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膜多久敷一次:专家惊爆内幕:中国首艘航母将装备24架J15战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8:06:31
   

专家惊爆内幕:中国首艘航母将装备24架J15战机!

 爱书斋 收录于2011-02-23   

 据9月26日出版的《参考消息》报道,最新出版的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透露,中国海军正在辽宁省葫芦岛附近的兴城建设航母飞行员试飞中心。

汉和指出,葫芦岛海军飞行员试飞中心的规模及建设方法,都比乌克兰在苏联时代修建的飞行员试飞中心要大及先进得多。中国为J-15舰载战斗机试飞修建了两个滑跳起降台,但乌克兰的航母试飞中心只修建了一个滑跳起降台。

汉和透露,葫芦岛海军飞行员试飞中心的机库是24个,反映中国首批J-15舰载战斗机的生产数量将是24架。换言之,中国第一艘航母装备的舰载战斗机数量将是24架,符合海军航空兵一个作战团的标准。

汉和根据卫星图分析指出,葫芦岛航母飞行员试飞中心极有可能修建弹射器,意味着中国存在更大的航母建造计划,为下一批的航母配备预警机等大型飞机。

网络上流传的中国海军航母想像图 

美国公开公布中国隐形飞机:歼15战斗机很突出!


美国军方公布了中国新一代重型战斗机正在进行试验的PS图片,中国这款重型空中优势战斗机歼—15,代号“暗戟”。据悉该图是在根据台湾间谍沃维汉提供的照片及参数PS而成(美军方表示避免因为展示原照片而激怒中国)。 歼15其实就是歼14的航母舰载型。

从图片观看,该战斗机性能非常强悍,采用比F22更加先进的等离子隐身技术,在追求最优势的气动布局的同时无需考虑飞机的隐身造型,完全是一款进攻型的重型战斗机,美国各大媒体纷纷质疑中国研制如此性能突出的战斗机意欲何为?

歼-15战斗机的原型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苏-33。

在上世纪70年代,面对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苏联海军在国家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需求下,开始装备“基辅”级中型航空母舰和“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同时又提出了研制大型多用途航空母舰的计划。

中国歼-15战斗机

新发展的航空母舰计划装备采用弹射起飞和拦阻着陆的舰载作战飞机,并为此对“米格”-23战斗机进行了舰载化的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海军舰载作战飞机的技术和战术性能,苏霍伊设计局在1973年提出了在研制中的T-10(苏-27)的基础上设计更为先进的舰载作战飞机的计划。

由于后来苏联在发展航空母舰弹射器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技术困难,短期内无法制造出可以实际应用的弹射器。在弹射器的研制进度严重落后于航空母舰舰体的建造进度的情况下,苏联海军被迫在第1批生产的使用常规舰载机的航空母舰上取消了弹射器设计。

苏霍伊设计局根据技术条件发生的变化,开始研究苏-27采用滑跃甲板起飞的可行性。在苏-27生产型1981年4月首飞1年后的1982年,随即开始用T-10-3原型机进行地面滑跃甲板起飞和拦阻着陆的试验。
为了进行舰载机从滑跃甲板起飞的试验,苏联在黑海克里木半岛的新费得罗夫卡机场建设了被称为“银针”的地面模拟甲板试验系统。“银针”系统完全模拟航空母舰的甲板制造,由起飞滑跃甲板、“斯维特兰娜”2拦阻系统和“电阻”无线电着舰引导系统组成。苏-27上舰前的地面试验工作都是通过“银针”的地面模拟甲板试验系统来完成。

1982年8月21日,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29K首飞成功,T-10-3在8月27号也从牵引系统上起飞成功,并于8月28号完成从滑跃甲板起飞的试验。首飞的滑跑距离不超过230米,起飞时速达到了232千米,起飞重量为18200千克,如果遇到航空母舰上甲板风的作用,T-10-3可以在142米的距离内完成起飞。

这时期的T-10-3与普通的苏-27在外形上基本相同(姘克夫同学认为该机最后于21世纪初被出售到中国,国内90年代的资料则记载为T-10K-7),当新生产的T-10-25号原型机在1984年开始投入试验工作后,苏-27舰载型的型号名称也正式被确定为苏-27K。

1983年,“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开始建造,T-10舰载机的试验工作进一步加快。1986年开始正式使用带前翼的 T-10-24和双座型T-10-Y2进行工厂试验。

