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孙悟空到底是谁:对越自卫反击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4:34:33
  对越自卫反击战,又称中越战争,是指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中国越南两国在越南北部边境爆发的战争。广义的中越战争,是指从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对越拔点作战,两山轮战,对越坚守防御作战等。战争背景

中越关系

  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南这片土地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史上,越南地区一直作为中国的郡县归属在中国行政区划中。随着五代十国末年越南王朝从中国南汉独立,以及宋朝收复安南失败后,越南正式成为被中国政府承认的独立藩属国。  

近代以来,越南沦为法国殖民者的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两国命运相关,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唇齿相依情同手足。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在中国战斗的经历,中越两国共产党在各自的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越南领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广东参加过中国的大革命。1951年印度支那共产党召开二大改名为越南劳动党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而两军历史上更产生了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双料少将洪水(阮山)。  在越南抗法斗争中,刚建国的新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对法作战,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在与法国开战的第一次越南战争初期,中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有着很紧密的关系。双方都反对在越南的统治者法国殖民政权。在越战期间,中国和苏联都向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对美国。中国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作战三年,击落击伤三千余架美机,牺牲千余人,还源源不断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国的三十年间,中国约提供给越南折合二百亿美元的援助,大力支持了越南的解放斗争。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老大哥一直是中越两国所仰仗的对象。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间,中国则也是越南仰仗的对象。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触也让尚未结束抗美斗争的越南感到不安。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越南,在国家尚未统一之时,和中国、苏联的关系面子上都要维持。1975年越南统一,越南开始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因为苏联比中国强大。越南党中央亲华派如长征、武元甲逐渐靠边站,不再重用,党章里的毛泽东思想也被取消。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导致大量越南华侨返回中国。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倒界碑,蚕食边境,制造了浦念岭、庭毫山等事件。随着中国与美国恢  

复外交接触,中越两国的关系则开始变得严峻了。  对于本次战争的起因,中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称:“越南政权三番四次挑起边界事端,严重地骚扰了中国边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方一再发出警告,越方却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中国政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发动边界自卫反击战,对越南实行惩罚。”而越南的河 内之声广播电台,则指责“北京扩张主义集团”,表示:“北寇(指位于越南北方的中国)妄图侵占邻邦的领土,以遂其称霸亚洲的狂妄野心,(越南共产党)党中央和政府号召全体军民再次奋起反抗外族侵略。”

中苏交恶

  1969年3月中苏爆发珍宝岛战争,进入七十年代,冷战后期中国与苏联持续处于敌对状态,苏联在中国北方陈兵近百万达44个师,而中美关系则开始正常化。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揭开中美关系新的篇章。中美两国从此开始酝酿关系正常化。这对当时仍与中国友好而与美军交战的越南来说,却无疑是个坏消息,因为这将意味着中国将有可能减少甚至终止对越南的支持与援助。越南心中不满,转而全面投向苏联。  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苏联来说,也是一大坏消息。在中美苏大三角中,中苏自六十年代交恶,从此成为死敌。中国也从此成为孤家寡人,环顾四周,并无一个朋友。苏联原本想利用越南达到对中国在战略上实行全面包围,形势对中国极其险恶。老一代中国领导人当然看到这一点,尤其是同越南关系逐渐恶化,越南投靠苏联倾向逐渐明显的情况下,如何突破战略上的不利形势以达到对抗苏联的目的,就日益成为中国的迫切需要了。  另一方面,美国在越战中日益不利,失败已成定局,心虽不快,也属无奈。通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了解到了新中国的力量和在地区事务的分量,美国国内开始有人主张同中国全面发展关系,以谋求在亚洲地区实现和平,同时对苏联在亚洲势力扩展进行遏制。而这一点,竟然同中国的利益惊人的一致,因为中国就是需要寻求这样的战略“盟友”。共同利益使中美一拍即和,接下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开始关系正常化及建交谈判,不一而足。  

中美接近对越、苏无疑构成重大威胁。苏联加速拉拢越南,促使越南迅速投向苏联,并在南北统一后,立即开始了反华的举动。对内大加迫害华侨华人,对外频频骚扰我边境,打死打伤我边民及边防军,入侵我国土拆毁我界碑。中国政府一向以和为贵的主观愿望对其所行尽力忍让,更进一步强化了越南的自信和野心。然而,中国并非无能之辈,暂时忍让仅仅是由于时机尚未成熟,不便大动干戈。当时机来到,便给与越南狠狠教训,这是后话。总之这印证了这样的话: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1978年9月29日,越南加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COMECON)。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扩张。  1979年中美建交,邓小平随后立即访美,被问及对越政策时,胸有成竹地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其实大军早就严阵以待,只等一声令下了。在1978年12月底,已有22.5万解放军集结在中越边境。

