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谷50年前的:发散思维与作文教学 - 谢丽婷的博客 - 敏思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0:30:44

发散思维与作文教学

作者:谢丽婷   出自:谢丽婷的博客 浏览/评论:825/1   日期:2009年6月4日 13:53

发散思维与作文教学

 

摘要:写作是以语言符号为手段创造精神产品的劳动。写作能力既是一种文学表达能力,更是一种借助于文学进行思维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发散思维是其主要体现。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关键词:思维,发散思维,作文教学

●   经典案例

程红兵《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咱们今天来上一堂作文课,可能时间会长一点。
   先请大家来回答一个问题:想过河没有船,怎么办?
   1:脱了鞋子涉水过去。(师追问:如果水很深呢?)游过去。
   2:找找有没有树木,看可不可以架座桥。
   3:像人猿泰山那样,找棵树,用绳子荡过去。
   4:沿着河岸,找桥。
   5:绕道而行。师插话:倒是挺累的,可是一路风景。
   6:乘飞机,飞过去。
   7:挖条隧道过去。
   师:同学们的意见有这么几类,或者从水面过,或者从水上过,或者从河底过。再看一个问题:在你面前有四样东西:A平装书B百中可乐C金项链D彩电,请你开动脑筋,从上术四种物品中找出一种与与众不同的物品。再从四种物品中找出两种属于同一类的物品。
   8:百事可乐,因为是可以喝的。
   9:金项链
   10:平装书,因为它是装载知识的。
   师:那么,哪两种是同类物品呢?
   11:书和彩电,都用来传载知识。
   12:书和彩电,因为具有包容性。
   13:我也选书和彩电。
   师:为什么你们都选它们?

   11:本质相同
   12:可以传播知识。
   师:别人说过的理由不能再用。
   14:我选金项链和彩电,因为它们都有装饰作用。
   15:我选百事可乐和彩电,因为两样都是我喜欢的。
   师反问:难道一本书不能给人带来快乐吗?不能以个人喜好为理由。
   16:彩电和可乐,一边看书,一边喝可乐。
   师:我个人认为你的理由站不住脚。
   看来我们的思维还要再进一步打开。
   17:书和可乐,我觉得看书时喝可乐是一种享乐。
   18:书和可乐,因为价格低廉。
   师:照这么说,BD也可以合为一类,都诞生于现代。
   师:所谓多样化思维,就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思维活动,从思维的多角度性、多层次性、开放性进行思考。
   教师给学生讲述故事:

   苏军将领朱可夫的围城策略,可谓多角度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三种境界,可谓多层次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开放性:计算一个梨形瓶子的容量。
   还有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五只蜜蜂和苍蝇放在瓶口朝下的透明玻璃瓶子里,看它们的逃生方式。实验结果说明苍蝇有多样性思维。
   再来看一个问题:
   啤酒瓶子有多少种用途?
   19:装液体,组装成艺术品,加以回收利用。
   20:打碎了,用来铺路。
   21:切成两半,一边当漏斗,一边盛蜡烛。
   22:当花瓶用。
   23:擀面。
   24:可以当乐器。百老汇有人用它来演出。
   师:利用它可以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个特点。
   25:把它熔化掉了,想做什么做什么。
   26:当海上漂流瓶。
   27:当保龄球练习。
   28:可以用来打人。
   29:用来画圆。
   师:再来看一个题目。
   生命是什么?请用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
   师:每个人至少写一句,最好在两句三句之间,现在开始动笔。
   虱 虱子生1:生命是爱的结晶,是希望的开始。
   2:生命是一颗青橄榄,越嚼越有味。
   3:生命如花开花落。
   4:生命如梦。
   5:生命是春天的花朵,虽然美丽,但很脆弱。
   6:生命是大海上一叶扁舟,会遭遇狂风骇浪,也会有风平浪静的时候。
   7:生命如大海。
   8:生命是一粒沙,是沧海一粟。
   9:生命是一支笔,可以描画最美丽的图案。
   10:生命是骑着黑骏马,奔驰在广阔的大草原。
   11:生命是乔丹手中的篮球,有进有出。师:此话怎讲?有的投进去的了,有的掉出来了。
   12:生命是一条河流,奔腾是生命的过程。
   13:生命是海,有时波澜起伏,有时风平浪静。
   14:生命是路。
   15:生命就像我们大家一样,真的很可爱。
   16:生命是一条河,总会干涸。
   17:生命是时间的一段浓缩,不能决定什么。生死不能由自己决定。
   师:难道人生什么都不能由自己掌握吗?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去,中间一切都是由自己创造的。
   18:生命尽管是微小的沙,却能聚沙成塔。
   19:生命是一头骆驼,
   20:生命是苍鹰,只有搏击才有生活。
   21:不要问我生命是什么,活着就是幸福。
   22:生命是一种蝴蝶——帝王蝶,经过一段极痛苦的经历才能化为美丽。
   23:生命是一张白纸,要用五彩的颜色才能变成美丽的图画。
   24: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25:生命是小时候从父亲口袋偷出来的香烟。
   26:生命像玻璃。
   27:生命是一粒顽强的种子。
   28:生命是亘古未变的太阳,总是无聊地发光。
   29:生命是一个圆轮,不停地向前滚动。
   30:生命是一个调色盘,五彩缤纷。
   31:生命是一笔由自己来支配的财富。
   32:生命是一抹彩虹,精彩只在一瞬间。
   33:生命是楠溪江,有滩涂,也有溪流。
   34:生命是一帖狗皮膏药。因为想念它有用,就买它的帐;不相信,就不起作用。
   35:生命是一棵千年菩提。
   36:生命是一本日历,总有翻尽的一天,但永远也翻不尽。
   师:同学们用各种各样的事物来比喻生命,现在你可以选 一个最佳创意,也可以组合几个说法而成一篇美文。
   下面看我的学生怎么写。
   大屏幕投影《生命》
   师:再来看一篇美文《平和》。请一位朗诵好的同学念念。(学生朗诵)

