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论坛数据库:[怀旧]我们的今生(写给同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3:05:16

  
  
  
  
  
    
  我生于七七年。
  很荣幸的成为共和国的第一批独身子女,我们是拿着国家每个月的6元津贴长到十六岁的,妈妈的箱子底下还压着一个光荣的独身子女证书。
  我们的父母为了保住国家正式工的那份工作,大多不敢超生,那时侯,工人和农民是两个阶层。
  独生子女,在这个光荣的称呼后面少不了父母们的不甘和我们的无助,我们就是一个人,兄弟姐妹旧时被称为手足,而我们就是没有手足的一代人。我们是直立行走的一个身子。
  一个人寂寞的成长,孤单成为我们心灵上的烙印,这是荣誉背后的东西。
    
  蹒跚学步,我们就开始读幼儿园,那时侯叫托儿所,我们不喊老师,而是喊阿姨,她们永远只会教我们数数字,还有唱歌和跳舞,什么诗词书法弹琴之类的不属于我们的启蒙教育,我们真正的教育还是从学前班开始的,又赶上了六年制的小学,漫长的童年。
    
  我们的父母是在饥荒的年代里成长的,年轻的时候正经历十年浩劫,于是,他们大都没有完成学业,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了一辈子,把压抑了半辈子的希望和理想都寄托在我们的身上,要我们努力的读书,仿佛那是唯一的出路,并且不许我们考艺术系,师范医学院成为他们的首选院系。
  我们背负着两代人的希望,考大学是对父母唯一的报答和宽慰方式。
  我读了师范,但我没有想过去做老师,所以我的读书只是读书,和工作无关。
    
  八岁读书,六年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大学,即便是一年不误,完成学业的时候我们已经24岁了。
  毕业了,不肯做老师,揣着一纸俯拾皆是的文凭走上了花花绿绿的社会,才发现那东西花点银子就可以买几张,而我从事的工作和我的专业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大家都在说做销售前景尚好利润可观,商品社会里适者生存,于是,我的专业就成了我后半辈子的理想,那是一个文字堆砌出来的城堡。
    
  想起一个同事读了五年的医科,一天医生都没有做过,在外企里面从销售做到管理,收入不菲,他的理想是后半生安安静静开个牙科诊所,他现在必须为那昂贵的医疗设备去奋斗。
  还有一个同学,弹了十几年的钢琴,毕业后在师专只做了几个月的钢琴老师,现在成了钢琴歌手与业余模特,到处走穴参演,一个月的收入抵得上大半年的学校工资。她说明年带父母去澳大利亚小住一些日子,然后她要在那里读书。她说她这辈子对于钢琴都是怀有内疚和遗憾的,因为她永远不可能在这方面有所发展了。
    
  父母期望的与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和我们对人生的选择产生了错位,得到一些,失去一些,拥有一些,辜负一些,有一些勇敢有一些无奈,想起读书的时候我们听郑智化的歌,那一个叛逆多情坚强而又迷茫的残疾人,他的《年轻时代》记得最清晰的就是那一句:年轻时代,有一点疯狂有一点悲哀。
  光阴累积,世事沉淀,郑智化那样激昂的歌声最终会了无痕迹,给我们带来一些感觉,但什么都没有改变,就象当年踌躇满志的我们,慢慢的就沉静了下来,英雄无路是昔日,壮志未酬在如今。
    
  已经不敢疯狂,悲哀还是有一点。我们的花样年华又赶上了世纪末的怀旧气候,无风无雨总是阴沉的天,空气中都有了颓废的气息,湿漉漉的,过多的雨水和泪水滋润了我们的爱情,千禧好合与世纪婚礼从字面上带来的吉祥已经给予了我们太多的诱惑,好象那两年整个世界都在结婚生子,我们被迫的到处去喝喜酒,然后泪水涟涟的伤感自己最终错过了今生难逢的好日子。
    
  卡指一算,已过25岁了,可爱情还是一个人的相思,时尚杂志每天都在封面用艳丽的彩色字体给我以触目惊心的提示:25岁以后的女性容颜需要保养。不厌其烦的告诉我已经不再年轻。
  而我们的青春在哪里?我还没有来得及消受怎么就消逝无影踪了?光阴似箭,红颜易老,多情在不在笑我夜间早生的华发?
    
  我们又毫无准备的无辜的被推到了大龄的行列,工作上筋疲力尽仍是一筹莫展,无头绪的一团乱忙,我们的体力与精力换不到钞票之外的东西,父母在催促我们该成家了,于是匆忙的恋爱,仓促的结婚,我们只有三分之一的热情,我们要孝顺父母,因为我们是独子,十六年的寒窗都可以苦读,结一次婚又算什么呢,所以当我们带着三分之一的热情步入婚姻,走两个人的路,却只能做一个人的梦。
    
  梦醒了就是生活,我们要赡养双亲,还有不小心诞生的下一代,我们还要给自己买社会保险疾病保险养老保险给孩子买少儿保险意外保险疾病保险还要定存教育基金什么的,还有面对弱势群体,失学儿童我们还要适当的给些温暖以让自己感觉这个世界不是那么冰凉。
  我们就这样在孝顺善良的冠冕下不得不沦为金钱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