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传说娜儿h文:中国玉器文化专题之六:《不朽的祈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4:13:34

在史籍的记载中,汉代的皇帝和贵族死后要穿上一种特殊的衣服“玉匣”,可以凝聚身体的精气,使灵魂附着在不朽的躯体上,来世便可得到永生。

北京玉学玉文化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于明介绍说:当时人们的理念是,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灵魂也要随着人死后进入墓地里,他们希望人死后仍然能够享有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待遇,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就把这种玉器葬在他们的墓里头。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卢兆荫介绍说:汉代以后这2000多年来,人们知道有玉衣有玉匣,但究竟是什么形状并不知道。

1968年,一支军方的工程队正在一座小山峰上开凿隧道,这是一座由岩石构筑的石山,施工条件异常困难。一天下午,在一阵爆破声后,工程队员意外地在隧道里发现了一个幽深的山洞,这是一座开凿在山崖里的豪华墓葬,它的主人是汉代的诸侯王刘胜,就是在这座墓葬中,考古学家第一次看到了历经2000多年时光的“金缕玉衣”,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玉匣”。

卢兆荫研究员介绍说:我们慢慢清理上面的堆积以后,就发现了一套保存完好的金缕玉衣,2000多年来不知道玉衣究竟什么形状,《史记》《汉书》里,包括后人作的注,都不知道这个玉衣真正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金缕玉衣原来跟人的形状是一样的。

制作玉衣的过程非常复杂,先要按人体不同的部位设计出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玉片,经过工艺复杂的十多道工序,然后再用金线把玉片连接起来,做成一件完整的玉衣。

考古人员统计出刘胜的玉衣用了2498块玉片,大约1100克金丝。

据推算,制作这样一件玉衣,要花费一个玉工10余年的工夫,它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的全部财产。

卢兆荫研究员分析说:制造玉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作过程,根据我们看,可能先有一个人体模型,在人体模型上面画格,大大小小的方格,根据这些不同模型的方格编号,然后再做玉衣片,做完了以后再把它串在一起。

当年,考古学家整理修复玉衣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由于玉衣是下葬的时候再给死者穿上的,通常要把一件玉衣按不同的部位分成几大片,然后覆盖在死者身上,再用金线穿连起来,由于下葬时很匆忙,居然发生了错位的现象。卢兆荫研究员介绍说:玉衣的前后片是分开的,因为他死了以后,玉又是硬的,不能像穿衣服这样穿,前片做成肚子的形状,后面做成臀部的形状,前片和后片是分开的,放了后片,再放前片,出土时非常奇怪,它前后片放倒了。出土的时候臀部玉片在前面,肚子玉片在后面,我们后来运回北京来修整的,把它恢复过来了。

在刘胜墓的发掘过程中,在相距200米远的地方,刘胜夫人窦绾的墓葬也被发现了,又是一次惊人的发现:在窦绾墓中竟然也出土了一件完整的玉衣。

细看起来,窦绾的玉衣除了尺寸略小之外,它的形状和组装方式也与刘胜的玉衣有很大不同。

这件造型独特的玉衣填补了古代葬玉的一个空白,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女性玉衣。

虽然玉衣寄托了汉代先人最美好的愿望,但遗憾的是,它并不能让尸体走向不朽,考古学家在玉衣里发现了枣红色的骨渣和散落的牙齿,古人赋予玉衣的神秘力量终究也还是无法阻隔生命的终结。

汉代盛行厚葬之风,他们认为,人死后依然可以享有生前的生活,因此,在汉代的墓葬中,他们把自己生前的用具悉数搬到了死后的居所里,他们甚至还在墓中修建起浴室和厕所。

也正是这种“事死如事生”的观念,让崇尚玉器的汉代先人把葬玉制度发展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

白荣金先生从事文物考古修复工作40多年,他力求使每一件文物都恢复到最初的模样,他试图复原一套散乱的玉片,这套玉片出土于河南三门峡市的一个周代诸侯王墓葬中,它的年代比汉代玉衣早,出土的时候,它们散落在死者的头部位置。

专家推测,它应该是汉代玉衣的前身,是一种联缀起来覆盖在死者面部的玉面罩。

复员后的玉面罩酷似一张人脸,精心琢制的玉片覆盖住人的额头、眉毛、双眼、鼻子、嘴巴和耳朵。

每一块玉片都穿有孔洞,它应该是用来缝制在一件丝织物上的,由于年代久远,丝织物腐烂后就剩下了这些散落的玉片。

作为玉衣的前身,玉面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成为一种流行的丧葬习俗。在不同考古现场出土了形制大致相同的玉面罩,虽然玉片的造型被琢制成不同的形状,但它的用途都是覆盖在死者的面部,以祈求尸身不朽,而直到汉代,在一些无法陪葬玉衣的贵族墓葬中,还有用玉面罩来替代的。

当考古学家把不同时期出土的葬玉综合比较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其实,早在8000年前古人就已经有了这种特殊的玉葬俗。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兴隆洼遗址,考古学家把这里认定为中国玉器最早的文化遗存,正是在这里,专家发现了出土年代最早的葬玉。