柬越战争

  在东南亚,越南则走上了扩张的道路,打败美国,并有苏联支持,装备有苏式美式装备的越南开始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越南共产党的前身就是印度支那共产党,在1951年印支共产党二大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分别建立共产党。但是这时,越南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联邦”,一统三国。在老挝革命成功,政府亲越的情况下,1978年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向柬埔寨发动了入侵,并迅速占领了整个柬埔寨。虽然越共和红色高棉曾经有过合作,但是当红色高棉的领袖波尔布特掌权而建立民柬后双方关系开始恶化。越南谋求建立以越南为主导的印支联邦。柬埔寨拒绝了这些要求,而且在1978年,作为反制柬支持一支越南游击队入侵西越。越南在苏联的默许下,入侵了中国的盟友之一——民主柬埔寨,并推翻了红色高棉政权。同时越南在国内大规模排华;越南方面对中越边境的陆地、海洋提出主权要求,宣布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纳入其版图范围,出兵继承了越南共和国(南越)对南沙群岛部分岛屿的占领,并与中国发生了边境冲突,而此前越南(北越时期)则明确表示南海诸岛为中国领土。  中国政府方面声称“上述种种举动威胁了中国的边境安全和影响了东南亚的局势稳定”“为了捍卫主权,惩治侵略者”而发动了“自卫还击战”进入越南。而当时国际上大部分西方国家认为越南应从柬撤军,中国则应从越南撤军(实际上中国在一个月后撤军,而越南则仍通过傀儡政权维持对柬占领)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认为是中国侵略了越南,亚洲大部分国家如日本、印度和蒙古等国也要求越南停止侵略柬埔寨而中国也应自越南撤军。

中国战前准备

  对中国来说,越南在北方蚕食中越边境,又在1978年入侵中国南方盟友柬埔寨,这是赤裸裸的地区霸权主义,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当时的中国,主要压力还是在东南台海一线和北方中苏边境。对越南越来越反华的背信弃义的行径,广大边民和边防部队气愤不已。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争,使越南陷入两线作战的环境,并且为了维护  

边界安全。  再则由于国内刚刚结束十年动乱,而且军队自1962年以来已经十多年没有打过大仗了(仅有1974年海军收复西沙群岛),中央军委决定以多击少,用牛刀杀鸡。1978年12月7日中央军委召开会议,并于8日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任命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为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调曾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作为中国军事顾问援越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人民日报关于开战的报道我军战役部署: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缺149师)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击。我军之战役决心: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  1978年12月8日上午,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作战命令,称“无论战果如何,我军攻克高平和谅山后不得恋战,即行撤回”。同时,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均进入一级战备,临战状态,防备苏联的进攻。这四大军区的乙种步兵师补充人员装备扩编为战时甲种师,各野战军离开营区进入野战地域(参见63军大事记、16军大事记)。这也反应出当时中国认为主要的威胁在北方,因此在越南战场上投入的仅是次要兵力。  广州军区于1979年1月8日上午完成战术准备:4个野战军、3个地面炮兵师和高射炮兵师、铁道兵3个团、1个通信团、1个防化团、航空兵13个团另6个大队全部进入待命地点。(另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也同时完成战术部署;海军南海舰队在川岛以西各港口集结各型舰艇一百二十余艘和作战飞机一百七十余架。)  昆明军区临阵易帅,杨得志司令员1979年1月7日中午抵昆明上任,8至10日军区扩大会议研究作战部署预案。12日总参、军区、军、师各级领导赴边境调研。同时参战的11军、第13军、第14军和云南省军区边防部队,以公铁输送紧急开进,至1月10日凌晨完成战役展开,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战准备。  1978年11月底,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的参战部队完成一切行动准备。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战略展开命令。12月13日,下达开进命令,至12月底,中国军队9个军、22.5万人云集广西、云南中越边境,箭在弦上。  1979年2月17日晨, 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国军队,以9个军的兵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空军部分战机起飞,沿边境我方一侧巡逻,海军部分战舰进入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战争过程

概述

  战争分别由中国的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云南省作战由临时调任的熟悉越军战法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及20军第58师、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例如,战前准备中各个甲种步兵师、乙种步兵师都扩编为12000人以上的临战编制),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越军以6个步兵师(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0,000人应战。越军刚经过越战洗礼,全民皆兵,使中国军队损失惨重。越军用以退为攻的战术、当中国部队撤退时越军进行小规模反击战、这使中国部队伤亡人数增加。

第一阶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这既不同于宣战又不同于突然袭击的做法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还击作战。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越南的党政官方报纸也叫《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中国云南、广西边防部队万炮齐发,发动了对越南军队的自卫还击战。  在中越边境的热带雨林地貌上,越军的防线十分坚固,如果步步稳打必然陷入残酷的攻坚战之中。解放军面对这样的局势,采用了火力压制摧毁,步兵配属坦克突击的作战方法。越南人想不到中国人会在这样的地貌上使用坦克,对坦克的出现估计不足。  17日,东线的解放军在炮击过后迅速进入越南境内,分三路进入越南。其中南、北两路对越南北部重镇高平钳击。部队进入越南后,遭到了越军的疯狂阻击。十多年没有打仗的解放军面对刚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越军,进攻速度并不神速。北路41军绕过越军346师的正面防御,向班庄、扣屯进攻。负责向南穿插的42军以126师为主力,组成穿插部队,向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县城东溪穿插。以59式、62式坦克搭载步兵组成的快速穿插部队迅速进攻,顺利攻克了东溪这个西北直通高平,东南可到谅山的战略要地。在穿插过程中,坦克搭载步兵的数量过多,高达每车20人,为了防止掉下车,用背包带固定在坦克上的解放军步兵面对越军的射击无法躲避,牺牲过多。  中国政府称:歼灭了以越南境内的高平、老街两地区为据点的越南国境警备民兵。但中国解放军伤亡惨重,仅2月17、18日两天阵亡人数就达4,000余人。2月17日,中国突袭越南,战争开始,中国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导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中国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中国空军轰炸海防。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越南空军轰炸河口以西的中国增援部队。2月21日,中方占领高平。2月22日,中方占领包乐,越军开始抽调驻柬埔寨与老挝的精锐正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  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中国军队占领河江。另有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激烈巷战。越军曾试图渗  

