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樱桃苗那里有售: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3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5:22:19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共129页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18 17:27
  爱自己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一句已经引用了两次,那么这句名言是怎么来的呢?这就又要说到孔子他老人家了。
  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中记载: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鎌,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小绝之,失之三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翻译成白话,大意是这样的:孔子坐车路上行,忽听前面有哭声。孔子就说:“快点走,前面有道德高尚的人。”走到面前一看,原来是皋鱼。他披着粗布衣服,手里攥着一把镰刀——如果再拿把斧头,就成无产阶级革命者了——在路边啼哭。孔子下车来跟他说:“你家又没有死人,一个大老爷们在路边哭,丢不丢人啊?”皋鱼说:“我犯了三大错误:年轻时去游学,而亲人在此期间去世了,这是第一个错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不愿去辅佐国君,这是第二个错误;和人交往少而没有朋友,这是第三个错误。树木想安静一会,而风却不停地吹动它,子女想奉养父母,而双亲已经不在了。时间一去追不回,亲人去世孝敬谁?我还活个啥劲儿呢?拜拜了您哪!”于是站在那里不吃不喝,像枯树一样死去。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引以为诫,记住其中的道理啊。”于是,好几个弟子告辞回家奉养亲人去了。
  这个典故被称作“皋鱼之泣”。皋鱼是否“立槁而死”并不重要,哀大莫过于心死,活着那么痛苦,死了反而解脱。但是,皋鱼的自虐行为并不符合儒家的观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认为爱惜自己是孝的开始。
  在西方,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也提出类似的观点:“自爱始终是很好的,始终是符合自然的秩序的”、“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要爱自己,我们爱自己要胜过爱其他一切的东西;从这种情感中将直接产生这样一个结果:我们也同时爱保持我们生存的人”。
  虽然儒家认同“天赋圣权”,而卢梭则坚持“天赋人权”,但在人要自爱这一点上,两者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为什么是“表面上的一致“呢?因为儒家的自爱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出发,而卢梭的自爱则从自然秩序的角度出发。
  由于从属于不同的文明体系,东西方对待自爱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决定了对待自己身体的意识和方式也不同。西方不仅爱惜身体,而且研究身体,创立和发展了解剖学,在外科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我们的祖先在爱惜身体方面走入了歧途,任何损伤身体的行为都是不孝,连理头发剔胡子剪指甲这些个人卫生问题都不能轻易搞,除非用来向君主和双亲表示忠和孝。
  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记载了“割股奉君”的故事:“晋文公重耳亡,过曹,里凫须从,因盗重耳资而亡,重耳无粮,馁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后能行。”说的是春秋时期晋献公宠幸骊姬,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逃亡在外,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一同逃难的介子推端来一碗肉汤,真是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重耳一口气把肉汤喝了,吧嗒吧嗒嘴,问介子推还有没有了?介子推指着自己一条包成粽子的大腿,很悲壮地说:“有!全在这呢,不够吃还有另一条! ”重耳感动得啊,眼泪哗哗地。可惜过了十九年,重耳当上晋国的国君之后,把介子推的功劳给忘了。
  古代还有很多“割肉奉亲”的事例,如《宋史 孝义传》中说:“杨庆,鄞人。父病,贫不能召医,乃刲股肉啖之,良已。其后母病不能食,庆取右乳焚之,以灰和药进焉,入口遂差,久之乳复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人的孩子能吃苦,杨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父母都生病了,但是家里穷,既没有医保,也没人给报销医疗费,所以看不起医生住不起院。为了尽孝,杨庆只好割自己身上的肉来给父母吃,谢天谢地,总算有点作用,没白遭洋罪。
  古人对身体发肤的重视,所以古代的刑罚主要是通过摧残身体来达到惩戒和恐吓的目的,重的五马分尸、凌迟处死、轻的也要剁胳膊砍腿、打屁股刺字,这些残酷的刑罚慢慢被废除了,但类似于当年行肉刑的场景现在每天都在美容院里上演。由于头发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一样重要,于是古人就发明了“髡刑”。这是一种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的刑罚,最初是周朝为了照顾王族等特权阶层的,如果他们犯了应该判宫刑的罪,就以髡代宫,以保证特权阶层能够不断繁育特权后代,到秦代开始推而广之,使广大人民群众也有幸享受一下这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刑罚。
  除了受“髡刑”的人之外,一般人是不能、也不愿意随便剪头发的。读三国时看到曹操割代首一段,会觉得老曹这家伙真滑头,但在那时候,这样做算是很严重的自我惩罚方式了。清朝初年,清政府强制汉人剃发,这一违背儒家经典理论的政策激起了强烈的反抗,但是最后还是没辙,毕竟头比发重要得多,留头比留发划算得多。
