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父之牙几把:沈绍功临床经验学习总结——辨证诊断论治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7:51:50

 

2009-02-05 10:51:53|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沈绍功临床经验学习总结——辨证诊断论治部分

作者:正气

沈绍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历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1990年晋升为主任医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委、内科分会常委、心病学术专业副主委兼秘书长、临床药物评定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价中心专家、中国中医急诊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科研成果被收入国家药物和医保药物目录。主编出版18部学术著作。其中《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获中华中医药学会2004年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曾赴美、德、新加坡、泰、港台等地会诊讲学。

笔者曾在北京聆听沈老和其弟子韩学杰的讲座,受益颇多,现将学习笔记做一总结,与大家共享。

一、辨证部分

首先,中医辨证论治要实用化:

沈老强调,中医和人类共存亡!

中医疗效如何提高?

辨证论治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和基础和终端目标。

提倡“单元组合辩证分类法”。做出症候分类,就会比较符合错综繁杂多变的临床实际,相对做到辩证的准确性。

(一)虚证分四类定五位:

1.四类:气、血、阴、阳。

1.1 气虚证: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气短促。

1.2 血虚证:舌质淡、脉细数、面晄白。

1.3 阴虚证:舌净质红、脉象细数、五心烦热。

1.4 阳虚证:苔薄白、质淡胖、脉沉细、迟部弱、形畏寒。

2.五位:

2.1 心主证:心悸。

2.2 肝主证:胁痛。

2.3 脾主证:肢倦。

2.4 肺主证:咳喘。

2.5 肾主证:腰酸。

3.四个基本虚证和五脏定位主证加以临床组合,便于舍繁从简,相对精确。如心的虚证:

心气虚:气虚证加心悸。

  心血虚:血虚证加心悸。

  心阳虚:阳虚证加心悸。

  心肺气虚:气虚证加心悸、咳喘。

  心脾两虚:心血虚证加气虚证加肢倦。

  心肾阳虚:阳虚证加心悸、腰酸。

(二)实证分八大纲目:

淫、痰、饮、湿、滞、瘀、食、虫。其中以淫、痰、瘀、滞为主。

淫: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以风、寒、火为主。

1.风分内外。

1.1 外风是外感病的总因。主要分风寒风热,有四个鉴别点:

              风寒                              风热

舌脉  苔薄白,脉浮紧                  苔薄黄  脉浮数

寒热  寒大于热                        热大于寒

咳痰  稀沫                              粘稠

汗痛  无汗 头痛                        有汗  咽痛

1.2 内风有六个主证三个类证。

六个主证:眩晕,麻木,震颤,抽搐,强直,昏迷。

三个类证:肝阳化风(舌红脉弦);热极生风(苔黄舌绛,脉象弦数);血虚生风(舌淡脉细)。

2.寒邪也分内外。

2.1 外寒即风寒,兼外燥(口鼻咽苔干燥、干咳)称凉燥。外寒若以怕风为主,汗出则为表虚证,又称太阳中风证。外寒侵入经络筋骨,出现关节拘急凉痛,称为寒痹或痛痹。外寒直中脾胃,出现腹痛吐泻,四肢不温,称为中寒、直中、寒凝于胃、太阴证。

2.2 内寒即阳虚证,又称虚寒证。

3.火邪也有内外之别,温、热、火三者同性,仅轻重程度及病位不同。外邪者称温或热,内生者称为火。

3.1 外热既风热,外热夹外湿(午后发热,汗出热不解,头重如裹,苔薄腻,脉浮数)称上焦湿热证。如果发生在署季则称为暑湿证,也即外署。

3.2 内火应分清虚实,并注意生风动血。虚火同阴虚相关,也称虚热证。实火以热盛症,苔黄,质红,脉数为主。

3.3 热盛证有八个定位:

心火:口疮,口苦,心烦。

肝火:胁满,易怒,目赤。

脾热:消谷善饥,弄舌。

肺火:粘痰,鼻干,鼻出血。

胃火:口渴引饮,龈肿。

小肠火:尿频,尿赤,尿痛。

大肠火:肛灼,热结旁流。

膀胱热:癃闭,淋浊。

3.4 实火兼伤阴(身热夜甚,斑疹隐现)扰神(心烦不寐),舌红绛脉细数称为火停营分证或少阴热化证。如有生风动血(高热,斑疹,血证),舌紫绛有刺,脉虚数称为火停血分证。

4.痰:

4.1 狭义者储留肺脏,肺为储痰之器。主症咳喘,咳痰,喉鸣。按其性质分四类:

寒痰:清稀泡沫,畏寒苔白。

热痰:粘稠有块,烦渴苔黄。

燥痰:难咯带血,咽干苔燥。

湿痰:痰多易咳,纳呆苔腻。

4.2 广义者流传全身,脾为生痰之源,六个主症,五个定位。

六个主症:苔腻、脉滑,头重,胸闷,口粘,纳呆。

五个定位:

痰迷心窍:眩晕心悸,癫痫狂证,中风昏迷。

痰停少阳:往来寒热,胁满易怒,喉如物梗。

痰阻中焦:胸脘堵闷,嘈杂不饥,肢体沉重。

痰窜经络:瘰疬痰核,阴疽流注。

痰注四肢:麻木偏瘫。

5.饮:多为局部,关系脾胃,因部位分四类

溢饮:停于肌肤,见水肿。

支饮:停于隔上,见咳喘难卧。

悬饮:停于胸胁,见胁胀引痛。

痰饮:停于胃肠,见肠鸣纳少。

6.湿:指内湿。

大多热化,少数寒化。

大多停于中下焦。中焦称脾胃湿热或肝胆湿热,下焦称大肠湿热、膀胱湿热、肝胆湿热证。

7.滞:分气滞和气逆。

气滞主要肝气郁结,七情为病因,胸腹胁脘胀满作痛和情绪变化为主症,常见弦脉。

气逆有三:肺气上逆咳喘,胃气上逆呃逆,肝气上逆眩晕。

8.瘀:

