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溟凌波同人文h:华东师大“思想节”探讨“新媒体如何改变我们的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0:54:02

华东师大“思想节”探讨“新媒体如何改变我们的文化”

( 2011年10月14日 )

  半个多世纪以前,从重庆到乐山的一封“快信”也要走10天,这是齐邦媛在《巨流河》中一个很小的细节;今天,只需要一秒钟摁住手机“拨出”键,或打开电脑上的聊天软件,你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联系起来。

  技术改变的并不仅仅是生活方式。固有的观念、习惯,连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对生命的理解、对时间的感受,也都在发生着值得关注的变化。

  世界变“平”了,你也变“平”了。资讯多元了,你却失语了。在华东师范大学首届“思勉人文思想节”上,一个设置为“新媒体如何改变我们的文化”的议题,逐渐演化成哲学意义上的探讨。学者们发现,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个人的“自我认同”并不是一件顺利的事。主体的构建和认同——传统的哲学命题竟然在一个崭新的语境中发生了。

  微博被人转发就是有尊严?

  吃个饭,拍个菜,微博上充斥着种种“流水帐”;和女朋友失恋吵架了、又和好了,以往偷偷写在日记里的“私事”,常常公开在个人首页上……现在的人好像没什么不可以公开的。

  “我‘晒’故我在。”华东师大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洁这样概括。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新媒体的特征是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被看成三个共时的行为:话在那儿;话语实践在那儿;社会实践在那儿。人们的各种‘晒’,其实是一种表白,不表白就好像自己没在活着,这是一种难以抑止的本能冲动。”在她看来,人们从自己所发的微博被评论和转发中获得的快感也直接来源于生存的需要。“转发的多少代表你这话说完/这件事做完之后的power(能量)。被人转了,就是尊严;没有人转,就会难受。”

  然而,这种“晒”,一方面门槛低、成本低、易实现;一方面保留时间短,影响转瞬即逝,使得意义和价值受到损害,反过来也影响人们的行为心理。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雷启立的一个判断是:新媒体带来信息的“即用即抛”和迅速贬值,因此一种只为眼前和当下着想的习惯正在形成。又由于受到道德、规范约束的机会小,恶的、个人性的习性滋长并抱团,它加速了当今社会文化“向下流”。

  大脑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十几年前,电脑只能处理一个任务,如果要处理多个任务,CPU就跟不上;如今,电脑实现了让你一边打游戏一边视频聊天一边写论文一边刷微博,同时还听着音乐、下载着电影,可是你的大脑却无法处理这么多的短期记忆和亢奋点,按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的话来说:“时代把我们抛入了多任务的可能,但人类大脑的CPU跟不上了。”

  多任务听上去很美妙,遗憾的是人类的大脑大多数还是单任务的。“我们曾经有过多任务的大脑,那是在原始人时代,想一想,你在网页上不断搜寻、切换的状态,是不是与原始人在丛林中搜索猎物、躲避猛兽很相似?兴奋点不断迁移,注意力呈分布式,保持高度警觉,不断生成和失去许多短期记忆。”严锋笑称,人类的大脑从多任务经过几万年进化到单任务,现在又要调整到多任务,可谓难矣。

  不过,改变已经发生。“以前的纸质阅读需要专注的投入、分析,现在的电子阅读则可以称为扫描或搜索,你不再按线性推进,看到的是满屏‘高亮显示’的关键字。”严锋形容的这种景象仿佛人在某种程度上的“异化”,贴切而又令人悚然。

  下载数百程序但能应用多少

  新媒体到底是什么?雷启立说,每一个时期,新媒体都会有一个典型的代表形式。从电子邮件、PS照片、网上游戏、小众网站、个人主页、博客,到今天的微博,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下一个是什么?不知道,但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这个创新形态就是你爱什么是什么。”不过有一点他反复强调:强大的技术背后一定有强大的被滥用。在这里体现出的不仅是文化的差异,更是人性的障碍。

  一个人真的需要24小时保持在线吗?真的需要同时开着QQ、MSN、社交网络、微博、电子邮箱、手机吗?一台下载了数百个应用程序的苹果手机,又有几个人能充分利用殆尽呢?当人们拥抱新媒体带来的新鲜体验时,似乎无法自问:“我真的需要吗?”

  “哲学上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真和假的区别,所有美妙的东西都有真和假的区别,需求也有真的和假的。”在接受采访时,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指出,在物质匮乏的时代,问题往往是真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在物质丰富的时代,虚假需求的创造就盛行了,但它非常不容易被鉴别出来。

  “鉴别”在今天更为困难。新媒体工具使得“关注”一件新闻或一位名人变得简单,“关注”本身却在贬值,真正的专注越来越成为奢侈。童世骏说,冷静的、孤独的、持续的思考越来越困难,而与之对应的是,我们不像在古老的年代里可以指望一份“神秘的文本”指引你生命的意义那样,每个人的意义都必须自己去寻找和创造。当思考无法持久、无法深入,而个人又如此容易淹没在“众声喧哗”中,势必造成人的一种困境。如何“脱困”,是当代人面临的精神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