一件圆弧形的玉玦,嵌在死者的眼中,这个发现出人意外,专家断定,在死者面部放置玉片的习俗或许早在80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

古人认为,玉器是大自然馈赠的宝物,它凝结了天地的精华,把玉片覆盖在人体的不同部位便可以追求死后的尸身不朽。

在文献的记载中,古人甚至说要将玉片像鱼鳞一样遍布人的全身,这样,人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能在玉器的保护下走向永生。

这种说法或许正是汉代先人制作玉衣的初衷,也正是基于这种追求不朽的祈愿,汉代玉衣盛行一时。

在满城汉墓出土玉衣之后,在历年的考古发现中,汉代玉衣相继出土: 1973年,河北定县出土了一件金缕玉衣。1983年,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了一套用丝线穿联的玉衣。1994年,江苏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了两套金缕玉衣。

在当年,随葬玉衣是最高等级的葬礼,没有朝廷的许可,即使地位很高的官员,也无法享用这个特权。

卢兆荫研究员介绍说:有一个宦官的父亲穿了玉衣殉葬,被人家告发了,结果墓都被挖出来,尸就得重新斩首,那是坚决不允许的。

古代葬玉的习俗发展到汉代,演变成一种等级森严的制度,当时,在中央甚至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统一负责玉衣等丧葬物品的制作。

随着玉文化的兴盛和生死观念的变化,各种除了玉衣之外的葬玉形式成为了一种盛行的风气。

有一套小玉器,有个专门的称谓“九窍塞”。

古人认为,人体有九个部位可以与天地的精华交融,人死后,为了防止体内的精气外溢,便需要用九种玉器堵住这些出口,这就是九窍塞的来历。

在河北满城刘胜墓中,也出土了一套完整的九窍塞,包括成对的眼塞、耳塞、鼻塞,另外还有口塞、肛门塞和生殖器罩盒,一共是9件。

卢兆荫研究员介绍说:就是有洞的地方必须用玉,不是盖起来就是塞住了,当然这个都是传说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是汉代人确实有一个观念,说玉能保护尸体不朽。

在九窍塞中,最特别的是生殖器罩盒。

专家推测,它的形制来源于古代的一种神器——玉琮。古人认为,内圆外方的玉琮可以沟通天地的神灵,给人们带来福祉。但奇怪的是,到汉代,文献中再也没有任何关于玉琮的记载。有学者推测,汉代之后,玉琮可能演变成了其他的形制,而生殖器罩盒或许就是其中的一种。

卢兆荫研究员介绍说:刘胜墓里盖生殖器的罩,就是用前代遗留下来的玉琮改制的,它把玉琮四个方形的角给磨圆,但还能看出来有痕迹,上面加一个玉片做盖,把它连上一个盖,这样子就变成个盒子了,可见它利用玉琮来做生殖器的盖。

在刘胜夫人窦绾的墓葬中,也出土了一套完整的九窍塞。而窦绾的生殖器塞则被做成了另一种古代玉礼器——玉圭的形状。

尖头长条形的玉圭被认为象征着春天万物的萌发,窦绾的生殖器塞做成这种形制是否带有女性的象征,还是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后人已经不得而知了。

在刘胜墓中,还出土了一套放在死者手中的玉器,这是另一种由来已久的葬玉习俗,古人将这种玉器称为“玉握”。

玉握在汉代之前形制单一,通常是一种圆柱型,而发展到东汉,玉握则固定成了一种玉猪的形状。

猪在古代是财富的象征,死者手中放置一对猪型的玉握,或许是为了死后依然能保有生前的财富。

另一种放在死者口中叫“口含”的葬玉,在汉代也非常盛行。

在新石器时代,古人在死者口中放上粮食、贝壳、玉石等物品,祈求死者在死后的世界里依然能像生前一样享用美食和宝物,这是早期的葬俗。

到商代,无法用玉器陪葬的普通平民,便把象征财富的贝壳含在口中,祈求死后能够拥有财富。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志达介绍说:比如说一般的小墓里面,我们说的自由民的墓里,口里面经常含一个贝,有的是脚下面放两个贝。

战国时期,玉做的口含大量出现,在曾侯乙墓葬中,出土了20多件口含,他们被雕成各种动物造型,最特别的是这些口含每件只有蚕豆般大小。

卢兆荫研究员介绍说:像西汉初期的口含,形状就很多,但是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蝉,就是知了。

在古人的世界里,蝉虫喝雨露为生,天性高洁,同时蝉是从硬壳中蜕变复生的,而这正暗合了古人祈求死后复生的愿望。

放在死者口中的玉蝉琢制的极其精美,突起的眼睛,背部的翅膀都被刻画的简洁凝练而又栩栩如生。

玉蝉一般长6厘米,宽3厘米,它的大小正好可以覆盖在死者的舌面上。

在古代葬玉中,还流行一种玉枕头。

有的玉枕用一块完整的玉石雕制而成,有的则镶嵌在其它的材质上。刘胜墓出土的一个镶玉铜枕,工艺极为复杂,枕头两端用两个高昂的龙头做装饰,四周镶嵌镂空的玉片。出土时,玉枕就放在玉衣的头部下方,玉枕的中间是空心的,里面还放着花椒,可能是用于散香驱邪的。

