鼯鼠一只可以养吗: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1 分析与综合 板块(考题)精练p2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0:16:04

专题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节  散文阅读

一、分析与综合

板块阅读

板块1 考点分类训练


 

                                               考点1  分析句段作用

一、首段的作用

自小生长在山村,日夕与山厮磨,山中四时景致看得都有些麻木了,山的千姿百态也再难引起新奇感。这些年随俗众走东岳西岳,黄山武夷,那些名山奇景在我眼中,也不过就是石奇一点,峰险一点,松怪一点。可再奇再险再怪,古人今人那些佳词丽句早就将其囊括无遗了,反倒是比喻和想象往往比山本身更让人着迷。

但到柴达木看山却是例外。

山终于屁颠屁颠地过来了,冷不丁瞧去,一墩一墩的,像是一群半大的孩子,是如今营养过剩胖得有些规模的独生子女,蹲着坐着,似乎再也挪不动步子,等着你去搀起来,拍拍屁股,拍拍尘土,再撒上一会娇。可仔细一瞧,不对了,胖则胖矣,却无肉,山的表皮不见草木,不见泥土,只突着嶙峋而敦实的骨骼,那是壮士耶!如果说泰山华山高挑秀气适宜跳高的话,那么这样的山更适宜举重。“力拔山兮气盖世”,不知道纵横秦末的西楚霸王项羽,是不是也是这副壮墩墩的模样?                        (马卡丹《柴达木看山》)

1.文章开头交代黄山、武夷山有什么作用?

【解析】针对“好处”“作用”这样的提问,考生大致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回答。形式上的作用主要有承上启下、过渡、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等;在内容上,无论文本的哪一部分,都应该是为文本的主题服务的,因此要抓住文本的主旨。本文的主旨是要表现柴达木的山给人的独特感受,因此写黄山、武夷山一定是为了衬托柴达木的山,形式上为下文作铺垫。

【参考答案】通过黄山、武夷山的奇、险、怪衬托柴达木的山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感受;同时为下文描写柴达木的山作铺垫。

二、中间段的作用

①原来以为,黄土是凝固不动的,是亘古不变的,突然有了一次俯瞰的机会,才发现黄土是流动的,像浩瀚的大海一样波涛荡漾。这是我乘坐在飞机上的发现,从西安国际机场起飞去北京的班机老飞不高,总是在一种低空状态下盘旋,这使我疑惑,又使我激动,觉得给我生命的黄土,在这个特殊的境遇里,是那么的风姿绰约,遍布着神奇的波影,透明、轻巧、恍惚。

②可以自豪地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我爱黄土地。起小,我就与黄土地密不可分,溜着面面土(细如面粉的黄土),摔着泥炮长大成人,我发现着黄土地的秘密,寻找着黄土地的诗意。

③黄土地的生活,大同小异,但这并不影响诗人的吟唱。很早的时候,有一些无名诗人,用歌声吟唱着黄土地,他们的吟唱被专司采风的官吏收集起来,编入了不朽的《诗经》。后来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有苏东坡、黄庭坚、李清照,也来赞颂黄土地了,他们都是唐宋两朝伟大的诗词家,他们笔下的黄土地,更加丰饶壮丽,更加风情万种。到了现在,柳青来吟唱黄土地了,陈忠实来吟唱黄土地了,贾平凹来吟唱黄土地了。这些沾染了黄土地气息的文字,波动着诗意的灵性,在我们的眼前闪耀着,波动着,醇厚而绵长。

④波动的黄土地啊,应该就是我们的母亲了!因为只有母亲才有这样的风姿。说是女孩儿还不行,尽管她们彩衣飘飘,很有黄土地的原始本性,但她们略嫌稚嫩,还需要岁月的磨砺。像我们的母亲一样,身穿的衣服不会特别平整,举止使她们的衣服更多了一些褶皱。但那是流动着的褶皱呢,像是海水一般。母亲是轻盈幸福的,那衣襟上的褶皱也就轻盈幸福地变化着,变化出无限的形态来。那样的变化,应该说,是人所乐意领受的。由于纺织物的自然垂感,或者由于一次次的浆洗,母亲的衣裳还会出现一些别的变化,譬如色彩,又譬如褶皱,就如那黄土地上种植的庄稼和陷落的沟壑……纺织物的美丽质感,有效地遮盖了肌肤的润泽,使其愈加透出难言的神秘。         (吴克敬《黄土流波》)

2.概括分析文章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要回答某一段落的作用,首先要看它在文中的位置,位于文章中间的一般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分析其作用时还要联系文本内容,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

【参考答案】①从内容上强调了“我”与黄土之间的深厚感情;②从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对黄土内涵的探讨,又引起下文人们对黄土精神的赞颂。

三、末段的作用

①才是初秋,明净的上午刚过,薄云轻掩过来,姚江上那些烁金喧嚣的浪花即刻柔和下来,轻起悄落,一平一仄都是讳莫如深的余姚口音。

②就在苇花萋萋的姚江古渡口。在绿荫匝地的老银杏树下,在泥土与蛐蛐、酢浆草的直接参与中,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为天然背景,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会。