1979.3.2

透进入中国境内,但遭击溃。中方占领柑塘。2月25日起,战情胶著,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第二阶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

  中国政府称:中国军队攻克了越南境内的军事要塞谅山市;歼灭了沙巴地区的越南军队。 3月1日,谅山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精锐之首都防卫军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42军被迫后撤,中国紧急将後方炮兵师拉至前线进行压制既拼刺刀(解放军炮兵所谓拼刺刀是指接近前线,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拼刺刀),两方皆损失惨重。 3月4日,越军308师遭中国两个师由侧翼突袭击退,谅山陷落。 3月5日,中国宣布已达到目的,开始自越撤军。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越军自柬埔寨与老挝抽调回国的正规部队正式抵达,已就战争态势准备就绪。苏联开始增兵中苏边界,中苏大战一触即发。(以上内容与事实不符 错漏百出 实际上越军308师是首都卫戍师,79年没跟解放军碰面,凉山时没调上去。42军进攻方向在高平,2月25好之后就开始分区清剿战斗了,第一阶段作战之后没有大的战斗了。进攻凉山的是55军、43军(欠129师)和54军161师,第50军148师两个团,根本就没有42军任何事情。还中国“炮兵师”?瞎编上面内容的一定不知道中国的“炮兵师”是什么,整个对越作战中就没有“炮兵师”出境作战。)

第三阶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

  中国政府称:该阶段中国军队以交替掩护,边清剿边撤退的方式,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军队撤回中国境内。 3月13日,中国继续撤军,并在撤退路线上铺设地雷,以火箭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 3月15日22点20分,最後一辆军车回到中国领土。 3月16日,中国宣布完成撤军行动,战争结束。  中国官方未发表伤亡人数。越南官方亦未正式发表伤亡人数,仅于官方《人民日报》上罗列了中国军队在撤退时对攻占过的城镇做出的大规模劫掠破坏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厂矿等。东西战场

东线战场

  我东线当面为越军第一军区,部署有陆军11个师另9个旅/团。成两线配置。  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广大地区,部署6个师另6个团。  其中,325B师位于先安对越战争1地区,338师位于亭立县太平地区,3师和473师位于谅山地区,304师位于北山地区,346师位于高平地区,广宁省43团位于芒街地区,244团位于河浍县地区,576团位于茶灵地区,49团位于保乐地区,另外在边境各县各有一个独立营。  第二线为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区,部署5个师另3个旅/团。  其中312师位于太原地区,431师位于慈山地区,327师位于东潮地区,329师位于鸿基地区,242海岛守备师位于锦普地区。河北省196团位于谅江地区,38旅位于东幕地区,98团位于陆岸地区。此外,越军中越边境一线有27个公安屯,我钦州地区防城当面6个,南宁方向13个,百色当面8个。公安屯小的几十人,大的百余人,下辖1-4个机动班及侦察组,群众工作组,后勤组等。越战略预备队第一军,第二军在河内地区。    

东线战斗第一步战斗重点为高平地区的越346师和位于谅山,同登的3师。346师又称“高北师”,师部驻高平南俊,下辖步兵246团,611团,851团,炮兵188团。其中246团是师主力,又称“新潮团”,抗法战争时期组建,当时是越军总参直属主力团,曾担任越共中央警卫任务,参加过边界战役和9号公路战役,擅长运动袭击和防御作战。越3师又称“金星师”,师部驻谅山及以南,下辖2团,12团,141团,炮兵68团,该师原驻南方,1976年6月调至陆难陆岸地区,隶属第一军区,战前调至该地,该师及141团曾获越南”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12团是该师主力,曾获“英雄团”称号,擅长进攻,能打近战,夜战,各级干部训练有素,实战经验丰富。

东线军团

  我东线兵团编为北集团、南集团、东集团和机动集团共4个集团,于1979年2月17日分14路进入越南境内。  3小时后,北集团突破莫隆,歼敌独立营,向通农前进,助攻部队正在茶灵方向与敌激战,呈胶着状态,一线尖刀部队陷入苦战。  南集团突破布局关,歼敌独立营,43军坦克团3小时(11时)进至东溪,14时48分42军126师378团杀到,18时376团也与坦克团汇合,巩固了东溪防御,43军坦克团脱离步兵掩护,单独防御东溪3小时,显示我军步坦协同问题较大,如果不是越军处于被突破初期的混乱中,该团处境堪忧。水口方向已夺占大桥,并架好骡马桥。东集团突破同登。  当我主力穿插部队通过那冈河逼近东溪时,越军17日下午扒开东溪以东山区水库,造成纵长800米,宽约7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这是南集团、军区前指没有料到的(这反映我军对越情况了解不够,事实上,部队是一边向前进攻,一边侦察敌情)。军区急调工兵2团三个连,两个民兵营和700民工紧急抢修。另决定部队改由水口大桥通过,经过复和县城,上靠松山,进入四号公路,追赶徒步进攻的步兵部队。但事实上水口作战部队并未打下复和县城,穿插路线上的要点还控制在越军手中,原担任该地区作战的部队无法继续攻击上述地区和要点,一部分部队被越军击退。军区前指果断命令19日到达龙州的机动部队在水口、复和地区加入战斗。  我机动兵团体力充沛,战斗作风顽强,乘汽车成两路纵队边打边进,立即攻打平江架桥地区周围要点。舟桥84团1个营冒着敌人炮火顽强作业,先后付出20余人的代价后架起了浮桥。此时被堵在班翁水障的部队迅速沿水口、复和、靠松山、四号公路向高平城开进,然而临时改变进攻路线,曲折迂回,一路白白浪费一昼夜时间。    

