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衣人小方女朋友照片:一起读资治通鉴 / 小飞象9 / 第13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1:19:41

一起读资治通鉴共39页  作者:小飞象9 提交日期:2011-07-08 18:42
  公元前297年(芈槐跑路被抓回)
  1、前任楚王芈槐,趁秦国的监护人员不注意,想从秦国逃回楚国,可惜被秦国政府很快就发现了,秦国就发兵在通往楚国的各条路上设卡,芈槐只好从小路逃到赵国,赵国的主父赵雍刚好在代郡带兵打仗,其他人怕得罪秦国,不敢让芈槐入关。芈槐又只好逃往魏国,半路就被秦国抓回。
  2、 鲁国的鲁平公姬旅过世,儿子鲁泯公姬贾继位。
  
  公元前296年(芈槐归天,五国伐秦)
  1、 芈槐在秦国病逝,秦国政府把他的棺材送回出楚国,楚国的老百姓都可怜芈槐死在国外,都像对待亲人一样为他奔丧。各个诸侯国也纷纷对秦国表示不满,各国的王都不免兔死狐悲。
  2、 齐国、韩国、魏国、赵国、宋国联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蒲州的安邑县才回军。秦国把武遂还给韩国、把封陵还给魏国,与五国盟军和解。
  3、 赵国的主父赵雍到新占领的原中山国地盘巡视,又带兵跑到代郡。还西行与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楼烦王会面,向他们征兵。
  4、 魏国的魏襄王魏嗣过世,他的儿子魏昭王魏遫继位。
  5、 韩国的韩襄王韩仓过世,他的儿子韩釐王韩咎继位。
  
  笔者感叹:芈槐这糊涂老头,用句套话,只能是哀其不辛,怒其不争。芈槐的接班人芈横也是软蛋,别的国家都为他的老头子愤愤不平,出兵伐秦,楚国自己倒不动如山。
  
-
作者:小飞象9 提交日期:2011-07-09 11:40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儿女情长,饿死沙丘宫)
  1、 秦国的派遣将领司马错攻打魏国的襄城。
  2、 赵国的太上皇赵武灵王赵雍和齐国、燕国三国联军灭了中山国,把中山国的国君下放到肤施。赵雍回国后,大肆奖励有功人员,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放烟火,彻夜狂欢,一连五天五夜。
  3、赵雍把大儿子赵章封到代地,号安阳君。赵章为人向来奢侈,对弟弟赵何继任赵王心里一直都不服气。赵雍又把田不礼派去辅佐赵章管理代地。看到赵雍的安排,赵国总理肥义的朋友李兑,就劝肥义说:“赵章盘口大,小弟多,骄傲自大,对着大王的宝座是天天流口水,他的狗头军师田不礼,心狠手辣,对谁都不买账,两个人凑在一起,早晚搞出事情来。小人做事情向来只看到好处,不顾利害关系,这两个反骨仔肯定不久就要闹事。你做为总理,肩上担子重,靶子也大,他们要是闹事肯定先找你下手。你不如装病,让赵成担任这个破总理算了,至少不会引火烧身,乐得在家浇浇花,养养小蜜。”肥义说:“我这个总理是当初太上皇赵雍任命的,还嘱咐我:‘不要想东想西,一心一意辅佐赵何。’我是再三拍胸脯保证过的,现在却又担心田不礼这个反骨仔闹事,溜之大吉,我做不到。俗话说:‘活着的人面对死而复生的人都不惭愧,才算忠于职守。’我要兑现我对赵雍的承诺,就算死也不怕。我知道你说的有道理,也是为我好,但是我已经对赵雍有话在前,不可更改了。”李兑感叹说:“罢了,你自已好自为之吧,看来明年我是看不到你了”大哭着走了。
  李兑又三番两次跑去提醒赵成,要他防备田不礼反水闹事。肥义和信期说:“赵章和田不礼两个人表面上讲起来忠心不二,实际上一肚子坏水,凭着太上皇赵雍对他们的宠信,在外面骄横跋扈,我对他们两个非常担心,担心得觉睡不稳,饭吃不下,对待这类反骨仔不可以不防备。从现在开始,太上皇如果派人来召见大王,一定要先通过我,我实地看过没有危险,才让大王去。”信期说:“好的。”
  太上皇赵雍让赵何主持群臣开会,自己在旁边暗中观察,看到大儿子赵章瘪踏踏的向弟弟赵何朝拜,屈于弟弟之下,觉得赵章很可怜。就想把赵国分成两个国家,让赵何在邯郸称王,赵章在代地称王,想来想去,一时拿不定主意,就不了了之了。过了几天,赵雍和赵何爷俩到沙丘旅游,爷俩晚上分两个行宫安歇,赵章,田不礼一看机会来了,就派人向赵何传令,谎称赵雍让赵何去见他。总理肥义就先跑去赵雍的行宫了解情况,结果一进去就被杀了,信期就拿着赵何的令牌攻打赵章和田不礼。不久,李兑、赵成带着大批人马从邯郸赶到沙丘,三下五除二,把赵章和田不礼给宰了,连他们的小弟也给杀得干干净净。赵何立马任命赵成为总理,封号安平君,任命李兑为最高法院院长。赵何这时候年纪还小,国家大权都操在这两人手中。
  赵章败退的时候,逃到赵雍的行宫,赵雍念着父子之情,开门把他藏了起来,赵成、李兑就把赵雍的行宫给包围了,赵章抓住被宰后,赵成和李兑就商量说:“我们为了抓赵章,把太上皇给围了,如果我们退兵放太上皇出去,我们肯定会被抄家灭族。”所以,两人就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带兵围困赵雍的行宫,下令说:“宫中的人谁最后跑出来就灭他的九族。”宫里的太监、宫女等一听,立马都纷纷逃了出来。又派亲信守住各个门口,赵雍出出不来,吃的东西又没有,饿得抗不住,连沙丘宫里面树上的鸟蛋都找出来吃了,估计蟑螂、老鼠更是吃了不少。三个月后,赵雍实在找不出吃的东西了,终于饿死在沙丘行宫。确认赵雍死后,赵国政府才发丧并告知各个诸侯国。
  赵雍原来是让大儿子赵章当接班人,后来娶了吴娃,宠爱得不得了,为了吴娃,几年不出宫,生了儿子赵何,就把原来的接班人赵章给废了,让赵何当接班人。吴娃死后,赵雍对赵何的宠爱也淡了,又回过头来怜爱原来的接班人赵章,想让两人都称王,犹豫不决的时候,赵章田不礼发动了政变,结果把赵雍自己也给填了进去。
  4、 秦国的楼缓被免去总理职务,魏冉继任。
  
