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屎多是怎么回事啊: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6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8:48:03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4-05 16:58  
  ------------------------------------------------
  作者:balmain
  1、句践刺的应当是青铜锅吧。铁应当优先用于军工吧,不会普及到民用,如果锅都用铁了,句践的剑更应当是铁的了。
  2、阙,是多单字。表建筑物时念“却”,如宫阙。表毁伤或缺口时,念“掘”,如“若阙地及泉。——《左传》”
    
  答:1.铁的应用不是“军转民”,而是“民转军”。根据考古发掘,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但是因为冶铁技术上的问题,直到战国末期(也有学者认为是西汉)铁兵器才基本取代铜兵器而在军事上得到普及。所以,句践刺铁锅是有可能的。
  2.“阙”的读音问题:用做名词,表示“豁口、空缺”的时候读“缺”音;用做动词表“挖掘”的时候,读“掘”音;用做名词,表示“宫殿”之类的建筑时,读“却”音。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8-04-07 01:55  第七十一、七十二句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4)
  
  安定城与安定门
  
  “言辞安定”是指在言谈上审慎和气、从容不迫。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心神安定言辞才能安定,但人们总是心情好的时候少、心情差的时候多,特别是政府部门面向社会公众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和其他服务事项的窗口单位工作人员,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心情总是很不好,经常是整天拉着个驴脸、翻着死鱼眼,有事没事先训你几句,这还算好的,如果你不服气,信不信让你没完没了地来回跑、到头来什么事也办不成?
  安定,是古往今来广大人民群众无比盼望和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为了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人们将一些经常发生战乱的地方命名为“安定”,比如《汉书 地理志》中提到的“安定郡”。这个郡是汉武帝时期设置的,郡治在高平(今宁夏固原),到了东汉时期,安定郡范围缩小很多,郡治也迁到临泾(今甘肃镇原)。为什么呢?因为设置安定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羌人的进犯,东汉时安定郡的一些地方被羌人占领了,导致郡治内迁。按照《后汉书》记载,东汉时的安定郡内迁了三次,先是迁到临泾,再迁到美阳(今陕西武功),又迁到扶风(今陕西西安附近)。三次内迁,就是三次溃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嘛!可怜当地老百姓,饱经战乱,颠沛流离,哪里有安定可言?除此之外,南朝萧齐时期在今湖北南漳县西设置安定郡、北宋时期在今陕西子长县设安定镇、金代在今山东滨州西南设安定镇、元朝将今甘肃定西县命名为安定州、明朝初年在今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南设安定卫,等等,数不胜数。这么多以“安定”命名的地方,真正安定的日子有又多久呢?就算时局安定了,人心又何时安定过呢?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写过一首《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比较复杂,涉及到历史上有名的唐末“牛李党争”。李商隐是在属于“牛党”的令狐楚、令狐绹父子的提携和帮助下考中进士、步入政坛的,随后得到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赏识,被招为上门女婿,但王茂元属于“李党”成员。这下麻烦了,一方面是有知遇之恩的的令狐父子,一方面是老丈人王茂元,两方势不两立,怎么办呢?李商隐打算像瑞士一样,当个“永久中立国”,置身事外,于是和牛李两党的人都来往,结果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无论是“李党”当权还是“牛党”得势,李商隐只有在基层看热闹的份儿,没有爬上去的指望,最后郁郁而终。
