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虎穴西瓜影音: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2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1:24:54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9-03 17:18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9-11 01:59  第一百零三、一百零四句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1)
  
  “都”和“邑”,都是指城市,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宗庙,《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中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周朝各诸侯国把本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称为“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叫“邑”。不过,一般情况下,诸侯国的最高政权机关所和宗庙都在一个城市里,因此统称为国都。《释名》中说:“国都曰都,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
  邑,本指诸侯国,《说文》注中说:“《左传》凡称人曰大国,凡自称曰敝邑。”后来主要用来指城市。“邑”是汉字的一个部首,变体为右耳旁。前面说过,曾参的爷爷的爷爷是鄫国太子,因失去城邑而把“鄫”的右耳旁去掉,并以之为姓。
  华,《说文》中解释为“荣也”,《尔雅》中说:“木谓之华,草谓之荣。”荣和华都是指植物开花,引指人发达了、显贵了。夏,《说文》解释为“中国之人也”。华夏,中国的古称和古代汉族的自称。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一会我们再做具体研究。
  东西,两个相对的方向,都和太阳有关:东是太阳升起的方向,简化前的“東”就表示太阳都爬到树木中间了;西则像鸟栖息于鸟巢中之形,什么时候鸟归巢呢?太阳落山的时候,因此西指日落的方向。
  京,像筑起的高丘之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指人工筑起的高土堆,后来指国都,现在特指中国首都北京。
  这两句的意思是:中国最古老的都城,要数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假作真时真亦假
  
  华夏,这个既是中国的古称又是汉族自称的专用词,我们对它既熟悉又陌生。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字,突然就不知道怎么写了,或者写出来之后越看越不对劲;一个特别熟悉的人,就是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从家里出来,就是想不起来是否锁门;等等,据说这是健忘症,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健忘的表现。历史也有健忘症,很多事情都已经无法再现、无从考证了,只能靠猜测,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很多种看上去都有合理成分的说法,“华夏”一词的解释就是如此。
  “华夏”这个词在《尚书》、《左传》、《孟子》等文献中都出现过,比如《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中记载:楚国和晋国在绕角打仗,晋军打不过人家,准备逃走,从楚国叛逃到晋国的析公给晋军出了个馊主意,说楚军比较浮躁,容易受惊,如果在夜里同时敲打许多面大鼓并全军进攻,楚军一定会逃走。这个主意虽然比较馊,但还真管用,楚军果然被鼓声吓崩溃了。晋军乘胜追击,一路把依附楚国的蔡国、沈国、申国、息国都给收拾了,于是,“楚失华夏”。
  按现在的观点来看,楚国人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成员,《左传》是不是有蓄意制造“一中一楚”、妄图分裂祖国的嫌疑啊?可不敢乱扣帽子,在那时候,华夏所包含的范围还比较小,主要指中原地区。
  《左传 定公十年》中还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唐代孔颖达疏曰:“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汉代孔安国在《尚书正义》注中也有类似的解释:“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古代中国人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礼仪完备或疆界广阔为夏,这是目前得到普遍认同的一种解释。
  但是,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解释,提出了其他的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
  说法一:“华夏”是民族的名称,因华山和夏水而得名,后来夏水改为汉水,”华夏”族也变成了汉族。
  说法二:“华夏”是一种地域文化,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地区老少边穷的地区称为“夏”,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大中城市称为“华”,合起来就是中国全部地区。中国以外那些文化水平更低的地区,分别以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来称之。随着”华夏”地区势力的不断壮大,慢慢地将那些没文化的地区给吸纳进来了,”华夏”就成了中华民族的称号。
  说法三:“华夏”和“炎黄”类似,源于实体,不是形容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而在此之前的仰韶文化中晚期,伏羲氏的老家曾被称为华胥国,“华夏”一词就这么产生了。
  说法四:“华夏”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到目前为止,考古工作者在甲骨文还没有发现“夏”这个字,所以,有人认为“华夏”出自阿尔泰语系中的匈奴语,还有人认为出自壮语对神职人员的“挖崖”这一称呼。
  除了上面这些之外,还有很多种说法,众说纷纭,稀奇古怪,一直以来,只有普遍接受的解释,而没有一个权威的论断。人类意识及行为的复杂性导致历史上的一些东西是很难弄明白的,看上去是真的未必就是真的,看上去很假的却可能是真的,没有记载的搞不清,有记载的也不一定就是事实,“华夏”这类词语如此,很多历史事件更是如此。
  举一个例子吧,正史上记载的赵高是一个大奸臣,就是他,把一个强大的秦帝国给搞跨了。让人费解的是:搞死扶苏、蒙恬、李斯、秦二世等人,搞得全国各地都造反,对他赵高有什么好处呢?是因为赵高天生就有唯恐天下不乱的坏蛋基因片段,还是因为赵高身体的关键零部件缺损而导致心理变态?
