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谷暴风商店怎么去:【佳片U约】匈.美电影:《熄灯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5:55:00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匈.美电影:《熄灯号》
[影片海报]

[热诚推荐]
某日淘碟时发现了它,吃惊的是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部作品。其实是挺久的作品,而且明显是投资有限,看到那两台伪•四号坦克的时候,怎一个囧。
很美式的二战片,主题依然是“残酷”、“为何而战”。与斯皮尔伯格式二战片最大的不同,在于“荒诞”。对战争机器的吐槽,士兵在战争棋局下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宿命:就如中国象棋中的“卒”,使人对战争产生强度的荒诞感。战争下的人,就是为了等死。当逝去的生命变成一个数字而放到军官的桌面上的时候,才体会到,命如草芥的真谛。
本片的主角是一个总能在冲锋中生还的小强。有人认为是他怕死龟缩得以活命。然而最能活命的人,不是总说“没人会死”的人,而是成为战争机器的人,是效率的人。带不走的战友,用枪解决,成不了战争机器的人,也用枪解决。战争是非人性的,也容不下多少人性。
然而本片的最后,也是回归到英雄主义上去了。虽然来得比较含蓄,动机也其实是自私的。为了回家结束不了战争,为了结束,才能结果。而结果就是通过牺牲,成为英雄。
美式二战片,都喜欢关注人在战争中的个体感受。当战场远离本土时,士兵关注的当然最主要是自身的感受。因此,不论二战还是越战伊战,其个体感受大抵一样,因此美国的战争片主旋律莫论战争几何,趋于同质。不同的只是在这个主旋律下挖掘另外的东西,如本片。而欧战的主战场的几个国家的士兵,相信战争体验会大不一样。兵临城下与远征,感受势必不同。可惜,《兵临城下》不是俄国人拍的,而且它拍成了动作片而不是战争片。最近的硫磺岛拍了两部,一美一日,而日方视角稍胜。看来就是连美国人都看腻了自己的战争片了。
[影片基本信息]
国语译制片 中文字幕 美国匈牙利 二战 剧情
类别:电影
简介:《熄灯号 When Trumpets Fade(贺根森林战役 丛林大兵)》国语译制片 中文字幕 美国 匈牙利电影 二战 1998年6月27日上映
导演: 约翰 欧文 (John Irvin)
编剧: William W. Vought
主演: Ron Eldard / Zak Orth / Frank Whaley / Martin Donovan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English
片长: 95分钟 / UK: 92分钟(DVD) / UK: 88分钟(video)
上映日期: 1998-06-27
又名: 战鼓平息 / 雷霆战将
片名:贺根森林战役
外文名称:When Trumpets Fade
更多中文片名: 熄灯号 、丛林大兵
更多外文片名:   Hamburger Hill 2.....(Australia)   Hurtgen.....(USA) (original script title)
导演: 约翰·伊文 John Irvin
编剧: W.W. Vought ....(written by)
主演:   朗·埃达德 Ron Eldard ....Pvt. David Manning   Zak Orth ....Warren Sanderson   弗兰克·威利 Frank Whaley ....Medic Chamberlain
影片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95 min / UK:92 min (DVD) / UK:88 min (video)
国家/地区: 美国 / 匈牙利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黑白
混音: 立体声
MPAA评级:Rated R for graphic war carnage and strong language.
级别:Finland:K-16 / Germany:16 / UK:15 / USA:R / Singapore:NC-16 / Spain:18 / Portugal:M/16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剧情介绍:
本片背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血腥的贺根森林之役。在整排的战友被敌人歼灭后,唯一幸存的二等兵大卫曼宁被升为士官。由于承受不了带领新兵的压力,曼宁以精神不适的理由申请退役,然而曼宁的指挥官却向他提出条件:只要带兵攻下一座德军的哨站,他就将曼宁的退役申请呈报上去。但在残酷无情的战争中,重要的并非胜利,而是如何自战场上生还……
影片简介:
十二万美军投入了贺根森林战役踏进德军贺根森林里的雷场,在敌军"无敌88"大炮的猛轰下,血流成河,伤亡,失踪的人数高达30000。美军第四步兵师第22步兵团在 短短18天之内,几乎全军复没。
该片是《汉堡高地》导演约翰·艾文的又一部战争写实巨作,那是一场漫长,黑暗而血腥的战斗。一九四四年末,美军在齐格菲防线前的贺根森林区与德军展开最后惨烈对峙...随着战争的升级,美军第一集团军在残酷的恶战里损失惨重。美军伤亡,失踪,丧失战斗力被后送的人数高达三万人,同时德军的阵亡人数也达到了一万二千人。在残酷无情的战争中,曼宁和他的战友们将如何自战场上生还......   该片是奥斯卡金奖导演约翰·艾文《汉堡高地》后又一部战争写实巨作,当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诗电影时,《抢救雷恩大兵》及《红色警戒》或许已抢尽锋芒,但本片绝对是一部不容错过且毫不逊色的最佳战争写实电影。
[精彩影评]
淡去的冲锋号
1944年6月6日D-DAY盟军登陆法国诺曼第后,德军溃退,虽然盟军士气高涨,以为战争结束指日可待,不料后来的市场花园行动遭挫,又因补给线过长,盟军进击的速度与动能减弱,特别是巴顿麾下的美军,到了十月后战争便陷入了胶着,美军在齐格菲防线前的森林区与德军对峙,战斗持续到十二月的突出部之役爆发后才结束,本片就是描述这段时间的美军与德军间惨烈的攻防...