穿

机动兵团在打通四号公路的强攻中,部队付出了许多无谓的代价,特别是搭乘坦克的步兵部队,一路上更是横遭惨祸,一些部队为了让搭乘步兵不被甩下坦克,竟然用背包带将士兵固定在坦克上,结果导致穿插部队遭袭击时步兵不能及时下车作战,几乎成了铁板上的鱼肉,有些士兵至死还捆在坦克上,惨不忍睹,笔者在军区内部记录片上目睹了这惨烈的一幕,我军搭乘步兵的坦克部队在一个山口处遭敌反坦克混合部队伏击,狭路相缝,首车被击毁,第二辆坦克接着上,前仆后继,路边一辆被击毁的坦克上四名战死的战士临死尚不瞑目,姿势几乎一样,一根背包带将他们的身体紧紧绑在坦克上。  在高平战区执行穿插的两个部队展开了异常艰苦的挺进,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已经非常形象地为大家展现了其中的艰苦,事实上,穿插部队饱受的磨难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定一昼夜穿插到位,合围高平越军,实际上穿插四昼夜,期间穿插部队首长为了按时穿插到位,一路不与军区电台联系,以至于许世友司令员大发脾气,战后全军通报批评。其实许世友司令员并不了解四野部队的战斗作风,其实即便与军区联系上了,军区又能给他们什么支援,为什么战前不仔细勘测地形,精选突破地域,为什么战前竟想不到敌人可能破坏道路,扒开水库,为什么因循守旧,拼死去强攻敌重兵守卫的水口,布局关,而不迂回绕过,就好像西线杨得志避开老街正面从两侧插入敌后,虽然夺取时间较晚,但伤亡小,为什么战前对敌情的了解往往与事实不符。为什么没有料到敌人会在我军迂回穿插道路上大量布雷,标定火力打击诸元。事实上一些穿插部队是被越军火力打垮的。一句话,打仗想当然,用老经验套新情况,参谋军官老化,不知己知彼。    

2月18日,越军发现我穿插部队,急调346团,851团2营、3营9连,特工20营和一个冰雹“反坦克火箭炮兵连”进占高平以南博山之651、526、490高地,企图阻挡我军南集团穿插部队,掩护主力撤退,19日我南集团先后战穿插路线上的地雷阵、竹签阵、人工断壁,突破层层阻击,歼灭了上述越精锐阻击部队,其中缴获的越军苏制冰雹反坦克火箭弹现在还陈列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供人们参观。  2月20日,我南集团从东、南两个方向逼近高平市区,至此南集团穿插部队基本到位。就在南集团穿插企图被越军发现的同时,我北集团的行动也同时被越战区指挥官判定为是穿插迂回。客观的讲,越军对我传统的中间突破,两翼迂回包抄战术的理解决不亚于我军。越346师急调一个连乘汽车抢占天险安乐,企图迟滞我北集团快速穿插部队推进速度。  我北集团快速部队由坦克团1营及搭乘的67团2营组成,从通农出发,向河安方向前进,直插扣屯,控制扣屯要点,造成尖刀突破的有利态势。67团主力随后跟进,2营主力当日在安乐地区与越军乘汽车阻击的一个连遭遇,该营及时请示,越级上报军区前指,许世友司令员下令歼灭之。但由于当时三军不佳的通讯指挥系统以及业务人员缺乏训练,传到下面走了样,竟成了原地组织防御,结果尖刀部队没有及时完全占领扣屯地区。  我北集团第一歼灭目标越852团,经过扣屯以南公路溜出重围。而当时由于情报不准,以为越852团在班庄。这支部队劳师费时,翻越重重大山,进入天奉大岭时遭敌阻击,道路被毁,前进受阻。至此,我北集团穿插迂回高平敌西侧后的战术企图归于失败,高平敌军只有由南集团歼击之。军区前指另调机动集团龙州旅从西面避开越军阻击,会攻高平城,此时班翁水障经过我工兵、民兵抢修排水,终于在31小时后能够通行,前运后调趋于正常,后勤供给重新畅通。  2月24日,龙州旅,南集团准备就绪,东西南三面会攻高平,由军区吴忠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前后7小时激战,25日0时25分占领高平省城,但歼灭之敌只是掩护部队,越346师下落不明。25日,前指下令各部分段清剿扫荡,由南北集团组成铁臂来回搜索清剿,机动集团寻歼346师师直及指挥所。2月26日至3月上旬,346师及地方残余部队基本被歼灭,但没有发现346师指挥机关,估计已经逃出合围圈。  东集团2月17日-23日奋战同登,发扬我炮兵火力优势,全歼当地越军全部,创造东线第一个歼灭战范例。2月27日,东集团加强部分师团,进至谅山外围。7时50分进行10分钟炮火急袭,8时各步兵分队展开。29日扫清外围,3月1日9时30分集中300门火炮,30分钟落弹几万发。当时许世友已经打红了眼,亲自下令“拂晓攻击开始后,谅山一间房子也不能留。”事实上何止许世友打红了眼,东线饱经磨难、血染征衣的各参战部队早就已经是地煞星附体,怒火三万丈了,命令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  越军自河内增援最精锐之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3月4日,308师被我军击退,我军攻克谅山。谅山以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自古越南叛乱,若中国大军破谅山,越南王即自缚请降。

