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汉化组时间静止:[子女教育]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2:54:16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1

接送宝宝去幼稚园时,家长该做什么?

 

作者:新西兰/ 叶子

 

每天爸爸妈妈们都要接送宝宝去幼稚园,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与老师沟通并且了解自己孩子成长情况的好机会。叶子给家长们提供以下的建议以供参考。

 

早晨到教室时,最好鼓励宝宝自己老师与小朋友们问好,从小给宝宝养成一个讲礼貌,主动向人问好的好习惯。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方面。不要把孩子一放下,就匆匆离开。如果宝宝的情绪不好,有哭闹现象也要稍稍停留一会儿,安抚一下孩子。发现宝宝有不舒服的现象,及时的告诉老师多加留意。宝宝白天需要服药,家长需在有关文件上签字,并注明药品名称,服用剂量。

 

•来去要注意幼稚园或教室内的通知板,如近期有何活动,何时何地家长需做什么准备。不然,到时候就会错过。有些幼稚园会把通知条放在宝宝的书包里面,也要留意。

 

来接宝宝回家时,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叶子建议家长不要马上把孩子带走。可以问问宝宝,今天都干了什么,都玩了什么,谁是你的好朋友等等。一起看看教室里陈列的孩子的作品,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宝宝幼嫩的小手做出的作品虽然简单粗糙,但却是他们经过努力的结果。积极的,正面的肯定与鼓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知的兴趣与勇气,让他们变得更加快乐自信。

 

•有时家长也可以老师简单的聊一聊孩子的情况,老师介绍一些宝宝在家里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资讯对老师了解和教育您的宝宝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接孩子的时候,叶子希望家长不要一见面就埋怨孩子,你怎么这么脏,鞋怎么又不见了。给孩子快乐的一天泼上一盆冷水,有时也让Kiwi 老师们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发生的什么事。好的习惯是一点点培养起来的。家长不要着急,您需要教会自己的宝宝如何照顾好自己的东西,如鞋子脱下来应该放在哪里,反复多次,孩子慢慢就适应了。

 

•最后检查一下孩子的物品有无丢失,或去丢失物品箱 (Lost property box)看一看。如果仍没找到,再告诉老师请她帮忙查找。一般幼稚园都不鼓励孩子带自己的玩具去玩,因玩具很容易丢失或损坏。

 

•礼貌的与孩子一起老师告别,务必让老师知道您已经把孩子带走了。

 

•另外,每天也要按时在签到簿上签字。签到簿是正式的法律文件,以证明孩子的监护情况。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2

炎炎夏日,千万别晒伤您的宝宝

 

近几周以来,奥克兰的气温一直居高不下,室外骄阳如火。大人小孩都领略到了“曝晒”的滋味。有些家长给孩子全副武装,于是乎各种防晒霜,太阳帽闪亮登场,有的家长则不以为然,认为有点小题大作,孩子晒到点也无所谓。那么这方面到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衆所周知,新西兰目前仍是世界上皮肤癌的高发症国家之一,每年大约有200人死于皮肤癌。有许多病例的直接诱因就是年幼时的晒伤。所以现在家长们千万不可马虎大意。当然适当的阳光对宝宝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但一定要注意保护,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止晒伤。

 

这里有两个误区,请家长注意,一、时间长才会晒伤 ;二、只有阳光强时才较危险,阴天或阳光不强的时候不要紧。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宝宝的皮肤非常细嫩,不同于成人,所以在几分钟内就可能被晒伤。另外,因为新西兰地理和气候的特殊性,在夏天即使是阴天或阳光不强烈时仍有可能晒伤皮肤。

 

下面是叶子收集的一些防晒的小常识:

 

•夏季阳光最强时从上午11时到下午4时,这段时间外出一定要采取防护措施。

 

•最好给孩子穿宽松的,棉质的外衣, 避免暴露大面积的皮肤。(可爱的吊带装可能会带来麻烦)

 

•给宝宝选择宽沿式的太阳帽,帽沿长不要小于5厘米,或选择后面可垂下来挡住耳朵和脖子的帽子。

 

•正午阳光太强时,尽量避免外出,可在室内或阴凉外活动。

 

选择合适的防晒霜,至少要在外出前20分钟涂好,因为要让皮肤吸收一段时间才会发生作用。而且在室外每隔60-90分钟后,要再涂一遍防晒霜。这里要注意,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宜用防晒霜,1岁以下的幼儿也要慎重,防止皮肤过敏。使用新的防晒霜之前,可在宝宝的额头上先试一点,如无过敏现象,再涂其他部位。