《平和》 鲍尔吉·原野

平和是在应该生气的时候不动声色,反有闲云野鹤的悠然。它还是大喜之际的宁静与大悲之中的稳健。

     平和作为一种风度,百姓王侯都能接受。上交不须谄颜,下洽没有隔膜。平和是一种方便。

     平和作为一种心境,胸中印有松风水月,花香与鸟鸣会很自然地涌入心间。平和是一种享受。


   师:请同学们点评一下这篇文章的写法。从思维方式看,它说了些什么?
   1:平和应有的态度。
   师:还有平和的种种表现。
   师:用形象化的方式来说明它的内涵。农民开始说什么情况容易做到,什么难做到。
  

出示思维大冲浪
     一个商场只要对外营业,就会产生出自己的社会形象。如果某家商场邀请我们设计或重塑这家商场的社会形象,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珍珠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请分别用一句话说出三种人的看法。
  

1:要考虑消费对象、门面设计、服务水平。
   2:价格。
   3:要营造一种家的气氛。
   4:信誉。还要了角顾客心理,考虑顾客需求,注重职业道德。
   师说一段自己在澳大利亚购物的经历。
   屏幕出示:

PP1:商场形象设计的考虑角度:

第一,从商场的一般特征来说,其因素有:经营历史、社会知名度、在商界范围的渗透程度、商场的目标市场……

第二,从商场中的商品特征来说,其因素有:品种齐全的程度、商品的质量、商品的适应性及其更新速度、商标名称的使用……

第三,从商品的价格特征来说,其因素有:总体价格水平、质量价格比、与同行业竞争者的比较……

第四,从职员的服务特征来说,其因素有:员工的仪表、售货员的态度、业务技能、服务方式和设施、对消费者利益的关心程度、消费者的反映……

第五,从商场的物质设施来说,其因素有:商场建筑的外貌、所处地段和周围环境、内部装修水平、顾客的走道和升降设备、商品的布局和陈列、清洁卫生程度……

第六,从商场的宣传特征来说,其因素有:广告媒体的使用、发布商品信息的数量和速度、宣传的真实程度……


   PP2:在妇女眼中、化学家、生物学家、诗人眼中的珍珠。
 

  教师点击画面,出现下面的题目。
   “O”的外表和本质特征云联想社会生活,类比人生中的种种问题,将它们描述出来,题名为《“O”的断想》。
   以《雪》为题,运用多样化思维,写出三个以上的主题。
   以《羞涩》为题,运用多样化思维,写一篇文章。


   学生写作。
   10分种后,教师要求学生同座的相互交流,看能否启发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0”的断想:

“0”像黑洞洞的枪口,像深深的老井,像一盘冷月,像一轮红日,像一圈围观热闹的人群,像小孩脖胫的项圈,像姑娘悬挂的耳环,像妈妈滴落的眼泪,像爸爸举起的酒杯。

“0”是起点,也是终点。有志者从不气馁,失败了从“0”开始;无志者一事无成,几经折腾还是以“0”告终;在人们口头上,“0”微不足道,但是在数学家的眼里,“0”价值千金。

雪:

v      主题之一:赞美雪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赞美雪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

v      主题之二:鞭挞雪的虚伪懦弱──以洁白的外衣掩饰世间。

v      主题之三:鞭挞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木萧条。

默读——确立主题——同桌交流——学生发言——展示——写文章。

 

 作业:阅读下文,以魔球现象作为话题,自己确立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不少于1000字。

我国曾召开过一次研究创造的会议。会上日本的创造学家村上信雄走上主席台,拿出一把曲别针,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这些曲别针有多少用途?当时在场的一位中国学者说有30多种。村上信雄自己证明有300多种。大家为他热烈鼓掌。这时台下有人递上来一个条子,条子上写道:我明天将发表一个观点,证明这个曲别针可以有亿万种用途。这人叫许国泰。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后来被称为魔球现象。根据他的论证,曲别针由于相同的重量可以做各种砝码;作为一个金属物,曲别针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他的化学物质产生不知道多少种反应;曲别针可以变成123456789和加减乘除,可以变成英文、拉丁文、俄文字母,于是,天下所有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曲别针都可以表达。

 

