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阶:历史名人与扬州 (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7:36:27

 

(2007-08-29 19:40:59)转载 标签:

人文/历史

历史名人与扬州

分类: 古今经典 / 亦呼收藏 开凿运河立首功的——吴王夫差

 

    春秋末期,扬州这一带被称为邗国,邗国为吴国所灭。后来吴国国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就是因这里系邗国故地而得名的。

    邗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沟通长江和淮河的人工运河,邗城是历史上最早的扬州城。它们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我国历史上“春秋”时代的末期,在长江下游崛起了两个国家——吴国和越国。吴国据有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建都在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越国据有今浙江省大部分,建都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两国是近邻,经常作战,互攻不休。吴王阖闾时,任用军事家孙武为将,加强军备。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阖闾出兵大举攻楚,五战五胜,楚军溃退,吴军攻入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县),楚昭王仓皇逃走。吴国在骤胜之际,贵族之间发生争夺战果的内讧,这时越国乘机攻吴,造成吴国的后顾之忧。不久楚国又借来了秦兵,在腹背受击的情况下,吴被迫撤军。

    吴王阖闾仇恨越国在吴、楚战争中偷袭吴国,便起兵攻越,被越军战败,受伤病死。阖闾死前对儿子夫差说,不要忘记被越打败的仇恨。夫差即位后,立志报仇。周敬二十六年(前494年),夫差攻越大胜,俘虏了越王勾践。越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奴隶,吴王夫差许越为吴的属国。

夫差胜越后,认为已无后顾之忧,一心要北上伐齐,进军中原,和晋国争霸了。

    当时长江、淮河之间没有相通的水道,要北进伐齐,只有由长江绕海路进入淮河,这样不仅航程很长,而且海上风狂浪涌,给进军带来困难。为了缩短进军路线,减少进军困难,开凿一条沟通江淮的河道是很必要的。吴国根据以往开河的经验,决定利用江淮之间的湖泊,因地制宜,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贯通江淮的水道。公元前四八六年,吴国在今扬州市北面筑邗城,于邗城下挖深沟,引长江水向北,经广武、陆阳(旧高邮州南三十里)两湖之间,入樊良湖(旧高邮州西北五十里),转向东北入博芝(今宝应县东稍南七十里)、射阳(今宝应、淮安两县东六十里)两湖,又折向西,经白马湖(今宝应县西北二十五里)到末口(今淮安县北)入淮河。从此,长江、淮河两大流域贯通起来了。这条人工开凿的沟通江淮的运河由于邻近邗城,便被称为邗沟。

    吴王夫差最初开邗沟是为了北进中原争霸,但它后来对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航运交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后世的扬州人对夫差的开发之功还是给予肯定的。过去在扬州的邗沟旁有一座财神庙,庙里不是供的财神,而是供着两位与扬州有很大关系的吴王——春秋时的吴王夫差和汉代的吴王刘濞。这两个人虽对扬州地方有贡献,但结果都不好,因而不好公开祭祀,只好以财神庙的名义供奉他们。更有趣的是,这座庙门是朝北的,其用意是让他们对着自己开发的北面蜀冈上的故城址,也表示扬州人不忘历史上最早的扬州城。

    公元前四八五年,吴将徐承率水师自海上攻齐。前四八四年,大败齐军于艾陵(今山东省太安县)。前四八二年,夫差率大军到黄池(今河南省封丘西南)会诸侯,与晋争做盟主。这时,表面卑身事吴,暗地里卧薪尝胆大搞“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决心灭吴的越王勾践趁机攻入吴都,并自海道入淮,截断夫差的归路。夫差急忙回师向越求和,越王勾践不许,吴王夫差自杀,自此吴成了越的属国。公元前四七二年,越灭吴。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县),一时号称霸主。此时已进入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大儒,他在汉武帝时,以儒学为中心,而又吸取黄老之学,揉合阴阳、名、法各家先行思想资料,创立了一个新儒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不仅为西汉大一统的集权统治,而且为整个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他重新提出一系列中国哲学史的特有范畴,如天与人、名与实、常与变以及矛盾观中的一与二,人性论中的善与恶等等,一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展开哲学论争的焦点。

    汉武帝即位以后,曾举贤良文学(简称贤良,汉代选拔的官吏科目之一)之士数百名,董仲舒以贤良身份在金殿对策,发表《举贤良对策》的言论。在这一对策中他系统地提出治国之道,为了巩固中央专治集权,主张缓和矛盾,提倡德治,革除秦时弊政,以仁德代替秦时严刑,并主张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他把这种政治变革叫做“更化”。董仲舒的一番对策,汉武帝极其赏识,并成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核心人物。其时刘非为江都王,由于他是景帝之子,武帝之兄,不免“素骄、好勇”。于是武帝派仲舒为江都相,辅佐刘非,实际是叫他教化刘非,匡止他的不轨行为。董仲舒“进退容止,非礼不行”,既为江都相,“以礼谊匡正,王敬重焉”。这说明他的教化效果很不错。

    一次刘非把董仲舒召来,和他谈话,谈论中提到越王勾践灭了吴,得力于大夫泄庸、文种、范蠡的谋划,这三人可谓越国贤臣。董仲舒抓住时机,设喻开导。他先讲了一个故事,春秋时鲁君问鲁大夫柳下惠说:“我要攻打齐国,你给拿个主意。”柳下惠当即拒绝。回到家后而有忧色,不断自言自语说:“我听说攻伐之事,是不问贤仁的人,国君为何问我呢?”意即国君专门问我这事,这就证明了自己是不贤之人。董仲舒以此为喻说:“柳下惠仅仅因为国君这样问了一下就觉得是耻辱,而越灭吴时,不是堂堂正正地打,全靠设下诈术攻伐吴国,这些主意都是泄庸、文种、范蠡所谋,这三人根本称不上贤臣。”比喻之后,他陈述自己主张:贤仁的人要做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正义明道”的意思是,为臣子的一定要懂谊(即义)明道,安分守己,不要搞欺诈攻伐,更不要对抗中央集权,自搞一套。这是很婉转地批评刘非,刘非也称其“善”。

    董仲舒原本不过是江都相,不久即调往中央,权势炙手可热,而他选拔人才时,首先是以是否忠于朝廷,维护封建思想为标准的。

    由于董仲舒在扬州时间较长,故在瓜洲城内泗桥东曾建有五贤书院和五贤祠,以董仲舒为首并为宋朝的胡瑗、王居正、李衡和文天祥并称“五贤”。在扬州的北柳巷设董子祠,先为正谊书院,明正德年间改正谊祠祀汉丞相董仲舒,到清代时,圣祖康熙赐“正义明道”匾额,遂改为董子祠,中供董仲舒像,朱袍象笏、冕旒俨然,并将附近的一条街定为贤良街,一条巷定为正谊巷,另一条巷定为大儒坊(今南柳巷)。过去的盐运司衙门,本为董子故宅,相传旧有井,曰:“董井”。明清两朝,盐运使都曾在此建亭筑轩,景仰前贤。除此之外,江都县还有正谊乡,意思都从此而来,可见董仲舒对扬州的影响。

 

 

千秋功过任评说的——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隋文帝次子,公元569年生于陕西,10岁时被封为雁门郡公,13岁被封为晋王;14岁被任命为武卫大将军、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镇守北方重镇,独当一面;18岁调任雍州牧,内史令,进入中枢决策层,揭开政治、军事生涯的序幕;20岁,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总领了51.8万将卒伐陈,统一中原;22岁由并州总管调任扬州总管,取代秦王杨俊,王镇江都,加强对中国南方的统治;31岁杨广由江都入朝;32岁杨广被立为太子;36岁发动仁寿宫政变,杨广登基为皇。在位14年(605-618),留下了千古骂名。然而,客观地说,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封建君主,其千秋功罪,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议论的话题。

    隋炀帝在位前期曾有一系列对国家民族发展有影响的作为,如平定江南、改革弊政、兴建四大工程(营建洛阳、修筑长城、凿太行驰道、开南北运河)等,种种伟业促使隋代的迅速强盛,也为唐王朝的盛极一时奠定了较高的基础和起点。

    隋炀帝结束了从三国到南北朝长期南北对峙、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周秦以来第二次天下大统;他开凿运河,仅六年时间就完成了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南北大运河,全长5000华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最雄伟的一条人工运河;他复开学校,创置了科举制,为国家选拔人才,为后世提供招贤纳士的经验;他整理古籍,经通西域、抚御外患、宽减刑罚,功不可没。

    但是同时,他屠兄杀父篡夺王位,横征暴敛,穷奢极欲,征伐高丽,穷兵黩武,罪恶昭彰。特别是不顾民力国力开凿大运河,严重破坏生产力,使上千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隋炀帝在位14年间(605-618)三下扬州。下扬州前,先派人往江南造龙船舟,以及杂船数千艘。隋炀帝是沿运河下扬州的。他征发民工在运河两岸“筑御道,树以柳,自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锦帆过处,香飘十里。龙舟凤舸,相接百里,所过州县,巧取豪夺,民不聊生,真是“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其结果是:“龙舟东下事成空,蔓草萋萋满故宫,亡国亡家为颜色,路桃犹自恨东风。”终于于大业十四年(618年)在扬州行宫被部将缢死。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帝王死后状极凄惨,萧后和宫女以漆床板草率为棺,草葬吴公台下,而且民间传说到唐代武德五年(662年),隋朝旧臣陈棱为江都总管时以帝礼把杨广改葬雷塘,但天怨人怒,以致刚葬下即雷雨大作,棺柩遭雷击,改葬三次,雷击三次,留下了三个雷塘。后来有人出主意说:雷是不打菩萨的,于是在隋炀帝墓穴上造了铁佛,并为铁佛造了一座寺庙,名“铁佛寺”。这样,隋炀帝陵方得以保存。

