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方电影:(第三讲)现代图书馆员工的知识结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9:35:27
主要内容:三个部分
1.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2.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生成
3.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专深化
1.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先介绍关于知识和知识结构的有关概念
1.1知识与知识结构
1.1.1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是人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反映。
1.1.2知识是如何分类的?知识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即:
1.1.2.1按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
1.1.2.2按反映层次的系统性分为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是知识的高级形态)
1.1.2.3按具体来源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
1.1.3什么是结构?
结构是物质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物质系统有序化、组织化的标志。
1.1.4结构是如何分类的?
物质系统的结构可分为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任何具体事物的系统结构都是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的统一。 (参阅《辞海》1999版)
1.1.5什么是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知识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知识系统有序化、组织化的标志。
1.1.6 知识结构是如何分类的?
从形式上分,知识结构有两种常见类型:
1.1.6.1静态意义上的知识结构。主要指种种配比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是否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层次结构,因为没有层次就不能形成思维空间,即便是知识量再大,仍然是一种平面型的知识结构;
1.1.6.1动态意义上的知识结构。由于知识结构在认识过程中就具有思维空间,因而知识结构的形式在实质上就是思维形式,所以,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不能理解为单一学科知识的层次结构,而是各种知识存贮融为一体的层次结构。
这两种形式的知识结构在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相互依存而发展。
1.2现代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是指图书馆员自身知识素养或知识体系。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图书馆员素质提高的基础和标志。现代图书馆工作更是在呼唤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能熟练地掌握信息的创建、生成、获取技术,信息表述技术,信息整序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信息传播技术,信息存贮技术,信息接受技术的人才。
从图书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看,在不同的社会技术环境下,对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传统图书馆工作(即采、分、编、典、流、阅、检)阶段,即手工文献处理阶段,对图书馆员知识结构要求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要求掌握图书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图书馆学基础、情报学、目录学、图书文献分类、编目、采访及科技文献检索等课程反映的知识和方法在图书馆员知识体系中居核心地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对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强调“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即除应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求具有较为广泛和深入的知识基础和进行某一专业知识生产的才能与素质。
从微观上来说,每个图书馆员应较好地掌握一门或一门以上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从宏观上看,图书馆员队伍的专业背景应是多元化的,图书馆员的队伍中须包含各学科各专业人才。除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之外,大型综合性图书馆还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二条所列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人才;专业性图书馆可根据实际作适当调整,压缩其他学科人才的比例,相应细致划分本学科专业人才。
现代图书馆员为什么要具备各种专业背景?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由科学的结构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所决定的。至20世纪上半叶,科学内部结构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学科的分化。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区分为自然、社会、技术和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又分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科学。各门学科在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科学方法和知识体系。由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也由于科学的发展和深化,到了当代,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在继续分化的同时,开始呈现出交叉和综合的趋势。科学的分化、交叉与综合,使每门学科应用的术语、符号随之专深、复杂,每门学科的知识体系也复杂化了,对其他学科专业的科技人员形成了学科专业语言障碍。图书馆员处理的是各学科专业的信息,没有对该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入系统的认识和掌握,没有对信息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信息服务工作就会停留在表面而难以深入,阻碍图书馆工作的纵深开展。
