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寺邮政快递电话:膝关节痛特效穴 - 1009044812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6:25:02

膝关节痛特效穴

默认分类 2010-07-29 20:57:

临床常遇头痛病人,十年二十多年者大有人在,平时头痛大多数人都是只是吃一些去痛片和脑宁片等,只是暂时缓解,不能根治,而顽固性头痛病人,吃去痛片脑宁片也缓解不了,我在临床上用平衡针灸和手三针二者配合,常收针入痛止的佳效。
平衡针灸的头痛穴【此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趾骨结合之前的凹陷中】交叉取穴,即左侧头痛取右侧头痛穴,右侧头痛取左侧头痛穴,前头,后头及全头痛就双侧全取。手三针取后溪穴,头痛穴快速进针,扎出针感就出针,膝三针疗法
①选穴:取患者双侧三阴交、行间和阳陵泉。
②操作步骤:患者平卧伸膝位,取75%酒精常规消毒,取直径0.25mm,长40mm的针灸针,分别刺入三阴交、行间和阳陵泉穴,行间进针0.5~0.8寸, 三阴交和阳陵泉进针1~1.5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3次(每次间隔1~2天),4周为1个疗程。
1、仰卧取穴,对有些不能或难以俯卧和侧卧的患者可以采用本法。
2、虚症的老年患者,多有骨质疏松,可以采用本法。
3、有些患者局部有手术疤痕或需要同时使用长时间使用的膏药的,可以采用本法。
   总之,先要辨证,同时选好适应症,这个方法还是不错的。

膝关节痛特效穴
       操作方法:在疼痛膝关节的对侧肘关节尺泽附近找痛点,先以指代针,边按压边让患者活动膝关节,疼痛减轻后再用针灸针针入,行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中间再行针一次.留针的过程中可让患者在诊室内走动(注意不要晕针!).  
       疗效评价:对急性疼痛有立杆见影之效,慢性疼痛当时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对慢性膝关节关节炎疼痛的远期疗效还在观察中,希望有经验的同行指教!

膝关节痛特效穴
这个治疗方法是高树中老师的<<一针疗法>>上看到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操作方法:在疼痛膝关节的对侧肘关节尺泽附近找痛点,先以指代针,边按压边让患者活动膝关节,疼痛减轻后再用针灸针针入,行针强刺激,留针30分钟,中间再行针一次.留针的过程中可让患者在诊室内走动(注意不要晕针!).  
       疗效评价:对急性疼痛有立杆见影之效,慢性疼痛当时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对慢性膝关节关节炎疼痛的远期疗效还在观察中,希望有经验的同行指教!

膝关节疼痛的针灸治疗方法  

膝关节痛为临床所常见,多因各种关节损伤、感染、退行性改变等引起。对受寒及退行性改变引起的疼痛,针灸治疗确有立杆见影之效。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如下:
 
    局部刺络拔罐法
  
  在膝关节疼痛部位寻找青色之静脉,以三棱针点刺后,则出血如豆,然后加拔火罐。为了预防火罐漏气,可在罐口涂上超声耦合剂。留罐10分钟。若无静脉,则可在压痛点上以皮肤针叩刺后再拔火罐。本法对久痛不愈及扭伤所致者,疗效显著。

  委中刺血法
  
  患者取俯卧位,在患膝下塾上塑料纸、草纸或药棉。如见委中附近有怒张之络脉,则以三棱针点刺,任其血液流出,始为深紫色,渐变为淡红,后自停止。以75%酒精棉球揩去污血。

  腹部敏感点针刺法
  
  膝痛患者在腹直肌第4节处可有明显的敏感点,且多以患侧为明显。患者取仰卧位,以拇指在其腹部找到敏感点后,以1.5寸针缓缓刺入,得气后留针30分钟。

  以上数法,根据临床需要,可单独应用,亦可联合使用。后溪穴扎入后,让患者抬高手臂,捻转针,头痛立止,临床应用多例,效果很好

       一穴速治坐骨神经痛  

凡坐骨神经痛在肩后找一压之特痛点按10-15分钟,左边痛压右边,右边痛压左边。只要是坐骨神经痛,点到痛止,有三五次痊愈的,有七八次痊愈的,所治之人没有超过15次的,自疗也行,你可以不信,但你可以试试
取穴方法:
[以手掌心按肩峰,大指尽处压痛取穴,以痛为穴]


今日咽痛,刺少商,咽前侧壁痛愈,但侧壁、后壁仍痛。遂刺双侧液门,咽双侧壁痛愈;刺“对少冲”,咽后侧壁痛愈。下针见效。

取穴:后溪:毫针1寸,留针30分钟。

急性扁桃体炎
       此法是家师家传便法,对于急性扁桃体炎,以及一切急性喉痛,多数能立竿见影。如遇扁桃体腺肥大者,加刺局部出血,其效果更好!一般病势越急越重,疗效越好!
取穴:乳蛾穴(自命名,第2、3胸椎棘突之间。)
操作:取新碗1个砸破,取其中三角形者一块,用其尖部于穴位上划一“十”字,见血为度,再在穴位上拔大火罐,15分钟后取下,将恶血擦净,盖上敷料,以防感染。
禁忌:小儿及年老体弱禁用大罐(改用小罐),时间5分钟左右。
另外,此法对于慢性扁桃体炎、阴虚上火的喉痛无效!
      上面是原始操作方法,我们认为古人采用此法,目的在于消毒,故近年来,改用三棱针刺激(刺血)局部,其效果相同!
   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减少痛苦,我的东西不准备设限,望大家理解!

