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式制动器的优缺点:吸入性损伤处理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4:11:23

 吸入性损伤处理技术

    【名称】

吸入性损伤处理技术

    【概述】

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烟雾吸入呼吸道导致呼吸道和肺组织的损伤。吸入性损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发病早期可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和缺氧,如处理不当,常可危及生命。对吸入性损伤的处理,首先是明确诊断,并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制定相应的治疗技术措施,以减轻呼吸道损伤和促进组织修复。

【诊断】
    1.有导致发生吸入性损伤病史。
    2.临床表现有缺氧和气道阻塞的症状和特征。
    3.烟雾吸入患者常伴有一氧化碳中毒,早期出现头痛头晕、意识障碍、谵语昏迷的脑缺氧神经系统体征。
    4.血气分析和碳氧血红蛋白(HbCo)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
    5.X线胸片早期可能无异常,或出现肺纹理增粗的异常表现,或肺实质有异常阴影表现。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获得直观诊断,但生命体征不平稳时,不宜采用。

    【操作方法】

【治疗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或颜面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极易出现突发性上呼吸道梗阻,导致窒息死亡。对这类患者或大面积烧伤、重度休克、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宜早期预防性进行有创性气管插管术或气管造口术,以确保气道通畅。
    

2.氧气疗法
    (1)给氧:有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应吸入高浓度氧气,氧流量4~6L/min,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2)高压氧治疗:对伴有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在保持气道通畅措施下,进行高压氧治疗。舱压0.2~0.25MPa,持续吸氧2~3 h,可使血氧分压提高18倍,即溶解氧可达5.7%,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这对老人、儿童、孕妇均是安全的治疗措施。
    (3)高氧溶液静脉输注:每分钟40滴,每日1000~2000ml。

3.机械通气支持疗法 机械通气支持是当代临床医学在处理各种低氧血症和呼衰中不可缺少的常见治疗技术。机械通气模式多种,对吸入性损伤者应采用避免气道高压伤的肺保护性策略,可用终末正压呼吸模式:吸入氧浓度(FiO2)<60%,呼气末正压(PEEP)10~15cmH2O,潮气量4ml/kg,呼吸频率25~30/min。

4.物理支持疗法
    (1) 湿化疗法:用超声雾化器或氧气湿化器,通过鼻导管进行,在低流量给氧时,可使气道湿度达90%,但对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则应用加热湿化器,加强气道湿度以维持气道黏膜细胞生理功能。
    (2)吸痰及体位引流:吸痰操作宜轻,将导管放入支气管,或左、右两侧气管内,再配合吸引器,由下往上提升吸引,不宜上下反复抽吸。时间要短,不超过15 s。体位引流可通过体位变动,并辅以两侧及背部由远端向肺门中央节奏拍击,使用翻身床的患者俯卧时,为最佳体位引流姿势,此时应及时进行引流和吸痰。
    (3)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度吸入性损伤或伴肺部感染患者,可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进行。技术操作应按肺科支气管灌洗疗法技术规范进行。有效支气管肺泡灌洗疗法可充分进行气道内引流,并配合肺部局部给药进行解痉、消炎、止血、促进气管组织修复等治疗。
    

5.抗生素的应用 对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宜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和促进气管组织修复。抗生素使用应遵循合理用药规范,要在痰细菌培养基础上选择敏感药物,并根据肺组织药代动力学特点,选择三四代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

6.积极进行烧伤综合治疗 早期合理有效补液治疗,以及时纠正和防治烧伤低血容量性休克。对烧伤创面的处理、抗感染治疗和调整代谢营养支持等均应积极进行。

 吸入性损伤处理技术

    【名称】

吸入性损伤处理技术

    【概述】

吸入性损伤是热力和烟雾吸入呼吸道导致呼吸道和肺组织的损伤。吸入性损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发病早期可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和缺氧,如处理不当,常可危及生命。对吸入性损伤的处理,首先是明确诊断,并根据病理生理改变制定相应的治疗技术措施,以减轻呼吸道损伤和促进组织修复。

【诊断】
    1.有导致发生吸入性损伤病史。
    2.临床表现有缺氧和气道阻塞的症状和特征。
    3.烟雾吸入患者常伴有一氧化碳中毒,早期出现头痛头晕、意识障碍、谵语昏迷的脑缺氧神经系统体征。
    4.血气分析和碳氧血红蛋白(HbCo)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
    5.X线胸片早期可能无异常,或出现肺纹理增粗的异常表现,或肺实质有异常阴影表现。
    6.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获得直观诊断,但生命体征不平稳时,不宜采用。

    【操作方法】

【治疗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 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或颜面部深度烧伤患者,早期极易出现突发性上呼吸道梗阻,导致窒息死亡。对这类患者或大面积烧伤、重度休克、呼吸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宜早期预防性进行有创性气管插管术或气管造口术,以确保气道通畅。
    

2.氧气疗法
    (1)给氧:有低氧血症患者,早期应吸入高浓度氧气,氧流量4~6L/min,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
    (2)高压氧治疗:对伴有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应在保持气道通畅措施下,进行高压氧治疗。舱压0.2~0.25MPa,持续吸氧2~3 h,可使血氧分压提高18倍,即溶解氧可达5.7%,能迅速纠正低氧血症,这对老人、儿童、孕妇均是安全的治疗措施。
    (3)高氧溶液静脉输注:每分钟40滴,每日1000~2000ml。

3.机械通气支持疗法 机械通气支持是当代临床医学在处理各种低氧血症和呼衰中不可缺少的常见治疗技术。机械通气模式多种,对吸入性损伤者应采用避免气道高压伤的肺保护性策略,可用终末正压呼吸模式:吸入氧浓度(FiO2)<60%,呼气末正压(PEEP)10~15cmH2O,潮气量4ml/kg,呼吸频率25~30/min。

4.物理支持疗法
    (1) 湿化疗法:用超声雾化器或氧气湿化器,通过鼻导管进行,在低流量给氧时,可使气道湿度达90%,但对机械通气支持的患者则应用加热湿化器,加强气道湿度以维持气道黏膜细胞生理功能。
    (2)吸痰及体位引流:吸痰操作宜轻,将导管放入支气管,或左、右两侧气管内,再配合吸引器,由下往上提升吸引,不宜上下反复抽吸。时间要短,不超过15 s。体位引流可通过体位变动,并辅以两侧及背部由远端向肺门中央节奏拍击,使用翻身床的患者俯卧时,为最佳体位引流姿势,此时应及时进行引流和吸痰。
    (3)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度吸入性损伤或伴肺部感染患者,可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进行。技术操作应按肺科支气管灌洗疗法技术规范进行。有效支气管肺泡灌洗疗法可充分进行气道内引流,并配合肺部局部给药进行解痉、消炎、止血、促进气管组织修复等治疗。
    

5.抗生素的应用 对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宜早期应用有效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和促进气管组织修复。抗生素使用应遵循合理用药规范,要在痰细菌培养基础上选择敏感药物,并根据肺组织药代动力学特点,选择三四代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

6.积极进行烧伤综合治疗 早期合理有效补液治疗,以及时纠正和防治烧伤低血容量性休克。对烧伤创面的处理、抗感染治疗和调整代谢营养支持等均应积极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