    今存之隋炀帝陵,系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由阮元重修并立墓碑。碑心“隋炀帝陵”四个大字为当时书法家伊秉绶所书,碑右侧刻有“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左侧为“扬州知府伊秉绶题”,至今字迹仍清晰可见。

    隋炀帝陵作为一个古迹,引得古今多少诗人的慨叹。清人王士祯诗云:“宝城北是上雷塘,细草青青古墓荒。莫笑锦帆隋炀帝,杏花杨叶两茫茫。”

     1995年,隋炀帝陵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98年开始,邗江区政府组织专家对隋炀帝陵的深度开发进行论证规划,目前正在积极实施之中。

 

 

“日本文化之父”的扬州高僧——鉴真

 

    鉴真,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人,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14岁随父于扬州大云寺出家,从智满禅师为沙弥。18岁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21岁在西京长安实际寺从恒景律师登坛受具足戒。此后在长安、洛阳等地游学,从许多名师受教,专攻佛教戒律,兼及佛教的其他学说,探求佛典、建筑、雕塑、书画、医学、音乐等方面的知识。26岁,鉴真成为一个精通佛教律宗学说的有名的和尚回到了扬州,并以这里为中心,开始了他此后三十年在淮南地区广泛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到中年时候,鉴真被尊为淮南江左地区“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宗教首领。这期间,他兴戒坛,缮道场,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讲法阐律,写刻经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并为4万余人受戒。55岁时,鉴真住扬州大明寺,为众讲律。

    鉴真所处的时代正是盛唐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一衣带水的日本不断派遣使节、留学生到当时的长安学习,吸取唐代文化。鉴真自受日本赴唐僧人东渡的邀请以后,抱着“如是法事也,何惜身命”的献身精神毅然发愿赴日,历经千灾百难,万苦千辛,一直咬紧牙关,百折不挠,终于东渡成功,以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留居日本,辛勤不懈地活动了十年,传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鉴真的六次东渡也几乎都与扬州有关,唐天宝二年(743),鉴真开始第一次东渡,一切工作准备就绪,计划从扬州扬帆,正在研究开船日期时,因僧人内部发生人事纠纷,僧人如海挟怒诬告,未能成行。当年冬(十二月)又进行第二次东渡,从扬州悄悄启航,举帆东渡,船从扬州出发,经运河入长江,途中因遭风浪,船毁物沉,鉴真被明州官府救至阿育王寺,第二次东渡再次失败。唐天宝三年(744)冬,鉴真开始了第三次东渡,途中被江东道采访使阻拦,把他们又送回了扬州,鉴真住扬州崇福寺。唐天宝七年(748)春,日本僧人又来到扬州邀请其东渡,鉴真素志不变,决定再度入海东渡,沿运河出瓜洲进扬子江,开始尚且顺利,可船一入海,便遇上风浪,船在海上飘泊近半年时间,艰苦备偿。第四次东渡也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休息,鉴真一行决定取道广州作第五次东渡,经过几年长途跋涉,在惨遭天灾人祸双重打击后又回到了扬州。此时,他已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了。唐天宝十二年(753)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鉴真率弟子二十余人,随同日本遣唐使从扬州(今瓜洲镇入江口处)出发,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实现了东渡宏愿。千年之后,鉴真曾经扬帆东渡之处(今瓜洲江边)也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千金散去还复来”的大诗人——李白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来到扬州。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离开蜀中,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漫游。这次他是抱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建功立业的愿望而出游的。他游襄汉,泛洞庭,登庐山,东下金陵、扬州,作客汝海,还憩云梦。他在扬州逗留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后来他回忆说:“襄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这固然是他豪爽仁侠,也说明扬州是一座消费城市。他的《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广陵赠别》、《秋月登扬州西灵寺塔》等诗,从内容来看,都可能作于这次初游扬州时。

    天宝四年(745年),四十五岁的李白在长安度过了三年政治上不得意的生活,上疏请还,开始了以东鲁、梁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这年秋末,他赴江东,取道邳州、扬州,再入越中,冬末北赴苏州。次年由苏州来扬州,盘桓于扬州、安宜、淮安等地,复于秋间返扬州度岁,一直玩到第二年的春天。李白有一首《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对主持开河的润州刺史齐浣备加赞颂,说是“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瓜洲新河即伊娄河,开于开元二十六年(728年)即李白二次来游的六七年之前,以此来推测,这首诗当作于此次游扬期间。

    天宝十三年(754年),五十四岁的李白最后一次来扬州,这次他遇见了青年诗人魏万(后改名魏颢)。魏万也是个狂放自负的人物,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他为了访问李白,曾循着李白的足迹追踪三千里,终于在广陵相遇。在魏万的眼中,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气慨很是不凡。他们一见契合,忘记了年龄的差距,象兄弟一样,在广陵、金陵流连了几个月。临别时,李白把自己的全部作品交给魏万,请他编集,还把爱子明月奴嘱托他照应。后来魏万编成《李翰林集》,还写了序,这是李白生前就编好的诗文集,可惜失传了。

 

 

与刘禹锡同登栖灵塔的——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与扬州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是他写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他于敬宗宝历元年(825年)除苏州刺史,第二年秋以久患眼疾,免去郡事,冬月,向洛阳进发。这时正好是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召回洛阳,两人于途中在扬子津相遇。他们是互相倾慕的诗人,过去且在长安就相识,但接触不多,现在相遇,喜出望外。白与刘同年,都是五十五岁的人,可是精神很好,游兴很高,在扬州玩了半个月。刘禹锡有《同乐天登栖灵寺塔》诗云:“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干。忽闻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白居易也有《与梦得同登栖灵寺塔》诗云:“半月腾腾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尤堪任,上到栖灵第九层。”可见他们是如何的亲密。在扬州,自居易作诗赠刘禹锡,刘有答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句就出在这首诗里。晚年,白和刘成为最好的诗友,扬州的这段经历是起了推进作用的。

 

 

“文章名冠天下”的扬州太守——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为改变北宋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积贫”、“积弱”的状况,勇敢地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派对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的斗争。终因保守势力的强大,致使“庆历新政”不到一年就失败了。范仲淹遭贬外调,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再贬到滁州,不久又迁至扬州。

    欧公于扬州虽无赫赫之功,然政绩显著,颇得后人赞扬。其一,关心民生疾苦,抨击重敛诛求。庆历年间,江淮连年大旱,欧公曾上书朝廷,在《论救赈江淮饥民子》中,要求皇上体恤“江淮之民,上被天灾,下苦贼盗,内应省司之重敛,外遭运使之诛求”,请朝廷能“有所存恤”。其二,为政尚简,纲目不乱。《宋史·欧阳修传》载:“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废弛,而民受其弊。吾所宽者,不为苛意,简而不为繁碎耳。’”又,欧公后裔所作《事迹》载:“先公平生连典大郡,务以镇静为本,不声场誉,治存大体而设施各有条理,纲目不乱。非盗贼大狱,不过经日。吏人不得留滞为奸。如扬州、南京、青州皆大郡多事,公至数日,事十减五六。”其三,注重廨舍城池的增修兴建。公余之暇,常常寄情山水,平山堂即是他在扬州所建。他认为此地“占胜蜀岗,一目千里”,于是构堂筑室,作为游宴之所。现在堂上“朝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的对联正是当年盛景的写照。而另一副对联,“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横批是“放开眼界”,既可遥想当年高朋慕名而来,谈古论今的盛景;也可领略欧公无法施展政治抱负的郁闷心情;更可窥见太守乐观自适、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落宕情怀。

    欧公是以“文章名冠天下”的,在扬州虽困于贬谪,但钻研经史、著写诗文,从未间歇。他在扬州所撰散文有《月石砚屏歌序》、《大明寺水记》、《海陵许氏南园记》,诗作有《青松赠林国华》、《赠歌者》、《答谢判官独游幽谷见寄》、《酬王君玉中秋侍月值雨》、《咏雪》、《苏才翁挽诗二首》等。

    欧公守扬之政绩与文章得到了世人的赞扬,清康熙帝曾书“贤守清风”匾额悬于平山堂上。欧公于扬州简政便民,先进后退,已传为佳话。后人喜将“扬州太守例能文”与“杭州太守例能诗”相提并举,这既反映人民对山川秀丽、文化发达区域地方官员在文化修养上之要求,也表现人民称颂赞美欧阳修守扬州之政绩文采。

 

 

诗情洋溢的扬州太守——苏东坡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他虽是四川人,但和扬州有特殊的感情。欧阳修是他的老师,曾在扬州任太守,师生之情,使他常至平山堂,怀念老师对他的教诲。而扬州高邮人秦少游则是他的学生,仍是师生之情,苏东坡非常器重秦观,亲行奖掖提携。他还曾亲任扬州太守,力矫时弊,解民倒悬,留下诸多政绩与佳话。