  李商隐在考中进士的第二年,从老丈人王茂元那赶赴京城应博学宏词科考试,以不错的成绩被录取,但在复审时却被人以“此人不堪”为由涮掉,李商隐只好再回到老丈人那去,一到泾原城楼就写了这首诗。泾原在隋代曾为安定郡,所以李商隐此诗以“安定城楼”为题。这首诗通引用贾谊、王粲和范蠡及《庄子》中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虽然仕途受阻但仍有高远抱负和奋发精神的心态。这时候的李商隐刚二十出头,年轻人啊,总是心存梦想。或许,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梦想的人才有奋斗的勇气。
   事情总是没有绝对,历史上还真就有这么一位内心特别安定的安定人。元代韦居安《梅磵诗话》中记载:刘卞加字子民,滨州安定人。弱不好弄(小的时候不喜欢玩,奇怪的小孩!),六岁误触瓮碎(不是在学司马光吧?),家人更谯之(谯,通“诮”,责备),神色自若曰:“俟钉铰者来(指修补器物的工匠),当全之。”复谯其妄,曰:“人破尚可修,矧瓮耶!”(矧,读“审”音,何况、况且)钉铰者至,料理如新。自是筑环堵于家之后圃(自断后路),不出不语者三十余年(三十年不出门不说话,这才是真的“言辞安定”!),或食或不食(吃饭没规律)。徽宗闻其名,数敕郡县津致,间驰近侍召之,对曰:“吾有严愿,不出此门。”(皇上召见也不去)上知不可夺,赐号高尚先生(哪点高尚呢?)。后村(南宋诗人刘克庄的号)七十四,吟云:“生惭族老封高尚,死慕先贤谥醉吟。”上句用卞加事,下句自注云:“有司议乐天谥,宣宗曰:醉吟先生足矣。”(这说的白居易的事,“醉吟先生”也被唐代文学家皮日休作为别号。)
  在北京城,有个地方叫“安定门”,这个门在原来是用来走兵车的,是出兵征战得胜而归的收兵之门,但是后来仗越打越臭,总吃败仗,安定门的用途就变了,改走粪车了——因为安定门内的地坛附近是老北京主要的粪场。
  外地人到北京会犯晕:这北京城到底有多少个门啊?从明朝中期北京城轮廓基本定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段时期内,北京城共有二十个门,其中皇城(现故宫)有四个门:东安门(现东华门)、西安门、天安门、地安门;内城有九个门,除了安定门,还有:朝阳门(走粮车,当时存放官粮的仓库都在这附近)、崇文门(元朝称“哈德门”,走酒车,烟酒不分家,“哈德门”就是解放前著名的香烟品牌)、正阳门(也叫“前门”,是皇帝专用的门)、宣武门(走囚车,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是专门砍脑袋的地方)、阜成门(走煤车)、西直门(走水车,离玉泉山近)、德胜门(出征时走兵车)、东直门(运送建材、生活物资的门);外城七个门:东便门、西便门、广渠门、广安门、左安门、右安门、永定门。现在,这些门大多都是有名无门了。
  老北京城为什么有这么多门呢?虽然那时候北京的城市规模也就和现在的铁铃差不多大,但在当时属于世界排名靠前的特大型城市,如果像一般城市那样只有四个门,出入将十分不便。元代修建大都的时候,就在外城开了十一个门,明朝初期还给堵死了两个呢(明世宗朱厚熜为了加强城防又修了一层外城,原来的外城变成内城了)。城门多了,出入是方便了,但如果敌人攻城,守起来就费劲了,比如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大举入侵,在土木之变中俘虏明英宗,并以撕票相要挟,包围北京城,明政府几欲南逃,多亏于谦力挽狂澜,部署了北京保卫战,守住了九个城门,将也先击退。清朝有“九门提督”官职,属从一品,负责京师内城九门的巡护和防卫工作。
  安定城和安定门都难以让人安定,只有一种叫“安定”的药才真的能起点作用。那是一种用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失眠等神经官能症、肌肉痉挛及顽固性癫痫病的药物,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惊厥的作用,但长期服用会导致药物依赖,我曾一度依靠这种药来入睡。对于失眠的人来说,药物就像这安静的夜晚一样,属于外部因素,其的作用只能是暂时的,内心的安宁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没有找到片刻的内心之安宁。
  
  
  第七十三、七十四句 笃初诚美 慎终宜令(1)
  