 

•可以给宝宝买太阳眼镜,但要购买质量符合标准的産品。

 

•游泳时,最好要抹防水型防晒霜。男孩也可以穿游泳上衣,以减少皮肤晒伤的可能性。

 

•购买郊游或野餐时的遮阳伞时,留意其是否有防晒的功能。

 

•另外去幼稚园的小朋友,家长也要注意每天给孩子带太阳帽和防晒霜。有的幼稚园有时有玩水活动,也需带游泳衣与浴巾。

 

晒伤一般会在晒后6-12小时内出现,皮肤出现发红,疼痛,红肿现象,如果是大面积的晒伤,宝宝也会有头疼发烧症状。轻度晒伤可给宝宝洗冷水浴或冷敷以缓解疼痛,如果严重的话就要看医生了。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3

儿童游戏场所(Playground)的安全故事

 

新西兰被盛誉为“儿童的天堂”,五顔六色随处可见的playground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很多乐趣。Playground 90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出现,是一个给儿童提供游戏与社交的理想场所,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许多专家的注意。

 

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大约有20万名儿童在室外的 playground发生意外事故,平均每年有15名儿童死于游戏场所事故。在澳大利亚每年约有10万儿童也因此而受伤治疗。其中原因之一是,设备本身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如设计不合理,维修不及时等。许多专家对此忧心忡忡,呼吁各国能在这一方面制定更严格的标准以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另一主要原因则是,成人的疏忽和儿童不正确使用游戏设施造成的。

 

如同我们开车的道理一样,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是非常主要的,这样就有可能避免很多意外事故的发生。如在孩子开始玩之前,家长可以首先检查一下设备的基本安全情况。举例来说,设备有无破损,如秋千的铁环是否松动,栏杆有无摇晃,滑梯下面有无保护层,设备表面是否有雨水或露水等(以免孩子滑倒)。当然还包括周围环境的安全因素,如地面有无碎玻璃,硬物等。

 

骨折是儿童游戏场所中发生最多的意外伤害之一,由高空坠落坚硬地面是主要原因。所以家长应注意设备的高度是否适合您的孩子。学前儿童攀援的高度不应超过 1.5米。Monkey bar (空中梯子)和Swing(秋千)是两个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需要家长的特别注意。如果滑梯和秋千下面没有松软的保护措施就更加危险。另外,儿童在游戏场所的卡伤,勒伤也时有发生。一些设计不合理或破损的栏杆极易发生此类事故。同时也注意不要让孩子带绳子或其他玩具到游戏设施上去玩。

 

另一个中国家长有时会忽略的问题是,如何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安全的玩,这非常有助于从小培养他们保护自己的能力。如简单的告诉孩子哪些动作是安全的,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如,玩Monkeybar时大头朝下,晃来晃去;玩滑梯时头朝下,趴着往下滑,这些动作都是很危险的。大人发现孩子做危险的动作时,要及时的制止,并讲明原因。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玩的开心,玩的安全是所有家庭,所有父母的心愿。叶子愿每个孩子都能在新西兰这个“儿童的天堂”快乐健康的长大。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4:赤足走路 好处多多

 

记得刚来新西兰的时候,我经常看见这里的大人小孩光着脚在路上走来走去, 那时还觉得很新鲜,但时间一长自然也就见怪不怪了,也视其为Kiwi文化的一部分。可是在家里,我还是习惯穿着拖鞋,更别说光着脚在外面走路了。

 

但自从怀孕以后,两只脚慢慢的肿大起来,下班之后索性我也脱下鞋子,放松放松,谁知道不试则已,一试还真不想再穿鞋了。近来读了一些这方面的有关资料,才发觉赤足走路的益处还很多呢!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脚是人体之根,汇集着六条经脉的66个穴位,并有许多与内脏连结的反应点,不仅支撑全身重量,还管理行走、跳跃等活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儿童经常赤脚行走,可以调节肌体内的许多功能,可使孩子感到轻松愉快,还能预防感冒、神经及心血管疾病。脚部血液回圈的好坏,与脑、骨盆内的血液回圈密切相关。

 

