滔滔不绝地说出地球上主要自然资源分布的比例数据、汽车尾气的基本成分以及有害气体的化学成分。他在历数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种种劣行之后,力图寻找各种环保措施。这是一个智力很一般的孩子,但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广博的兴趣。相比之下,我那个在学校以聪明出名的儿子则显得胸怀狭窄、兴趣狭窄、知识面狭窄。

一直以为日本的教育还像以前一样,是等同于中国的考试地狱,却不料,今日的日本教育已大大地改观。有着东方文化传统的日本,现在的学校也同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有着宽松的课堂纪律,自由的教育气氛。学生们都不怕考试,因为考试后改完错,老师再重新判分,所以每个学生的考试分数都很高。日本的教师对学生以夸奖鼓励为主,由此,日本的孩子个个觉得自己聪明能干,充满自信。另外,由于课程少、作业少,孩子们有充裕的时间玩耍和发展个人爱好。

最令我赞赏的是,日本的学校教育对培养社会能力的注重。在日本,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就搞社会调查,几个孩子组成一个调查小组,不需要老师的带领,孩子们独立地去了解和调查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的情况。譬如,去消防队了解消防部署过程、消防基本程序,然后画出消防部署图。或者去垃圾分拣站,了解垃圾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基本程序,然后画出示意图,写出调查报告。我一想到这一系列的任务都是由八九岁的孩童来完成,就不由地感叹日本教育的力度。

日本近年来将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为: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的学校注重在轻松宽裕的教育环境下,开展轻松宽裕的教育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学会生存”是始于七十年代的国际教育思潮,其主旨是培养年轻一代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强调了教育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在此,教育的重点要从以往的传授知识转移到培养能力上去。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国民生活条件日益优越,同时也减少了下一代磨练意志的机会。日本教育界为了弥补这方面缺陷,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机会,培养孩子们的自立和责任感。杉本老师说:“现在日本的独生子女也多了起来,家长也比从前更娇惯孩子,但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不给他人添麻烦依然是基本的教育准则。”

在学校,放学后的扫除和课间餐的发放都由学生们轮流完成。除了授课以外,老师大多数时候只对班级活动提供参考意见,主要都交给学生自己来做,培养学生们树立自己班级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

此外,放学后的一些活动对于培养孩子自立精神和责任感也有很大影响。比方说打篮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责任感得到了加强。

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大部分日本的父母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帮忙做饭、让孩子自己整理房间、让孩子自己买东西等等。尤其是孩子上了大学以后,家长只为孩子提供学费,生活费得由孩子自己打工赚取。

对此,家长们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从小知道生活的艰辛,这样,他长大后才能知道怎样把握自己,才能在社会上站住脚。

    在韩国,羡慕和喜欢明星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少年儿童追星现象非常普遍。2006年12月,韩国一家专门调查机构对520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希望将来成为演艺明星的占5.2%,排在教师、公务员、公司职员之后的第四位。

应如何看待韩国青少年追星现象,韩国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心理学博士李荣善女士说,崇拜明星是青少年时期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随着青春期的结束追星也会慢慢变得理性化,人们对此不必大惊小怪。

据韩国青少年研究机构组织的一项调查,该国不同年龄段学生对明星的狂热程度显现出很大的差异。初中生的追星比较盲目,不需要任何理由;但高中生喜欢明星一般都有一些理由,比如某个明星歌唱得好或者演技不错等。但对大学生来讲,评价明星就比较理性了,追星的狂热程度也随之而大幅下降。

 

至于青少年喜欢追星的原因,李荣善分析说,这主要是受电视和网络等媒体的影响,以及被社会上存在的良莠不齐的诸多演艺明星培训公司误导。另外,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对异性感兴趣、一般都将明星当成自己的“梦中情人”。也有一些青少年羡慕明星的“超群能力”,自己也想将来成为跟明星一样受人尊敬的能人。

李荣善说,人们应该对孩子的追星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和研究,向正确地方向引导他们。她不主张父母老师强制性地制止孩子的追星行为,认为父母老师应该努力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跟他们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帮助他们顺利地度过青春期。但她同时指出,虽然追星是青少年时期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少数学生追星达到疯狂地步,影响了学业及正常生活。对这类青少年,人们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观察他们是否存在心理疾病,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目前,韩国青少年相谈院和分布在全国16个郡市的136家青少年相谈中心免费向这些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咨询。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比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总结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战后日本经济起飞有三位导师。第一位导师是道奇,他教导日本人要发展经济,首先是稳定货币金融,将日元与美元汇率固定于360日元。第二位导师是戴明,全面质量管理之父也。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第三位导师就是德鲁克自己。他教会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战略和实施目标管理。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德鲁克与吉田茂英雄所见略同。二师皆以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而中国人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坑蒙拐骗。。。是当今中国社会之普遍心理。与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比是不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就是时代的差距!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