二是由图书馆事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所决定的。一方面,图书馆事业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人类记录下来的文明成果能够系统保存并广泛传播,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技发展带来的新观念、新技术在图书馆的普及,也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典型的例子是当前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电子操作平台和先进的数据存储传输技术,变革了图书馆信息工作的手段、方法,带来了图书馆的自动化、电子化等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而信息存取的广泛系统、快速便捷又促使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更加快捷了。另一方面,图书馆事业发展和科技发展相互促进作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即在图书馆事业与人类科学技术成就中起桥梁作用的图书馆员。例如,当前兼具图书馆学及其他学科专业背景,尤其是信息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图书馆界较为缺乏,致使图书馆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强,效率低、范围窄的现象普通存在,严重影响了科技发展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相互促进作用的充分发挥。
1.3现代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基本内容
具体讲,现代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知识单元:
1.3.1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基本理论。如:图书馆学与情报学基础、图书文献资料的分类、编目、主题标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组织管理、文献检索、读者服务等。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
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情报的组织,情报的传递以及情报的吸收与利用、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图书馆员从事的是图书情报工作,系统、全面地了解图书情报事业的发生发展,掌握情报工作的规律,对每一个图书馆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1.3.2现代信息技术。
包括计算机基础、软件编程、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内的信息技术是现代图书馆员所应必备的知识技能。因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图书馆成为网上的一个结点,图书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扩张,即传统的图书馆进化成了现代图书馆,其主要标志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对图书情报工作进行自动化管理,在网络化条件下进行图书文献采购、编目、检索和资源共享等。一句话,图书馆传统的手工文献处理方式在逐渐被计算机文献信息自动化处理方式所取代。
为了适应信息化管理,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了新的学科目录,把图书馆学归并于管理学科门类之下,并对课程体系作了统一的要求。其中,与80年代初期相比,课程设置最显著的特点是压缩了传统图书馆学与情报学课程,显著增加了现代信息技术及相关背景专业知识课程。
1.3.3 外语(英语、日语、俄语、德语等)。 外语,特别是英语是现代图书馆员相当重要的工具。目前因特网上的信息95%以上都是用英语来进行表述,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要想有效地利用网上文献资源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外语水平的高低从某一个角度来讲成为衡量一个人利用文献信息的尺子。
1.3.4相关背景学科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高等数学、人工智能、科学学和相关学科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相关背景学科知识对不同性质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有不同的要求,如医学图书馆强调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生物医学专业知识,而农业图书馆则强调工作人员应具有农业科技专业方面的知识等。在专业图书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将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读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了解,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文献信息服务。
综上所述,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基本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外语,相关背景知识共同构成了图书馆员知识体系结构的主体,但值得指出的是这个知识体系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1.4现代图书馆员的整体知识结构与个体知识结构
1.4.1 馆员的个体知识结构。
馆员的个体知识结构,是指各种知识集合于同一个图书馆员大脑的组合方式,它是受控于同一个图书馆员主体意志和情感支配下的思维空间,其特征是知识贮存者的主体具有唯一性与行业的特指性。
1.4.2馆员的群体知识结构
馆员的群体知识结构是指各种知识分立于图书馆员群体不同主体的大脑中,属于不同主体意志支配的思维空间,其特征是知识贮存者的主体具有群体性和行业的泛适性。
1.4.3馆员知识结构个体差异的表现形式或类型
按馆员知识结构的理论构建来分,有经验型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型的知识结构;按馆员知识结构的功能类型来划分,有专家型的知识结构和杂家型的知识结构;按馆员知识结构的量的标准来分,有单一型的知识结构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按馆员知识结构质的标准来划分,有高层次的知识结构和低层次的知识结构,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不合理的知识结构;按图书馆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内容来划分,目前,世界上大约有2000多门学科,每门学科都有其阐述理论、实际应用的书籍,因此,馆员作为应用书刊资料为信息需求者提供各类型服务的群体,如果从理论概念上来讲,就应该具有2000多种专业知识结构。所以,在馆员这个群体中,知识结构的个体差异必然普遍存在。