T-10-24除了进行从滑跃甲板起飞的试验外,还初步进行了弹射器的试验,为后续采用弹射起飞方式进行了前期准备。在1989年9月“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开始试航前,苏-27K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全部的设计和试验工作,并对飞机起飞、着舰、空中加油和机翼折叠等技术进行了相当充分的试验。

1989年11月,苏-27K首次在航空母舰上着舰,被命名为苏-33型舰载战斗机。1993年开始交付的首批苏-33舰载战斗机,组建了俄罗斯海军第一支先进舰载机作战部队,使俄罗斯海军首次具有了可以和美国海军舰载机在质量和战斗力上相抗衡的海上空中作战力量。

苏-33的结构和苏-27S基本相同,为了改善飞机的升力特性,提高短距离起飞性能,对苏-33专门进行了改进设计。

该机的机身结构与苏-27基本相同,都由前机身、中央翼和后机身组成。为了满足舰载机采用拦阻方式着舰时所需要承受的5g纵向过载,对苏-33机身主要承力结构进行了加强。前起落架支柱直接与机身主承力结构联接,加强了前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并且改用了双前轮。主起落架直接联接在机身侧面的尾梁上。

通过加强的结构和液压减振系统,使主起落架可以承受在舰上拦阻着陆时6~7米/秒的下沉率。尾钩组件安装在强化的中央桁梁上,为保证飞机在大迎角状态下在舰上起、降的安全性,缩短了尾锥的长度,用电子设备代替了苏-27尾锥中的减速伞,尾钩连杆设置在尾锥的下方。
加拿大《**防务评论》7月号相关文章报道,综合驻北京的可靠权威情报判断,中国克隆的歼15舰载战斗机开始在5月试飞。整个试飞活动至少需要一年以上,如果一切正常的话。

 

歼15在2009年9月九制造完成,同年进行了滑行、机翼折叠试验等。但是权威的消息来源表示:2009年并未试飞。这一动向可能与第二批歼11B战斗机被海军、空军拒绝接收有关。为了慎重起见,歼15推迟了进入试飞阶段的时间。网络上公开了若干张歼15的起飞图片,其中一张图片明显看到前翼,尽管是模糊的图片,要伪造这样的模糊照片,是非常困难的。

可以确信,歼15是苏33不折不扣的克隆版。众所周知,苏33的前起落架为双轮设计,支架笔直,从图片上判断,歼15同样具备了这样的特征。雷达罩的涂装有所不同,试飞期间的歼11B的雷达罩颜色为黑色,歼15采用灰色。这样的区分是必要的,因为雷达的技能不同。

作为海军型战斗机,歼15的雷达必须追加空对舰武器的界面。尚不清楚第一架歼15是否安装雷达,一般而言没有必要。因为首架测试机主要用于飞控试验。

由于苏33采用14度滑跳起飞,因此尾椎进行了缩短,歼15完全相同。目前的结论是:中国显然通过乌克兰,不仅仅取得了T-10K试验机,而且极有可能取得了T-10K的维修图纸,完全照抄T-10K的机身结构。

从换色、浅绿色机身颜色判断,歼15使用的复合材料大致与歼11B、歼11BS相同,尤其是在垂直尾翼、机翼的部分。苏33因为是在上世纪80年代研制,1992年最后组装完成的,因此只使用极为少量的复合材料。这样看来,歼15的空重比苏33要轻。飞机推重比更大的结果,意味着载弹量的增加。

今年5月还发现沈阳机场进行了更为平繁的歼11B的飞行。歼11B在2009年试飞时因为发生震颤,而被空军拒绝接收。新的试飞显示:沈阳厂似乎对原来的第二批歼11B进行了改进。歼15试飞意味着该厂对技术问题恢复了一定程度地自信。

权威消息来源说,歼15依然使用俄式AL-31F涡扇发动机。作为新飞机,使用新发动机的风险更大。

从进口唯一的T-10K试验机,到2009年制造出第一架歼15,仅仅用不到五年时间,显示中国的克隆技术异常之高。如果飞机材料、雷达、航电技术达不到一定的独立技术开发的阶段,是无法克隆的。即使让美国的航空工业克隆苏33,可能也需要相当的时间。

预计在未来五年之内,新一代的歼11B、歼11BS、歼15都可能成为更加成熟的可量产战斗机;歼15试飞的最终完成,可能在2012年左右,前提是继续使用俄式发动机。2013年至2014年,歼15可能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它完全能够赶上国产航母的生产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