个人认为此片拍得比《兄弟连》中的巴斯通战役拍得还要精采和深刻。长官为求战绩盲目下达冲锋号令,一个士兵侥幸独存却遭怀疑。他们的眼光分明在说:你应该早就死掉的。军官的战场永远只在地图上,他们眼里的士兵就是算定好了的炮灰--就该在这里死多少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没有谁的战绩比他和他手下的几个人出色:喷火枪火烧88炮阵地,定时炸弹摧毁敌人大量炮兵军火,火箭筒爆破两辆坦克。在他的带领下,连眼镜新兵都勇往直前,连医护兵也扛起火箭筒...次日凌晨再次发起的冲锋,他们的战友会很顺利拿下又一个阵地,他们可能不知道前夜里发生了什么,但至少可以少一次冲锋了。而那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他确实当不到将军了,他注定要牺牲在某一次冲锋里,不是为正义不是为理想甚至不为那口热汤,只是因为当官的逼的。反正是个死,那就死在这里吧。
没有英雄的战争
TG的现役军人可能不会认同,但在我们观众看来,战争完全是另外一码事——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战争电影中,一边是矛枪林立,猛士呼号,蓝色凯尔特扑向冷静的罗马红盾阵;另一边则是炮火呼啸,苍林夜雨,手持M-16的大孩子瘫倒在散兵坑里绝望地嘶鸣直至失声。在那个世界里,技术的进步似乎总是伴随着勇气的萎缩:当面对面的搏杀被射程不断提高精度直线上升的火器所取代,滑膛枪的硝烟散尽,依然站立的士兵只能庆幸刚才倒下的不是自己。等到拿破仑时代依赖严格纪律而存在的枪阵因更先进的武器战术而废止之后,文艺家们开始注视一战阴影,越战阴影,这些阴影似乎是凭空出现素来无人质疑那些战争的必要和正义。战争机器比伊拉克人先进数个世代的美军在巴格达城走一遭,竟然成为当代电影反复刻画的梦魇。
贺根森林之役发生在二战,我们的教科书将其划定为正义战争。它是被侵犯的正义人民艰苦卓绝最终消灭邪恶取得最终的胜利,《兄弟连》《解放》,冷战双方均为之张目宣扬——但反面的声音依然有,《二十二条军规》几乎没一句话正经话,让人笑得心寒;贺根则继承一战时堑壕对垒的传统,用轮回描述荒诞。取得胜利的关键不是尽量消灭敌人而是尽量活下去,厌恶战斗的幸存者成为老兵成为团队的核心,但他依然要在真实战场卖命——去执行一些只能在地图沙盘前活灵活现的高级军官们异想天开的命令。执行的代价是死亡,普通士兵的阵亡,这种损失是光荣的可预期并乐于承受的代价——我们看一些TG的片子,手捧炸药包的爆破手倒在枪林弹雨中,长官一拍大腿推上去另外一组人;营连级干部在指挥所里对电话咆哮说老子守不住了再打下去队伍就没人了——仿佛损失的是一种可以在战后补充的财产,或者道具,而不是活生生的人命。
活生生的人会死,古代的战士死于刀刃箭雨,今天的战士死于枪弹炮火。似乎斯巴达人从来不会对战争内疚,罗马焚迦太基焚得有滋有味,十字军的圣战是在拯救自己和全体基督徒的灵魂——至少他们在去时是这么想的。瑞士和德意志的佣兵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我们应该其理解为产业工人而非职业士兵——敌人的头颅是劳动对象,劈砍是劳动,他们旨在养家糊口,食色性也。但我们是现代人,脱离了率兽而食人人斗殴而死的年月,无论凭籍什么缘由再去牺牲千百万人铸就一个战争艺术,均不啻为一种最大的罪恶,结果无非是长官踌躇满志撰写回忆录,而一些略为觉悟的士兵则收获一身残躯,尸体腐烂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里。
[请您观看]
',1)">
编辑于2011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