    他是元祐七年(1092)知扬州的,在此以前他曾十多次来往于扬州,其中有两次在他生活中最为重要。一次是元丰二年(1079)由徐州徙湖州路过扬州时作《西江月·平山堂》。虽遭贬徙任,但扬州知州鲜于  设宴于平山堂。作者酒酣思师,即席赋此词。据其友人释德洪和张嘉父说,其时“名士堵立,看其落笔置笔,目送万里。殆欲仙去尔”。其实观者哪知苏轼此时心情,因老师已仙逝,而他曾受教欧公门下16年,恩师当年曾寄予厚望云:“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而今已成过去,当然感慨万端,所以他在诗中饱溢感情:“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此词以欧词《朝中措》为中心线索,上片见欧公手迹而睹词思人,下片听人唱欧公曲而慨叹不已,在写情词中,以超迈的韵格,显露胸中浩怀逸气而独树一帜。

    苏轼在扬州任上仅半年光景,时间虽短,但他努力革新鼎故,做了几件深得人心的好事。

    首先是深入民间,“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见老百姓皆为“积欠”(每年所欠官税)所困,虽是麦收,农民怕官府催还而不敢返乡。苏轼叹道:“臣闻之孔子曰:‘苛政猛于虎’,昔常不信其言。以今观之,殆有甚者。水旱杀人,百倍于虎;而畏催欠,乃甚于水旱。”于是上任后在照例要写的谢表中直言不讳地说“江淮之间,久罹水旱之苦;邻封二浙,饥疫相熏;积欠十年,丰凶皆病。”以后又一再上书请免积欠,以求“使欠困之民,稍知一饱之乐”,终于获准。消息传来,苏轼在诗中以“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之句,表示自己宽慰之情。

    元祐年间朝廷贡茶之风盛行,当时名臣丁谓、蔡襄、钱惟演之流以圣上之名向各地强征茶、花,造成百姓巨大灾难。苏轼到扬州后不顾上下压力,罢去扬州官方的“万花会”,深得百姓拥戴。苏东坡体恤民情,惜红怜翠,废除官办万花会,群众性的种花赏花活动反而更盛。东坡一直是以爱花出名的,当年,他能为海棠,“夜深只恐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如今更是不负广陵春,与民同乐。为芍药,他曾多次题咏:“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扬州近日红千叶,自是风流时世妆。”苏东坡也是爱扬州的佳山秀水的,他曾在平山堂后建造谷林堂(一说是堂已建好,他为堂写诗命名),并有《谷林堂》诗一首:“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美哉新堂成,及此秋风初。我来适过雨,物至如娱予。稚竹真可人,霜节已专车。老槐苦无赖,风花欲填渠。山鸦争呼号,溪蝉独清虚。寄怀劳生外,得句幽梦余。今古正月同,岁月何必书。”苏轼很喜欢扬州盆景,他曾写过《双石》诗,诗题小引说:“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正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忽忆在颖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乃作小诗,为僚友一笑。”诗曰:“梦时良是觉时非,汲井埋盆故自痴。但见玉峰横太白,便从鸟道绝峨眉。秋风与作烟云意,晓日令涵草木姿。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忘仇池。”

 

 

歌咏扬州的风流才子——杜牧

 

    唐代诗人中,在扬州留下的影响最深的要算杜牧(803一853年)了。杜牧为晚唐著名的诗人。大和七年(833年),杜牧三十一岁,应淮南节度使牛僧孺之辟,从宣州来扬州在牛僧孺幕中作推官,后转为掌书记。掌书记的职务很重要,“凡文辞之事,皆出书记,非闳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说明牛僧孺对他是很重视的,而他的政治见解和才华也足以担任此职。但是,他毕竟又是一个有贵公子习气的人,从他写的《扬州》三首来看,他是很欣赏扬州的纸醉金迷的生活的,他也确实沉醉于清歌妙舞之间。据唐人小说记载:杜牧作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时,“供职之外,惟以宴游为事”。扬州的夜晚,娼楼妓馆很热闹,杜牧常在这些地方游玩取乐,牛僧孺怕他出事,派遣兵卒三十人换了便装暗地保护他。后来杜牧升御史,牛僧孺替他饯行,在酒宴上劝他生活不要放荡,起初他还为自己辩护,牛僧孺命人打开一个小书麓,里面有几百件都是暗中保护他的兵卒写的密报,说明“某夕,杜书记过某家,无恙。”“某夕,宴某家,无恙。”杜牧才感到很惭愧,此后终身对牛僧孺怀着感激之情。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不用怀疑的,只要看看他在大和九年(835年)离开扬州时写给妓女的《赠别》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就晓得他确是过着这样的生活。

    当然,杜牧在扬州也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曾写有《罪言》、《战论》、《守论》等文章,对藩镇问题,用兵方略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为当时和后世的人们所重视。

    开成二年(837年),杜牧的弟弟患眼病,看不见东西,居住在扬州禅智寺内。杜牧请了假,从洛阳带了医生来给他弟弟看病,也住在寺中。他写了《题扬州禅智寺》一诗。这时他的心情不好,不如几年前在扬州时有那么大的豪兴了,大概连寺门也很少出,所以诗的前六句写寺院中的清寂,末二句说:“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意思是说,在这样清寂的寺院里,有谁知道跨过寺前官河北岸的竹西路,就是歌吹沸天的扬州呢?

    然而杜牧对扬州的那一段生活是一直不能忘怀的,后来他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韩绰大概是他过去在扬州的同僚,诗中的“玉人”云云,有对别后韩绰“风流韵事”的询问与调侃,也表示了他“厌江南之寂寞,思扬州之欢娱”的心情。他在《遣怀》诗中所说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是兼有着怀念和忏悔的情绪吧!

 

 

在扬州历练成才的新罗留学生——崔致远

 

    崔致远(857-约924),字海夫,号孤云,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市)人。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肩负着父亲对他“十年不第,即非吾子也”的期望入中国唐朝求学。入唐后“追师学问无怠”,于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以宾贡进士及第,年二十经过三年的“宗选”,史部试合格,授江西道宣州溧水县尉,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入当时的淮南节度使高骈幕府,曾任书记、馆驿巡官及都统巡官。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离唐东归。

    崔致远在溧水任满之后,来到了与溧水一江之隔的淮南节度使府所在地扬州。他在扬州期间,其杰出的文学和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受到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诸道行营兵马都统高骈的赏识和信任,被辟为都统行官、掌书记。当时黄巢率众起义,朝野震惊,为稳定政局,安定民心,崔致远受命高骈执笔撰写了讨黄巢檄,一时天下传诵。唐僖宗封其为殿中侍御史,赐“紫金鱼袋”。为加强扬州城的防御能力,他协助高骈修筑扬州唐城羊马城,撰写了《筑羊马城祭土地文》。公元881年高骈特赐崔致远署充馆驿巡官,职掌消息传递、公文投递、官物转运、来往官员接待等事宜,他还多次参与淮南军事活动,被特授为都统巡官,“称心怀捧檄之荣,满口咏从军之乐”,他还随高骈出师东塘(今湾头附近),教阅军队。崔致远入幕四年间,刻励为学,勤于笔耕,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后择优编了一部传世文集《桂苑笔耕集》二十卷,记载了唐代扬州盛况和他在扬州的公私应酬之作。他以扬州为中心,以文会友,与唐代诗人罗隐、顾云、张乔、杜荀鹤等人友谊甚厚,互有唱和,与新罗来扬的官员、商人来往频繁,促进了扬州和新罗的政治、经济交往。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时年28岁的崔致远,获准为唐朝国信使离开扬州回新罗。

    崔致远回国后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学者诗人。被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之称,在韩国影响极大,地位极高。唐朝时期来扬州,在众多留学生中最为著名并为扬州作出过杰出贡献,被唐朝文坛誉为文童,以著名的晚唐诗人载入中国文学史册。

    追寻崔致远的足迹,通过考证、论证,我们发掘出尘封千年的崔致远遗踪。如崔致远当年生活的老扬州城唐城遗址,崔致远担任掌书记时的机关即淮南节度使衙门旧址铁佛寺,堡城村崔致远行经处、古运河漕河大桥高丽馆遗址以及东关古渡古运河崔致远登陆处等。

 

 

功名前后感慨深的——王播

 

    唐代王播,字明扬,原籍山西太原。他的父亲王恕在扬州做了一个管粮仓的小官,仓库地点在瓜洲,他全家都住瓜洲。父亲不幸去世,家庭生活发生困难,王播不得不寄食于扬州木兰院(见《嘉靖维扬志》)。木兰院创建于南北朝的刘宋元嘉年间,是一座很大的寺院。寺院里僧人很多,每天吃饭前要敲钟,王播听到钟声就随僧人一同到斋堂就食。时间一长,有些僧人就唠叨起来了:这个年轻人什么事也不干,怎么每天跑来吃白食?有几个僧人想出个主意来耍弄他。有一天众僧吃完饭各自散去,斋厨僧人才将钟敲响,王播听到钟声赶往斋堂,已无饭可吃了。他在又羞又气之下,在斋堂的墙壁上留下两句诗:“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从此再也不进木兰院吃白食了。

    王播在唐德宗贞元年间中了进士。由于他深谙官场之道,善于趋炎附势,阿谀逢迎,故而从一个县尉一直擢升为朝廷重臣。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他出任淮南节度使,这次重返扬州已相隔三十年了。