  笔者感叹:看来前面2次说中山国灭是错误的,这一次才是真的灭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赵雍这样的一代英主,居然把命丢在儿女情长上,落个饿死的下场。赵何也不是好东西,老爸被围了三个月,居然装聋作哑,不闻不问,赵雍的两个儿子看来都是白眼狼。大家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你看,赵武灵王就是太多情,结果被饿死宫中,生在帝王家,顶着无上的权力,不无情也不行啊。这里的肥义我觉得也是个傻大缺,既然都知道赵章早晚闹事,为何还没有武备呢,只带三两个人就跑去察看情况,结果是成送上门挨宰的羊枯。赵成和李兑,就是成熟的政治家了,既为了自己不能放出赵武灵王,又能揣测出新主子的内心灵魂深处的想法,不动声色就把新主子想干,但是不能说出口的事给办了。
  
  
   作者:小飞象9 提交日期:2011-07-09 16:00
  公元前294年
  1、 秦军在解县打败魏国军队。
  
  公元前293年(白起初登场,杀敌二十四万)
  1、 韩国的公孙喜联合魏国军队攻打秦国。秦王赢稷的舅舅魏冉推荐白起(当时担任左更)代替向寿领军出战,白起果然不负魏冉所望,在尹阙大败韩、魏两国联军,斩首二十四万级,俘虏了韩魏联军统帅公孙喜,还趁胜追击,攻占了五座城市。秦王赢稷把白起提拔为国尉,以表彰他的战绩。
  2、 秦王赢稷趁着白起大胜,派人送信给楚王芈横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将联合各诸侯国攻打楚国,希望你整顿好军备,让我们痛痛快快的打一仗。”芈横接到恐吓信后,被吓得小心肝扑通扑通的,只好向秦国低头,用和亲的手段换两天太平日子。
  
  笔者感叹:看到芈槐的下场,各国好像也难得对秦国硬气了一点,接连结盟攻打秦国,可惜各国的将帅不争气,对上秦国,及时人力物力资源占优势,也难得省一场。历史上最大的杀人王白起登场了,白起的亮相也太吓人了,一次战役就斩首韩魏联军24万人,当时的总人口才多少啊!
  
