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等离子消融术过程: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4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3:31:26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7-04 14:32  
            作者:99黄河 回复日期:2008-7-3 15:53:32 
    楼主?第八十五句 外受傅训(2)是不是给发丢了,还是就根本就不存在?
  -----------------------------------------------------------
  本来打算写两段,后来觉得写得太烂,放弃了。
  
  
  
  第八十七、八十八句 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
  
  诸,这个字的词性非常之多。作动词时表示一个比较让人惊讶的意思,就是《说文》中的解释:“诸,辩也。”这是它的本义,不过现在这个本义已经完全不用了,谁见过把“辩论”写成“诸论”的?它又作名词,指干果,《释名》说:“桃诸,藏桃也。诸,储也。藏以为储,待给冬月用之也。”它还能作形容词用,表示众多、各个,在这句里面就是这个意思。此外,它还可以作助词、代词、介词。
  姑,在这句里应该指父亲的姐妹。这个字的意思多且乱,咱们一会再细说。
  伯、叔,本指老大和老三,后来演变为对父亲的兄弟的称呼,比父亲大的称“伯”,比父亲小的称“叔”。所以,别以为人家喊你“叔叔”是一种尊敬,实际上就是在喊你的排行而已,和叫你小三、小五没什么区别。
  “犹子”和“比儿”是同一个意思,指和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
  这两句的意思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站在长辈的角度,对待自己兄弟姐妹的孩子应该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站在晚辈的角度,对待自己父亲的兄弟姐妹应该像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
  