●   名课解读

写作是以语言符号为手段创造精神产品的劳动。写作能力既是一种文学表达能力,更是一种借助于文学进行思维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发散思维是其主要体现。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引导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1、激发兴趣,让学生积极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或“开放式思维”等,就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开展语文学习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规律,选取饶有趣味的问题、话题、故事、成语等内容,激发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喜欢思维,乐于思维。

程红兵老师执教的《多样化思维创新与作文》中,一上课,他就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类似于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想过河没有船,怎么办?”通过提出这个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开始转动起来。猜完了脑筋急转弯,老师又出示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在四样物品中找出一种与众不同或者找出两种属于同一类的物品。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思维上有了一定的发散,开始慢慢懂得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后面的“啤酒瓶有多少种用途?”、“生命是什么?”、“思维大冲浪”等,同样也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唤起了他们极大的热情。

此外,程红兵老师善于通过讲故事、事例,吸引学生的听觉和注意力,引发他们积极学习的动机。如在讲完多样化思维的概念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他给学生讲了苏军将领朱可夫的围城故事,还有如何计算一个梨形瓶子的容量、美国科学家的试验的事例;在讲到“思维大冲浪”的时候,他还说了一段自己在澳大利亚购物的亲身经历给学生听。这些故事和事例,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在大量可感的故事中领悟到思维深刻的含义和方法。

俗话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才会不断地向前进。对于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点,我想程红兵老师是做得很好了。

2、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能力

学生的作文是一种思维活动,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高级的思维活动,贯穿于写一篇文章的始终。思维活动质量的高低,决定文章思想质量的高低。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这堂作文课,程红兵老师没有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解写作文的理论、方法和技巧等等知识,而是通过反复的思维训练,让学生集体做思维体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维中思维,懂得多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从导入课题的两个问题开始,一直到后面的“思维大冲浪”的所有题目,都是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思维训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学生从一开始就一直处于思维活动中,兴奋地思考问题,一个接一个,一个比一个难。在一阵又一阵的思维浪潮中,为了寻求问题的各种答案,学生不得不充分调动自己的发散思维潜能,调动自己全部的经验与想象,四面八方前后左右地发散开去。于是,视野变得开阔,思想变得开放起来,不再受到拘束。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掌握了发散思维的方法,学会了多角度看问题、想事情的思维。

3、说写结合,促进学生语言思维发展                                                                                                                             

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现代开放式的作文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渠道畅通、全方位度角度的学习系统。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变过去的单一指导为全方位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融听说读写为一体,以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为最终目的。[1]

为了达到让学生驾驭语言的目的,程红兵老师不仅安排了说的环节,也安排了写的环节。从四样物品中找出相同或不同的物品并说明原因、“思维大冲浪”中说说珍珠是什么等,侧重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以“生命是什么?”、《雪》、《羞涩》为主题进行的写作,则是注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培养的体现。经过了思维的发散和充分的酝酿,然后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认识、体会等变成文字的过程,又是一个分析、归纳、总结、整理、论证的复杂思维过程,这就为学生的主题思维构建了再度发散的平台。

 

●   教法分析

典型案例一:

 

多角度构思—《窗》作文教学实录    执教:廖志华

 

师:(走到教室的一扇窗旁)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扇很普通的窗,大家太熟悉了!为什么要在墙上做出窗呢?

生:为了让我们看清外面的东西。

师:对,因为有了窗!我们才能看到屋外的风光。想一想,我们在座位上和走近窗旁,看的东西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体会后回答)

生:在座位上,我看到的是对面的教学楼;走近窗旁,不仅看到了教学楼,还看到楼旁的树、楼下的花园。

师:不错,我们把窗开得越大,靠得越近,看到的东西越多!同学们再看,现在的窗是关着的,我把它打开了,感觉怎样?

生:(笑)冷。有寒风进来了。

生:(笑)肚子饿了。我闻到了饭堂飘出的饭香味。

师:太好了!既有触觉,又有嗅觉!开了窗,请看吧(指着窗外),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树木。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树木有什么特点?

生:秋天。树木的叶子有的变黄了。

师:不错。秋天的树木与冬、春、夏的树木是不同的。

生:我看到了对面的教室。有老师在上课,有一个学生还被老师批评了,因为那个学生的头都低下了,老师一脸的怒气。

……

师:(笑)推断很合理。(指着窗外)再看远些,会看到什么?

生:(齐笑)还是树!

师:(笑)树叶掩映之下,你们

看到了什么?

生:人家的住房。

师:我们看不清主人在干什

么,但我们可以想像他们在干什

么。

生:他们在看电视。

……

师:你们刚才所谈的,都是从我们这个教室的窗往外看的。但除了教室的窗,还有哪些窗呢?

生:家里的窗。

师:很好。不同位置的窗,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板书:窗的分类)家里的窗是我们最熟悉的了,请讲讲你从家里的窗可以看到什么。

生:大街。

师:哦,墙外是生动、热闹的大街!一定可以听到汽车声、人们的说话声,或者,还可以听到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生:我家的窗看不到什么。

师:总会有些什么的,说说看。

生:是一个停车场。

师:停车场!早上、中午、晚上有什么不同?