1.4.4馆员个体知识结构差异形成的原因
图书馆员群体出现一定的知识结构差异主要是基于以下两大原因:
首先是馆员自身原因。馆员个体受到本身生理、心理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吸收知识阶段不可能驾驭更多的学科群,而是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有选择性地吸收,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知识结构。
其次是社会环境原因。受时代需要、家庭背景、人际关系、个人机遇等诸多社会环境因素限制,馆员个体在知识方面必然有所侧重。如时代需要现代图书馆员,就必须有人通过学习后成为现代图书馆员。
1.4.5馆员知识结构的群体补偿
由于上述两大原因,馆员依靠个体知识结构往往难以如愿以偿地进行多形式、多途径的复杂型的情报服务,因此,必须通过群体知识结构的补偿方法来满足社会对信息情报的需求。
补偿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即空间补偿、时间补偿和高低知识结构之间的相互补偿。
1.4.5.1空间补偿。是指各类图书馆员在提供情报服务时在思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如经验型知识结构的馆员在思维空间上提供给情报需求者的是比较宏观或比较宽泛的指向性服务,很显然,服务的专指性较差。这种经验型的图书馆员适合从事图书馆内部比较普通的读者服务,如“图书馆部门服务指向性咨询”、“图书外借咨询”、“图书阅读指导”等等。
理论型知识结构的图书馆员,在为情报需求者提供各类服务时,则往往从微观入手,小到某篇文章、某本图书的检索,大到某个课题的信息咨询服务,都要进行不厌其烦的“微观指导”,这种抽象型的服务方式,比较适合有特殊需求的读者,使他们在接受服务时可以享受缜密、细致的情报服务,但对一般读者似乎显得多余。
总之,如果只有经验型知识结构的馆员或理论型知识结构的馆员存在,图书馆作为人类社会信息的集散地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地发挥传播人类知识的职能和作用。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在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思维空间上进行理性化的、有意识的补偿,才能使馆员群体在提供信息服务时根据情报需求者的不同要求,对症下药,达到最佳化、最快捷的服务效果。
1.4.5.2时间补偿。是指以空间补偿为基础,使图书馆员这个功能系统能够稳定连续地工作而进行的知识补偿。
对每个图书馆员来讲,其个体知识结构的功能在一生的时间变化进程中,总是呈现出一条曲线。图书馆员作为一个自然人,在个人年龄、身体状况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下,其知识结构的输出功能有上升、有下降,呈现出波浪起伏的现象。例如:图书馆员的自然退休、女性馆员在生育、哺乳期等,他(她)们所从事的一些很具体而具有连续性的工作,如“图书分编”、“文献主题标引”等工作,由于人员的调动,往往会造成前任者和后继者的某些脱节或不适应。因此,这一类型的图书馆员就必须根据需要,由图书馆管理者及时安排他(她)们进行知识结构的相互补偿,实现新旧人才的自然交替,达到工作程序质量要求的相对一致性和稳定性,以便为广大用户利用图书情报资料提供方便。
1.4.5.3高低知识结构之间的互补
在图书馆员这个群体中,存在着本专业系统中的高级、中级、初级知识结构人才,整个人才系统不可能也不必要全部是由高知识结构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因为在图书馆中,有采编部、外借部、期刊部、研究辅导部、参考咨询等部门,各个部门所需的人才知识结构也不必完全相同。所以,具有图书馆管理艺术的人,往往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艺术,把一些不合理的个体知识结构人才,巧妙地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群体知识结构,实现图书馆员个体知识结构的群体成功型知识补偿。
只有实现了馆员个体知识结构和群体知识结构的成功补偿,促进各种形式的知识结构人才得到最佳的合理组合,才能在新世纪图书馆服务的功能和效益上实现最终突破,真正满足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图书馆员的要求。
2.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生成
人的知识结构是发展和变化的,其趋势总是由低向高层次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实践和信息积累的必然结果,是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生成源于两个方面的途径:大学正规化教育和图书情报工作的社会实践及再教育。
2.1大学正规化教育
大学正规化专业教育(包括夜大、函授等)是图书馆员合理知识结构生成的主要途径,因为大学专业教育(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等)能够根据当前和未来科技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和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校能够受到完整和系统的专业化教育,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我国图书情报工作专业技术骨干基本上都是受过大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和相关学科专业教育的毕业生)。
2.2岗位继续教育
图书情报工作的岗位继续教育也是图书馆员合理知识结构生成的重要途径,甚至是根本途径。知识结构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有起点但没有终点,有更好但没有最好,这就是所谓的终身教育。大学的系统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个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但这仅仅是一个基础,一个以专业科学知识和逻辑思维为核心的基础知识结构,它要上升为以外向型、创造型知识和以辨证思维为核心的智能结构层次,必须通过社会的实践。
在图书情报工作中把图书馆学、情报学(包括现代信息技术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基本理论与图书情报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巩固,探索新的问题(尤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情报工作出现的新问题),丰富理论,摸索出一套既符合图书情报工作发展现律,又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工作方法。
图书馆员岗位继续教育有自己的特性。归纳起来主要有实践性、层次性和长期性这三点。
2.2.1实践性。