一针治疗扁桃体发炎(即刻见效)
扁 桃体发炎,用针灸治疗效果极快,这是我亲身验证的,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我正在学习子午流注针法,可巧那时正在感冒嗓子疼的特别厉害,连咽唾液都不行(我 感冒是从来不吃药的)心想正好验证一下子午流注的用法,于是便马上查找开穴,正值后溪穴开便拿针刺后溪穴没想到针尖才破肉皮即感到咽部非常轻松试着咽了一 下唾液,竟一点都不疼了,于是留了二十分钟针,咽部竟一点不舒服的感觉都没有了,三天以后便彻底的好了(中间再没做任何治疗)。这次经励使我认识了针灸的 神奇效果。这之后每遇扁桃体发言者即针后溪,几乎都能立即止痛,不必看是否开穴。就在前几天,我的小侄女,感冒发烧39.6度,扁桃体已经化脓,不能咽任 何东西,我只给针了后溪,当即就能咽唾液了,留针一小时后既可以吃东西了,以后又连针了五天便痊愈了。这是我无意间发现的后溪穴的作用,特拿出来和大家分 享,以造福更多大众。同时也请大家験正一下它的疗效

 

常用穴位处方歌诀一览表转载 2009-10-09 12:06

一、十二原穴
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二、下合穴
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从“合治内腑”的治疗原则出发,按疾病所属内腑的不同,而取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胃病取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等。
小肠:下巨虚;大肠:上巨虚;三焦:委阳;膀胱:委中;胃:足三里;胆:阳陵泉。

三、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  
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又名悬钟)。

四、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结合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应用,称为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时取穴治疗疾病的方法。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通过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通治血病,治疗妇科病效著),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的病,又能治冲脉的病。

在临床上常采取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

五、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六、手足十二针(合谷曲池三里阳陵内关三阴交)
主治:①半身不遂②高血压③瘫痪④痹症

七、十全大补方
组方:合谷、曲池、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中脘、太冲、三阴交、章门、关元
主治:心脾两虚、脾肾两虚、肝肾两虚、神经衰弱、久病体弱。

八、胃家病验方
主穴:中脘、足三里
组方: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
范围:胃痛、腹痛、食滞、腹泻、便秘。

九、四大系统调节主穴
血液循环系统:内关
消化系统:承浆、足三里、中脘
神经系统:风池、率谷
免疫系统:大椎、足三里、合谷

十、常用配穴
手颤:少海
五指不伸:中渚
指痛:少商
臂痹:肩髃
吐血:尺泽
流涎:地仓
男蛊女孕:涌泉
鬼邪妖癫:神门、人中、间使
冷风湿痹:环跳、阳陵泉
头面病:曲池、合谷
鼻渊:合谷、太冲
泄泻:足三里、内庭、申脉、中脘
五痫(如五畜叫):劳宫、涌泉
心肾不交:神门、太溪
心力衰竭:内关、膻中
注:自《杂病穴法歌》《灵光赋》《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常见病信息穴一针疗法》。

十一、常见病一针疗法
退热穴:曲池
胸闷穴:膻中
调心穴:内关
急救穴:人中
神衰穴:脐中
精神病穴:百会
癔瘫穴:涌泉
面瘫穴:下关
偏瘫穴:率谷
脑缺血穴:风池
前头痛穴:中脘
偏头痛穴:太冲
后头痛穴:至阴
失眠穴:大陵
失眠2穴:风池
胃痛穴:中脘
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落枕穴:悬钟
腕痛穴:太溪
肘痛穴:阴陵泉
腰肌扭伤穴:后溪
髋痛穴:合谷
肋痛穴:阳陵泉
膝痛穴:曲池
踝痛穴:合谷
足跟痛穴:大陵
手麻穴:后溪
催乳穴:涌泉
上牙痛穴:下关
下牙痛穴:合谷
鼻炎穴:下关
眩晕穴:百会
耳聋穴:听宫
耳鸣穴:听会

十二、千金十一穴歌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
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
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
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十三、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十四、禁针穴歌
脑户囱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
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
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
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
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
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
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
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
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
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
手鱼腹陷阴股内,膝髌筋会及肾经,
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十五、针灸取穴要诀
病在上,取肺大肠经;病在中,取脾胃经;病在下,取肝肾。
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离穴不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