  
  混乱的辈分
  
  “姑”这个称呼比较复杂,其本义是指丈夫的母亲,也就是现在说的婆婆,《说文》中就解释说“姑,夫母也”,《白虎通》中说得更直接:“如母而非母也,姑也。”古时妻子对丈夫父母——也就是自己的公婆,称为“姑嫜”,如杜甫《新婚别》中有一句:“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此外,还有“翁姑”或“舅姑”的叫法。
  除了儿媳妇用来称呼婆婆外,“姑“还用来称呼父亲的姐妹,《尔雅》中说:“父之姊妹为姑。”但是《尔雅》中还说:“妇谓夫之庶母为少姑。”看来,古代“姑”这个称呼是两种用法并存的,好在都是称呼长辈的,不会搞乱辈分。
  如果在前面稍微加那么一点点缀,“姑”就降了一辈,如“小姑”,就是妻子对丈夫的妹妹的称呼。此外,还有一些没有亲缘关系的“姑”,如“姑娘”,指未嫁的年轻妇女,以后既能当“姑”又能当“娘”。我们平时常说“三姑六婆”这个词,三姑,指的是尼姑、道姑和卦姑。六婆,指的是牙婆(买卖中介)、媒婆(婚姻中介)、师婆(女巫)、虔婆(老鸨子)、药婆(药剂师)、稳婆(助产士)。
  “诸姑伯叔”这句,貌似出自《诗经》中的《泉水》。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首诗吧——好久没有翻译《诗经》了,还真有那一点想念呢。
  《泉水》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于,饮饯于言。载脂载舝,还车言迈。遄臻于卫,不遐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淇、泲(读“挤”音)、祢(读“你”音)、干、言、肥泉、须、漕,都是从中原到卫国途中必经的一些河流或城邑的名称;舝,同“辖”,古代穿在车轴两端孔内使车轮不脱落的小铁棍。这首诗的白话版,大致是这样的:
  “泉水叮咚叮咚响,一直流到淇水上。梦回卫国多向往,日日思归断愁肠。找来陪嫁好姐妹,一起来商量回家乡。
  来时路上宿于泲,喝酒饯行却在祢。姑娘大了要出嫁,远离父母和兄弟。临行问候我姑姑,又和大姐道别离。
  来时路上宿于泲,喝酒饯行却在言。抹好车油上好轴,掉转车头王回走。快马加鞭到卫国,应该没啥不稳妥。
  想起卫地叫肥泉,不禁连声发长叹。想起须邑和漕邑,忧心忡忡多思虑。坐上车子出去玩,以便忘掉忧与烦。”
  这首诗是卫女思归之作,这个卫女是谁呢?多数学者认为是许穆公夫人,也有人认为是许穆公夫人的姐姐宋桓夫人。《诗经》中还有一首可以做为《泉水》姊妹篇的《载驰》,《毛诗序》认为《载驰》是“许穆夫人作也”,“卫懿公为狄人所灭,国人分散,露于漕邑。许穆夫人闵卫之亡,伤许之小,力不能救;思归唁其兄,又义不得,故赋是诗也。”那首诗中有“驱马悠悠,言至于漕”一句,和本诗中的“思须与漕”说的是一回事。
  诗中的“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可能就是“诸姑伯叔”的原始出处,但是原诗中“诸姑”与“伯姊”不是同辈,所以告别的时候要先长辈后平辈。人家许穆公夫是贵族出身,做事得合乎礼仪。《左传 文公二年》中就引用了这句诗,对鲁国礼官在祭祀时把鲁僖公的牌位放在其前任国君鲁闵公的牌位之上这种不合于礼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周兴嗣把“姊”改成了“叔”,姑伯叔都是同辈人,告别的时候不用分先后了。
  至此,《泉水》解读完了。可能有的读者会不满意,说你解释得没意思,翻译得又不搞笑,就这样完了吗?您别难为我,对于这首由很多搞不清楚在哪里的古代地名组成诗,我还真没的可说了。
  不过,好不容易又逮到《诗经》,我还是不甘心就这样草草结束,于是本着没有困难创造困难的原则又看了一遍,以便找点需要继续研究的知识点。谢天谢地,还真让我找到了,否则这段又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这个知识点就是卫懿公和许穆夫人的关系。很明显,《毛诗序》中认为他们是兄妹关系,“思归唁其兄”。但是,《列女传》中却说:“许穆夫人者,卫懿公之女,许穆公之夫人也。”——怎么成了父女关系了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先认识一下许穆夫人的亲妈:宣姜。
  宣姜是齐僖公的女儿,许配给卫宣公的儿子太子伋,但是宣姜嫁到卫国之后,却没有成为太子伋的的老婆,反而成了他老母,因为卫宣公被宣姜的美貌所打动,从中间硬插一杠子,横刀夺爱。《史记 卫康叔世家》载:“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子伋,以为太子,……太子取齐女,未入室,而宣公见所欲为太子妇者好,说而自取之,更为太子取他女。”这还不算完,卫宣公担心儿子因为自己抢了他老婆而怀恨在心,干脆派人把太子伋给杀了。
  卫宣公连儿子的老婆都抢,真不是东西!其实,卫宣公抢别人老婆已经不是头一回了,上一次更过分,抢的是他亲爹的老婆。《左传 桓公十六年》中有这样一句:“初,卫宣公烝于姜夷,生伋子。”这个记载与《史记》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烝”字。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解释为“古代指与母辈淫乱”。夷姜,本是卫宣公父亲卫庄公的妃子。看来,上下通吃的卫宣公真是一个既有色心又有色胆还有一副好身板的超级变态色情狂。
  卫宣公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宣姜,而宣姜的姐姐、许穆夫人的大姨妈文姜则想霸占自己的哥哥。文姜早在出嫁前就和自己的亲哥哥齐襄公乱伦,后来嫁给了鲁桓公,有一次和老公一起回娘家,又和哥哥重燃变态的感情之火,不幸被老公发现。齐襄公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搬不倒葫芦洒不了油,干脆派人把情敌妹夫给弄死了,导致齐鲁两国关系极度紧张,文姜也不敢回鲁国了。直到齐襄公被杀,文姜的变态恋情终于结束,开始专心帮助儿子鲁庄公治理国家。
  话题从许穆夫人大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转回来:按照《史记》上的记载,卫懿公是卫惠公的儿子,卫惠公是卫宣公和宣姜的儿子,这样,许穆夫人应该是卫懿公的姑姑。反复翻看《史记》之后,我觉得这个结论应该是非常正确的。
  正沉浸在同时推翻了《毛诗序》和《列女传》两部书中的有关记载的喜悦中,忽然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许穆夫人的爹是谁?继续埋头查资料。终于,在《左传 闵公二年》里发现了这样一段话:“初,惠公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生齐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许穆夫人。”说卫宣公死后,宣姜守寡了,她的儿子卫惠公年龄太小,作为娘家的齐国就让昭伯娶宣姜做老婆,昭伯不干,齐国说不干也得干,搞你个霸王硬上弓信不信?摄于齐国的淫威,昭伯只好娶了宣姜,生下许穆夫人等兄妹五人。
  昭伯就是许穆夫人的亲爹——这个昭伯又是谁呢?为什么不肯娶美貌的宣姜呢?我们再来查《史记》:“太子伋同母弟二人:其一曰黔牟,……,其二曰昭伯。”原来昭伯是太子伋的弟弟、卫宣公的儿子,那么宣姜就该是昭伯的庶母,怪不得《左传》中又用了个“烝”字,怪不得昭伯不同意这门婚事。
  终于真相大白了,卫懿公和许穆夫人之间混乱的血缘关系也梳理清楚了:从许穆夫人的父亲昭伯这个角度论,卫懿公是他侄子,和许穆夫人应该是兄妹关系;从许穆夫人的母亲宣姜这个角度论,卫懿公是她亲孙子,那么许穆夫人就应该是卫懿公的姑姑。