生:早上人很多,很吵,晚上很迟都有人在等车。

师:没有看到感兴趣的事?

生:有。曾看到有个小孩发脾气,他嫌他的奶奶走路慢。

生:从我家的窗可以看到一条小巷,每到下雨天,就浸了水。

师:有没有试过去玩水?光着脚丫噼里啪啦地跑?

生:没有。但每到雨天,我妈就

背我上学。

师:窗外,春去秋来,花开花谢,日落月升,人生人死,每一天都在上演着相同或不同的故事。这些,我们都是用眼去看的,这是从视觉去写的,而我们也曾经从触觉、嗅觉去写,想想,还可以从哪个角度去写?

生:听觉。如汽车声、歌声、吵架声等。

生:味觉。如雨的咸味。

师:很好。其实,我们可以从窗看出去,也可以从窗外看进来,窗里窗外都上演着同样的故事,对吧?同学们,除了这些实在意义上的窗之外,你们还由窗联想到什么?

生:有电脑“窗口”。

生:有心灵之窗。

……

师:对。还有,我们现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改革开放,是向世界打开了国之窗;而迅猛发展的广州,又被称为“南风窗”!(板书:联想)

师:回头看看,我们是怎样构思“窗”这个作文题目的?

(生回顾、思考)

生:我们先由实物“窗”入手,注意窗的作用,由此注意它的特性;然后,谈了教室的窗、家里的窗等不同的窗,或听故事,或看故事;最后,由窗我们联想到了心灵之窗、南风窗等。

师:讲得很好。也就是说,一篇作文,我们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要善于联想,选择最适合自己作文的题材,这样,就不必担心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了。由此我们也就知道“路”如何写,也就知道“灯”如何写,也就知道“树”如何写了。课后请同学们以“树”为话写一篇作文。

●   案例分析

《窗》作文教学课,是围绕“窗”这一物体展开的,教师利用窗为基点,对如何发散性、多角度地进行作文审题构思作了很好地阐示。

首先,老师由大家熟悉的“窗”入手,让学生注意到窗的作用,再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推断、想象、回忆等谈到教室的窗、家里的窗以及这些窗里窗外发生的故事,最后联想到心灵之窗、“南风窗”等。老师循循善诱、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把学生带到一个多姿多彩的思维世界,学生的思维由单一、狭窄变得如多棱镜版发散开阔。

在作文时,学生们常常抱怨没有东西写,勉强下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干瘪,空洞、淡然无味。究其原因,师因为学生平日里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没有用心去观察、体味与思考。《窗》课堂中,教师做的,仅仅知识带领学生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而已。

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节课,老师并不是借给学生一双慧眼,而是将他们的眼睛擦亮,让他们看得更明、更亮、更远。

●   实施方法

1、回归生活,拓宽思维的舞台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陆机曾在《文赋》里这样写道:“瞩万物而思纷。”意即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作文的源泉,任何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应源于丰富多彩、变换无穷的生活。因此,作文教学应该回归生活,回归自然,以拓宽思维的舞台。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符合其生理与心理特点的生活经验业社会经历,让他们从中体会、观察、发现、感悟,以积累材料。此外,还应要求学生平时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反映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刻的生活,做到“我手写我心”,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立意”与“生活”的关系。

2、精确点拨,合理启发,巧妙引导

老师的精确点拨,合理启发,巧妙引导充分体现在这节作文课中。例如,老师打开窗问学生看到什么,学生说树木,教师进一步启发“现在是什么季节?树木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接下来,老师又引导“除了教室的窗,还有哪些窗?”让学生从学校的窗又联想到家里的窗,实现了思维的跳跃。最精彩的,还是那一处:有个学生说他家的窗什么也看不到,老师就说:“总有些什么的,说说看”;学生说是一个停车场,老师又马上启发道:“早上、中午、晚上各有什么不同?”于是,就这样顺势引导出了后面的故事。在这里,老师就像一个指明灯一样,照亮了学生思维前进的道路。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生作文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因此,教师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当学生的思维出现杂乱、凝滞的时候,要适时适度地“抛砖引玉”,合理巧妙地启发引导学生往别的角度去思考,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精确点拨。要注意的是,老师的点拨与引导,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独立性为前提,切不可越俎代庖,或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2]

3、交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说:“创造性思维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获得。”陶行知又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为了由教达到不教,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强调、总结进一步明确,让学生熟悉掌握各种思维的方法,并以不自觉地应用这些方法过渡到自觉地加以应用。如本课中的材料发散发、功能发散法、“五觉”发散法、因果发散法等。

 

典型案例二:

 