  清代“毗陵(常州的古称)七子”之一的吕星垣在拜谒张良庙的时候,曾经写了一组题为《下邳谒留侯庙》的诗,其中有这么几句:“赵高名在《列仙传》,何得仙家滥其选?索隐笺言颇辨冤,鹿马计胜长平战。”意思是说:赵高的大名被载入了《列仙传》,成了神仙,是谁这么不开眼,让一个大奸臣当了神仙呢?原来,赵高是赵国王族后裔,为了报亡国之仇,他不惜忍辱负重,挥刀自宫,打入秦帝国内部,甘当搅屎棍,硬是把秦朝给灭了。
  吕星垣说的“索隐笺言”,指的是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史记索隐》的相关记载,清代史学家赵翼在《除余丛考》中说《史记索隐》有这么一段:“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乃自宫以进。”
  问题是:吕星垣去拜谒张良庙,为什么写起赵高来了呢?因为野史《古逸史》中说,当年张良找了个大力士,在博浪沙埋伏下来,想用大铁捶把秦始皇给砸成照片,结果这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恐怖袭击除了创造了一个“误中副车”的成语之外,还把秦始皇给惹毛了,全部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全力搜捕恐怖份子。但是,张良安全地逃离做案现场,躲过了全国大搜捕,改名换姓躲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这些,全都仰仗赵高的救助,赵高是张良的救命恩人。
  除了吕星垣和赵翼,清代还有很多学者认为赵高是卧底,如屈翁山、孙渊、缪荃孙、黄仲则等,刮起了一股给赵高翻案的风潮。
  还有人持另一种观点:赵高是秦国王族的后代。在“器欲难量”一句中说过,秦国王族为赵氏,因此赵高可能和秦始皇父子一样根红,只不过是父亲犯了错误,才导致苗不正,否则他不可能当上胡亥的老师,更不可能去染指皇帝的宝座。
  事情的真相永远搞不清了,还是庄子他老人家有远见,他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大意为:人生是有止境的,而对事物的认知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想用有止境的人生去思考无止境的问题、学习无止境的知识,累不死你!既然如此,那些还孜孜不倦去追求知识的人,真算得上是脑残志坚的典型了!唉,算了吧,那么多已经搞清楚的知识在等着我们去学呢,就不要在这些搞不清的问题上纠缠了。
  
  
  第五部分 走进高尚社区
  
  这部分内容从“都邑华夏”到“路侠槐卿”,共二十二句,与此前侧重讲人的精神、思想、处事原则等软件内容的两部分不同,这部分基本是在讲硬件,着重从选址、建设、装修、配套设施等几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古代最高统治者工作和生活的场所。看了这些奢侈腐败的居住环境之后,你就会明白统治阶级的生活条件是多么优越了,是要雨得雨要风得风,吃香喝辣前呼后拥,银满柜金满箱,胡吃闷睡傻喝汤,更明白为什么广大劳苦大众为什么对统治阶级既艳羡又痛恨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然后呢,还不是想自己骑到马上当皇帝去。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9-16 20:23  白瑞香脂、古越轩等朋友,已经出版的这本书只到第36句,而且做得很差,胡删乱改,残缺不全,还是不要买的好,如果能出第二本,争取做得好一些,再扩大赠书范围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9-17 22:33   第一百零三、一百零四句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2)
  
  周代“双城记”
  