  由于头发不能随便剪,导致中国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专业的理发师,直到清军入关后,民间有了剃头的需求,才诞生了剃头匠这个行当。俗话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剃头匠一般是这样带着他的工具的:扁担的一头挑着一桶热水和洗头用具,另一头挑着一个装着剃头刀、零钱等物件的小柜子。
  古代人不剪发,顶多自己私下弄几下,头发越来越长怎么办呢?还是盘起来吧,省得吃饭时头发掉汤盆里。男子的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戴上帽子;女子到十五岁要举行笄礼,也是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够了这个岁数的男女就是成年人了,可以谈婚论嫁了。《礼记 曲礼》中说:“女子许嫁,缨。”就是说女子订婚之后,便用缨束发,以此表示自己已经是有主的人了,你就不要问“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了。这个缨的作用,相当于现在一些地方立着的那些写有 “XX重地,闲人免进”字样的牌子。直到成婚后,新郎才会亲手从她的头发上把缨解下。所以,那些“结簪束发”的女子都是马上要成为人妇、跟单身生活说再见的,据说“结束”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到了唐宋时代,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之前要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这称为“合髻”。
  头发太长的问题解决了,那么古人用什么洗头呢?《左传 哀公十四年》中有这么一段记载:“陈逆杀人,逢之,遂执以入,陈氏方睦,使疾,而遗之潘沐,备酒肉焉,飨守囚者,醉而杀之,而逃,……”说陈逆杀人,被掌权的大臣阚止看见并将其逮住关了起来,老陈家哥几个一商量,让陈逆装病,拿着洗头的“潘”送给守卫,还送上好酒好肉,陈逆在守卫洗干净、吃饱喝醉之后将其杀掉,逃了出来。“潘”是个什么东西呢?《说文》中说:“潘,淅米汁也。”就是淘米水,我小时候在农村就用这东西洗过头,相当于现在的高级洗发水。这种洗发水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简单有效,洗发护发亮发三合一,因而得以流传了几千年。
  前些年有个洗发水品牌,请周润发拍代言,虽然现在那个品牌的洗发水已经找不到了,但是那个广告中周润发给一个美女洗头的画面还是让人记忆犹新。为自己爱的人做一点事情是何等的幸福啊!给她洗头发、给她倒杯水、喂她吃水果,这些日常温馨的画面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爱你等于爱自己!
  - 作者:relocation 回复日期:2007-10-19 10:29:16 
    有个问题,
    介子推好像是拒绝重耳的封官加爵,还和母亲隐居到山上,
    重耳让手下去寻找, 结果这个手下想出放火烧山的馊主意,
    把可怜的母子俩烧死了, 重耳为了怀念介子推,在这天全国禁火,
    称为寒食节,也就是清明节了
  ————————————————————————————
  谢谢指正和补充!开始重耳封赏了别人而把他忘了,这是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的主要原因。
-
作者:望于江湖 提交日期:2007-10-23 11:16  第四十一句 女慕贞洁
  
  贞,《说文》的解释为:“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所以其原意为占卜,“贽”就是见面礼,你去找人占卜,不带点见面礼怎么行啊?后来假借为“正”,表示端方正直。《周书 谥法》中说:“清白守节曰贞。”《史记 田单列传》中说:“贞女不更二夫。”如果在女权社会,这句恐怕要改成“贞男不更二妇”。
  洁,应为“絜”,清白之意。“洁”最初读“吉”音,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后来成为“絜”与“潔”的简化字。
  贞洁,封建礼教所提倡的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观念。
  
  
  花容月貌为谁妍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在绝大多数时间内,男人都是占据社会的主导和统治地位的,虽然上古时期曾经存在过过母系氏族社会,但后来还是被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有学者称,即便在母系氏族社会,女性也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能够在社会中占支配性位置,其地位不可能高于男性;更有观点认为:母系氏族社会根本就没有广泛地存在过。
  人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以后,男尊女卑的意识就开始萌生了。到了周代,这种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孔子在《周易 系辞》一开头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也没什么问题,但后面又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也有人认为,孔子的“男尊女卑”观点并不是轻视女性,而是说男女有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从”、“四德”也是在周朝出现的:《仪礼 丧服 子夏传》中说“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 天官》中说“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本来这是宫廷妇女的教育标准,教育好了之后随时供最高统治者享用,属于“宫廷秘方”,后来流传到民间,并与“三从”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对妇女道德、行为、能力和修养的标准。
  从文献资料以及《诗经》等文学作品的内容来看,周代对妇女的行为控制是松弛的、理性的,从秦汉开始,对妇女行为规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里,道德观念和政治紧密结合,使女性的地位越来越低,到明清时期已经低到海拔以下了。如果你读过《明史 列女传》,你就会发现,这明明就是一部女性自杀记录:该传共记录了二百六十五个女性,其中一百三十九人自杀。
  “男尊女卑”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上普遍重男轻女,对男性和女性的道德及行为要求采取双重标准。对女性的“贞洁”要求,主要是两条标准:婚前不失身,婚后不改嫁。男性则不必理会这个要求,有地位有因子的人可以一妻多妾,可以续弦,可以寻花问柳,像唐代元稹,婚前对崔莺莺始乱终弃之后还写小说炫耀于后世。