图书馆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图书馆工作又是多方位的综合性工作。它的工作流程分采购、分编、典藏、流通;它的服务内容涉及到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服务手段多种多样。因而,馆员单一的、静止的知识结构根本无法适应工作需要。加之由于图书馆的类型、规模、服务对象不同,人员素质各异,因此馆员的继续教育中需要补充和更新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应以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对文化信息的需求为依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学用结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使在职培训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岗位要求进行再培训,以利于继续教育的成果迅速体现在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服务工作上。
2.2.2多层次性。
这是由继续教育的对象的自身差别性而决定的。由于图书馆员具有不同的年龄结构,不同的学历、经历、岗位职责,不同的学识、能力和水平,因此施行再教育时最忌“一刀切”的简单化、形式化教育模式。而应在实施继续教育时,构建一种集补充型、适应型、增新型、变换型、提高型和研讨型为一体的多元教育模式,区别对待,因人因时施教。
●补充型:这是为各类专业人员补充扩展急需的共性知识而采取的一种培训形式;
●适应型:这是对那些刚从学校毕业不久,而又缺乏实际工作能力的人员施行一种培训形式;
●增新型:这是对那些参加工作较早的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一种培训形式;
●变换型:这是对那些由于馆内工作变动、调整、职务晋升、工作行政换岗后的人员采取的一种培训形式;
●提高型:这是对那些有培养前途的后备力量,进行系统深造的一种培训形式;
●研讨型: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教育形式,一般适合对业务骨干和业务理论研究人才的培训。
2.2.3长期性
这一特征是由科学技术的不断翻新、发展、变化的知识时代的特性所决定的。图书馆是新知识的集散地,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不断更新教育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并以此为出发点,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就是说,图书馆要随着社会变革和进步,实现从传统单一功能的文化教育机构向现代多功能信息系统延伸;图书馆将要告别繁重的手工操作向现代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员不可能一劳永逸,而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更加广泛的业务知识和更加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不仅需要馆员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而且要涉猎跨学科的边缘学科及新兴学科的知识。所以,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3.馆员知识结构的专深化
3.1什么是专深化?
馆员知识结构的专深化是指在广泛掌握各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选择一门或几门适合自身特点的学科或学科方向,作为自己专攻的目标,力争对这些学科或学科方向有较为精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并在同行中有一定发言权。如可选择具体的物理、化学、旅游、音乐、美术、图书等学科或学科方向进行研究,也可仅选择这些学科的文献进行研究。总之,应当有一技之长。
3.2为什么要专深化?
3.2.1专深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当今知识爆炸,没有哪个个人有精力、时间去“精通”、“掌握”整个人类生产的大部分信息,至于想面面俱到地“精通”、“掌握”整个人类生产的所有信息更是奢望。
过去有人为馆员知识结构的改善提出这样的方案:要全员培训,全方位学习。即一要懂政治理论,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二要精通图书馆学和信息管理学;三要懂管理科学;四要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甚至多门外语知识;五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六要懂公共关系学;七要懂科技知识;八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九要懂情报学、科学学、传播学、古汉语等等;十要学习自己本专业以外一二门其他专业知识。
要全员培训,全方位学习。这没有错,问题是“全方位学习”不等于什么都要学深学透。这些专家学者深感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艰难,于是希望馆员具有渊博的知识,希望个个博学多能,是可以理解的。但多年的实践证明,这只是不切实际的理想蓝图,可操作性几何,没有人说得清楚。果真按照这样的方案去建设队伍,只能培养出面面俱到、浅尝辄止的“万金油”。
3.2.2专深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网络时代图书馆开始向研究型转变,图书馆的学术性不断加强。今天,改善馆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再全方位进军了,而应有分工地向专深方面发展,以满足深层服务的需要。
3.2.3专深化是图书馆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个馆员可以不“精通”、“掌握”过多专深知识,但一个学科或学科方向的专深知识都不掌握、不精通,则表明他在图书馆工作中没有一技之长,将难以在图书馆中立足并争取应有的位置。
3.3如何进行专深化?
人类知识就其本质而言是—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个体通过参与集体的社会性劳动实践获得与发展起来的。因此,知识结构优化的本质是服务于社会。
对于—个具体的图书馆工作部门与单位而言,既要重视图书馆员个体知识结构的优化,又要重视图书馆整体知识结构的优化,但个体知识结构的优化应服从于整体知识结构的优化。
图书馆工作内部有着各种分工,因而各岗位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应有区别,有所侧重,而总体上,全体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应保证能够互补。
要做到图书馆员知识的专深化,图书馆领导应从实际出发,既要重视高级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中、低层次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各个岗位人才的培养,有较强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不搞一窝蜂式的进修、培训。作为个人来说,应服从单位的安排,从本职工作出发,有针对性地不断自我提高。
思考题:
1.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互补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图书馆岗位继续教育的特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