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续唐允痕痕思夏txt: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7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0:35:05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1-07 09:56
    --------------------------------------------------------
  第四十七句 信使可复(1)
  
  最佳衡量标准是金子
  
  “信使可复”的意思是:敌对双方互相派去送信的使者应该能够安全返回。
  上面的解释很合理吧?但这种解释是极端错误的。佛家所谓 “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即同魔说”,如果把这句单拿出来,这种解释或许还能凑合着蒙人,但是联系起上文来,就能发现问题了:前面几句一直在讲个人修养自我改造问题,到了这一句怎么跳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上去了呢?
  其实,这句说的是个人修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诚信。《论语》中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句,可能是这句的原始出处。信,诚实,不欺骗,守信用;复,古本《千字文》作“覆”,指审察、查核,正常语序应为“使信可复”,意思是说要诚实守信,说话做事要经得起考验,吐口唾沫钉个钉儿,不能满嘴跑火车,管说不管做。
  前面我们说过,儒家的“五常”依次为“仁、义、礼、智、信”,儒家经典中没有说明这样排序的理由,也没有声明过“排名不分先后”。那么“信”这么重要的一“常”为什么连前三甲都没进去,只能屈居倒数第一呢?
  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仁、义、礼”是哲学思想层面,是思想内部运动的核心,“智”是表示能力所显示的价值规范,本质上讲也属内部的范围,而“信”则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为了实现前面四“常”而必须遵循的要求,属于核心思想的一个外部表征。所以,“信”不是思想内核的本身,而对思想内核的反应,所以放到最后。这种解释类似于“瓶碰盆、盆碰瓶”一样绕,貌似很高深、很有学问,结果是让人觉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还有一种简单易懂的解释:“信”是道德境界的最低层次,即道德底线。比如你跟别人借了钱,由于利令智昏而想赖账,处于不“智”的状态,但是只要你坚守着“信”的底线,最后还是不得不还钱,使你仍能留在道德人群之中。
  说到诚信,我们常常错误地使用“一言九鼎”这个成语。为什么说“错误”呢?让我们看看这个成语的来源和意思吧。《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说,秦国派兵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救,平原君想在自己的门客里找“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一起去,也就是想带二十个能打能闹的、能蹦能跳的、能说会道的、能扯会捞的帮手。结果只找到了十九个,还差一个,这时一直没有什么突出表现的毛遂自荐前往。到了楚国,作为替补登场的毛遂力挽狂澜,连蒙带唬,迫使楚王同意救赵。平原君赞扬毛遂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个典故被提炼为成语“一言九鼎”,比喻一句话能够产生极大的力量、起很大作用,和诚信一点边都沾不上。
  历史上在重信守诺方面名气最大的,莫过于西汉的季布,“一诺千金”这个成语说的就是他。但是,季布的名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叫曹丘的人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炒作的结果。《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中记载:“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於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於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这个曹丘是个超级大忽悠,基本是以忽悠别人赚钱为生的(“数招权顾金钱”)。他死皮赖脸从季布的老朋友窦长君那里要了一封推荐信,在明知到季布讨厌他的情况下,还是去拜访,充分体现了一代大忽悠不把你忽悠瘸绝不罢休的坚定信念。曹丘果然有独门秘籍,见了季布就开始忽悠:“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你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有名气嘛?我们都是楚地人,老乡见老乡,钱往口袋装。就是因为我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才让你的大名天下皆知,你说我对你有多重要?干嘛还这样不欢迎我呢!”听了这几句话,季布立马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了,很高兴地请曹丘住了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送上丰厚的礼物,什么自行车啊、手表啊、红包啊,全都送给曹丘。所以说,季布名声大震,都是曹丘帮着忽悠的结果。