  那么这两条标准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就沿着儒家理论的发展脉络来追索一下。
  上溯到周代,孔子的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成了轻视女性的儒家理论基础之一。对于孔子说这句话,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而且这句话是在特定语境下说的,很可能是特指而不是泛指。
  之后孟子又说了一句“男女授受不亲”,被后世作为男女相处的行为标准。其实,严格地说,说这句话并不是孟子说的,而是《孟子》说的,说这话的时候也不是想刻意去规范男女关系,而是在辩论。《孟子 离娄上》中是这样记载的: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淳于髡是当时齐国著名辩士,在辩论界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他问孟子说:“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符合礼节吗?”孟子说:“这么弱智的问题,我都懒得理你。” 淳于髡又问:“假如你嫂子掉在水里,你会用手去拉她一把吗?”孟子说:“嫂子掉在水里都不去拉,你还是人吗?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节;嫂子掉在水里用手去拉,这是权衡变通。”淳于髡说:“现在整个天下都掉在水里了,先生不去救,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整个天下掉在水里了,要用‘道’去救;嫂子掉在水里,用手去拉就可以了。你难道要我用手去救援天下吗?”
  如果说孟子反对男女接触,那就是冤枉老孟了。别说是古代,就是现在我们在一些公共场所看到某些男女的激情演出也会觉得不舒服,要亲热回家再搞也不迟啊,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拿出来现眼的,这么多电灯泡照着,你们也好意思?“男女授受不亲”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明礼节,是对交际场合和公众场所的男女行动的要求,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双重尊重,而私下里人家做什么谁管得着啊?所以,在必要的场合下需要注重礼节,这是文明,而在生死攸关的时候还去考虑什么礼节问题,简直就是豺狼。儒家并不主张一条道跑到黑、一棵树吊死,孔子和孟子在实际行动中都非常重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权衡变通的。
  可惜,孟子的这句话被误解和利用了几千年,直到我上小学的时候,男生和女生还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不会有任何交流,否则会遭到学校小舆论的谴责。当时的老师想了个高招:男女生两人同坐一桌,结果课堂秩序大好,除非因为“三八线”问题吵架外,小男孩和小女孩一般是老死不相往来的。
   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强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和“存天理、灭人欲”的高标准严要求。
  第一句话出自朱熹编著的《河南程氏遗书》,是北宋理学家程颐与别人对话中说的:“或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娶,如何?’伊川先生(就是程颐)曰:‘然!凡娶,以配身也。若娶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又问:‘人或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其实,程颐这段话是针对男女双方说的,男人娶寡妇以及寡妇改嫁,都是失节行为,一个人即使贫困致死,也不能失去品节:男的就算饿死,也不能傍个寡居的富婆;寡妇就算饿死,也不能去傍大款。
  第二句出自《朱子语类》“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但是朱熹先生自己的“人欲”却十分高涨: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弹劾朱熹,其中有这样的罪状:“又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偕行,谓其能修身,可乎?冢妇不夫而自孕,诸子盗牛而宰杀之,谓其能齐家,可乎?”皇帝震怒,朱熹赶紧上表谢罪,说自己“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
  明代开始,女子贞洁之风大盛,朱熹这两句话被统治阶级利用并发扬光大,守贞女子不仅会得到表彰,还可以免除赋税,其作用和影响不断增强,由无意识的潜移默化,变为有意识的行政干预,进而形成谴责失节和再嫁的社会舆论,成为震慑、束缚和残害女性的工具。
  有学者认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的可不是禁欲,而是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一种理智要求,朱熹也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并不是笼统地倡导无欲,只是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而已。对于我等没有仔细研读过朱熹著作的人,难以认清老朱是真学者还为伪儒士,反正他这一套后来被那些想要控制人们思想的统治者利用,演化而成禁欲主义了,而且是专门针对女性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女性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阳光明媚,妇女开大会,谁说妇女没地位——呸!那是万恶的旧社会!”但是由于旧观念的影响和男女生理上的差异,重男轻女的意识仍普遍存在,实现男女平等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恐怕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漫长。不过,也有动摇人们重男轻女观念的新人新事,比如某届“超女”的冠军,就以其成功经历强有力地证明了这样一种观点:“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样!”