西线战场

  红河是云南中越边境的界河,宽160至200米,水深3至5米,不能徒涉。红河右岸,耸立着230、248、318、489、新官等高地,敌人重兵设防,控制要点,封锁河面。  2月16日21时,西线我13军利用夜暗,秘密迅速地运动到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在七个渡口偷渡红河,至17日7时,成功地渡过了4个步兵团,3个加强步兵营和1个边防连,占领了滩头阵地,控制了要点,掩护后续部队架设浮桥。17日4时,各舟桥部队开始架桥时,敌人始发现我军的行动企图,匆忙组织抵抗,但为时已晚。此时,我穿插部队正迅速向龙金地区前进,各部的先头部队开始了围歼敌人防御前沿支撑点的战斗。  111团2营以突然勇猛的战斗动作向230高地发起攻击,于7时30分攻占了该高地,全歼敌人1个营部和1个加强步兵连。该部1营夜袭248高地,经过2小时激烈战斗,歼敌1个连和部分民兵。7时,我军炮击谷柳,敌一片慌乱,8时,3个舟桥渡口开设完毕。10时,13军主力全部渡过红河,投入战斗。109团连续攻占了深店、152、171高地,歼敌一百二十八名;110团连续攻占了果沙、221、218高地,歼敌95名。115团连续攻占波光、251、305高地,歼敌90余名。113团和112团1营并7连,利用夜暗秘密接敌,采取断后路,包围住,先围而后歼的战法,围歼坝洒地区之敌。经过31小时战斗,攻占了坝洒地区,毙敌496名,俘敌44名。边防13团于18日入夜前,相继歼灭了东桑、楠密、谍兰、新官之敌,歼敌200余名。这样,从河口至博河的长达48公里的地段上,我军全线突破,一举歼敌千余人,并向纵深挺进。敌军妄图利用红河天堑阻止我军胜利的计划,全部彻底失败了。  老街是黄连山省省会,位于红河、南溪河交汇处,既有通往河内的铁路,又有公路和红河水运交通之便,是越西北的重要门户。  越军在老街、小曹、475高地地域内组织防御,企图已红河为屏障,依托高地,凭险据守,阻止我军前进。越军在老街外围构筑了大量堑壕、永备性掩蔽部和土木质发射点,并对我主要目标和前进道路做好了射击准备。我14军根据军区赋予的作战任务,令40师集中主要兵力兵器,首先歼灭老街之敌。40师令118团首先以一部兵力偷渡南溪河,歼灭小曹地区之敌,尔后转用兵力,采取分割包围,侧翼突破,侧后攻击的办法,歼灭老街地区之敌。17日0时50分,2营4连顺利渡过南溪河,向457高地穿插。2时50分,1营向小曹以北地区之敌发起攻击,战斗十分激烈。7时,友邻120团7连攻占了3号高地。1连依托既得阵地,连续打退敌人6次反扑,继续向敌人发起12次冲击,于13时40分攻占了1号、2号高地 。2连于15时38分攻占了5号高地,尔后协同120团7连攻占218高地。4连于12时15分插到阿曼;5连于9时48分插到36号高地东侧,与敌人形成对峙;6连先敌6米抢占了20号高地,打退敌人11次反扑。12时40分,二梯队(120团 3营)在五条半方向加入战斗,向22、23、24号高地发起攻击。  经过一昼夜激战,突破小曹地区敌人防御,为攻克老街创造了有利条件。18日13时40分,3营7连进到10号高地西北侧山脊,遭敌火力压制。该连组织兵力实施多路突击,经过两小时激战,攻占了该高地,连续打退敌人13次反扑,巩固了阵地。19时17分120团2连攻占了37号高地。19日0时25分,军区坦克团2连搭乘120团4连1排,沿7号公路向老街发起攻击,未奏效。11时20分,118团1营加入战斗,向9号高地方向发起攻击。在我强大炮火支援下,迅速攻占了9号、8号、7号高地。120团1连攻占了10号、11号高地。此时,118团2连、3连从两侧向6号高地发起攻击,夺占后直插131高地,控制要点,阻止敌人南逃。11时30分,坦克2连从5号、6号高地之间加入战斗,向老街、铺梅发起攻击。12时9分,5辆坦克进入老街市区,3辆坦克进到铺梅车站,摧毁了敌人7个火力点和2辆汽车。步兵随即进入老街市区搜剿残敌。12时19分,战斗胜利结束。整个战斗,历时60小时45分钟,毙敌433名,俘敌4名。  封土位于我金平县当面,驻有越军莱州省队741团。该团3个营分别部署在布多、马鹿塘、巴南棍、麻栗坡、班绕散等地。此外,巴南棍驻有公安第33屯;巴山山口驻有139团一个营。敌人依托界河的制高点,设置了3至5公里的防御纵深,在纵深内的主要制高点上,又设置了第二道防御阵地,以便层层防守。我11军奉军区命令,率31师及32师94团,并指挥35506部队和边防某团八个连队,首先歼灭巴南棍、麻栗坡、布多地区之敌,尔后以一部兵力攻占巴丹,前出至南臊,主力攻占封土,牵制敌316A师。  2月17日,该部按军区的统一部署,全线发起攻击。当日20时,攻占了西罗楼、金鸡塘、天汛、麻栗坡、巴南棍、马鹿塘、刘发烟、1928高地及布多。18日至20日,以大部兵力搜剿残敌,前出到白马河、大坪、巴保、布巴保地区。91团一个加强营攻歼了木桑地区之敌,为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两天准备,31师在35504部队协同下,于23日向巴沙山口发起进攻,至19时40分,全部攻占巴沙山口和巴东以北、以西的三个高地,就地清剿残敌。从27日起,主力沿公路两侧逐步向封土逼进,先后攻占了11个制高点,并于3月3日19时10分,攻占了封土县城。3月4日,以一部兵力前出至冯登、王宝地区。回撤时,91团和35503部队1营,分别由巴沙山口和达棱地区出发,向班绕散之敌发起攻击。战斗在3月5日18时10分打响,至8日凌晨,全部歼灭该地区之敌。整个战斗,共毙敌710名,俘敌35名,缴获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一批。  