   汉朝以“布”为名的人有好几个,如汉初的季布、栾布、英布、汉末的吕布。为什么要以“布”为名呢?可能是因为出身比较卑微,《史记》中说栾布“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说英布“秦时为布衣”,这两位都是只能穿麻布衣服的老百姓。英布因为受过黥刑,所以又叫黥布。黥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刺字涂墨,以示惩戒。后来这种既能解痒又有个性的刑罚被废除了,但是有些人觉得皮在痒,就找人在自己身上刺字涂墨,美其名曰“文身”。季布的出身无据可查,吕布的出身史书上也没有记载,根据吕布老家内蒙古五原县当地的传说,吕布的老妈黄氏为在染织作坊的布匹上生下吕布,因而得名。那么吕布的字“奉先”又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解释说:送礼的时候先送上点布料等便宜的,算打个前站,然后再送贵重的。比如《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 》中,郑国商人弦高看见秦国军队,为了稳住秦军,弦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就是以四张熟牛皮作引礼,再送十二头牛犒劳军队。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布”为用手洒播,向下之意,“奉”为用手捧着,向上之意,字和名相呼应。
  曹丘忽悠季布的那句很可能是编造的楚地谚语中说的是“黄金百”,后来怎么放大使倍变成“千金”了呢?这要归功于大诗人李白,他在《叙旧赠江阳宰陆调》写了一句“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错刀”并不是刀,而是西汉末年王莽铸造的一种货币。错刀币上铸有“一刀平五千”五字,其中“一刀”二字是用黄金镶嵌而成的。错刀币每枚值五铢钱五千,双错刀即万钱,合黄金一斤。现在谁家里要是收藏着一枚错刀币,那可真是价值千金了,赶紧回家问问老人有没有,没有也不要失望,下次去西安、洛阳一带旅游的时候带把铁锹,找个没人的地方挖一挖,说不定就挖出个一枚半枚的。
  一直以来我们都处在物质并不丰富的条件下,所以凡事都要先算经济账,问一下值多少钱,始终作为财富代表的金子因而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对人对事的评价。金子这东西真是好东西,比大熊猫都可爱,从古到今一直都是人见人爱,不管什么东西,人们都喜欢以金子为标准来衡量一下,如“一诺千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浪子回头金不换”等等。信守诺言、光阴、改过自新这些“东西”,千金也罢,寸金也好,只能说明其珍贵,而不是它的标价,你非要给它标上这个价出售,物价局那关你都通不过。
  吕僧珍是南朝梁代大臣,与周兴嗣同朝为官。他秉性恭慎,为官严谨,不为亲友谋福利,不占用公地扩建私宅,品德受人敬重,就是这样清正廉洁的人也受都了金子的影响。《南史 吕僧珍列传》中载:初,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及僧珍生子,季雅往贺,署函曰“钱一千”。阍人少之,弗爲通,强之乃进。僧珍疑其故,亲自发,乃金钱也。遂言于帝,陈其才能,以爲壮武将军、衡州刺史。将行,谓所亲曰:“不可以负吕公。”在州大有政绩。
  宋季雅从南康郡罢官回来,花了一千一百万把吕僧珍隔壁的住宅买了下来。吕僧珍说你这个傻缺,被人家黑了吧?北京的房价也没这么贵啊!宋季雅说:“我花一百万买房子,一千万买您这位好邻居。”这段故事经常被一些房地产商用来做广告用,告诉大家买房子要找好邻居。但是从故事的续集来看,宋季雅的目的远非找个好邻居这么简单。吕僧珍的儿子出生,宋季雅去祝贺。看门的看到他带的红包上写明了里面是一千文钱,就死活不让他进门,说如今打发叫花子都不是这个价了,你这点钱啊,连猪肉都买不了几斤!好说歹说总算进了门,吕僧珍打开红包一看,里面不是铜钱,而是金币!在金子的作用下,一向公私分明的吕僧珍向梁武帝推荐宋季雅当官,宋季雅在任上干得还不错。
  如果吕僧珍不是梁武帝宠信的重臣,宋季雅还会花大把的冤枉钱买隔壁的房子吗?如果宋季雅不送那一千枚金币,吕僧珍会推荐他做官吗?可见,金子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过,虽然宋季雅的行为炒高了当地的房地产价格和送礼的最底限额,但是好在其人品还不错,能为老百姓谋福利,至少没祸害老百姓,吕僧珍原来的邻居也因而发了财,还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千金买邻”的成语。可怕的是,谁知道他的这个当官技巧现在已经被多少贪官污吏给活学活用了?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1-10 16:53  第四十七句 信使可复(2)
  
  低层次人群才讲诚信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哪个子曰的呢?如果你去查成语词典,得到的答案肯定是孔子曰的。但是如果认定这个成语的知识产权属于孔子,则有断章取意之嫌,因为孔子说完这六个字之后,又加了带有转折语气的半句话。
  这六个字出自《论语 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这一段讲的是子贡向老师请教关于“士”的标准问题。关于古代“士”的概念,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后的“多士寔宁”一句中会详细了解。孔子把“士”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的“士”是那些对自己说了但做不到的行为感到羞耻、能够代表国家搞好外交工作的人。这种划分标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那时候诸侯国林立,最需要的就是外交人才,所以孔子把这样的人才列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的“士”,是那些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在当地有良好口碑的人才,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只能作为第三类人才。“硁硁然小人”是什么意思呢?指见识浅薄又非常固执的人,这里的“小人”不是与“君子”相对应的那种意思,而是指难以委以重任、不能干大事的人。最后一个等级的“士”,就当时那些只关心自己能拿多少工资的公务员,孔子认为这些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斗”和“筲”分别是古代量粮食和盛饭的器具,斗筲之人,指那些器量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孔子对人才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在想找出几个第一等级的人才,简直比找优秀足球球员都难。对于在今天看来已经十分难能可贵的、能够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这类人,孔子认为那是小儿科、是低层次的。