  公元前292年(司马光替楚人不平)
  1、 楚王芈横向秦国迎娶老婆。
  司马光评价说:“秦国真是他妈的不是东西,杀人家的老子,还要要挟人家的儿子,楚国也是软蛋,父仇不敢报,还得娶仇人的女儿当老婆。奶奶的,如果楚国大王如果有出息,再有一两个能干的大臣,秦国就算再强大,也不至于被人如此欺负!还是荀子说得好:‘有道,就算地盘只有方圆百里,也能独立于世,无道,就算楚国有方圆六千里地还得受仇人的欺压。’所以当老大的如果没有‘道’,就算势力再大也是白搭。”
  2、 秦国的总理魏冉因病辞职,外籍人士烛寿继任。
  
  笔者感叹:秦国经公孙鞅变法之后,好像就没打过败仗,无论谁到秦王,都是百战百胜。司马光的评价笔者不敢苟同,如果司马先生活着我就想问一句,不知其他六国对上秦国一败再败,是否是君无道,臣无能所致,司马光先生可是向来看秦国不顺眼的。秦强大是无道,楚国软蛋也是无道,除了虚无缥缈的尧舜禹,到底要这样才算有道。还有司马光自己所处的北宋时代,宋朝也经常百辽国,甚至小小的西夏欺压,不知道司马光老先生是否承认,是北宋的君无道,和他这些大臣无能。儒家在文化普及率不高的和平年代,还能起着维护皇权和愚民的作用,以此安定社会秩序,碰到乱世还得靠兵家、纵横家。一句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道尽了儒家在武力面前的无能。看看秦国,就是魄力大,又是一个外籍人士担任总理,有点曹魏的唯才是举啊。
  
  
作者:小飞象9 提交日期:2011-07-10 18:17
  公元前291年
  1、 秦国攻打韩国,占领宛县。
  2、 秦国的外籍总理烛寿被免职,魏冉再次担任总理。
  
  公元前290年
  1、 魏国和韩国为了多吃几年的安稳饭,魏国主动割让河东四百里土地给秦国,韩国割让武遂二百里地给秦国。
  2、 魏国的芒卯靠谄媚奸诈上位。
  公元前289年
  1、 秦国大将白起、司马错攻打魏国,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帜县,攻占大小61座城市。
  
  笔者感言:魏国和韩国打着给芈槐出头的名义,难得结盟一次讨伐秦国,还获得了一点小利,秦国难得吐出一些地盘还给韩魏,可惜各国的结盟是暂时的,秦国的报复是永远的。分别被秦国虎狼之师逐个击破,,韩、魏外无他国的军事支援,内无通达的体制,贤达的大臣,敢战的兵将,落得个一败再败,割地求和的下场。同时也说明一个道理,投降是永远不可能获得和平的,和平也是强者的专利。
  
  
-
作者:小飞象9 提交日期:2011-07-12 12:40
  公元前288年(虚名不如实利)
  
  1、这一年的冬天,十月份(农历),秦王赢稷自称西帝,为了减少称帝带来的风险,赢稷还派魏冉封齐王为东帝,还想借此和齐王结盟,共同出兵攻打赵国。刚巧,苏代从燕国到齐国访问,齐王就向他请教道:“秦国派遣魏冉封我为东帝,你看我该这么办?”苏代说:“你表面上答应下来,但是不要昭告天下,如果赢稷称帝,天下舆论没有什么不良反响,你再跟着正式称帝。如果赢稷称帝,天下舆论凶凶,恶评如潮,你就不要称帝,乘机收取天下的民心,这样做对你最有利。至于攻打赵国,还是攻打施行暴政宋国获利更大吧?其实,大王放弃帝号这个虚名,收取天下民心,出兵攻打施行暴政的宋国是最实惠的,灭了宋国后,楚、赵、魏都会感到害怕,而秦国却会因为一个称帝的空名,被天下人讨厌,这样做可以用虚名获得实利。齐王采纳苏代的建议,当着魏冉的面称了两天东帝,等魏冉一走,又把帝号拿掉。等到十二月,齐国的吕礼跑到秦国,赢稷才知道齐国的把戏,只好也跟着把帝号去掉。
  2、秦国攻打赵国,占领杜阳县。
  
  笔者感言:看了这段话,学了一招,虚名不如实利啊。其实很多有识之士也都这样做,比如朱元璋就采纳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务虚,务实的战略。还有曹操,终其一生不称帝。我们时下很多暴发户,黑老大,就是因为太好虚名,惹得政府不高兴,结果某个大人物一发话,完蛋。作为小老百姓也一样,无论在单位也好,在农村也好,只要前提没有利益,尽量低调。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3914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