敌防御纵深体系被我军摧毁后,下令死守柑塘地区。敌345师仓皇调整部署,将其在红河地区的一个营西调,伙同121团在谷萨、典那、容菏、真尉地区构筑工事,阻止我军南进。同时,敌316A师主力东援,妄图侧击我军,攻占谷柳和老街,以解柑塘之危。2月21日,军区传达了军委首长关于在柑塘地区打一个大仗打一个恶仗的指示,并下达了歼灭柑塘之敌的命令。当晚,13军召开紧急作战会议,进行具体部署,决定以39师担任阻援任务,攻占代乃地区,控制要点,组织防御,抗击316A师东援,保证我主力侧翼的安全;以37师从左翼、38师从右翼进行钳形突击,分割围歼柑塘地区之敌。22日下午,116湍营向代乃地区之敌发起攻击,激战五小时,攻占了代乃及其周围的高地。敌316A师十分惊慌,令其148团进行疯狂反扑。我116连和117团2、4、9连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抗击。  从22日到24日,连续打退敌人30次冲锋,歼敌900余人,敌人始终未能前进一步。代乃阻击战的成功,分割了316A师与345师,保障了我主力侧翼的安全,为歼灭柑塘之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进攻柑塘的战斗从2月23日7时打响。我军集中强大炮火急袭25分钟,给敌人以重大杀伤。随后,我步兵发起猛烈攻击,仅一小时就突破敌人防御,连战连捷,当日挺进纵深7公里。经过一天激战,容菏、真蔚以北各要点大部被我军攻占,打开了柑塘北边的门户。24日,我37师、38师以钳形突击,追歼向柑塘方向溃逃之敌。109团沿郎箭、春增、郎顿边打边插,直插外波河吊桥。111团2营于19时四十分,对郎仁之敌达成合围。110团围歼郎顿之敌后,于11时占领了郎顿地区。112团、113团攻占312、563高地后,继续向南急进。113团于18时55分插直郎娃东南无名高地,协同37师对柑塘之敌达成合围。114团营直插团结、嘉符,主力围歼柑塘磷矿之敌。25日12时,13军主力胜利完成了攻克越西北重镇柑塘市的任务。除敌345师师长率残部逃过外波河外,全师大部被歼,共歼敌2600余人。这一仗,彻底粉碎了敌人死守柑塘,妄图夹击我军的企图,迎头痛击了316A师的嚣张气焰。  越军遭我沉重打击后,345师118团、124团,黄连山省246团,永富省149团等,在龙徽、丰年、□甘、得南、班甘、东家、郎勒、郭参、郎忠、珊嘎、铺楼等地组织梯次纵深防御,妄图扼守7号公路和红河左岸要点,阻止我军前进。为了粉碎敌人的企图,我14军决心以40师一部兵力进攻郎忠直插郎洋,主力向楠宗、班罗方向突击,切断敌人退路;42师先夺取□甘、575高地、班甘、半琴山等地,然后,向郭参、铺楼方向发展进攻;41师为预备队。2月21日,40、42师分别发起攻击。42师于23日19时攻占了□甘、班甘、575高地。108团在歼灭南征南侧之敌后,主力插向班罗,于23日时切断了7号公路。  120团于23日前相继攻歼了龙徽、郎忠、428高地之敌。为加快进攻速度,经军区批准,41师于23日在东家地区加入战斗,沿7号公路直插郭参,42师于郎多直插铺楼,控制红河渡口,切断敌人逃路,尔后向北卷击,协同41师歼灭红河左岸之敌。24日6时,各部队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120团于25日22时攻占了郎多,3月1日2时攻占了珊嘎东北侧无名高地,协同119团连夜冒雨直插铺楼。3月2日12时,119团进至铺楼西北侧山梁,经过6小时激战,攻占了铺楼,控制了红河渡口。120团由铺楼回师北上,于3月5日攻占了巴米、郎连等地,121团向栋光穿插,切断敌人退路。122团、123团沿7号公路两侧发展进攻,于3月1日17时50分攻占了郎勒、为麻地区。11军32师配合123团在为麻以东公路两侧加入战斗,先后攻占了郭参、春斗和楠卡南侧无名高地。整个战斗历时12天,共歼敌2224名。  沙巴是越北重镇,是通往安沛的门户。这里自然洞穴和悬崖峭壁较多,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交通不便,机动困难。敌316A师在代乃遭我沉重打击后,东援无望,在沙巴地区犹豫徘徊。军区决定调50军149师、11军32师95团归13军首长统一指挥,歼灭316A师东援之敌。13军决定以149师447团和445团2营,向新寨和大平地区实施穿插,断敌退路;149师主力在本西爱、龙威松一线展开,沿公路两侧向沙巴实施主要攻击,歼灭沙巴地区之敌。2月25日6时半,447团和445团2营冒雨穿插前进。27日12时半,先头营进至格盖苗,遭敌阻击。该营立即发起攻击,歼敌一部,当夜进至甘菏毛南侧地区。3月1日,该部3营向新寨北侧山垭口发起攻击,激战八小时,由于地形对我不利,未能奏效。  445团2营于27日21时进至大平地区,遭敌阻击,迅速抢占有利地形,牵制敌人。27日12时,我117团向奔西爱以东之敌发起攻击,28日前进至吉光胡一线,向446团介绍了敌情,同时,我95团攻占了1663高地。3月1日,446团进入战斗,2营进至四号桥地区受阻,立即组织力量将敌人一个加强连歼灭。为加快攻击速度,3月2日,445团、446团、95团沿沙巴公路两侧分多路展开进攻,于3月3日11时20分攻占了沙巴。此时,445团继续向西发展进攻,接应447团。我447团于3月3日再次向新寨北侧垭口之敌发起攻击。1营利用夜暗插向公路,边插边打,打退敌人七次反扑。后续部队于11时攻占了垭口。4日拂晓,447团同445团会师,胜利完成了作战任务。这次战斗,历时7天,共歼敌2000余人。    