8.1 瘀血,三个指标:

局部血结证:定处刺痛,拒按,肿块。

全身血滞证:紫绀,舌质紫斑,脉涩。

离经血溢征:血块,瘀暗。

8.2 瘀血,六个证类:

气滞血瘀:胀憋而兼刺痛,拒按或见肿块,脉沉弦。

寒凝血瘀:拒按色暗,得温稍减,脉紧沉迟。

热结血瘀:少腹硬痛,神乱如狂,小便自利,脉沉实。

气虚血瘀:心悸乏力。

阳衰血瘀:面黑唇青,腹大肢肿,畏寒肢冷,脉沉细迟。

阴亏血瘀:形瘛瘲,隐痛目涩,脉弦细数。

8.3 瘀血,五个定位:

瘀阻于心:脉细结代,心悸刺痛,精神异常。

瘀阻于肝:胁痛痞块。

瘀阻于腹:肿块拒按,闭经痛经。

瘀阻于肺:胸痛咳血。

瘀阻于肢:肿麻肌衄。

9.食:食阻,停于胃脘,主证:苔厚腻,脉滑实,脘腹胀痛拒按,厌食嗳腐。

10.虫:虫积,有六个判断指标(1)五斑显露(眼、面、唇、舌、苔),(2)绕脐阵痛,(3)异食纳差,(4)面黄肌瘦,(5)夜眠磨牙,(6)孔窍瘙痒。

11.临床实证兼夹归有八证:肝胃不和,肝脾不调,木火刑金,肺胃实热,心热移肠,肝胆湿热,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二、诊断部分

(一)脉诊

1. 诊断,脉诊宜粗及舍脉从舌。

   脉诊是一门十分综合和复杂的技术操作,“胸中易了,指下难明”,从临床实际出发,脉诊不可丢,脉诊不可杂,脉诊宜粗不宜细。宜粗者分清九种主脉,和组合主要兼脉。

2. 九种主脉:

浮脉:脉位浅表,轻手可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

沉脉:脉位深在,重按乃见,举之不足,按之有余,主里证。

迟脉:脉率迟缓,一息不及四至,主寒证。

数脉:脉率数疾,一息五至以上,主热证。

滑脉:脉来流利,如盘滚珠,主痰浊或妊娠月事。

涩脉:脉来不畅,如刀刮竹,主瘀血。

弦脉:脉来有力,如按弓弦,主气滞。

细脉:脉来细小,如线如丝,主虚证。

结代促脉:脉率不整,脉迟,时有一止,没有常数为结;脉数,时有一止,没有常数为促;定数中止为代。均系重症。

3. 主要兼脉:

   浮紧风寒,浮数风热,浮濡伤暑。浮而有力表实,浮而无力表虚。

   沉迟里寒,沉数里热,沉滑痰浊、食阻,沉涩瘀血,沉细血虚、阴亏。

   弦迟气滞寒凝,弦数气滞热壅,弦滑气滞痰浊,弦涩气滞血瘀,弦细阴虚阳亢,细数阴虚内热。

   结代痰浊、瘀血,气虚不能运血,阳衰不能温血。

(二)舌诊

舌诊:望诊重点,比脉诊直观,“一望而得”。

查舌时限极短,更需实用化。

1.苔有三观:

1.1 观色泽:黄苔属热,白苔属寒;

1.2 观厚薄:苔厚属实,为痰湿或食阻,苔薄属正常,表证或虚证;

1.3 观润燥:润者正常或痰湿,燥者伤阴亏津。

3.舌质二察:

3.1 察其色:淡红属正常,淡白属气虚或阳虚,红色属阴虚或实火,绛色为热入营血,紫色为寒盛或瘀血,紫斑为瘀血;

3.2 察胖瘦:胖者阳虚,瘦为阴虚。

三、论治部分

中医辨证,舌脉比较客观应当列做“金标准”,所谓“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一)辩证要准,主证要精。

辩证的精确有两个基础条件:

1.一是组合的单元要精简,不能繁杂,更不能类似。

2.二是选择主症要精简,主症应当是单元的必备症,一般选择一个主症足够,但其主症不能几个单元均可出现,那样就缺乏针对性。单元间就会混杂,单元的不确切,组合也没有精确可言,辩证就会失真。前面所列的几个基本虚证、五脏定位主症以及八个实证主症选择都是遵循必备,专一和精简的原则。

(二)论治宜活及间治取效。

1.论治应当追求灵活

1.1 外感病的活治有四:

风寒辛温解表;

风热辛凉解表;

注意透表、注意分利;

强调扶正;

1.2 内伤病活治有二

虚证总则:补脾调肾

实证总则:痰瘀同治

2.论治之活,还在于间治取效。比如,利用气血阴阳的相互关系,实施间接治疗。气虚者,血为其母,补气药中佐以养血之品。血虚者,气为血帅,养血药中佐以补气之品等。

3.虚实夹杂及扶正祛邪

原则:先祛邪,后补虚。祛邪时不伤正,补虚时不恋邪。

举例:阴虚痰浊,先用温胆祛痰,再以杞菊滋阴。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157)| 评论(0)| 引用 (0) |举报   桂枝芍药知母汤 论“保胃气”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