  这两句出自《论语 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笃,马身上背着很多竹子,怎么能走得快呢?所以《说文》中说:“笃,马行顿迟也。”这里是“深厚、结实”之意。初,用刀剪裁是做衣服的起始步骤,《说文》中说:“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诚,这里做“确实”或“固然”的意思。
  美,一只大个的羊,让人觉得这是一顿美餐,古人经常吃不饱,所以有了吃的就觉得很美了。现在不一样了,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饱暖思什么来着?于是,“美”更多地和漂亮女性联系起来。
  慎,谨慎,慎重。终,甲骨文字形像一束丝,末端结扎起来,因此本义为把丝缠紧,《说文》中说:“终,球丝也。”引申为“终了、结束”,与“初”、“始”相对。宜,字形表示屋里俎上有一块肉,有这种好事,是不是很合适啊?因此,这个字的本义为“合适、适宜”,这里是“当然”的意思。
  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下面是跪着的“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论语 学而》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令色”是什么意思呢?是命令别人那种趾高气扬的态度吗?非也。给别人发布命令的人是不是很美啊?比如当皇上,整天指手画脚的命令别人,连传旨的太监都自我感觉很良好,因此,“令”也有美、善之意,“巧言令色”指的是善于用谄媚的言辞与和悦态度取悦于人,这句里的“令”就是这个用法。
  这两句的意思是:有个良好的开端固然不错,能够始终如初则更加难能可贵。
  
