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崎扇菜 作品:中药心理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9:45:32
经过了长时间的学习和一段时期的实践,心中颇有感受,下面我将自己的一点感受对所有患者说,我将分为几个部分来讲:
         第一部分:心理疾病是如何产生的.
         我引用我老师的定义:心理疾病是由于身体的阴阳失调以及不能接纳自己,以至于心理空间萎缩所致.
         我们更多的医生并不知道,身体的因素会影响到心理的状态,如果我们的身体阴阳平和,心理也就比较平静,能够随意而安,处变不惊.反过来,如果如果我们的身体阴阳失调,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则会扭曲,扭曲的感知会让人觉得外部世界阴森恐怖,焦虑和不安则由此而来,反过来,紧张的心理也会影响到身体,长期的心理紧张会加激身体的紧张,这样恶性循环,心病则由浅入深.
      我们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不能接纳自己,不管我们是富有还是贫困,是尊贵还是低贱,是荣耀还是耻辱,我们都要接纳自己,只有接纳自己,我们才会心平气和,才知道什么是满足,什么是幸福,这样我们才是健康的.可偏偏有些人就是不能接纳自己,不能接纳自己的遭遇,不能接纳自己的长象,不能接纳自己的父母,不能接纳自己正常的欲望,由于不能接纳自己,冲突则由此而来,心中再也不能平静,焦虑和不安便由此而来,因此,正确的人生态度就是接纳自己,不管自己好与坏,英俊还是丑陋,贫穷还是富有,只有真正接纳自己,你才会有健康的心理,美好的人生.
         心病患者和正常人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是心理空间会逐渐萎缩,他的思维会越来越狭隘,越来越钻牛角尖,狭隘的思维空间会让他觉得,别人都是丑陋的,邪恶的,外部世界是恐怖的,当他的内心世界极度恐怖时,他的外部世界也即将崩溃,崩溃的世界让他万分恐惧,尖叫般的疯狂即将来临.如果我们能拓展我们的心理空间,我们的思唯就会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我们就不那么受外界的影响,我们更不易被击怒,我们能将我们的思唯发挥到极致,我们更会懂得什么是满足,什么是幸福,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需要.
第二部分:心理疾病的治疗

   前一部分已经讲到,心理疾病来自两方面的因素,即身体的因素和心理的因素,因此,治疗也从这两方面开始:

   对于身体严重失调的人来说,心理治疗已显得力不从心,几乎没什么用,因此,对于这样的患者,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其身体进行调理,调节到其身体平衡为止,像这种情况只有用中药才能做得到,身体的恢复过程也就是心理的矫正过程,患者会觉得世界没那么恐怖,焦虑和抑郁得到改善,但别忘了,问题还没到此为止,患者除了身体因素以外,内心还存在严重的冲突,如果不消除这些冲突,疾病的根源还是没有消除,心病还是会死灰复燃,因此,等患者身体有明显的改善以后,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治疗的目标是消除其内心的冲突,使其能真正接纳自己,信赖自己,喜欢自己,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患者才算痊愈.

第三部分:只有人才会患神经病.

    我常常说神经病是进化的结果,只有像人这样的高等动物才会患的疾病,人与动物的分水岭是意识的产生,直立行走还是其次,意识的产生是一次巨大的飞跃,人从此思维代替了本能,人不再完全听命于自然,人有了与自然抗争的智慧和本钱,人变得更为强大,意识的产生也意味着人类社会的诞生,人从此脱离了自然这个家,重新建立了一个新家----人类社会,但人类在变得强大的同时也变得脆弱,因为人的需要比动物更为丰富而复杂,稍有不满便会失去快乐,乃至患上神经病,人类再次发现,生存原来是如此不容易,我们在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而被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又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而被迫离开这个世界,在你生命诞生的同时你就必须对生命做出回答,你可能回答的好也可能回答得不好,即便疯狂也是一种回答,我们从婴儿的无助的啼哭声中就能感受到对生命回答是多么不容易.更为糟糕的是:有了意识便出现了潜意识,潜意识是被意识排除在外的结果,是人类的禁忌和良心,意识和潜意识并不是相安无事的,他们经常发生冲突,如果两者冲突严重就是神经病的开始,直到你平息了他们的战争.因此,我们的治疗就是协调意识和潜意识的过程,让潜意识进入到意识.你才能恢复健康.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付出了神经病的代价,人类最终能够战胜神经病.
第四部分:心理治疗的现状.

   我对心理治疗的现状是不满的.因为现在还缺少好的心理医生,中国心理治疗的历史还不长,主要是受西方的影响.就在心理治疗历史比较长的西方,治疗也一度陷入困境,直到日本的掸学大师龄木博士把东方的掸学思想引入到西方以后,西方一流的心理学家才猛然发现,原来对生命的认识是靠整个人对整个人的体验.他们对身体失去平衡的患者举手无措,因为身体失去平衡的患者心理治疗是没有用的.无耐之际他们想到了药物,那些镇静药治疗起来需然简单,但效果好象还不错.他们一度对心理治疗失去了信心.迷恋于药物治疗.现在中国心理治疗的队伍在迅速发展,有的培训几个月就开使给人看病,可以想象这样的医生能对患者有多大的帮助.需然现在患者越来越多,但他们对心理医生的信任也降到了最低,因为大多数医生对患者确没什么帮助.所以医生们不要埋怨患者不来就疹,因为你自己的能力实在有限.有一次国内举办了一次最高级别的心理研讨会,举办方曾邀请我的老师杨仲明教授去参加,但他不想去,理由是水平太低,结果他只派了他的一位助手去参加,现在看来,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心理医生的治疗水平,而不是光期待于社会与患者的自觉.