这件玉枕不仅反映了当时独特的葬玉制度,而且也是汉代高超工艺的代表。

同样是汉代,在广州南越王墓中,墓主人死后的枕头是用一袋珍珠做成的,天然形成的珍珠,在古人看来也有着和玉器一样的神性,它们也同样在保佑着墓主人的尸身不朽。

在对古代葬玉制度的研究中,当年的考古队员曾遇到过一个难题:在出土窦绾玉衣的位置,考古队员发现了大量形制不同的玉片。

玉片有的长方形,有的菱形,总数超过200多片。

它们的用途会是什么呢?

这些散乱的玉片都被完整的复原到了窦绾的漆棺上,漆棺的表面装饰有26块圆形的玉璧,而更多的玉片则被镶嵌在漆棺的内壁上。

古人把漆棺表面的这种青绿色玉璧称为玄璧,它不仅能保证死者的尸身不朽,同时还能使死者的灵魂升天。

同样在汉代,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中,古人描绘了一个从地狱到人间和天堂的景象,而阻隔地狱和人间的正是这样一件玄璧。

可以让灵魂出入的玄璧,不仅被镶嵌在墓棺上,它还被用作葬玉,在广州南越王墓中死者的身上摆放了12件玄璧,而背部则垫了8块玄璧。

卢兆荫研究员介绍说:胸部也铺了玉璧,背部也垫了玉璧,玉璧我们认为汉代它的功用比较多,除了祭祀礼仪用玉的璧以外,璧也属于葬玉的一部分。

汉代不同的葬玉,不仅数量惊人,而且种类竟多达数十种,正是对生命不朽的向往,让汉代葬玉制度的繁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在当年,甚至还出现了通体都由玉片装饰的玉棺。一件奢侈而豪华的玉棺出土在江苏徐州的狮子山楚王墓中,玉棺长2.8米,高度和宽度各1米,耗费了不同形制的玉片多达2000多枚。

为什么汉代会出现如此奢华的葬玉制度呢?卢兆荫研究员认为,应该有这么几种原因,一种就是汉代人继承了儒家贵玉的思想,就是崇拜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汉代人认为玉能够保护尸体不朽,这个在《汉书》里面可以看出来,汉代人有这个观念,再一个跟道家的思想也有关系,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升天,因此汉代的葬玉就特别发达。

汉代先人祈求生命不朽的愿望还表现在其他的器物上。

一件精致的玉器有着特殊的用途,今天的学者称它为“承露杯”,据说是汉代先人用来承接露水的。

古人认为,人间的露水是神仙施降的,饮甘露则可以不朽,而古籍中就曾记载,汉武帝曾经专门搭建了一座高台,上面安放承露杯,用来承接云雾中的露水。

到了清代,酷爱玉器的乾隆皇帝还根据这段历史的记载,专门修建了一座承露台,在今天北京的北海公园里,它已成了一个著名的游览景点。

秦汉时期,上层贵族盛行服药求仙的风尚,因此也有专家据此推测,这件承露杯也可能是用来服用丹药的特殊用具,因为在同一座墓葬中,还出土了一些炼制丹药的五彩药石。

有趣的是,就在汉代之前的秦代都城阿房宫遗址,还出土了一件与南越王承露杯极为相似的玉杯,专家关于玉杯用途的各种猜测并非仅仅只是一种猜想而已。

据史籍记载,在汉代不仅流行服用仙丹,有的贵族还推崇服用玉屑,也就是用玉碾成的粉末,他们认为,将玉屑加在干露中饮用,使最好的求仙升天之道。

卢兆荫研究员认为,因为汉代道教的炼丹,丹里面许多是矿物质的,所以玉也是矿物质的一种,所以可能跟炼丹的观念有关系。

东汉末年,各地的豪强开始竞相争霸,一时间,战乱频繁,烽烟四起,在战争的硝烟中,汉代延续400年的厚葬之风逐渐衰落了。

一座墓葬的主人是三国时期的一代名将朱然,他的声望在当年几乎与关羽齐名,但是与汉代贵族的墓葬相比,朱然墓简陋得犹如一处平民墓地,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汉代盛行的厚葬之风消退了,葬玉制度也越发的趋于了简化。

考古发现年代最晚的一件玉衣隶属于东汉末年,它的主人是曹操的一位先祖,这之后,汉代玉衣的身影不再出现。

在文献记载中,就在曹操下令禁止厚葬之后17年,也就是公元222年,曹操的儿子曹丕昭示天下,废除玉衣制度,至此,风行汉代400年的葬玉制度真正成为了一段历史。

1400年后,用于丧葬的玉器再次出现在一位明代皇帝的陵墓中,这位传奇的万历皇帝给后人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几十块葬玉,它们散落在棺椁的四周,凌乱而简陋,这是考古发现中关于古代葬玉的最后一次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