③孩子们坐在自带的小椅或短凳上,光亮的眼睛充满期待。他们中间陆续走出一个男生或女生,伸一下舌头耸了耸肩,跃上草坡,朗诵本土或外省诗人的作品,有几首诗就在语文课本里。目力所及之处,是著名的四明山风景区,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十九块根据地之一。现在,祥和的斜阳正在那条古老的“唐诗之路”(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上描金绘红。李白、刘长卿、皮日休的浅吟曼哦,穿过千年岁月依然锋芒遒劲。只有孩子们最稚嫩最真实的声音能与之相对应,而我不能,也不敢。

④浙东腹地这个叫余姚的小城市,从前是,现在是,将来更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就像梁启超写的:余姚以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生斯邦者,闻其风,汲其流,得其一绪则足以卓然自树立。余姚的名贤举不胜举,有“余姚人物甲天下”一说。像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严子陵这批历史巨星我虽然无缘谋面,可是我毕竟因此结识了当地一群可携手可促膝可同舟可借钱的“生斯邦者”为温热朋友,这也是尘世中的福气啊。

⑤一位幼儿园老师正朗诵我的旧作《致橡树》。每逢这个时候,我总是很不自在,喝水、东张西望,频频挪动竹椅。忽然听见吱呀一声,我赶紧低头寻找,难道有什么古陶或骨器被我无意蹭了出来?可惜不是。

⑥因为,脚下野草丛生的泥层非同小可,如果一直深挖下去,就可以看到四层相叠的文化层,最下面两层是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层,距今约6000年~7000年呢。1973年本地农民的一锹下去,无意间开启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把我们老祖宗的家底给刨出来了。数以千计的出土文物中,最让我震撼的是沉睡了7000年的稻谷,尽管它们接触空气后,顷刻就从金黄色氧化成灰黑色,可是它让我对人类原始文化的启蒙期所具有的高度膜拜不已。

⑦我们总以为每天相依为命的米饭是拜印度人所赐。全世界原本都相信亚洲水稻的原产地在印度,而印度最早的稻谷发现于中部的卢塔尔,经测定,它的时代为公元前1700年,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水稻还晚了3000年。

⑧临水而居的河姆渡人,在7000年前就懂得栽培水稻,以榫卯技术筑建木屋,研磨骨片骨针,烧制陶甑陶壶,驯养牛、猪、狗,于是,太阳落山后,头颅硕大、前额圆满、颧骨外突、下颌粗犷的河姆渡男女,在火边绘陶缝衣奶幼儿,大碗吃饭大块烤肉,用“双鸟朝阳”的象牙蝶形雕器盛酒祭祀。猪叫着,狗跳着,牛踩着自己的影子转悠。酒至酣时,动人的骨哨吹起来了,手舞足蹈跳起来了,神秘的满月引发野性的长嗷,也许这就是最本真、最朴素的诗歌朗诵,仍然在河之洲,这一片远古荒凉的苇岸上。

⑨我们还要去丹山赤水,伸展双臂撑开逼仄峡谷,手掌会因此殷红么?赤水桥上临影,人人将面如桃花么?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心里装着几颗不朽的金黄谷粒。                                  (舒婷《沉睡的谷粒醒来》)

3.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分条概括。

【解析】回答本题时,可结合文章结尾的一般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深化主题)作答,而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一定要明确,然后再结合主旨加以阐述。

【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从深厚的古文明中汲取营养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意愿,表现了对河姆渡文化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崇拜和珍视之情;呼应文章题目,深化了主题。

                                             考点2  分析作品的行文思路

中国人的山水观

罗 兰

①中国人对山水的看法和西方人有所不同。中国人游山玩水,是持着纯欣赏的态度,而西方人则是抱着征服的“壮志”。

②过去中国人谈游山,从未见有人说他“征服”了某个冰封雪冻的高山而引以为傲。中国人游山是欣赏它的深邃幽妙、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所以说是“寻幽探胜”。“寻”与“探”,都意味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赞叹激赏之情。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的禅思和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的生机,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是在入世的生活中,奋斗浮沉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访一个自由逍遥、无人干扰的空间,使人间桎梏得到解脱。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③再看中国人对水的态度,也与西方人有所不同。我常觉得中国人都是天生的道家,而道家哲学的具体象征就是“水”。从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庄子的《秋水》,借河伯与海神若来比喻见识的小与大,再到《渔父》,借江上渔父来象征一种不屑世俗仪节的超然,都是用“水”来给人造成浩阔博大的思想境界,然后才对照出个人的渺小。因此,中国人游山玩水的“玩”,是“玩味”的“玩”,而不是介入其中的玩。文人乘月泛舟,静态多于动态,用心灵多于用体力。最高境界的“玩水”,是像苏东坡《赤壁赋》里的玩法,是静观的。由观赏“澄江似练”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而想象自己可以“羽化而登仙”,最后体悟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思。用这种哲思来面对世界宇宙,则不会演变成杀伐黩武或破坏自然生态的可怕结局。