                                   
第五部分:心理治疗的难点.
         心理治疗的难点分别来自医生和患者.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患者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承担责任的过程,因此,也不免会带来不安和焦虑,但这些不安和焦虑都是可控的,也是对心理成长有利的,但对于长期受到溺爱的患者来说,承担责任是件无比困难的事,患者由于不愿承担责任往往过多地依赖医生,甚至于脱离治疗,这时医生要劝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会变得异常困难.治疗往往进行不下去.  这种事也是很常见的.另一方面,对医生来说,悟性是治疗的第一重要的事,没有悟性的医生治疗是不会有效果的.只有医生对患者进行全身心的体验,只有对患者有灵犀一点通的时候,才能对患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治疗才会有效果,如果医生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患者,治疗是不会有效果的,患者往往会感到失望.

第六部分:另人失望的精神病院
      严格地说,精神病院治不好一个患者,因为他的治疗方案本身就是错的,他不会对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他们也没有心理治疗的知识和经验,他们不能解决患者的内心的冲突,只要冲突不解决,心理就永远也不会平静下来,患者也就不会走向健康,另外,所谓的药物治疗,他们用的是一些镇静药,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中药,这些镇静药能很快让患者平静下来,患者好象有所好转,但你想不让患者复发,就永远也不要离开它,由于长时期使用西药,患者的肝肾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患者往往有便秘和消化不良的毛病,更要命的是:如果患者长期大量使用西药达三年以上,如果药物的毒性到了你的五脏六俯,你再用什么药物也治疗不好了,你就只能永远接受这种"治疗"了.更由于长期复用镇静药会出现耐药性,所以在以后的过程中要不段地加量,最终发展到再大药量也控制不住的地步.

 第七部分:西药的危害性

      药物的出现其实是心理治疗受挫的产物.在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有医生发现,对一些病人你无论用什么心理治疗都是无用的,无耐之际他们想到了药物,自从第一个人发现碌柄秦能控制精神病之后,精神病院就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精神病院就不再象疯人院那样混乱,病人安静了许多,也听话了许多.治疗变得简单而有效.精神病也就不象从前那样恐怖了.精神病院也就由药物治疗替代了心理治疗,并且可大量地培训医生了.这种治疗就一直沿用至今.但由于长期的实践发现,这种方法须能有效地控制病症,但病人永远也离不开药物,而且幅作用极大,西方人永远也解不开这个谜.

   这个谜注定要让东方人来解开.很多人一直认为:心理疾病是由脑产生的,还有人在不断地为此而努力.听说还有人试图用外科手术来解结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坚信:心理疾病是由于大脑的紊乱造成的!其实他们都想错了,心理疾病一方面是因为内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体的阴阳失调造成的.中医对这些问题早就有论述.很多患者其实只要付用几副中药就可以了.身体平衡了,心理也就平静了,由于西方人没有阴阳的概念,因而他们也就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可是我们的医生放下自己的东西不用,一谓地谜信西方,这就有些不应该了.

    西药最大的麻烦就是它的毒性.很多毒性是可通过肝脏和肾脏排出去的,但有些是排不出去的,还留在人体内,进一步加重病人的痛苦和治疗的难处.经验证明,如果长期大量地付用西药达三年以上,中药也就会失去了它的疗效,你就永远只能接受这种"治疗"了. 
 中医是很伟大,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西药来说是小得多,但也未必像您想象得那么安全。是药三分毒呀。如果您把生理因素当作根源,用中药跟用西药本质难道不是一样?都是南辕北辙,都要把患者治垮,只不过垮得快慢而已。

     
    您说到中医,那么《黄帝内经》肯定是熟读了吧。《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第一宝典,它对于医的境界层次描述是:“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素问.宝命全神论》),其次才是用药物以及针灸等治疗。所以“治神”“养神”才是第一,是根本。试问,这里说到的“神”指得是什么,难道不是精神活动吗?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是说思想安闲清静,没有杂念,无患得患失之意,那么人身的元气就能顺从调和;精神守持于内而不耗散,疾病还会从哪里来呢!?

     
    除此之外关于情志因素导致疾病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俯拾皆是。《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明确地认识到精神活动的过度与过激,导致气的运动失常而发生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阐述了七情生于五脏,又伤五脏的思想。认为肝“在志为怒,怒伤肝”;心“在志为喜,喜伤心”;脾“在志为思,思伤脾”;肺“在志为忧,忧伤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素问?疏五过论》说:“暴乐暴苦,始乐始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诅。暴怒伤阴,暴喜伤神。厥气上行,满脉去形。”认为情志的异常变化,不仅使气运失常,还会导致器质性损伤。《灵枢?本神》指出了七情太过将会内伤五脏之神的各种病理变化,说:“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中药的确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来调理身体阴阳平衡,从而有助于心理健康的恢复。但不是必要手段,能不用则不用。治心为主,养身为辅。对于养身,饮食调理,体育锻炼,太极,瑜伽,气功,禅修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式,为什么一定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