  “贞洁”二字使多少女性丧失幸福、寂寞终老,面对没有感情的婚姻也没有反抗的余地,被抛弃或成了寡妇就只能红颜守空尘、孤独待白发。不过,也有发自内心的守贞之例,如在“鳞潜羽翔”一句中讲到的秦嘉的妻子徐淑。这里还要说另外一个女子,是三国时期的夏侯令女。
  《资治通鉴》卷七十五中记载:爽从弟文叔妻夏侯令女,早寡而无子,其父文宁欲嫁之;令女刀截两耳以自誓,居常依爽。爽诛,其家上书绝昏,强迎以归,复将嫁之;令女窃入寝室,引刀自断其鼻,其家惊惋,谓之曰:“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耳,何至自苦乃尔!且夫家夷灭已尽,守此欲谁为哉!”令女曰:“吾闻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前盛之时,尚欲保终,况今衰亡,何忍弃之!此禽兽不行,吾岂为乎!”司马懿闻而贤之,听使乞子字养为曹氏后。
  说曹爽的堂弟曹文叔的老婆夏侯令女,寡居而且没有子女——条件不错嘛:年轻、体健、貌美、有婚房,又没有“拖油瓶”(旧时寡妇带子女再婚时,要请人写个声明,说前夫的子女来时就有病,以后犯病和后夫无关,因而把再婚妇女的子女称为“拖有病”,后来以讹传讹,成了“拖油瓶”),想再婚还是比较容易的。她老爹劝她改嫁,她用刀割下自己双耳,以表明自己不改嫁的决心。但是老公曹文叔死了,怎么过活啊?只好依靠曹爽。后来曹爽被司马懿杀掉,夏侯家的人上书表忠心:我们要跟老曹家划清界限、断绝往来!就把夏侯令女从老曹家接回来,又让她改嫁。夏侯令女躲到小黑屋里,用刀割下自己的鼻子。没有耳朵和鼻子的寡妇,看谁敢娶?族人非常惊讶,劝她说:“你不得不存在,像一颗尘埃,落在一棵小草上都毫无反应,何必这样这么自己呢?你丈夫家全都死光了,你在给谁守节呢?”夏侯令女回答说:“仁者不因环境的好坏而改变品行,义者不因其君主的存或亡而动摇立场。曹家兴盛时我能够守节,而今曹家败落,我怎么能改嫁呢?禽兽都不会那样做,我更不能!”司马懿听说后,觉得这个女子太难得了,就准许夏侯令女收养孩子作为曹家的后代。
   秦嘉与徐淑、曹文叔与夏侯令女,还有荀粲与曹氏女,他们用真挚的感情为对方在人间回味幸福、守望尘世、期待团聚的行为才可以称为“贞洁”。“贞洁”本身不应该属于道德范畴,而是一种个人情愫,是夫妻之间的感情升华和自我约束,将其作为道德要求,必然会对人性造成摧残。夫妻之间没有感情仍坚持不离婚,那只是舆论压力下的屈服,与贞洁毫不相干。人就这一辈子,青春靓丽给谁看?花容月貌为岁妍?如果彼此深爱,情深义重,那么心的吸引和身的忠诚才有意义,才能够患难与共、生死不渝,共同恪守相伴今生的承诺。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199825/43.html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3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4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5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6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7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8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19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0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1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2页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 望于江湖 /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