④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们几乎可以从日常一切活动之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即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历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励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赋诗,游山是为了寻真,玩水是为了旷怀,郊游是为了陶冶性灵。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寻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而已。

⑤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也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国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使人无论读诗看画,在孤高超逸之中却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

⑥“征服”,是人与自然站在敌对立场,来显示人类的强大。事实上,人类只可以“到达”却不可能“征服”。用“征服”的心情,专找穷山恶水去冒险,和中国式的游山玩水,在趣味上和格调上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敌对,后者是爱惜。

⑦人类有史以来,确实克服了无数自然界的阻力,创造了文明,这是值得夸耀的一面,但人类真正的成功,还是要与自然合作而善用自然,因“征服”而贬损了对自然界的欣赏,固非人类之福;因“征服”破坏了自然界运行的秩序,恐怕更是人类之祸了。     (有删改)

4.本文行文自然,层次清楚,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辨明文章体裁,根据体裁确定文章的基本思路,如选文是议论性散文,其基本思路是“引论——本论——结论”;其次,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引论、本论、结论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在文章结构中的地位,如引论部分的提出观点、本论部分的分析观点、结论部分的卒章显志等。

【参考答案】文章首先将中西方山水观加以对比,概括提出了中国人纯欣赏的山水观;接着以中国人游山玩水以及创作山水画为例具体阐释了中国人的山水观;再通过议论揭示了中西方山水观的本质的不同;最后卒章显志,点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

                                                 考点3   概括作品主题

精神之树

张栓固

走过古柏掩映的神路,已感到无形的凉意扑面而来,世事的喧闹在思绪里一点点地远离。在神路的引导下,我们走向这向往已久的老祖宗的庭院,穿越过青石牌坊,走过石桥,我们扑进了千年智慧老人的怀抱,充分地享受着心灵阳光的沐浴,实质上那是一种慈祥,一种抚摸,一种虔诚。

千年庭院,青砖绿瓦,斗拱檐壁,更显出了它的厚重和深不可测,阳光透过森森古柏,稀疏的枝叶斑斑驳驳,交织出冥冥的云烟氤氲。头脑里蓦地没有了时常缠绕的世俗的浮躁,哪怕是一时的忘却,心灵也算是在这里寻找到了宁静,如同寻找到一座小憩的港湾,心不再有往日的漂泊和游离。我慢慢地移动着脚步,在一块块青砖绿瓦的瞩目中,在一棵棵古柏的身影下,我无法走出它们的目光,也无法远离这大山般的身影。我细细地翻阅着这目光、这身姿、这部智慧的巨书,真正地发现了自己的贫乏和渺小。

一种思想、一种学说、一种精神在生活中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且成为规范人生的尺度,又在千百年中被发扬光大,它的伟大是显然的,是超越时空的,不是一代帝王、几个英雄所能包含了的;相反,它却包含了一切帝王和英雄。

硕大的孔庙,几座庭院,除却座座巍峨的古老建筑,占据庭院世界的要数这一棵棵参天古柏。古柏相伴着岁月,相伴着历史走进了今天。它们老态龙钟了,却从没有自傲,没有以功臣自居。岁月的沉重中,它们仍挺拔昂首;浑身挂满了斑斑龙鳞,枝头却永远喷吐出青春的翠绿。庭院每一棵古柏都如一幅生动的画,一首浓郁的诗,它们舒展身姿,或低眉浅唱,或浓荫如盖,或风骨遒劲。每一棵树下,我都不由自主地停步,细细地品读这枝叶,品读这风雨留下的无尽沧桑。我想我是在翻阅历史,翻阅着波澜壮阔的民族的历史,那般的浑厚,那般的莫测,那般的沉重,那般的不屈不挠,都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面有一种精神,这精神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它平凡里有着伟大,简朴却耐人寻味。我站在树下,以古柏作为背景,按下相机快门,留一个纪念,其实,何止是纪念,在这里我们已经领悟到一点什么。

大约从明朝开始,那些帝王们除了不断地来这里拜谒,还大兴土木,扩修庭院,建筑宫殿,每每都要立碑纪念。一座座林立的石碑后面,香火缭绕中,宏大的典礼下,虔诚的祈祷声里,究竟有几多的真诚呢?

更多的平民百姓来到这里,是要沾上文化的味道,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在生活中成为一个文雅文明的人,希望走出愚昧,走出无知,让自身多一点高尚。而且这种意识正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所接受。孔子这位儒文化的祖先,在他生前,并不那么富有,并不那么辉煌;在历史长河中,他却使身后的岁月辉煌了。

万世师表,这一座无形却巍峨的丰碑永远地伫立在我们面前。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5.文章标题是“精神之树”,“精神之树”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既可以筛选提炼文中的关键词作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整合,关键的是要正确理解“树”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思想、精神学说的象征,这种思想和精神平凡而又伟大。

【参考答案】①“精神之树”是指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的一种思想,一种学说,一种精神。②这种思想学说和精神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它平凡里有着伟大,简朴而耐人寻味。