    木兰院的僧人得知王播被朝廷委以重任,镇守扬州。想起当年曾用“饭后钟”奚落他的事,不免惶惶不安。三十年前他留在斋堂墙壁上的字迹还影绰可见,但已落满灰尘。僧人担心他来院里观看,会触发旧情引起祸端。院里的住持想了个办法,用碧纱笼将他留下的字迹罩上,以表示尊重。一天,王播果然来木兰院“旧地重游”了。他见到自己当年在斋堂墙壁上信手题留的两句诗,今日已被寺院里当作珍贵的笔迹用碧纱笼罩起,不禁感慨万端,也更加感到头上这顶乌纱的份量。于是,他写下了《题惠照寺木兰院》一首,诗云“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并且他让僧人将碧纱笼取下,在原来的两句诗后面续了两句:“三十年来尘扑面,于今始得碧纱笼。”这样又成了一首七绝。

 

 

北望中原气如山的——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枢密院编修,一生处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漩涡中,主张抗金复国,受到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他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现留下来的诗有九千多首。他的诗风奔放,激情洋溢,修辞工整,别开生面。著名《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陆游一生曾多次到过扬州瓜洲,他出生时在随父(陆宰)从淮南登舯出发,由水路向京城航行途中,陆游呱呱落地,这是他第一次路过瓜洲。第二次是陆游调任镇江通判(1163年5月),他从京城到镇江,又路经瓜洲。第三次是他在镇江任职期间,常坐船到瓜洲,察看地形。最后一次是他调任夔州通判,中途从镇江到扬州瓜洲,并在他的《入蜀记》写道:6月28日……午间过瓜洲,江平如镜。29日,泊瓜洲,天气澄爽。7月1日,黎明离瓜洲,便风挂帆,晚至真州,泊金远亭。

    陆游曾先后在扬州瓜洲作诗二首:《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送七史赴扬州帅幕》:“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诸公谁听刍荛策,吾辈空怀畎亩忧!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双忠”气节惊天地的——李庭芝、姜才

 

    李庭芝(1219-1276年),字祥甫,湖北随州人,南宋淳祐进士;姜才,安徽濠州人,以英勇善战名扬军中。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李庭芝出任两淮制置使,一到扬州。末几,蒙古兵侵蜀,李庭芝奉调峡州,而两淮继任者无能,致被蒙兵迭陷涟水三城,扬州震动。命李庭芝仍返原防,连破敌兵。二到扬州,他招抚流亡,开仓赈饥,练军备防,使扬州成为两淮抗击强敌的军事中心。咸淳九年(1273年)襄阳失守,李庭芝受连累罢官,遂居京口。

    其时蒙古改国号为“元”,元世祖忽必烈倾全国之师,南下灭宋。朝廷起用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三到扬州。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宋军主力被元军击溃,尽失江淮诸州,坚决抵抗的战将姜才率残部投奔李庭芝共守扬州。四月,元右丞相阿术统兵十万,长驱直下扬州,沿途官兵屈降逃跑,姜才领兵阻击,在三里沟大败元军。叛将张宏范引元军增援,至扬子桥姜才被围,肩中弩矢,他拔出箭头,仍挥舞大刀激战,元军望风披靡。在李、姜带领下,扬州军民众志成城,团结御侮。元兵猛攻扬州数月不克,曾数度遣使招降,均被庭芝斩于市。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临安陷落,宋亡。元军挟持谢太皇太后和宋恭帝三次下诏给庭芝谕降。庭芝登城面斥:“奉诏守城,未闻以诏谕降也。”以后即射杀来使,或诓入城中斩使焚诏。之后阿术以元世祖诏书两次招降,庭芝不为所动,仍然焚诏斩使。李、姜在扬州保卫战中坚守城池一年多,虽城中粮尽,军民靠树皮草根充饥,仍奋力苦战,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七月,宋端宗在福州成立流亡政府,召庭芝入闽,李、姜突围至泰州。泰州守将出降,李、姜被执至扬州,阿术再三劝降,两人大骂不屈,遂英勇就义。两人“死之日,扬之民皆泣下。”

    为悼念两位民族英雄,扬州人民在梅花岭建双忠祠以示崇敬。后因年久倾圯,墓亦湮没。清康熙年间,重建双忠祠于梅花岭侧。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两淮盐运使朱孝臣重修祠宇,著名散文家姚鼐为之铭。咸丰时祠宇毁于兵火。同治十三年(1874年)改建祠宇于扬州东城黄家园旁(即今双忠祠巷12-14号地址)。祠门西向,门额嵌有“双忠祠”石额,正殿祀李庭芝、姜才二公神主。《李氏宗谱》载,李氏苗裔殷繁,扬州支裔以十九世孙李新民一系奉祀。二十世孙李祖荫于民国初年假双忠祠地址开学堂,创办“双忠祠小学,”颇负盛名。朱自清幼年时在该校学习过,受益甚深。“文革”时双忠祠原有神主、匾额、楹联均毁,祠宇亦已改观。  1962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双忠祠奉祀之李庭芝嫡裔为二十一世李武定、二十二世李忠平、二十三世李娉婷。“双忠祠”石额及李庭芝纸本画像尚存。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2),字宋端、履善,自号文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做过右丞相等官,后被元军所俘,在狱中屡拒劝降,坚贞不屈,终被杀害。他写过一些表现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的诗篇,悲壮有力,气势浩大,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和杰出的诗人。有《文山先生全集》

    德祐二年(1276年),文天祥代表南宋朝廷到蒙古兵营与元朝大将阿术谈判,被扣押往北京,行经镇江时,他黑夜脱逃,投奔真州(仪征),但李庭芝误以为文天祥已投降元人,暗嘱仪征守将苗再成杀掉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劝其快走。文天祥路过扬州时不敢再入古城。敌人的追逼,同僚的误解,山河的残破,身世的沉浮化作《至扬州》20首,每诗之前皆有小序,记载当时情况。比如其中一首:

    杜架阁以为,制臣欲杀我,不如早寻一所,逃哨一日,却夜趋高邮,求至通州,渡海归江南,或见二王伸报国之志,徒死城下无益。

    吾戴吾头向广陵,仰天无告可怜生。

    争如赴命投东海,犹会乘风近玉京。

    忍辱负重,忧国忧民,苍凉悲壮,字字是血。

 

   此外,文天祥还曾作《渡瓜洲》二首:其一

   跨江半壁阅千帆,虎在深山龙在潭。当日本为南制北,如今翻被北持南。

   其二

   眼前风景异山河,无奈诸君笑语何!坐上有人正悉绝,胡儿便道是偻儸。

 

 

做过扬州“总管”的西方旅行家——马可·波罗

 

    意大利伟大的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年出生于威尼斯商人家庭。1271年,时年17岁的马可·波罗随其父亲和叔叔经由陆上丝绸之路东行,来中国宦游十七年之久,深得元世祖忽必烈信任。1295年返回家乡威尼斯。后经他口述,著名小说家鲁斯梯切诺(Rustichello)笔录,撰成世界奇书《马可·波罗游记》。《游记》中记述所历城市,多达一百多个。马可·波罗《游记》详尽地介绍了当时极为发达、富饶的中国,激起了西方人士对东方的强烈向往。

    据《游记》记载 

长眠古运河畔的天方贤士——普哈丁

 

    普哈丁是中古时期阿拉伯人,相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十六世裔孙。他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在扬州传播伊斯兰教,并在府东街太平桥北(今扬州南门街111号)创建了礼拜寺,俗称仙鹤寺。普哈丁于德祐元年(1275)逝世,葬于扬州古运河边,后人为他建造了普哈丁墓园。

    普哈丁在国内颇有德望,尤其在扬州穆斯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被尊为先贤,他的墓也被称为先贤墓。每逢节日,很多穆斯林都要前往念经礼拜,很多路过扬州的外地穆斯林也前往凭吊。此后,历代有名望的中外伊斯兰教人士以追随先贤为荣,死后相继安葬于这一墓园,后人因此称这一墓园为“回回堂”,又称“巴巴窑”(“巴巴”是对有德望的穆斯林的尊称)。

    据《嘉靖维扬志·杂志》记载:在东水关河东(今扬州古运河东岸解放桥南堍回回堂高岗上)有普哈丁墓园,墓园内有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先贤历史纪略碑》一块,碑文上记有“普哈丁者,天方之贤士,负有德望者也。宋咸淳年间来游扬州。其先时绿扬城东有龙王庙,老僧华仙素擅法术,颇有名誉,见先贤欲一斗其伎俩,卒不能胜,乃折服而退。未几,先贤亦归西域,越三年,复东游至津沽,遂移舟南下,一夜即达广陵,抵岸,舟子呼客起,不应,视之,则已归顺矣。时德祐元年七月二十三日也。事为郡宋元公所闻,知为异人,乃建墓于兹土。国初,海贼入寇,兵至维扬,见此墓疑有宝石金玉等物,发之,石甫启,火光忽冲出,烈烈熊熊,贼猝不及防,负伤者甚众,胆乃大丧,退数十里。守者见葬中并无骸骨,但有天经一卷及冠履扇杖而已。呜乎!以事略,且教门至宋已成江河日下之势,脱非我先贤留此显迹,觉世警愚,使后人得所观感,至今宗教更不堪设想矣。先贤乎!其殆为贵圣之代表,抑亦为吾教之干城也乎?”从这段碑文亦可看出普哈丁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普哈丁在扬州生活了十年,礼拜寺和普哈丁墓是扬州伊斯兰教文化留传下来的最早的遗迹。传说,在南宋末年,普哈丁从西域来到扬州传播伊斯兰教,几年后,普哈丁想在扬州建造一座清真寺院,于是就在南门街上买下一块地方,请来工匠,兴建寺院,许多中国老百姓也自动出钱出工帮助建造。不多久,寺院即将建成,普哈丁却因如何为寺院取名一事而绞尽脑汁。正当他冥思苦想时,一位瓦匠师傅向他提起一日他正在大殿的房顶上盖瓦,忽见一只仙鹤从头顶上飞过,无意中向下一望,竟觉寺院的建筑布局形体酷似仙鹤,不如取名为仙鹤寺。普哈丁听罢甚是赞同,当下叫人刻了一块“仙鹤寺”的匾额安在门楣上。后来仙鹤寺成了全国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名声,招揽着许许多多朝拜者和游人。