即兴作文写作指导课堂实录:沙子畅想

河南息县夏庄中学 吴长城 执教 464362 执教一年级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等于一?请举例说明。
生(齐答):在算错的情况下。
师(笑):这样回答也可以。大家思维非常一致,但缺少想象力,没有创新。我先给同学们举个例子。七加七在什么情况下等于二呢?七点加七点等于下午二点;七天加七天等于二周。在生活中,一加一等于一的例子也很多。大家努力地想一想有哪些呢?
1:一只鹅加一只鹅等于一对鹅。(学生哄堂大笑)
师:很好!你的联想很有意义。
2:一件褂子加上一件裤子等于一套衣服。
3:一群羊加上一群羊还是一群羊。
4一个新郎加上一个新娘组成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学生大笑)
师:同学们想象的既丰富又合理。大家想一下,后四个答案是不是比第一个有趣的多?
生(齐答):是的。
师:这就是丰富的想象力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下面,我有一样东西,看同学们联想和想象的怎么样?
(教师拿出一个装满沙子的瓶子展示,学生好奇地看。)
师:这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生(齐答):沙子。
师:由这些沙子。你们能联想到哪些事物或词语?
1:沙丘,沙漠。
2:沙滩,沙尘暴。
3:沙眼。
4:一盘散沙。
5:仙人掌,绿洲,骆驼。
师:很棒!大家猜想一下,这些沙子是怎样形成的?从什么地方来?又是怎样来到这个地方的?
1:森林和草场遭到破坏形成的。它们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从黄土高原上来到这里。
师:说的非常好!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2:沙子是地球母亲的衣服受到损坏后流下的眼泪。如果人类还在继续损坏地球母亲漂亮的外衣,那么,我们将看到的到处都是地球母亲的眼泪。(学生鼓掌)
师:你的想象很奇特。你有忧患意思,你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3:它们从大海里来。因为干旱的沙漠才是沙子们的家。通过与大海作艰苦的抗争后,沙子才来到这里。
4:它们从月亮上来。月亮是黄色的,它的表面一定有许多沙子,由于地球的引力,沙子来到了这里。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比老师丰富的多!请大家继续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往下思考:由刚才我们说到的事物、词语以及沙子的特点、作用,我们还能想到什么?或者得到什么样的感悟?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2分钟后。

1:由沙尘暴,我想到要保护环境。
2:由沙尘暴,我想到人类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
3:由一盘散沙,我想到没有集体主义思想的人可悲的下场。
4:沙子团结起来力量大,可以修桥梁、盖大厦。
5:沙子没有个性,任风摆布。
6: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千万不要忽视小问题。
7:被人们瞧不起的沙子通过奋斗,能变成美丽的珍珠。
师(笑):非常精彩!大家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说明大家的思维已经打开了。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请大家围绕沙子这个话题,把你最想说的话给写出来。10分钟写一个作文片段,150字左右。看谁想象的丰富,表达的精彩!我也跟同学们现场比一比。
教师向一学生要一张纸,伏案写作。学生脸上洋溢着笑容,奋笔嫉书。与以前作文时愁眉苦脸有天壤之别。
10分钟后,师生全部停笔。教师检查,全部作品达到150字要求。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读自己的作品(部分作品另附),其他同学略作点评。听了教师的作品(另附)朗读后,学生的掌声经久不息。

师:本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出色。在以后的即兴写作中,这节课带给你的有哪些收获呢?
生:写作文要多角度思维!
写作文要大胆地想象!
师:好!希望同学们说到、做到。

附学生习作:习作一 没有树的高大,没有草的嫩绿,没有花的芳香,却有梅的坚强,我是一粒渺小的沙子。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历经千辛万苦,战胜了重重困难,谢绝了高山、大海、森林、草地的盛情挽留,来到了这里。我们不想过着贪图享受的安逸生活,而是想为人类作出一点小小的贡献,实现我们的价值。我们兄弟姐妹团结起来,为人类修建了无数条宽广的公路,让人们出行方便;我们兄弟姐妹团结起来,为人类兴建了无数座高楼、大厦,让人们生活舒适。当同学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是否会想起你身边默默无闻的沙子?

习作二 人们都说沙子团结起来力量大,能修桥梁、盖大厦。因此号召人们学习团结的精神。但我认为沙子的团结精神有时候并不值得学习,反而应该制止!沙尘暴,是沙子联合起来的结果吧,它们毁坏了庄稼,污染了城市;泥石流,是沙子与泥土混合的结果吧,它们侵吞了多少无辜的生命;珍珠项链,是沙子串起来的结果吧,它们又让多少 人爱慕虚荣、见利忘义。沙子的团结精神难道不应该制止吗?所以,对于团结力量大的精神,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教师下水习作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小朋友,你们喜欢唱这支歌吗?哈,我们平凡的沙子还随着小燕子风光了一阵子呢!如果你喜欢这支歌,那么,你可能了解我们沙子性格了吧?有些小朋友可能会说:沙子,多么可怜啊!风吹到哪里,它就到哪里,任风摆布,没有个性,没有一个安稳的家,更享受不到家的温暖。其实,我们并不可怜,更不孤独。伴随风姐姐周游世界是我们的梦想。尽管我们很渺小,力量很薄弱,但我们能借助风姐姐的力量到处欣赏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是多么快乐呀!小朋友,你不认为我们沙子很聪明吗?在学习上,在生活中,也许你的力量很小,但你可以向我们学习:善于借助外界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

●   案例分析

《沙子畅想》是一节中学一年级的作文课,主要是围绕“沙子“进行了无限广淋漓尽致的想象与联想。在这节课中,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做恩教学模式和套路,以一瓶沙子贯穿课堂,充分考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敏感性与灵活性。