                                                    考点4  分析标题妙处

云中谁寄锦书来

左建明

从前的情形,隔上几日到办公室去,总有那么一摞信件候在那里,信里自然鼓胀着许多的惊讶、欢喜,或许还有失望与牵挂——不管怎样,都足够一天的心潮起伏了。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桌面上竟渐渐地荒凉起来,即使半月二十天去一趟,也鲜有书信出现,唯有一些硬邦邦的印刷品,仿如戈壁滩上的石块,摸也懒得去摸。于是,生活中平添了许多寂寥。

有次出差,妻子跟我说,你给我写封信吧。我说,电话这么方便,兜里揣了手机,拿出来就讲,用得着再写信吗?妻子的深意被我忽略了。

孩子出国读书已经两三年了,竟没收到过一封亲笔信。自然是因有电话。后来上了网,有了电子邮件。现在更是方便,用上了电子语音通话,不花钱,每天晚上对着麦克风尽管聊,直聊得搜肠刮肚没话找话,几乎成了天气报告和烹饪交流了。

现代信息技术把时空为人制造的期待消解了。

也因此,我们再也体会不到望穿秋水”“目尽飞雁的诗意。遥想青春初恋时,正值朔风吹雪,戎马辽东。“系书春雁足,早晚到云中。”对于书信的期盼,大约没有谁能比过当兵的人。盼信——读信——复信,这循环往复经年不衰的美妙激情,正是人生的菁华。至今想起那包被妻子珍藏起来的两地书,耳边即刻传来列车“咔嚓——咔嚓”的车轮声,那就好像我们的专列,专为我们传书送信。

书信实在是有不可替代的品质。

你可以反复地阅读,阅读中又可以发出无穷的想象。那信纸的质地,那熟悉的字迹,那字句的删改涂抹,都令人亲切感动遐思绵绵。你甚至偶然可见信纸上轻微的汗渍,湿湿的泪痕。于是写信人的气息、心境、情感扑面而来。这时,你充分地调动起自己的记忆与想象,进而收获了一次色彩斑斓的艺术体验。对于书信,定要收藏。这比那些古玩字画等物质性收藏更为珍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与精神的收藏。书信重读,你会发现生命从来就没有被时光的水流冲走,过去的欢乐也罢,痛苦也罢,它们全被酿成了幸福。你被幸福包围着,充实而又富足。

作为语言符号,一旦将文字落在书面上,它的表达便显得更为郑重。书信的基本品质是真实(除非将它用于阴谋,群英会蒋干中计,也正是基于对书信真实品质的信任)。书信最能切近情感、事件的本质,因而具有非同寻常的认识价值。有关“我们从哪里来”这样永恒苍凉的生命叩问,也许能从书信中获得最温暖的回应。书信既是个人清洁的经验史,又是宽广悠远的血亲网。假如你不仅仅收藏着自己的所有信件,而且还继承了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的书信,那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家谱。如果我们将此类“家谱”伸展到秦汉之前,那真正是一部伟大壮丽的画卷!有这样的参照与镜鉴,文明的脚步该是多么强健。

书信还是艺术的。它至少具备了语言和书写的艺术。为了将情感表达得强烈或含蓄,为了将事件叙述得准确且生动,为了将理性阐述得缜密与通透,等等,你必得尽其所能选择最美的语言,最美地书写。于是,许多经典的艺术从书信中诞生。《两地书》《傅雷家书》《曾国藩家书》等,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而二王、欧、褚、柳、米等大书法家的信札则成为后人临池的范本。

这一切,是电话和伊妹儿所能替代得了的吗?

而今,城市里的电信大楼是越来越气派堂皇了,端的是人如水流车如龙。零落一隅的邮政所却日渐寒碜——但是,它门前的邮筒依然恭候着您,虽然目光已有些酸楚;那小屋里依然散发着邮票、蘸水笔和糨糊的温馨,虽然有点儿清寂。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这时候,一位退休的老邮差正乘着月色蹒跚前行。他老伴正处弥留之际,他记起了从前老伴的抱怨,因为他当了一辈子邮差,却从来没给她写过一封信。现在,他终于写好了,他要到远一点的地方去发信。

6.文章以李清照的诗句为题,有何妙处?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鉴赏能力。考生既要分析出文题所使用的手法及其作用,又要联系主旨回答出作者对书信的态度。

【参考答案】①使文章含蓄、典雅,更有韵味。②问句形式更能表达作者对书信传统逐渐丧失的叹惋以及对书信文化回归的渴盼。

                                             考点5  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一、描写手法

一行人走在初秋寂寞而蜿蜒的天柱山山道上,没有风声、虫声、鸟叫,静谧笼罩山野。我们也沉默着,静静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空谷足音清晰地回荡袅绕,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

突然,我见到了道旁的一朵野花,不觉一声惊叫,赶忙跑了过去,蹲下身子认真地观赏起来。这是一朵叫不上名字的深蓝色小花,它开在一根长长的细茎顶端。四周是草丛、树木、藤蔓,就只有这么一朵盛开的野花卓然独立,是那么热烈蓬勃、生动可爱,充分展示着生命的灿烂。特别是它的深蓝色彩,恰如头顶湛蓝的秋空,高远而深邃,神秘而肃穆,令人神思翩跹……