 

 

情笃扬州的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

 

   萨都剌(1272-?)字天锡,号直斋,元代回族人,世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诗人之一。元泰定帝泰定四年(1327年),五十六岁的萨都刺以三甲进士及第,是年秋授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于赴任途中路过扬州。萨都刺有《过江后书寄成居竹》诗云:“扬州酒力四十里,睡到瓜洲始渡江,忽被江风吹酒醒,海门飞雁不成行。”成居竹名原常,是隐居在扬州的一位不求仕进的人,萨都刺过扬州与他相见,过江后又作了这首诗相寄。还有一首《赠弹筝者》:“银甲弹筝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据考这也是赠给当时扬州一位精于弹筝的沈先生的。

    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萨都刺除燕南照磨,再过扬州,与一个王伯循的同渡扬子江,写有《同御史王伯循济扬子江,时除广东佥事,余除燕南照磨》和《题扬子驿》诗。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秋,七十五岁的萨都刺赴江南诸道行台御史职,又过扬州,这次离前次来已相隔十二年之久了,他回忆起上一次的情况,将前两首诗句重加组合,写成《过广陵驿》一律:“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滔满天。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对扬州的深厚感情。

 

 

大戏剧家的扬州情——汤显祖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1550-1616)所作《牡丹亭》第三十一出《缮备》有曲词云:“边海一边江,隔不断胡尘涨。维扬新筑两城墙,醺酒临江上。三千客两行,百二关重壮。维城风景世无双,直上城楼望。”汤显祖的《牡丹亭》假托的是宋代故事,却是借当时的扬州做背景的,嘉靖筑新城事,成了戏剧家写作的资料。这足以证明大戏剧家汤显祖曾到过扬州。明神宗朱翊钧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四十九岁的汤显祖因对官场失望,向吏部告归,弃去浙江遂昌县知县,回江西临川老家隐居。这年三月他路过扬州,在扬州与遂昌吏民作别,有《戊戍上己扬州钞关别遂昌吏民》诗云:“富贵年华逝不还,吏民何用泣江关?清朝拂绶看行李,稚子牵舟云水间。”还有《广陵夜》云:“金灯飒飒夜朝寒,楼观春阴海气残。莫露乡心与离思,美人容易曲中弹”。他的友人谢山子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四月,以刑部主事言事罢官,侨居广陵,他也写有《口号送岗山子再如广陵》二首。汤显祖对扬州的印象是深刻的,无怪乎他在《牡丹亭》里把一部分场景放在扬州处理了。最有趣的是有这样一个传说:扬州有个女子叫金凤钗,读《牡丹亭》成癖,一心一意要嫁给汤显祖。后来打听得汤显祖年未壮,已有了家室,且在京师待试。这位金小姐考虑了一阵,仍“愿为才子妇”,并寄书以达意,几经周转,等到汤显祖南宫报捷,感女之意,赶到扬州时,这位金小姐己死去一月了。临死时的遗言说:“汤相公非常贫贱者,今科贵后,倘见我书,必来见访。惟我命薄,不得一见才人,虽死目难瞑。我死,须以《牡丹亭》曲殉,无违我志也。”汤显祖感其知己,亲为出资经营葬事,庐墓月余方返。可见《牡丹亭》当时就在扬州有较广泛的流传,特别为女性所爱读。

 

中国古代的茶花女——杜十娘

 

    明末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描写了一个美丽、善良的风尘女子的爱情悲剧。因其与西方名著《茶花女》很相似,而被誉为“中国古代的茶花女”。这个名篇故事的高潮就发生在瓜洲古渡。

    据小说记载,在万历二十年间,日本国关白作乱,侵犯朝鲜,朝鲜国王上表告总,天朝发兵,泛海住救。当时有户部官奏准,目今兵兴之际,粮饷未充,暂开纳粟入监文例,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个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果又可有个小小的前程。当时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倒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学生。其中有一人,姓李名甲,字干先,浙江绍兴府人氏,自幼读书在痒,未得登科,援例入于北雍。因在京坐监,与一个名姬相遇,这位名姬姓杜,排行第十,院中都称为杜十娘,这位杜十娘年芳十九,天生丽质,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在当时曾令众多公子王孙倾倒,为其倾家荡产而不惜。当时,院中传出四句口号,道是: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饮干觞;院中若识杜十娘,千家粉面都如鬼。而李甲也是一位风流倜倘的美少年,性情温和,未逢美色,自遇了杜十娘,两下情好愈密,李甲虽惧怕其父不允,但仍与十娘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在开始的一年,李公子撒漫用钱,大差大使,杜妈妈也奉承不暇,无话可说,但日往月来,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手不应心,杜妈妈也就怠慢了。而李公子家中老父李布政在家闻得儿子每日留恋妓院,甚是恼怒,几次写信唤他回去。而李甲却因迷恋十娘美色,终日延捱,而杜妈妈见十娘与李公子情投意合,别的富家巨室,求一见十娘而不可得,而李公子又日渐潦倒,于是杜妈妈答应十娘,若李甲十日内筹足三百两银子,便可放十娘与他远走高飞,否则请他出门。李甲得知此事后,多方筹钱,均不成,最后在室友柳遇春的帮助下,凑到一百五十两银子,加上十娘私蓄的一百五十两银子,终能如期向杜妈妈交了差,十娘终能得以自由。在好友的帮助下,李甲与十娘决定暂往苏杭落脚。临行前,众姐妹送十娘一只封锁甚固的描金文具,以便路途所需时用。于是一对情侣一路南下,不一日行至瓜洲。在此处,李甲相识了临船一位名叫孙富的富家子弟,这位孙富因迷恋十娘美色,心生一计,离间李甲与十娘,并答应以千金相赠帮助李甲回乡见父,实则抛弃十娘。而李甲原是没主意的人,本心惧怕老子,被孙富一挑,认为也对,于是便向十娘和盘托出这一计划。十娘听罢,伤心欲绝,恨其受人挑唆,寡情薄性,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怀抱装有价值万金的描金文具跳入江中。可惜一个如花似玉、坚贞不屈的名姬葬于江鱼之腹,而李甲也因终日愧悔,郁闷成疾,终生不愈,而孙富自那日受惊,得病卧床月余,终日见杜十娘在旁诟骂,奄奄而逝。

    为纪念杜十娘这位纯洁,坚贞、善良、美丽的女子,在瓜洲古渡口至今还有一座“沉香亭”。

 

 

投鞭斩断滚江龙的——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南安(今福建南安)人。做过明朝的延平王,反对他父亲郑芝龙降清,起兵抗清。以后率兵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全岛。他的诗气势雄伟,民族意识强烈。

    在清世祖顺治十八年(1644-1661)间,以及圣祖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前,共约四十年光景,清朝尚未完成全国统一的局面,那时不仅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等明朝诸叛臣各自据地为王;而雄踞台湾的郑成功,则多次跨海登陆,与清廷为敌,给予清王朝统治者以巨大的威胁。

    清朝为了防备郑成功的进攻,对海防、江防严加防御。瓜洲是北运河入江的港口,又面对镇江,为南京的门户。因此,清兵在瓜洲也设下防御工程,其主要工程是木城和滚江龙。木城用以阻截登陆的敌军;安设在水里的滚江龙,则用以拦阻敌军的船只。

    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结集了雄厚兵力,计有陆军十七万,水军五万,马军五千,还有铁人八千。铁人是军人周身披挂铁甲,甲上用朱、绿两色绘画出各种图形,行军时,位于最前列,以表示武勇。二十多万大军,使用了八千只巨舰,离开澎湖,北向进入长江,一路上无人敢阻,浩浩荡荡,一直驶抵焦山。

   郑成功与众将计议,要攻取金陵,必须先夺取瓜洲这一重要隘口。于是派遣大将马信、余新二人,先攻占了瓜洲邻近的谈家洲,作为据点。指派张煌言、罗蕴章进据瓜洲上游,攻打清兵据守的木城。又要张亮率领一批善于潜水的士兵,深入水底,斩断滚江龙,以便船只驶靠北岸。

   其中,清朝委派防守瓜洲的是操江御史朱衣祚、城守左云龙。防守力量薄弱,仅有一万人。刚交兵锋,张亮已率众斩断滚江龙,水军全部登陆。在震天的金鼓声中,郑成功的部属韩英直扑瓜洲城,拚死夺门。朱衣祚见郑军声势浩大,无力支撑,仓皇逃走。城守左云龙阵亡。守木城的清兵见主力被挫败,也同时溃散。清朝视为重要港口的瓜洲,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被郑成功攻陷。郑成功曾作《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诗一首:“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郑成功争夺瓜洲,其目的是为了扫清上驶南京的水行道路,所以在占领瓜洲以后,并没有乘船北上,向扬州进兵,只派了刘猷镇守,主要兵力仍然撤回焦山,继续向南京进发。后来因战事失败,退回台湾,瓜洲也随之放弃了。

