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膜都有什么牌子:怎么学习魏碑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0:17:43

怎么学习魏碑书法

陈沫吾



             学习魏碑书体,必须还原魏碑书体的本来面貌和溯源书体的历史背景,这是学习书法创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习字、创作前读帖是环节之二,做到碑帖互为印证滋养,则是环节之三。下面我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历程,谈一点关于魏碑及《张黑女墓志铭》习、临和创作等方面的感受与探索。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北魏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度性书法体系,对当时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的书法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张黑女墓志铭》又名《张玄墓志》。原石不复存在,清道光年间何绍基于山东发现此碑裱本而闻世。因海内孤本,故极为珍贵,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张黑女墓志铭》书于北魏晋泰元年(五三一公元531年),是北魏晚期精美之作。此碑运笔中侧互用,逆笔中锋方笔兼备,时有藏露,刚柔相济,圆润多趣。其结体呈横势而宽绰,含有一定隶意。秀雅端庄而又气局博宏,字体精美,妙趣横生,称得上是北碑佳品上作。清代大家何绍基评此贴曰:“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于比肩《黑女》者”。包世臣评曰:“此帖骏利如《隽修罗》,圆折如《朱君山》,疎朗如《张猛龙》,静密如《敬显隽》。崇恩评此书赞曰:“秀逸不凡,萧散多致,古香古色,令人意消,在元魏墓石中洎是铭心绝品。学者由两京古刻以求楷则,固不可无此津梁也”。康有为亦是大加赞叹:“《张黑女碑》雄强无匹,然颇带质拙,出于汉《子斿残石》,《马鸣寺》略近之,亦是卫派。唐人寡学之曰:惟东坡独肖其体态,真其苗裔也。诸先贤大师皆赞此贴,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认为在习字前,首先要读懂帖,也就是做到心中有数,方才下笔。赵孟頫说过;“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所以应该先读后临,或者边读边临,边临边读,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形入神,由微入妙。第二步是临帖,临帖和读帖是互为作用的,读帖是对其本身意味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临帖则是将读范本获得的感受付诸笔下,达到自己所理想境界。习书临帖时要对所临字帖全神贯注,以客观为主,更要有主观的分析。
    对临有个反复的过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玩味书体的整体气息,字和字之间的连接与穿插关系,要达到形似后,再即是默临,默临是对临碑帖的比较与分析;当达到默临的时候,实际上对整个书体已是基本掌握了,对临是求形似,默临则是在追神似,也就整个碑帖的灵魂所在。再下去即是意临,意临是主观的印证,印证自己对临、默临的效果,印证自己的驾驭能力和主客观的融合效果。
    “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郑板桥语)。当习帖到乱真的效果是不容易的,但这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其走出来。要用最大的力气走进去,用更大的勇气走出来。也就是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像我者死。”临写《张黑女墓志铭》是否真正得之堂奥,不是以时间为绝对标准,也不能用临数万遍来衡量,更不是用小聪明代替耕耘砚田的寂寞,必须以自己的智慧,清醒的大脑,最扎实的功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方能有真正的收获。一个好的碑帖,初始时只是视野中的印象,当对它产生好的感觉时,就非常想认识它,写它,研究它。从某种角度上来讲,临习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谓“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孙过庭语)。察就是读,读和临的比例应该是读、临参半,或者让其读帖的时间要更多一点,只有打好基础,方能入木三分。比如就《张黑女墓志铭》而言,其笔法特征多姿多变有天成之妙之趣,乃到精神飞动之美也。如果心中有了《张黑女墓志铭》的艺术特征,再用手去经过千锤百炼,朝临暮写,就一定能达到拟之贵似,察之尚精的境界。只有拟之贵似,才能以貌取神,达到以貌取神方能掌握取古化我之境地,方能厚积而薄发进入到书法创作的阶段。
    当进入到魏碑的学习创作阶段时,要不断地加强帖学方面的锻炼,如果具备了帖学的实力又有碑学的功底,才能把作品发挥到淋漓尽致,提高艺术造诣和创造力。如果艺术创造力贫乏,关键在于基本功还不够坚实,眼界不宽,在这种状态下,创作的作品格调也不会高。所以我认为写碑的人应该加强帖学方面的锻炼,只单一习碑没有帖学方面的功底是写不好碑的,因为碑和帖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中间的传承关系是千丝万缕,相辅相承,互为滋养。如果写帖学忽略了碑学的修养,线条和气韵会相对削弱。光习碑而不练帖,会演变成只具有山野之夫的张牙舞爪,缺失文人气质。碑的细微津道处,也是显现精神的所在。如能够恰到好处地刻画出来,就会味道十足。在这方面成功的大家比比皆是,清代大家包世臣、沈一默,当代天津著名书法大家孙伯翔等都是碑帖结合的成功之例。明白了这个道理,为此,我建议爱好者要在草书上坚实破胆,楷书写钟繇奠定基础,行书上要博取众家,从二王、颜真卿、米芾、黄庭坚等入手。
    当然,为了能更好地领会《张黑女墓志铭》精神,把它写得古雅超脱紧追晋风,那么溯源是决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追到它的源头,还原其本来面貌,才能了解它发展过程的实质,才能更好地把握它。魏碑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书法,我认为写得越古越好,紧追晋风,直到秦汉。所以对汉隶一课是必不可少的,要在其斑驳的线条和隶篆意味中寻本问津。像汉碑《张迁碑》、《礼器碑》、摩崖石刻《石门颂》和魏碑中的墓志造像、《张猛龙》、《始平公造像记》、二爨碑、龙门二十品等等。在同一时代背景下的碑中寻个性找差距,取长补短。清代康有为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具美。”《张猛龙》碑和《张黑女墓志铭》风格截然不同,《张猛龙》碑属雄强一路,下笔纵横,横扫千军大气奔放。《张黑女墓志铭》碑风貌幽雅,气质滋润雍容,点画含蓄。该碑刻工精良,侧锋契入,行刀由侧转中,刻工下刀如下笔,将方切利落和谐的统一在线条的运行之中,充分显示了此刻用笔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及灵活性。《张黑女墓志铭》不但用笔精、结构雅,同时在空间布白上主虚,以虚印实。这一方面缘于入笔的尖起,中行提笔的婉转,使转的轻慢,同时长横的大量运用,短竖的疏密相生,使整体的空间分割空灵隽永;更主要的是该碑行密字疏,字形横势舒展,章法布白疏朗旷远,单字中宫紧结,嵌于其中,绝无气松神散之感也。http://blog.163.com/sslhz20@126/blog/static/134207940201004102134449/?fromdm&fromSearch&isFromSearchEngine=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