(曾纪鑫《野花为谁而开》)

7.第一段写出了天柱山山野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对文章使用的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由该段中的“静谧笼罩山野”一句,可以看出天柱山山野的特点是“静谧”。回答后一问可从景物描写的常见手法入手,常见的手法有正面与侧面、动态与静态、修辞等,第一段的三句话中只有一、三句是在描写山野,这样即可梳理出答案。

【参考答案】静谧。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作者先用“没有风声、虫声、鸟叫”正面描写山野的幽静,同时以声衬静,用空谷足音反衬山野静谧的特点。

二、修辞手法

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画面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新如琼浆,天气文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邃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染出幽美的图影。  (祝勇《雪》)

 8.请分析第二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分析表达特色要从形式和效果入手,形式上可从修辞、句式、表现手法等角度来分析;对效果的分析则要兼顾内容和情感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生动形象,给我们描绘出一幅作者想象中的深山雪景图;表达了作者既诧异又惊喜的情感。

三、构思技巧

(一)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

忽然,我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他的眼睛闭着,黧黑的脸扭曲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洌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却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为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漠然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但他的痛苦却盘踞在我的心头,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有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二)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我是一点也记不清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那年七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拣了一块碎石头,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美丽的彩笔——他使我在书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不是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更有价值吗?                                (张晓风《有些人》)

9.结合第(一)节中“我”与第(二)节中“数学老师”待人态度的不同,赏析作品的对比手法。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根据题干的提示,答题时要先找出“我”和“数学老师”待人态度上有什么不同,然后再结合文章中心来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面对急需求助的中年人,“我”如众人一样冷漠;而当“我”彷徨无助时,数学老师给了“我”无私的帮助。作者通过这一“冷”一“热”的对比,表达出了强烈的褒贬爱憎之情,凸显出人应行善的思想。

四、引用的好处

①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②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不同。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

③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青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6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生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

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④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季羡林《听雨》)

10.第①段中引用了许多古诗文,其作用是什么?

【解析】分析“引用”的作用时,考生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引用的材料对表现文章局部思想内容的作用,二是对表现全文中心思想的作用,三是有什么样的阅读效果。

【参考答案】①印证“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②用古人听雨的境界反衬自己听雨的境界;③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学色彩。

                                                                         

板块2 综合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命,有一种硬度

邓康延

八十多岁的梅益先生有一次会见来访的俄国专家。

专家说他两次纵览中国,言语中不乏自傲。

噢,噢,梅老先生客气地应着,末了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十次到过贵国。

他们一直谈语言比较,谈风俗礼仪,谈世事变迁。才出校门的中国小翻译一直操着引以自豪的流畅俄语。

梅老从“您好”到“再见”一直用中文。   

梅益,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译者。

一位东北小伙子乘国际列车跑俄国小买卖。他的不少同伴以国内次品货谋取暴利,他坚持出售名牌正品。

别人笑他:讲啥信誉,小买卖还能做百年?

“就是做一天,心里也踏实24小时。”他话锋一转,“哥们儿,你们猜我在俄国最不爱听什么奉承话?——‘中国人不都是奸商。’”

有一次我乘飞机在贵阳中转时,与一位海外人士聊天。我微笑着问他是不是香港人,他头一昂大声道:“我是日本人!”我半晌无语,然后突然骂了他一句家乡土话,再笑着拍拍他的肩,用国语一字一顿地说:“只要不来中国捣蛋,欢迎。”

我一直感叹一件事,50年前苏联军队拒受一支德军的投降,因为他们绞死了苏联的好儿女卓亚和舒拉。我曾想日本战败时我们也是有理由不接受日本第六师团投降的:人类没有任何一次、任何一次惨案比南京大屠杀更残暴血腥了。那是一支野兽之师。从道义上讲,败而伏爪的野兽也许会驯化;从情感上讲,他们的牙缝里塞满了30万无辜中国百姓的血骨碎肉。令人尤为悲愤的是,至今没有哪一届日本政府作过正式忏悔和道歉。

在日本投降50周年前夕,上海电视台举办了一次声震九霄的百架钢琴演奏,咆哮的《黄河》让人心激颤。然而一个微小的细节将我的情绪打乱。我清清楚楚看到首席钢琴是日本雅玛哈牌子——不是星海牌——日本钢琴的音色的确很亮。

但,有些声音无关耳朵。正如有些情感理智上难以言说。

1984年我赴四川一座小煤矿搞地质科研,与地测科一位五十多岁的技术员相识。他发稀话少,井下素描图却作得精细漂亮。我去他家做客,看到墙上一幅笔力遒劲的松竹梅,才得悉他曾是美院的高材生。他一生中最大的跟头摔在1957年。

反右时,系书记让大家对一个敢说真话的班干部进行“活靶子”式的教育。众人顿时口诛笔伐,待问到他时,他半晌无语,他的同窗女友更是紧张地不敢看他。最后他像作写实画一样吐了心言。

两个月后,他和那位“活靶子”一起被开除,分送地图的最边缘去改造。女友没去送他。

二十多年后,他被平反,并被分到矿上。昔日的丹青手成了地质素描师。没有人太注意他的河流在哪里和哪里转过大弯。

我问他:若再选择一次,还会说真话吗?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不过当时没说真话的许多同学在文革中还是被说更多假话的人打倒了。

他转而反问我:如果能让他选择一次,何不让上边也重新选择一次。

黑色命运的死结,常常是被一颗颗红润的心缀紧的么?   