 

 

整治河务下扬州的帝王——康熙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8岁(1662年)登基,69岁(1723年)驾崩,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期间,他擒鳌拜、平“三藩”、统一台湾、保卫边疆、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文化,政绩卓著。

    康熙皇帝亲政之后,非常重视治河,将河务与平定三藩、治理漕运列为国家的三大任务,并且书写下来,悬挂在宫廷柱上,昼夜惦记。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始,康熙皇帝亲率车驾由午门出正阳门,开始了第一次南巡,此后,康熙又分别于二十八年(1689年)、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四十六年(1707年)先后进行了5次南巡。其间,每次都要到东南大郡扬州及治河重地高邮、宝应、江都等州县。

    康熙南巡到扬州,有一处行宫,就是高旻寺行宫,在城南15里茱萸湾(非今日湾头之茱萸湾),由扬州盐商捐资,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第四次南巡时建成,寺额及塔额皆由康熙御赐。次年,他又亲撰《高旻寺百年记》。四十四年,康熙再临高旻寺,作《幸茱萸湾行宫登五云楼》诗一首:“财富称兹地,时巡复此经。春膏宜豆麦,烟景遍林亭。靡丽风应换,敦庞训屡形。施恩频己责,聊尔翠华亭。”同时,又为高旻寺题联:“龙归法座听禅偈;鹤傍香烟养道心”、“蜀冈云澹山光近;江渚漕分水派清。”

    康熙在扬州,御驾必临的另一胜景是扬州名刹天宁寺,历次到天宁寺,先后御题“皓月禅心”、“寄怀兰竹”、“般若妙源”、“净因”诸额并“禅心澄水月;法鼓聚鱼龙”、“珠林春日永;碧淑好风多”等联。康熙四十四年在扬州,作有《幸天宁寺》诗一首:“十里清溪曲,丛篁入望深。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侵。俗有鱼为业,园饶笋作林。民风爱淳朴,不厌一登临。”

    在游平山堂时,康熙也曾留下一诗。在大明寺平山西园里,至今还留有康熙御碑亭:“宛转平冈路向西,山堂遗构白云低。帘前冬暖花仍发,檐外风高鸟乱啼。仙仗何尝惊野梦,鸣镳偶尔过幽栖。文章太守心偏忆,墨洒龙香壁上题。”

 

 

推动扬州盛极一时的帝王——乾隆

 

    乾隆,即爱新觉罗·弘历,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系雍正皇帝第四子。他25岁当上皇帝后,处处以其祖父康熙为榜样。康熙在位时曾经六次南巡江浙,于是乾隆也决定“法祖省方”(即效法祖宗,视察地方),一方面为了治理黄河、修筑海塘,一面更为游山玩水,“眺览山川之佳秀,民物之丰美”。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起,又先后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共进行了六次南巡。

    乾隆六下江南,扬州是他每次必经、每次必游的重要城市。这个时期的扬州,已恢复成为东南一大都会,它南濒长江,居南北大运河之交汇点,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扼盐、漕、河运之要冲,水道纵横,商旅辐辏,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云集;园林密布,风景秀丽,这些都是吸引乾隆乘兴来游的重要原因。

    乾隆在扬州的行宫有两处:一是高旻寺,一是天宁寺。乾隆第一次来扬,行宫在高旻寺。每次来扬州,都要尽兴游历各处名胜景点。当时扬州由盐商出资,建有卷石洞天、西园曲水、红桥揽胜等二十四景点,以备乾隆临幸。这些景点有的已经湮没,只有遗迹可辨;有的至今仍散发着魅力,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来观光。乾隆每到一处,都要吟颂一番。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多产的诗人皇帝,他在位60年,作诗41800余首,创下了一项世界纪录。

    天宁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一。乾隆第二次南巡时,赐该寺为“江南诸寺之冠”,于寺内修建了行宫,在寺旁修建了御花园,在寺前建起了御码头。第四次南巡至天宁寺行宫时,乾隆怀古叹今,作《天宁寺行宫杂咏》一首:“三月烟花古所云,扬州自古管弦纷;还淳拟欲申明禁,虑碍翻殃谋食群。”

    由扬州北门进入瘦西湖,要经过著名的大虹桥。乾隆乘御舟从桥下过,触景生情,作《红桥》诗一首:“绿波春水饮长虹,锦缆徐牵碧镜中;真在横披画里过,平山迎面送春风。”

    虹桥往东两百米处的“四桥烟雨”,为盐商黄履暹之别业。乾隆来游,见层轩洞豁,曲槛逶迤,环望四桥,如彩虹蜿蜒,出没波间,极水云缥缈之趣,不禁心旷神怡,欣然挥笔御书:“目属高低石,步延曲折廊”,赐名“趣园”,并题诗道:“多有名园绿水滨,清游不事羽林纷;何曾日涉原成趣,恰值云开亦觉欣。”

    御舟过二十四桥,乾隆当即吟诗一首:“初识江南景物饶,已闻好鸟助春娇;明朝又放征帆下,去向扬州廿四桥。”

    平山堂为北宋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也是乾隆每次临扬必游之处。在这里,他作有《平山堂绝句》、《自高旻寺行宫再游平山堂即景》等诗,其中一首写道:

    春风行馆憩天宁,早见平山黛色青;

    便进湖船漾新碧,且看夹岸画如屏。

    乾隆南巡以乾隆三十年(1765)第四次莅扬为盛。也是第四次临扬时,乾隆将扬州著名丛林大明寺更名为法净寺,并御笔赐额。

    乾隆在扬州,也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至今扬州民间仍流传着一夜造成白塔的故事:一天,乾隆乘兴游览大虹园(即今瘦西湖公园),至莲性寺前,环望四周,见湖光山色,水榭歌亭,景色佳秀,不禁想起北京的游览胜地北海,对左右侍臣说:“这里很象北京的琼岛春阴,可惜少了个喇嘛塔。”扬州某盐商听说后,连忙用黄金贿赂皇帝侍臣,请他们将喇嘛塔的形状描绘出来。然后招集工匠,运来白盐,连夜施工,硬是用盐堆成一座白塔,远看与北海白塔并无两样。第二天,乾隆再次游园,看到新造的白塔,惊叹不已。由此亦可见扬州盐商财力之雄厚。

    乾隆南巡极大地刺激了扬州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扬州商业急剧繁荣,城市园林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南巡前,扬州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然而,市镇建设相对落后,河道不宽,河岸亭台很少。自从乾隆南巡以后,商人雇工兴修,增荣饰观,于是河道变宽,水势浩荡,迂回曲折,两岸亭台楼阁,曲折延伸。特别是园林的构建,极一时之盛。据清人金安清称:“扬州园林之胜,甲于天下。由于乾隆六次南巡,各盐商穷极物力以供宸赏,计自北门直抵平山,两岸数十里楼台相接,无一处重复。”今天,这里已辟为扬州瘦西湖乾隆水上游览线,你可以乘坐画舫船,沿着当年乾隆皇帝的行踪,聆听有关乾隆皇帝的趣闻轶事,品尝美味佳肴,欣赏两岸美丽别致的园林风光,体味一下做皇帝的乐趣。

 

 

“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人称“雷塘庵主”。阮元的一生历经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且仕途通达,被后人誉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晚年晋加太傅衔。阮元在扬州度过了他青年时代刻苦求学期后,便驾着人生航船,扯起风帆驶出扬州古运河,去实现他那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

    阮元历仕乾隆、嘉兴、道光三朝,先后任浙江、河南、江西三省巡抚,湖广、两广、云贵三地总督。履迹所至,以振兴文教为务,如抚浙时在杭州创诂经精舍,两广总督兼署巡抚时设学海堂,均选彦才讲习,时人有“斯文与斯人俱在”之誉。阮元颇重所在地方文物,在粤、滇、浙等地都积极编篆地方志,不惟为当时治经者所习服,至今仍为治国学者所必备。阮元选刊并世名家著述而成的《文选楼丛书》,以及他自著的《研经室集》,则更为世所重,风行一时。阮元于道光十八(1838)致仕,正值鸦片战争前夕,他督粤时已目睹英国侵略势力的猖獗,因此,阮元开始关注实验科学,集历代天文、历算诸家,作《畴人传》,其眼界比当时一般学者更为开阔。阮元一生在浙江平海寇,在广东与英人周旋,在去南绥靖边民,都立了大功。这位朝廷重臣,虽常为政务所困,但他每到一处为官,都能以提倡学术为已任,广招贤才,奖掖后进,可以说,阮元的一生都在为提倡学术、传播文化而不懈努力。因此,后人对此赞誉尤佳。

    阮元退出朝政后,在扬州“买北郊‘邗上农桑’为别墅,优游林下者12年。阮元故居在扬州旧城毓贤街,在大东门南还有“阮家大院”。阮元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卒于扬州,葬于槐泗境内,其墓座落于隋炀帝陵南,今邗江区槐泗乡永胜村,墓前有石墓一座,门顶正中有石刻“圣旨”二字,下方模额上镌“太子太傅体仁阁大学士阮元达公墓道”十六个字,极为壮观,另有一石碑,刻有阮元生平事迹。