《沙子畅想》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不仅看到沙子的表面,更要透过沙子看到深层次的含义。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讲解沙子之前先来了个热身赛,让学生思考“一加一在什么情况下等于一?”待学生的思维打开后,再进入到课堂的主题——沙子。有了前面的热身赛,学生们很快就能对沙子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想到沙滩、绿洲、地球母亲的眼泪等。然而这些答案仍显得学生的思维不够发散,思考的角度不够开阔。于是,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问他们还能想到什么,由沙子有什么感悟,并让学生以四人为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汇报。最后,老师与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完成了本课的教学。

沙子,它虽不起眼,但却能把它带到课堂上,用它来让学生展开无限的联想和想象,这就是一个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方法。一瓶沙子,同时也在考问着学生的思维深度、高度和广度。由这一瓶沙子产生的各种联想和想象,都能出发学生说和写的灵感。从而,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实施方法

1、激发想象,放飞智慧的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学生的少年时代是最富于想象的。在智力因素上,发散性思维主要是通过联想、想象、推想、幻想等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联想和想象的机会,让学生放飞智慧的翅膀,迸发思维的火花。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通过想象,不仅可以获得思维的各种角度,而且可以获得创造性的结果。

2、教师下水作文,带动学生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作为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这节课中,老师除了引导学生的思维外,还亲自写“下水文,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热情。教师扮演“学生”角色,与学生合作,共同发散,共同思维,共同选题,共同起草作为,共同评阅文章。[3]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无形中学得了老师那种更开阔更全方位的发散思维。

3、  合作交流,发挥集体思维的力量

集体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集体思维可以又不同的形式,如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全班汇报呈现等。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除了师生的合作,学生之间也要互相合作。作为作文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和同伴交流,产生思维的撞击,从而得到启发,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以便共同提高。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好集体思维的力量,促进学生个体思维的成长。

 

 

典型案例三:

“换个角度思考——作文升格训练”教学实录  
执教:丁卫军

 

师:同学们,“不落俗套,写出新意”是我们作文中的一大难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想想解决的办法,看看能不能有一点收效。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刚买的新皮鞋不慎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地把剩下的那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坦然一笑……故事说到这儿,同学们想一想,老人会说些什么?大家张开想像的翅膀吧,如果你是那位老人,你会怎样想呢?

1:只剩下一只鞋,留着也没有什么用,还不如扔掉。

2:新买的鞋竟掉了一只,提着剩下的一只,让人看了笑话,不如扔掉。(教师板书,学生七嘴八舌,所想所说大同小异。)

师:大家再看看投影,这位老人扔掉鞋时,是一脸的坦然,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呢?

3:掉下去的一只如果被人捡到了呢?我有一只没用,他捡到一只也没用,我扔下去,他再捡到,他不就有一双新鞋了吗?

师:大家说,刚才这位同学的想像有没有道理?是不是超出了我们一般的思维呢?这就是创新火花的迸发。如果我们写作文在选材上能做到另辟蹊径,打破思维常规,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再想一想,如果一般的老人,他刚买的新鞋掉下去一只会有怎样的表现?         4:懊恼不已。

5:会责怪自己粗心。师:太概括了,能不能再具体些?可适当地运用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

6:会痛哭流涕。

7:他把头探出窗外,脸涨得通红,眼睛直瞪瞪地注视着远去的那只新鞋……`)

8:他猛然站起身来,大叫“停车、停车”,可是飞驰的火车又怎能因此而停下呢?生9:我接着上一位同学说。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直直地坐了下去,头重重地打在座位后背上。

10:他望着窗外的那只新鞋,说:“唉,倒霉,真倒霉,一个月的辛苦钱泡汤了。”他眼泪汪汪,跺脚捶胸……

师: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由概括到具体,关注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样一比较,是不是凸现出前面那位老人精神的可贵?大家说说,我们看到了这位老人怎样的精神境界?

11:他心好呗,老想着别人。

12: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13:有奉献精神,自己的鞋掉了,把另一只也献给了别人。

(其他学生大笑。)

14:这太牵强了。我觉得还是为别人着想的思想。

15:我以为,这双新鞋如果不掉下去一只,这位老人是否会把这双鞋送给别人,这不得而知,可能会,也可能不会。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人的不同寻常之处,我认为,是他那种开阔的胸怀。

(教师颔首,其他学生安静下来,似乎在品味。)

师:前面几位同学的发言也有道理,我们确实从中看出了老人为别人着想的良好品质。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又有些不同一般,朴素中富有哲理,给人以震撼,也给人以新的启示。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16:刚才这位同学的话,我很赞同,跟我们想的不同。他的话启发了我,其实,这位老人在失去一只新鞋后依然十分坦然,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常人难以达到的一种思想境界。

师:把这两位同学的发言概括一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老人有一种“坦然面对失去”的品质(板书)。与“为别人着想”相比,这无疑又是一种创新。谁能概括一下,我们的作文怎样才能写出新意呢?可以先在草稿本上写写,同座、前后桌之间讨论讨论。