  
  我爷爷的爷爷是太子
  
  曾子说的“慎终追远”,源于《尚书 商书 仲虺之诰》中的“慎厥终,惟其始”。《仲虺之诰》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前面的“形端表正”一句中已经讲过,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关于“慎终追远”的意思,我们稍后再研究,先说说曾子先生的出身,看看他为什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后世尊奉为“宗圣”。曾子和他的暴力老爹曾皙都是孔子的学生,这样论来,曾子可以称他老爹为师兄的。曾子从小就跟着父亲务农,还因为误锄瓜苗而被老爹一棒子打晕过,如此看来,在曾子的个人档案中,“家庭出身“一栏中应该填“贫农”了吧?如果真让曾子填,他最次也要填个“富农”,没准还会填个“干部”呢,因为他是地主贵族出身。
  曾子的祖先要追溯到黄帝——要这样追溯,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岂不都是一样的出身了吗?虽然说“慎终追远”,但也不能追太远了吧?别急,您听慢慢说。黄帝的后裔中有一支姒姓的夏后氏部族,南下到了黄河中下游,他们在一个水利工程师的带领下,成功地治理了黄河水患,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人就是夏禹。后来,夏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中国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禹的第四代孙少康继承帝位的时候,将其次子曲烈封于鄫国(现山东临沂一带,因当地多产“缯”,也就是丝织品,因而得名),其后代以封地为姓。到了东周时期,鄫国还一直存在,但已经沦为一个子爵小国,经常被人揍得鼻青脸肿,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鄫国只好向外寻求保护,依附于相临的大诸侯国鲁国,鲁僖公为了表示诚意,把女儿季姬嫁给了鄫子。有鲁国照着,鄫国暂时算是安稳了,但是鄫子给鲁国是既当姑爷又当孙子,就怕得罪鲁国。公元前646年,鄫子没有和季姬一起回娘家拜见老丈人,鲁僖公生气了,不让季姬回鄫国,季姬暗中通知鄫子赶紧过来赔不是,鄫子赶紧带着歉意和保护费来了,鲁僖公这才消了气。
  随着时局的变化,鲁国的势力也难以震慑其他诸侯国了。公元前641年,宋襄公召集曹国、邾国、鄫国等小国开会,鄫子迟到了,宋襄公指使邾文公将鄫子扣留,然后杀掉祭神。没办法,弱小的诸侯国总是避免不了被人随便欺负的命运。五十年后,鲁国无力保护鄫国,想把保护权交给晋国,邾国、莒国闻讯,赶紧合伙攻打鄫国,并打败了鲁国的救援部队。鄫子派太子巫赶紧到了晋国求救,但是还没等他回来,莒国已经杀了鄫子,在鄫国组建了一个傀儡政权。公子巫有家不能回,只好在鲁国避难。公元前567年,莒国出兵将鄫国灭掉,太子巫复国无望,便在鲁国的武城定居,改“鄫”为“曾”。缺了右边耳朵的太子巫就是曾子的爷爷的爷爷,换句话说,曾子是太子巫的第五代孙。
  曾子名参,字子舆,虽然出身贵族之家,但富不过三代,何况已经是第五代了,已经没落到种地为生,好在曾子深刻领会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精神实质,他勤奋好学,得到孔子的真传,并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颇有建树,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子三十九岁时回到鄫国故地讲学,但此时这里已经是越国的地盘了,曾子追念先祖,凭吊故国,或许就在此时,他发出了“慎终追远”的感慨。
  一般认为,曾子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讲的是孝道,意思是说人要怀念祖先、孝顺父母——换句话说,不仅要关心怎么没的,还要关心怎么来的——这样的话,做人就厚道了,整个社会的风气就好转了。现在一些富有传统气息的乡村人家在祖宗牌位上面也能看到“慎终追远”这四个字。但是,很多学者说这样解释似乎不是曾子的本意,认为“慎终追远“不仅是怀念逝去先人的完成时,还是指导我们生活实践的进行时,因此可以将其理解为:要想好的结果,就应该有好的开始。
  我们已经了解了曾子是怎么来的,下面再说一下他是怎么没的。
  《礼记 檀弓》中说: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只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 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说曾子病重于床上,处于弥留状态,他的学生乐正子春和儿子曾元、曾申坐在床边陪着,家童手拿烛火坐在墙角那照亮。大家都担心曾子熬不了多会儿了,因此气氛比较凝重。这时候,拿蜡烛那个小孩的好奇心打破了这种气氛,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说:“哇噻,床上的席子花纹华丽质地上乘,是大夫用的吧?”乐正子春赶紧说:“住口!”但是昏迷中的曾子已经听到了,突然惊醒大叫一声:“啊!”小孩就是小孩,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以为曾子没听清楚,就又“哇噻”了一次。曾子说:“是的,这是鲁国大夫季孙送给我的,属于局级以上干部专用席,我可没有资格用。现在我没有力气换掉它。曾元啊,扶我起来,把席子换掉。”曾元说:“您老人家的病已很危急了,不能乱动,只要您能熬到天亮,我就换掉它。”曾子说:“你对我的爱还不如对那个家童呢,君子爱人用德行,小人爱人是用姑息。我都这德行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只盼望死得合于礼制。”大家一听,只好扶起曾子更换席子,然后再把他扶回到床上,经过一通折腾,曾子还没有被放安稳就已经去世了。
  曾子这一辈子除了临死前无意用了超标席子和无正当理由休掉老婆(这件事我们在“夫唱妇随”一句会说到)之外,好像再也找不到“非礼”的行为了,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慎终追远”的信念,如果搁到现在,曾子应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市民,没准能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如果大家都和他一样,到死也不肯做一件出格的事,这个社会的风气就会真的厚道起来了。不过,曾子的信念这个这和儒家的其他主张一样,是不可能在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上都得到体现的,特别在当今这个信仰多元化的、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里。保持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前提,人类社会也一样,不可能所有人所有事都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如果真的整齐划一了,可能就没意思了,“芙蓉姐姐”没人理了,“艳照门”没人谈了,是不是有点沉闷呢?反过来想,只有这些“非礼”现象的大量存在,才有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必要。曾子对信念始终如一的执着追求,套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不抛弃、不放弃”,这是常人最难具备的一种精神气质。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66.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