至3月4日,东线我军突进敌纵深20至40公里,攻占高平、谅山、河广、茶灵、广和、河安、通龙、石安、重庆、长定、文浪、高禄、禄平和同登等城镇和战略要地;西线我军突破敌防御纵深达40公里,攻占老街、柑糖二市和坝洒、保胜、孟康、封土、沙巴五座县城,前出至郭参、铺楼。越北各重镇被我军控制,威逼河内的态势已经形成,反击作战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3月5日,军委下达撤军命令。各部队交替掩护撤退,途中一路实行焦土政策,能拿走的机器设备全部拿走,能破坏的公产全部破坏,是为惩罚。部分伤亡惨重的部队撤退时拼命盲目扫射放炮,发泄愤懑。我西线部队于3月13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东线部队于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告一段落。战争评价

概述

  这场战争是因边境纠纷而引发的局部战争。但有的学者认为,从其发动背景来分析,可能是一场中国共产党为了对内凝聚国家向心力以巩固其政权;对外展示军事实力和政治决心而发动的战争,战后邓小平成功取得了国内一切权力,华国锋被赶下台。学者一般认为,战争原因可能有内外两大因素:

内部原因

  由于当时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新一届领导集体开始执政。由于文化大革命对国内人民造成的对共产党统治阶层的信任危机,中国领导人认为有必要发动一场“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以重新凝聚其国民的民族向心力。 自文革以来,邓小平对中国军队的作风就表现出强烈不满。邓小平在明知文革后中国军队战斗力减弱的情况下,还决心与越南一战,其目的也在于杀一下军队的傲气,给军队一些教训。

外部原因

  由于当时还处在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在全球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冲突,而中国由于与苏联交恶以及以往输出革命的策略,导致了其在东亚地区处于相对孤立的局面。为了与苏联争夺在共产世界中的领导权,并显示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统治能力和对军队的指挥能力,及拓展外部空间并援助其盟友红色高棉政权,因此趁越南的盟友苏联忙于阿富汗战争(1979年)无暇它顾(此处有误,此战于三月告一段落,而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在本年的12月),而美国又开始与中国改善关系之际,发动了此次战争。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中越战争,同时也是对苏联的一个教训。这点在邓小平1月访美,2月就开战的顺序来看,尤为明显。对于美国来说,西方国家乐于见到中国教训一下越南这个苏联的盟友。中越战争之后,中美关系进入了近10年的黄金时期,直到1989年6月。