一位在美国读完硕士的朋友归国一年,历经一些不如意后,准备再渡重洋。

“我还会回来的。”在送别聚会上他不住地对朋友喃喃,因为酒的缘故,他不连贯的语句还夹着一些英语“……我研究了这十多年英美文学了,可看着顺眼的还是咱中文……我可真是喜欢这方块汉字,有些字眼看着就叫人心动,比如苍天、永恒、悠悠……欢乐英雄、碧草白云。”

我相信他一定会回来,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这般生动表述出“碧草白云”。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译者梅益先生之所以在会见来访的俄国专家时从“您好”到“再见”一直用中文,是因为他年臻八十,言辞不太流利。

B.坚持在俄国出售名牌正品的东北小伙子有别于他的同伴之处就在于他内心里坚守着诚信的准则,这也是作者所要张扬的生命的硬度。

C.我对那位日本人说的话“只要不来中国捣蛋,欢迎”表达了作者对“至今没有哪一届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作过正式忏悔与道歉”的愤慨。

D.昔日丹青高手的地质素描师从因说真话而导致生活轨迹变化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学会了沉默,学会了回避,学会了用反问来保护自己。

E.文章虽然没有对生命的硬度作出定义式的诠释,但作者通过讲述生活中的小故事,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硬度,说服并教育了读者。

【解析】A项是因为他要在只两次到中国便在言语中不乏自傲的俄国专家面前保持一种尊严;D项昔日丹青高手的地质素描师并没有改变当年说真话的生活态度,他的沉默是短暂的,而“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就是真话。

【参考答案】AD

2.作者为什么说“有些声音无关耳朵。正如有些情感理智上难以言说”?

【参考答案】因为上海电视台举办百架钢琴演奏的目的,是要国人牢记日本侵华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燃起人们爱国热忱,而首席钢琴用的却是日本雅马哈牌的钢琴,其声音固然响亮,但有丧失民族气节之虞,让大家难以接受,所以作者才说“有些声音无关耳朵。正如有些情感理智上难以言说”。

3.请结合文章讲述的故事,探究作者提出的“生命硬度”所呈现的形态。

【参考答案】①梅益先生的“硬度”是一种尊严;②东北小伙子的“硬度”是一种诚信;③面对钢琴的“硬度”是一种愤慨;④始终选择说真话的“硬度”是一种坚忍;⑤再渡重洋的“硬度”是一种回归。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店里的书

一本书从作家酝酿到青灯孤伴的写作,再辗转邮寄到各出版社编辑案头,几经审看周折,待到终于送给印刷车间排版师和技工师手中,书的模样才会大抵胚胎成形。当纸页们列队集合最终以集团军的方式涌出厂门,它们会经过长途跋涉奔赴到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图书市场,虽说那儿并非是书的最后栖息之地——庄穆典雅的幽静书房,却是一本书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驿站,一次奇遇的最紧要关口。在这里,它将与它的主人相遇、结识,并最终被阅读和接纳,从而成为朋友、知交、导师、奴仆、情人等等。

我每次一走进书店门,总是瞥见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伫立着一排排精装简装的书们:穿长衫的书,着西装的书,披袈裟法衣的书,穿旗袍中山装列宁装露脐装的书……以及苹果脸的书,满面沧桑的书,油头粉面的书,素面朝天的书,皓首白发的书,赤身裸体的书,搔首弄姿的书,男扮女装的书,忧愤叹嘘的书,隐性埋名鬼鬼祟祟的书……

一本书里承载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一本书里隐蔽着一个卑鄙的阴谋;一本书或许是一个不屈灵魂的啸傲呐喊,一本书或许深深浸淫着写作者经年的血与泪。有时,我会看见一本哭泣着的书,它缓缓向我讲叙发生在遥远年代里的陈怨积案;有时,我会留意到一本窃窃低笑的书,那是那个装着一肚皮噱头,做过小品演员的家伙急着为人们抖落幽默爆笑的“包袱”;也有时我会遇见一本愤怒之极的书,它是另一种主义的倡导者,它主张用暴力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是的,一本睡得昏头胀脑的书会发出无聊的呓语,一本挤眉弄眼的书则用它封面的艳照引诱每一个走过身边的脚步。

想一想,一个人与一本书相遇,这情景总是相当奇妙的。是的,是什么触动了他,使他想要将其拥有?我时常会在书店的木柜前,看见一个读者欣喜若狂紧紧抱着书籍的情形,他的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或突然拥有一大笔财富的兴奋,这是那本书的福气,也是那个人的福气。不是么?