  周武王推翻了商王朝之后,非常尊重殷商遗民的人权,即不纠缠历史老账,也不宜武力相威胁,实行了就地安置,只是派自己的亲兄弟管叔和蔡叔留在新占领的土地上进行监督管理,然后就领着大队人马走人了。回到镐京之后,周武王开始睡不着觉了,周公旦来前来问候,说:“二哥,你怎么失眠了呢?”武王说:“四弟,我是担心那些殷商的遗民啊,镐京离他们太远了,万一他们造反,我们调动人马都来不及,我看洛水的北边那块地风水好,离新领土又比较近,是建都的好地方,新首都的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洛邑吧。”说干就干,周武王亲自担任洛邑开发建设筹建组组长,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土地测量、城市规划,并很快实现了“三通一平”,达到了建筑用地标准。(人家想建一座城市都这么容易,而我们想买个房子都这么难,唉,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可惜,洛邑还没建起来,周武王就病死了,接班的周成王年幼无知,全听周公、召公等老干部的。这时候,周武王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负责管理殷商遗民的管叔和蔡叔经不起腐蚀拉拢,公然反叛,对抗中央政府,周公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平定了叛乱,在此期间,洛邑工程全线停工。
  过了几年,周成王长大成人,为了完成老爹的遗愿和避免殷商遗民再次叛乱,他决定派最为得力的老干部召公和周公去重新启动洛邑这个烂尾工程。老干部确实会干活,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洛邑就建好了。为了将新首都与老首都区别并联系起来,周人将镐京称为“宗周”,因为那里是供奉老祖宗的地方,将洛邑成为“成周”,取“周之道,成于此”之良好寓意。任何城市都有不同的功能区,而洛邑的功能区划分比较简单,就是分统治区和被统治区,而且这两部分保持一定距离,各自独立,所以,成周实际是由两座城组成的,被统治区叫下都,是用来安置殷商遗民并驻军看管的,统治区叫王城,是周朝统治阶级住的地方,后来,成周就单指下都了。
  洛邑修好了之后,周成王很高兴,把象征饭碗和权力的九鼎搬到了王城,并专程从镐京赶来举行冬祭,杀了一头红牛,祭祀爷爷周文王,又杀了一头红牛,祭祀父亲周武王,等这两位老人家喝完了红牛、有了精神头,就开始汇报一年的工作情况,并请示说准备让周公留下来继续治理洛邑,两位老人家没说话,就当是默许了。于是,西周开始了一国两都的时代,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近三百年。周成王和周公在两个都城分工合作、精心治国,成功地演出了一幕“双城记”,为西周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一国两都的历史也就成了是备受儒家称道的盛世,而周兴嗣写《千字文》的时候,这两座城市已经被少数民族占领很多年,汉族政权只能偏安于东南一隅,但是周兴嗣还是着重说起这两个都城,可能是因为周兴嗣沉浸在想象中的好时代里不能自拔,也可能是对南朝政权打回北方、统一全国的一种迫切希望。
  但是,真正的长治久安是不存在的,西周的大一统局面也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周幽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已经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周幽王二年,关中发生了大地震,灾情十分严重,《史记》中记载:“,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诗经》中描述了地震的烈度:“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如此剧烈的地震,无疑会对镐京的城市建设造成巨大破坏。周幽王在地震中幸免于难,但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以周幽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已经腐败透顶,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更没有人去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灾后重建,地震只教会了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享受生活,过一天算一天,在这种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困难时期里,周幽王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逗美女褒姒一笑这一伟大事业中去了,为此还专门导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还立褒姒为后、立她儿子伯服为太子,原来的申王后和太子宜臼娘俩被废掉。