  这个成语还有一个“子”曰过,这个“子”姓墨。《墨子》中说:“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这两句话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言必信,行必果”的重要性,而且墨子没有像孔子那样高标准严要求,他对“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持很明确的肯定和不太强烈的表扬态度。
  对比一下孔子和墨子对待“言必信,行必果”的态度,我们觉得还是人家墨子比较正面和积极,这个六字成语的知识产权应该归墨子,成语词典中说的出处可能有问题呦!
  但是这六个字很可能是孔子先说的,因为墨子是在学习了儒家的东西之后,逐渐对儒家烦琐的礼乐感到厌烦,就脱离了儒家,自己别开天地、另起炉灶,创立了墨家学派。另外,《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墨子“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所以墨子晚于孔子的可能性很大。更重要的是,先秦时期墨学的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但是从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就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主流,墨家思想的地位难以与之匹敌,因而人们更愿意相信这个成语是出自儒家而不是墨家。到了下下句,墨子就会粉墨登场唱主角了,现在暂时让他在后台化化装、吊吊嗓子吧。
  孔子虽然认为只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属于低层次人群,但这并不表明孔子不重视“信”。《论语 为政》中说:“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读“泥”音)和軏(读“月”音),都是指古代车辕和横木相连接部分的零件,少了这种零件,车就没法走了。孔子认为一个人要不讲信用,那怎么说他好呢?顶多算个植物人,就和缺少了关键零件的破车一样。
  与“信”在五常中的排名相适应,儒家认为“信”是最基本的、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孟子发展了孔子的理论,《孟子 离娄下》中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认为不能拘泥于诚信,为了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不讲诚信的。比如说在两军打仗的时候,目的是克敌制胜,讲的是兵不厌诈,玩的是计谋策略,如果这个时候还讲诚信,那就不用打了,干脆直接投降或自杀算了。所以讲诚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要在更高道德标准的约束下学会变通。孟子的这种观点,和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说的“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是相类似的。
  孔子可能不会想到:两千多年以后的今天,这个社会上到处都是缺少了关键零件的破车。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关注,但是“修破车”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以前总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成语,并不十分理解,反正听人家说这么过,咱也说呗,显得咱挺有水平似的。现在面对舆论上铺天盖地的诚信大讨论和并没有多大改观的社会诚信现状,终于明白了。道德问题不像法律问题,能够立竿见影、令行禁止,而现代社会道德和法律制度体系日益分离,一些道德规范不再被法律所接纳,很多时候道德仅仅作为一种社会舆论存在,对人们的行为影响有限。在我们这样一个仍属于“大政府、小社会”的国度里,诚信建设也主要靠政府主导,我国的“政府主导型“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一直处于起步阶段,更可怕的是,有时候政府也不将诚信!
  真是急人哪!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着急上火也没用,到头来也是自己买撤火药——还可能买到假药。不能要求别人诚信,那就要求自己吧!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经常被骗,就像有一首歌中唱的“不敢勉强你,只好为难自己”,结果是“我一言难尽,忍不住伤心”。怎么办呢?只好按照孟子说的做,不拘泥于诚信,看清情况再说,无害人之心,有防人之念嘛——真是愁死我了,讲个诚信都这么累!好在如今诚信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道德标准,虽然仍停留在口头阶段,但是至少让我们这些低层次人群看到了一丝希望。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47.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