17:要出新就要想别人想不到的,写别人没写的。

18:要善于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面对题目大家都会想到的角度,自己就要尽量避免,不选不写。

19:选材出新是一方面,立意也可以出新。旧瓶可以装上新酒,老材料,可以写出新的主题来。

师:刚才几位同学所讲的都很有道理。作文要出新,一是选材出新,二是立意出新。选材要善于另辟蹊径,避免“第一思想”,“第一思想”往往是大家都会想到的;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注意捕捉细节,在不经意处出神奇。立意要善于升格,善于提炼主题。所谓升格,简言之,就是把一般的主题、平淡的主题加以提炼、升华,使其格调更高,更有意义,更有创新性。刚才我们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提炼主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升格主题的过程。要在不断的筛选中,选出有时代感有个性的主题思想来。

下面我们来看两部动画短片:《龟兔赛跑》和《狐狸与乌鸦》。大家一边看,一边思考,如果你是一位小作家,让你重新构思,会是怎样的结果?可以重新编排,也可以续编故事等。一、三组重点看《龟兔赛跑》,二、四组重点看《狐狸与乌鸦》,同桌间可以合作完成。

(教师播放VCD,学生凝神观看。看完短片,学生开始讨论交流。场面活跃。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点评:再一次激发兴趣,让学生动脑动嘴;想、说、写结合,检验了教学效果。〕

师:下面交流创作成果,谁愿意来展示自己的作家风采?

20:乌龟和兔子赛跑又开始了。这一次兔子可是憋足了劲。发令枪一响,兔子就一溜烟跑了。可是没想到,这一次不在森林里,而在山上,乌龟头一缩,从山顶滚到山脚。结果,比赛还是乌龟赢了。兔子的眼睛更红了。其实,兔子不知道,除了有力气有本领之外,还需要用脑子。

(学生报以掌声。)

师:新编《龟兔赛跑》情节有新意,更可贵的是最后一句话,很有教育意义。

21:……狐狸自以为聪明,殊不知,聪明反被聪明误。乌鸦嘴里掉下去的那块肉里有毒。狡猾的狐狸终于被毒死了。不劳而获的果实往往并不可口.

师:这位同学把原来的故事改换了一下,也别有一番情趣。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能为了求“新”,而脱离生活实际。

讨论交流就到这里,请大家看投影,按要求作文。针对老题目《我的老师》,看看谁能写出新意来。

(教师投影出作文要求,学生开始写作。)

●   案例分析

《换个角度思考》作文升格训练课,老师以一则故事拉开了序幕。以这个故事为原点,让学生体验到换个角度思考的发散性思维的魅力;再通过学生重新构思《龟兔赛跑》或《狐狸与乌鸦》将课堂推向高潮。最后,布置了课后作文《我的老师》,让学生学会迁移,由理论过渡到实践中去。

这堂课选材新颖,富有创意,老师始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渐进层次,环环相扣,并随机引导,适时点拨归纳。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激起了一层又一层浪花。可以说,这是一堂很成功的作文课。

●   实施方法

1、创设情境,支撑学生思维的杠杆

学生是有思维能力和创造功能的独特个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珍视学生的这种独特个性,支撑学生思维的杠杆,需要教师巧设情境,把知识放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生成知识。

课堂一开始,老师就诶学生讲述一个故事,然后让他们对这个故事里的人物和行为做多角度的思考与推想。老师创设的情境很快就让学生投入其中,并划起了他们思维的船桨。此外,老师还通过多媒体在现情境,让学生先观看《龟兔赛跑》或《狐狸与乌鸦》的动画,使他们置身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情境中,再让他们来想、来说、来写,就便得容易多了。

2、发散思维与辅合思维相结合

一个完整的创造性思维,既离不开发散思维,也离不开辅合思维,发散思维与辅合思维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互为前提的。写作的思维活动过程,遵循“辅合思维——发散思维——辅合思维”这样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规律。问题的产生过程和抉择主要是辅合思维的功能,而方法的找寻通常是发散的。因此,教师要把二者结合起来,统一到作文教学中,不但自己这样做,也要教会学生这样做。这里,老师归纳学生的答案,总结作文要出新的方法,就是辅合思维很好的运用。

3、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思维提供自由的环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要给学生一定的心理自由,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倡要给学生以人文关怀。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节课中,由听故事到议故事,再到看动画说改编,从头到尾,都是在一种自由、民主、轻松愉悦的气氛下进行的。没有限制,没有压力,学生的思维就像泉水奔涌而出,给人以惊喜,给人以快乐。                                                         

●   深度阅读

(一)什么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发散思维是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比较常见,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可以通过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从问题的要求出发,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又称求异思维。当问题存在着多种答案时,才能发生发散思维。它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有更多的创造性。与发散思维相对应的是辐合思维。

 

(二)发散思维的作用

 1、核心性作用

  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

 2、基础性作用

  创新思维的技巧性方法中,有许多都是与发散思维有密切关系的。

 3、保障性作用

  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案。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一定要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保证。

 

(三)发散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

  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2、变通性

  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3、独特性

  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4、多感官性

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四)发散思维形式举例

 1、立体思维

  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立体式进行思维。

  立体绿化:屋顶花园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占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立体农业、间作:如玉米地种绿豆、高粱地里种花生等

  立体森林:高大乔木下种灌木、灌木下种草,草下种食用菌。

  立体渔业:网箱养鱼充分利用水面、水体

  立体开发资源:煤、石头、开发产品

  你还能想出什么样的立体思维形式?