周幽王的老丈人申侯听说之后,非常恼火,联合缯国和犬戎举兵攻入镐京,然后各取所需、按劳分配,申侯把周幽王逮住并杀掉了,犬戎人将镐京能拿走的都拿走了,并放了一把火把地震没震倒的和震后新建的周王宫室焚毁,临走前还放出话来:“过些日子我们还来啊!”在申侯的扶植下,废太子宜臼即位,就是周平王,此时的镐京已经成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范例城市之一,于是周平王上台的第二年就迁都到洛邑,一国两都的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东周时期的周王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其影响力和号召力越来越弱,只能在诸侯国的混战中苟且偷生了。就在平王迁都二百五十周年大庆之际,周景王这个二百五死了,为期十八年的东周“双城记”即将开幕。
  要说周景王,可是个精明人,几百年前老祖宗送人的东西他都如数家珍。《左传 昭公十五年》记载,晋国大夫荀跞到成周办事,得到周景王的宴请。席间,周景王把鲁国进贡的壶拿出来显摆,并对荀跞说:“诸侯都有礼器进贡王室,为什么就你们晋国搞特殊化,连一根毛都不肯给我呢?”荀跞让主管晋国典籍的官员籍谈回答这个问题,籍谈说:“其他诸侯受封的时候都从王室接受了礼器,所以现在有东西拿来献给天子,但我们晋国却从来没有得到王室的赏赐,你让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天子?”周景王说:“我记得文王检阅军队用的鼓和车,武王攻商用的铠甲,都送给你们晋国了,襄王还赐斧钺、美酒什么的给晋文公。历代周天子都没有亏待过晋国,送过笔,送过桌,还送过一口大黑锅,就差送暗送秋波了,作为主管晋国典籍的官员,怎么能数典忘祖呢?”周景王这番话,把籍谈问得哑口无言,并为后人留下了“数典忘祖”这个成语。
  由于王室衰微,各诸侯国都不怎么拿周天子当回事了,所以才出现了周景王舍出自己的那张老脸跟诸侯国要东西、人家还不愿意给这种尴尬局面。周景王这么一个精明人,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却是个十足的二百五:他先立儿子王子猛为太子,过了两年后悔了,改立另一个儿子王子朝。他死了之后,两个儿子各自带领自己支持者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后来,王子朝把王子猛杀掉,占领了王城,自立为王,王子猛的粉丝并没有灰心,他们把王子猛的弟弟找来当偶像,就是后来的周敬王,在洛邑周围打游击。过了几年,周敬王取得晋国的支持,把王子朝和他的一部分粉丝赶到了楚国,但是还有一部分铁杆粉丝占据着王城不出来,周敬王只好进入下都。
  下都本来是用来安置殷商遗民的,条件当然不如王城,而且年久失修,城墙都快成酥饼了,王城里那些王子朝的铁杆粉丝们还经常过来偷袭,这可怎么住啊?周敬王只好请晋国等诸侯国派兵来帮助守卫,时间一长,各诸侯国都很有意见,周敬王说:“要不这么办吧,大家帮我修城墙,修好之后就不用你们派兵来了。”于是,十一个大小诸侯国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酥饼似的城墙加固好了,周敬王这才算站稳了脚跟。从王城逃到楚国的那些人觉得流亡的生活很艰苦,越看自己的偶像王子朝越不顺眼,就把他杀掉了,但是一些骨灰级粉丝还是不断搞恐怖袭击,吓得周敬王只好出逃,最后还是靠晋国的势力才进了王城,并消灭了恐怖分子,结束了这场兄弟相残的“双城记”演出。
  在镐京和洛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安和洛阳,是我国古代定都时间最长的两座城市,这两座城市到底有那些好处,能得到统治者如此青睐呢?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82.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