-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7-08 15:52   第八十七、八十八句 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2)
  
  感人的亲情
  
  犹子,跟儿子似的,本来不是称呼,出自《礼记 檀弓》:“丧服,兄弟之子,犹子也,盖引而进之也。”说的是复杂的古代丧制中的一项细则,意思是说该服孝时间等文题上,兄弟的孩子应该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后人根据这句话,把兄弟的孩子称为“犹子”,最后被“侄子”这一称呼取代了。
  宋代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获后,曾给他弟弟写了一首诗,名为《寄惠州弟》:“五十年兄弟,一朝生别离。雁行长已矣,马足远何知?葬骨知无地,论心更有谁?亲丧君自尽,犹子是吾儿。” 文天祥抱着必死的决心,嘱咐弟弟文壁替自己完成应该做的事情。最后两句,说的是文天祥的母亲身死异地,需要文壁去举灵柩归乡,而文天祥的侄子和儿子确实是一个人,因为文壁早年把一个儿子过继给文天祥了。
  从血缘关系上讲,除了父母与子女外,叔伯和侄子之间的关系是最亲近的了,小时候常听老人念叨“叔伯亲,辈辈亲,打折骨头连着筋”,这可能就是“犹子比儿”说法的民间诠释吧。
  在正史记载中,侄子对待叔伯如同对待父亲的人还真不多,翻了好几遍史书,终于在《宋书》和《南史》中各找到了一个典型事例,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两本史书记载的是同一个人、同一码事:说南宋义兴人许肇之犯了事,被关进了大牢,那时候审判效率极其低下,蹲了七年大牢还没看到判决书。许肇之共有儿子、侄子二十多人,其中侄子许昭先家最穷,但就是这个穷小子,坚持给叔叔申诉,拉关系走后门,各种招数都使上了,一天都不曾放弃努力。他还经常去探监,给叔叔送好吃的,螃蟹扇贝大龙虾,全都是刚刚空运过来的。打官司和战争一样,需要投入大量的银子,而且不一定有产出,许昭先本来家里就穷,经过这样一折腾,家徒四壁了,索性把房子也卖了。时间一长,许肇之的亲儿子都有些厌倦了,只有昭先一个人丝毫没有懈怠,倔强地坚持了七年。终于,老天开眼,这事被一个大官知道了,对许昭先的人品非常赞许,帮忙从中周旋,许肇之终于被释放了。
  相比之下,叔伯视侄子如亲儿子的事例,在正史比较多见,这里简单罗列几个。
  《后汉书》在同一篇列传中记载了几位好叔伯,按照出场顺序,分别是薛包、刘平、淳于恭。薛包的侄子提出要和他分家另过,薛包说你不会过日子,分家出去还不穷死啊?但是他侄子执意要分家,薛包只好答应。分奴婢时,薛包把老弱病残孕都领走了,说:“这些人我使唤习惯了。”分田地房屋时,薛包把那些荒芜颓败的要走了,说:“这些地和房子都是我小时候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有感情。”总之,薛包把次的都要去了,好的留给侄子。可惜,尽管受到这样的照顾,他这个不争气的侄子还是几次闹到破产,薛包每次都要再给他一些东西来救济。与其说薛包的做法感人,还不如说他侄子的行为气人。相比之下,刘平的事迹要光辉得多。西汉末年,天下大乱,盗贼蜂起,百姓遭殃,刘平的弟弟就被一伙强盗杀害了,刘平指着强盗远去的方向跳着脚地骂:“你们这帮人渣,都不得好死!”也不知道是不是听见有人在背后骂街,强盗们又杀了回来。刘平这才意识到骂人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根据目前的敌我形势,办法只有一个:逃跑。于是,他一手扶着老母亲一手抱着弟弟一岁大的女孩,玩命地跑。跑着跑着,老太太想起孙子还在屋里呢,就让刘平回去抱,刘平说:“我要是抱两个孩子,咱谁也跑不掉,现在我必须救弟弟的孩子。”说完继续逃跑,没有回去救自己的孩子。和前面这两位相比,淳于恭的做法比较另类。淳于恭在哥哥死后承担了抚养侄子的重任,有一次侄子做错了事,淳于恭抄起棍子来冲过来,吓得侄子几乎大小便失禁,闭上眼睛等着挨棍子,但是只听见棍子打在肉体上噼啪响,却不觉得疼,睁开眼睛一看,竟然发现叔叔在用棍子自虐!赶紧上前抱住叔叔,说您别打自己啊,我改正错误还不行吗?
