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牧场.:宋 韩绛 韩绎 韩缜 韩世忠 韩元吉 韩琦书法欣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8:52:59
宋 韩绛 书法欣赏《陛见帖》 韩绛(1012-1088) 字子华。韩亿第三子。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举进士甲笠,任陈州通判,直集贤院,为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仁宗时,知制诰,因审办贪官擢为右正言,曾修起居注,后迁龙图阁直学士、知练院,为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以讨平羌乱,加端明殿学士,召知开封府为三司使。神宗立,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赞成王安石变法,又任陕西宣抚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进观文殿大学士。王安石罢相后,由他代相。元丰初,为建雄军节度使。哲宗立,为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官至司空、检校太尉。七十七岁卒,谥献肃。绛工豪翰,其书师法颜真卿、柳公权,风格刚劲挺拔。

《书札》  

《陛见帖》行书 纸本 纵29.7cm 横40.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凡十三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五字。
  释文:绛顿首,猥蒙访别,以未由陛见,不及舟次叙违,其为悚恋,不胜恳恳。乍远谈对,切冀倍加爱重为最,走此陈谢,匆匆不宣。绛再拜,从事同年兄。十七日。书一角,钱十三千,七十七陌,笺纸二轴,并托求便人致钱塘知县舍弟太祝处。容易干烦,不胜愧仄,不胜愧仄
 附:韩绎 字仲连,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亿子。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官秘书丞,通判军府兼管内劝晨事,提举府学(《金石萃编》卷一三四《京兆府小学规》)。事见《宋史》卷三一五《韩亿传》。

韩绎 《致留守司徒侍中》尺牍,行书.纸本,30.2x50.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绎顿首再拜 留守司徒侍中 绎瞻怀馆下 驰情旦暮 昨以承乏牵冗 久疏左右之问 悚怍至深 冬仲 严寒 伏惟台候动止万福 区区乡往 未繇言侍 仰觊 保调寝味 下情之望 谨奉启不宣 绎惶恐启上 留守司徒侍中台坐 十一月一日谨空

韩缜(1019-1097)字玉汝,原籍灵寿(今属河北)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韩维之弟。庆历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时曾知枢密院事。哲宗立,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罢知颍昌府。绍圣四年卒,年七十九,谥庄敏,封崇国公。《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韩缜 《钦闻帖》尺牍,行书.纸本,28.1x29.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缜钦闻制命 深副愿言 属此守藩 莫皇修庆 向风驰想 言叙奚殚 缜又上

韩世忠字良臣,延安人。年十八,以敢勇应募,勇冠三军。建炎中,帝手书“义勇”二字,褐旗以赐。焦山寺捷闻,为中兴武功第一,进太保,封英国公。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其书法苏长公,能逼真。

韩世忠《高义帖》 33.5×21.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世忠再拜 日者事绪种种 每荷周全 自非高义 何以及此 世忠近以私家身物 悉进朝廷 复得圣旨 今世忠般取缕细 专遣人拜闻 谅已垂念 若更蒙颐旨 早与发遣 乃出厚赐也 叠有干溷 悚仄之剧 世忠 再拜

韩世忠《致总领少卿尺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世忠咨目再拜启 总领少卿台座 近专遣人上状 谅已得达听莹 秋暑尚烦 伏惟神相公忠 台候万福 世忠滥叨政务 无补于朝 尚阻良晤 切冀仰副眷倚 以时珍厚 谨上状 不宣 世忠恣日再拜启总领少卿台座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开封雍丘(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少受业尹焞,吕祖谦为其婿。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绍兴二十八年(1158)曾为建安县令。隆兴间,官至吏部尚书。乾道九年(1173)为礼部尚书出使金国。淳熙初,曾前后二次出守婺州,一次出守建宁。后晋封颍川郡公,而归老于信州南涧,因自号南涧翁。平生交游甚广,与陆游、朱熹、辛弃疾、陈亮等当代胜流和爱国志士相善,多有诗词唱和。与叶梦得为世交。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三称其“名家文献,政事文学为一代冠冕”。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已佚。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二十二卷。有自编词集《焦尾集》,原本已佚,《彊村丛书》辑为《南涧诗馀》一卷。

  鲜有墨迹传世,唯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有韩元吉楷书题跋百余字,端雅从容,有蔡君谟余绪。

韩元吉 跋欧阳修《集古录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歐陽文忠公集古所錄。蓋千卷也。頃嘗見其曾孫當世家。尚二百本。但跋尾及一二名公題字。其石刻謂離亂後逸之爾。今觀此四紙。自趙德父來。則在崇寧間已散落也。不然。豈其稿耶。以校文集所載。多訛舛脫略。是當為正。而楊君碑。文集則無。惟中宗作仲宗。建武之元作孝武。恐卻乃筆誤也。然德父平生自編金石錄。亦二千卷。又倍於文忠公。今復安在。公所謂君子之垂不朽。不託於事物而傳者。真知言哉。三復嘆息。淳熙九年(1182)重五日。穎川韓元吉書。
 韩琦(1008-1075)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三朝宰相。

《信宿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