    作为清代著名学者、扬州大儒阮元,博学多才,提倡朴学,是“扬州学派”的巨匠,对扬州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嘉庆十一年,阮元登临甘泉山,得一西汉厉王刘胥造宫殿用石,阮元特地将此石运入扬州,嵌置在扬州府学壁间。

    嘉庆十一年,阮元在扬州二郎庙菜园中得一南宋淳熙年间的古井栏,被置入准提庵内。

    阮元在扬州北郊古兴教寺寺南一里多远的水塘中得八角石石柱,磨灭无字,是寺中旧物。阮元将八角石柱移于兴教寺前,并重书题名,此石现存扬州唐城遗址研究所,石上刻有阮元于嘉兴十二年、十八年的两次题识。

    阮元所刻的华山碑今存于扬州博物馆。

    嘉庆十二年正月,阮元请著名书法家、扬州太守伊秉绶书墓碑,碑正中为“隋炀帝陵”四字,碑石署“大清嘉庆十二年在籍前浙江巡抚阮元建石”今隋炀帝陵墓仍保持当日阮元所修之状。

    阮元回扬守制,出于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为征集编篆扬州地方文献辛勤笔耕。他组织编篆了《扬州府志》、《扬州图经》等。

 

 

宁为玉碎,决不瓦全的兵部尚书——史可法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内部民族纷争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史可法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他为抗击清兵,保卫扬州,为捍卫民族尊严和人民利益而英勇就义,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江泽民总书记在1990年2月19日接见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大陆访问团时说:“在扬州城外梅花岭,有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冢前有一副对联,叫做‘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就很能激发人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累官至明南京兵部尚书。他自幼勤奋好学,立志报国。在十八年的政治生涯中,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深得人民拥戴。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灭亡。清兵乘势南下。危急关头,史可法力支残局,于南京拥立福王朱田崧建南明弘光政权,以维系天下人心,挽救明王朝覆亡的命运。

    守江南必先江北。但江北四藩镇骄横不法,不顾大局,相互争夺地盘。扬州成为争夺的焦点。

    朱由崧腐败,奸党专权。史可法为中兴复国大业,自请江北督师,以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衔,冒险渡江来到扬州。

    史可法嘱咐总兵官庄子固:“一旦城破,就请你把我杀掉,决不当俘虏!”还派人持令牌通告全城居民:如果城破,敌方问罪,我“一人当之,不累百姓”。市民听者无不感动落泪。

    多铎连日猛烈攻城,全城军民同仇敌忾,杀死清兵数千人。史可法亲临最重要、也最难防守的西门城楼作战,战斗尤为惨烈。

    清军于二十五日发起总攻,倚仗红衣大炮的威力,城墙西北角首先被突破。史可法拔刀自刎,众参将一齐上前紧紧抱住,并拥着他向小东门方向冲去。

    在转向南门的路上遭遇清兵,史可法端坐马上大声喝道:“史可法在此!”

    史可法被押到新城南门城楼,多铎再次劝降。

    多铎说:“你已为明朝尽了忠心,不算负国。如能为我收抚江南,大清将不惜委以重任!”史可法怒道:“我乃大明大臣,岂肯苟且偷生,作万世罪人!我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

    多铎反复劝说:“先生末见洪承畴之例吗?降则可富贵!”史可法鄙夷地说:“洪承畴不忠之极,我怎肯学他!”

    多铎气得暴跳如雷,亲自拔刀来砍,史可法挺身而迎,惊得他倒退几步,连喊:“真男子!真男子!”史可法厉声说:“与扬州城共存亡,我意早决,纵然碎尸万段,我也甘之如饴!但是扬州百万百姓不可杀害!”

史可法在新城南门城楼英勇就义,惨遭肢解。这天是弘光元年(1645)四月二十五日,史可法时年44岁。

    史可法殉难后其义子、副将史德威遍寻全城找不到遗骸,遂依史可法生前遗愿,葬衣冠于梅花岭。满岭梅花昭示着史可法的高风亮节!

 

 

在扬州的曹寅、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家与扬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康熙四十二年(1703),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奉旨兼任两淮巡盐御史,与苏州织造李煦轮管两淮盐政。自此始,曹家就和扬州有了直接的关系。曹寅的工作重点也由织造转向盐差,活动中心由金陵移向扬州。在近60年时间里,扬州盐院、真州使院是曹寅活动和以文会友的重要场所。据黄进德先生在《<红楼梦>与扬州》一文中说:“两淮盐院,据康熙、雍正朝《扬州府志》记载和近年出土的断碑残瓦看,其确切位置在原扬州市新华中学内。位于开明桥、文昌阁东边院大街、院东街之间。”扬州盐院毁于兵火,仪征盐所亦荡然无存。光绪七年,两淮盐运使又在盐院废址上建了万寿宫,曰“皇宫”。

    接驾和刊刻《全唐诗》是曹寅在扬州所作的最有影响的两件大事。

曹寅、李煦为了报答康熙的“隆恩”,遂于三汊河畔营建了塔湾行宫,以接驾皇上。三汊河在扬州市西南15公里。这里地处南北水路要冲,曹寅取其形胜,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与李煦各捐银两万两,李大山捐银一万两,大兴土木,修缮了三汊河塔湾行宫。康熙六次南巡,曹寅四次接驾。康熙第五次南巡,曹寅既以江宁织造身份在南京接驾,又以巡盐御史的身份到扬州接驾,盛极一时,“行宫宝塔上灯如龙,五色彩子铺成,古董诗画不计其数,月夜如昼。”正如老嬷嬷所云“把银子都花得淌海水似的!”“别讲银子成了泥土,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曹寅不但读书,作诗、填词,文学修养也极好,且好抄书藏书。他在扬州奉康熙之命,邀集了江浙一带在籍翰林彭定求等十人,在两淮盐漕察院内设立了“扬州诗局”,扬州天宁寺是曹寅召集书手、工匠刻《全唐诗》的工场。《全唐诗》收入1200多位作者的诗4.94万余篇,共编成900卷约700万字。康熙对刊刻本朱批曰:“刻的书甚好。”《全唐诗》刊刻完成后,康熙又把刊刻《佩文韵府》的重任交给了曹寅,全书108卷,1.8万多页。康熙五十一年(1712),曹寅在扬州与李煦等共商刊书之事,并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邀请到好手百余人,召集至天宁寺。

    至于曹雪芹与扬州的关系,更值得一探。“扬州旧梦已觉醒”,雪芹好友敦诚《寄怀曹雪芹》的诗句,很简明地道出了曹雪芹和扬州的渊源。扬州在曹雪芹笔下屡见不鲜,他在《红楼梦》里写贾雨村游扬州“智通寺”,巧遇冷子兴;写贾夫人仙游扬州城;写贾宝玉给林黛玉讲述扬州黛子山林洞里的耗子精;写薛宝琴的广陵怀古……从种种描写看,少年时代的曹雪芹除了生活于南京外,他还随家人到过扬州等地。有人说,苏州的拙政园,镇江的金山,扬州的天宁寺、水竹居,都曾留下曹雪芹的足迹。曹雪芹迁居北京后,几次曾临江南,他从北京沿运河南下,由扬州渡江到镇江,再去南京、苏州等地。据有关文章描写:雪芹行至瓜洲,雪阻舟行,泊船于此。在瓜洲镇上沈家滞留,绘有《天官图》一幅,以谢主人。沈家后人视图为宝,但岁月沧桑,此图终于遗失了。

    至今在扬州民间还流传着曹雪芹的许多故事。有人传,解放初期,疏浚瘦西湖时曾发现曹雪芹的石刻像;有人说曹雪芹在扬州堂姑母家曾为表妹香扇题诗;还有人云,曹雪芹游扬州西郊在竹林古庙里接受老僧赠送的字画,在他的《红楼梦》里还有好多关于此类事的描写。

   《红楼梦》女主人公林黛玉与扬州更有着不解之缘。据小说描写,林黛玉是生在苏州,在绿杨城廓长大的姑娘。林黛玉来也扬州,去也扬州。她从扬州古运河登舟,被贾雨村送到京都贾府,后来又曾奔父丧被贾琏送到扬州来过。她的父亲林如海和母亲贾敏均卒于扬州。

 

 

扬州八怪及其领衔人物——郑板桥

 

    郑板桥,名燮(xiè),字克柔,号板桥,又号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年(1765年),终年73岁。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独具风格。

    郑板桥生长在书香之家,少好读书。由于他天分较高,学习勤奋刻苦,加上名师指点,不仅通读了四书五经,而且在绘画、书法、诗词诸方面都有所造诣,一时成为兴化有名的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他40岁时考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考中进士,待官5年,乾隆七年(1742年)为山东范县县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山东潍县知县。由于他在潍县期间执法严明,主持正义,对残害老百姓的贪官污吏、恶霸豪绅严惩不贷,当地腐朽势力对他恨之入骨,终于上下串通,罗织罪名,栽赃陷害,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他61岁时将他罢了官。