战后影响

  战争的影响是持久的,尤其是对越南方面来说。中国军队在撤退回中国的过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物资,并使越南的村庄、公路、铁路遭到严重破坏。  边界冲突持续了整个八十年代,包括1984年老山战役,两山轮战等。1999年,经过多年谈判,中国和越南签署了边界条约,但具体分界线仍然被保密。 这次的条约中包含了较小的边界调整,一些土地被归还给中国。越南官方媒体报道新边界事实上于2001年8月左右实施。  中越战后尽管邓小平在国内成功获得了党、政、军的一切权力,华国锋被赶下台,但却开启了往后长达十年的老山边界战争,中越两国海军于八十年代初在西沙群岛爆发数次海上军事冲突。越南彻底的向苏联靠拢,甚至将战略要地金兰湾借给苏联作海、空军基地之用。  这场战争还造成在越的华裔继续受到歧视并被迫移民。他们之中很多人被迫成为船民逃难,而最终移居到澳洲、欧洲或北美的其他亚裔社区,也有部分华裔回到中国境内定居。  战争的影响仍在持续着,特别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维持著世界上最庞大的陆军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于对中国的担忧。时至今日,越南依然视中国为其最大威胁。战争双方并没有因为此战解决实际的边界问题,反而使冲突进一步扩大化。其后,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政权也正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老挝也紧随越南走上对华敌对策略。  此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的最后一次较大规模的对外战争,通过此战可以发现当时军队的实力已经与世界强国拉大距离,甚至在很多方面不如越南的精锐部队,解放军在越南精锐部队投入战斗之前的严重损失以及越南精锐投入后撤退可见一斑。此后,中国军方开始了逐步的现代化建设,从建国初期的错误建军路线中逐渐摆脱。战斗结果  根据昆明军区后勤部编写的《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工作总结》,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广西、云南参战的解放军、支前民兵共牺牲6,954人,伤210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击毙越军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击毙越军37,000人。根据越南国防部军事历史院编的《越南人民军50年 (1944-1994)》(军事译文出版社有中译本),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60多万军队,数百辆坦克装甲车,数千门大炮,在广宁至莱州的整个北部边界全线对越南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经过30个昼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战斗,越南消灭和重创了中国3个团18个营,击毁和击伤550辆军车(坦克装甲车280辆),击毁115门大炮和重型迫击炮,缴获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称中国伤6万余人,还有2万被击毙。战斗影响

文革十年,战力受到严重损毁

  此战暴露出中国军队在历经文革十年后,战力受到严重损毁的种种问题。红而不专造成熟悉马、列政治教条的指战员领导专业军人,军阶制在文革期间被废除又导致军队在战场上不能层层领导乱成一团。邓小平借此机会,于此战后大刀阔斧改造军队。使我军建军思想得以拨乱反正,从政治运动时期一味强调人的精神力量第一,转到了并重的正常轨道,中越之战告诉中国军人,光不怕死并不能战胜敌人,精神原子弹炸不死人,正规化建设应当包括优秀的训练素质,出色的指挥艺术,精良的装备。应该感谢越军,它就好像中国军队的影子,跟自己的影子作战是痛苦的,但只有从影子身上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短处,明白提升的必要。

无军衔制度,指挥体系严重紊乱

  在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并无可咨识别之军衔制度,导致指挥体系严重紊乱,战后中国军队全面恢复文革前军阶、军衔制度。越军善用曾经造成美军大量伤亡之诡雷埋设,再度使中方伤亡惨重。越南方面的抵抗强度超乎预期,而中国方面由于缺乏战车、步兵、炮兵间的协同作战经验,导致战争期间伤亡惨重。前线通讯能力不良,炮兵因常发生误击友军事件而无法充分发挥支援效果。59式与62式战车不利于在山岳丛林地带使用,常遭到越南士兵以反装甲武器攻击,损失惨重。62式战车装甲太薄,防御力不足。步兵缺乏装甲运兵车或步兵战斗车辆输送,全靠步行作战,机动力过差。医疗设备、医护人员不足,造成兵员死亡比例过高。工兵设备与技术都不足,尤其缺乏现代化渡河工具,影响攻击速度。空军支援不够,且缺乏夜战能力。前线指战员无法适应现代化战争,仍然使用老式战术,导致兵员重大伤亡。后勤补给情况不理想,补给车辆不足,常靠人力进行运补。部队训练不足,且缺乏山地、丛林战与夜间战斗的训练;与长年在山林与美军作战周旋的越共军接战,倍感吃力。

重视正规化训练,加强基层培养

  1979年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明显开始重视军队的日常正规化训练,加强基层军官的培养训练。一大批军校生被充实到基层连队,石家庄步兵学校鼎盛时期一年毕业近万军官。部队基本上已经停止大量从士兵中选拔军官的做法,而代以从地方高中生选拔军校生,从部队优秀士兵中推荐考试选拔军校生两种途径。军官升任高一级职位必须经过相应军校培训。军官体制的革新带动了军校教育的改革,军校成了吃香的地方。军事思想研讨空前活跃,军事理论成就众多,战法思想研讨更加贴近实战,开始摆脱文革时期僵硬的人民战争理论。粟裕将军在他生命的黄昏时期再次大放光芒,首先提出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并多次用对越作战的经验教训作为理论依据。  新的选拔、培养制度,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极大的加强了解放军的建设,一批批合格的职业军人充实进来,解放军的面貌出现了惊人的变化,这从1981年、1984年、1991年历次边境战争中得到了充份的体现,一支有知识的部队是最令人畏惧的,何况这支部队还保持着特殊的军人气概。

新世纪仍面临挑战

  战后不久主战的黎笋去世,长征上台,中越两国的摩擦有所减少。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中越两国逐渐恢复交往,形势趋于和平。目前两国已就陆地部分确定边境线,越南归还小部分领土,但现今仍侵占我南沙群岛大部分岛屿,并与美国石油公司联合勘探南海石油资源,采取少说多做的方针,企图与南海周边国家共同蚕食南海资源。虽然中国政府已喊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和平构想,但越南仍声称对南海拥有全部主权,无视中国抗议,多次单独向联合国提交所谓的南海划界案,对我国领土野心越来越大,这是值得当今中国所警惕的。目前中国还是对越采用“和为贵”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