  西晋永嘉末年,又逢战乱,第二个刘平出现了。《晋书 良吏传》中记载,西晋右仆射邓攸用牛马作为交通工具,载着妻子、儿子和侄子逃难,不幸遇见强盗,交通工具被抢,只好徒步逃跑。邓攸考虑到儿子和侄子实在不能两个都救活,就和妻子商量:“我弟弟早死,只留下这一个儿子,不能让弟弟绝了后。如果我们能存活下来,就保留了革命的火种,以后还可以再生孩子。”然后把自己亲儿子丢下走了。可惜,虽然邓攸夫妇成功逃生,但是革命的火种却没有燃烧起来,一直没能再生个儿子。同样是在这场战乱中,东晋太尉郄鉴却同时保全了两个孩子,尽管没一个是他亲儿子。《晋书 郄鉴传》载,永嘉之乱时,郄鉴家穷得揭不开锅,乡亲们觉得郄鉴这个人不错,就轮流请他吃饭。郄鉴的侄子与外甥都很小,所以每次去别人家吃饭时都要常着这两个孩子。乡亲们很有意见,说:“现在大家都很艰难,地主家都没余粮,大家看你是个贤德之人才一起帮你解决吃饭这一进出口问题,但是没办法把那两个孩子也一起救活。”郄鉴听了很惭愧,以后就一个人去吃饭。两个孩子怎么办呢,有办法,每次吃完饭,郄鉴就在嘴里含一些饭回家,吐出来给两个孩子吃,像大鸟喂小鸟一样。好在郄鉴嘴比较大,竟然把两个孩子都救活了。后来,侄子官至护军,外甥当了县令。郄鉴去世后,外甥辞官回家,为舅舅诚心诚意服丧三年。侄子为叔叔做了什么呢?史书上没说。都说外甥去舅舅家就像狗,吃完饭就走,外孙去姥姥家就像野狗,吃完饭还要带点走,但是郄鉴的外甥却比他侄子更懂得报恩。
  东汉有个廉吏,叫第五伦——他姓“第”吗?不是,他姓“第五”。这个虽然比较奇怪,不过还可以接受,还有姓“出大汗”的呢,而且“第五”这个姓是可以在《百家姓》中找得到的,您得从头找,一下子就能找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没有?我说的从头找,是指从后头找,您看看最后两句:“第五言福,百家姓终。”
  “第五”这个姓氏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不见于文献记载,比较不靠谱,说荆轲行刺秦王失败,随行的五位勇士逃跑,隐姓埋名,分别改姓为“第一”到“第五”。但是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和荆轲一起去秦国的只有一个没出息的秦舞阳。第二种说法见于《风俗通 姓氏篇》:“第五氏,齐诸田之后。汉高祖徙诸田,而有第一至第八氏,汉第五伦,其后也。”刘邦建汉后,为了防止各地豪强作乱,下令让战国时各国的后裔和豪族名门都要搬家挪地方。原齐国田姓贵族人丁过于兴旺,朝廷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让他们第一姓到第八。后来,这八个姓基本改为单姓“第”了,仍用复姓的比较少见。
  第五伦是“第五”姓的第三代传人,在汉光武帝时期被任命为地方太守,汉章帝时高升为“三公”之一的司空。第五伦是一个为民解忧、刚正不阿、严于律己的好官,深受百姓爱戴和皇帝赏识。升为司空后,他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穿的是没有牌子的粗布衣服,吃的是一点白面都不搀的棒子面,平时出去都是步行,只有上朝时才乘坐一辆瘦马拉的破车,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上班坐二手奥拓。虽然舆论一致认为第五伦是一位大公无私的好官,但他却觉得自己有私心。《后汉书第五伦传》载:“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吾兄子尝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病,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有人问第五伦,说您老人家有私心吗?第五伦说:侄子生病的时候,我一夜去看十次,然后回屋睡得很香。儿子生病的时候,我没去看望,却担心得一夜没合眼。这怎么能说是没有私心呢?”第五伦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让后人为之汗颜。
  现在中国社会很多人从父辈开始就是独生子,所以有幸能体味到叔伯与侄子之间这种亲情的人不多了。“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这两句说的是孝道的延伸,如果进一步拓展开来,不仅对待叔伯、侄子要有深厚的感情,对待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应该这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嘛。不过,就目前来看,要想做到如此博爱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智慧,比如,你碰上一位老人在街上跌倒,只要是个人都应该上去扶一把,但是你必须先找好目击证人,否则法院可能判定你是肇事者。这种状况,真是让人觉得心寒、心痛、心急——终于明白现在心率不齐、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为什么这么高了。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74.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