 2、平面思维

  以构思二维平面图形为特点的发散思维形式如用一支笔一张纸一笔画出圆心和圆周。

  这种不连续的图形是难以一笔画出的。

 3、逆向思维

  背逆通常的思考方法。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叫做反向思维。因为客观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甲能产生乙,乙也能产生甲。如:化学能能产生电能 据此意大利科学家伏特1800年发明了伏打电池。反过来电能也能产生化学能,通过电解,英国化学家戴维1807年发现了钾、钠、钙、镁、锶、钡、硼等七种元素。

  如说话声音高低能引起金属片相应的振动,相反金属片的振动也可以引起声音高低的变化。爱迪生在对电话的改进中,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留声机。

  那么如何进行逆向思维呢?

  1)就事物依存的条件逆向思考,如小孩掉进水里,把人从水中救起,是使人脱离水,司马光救人是打破缸,使水脱离人,这就是逆向思维。

  2)就事物发展的过程逆向思考,如人上楼梯是人走路,而电梯是路走,人不动。

  3)就事物的位置逆向思考,如开展假如“我是某某”活动。

  4)就事物的结果逆向思考,据说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从前有个农夫,死后留下了一些牛,,他在遗书中写道:妻子得全部牛的半数加半头;长子得剩下的牛的半数加半头,正好是妻子所得的一半;次子得还剩下的牛的半数加半头,正好是长子的一半;长女分给最后剩下的半数加半头正好等于次子所得牛的一半。结果一头牛也没杀,也没剩下,问农夫总共留下多少头牛?

  在商业营销运作中,也常有逆向思维应用:如做钟表生意的都喜欢说自己的表准,而一个表厂却说他们的表不够准每天会有1秒的误差,不但没有失去顾客,反而大家非常认可,踊跃购买;用8根火柴作2个正方形和4个三角形(火柴不能弯曲和折断)。

  一般在正方形中作三角形都容易从对角线入手,但对角线的长度大于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反过来想,又组成三角形,又有相同的边长,那就要错开对角线。

4、侧向思维(旁通思维)

  从与问题相距很远的事物中受到启示,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例1:19世纪末,法国园艺学家莫尼哀从植物的盘根错节想到水泥加固的例子。

  当一个人为某一问题苦苦思索时,在大脑里形成了一种优势灶,一旦受到其他事物的启发,就很容易与这个优势灶产生相联系的反映,从而解决问题。

 5、横向思维

  相对于纵向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形式。纵向思维是按逻辑推理的方法直上直下的收敛性思维。而横向思维是当纵向思维受挫时,从横向寻找问题答案。正象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多维的一样,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则代表了一维与多维的互补。最早提出横向思维概念的是英国学者德博诺。他创立横向思维概念的目的是针对纵向思维的缺陷提出与之互补的对立的思维方法。

  6、多路思维

  解决问题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这是发散思维最一般的形式(逆向、侧向、横向思维是其中的特殊形式)。

  7、组合思维

  从某一事物出发,以此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与另一(或一些)事物联结成具有新价值(或附加价值)的新事物的思维方式。

  第一次大组合是牛顿组合了开普勒天体运行三定律和伽利略的物体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规律,从而创造了经典力学,引起了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第二次大组合是麦克斯韦组合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和拉格朗日、哈密尔顿的数学方法,创造了更加完备的电磁理论,因此引发了以发电机、电动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第三次大组合是狄拉克组合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薛定鄂方程,创造了相对量子力学,引起了以原子能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所以爱因斯坦说过:“……组合作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在科学界、商业和其他行业都有大量的组合创造的实例。当然组合不是随心所欲的拼凑,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的有机的最佳组合。中国思维魔王许国泰所创造的信息交合法就是进行组合思维的很好的工具。

 

(五)发散思维的方法

 1、一般方法

  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2、假设推测法

  假设的问题不论是任意选取的,还是有所限定的,所涉及的都应当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是暂时不可能的或是现实不存在的事物对象和状态。

  由假设推测法得出的观念可能大多是不切实际的、荒谬的、不可行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观念在经过转换后,可以成为合理的有用的思想。

 3、集体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 在设计方面,我们通常要采用的“头脑风暴”,每个不论可能性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只要自己能说通了,都可以被大家认同,而且被采纳,最后总结出结论。这个方法就叫做“头脑风暴”。

 

注释:序号 主要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①程世寿.思维与写作[M].湖北:新华出版社,1990.1.

②程红兵.发散思维创新、收敛思维创新与作文[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1(2):38.

③新课标小学作文教学概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7.

④张世昌.拓展作文教学的发散思维空间[J].南京高师学报,1997132):91.1997.

⑤新课标小学作文教学概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58.

⑥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