有时,我也会看见某个人在一本书面前疑疑惑惑,一会儿抓起一会儿又恋恋不舍放下的事情,又是什么使他对拥有一本书产生怀疑呢?价格抑或内容?我不得而知。这就如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有许多约会被无端取消么,不是有许多人在赴约的瞬间蓦然毁约么!可见一本书的自身魅力是决定其走向的主要原因,而绝非读者。

如果一个人对一本书视而不见,不能说是书的不幸,也不能简单地推测为人的无知。书与人之间的沟通,绝对应该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相互吸引的秘密,因为书即心灵,而文字和纸张不过是心灵践约的途径而已。

我曾为一本老处女般的书扼腕叹息,又曾为一本惨遭下架折价处理的书暗暗鸣不平,这是真的。一本积满厚厚尘埃的书却有着火一般的激情,而一本被许多年轻年老的手无数次抚摸的书,其实只不过是一个生性淫荡的娼妓。

似乎有过这样的先例,一个人因为一本书的指引从而改变了一生——他因为这本书发动了一场革命,建立了一个政权,并使无数人与他一样改变了命运!谁能说一本书里没有枪炮声,厮杀声和战车的轰鸣声?当然,我看见一本书代替机床生产出成堆的产品,我还看见一本书取代讲台上那位之乎者也的教授,让一颗年轻的心长久地激跳……

我知道一个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早晨走进书店,黄昏出来时会变得步履蹒跚老态龙钟;我知道那位祖祖辈辈汉语身坯的家伙,会因为几册外文书,从而改头换面变成着西装系领带的字母……

书籍承担了部分历史,从而使人类自身变得可疑;而书店则因为拥有了更多的读者,以便让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划线句子“这是那本书的福气,也是那个人的福气”两个“福气”的意思是不相同的。前者指的是书被人欣赏,体现了它的价值;后者指的是能够找到一本和自己心灵相契的书,可以使自己的精神得到陶冶。

B.本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书。以生动形象的手法赋予书以人性,更有利于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书店里的书所体现的寓意。

C.作者认为“一个人因为一本书的指引从而改变了一生”,这样的先例有许许多多。

D.“我知道一个稚气未脱的年轻人早晨走进书店,黄昏出来时会变得步履蹒跚老态龙钟”,形象地表现出书可以让人产生自内而外的变化。

E.文章写的是书,又高于书。作者以“书”为载体来传达对生活人生的严肃思考。

【解析】C项“这样的先例有许许多多”与这一段中的“似乎有过这样的先例”相矛

盾。D项这个句子是双关语,本项只是做出了浅层解释。

【参考答案】CD

2.结合上下文看,为什么作者说“如果一个人对一本书视而不见,不能说是书的不幸,也不能简单地推测为人的无知”?

【参考答案】①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阅读取向,而任何一本书不管其自身魅力如何,也只能引发一部分人的阅读兴趣;②一个人对一本书视而不见,既不能说明这本书缺乏自身魅力,也不能说明这个人无知,而是两个心灵不能相互吸引而已。(能从书和人两方面进行分析,抓住“书的自身魅力”和“心灵之间相互吸引”,言之成理即可。)

3.文章结尾说“书店则因为拥有了更多的读者,以便让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试探究这句话的含义及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参考答案】一方面,书店里的书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并不都是传达真理的;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读者从书中所获取的并非都是有益的影响,所以尽管书店里的书很多,读者也很多,但真正掌握真理的人并不多。这样写的用意是在提醒读者,要善于甄别书,也要善于从书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表明作者对书店和读者的现状的忧虑和反思。


第一编  专题七

第2节  散文阅读

一、分析综合

考题精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寒山寺的钟声

严 阵

你到过寒山寺吗?你听过寒山寺深夜的钟声吗? 

当一场纷纷扬扬的小雪落定之后,当群山经繁茂而凋尽万木由葱茏而萧疏之后,在夜半,在姑苏城外,在淡淡的远远的月光下,你会听到一种声音,一种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的声音,一种一直萦绕于你的心际似不断轻叩着你心上的那扇门的声音,一种似在近处相识却又似远隔时空的声音,那声音平静而舒缓,那声音空灵而幽秘,它脉动于所有的空间,它浸润着整个的人世。 

这就是寒山寺的钟声。 

我第一次来寒山寺,那还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应该说我那次来,完全是受了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枫桥夜泊》的诗句的影响。作为一个来自北国的少年,我是纯粹为了寻求“月落乌啼”、“夜半钟声”的名句中所传达出的那种诗意的。虽然在我来的路上,在苏州古老的阊门外,有人正在那一夜的月光下为曾被战火毁坏而今又重建的砖屋贴上红色春联,但我当时并不懂,它正是我即将听到的钟声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张继的诗里只有“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并没有说明那钟声的真正含意,但对一个经过多年战乱刚刚目睹了自己的共和国诞生的中国人来说,那寒山寺的钟声,当时无疑是一种和平的钟声,那一声声钟声里,都含满人们对安居乐业的向往,对和平的赞颂和对和平的祈祷。 