在日本,近年来正兴起幼儿“赤足热”,在东京、大阪等地,约有1/4以上的幼稚园及小学已这样做了。在这些学校里,孩子们经常参加有组织的赤脚慢跑活动。风靡日本教育界的“赤足训练”由此而来。实践证实,这些学校的孩子推行赤足训练以后,绝大多数儿童的体质增强了,身高、体重增加很快,连伤风感冒也很少发生。

 

赤着双脚,经常裸露在新鲜空气和阳光中,这十分有利于足部汗液的回圈,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和耐寒能力,还能预防受凉腹泻等症。另外大部分孩子活泼好动,脚很爱出汗,鞋里又潮又闷,而小孩子皮肤细嫩,对细菌的抵抗能力差,易患脚部软组织炎症。

 

赤脚尤其对锻炼踝关节的柔软性至关重要,如踝关节僵硬,人在活动时极易跌倒;踝关节柔软性差,在走路较多的情况下足弓会变硬甚至变形,易疲劳。经常赤脚行走能提高踝关节的柔软性,能防止扁平足。

 

由此可见,让孩子赤脚在家里,在草坪,在操场上上活动一下,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咱们大人不妨也来试一试哟。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5:纠正孩子的小毛病

 

您的孩子有这样的“小毛病”吗?

 

孩子随意打断你的讲话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在和朋友谈话或打电话时,孩子不时的打断你们,甚至哭闹不休。这时候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小,不懂事,而不去纠正孩子的这种行为。其实这不仅仅是个礼貌问题,如果您总是默许孩子这么做,就会给他()造成一种错觉,就是他()的这种行为是正确的,被允许的,他们随时都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从而不会学着去等待别人或容忍其他的情况出现。

 

这个问题叶子也忽略过,记得有一次在幼稚园和另外一位老师谈话,一个中国孩子跑进来要跟我说什么,我刚想回答他,可是那位一贯和蔼可亲的老师却面色一沉,严肃的告诉这个孩子,他应该等老师讲完话再说,或至少要说“Excuse me. (对不起,打扰一下)”。 那个孩子当时楞在那里,大概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些,不过从此以后,我总听见他说“Excuse me”,每次那位老师都给他及时的表扬,这位小朋友也高高兴兴的养成了这个好习惯。

 

建议:

在打电话或拜访朋友之前,要和孩子讲清楚。当大人说话的时候,他()需要保持安静,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是非常不礼貌的。然后给孩子准备好一些玩具或图书,让他们有事情做。

 

 

孩子假装听不见你说话

 

听过很多家长抱怨:“这个孩子不听话”,“孩子拿我说的话当耳旁风”。最明显的就是让孩子做一些他不想做的事情时,如收拾好他的玩具,关电视等等,你说了几遍,孩子也没反应。在教育界中,此种现象被称为“选择性的倾听 ( selective hearing )”。心理学专家Kevin博士认为,“与其让孩子一遍一遍的等你提醒,不如让他第一次就注意你讲的话。”否则孩子会认为他才是控制方,他有权力决定做某事,而不是您。

 

建议:

不要远距离无效的叫喊,也许您需要走近孩子,弯下腰来,或叫着他的名字,清楚的告诉孩子,你需要他们做什么。 然后明确的告诉他(),如果他()还不做,或等爸爸妈妈再说一遍的话,那后果是什么,比如晚上的电视节目时间取消,周末的活动改期。然后再根据他的行为,给予适当的表扬或惩罚。坚持下去,孩子就不会“听不见”您的话了。

 

 

孩子的“小脾气”

 

有很多家长朋友认为小孩子嘛,有时冲您翻翻白眼,粗声粗气的讲话,来点“小脾气”是正常的,至少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然,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孩子有意无意的在“探试”周围的人对他这些行为的反应和容忍程度。如果您不去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就会延伸到他在社会中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从而会形成孩子与人难以相处的习惯。

 

建议:

首先告诉孩子他们现在是在用什么态度,表情和人讲话,让他们知道这样的行为为什么是不可接受的。然后可告诉孩子,采用这样的态度或表情并不会得到他们所要得到的东西。坚持住你的原则,让孩子选择道歉或改变他()的态度。孩子做到后,一定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帮助他们养成一个好习惯时,家长朋友一定要坚持住两点:第一是要坚持,不要时松时紧;第二是永远赞扬、奖励好的行为,指出、批评不好的行为。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效果。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6

如何帮助您的小宝宝适应幼稚园

 