    郑板桥罢官归来,先回家乡兴化,不久,再度离家,来到阔别多年的扬州城。扬州,人才济济,号称“海内文士,半集维扬。”其中有宦途失意的李鱓、李方膺(ying)等;有淡泊名利的金农、边寿民、黄慎、汪士慎等名士;有著名的诗人、文艺批评家袁枚等。他们都是富有正义感和艺术功力之士,艺术家们对“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的郑板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们志趣相投,都注重创新,蔑视传统,打破了当时以“四王”(王翚、王时敏、王鉴、王原祁)为代表的正统画派的窠臼,把诗、书、画、印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艺术流派——扬州画派,而“扬州八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书画艺术家。

    “扬州八怪”通常指汪士慎、李鱓、金农、黄慎、高翔、郑燮(xiè)、罗聘8人(也有将华喦(yan)、高凤翰、边寿民、闵贞、李勉、陈撰、杨法等列入“八怪”的)。他们大都出身寒士之家,受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年长后又各抱才艺,但在生活上却经历了坎坷不平的道路,受着同样的命运驱使,怀着相同的艺术抱负,他们汇集到了扬州。

   “扬州八怪”摒弃传统的“正宗”画派恪守古法的教条,继承和发挥徐渭、朱耷、石涛等人强调个性和创新的艺术风格。他们的书画用笔奔放,挥洒自如,不受成法和古法的束缚,以一种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他们强调“自立门户”,“不知有人”,“风格独创”;主张艺术应该从生活(大自然)的直接观察中得来,促进了中国绘画中文人画的发展。

   “扬州八怪”以“怪”驰名,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的艺术特点标新立异,也包含着他们思想行为的与众不同,比如金农“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李方膺为人“傲岸不羁”,以及汪士慎嗜茶成癖,罗聘能白昼见鬼等等。

   “扬州八怪”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极其光彩的篇章,他们的创作思想与艺术实践,哺育了后来画人,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出现的赵之谦、吴昌硕、任伯年、蒲华、齐白石、陈师曾、潘天寿、徐悲鸿等艺术大师,无不受其影响,“扬州八怪”的创新精神永远值得继承和发扬。

    郑板桥是“八怪”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不仅在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上为人称颂,他性情言行的与众不同,也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郑板桥是一位杰出的文艺批评家,同时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现实主义文学家。郑板桥的文学成就非常丰富,他的诗、词、曲和各种书札散文各具特色,大多数作品能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生活,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其中诗、词的成就最高。《板桥诗钞》和《词钞》收录其所作诗、词300余首。另有《范县诗》、《潍县竹枝词》、《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真州八首》等等,热情歌颂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质朴的美好品质。

    板桥绘画,学于现实,博采众长,自成风格,他一生最喜画竹、兰、石,兼画海、松、菊等,效法“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做“千秋不变之人”,这是板桥所欣赏的“四美德”。竹、兰、石代表着作者顽强不屈、坚忍不拔、正直无私、虚心向上的精神品质,是他“倔强不驯之气”的象征。

    郑板桥是扬州人民的骄傲,扬州八怪纪念馆已于1993年11月22日郑板桥诞辰300周年纪念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建成后的扬州八怪纪念馆位于驼岭巷西方寺内,馆内有扬州八怪十五家雅集群雕;专门辟有扬州八怪作品成列,可以具体而细致地了解“八怪”成员中每一个人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特色;偏于西方寺一隅的金农寄居室,是当年金农生活、创作的地方,可以让观众进一步体会当年“八怪”日常生活的氛围,在萌生思古之情的同时,或多或少领悟人生哲理——欲成就一番事业者,不苟同俗,穷益弥坚。

  相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681480100au5h.html

 

 

 

 

名震中外的钦差大臣——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清朝大臣,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  村老人。福建省福州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林则徐一生宦迹达十四省,以在江苏为官时间最长,达七年之久。其中途经扬州有十一次之多。足迹所至,除今市区外,南起瓜洲,北至宝应,东临泰州,西至仪征等地。

    十八年正月初八,林则徐由南京抵扬州,“寓埂子街长乐园”。在此期间,“往辕门桥五车楼冯家书肆买书”,“乘小舟同往观平山堂”等。前后在扬州住了十一天,于十九日离开扬州。二十一日舟过宝应时,又会晤了当时的漕运总督阮元,并“将陈恭甫托寄给阮元的信二件交付”。这是史料中关于林则徐与阮元之间交往的珍贵记载,也是林则徐第一次到扬州的最早记录。

    道光二年(1822年)三月,林则徐从福州启程赴京补官,于闰三月十三日经瓜洲,晚泊高旻寺,第二天到达扬州。返回时,于五月二十九日仍途经扬州,登岸会晤常镇道观察王篑山等友人,当夜泊瓜洲口。

    道光三年,林则徐在江苏按察使任上(驻苏州)赴京入觐,由镇江过江,入瓜洲,仍至高旻寺夜泊。次日一早,登上高旻寺塔眺望,但见“沿江洲田涸出,种麦已十之七”。 

    道光十一年(1831年),林则徐在河南布政使任上奉旨调补江宁布政使。林则徐考虑到当时江苏灾情“以淮、扬为重,因此,他决定以勘灾赈恤事宜为重,打破“驿程定制”,“取道淮、扬,查勘灾区”,他启程时先在河南商丘,采买了小麦三万石,随即亲自“督带头起麦船,由黄河顺流而下”。亲经桃源、宝应、高邮、甘泉、江都等地,将从河南采买的小麦“分拨受灾州县,各按地主情形,分别平粜煮赈”。这样,他很快就“将扬州一带安抚就绪”。

    道光十二年(1832年),林则徐由东河总督调任江苏巡抚。鉴于江苏灾情严重,林则徐先后给道光帝上了《上元江宁等六县沿江地主被淹请抚恤折》、《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欠收情形片》,提请朝廷给予减征或缓征钱粮漕米。值得一提的是,道光十三年十二月,林则徐向道光帝上一本《江都县运河堤埂冲缺请借项修筑折》,内中提到“扬州府江都县境内洋(扬)子桥至瓜洲运河东西两岸河堤江埂”乃“保卫田畴”及“空重漕船挽纤及驿递要道”,关系紧要。“民情困苦,无力兴修”,请准借项修筑。道光帝允准了这项提案。

    道光十五年(1835年),林则徐与漕运总督朱为弼相会在瓜洲以北的八里铺(今邗江县八里乡),两人促膝长谈,商议了有关整顿漕运、剔除弊端等事宜,直至深夜。

    道光十六年,林则徐又在瓜洲会晤了一个有名的农具改革者齐彦槐。当时齐仿造西方的水车制成了一种叫“龙尾车”的农具。林得悉后,不仅亲到现声观看试用,而且把它推广到其它农用和治水等方面。林则徐任江苏巡抚的五年中,处理了清代社会中极为棘手的灾赈、水利、钱漕、盐政、货币等实际事务,采取了一些“兴利除弊”的措施,收到了“利国便民”的效果。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则徐被迫离广赴浙,充军远征戍新疆伊犁。林则徐怀着满腔的悲愤踏上赴戍征途,于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初三路经扬州。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一舸浮江木叶秋,传闻飞鹊过扬州。自羞东障难为役,漫笑酉行不到头。供奉更吟中道放,杜陵犹想及关愁。故人喜意看先一,高唱君家八咏楼。”

    早在林则徐被革职离粤赴浙时,他就寻觅了一本明代焦勖据西方传教士汤若望所述写成的《炮书》。奉到充军伊犁之首后,他就随身将这本《炮书》带着,途经江苏时,亲自委托友人陈登之在扬州刊刻。该《炮书》共三卷,分别介绍筑石砌炮台、大炮构造及铸造、炮弹配料和装放方法等技术。

 

“我是扬州人”的现代文学家——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自清,号佩弦,是我国著名的学者、诗人、散文作家和教育家。

    朱自清先生1898年11年12日生于江苏东海,祖籍是浙江绍兴,六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将全家搬到扬州,老家一直在扬州住着,起先读私塾,十五岁进入安徽旅扬公学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扬州淮扬合一中学(后改为江苏第八中学,又改名为江苏省立扬中学,即今扬州中学)。十九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考入北大的那一年寒假,奉父母之命回扬州与武钟谦结婚,他们生有三男三女都在扬州生活多年.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即一九二一年,二十四岁的朱自清曾被聘任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教学主任,不久辞去职务,去其他学校任教,他在武妻死后还多次来到扬州。

    朱自清先生在扬州度过了如其所说的“最单纯最真切,影响最深最久”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朱自清先生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我家在邵伯住了差不多两年,是住在万寿宫里。万寿宫的院子很大,很静;门口就是运河,河坎很高,我常向河里扔瓦片玩儿。邵伯有个铁牛湾,那儿有一条铁牛镇压着。父亲的当差常抱我去看它、骑它、抚摸它。我家跟扬州的关系,大概够得上古人说的‘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现在亡妻生的四个孩子都已自称为扬州人了;我比起他们更算是在扬州长成的,天然更该算是扬州人了。”朱自清的扬州散文集,如《我是扬州人》、《扬州的夏日》、《给亡妇》、《看花》、《冬天》、《说扬州》、《择偶记》、《背影》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从论水、论山、论景点,到论吃、论民俗、谈情感,都以摇曵多姿的艺术笔墨,表达了作者深深地怀乡思亲之情。

    1982年扬州市市政府将安乐巷27号,即朱自清父母、子女及朱先生回扬前后居住十多年的扬州传统结构的小四合院,作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修葺,保存了一些朱先生身前使用过的遗物,在正大厅有朱先生的半身塑像,塑像背后是一幅“荷塘月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