我第二次来寒山寺,是80年代,我那时正在上海,时值年终,友人颇有雅兴地邀我:白天到邓尉赏梅,午夜到寒山寺听钟声。得到如此富有诗意的邀约,我当然乐于前往。不过那次在深夜的寒山寺令我震撼终生的,却并不是寒山寺的钟声本身,而是一个远渡重洋专程来此听午夜钟声的日本老人的那种呐喊。我记得,当时他一个人跪在江南那迷离一片的雪里,面对钟声响起的地方,用日语大声地喊着什么,后来他身边的翻译告诉当时在场的人:他是一个日本老兵,曾经亲历过南京那次有名的大屠杀。  自此之后,我才领悟到寒山寺的钟声,不仅仅是一种和平的钟声,同时也是一种和解的钟声。由此我也开始明白:和平来自和解。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虽然争端的起源各有不同,但所有的和平都应该是来自和解,不管他过去做过什么,只要他愿意和解,都应该受到欢迎,这是因为和解是来自生命进程中的一种灵魂的苏醒,一种良知的觉悟。 

近年我又有机会来过一次寒山寺。与以往不同的是,来这里听钟声的人比过去多了。世界上这么多人来听钟声,全中国这么多人来听钟声,说明这里的钟声之美,并不仅仅是因为张继诗中所说的“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那种美,而是因为它悠悠音韵中透露出的那种魅力,那种把一个普通的人推向新的精神境界的魅力,那种魅力不是别的,就是一种和谐,一种天和地的和谐,一种山和水的和谐,一种人和物的和谐,一种人和人的和谐。 

仔细了解来这里听钟声的人便会发现:其中不乏来自台湾的少男少女亲亲热热地挽着来自北京上海的男孩女孩,他们就是在这里的钟声里相约为侣,自定终身。这里也有来自朝鲜来自韩国离散多年的父母和子女,妻子和丈夫,他们就是在这里的钟声里,重温夫妻之情和家庭之乐。还有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他们不但同桌吃饭,还友好地举杯共饮,完全没有你死我活的那种感觉。活在这个世上的人到底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人们为什么要一代一代地相互仇恨相互厮杀呢? 

寒山寺的钟声又一次在午夜里响了起来。此时此刻,面对似乎来自全世界的肃然的静默,人们不由感到,这钟声已经不完全是来自寒山寺古老寺庙的那种原始的钟声,因为它已超越了宗教,超越了国度,超越了时空,而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一种和解的象征和一种和谐的象征。同时它也和中国的雨露和月色融为一体,变成了震颤于人们内心的一种心灵的乐音,这些乐音的主旋律,就是对和平和解及和谐的一种温柔的呼唤。(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月落乌啼”、“夜半钟声”所表达的诗意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而作为一

个从未听过钟声的北国少年,第一次到寒山寺纯粹是带着少年的幼稚和对“夜泊

枫桥”的崇拜而来的。

B.作者第二次到寒山寺,看到了一个曾经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老兵在声嘶力竭

地忏悔。尚未泯灭的“善”无情地拷问着他残存的良知,于是他希望寒山寺的钟

声能成为他罪恶灵魂的洗涤剂。

C.世界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听寒山寺的钟声,其实没有必要。因为这里的寺庙也好,

钟声也好,和别处是一样的。人们来忏悔或祈祷,取决的是个人的心态,和钟声

及环境没有关系,因此,没有必要舍近求远。

D.作者认为无论是视觉形象的雨露月色,还是听觉形象的钟声,在人们的心中,都

能化成对和平、和解、和谐呼唤的乐音。

E.文章第二段,作者用抒情的笔调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幽秘的氛围,点出了寒山寺钟

声在特殊背景下的特殊韵味,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A项“从未听过钟声”和“纯粹是带着少年的幼稚”错;C项寒山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钟声也被赋予了浓重的诗意色彩,这些文化环境不可能不影响到人的主观情感。

【答案】AC

2.“有人正在那一夜的月光下为曾被战火毁坏而今又重建的砖屋贴上红色春联”,句中“红色春联”有何含义和表达效果?请简析。

【答案】红色春联含有喜庆新中国成立之意,表达了人们对新生活的愿景。这句话把抽象的喜庆之情用独特的、具有浓重节日色彩的红色春联表达出来,化抽象为具体,把欢乐、祥和及祈愿的具体情感形象地表达出来。

3.作者先后三次来到寒山寺,请问他对寒山寺钟声的感受和体会是否相同?请结合文章进行探究。

【答案】作者第一次聆听寒山寺的钟声正值共和国新生之初,他从那一声声的钟声里听出了“人们对安居乐业的向往,对和平的赞颂和对和来的祈祷”;第二次聆听时却从一个日本老兵的雪夜忏悔声中感受到和解对于这个世界的意义;第三次聆听又从寒山寺的“悠悠音韵中”透出的“和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