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汉化组运动泳裤bl:王勃的家学传统及其文学成就--王力的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6:39:45
 2010-11-01 07:31:36

http://wlyntx.blog.zhyww.cn/index.html




王力,甘肃省宁县第一中学一级语文教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华东师范大学甘肃省庆阳市第一期高中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结业。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省级课题子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合作探究应用研究”课题组成员。在《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语文月刊》(综合学术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本站博文除有特别注明外,均系原创,经本人同意方可转载。


日志:47


·王勃的家学传统及其文学成就 (2010-9-16 20:41:00)王力
0
[url=javascript:void(null)]推荐[/url]


王勃家族有着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文化传统。杨炯在《王勃集序》中说:“其先出自有周,濬启文明之秀;隐乎炎汉,弘宣高尚之风。晋室南迁,家声布于淮海;宋臣悲徙,门德胜于河汾。”可以看出,王勃家族兴起与周朝,到了东晋刘宋之时,已经蜚声海内。这种良好的家风一直持续到隋唐,更加兴盛,则直接为王通、王绩及王勃等人所继承。
王通、王绩是王勃的爷爷。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教育家,对文化事业贡献很大。首先,他兴办教育,广收门徒。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其次,学识渊博,著作颇丰。杨炯在《王勃集序》中说:“裁成大典,以赞孔门。”还论及汉、魏,一直到晋代,精选一些诏命文书来续《尚书》,辩证乐府,选取雅奥之作来续《诗经》,模仿《春秋》写了《元经》。又《旧唐书·文苑传》说他依据《孔子家语》、杨雄《法言》体例,“为主客对答之说”,著成《中说》。再次,王通还有文学理论主张。张少康、刘三复先生说,王通主张的是广义的文学理论,即文学与文化的概念相等;重视儒家传统的“诗教”功能,并从这种观念出发,他对南朝许多诗人及其作品给了否定性评价。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使文学成为经学的附庸,这种文学观念对王勃影响也很大(《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
王绩是王通的弟弟。他有隐者的风范,受道家及陶渊明的影响。《新唐书·隐逸传》说他:“性简放,不喜拜谒。”“以《周易》、《老子》、《庄子》、置床头,它书罕读也。”此外,他喜欢喝酒,时称“斗酒学士”。“其饮至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著《五斗先生传》。”模仿刘伶《酒德颂》著《醉乡记》。王绩受道家思想影响,为人简放,不讲究儒家的繁文缛节。常以阮籍、陶渊明自比,他的确跟陶渊明有相似的地方,都有隐者情怀,喜欢喝酒,其《五斗先生传》就是仿效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写成的。他对文学上的重大贡献就是他的诗已经远离南朝以来,初唐还在流行的宫体诗影响,已经有充实的内容,对唐诗的成熟有自己的贡献。他的诗《野望》就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它有着隐者的生活情调,诗也多少有陶诗的那种醇乎天然的风格。他的诗已经在初唐诗坛上表现出一种新气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是唐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卷二)。
王勃父子虽不能远追“建安三曹”,后比“眉山三苏”,但也是以文立家,誉满一时。王勃之父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阯、六合二县令,为齐州长史。”(杨炯《王勃集序》)另《新唐书·文艺传》记载,王勃的哥哥王勮与其弟弟王助都是进士及第。王勮与当时号称“文章四友”之一的苏味道一起被典选的裴行俭赞为“二子者,皆铨衡才”。《新唐书》王勃本传说,王勔、王勮、王勃都有才名,被父友杜易简(杜甫的从祖父)称为“三珠树”。其后王勃的三个弟弟王助、王劼、王劝都有文名。所以,王勃家族是书香门第,显赫一时。杨炯不无赞许地说:“兄勔及勮,磊落词韵,铿鍧风骨,皆九变之雄律也;弟助及勋(新旧唐书不载,盖有误),总括前藻,网罗群思,亦一时之健笔。”(《中国古代文论选》)卷二)。
由于王勃的家学传统再加上他的天资,所以王勃成为唐代文坛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王勃的文学贡献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文艺理论,二是著作丰富,三是对唐诗发展。他的《上吏部裴侍郎启》就集中反映了他的文学理论主张。他主张文学的文化倾向,从儒家正统文艺思想出发,重视文学的经世致用的社会功效。他主张文学是“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家国繇其轻重”。他还在其《平台秘略论·文艺》中说“故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能事”。他还对屈原以来许多作家及作品,因有辞采有浮艳倾向的都进行了批评。但王勃目的是对“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浮靡文风进行矫正,对他“思革其弊,用光志业”的精神也应该充分肯定。在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理论是陈子白居易诗歌理论及韩柳古文运动的先声。
王勃自幼聪明,早有文名,著作颇丰。《旧唐书·文苑传》记载,王勃六岁就能作文,思维敏捷,下笔则成,词情英迈。乾封初年有《宸游东岳颂》。后又有《乾元殿颂》,撰《周易发挥》五卷及《次论》等书数部。还精通历法,有《大唐千岁历》。《新唐书·文艺传》也记载,王勃九岁读了颜师古注的《汉书》,作《指瑕》指出其失之偏颇之处。未及成年,授予朝散郎之职,多次给皇上献颂词,沛王听到了他的名声,招到府上,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后,沛王更喜欢和敬重他。可以看出,王勃在其成年以前就登上了文坛,已经引起了当局的注意;而且他的人生短短二十几年,也可谓著作等身,让人惊叹。
王勃虽然反对六朝以来重形式的骈体文,但他的名篇《滕王阁序》却是非常成功的骈体之作。首先,他虽然用骈体形式,却充分表现了他的性格与才气。他严格遵守平仄对仗、四六互对,文辞华美而不轻靡,大量用典却也自然,集中表现了他的命运多舛,怀才不遇,功业未建,壮志难酬但也积极昂扬的复杂心态。所以,王勃的《滕王阁序》使骈文的华美形式与现实内容达到了难得的高度统一,是骈文之中难得的佳作。
王勃对文学的重大贡献是对唐诗题材的扩大和对唐诗诗体的定型。闻一多在其《唐诗杂论》中说:“正如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由宫庭走到市井,五律到了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到江山与塞漠。”“五言八句的律诗,到王杨才正式成为定型,同时完整的真正唐音的抒情诗也是这时才出现的。”唐诗的发展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文学史来看,王勃功不可没。如王勃的代表作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语言质朴,意境阔大,情感真实,手法圆熟,格调昂扬,气势豪放,已一首成熟的五言律诗,而且也具备了盛唐诗的一些恢弘气象。
王勃的文章以其卓尔不群的才气,气势轩昂的时代气息,获得了唐当代和后世的高度赞扬和评价。《旧唐书·文苑传》载杨炯的话:“‘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说明当时人们对于王杨卢骆等“初唐四杰”以王勃为首的认可,也反映了王勃的文学水平的确高于同辈。又《旧唐书·文苑传》记载,当时“文章四友”之一的崔融说:“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杜甫在其《戏为六绝句》中,更是放眼中国文学史,对王勃等人的在文学上开创性的勇气和历史性的业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四库全书总目》也说:“(王)勃文为四杰之冠”。以上这些评价充分证明了王勃的文学成就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