亲爱的小宝宝要去幼稚园了,您在高兴之余可要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宝宝可能会哭闹一阵子的。入园前的哭闹现象是很正常的一种情感反应,主要因为宝宝对新环境産生的不安全感而引起的。哭闹时间的长短因孩子而宜,有的孩子几天就适应了,有的孩子可能需要几个月,这也都是正常的。比较而言,中国孩子适应的难度可能会更大一些,除了环境之外,还有一个语言的问题。这几天我们幼稚园哭的惊天动地的,都是中国孩子。以下的一些小办法也许会帮助您和您的宝宝平稳的度过这一段特殊的时光。

 

入园的前几天带宝宝参观一下幼稚园,熟悉一下环境,初步的认识一下老师和其他的小朋友。时间不需要很长,每次半小时就可以 了,现在有很多公立、私立的幼稚园都有这项服务,可以问一下。平时要尽量的用积极、正面、鼓励的态度和宝宝讲幼稚园的生活,帮助宝宝做好精神上的准备。

 

如果孩子真的哭的很厉害,叶子建议家长不要从第一天开始就让孩子待在幼稚园一整天,可以循序渐进的来,第一天待半天, 第二天多半天,这样让宝宝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其实孩子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见不到爸爸妈妈,或爸爸妈妈不来接宝宝。刚开始的几天,您可能要反复的和孩子讲,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等妈妈接你时,我们一起去公园玩。也可以给孩子带一个他最喜欢的小熊,小被子或全家的照片。这样会减轻一些因环境陌生而造成的压力。

另外,早晨的时间安排不要太紧张,匆匆忙忙,让孩子更加惊慌不安。每天老师简单的聊几句,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很好,孩子也会觉的很安全。

 

慢慢的和您的宝宝建立一个分别的“仪式”,比如,一起读一个故事,然后抱一下宝宝,亲一下宝宝,或者让老师把孩子带到门口或窗口挥手告别。坚持一段时间,你一做这些动作,宝宝就知道您要离开了。

 

刚开始的几天,对家长有时也是一个考验。叶子有时看见妈妈掉着眼泪走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还是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更不要走到门口又回来,反复几次孩子就会闹的更严重了。

 

万事开头难, 用不了多久,您的宝宝就会适应新的环境,玩的不亦乐乎。也许当您去接他()时,人家还不想回家了呢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7

好玩的“play dough”(玩面团)

 

在幼稚园里有一项活动孩子们都很喜欢,那就是Play dough(玩面团)。 Play dough 制作方法简单,成本很低,保存时间又较长(大约三周左右)。并且对提高儿童手指的灵活性,眼手动作的协调性及注意力都有很大的益处,您不妨在家也来试一试。

 

与我们中国人做面食时的面团不同的是,儿童Play dough里面又添加了食品顔料(Food coloring)、植物油、盐等。这样做出来的彩色面团,手感柔软,很受儿童欢迎。除了传统的方法外,您还可以根据自己和孩子的爱好,做自己喜欢的特殊 Play dough,如加入彩色亮片(Glitter)、柠檬油(有柠檬的味道)等。有关的配方在网上都可以查到。

 

妈妈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做Play dough,首先把各种原料摆在桌子上,和宝宝一起认识什么是面粉,盐,油,量杯等,您还可以寓教于乐,告诉宝宝如何用量杯称量面粉,不知不觉宝宝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呢。还有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加入顔色,小手抓来抓去,Play dough 就变了样,真是很神奇呢!刚刚做出的Play dough 温温的,软软的,是孩子们的最爱。尽管衣服上、脸上都沾上了面粉,可是这份乐趣可是难得的。

 

做好的Play dough 要放在塑胶袋中存放起来,不必放在冰箱里。下次玩时,再拿出来,反复使用,三周以后Play dough 如果变色,变硬就可丢掉了。

 

您还可以购买一些各式各样的Play dough模具 (Cutter) 与各种条纹的面杖,价格不贵,也可反复使用。这些模具可帮助宝宝自己做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图形等。渐渐的您就会发现,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真的是无穷的,他们做出的东西会让您吃惊的,也许是您刚讲过的一个故事,也许是他的好朋友,也许是一只小蚂蚁。叶子以前认识的一个小女孩,她用Play dough做出的蛋糕,您绝对不会想像出来那是一个四岁孩子的作品。

 

还有下次做面食的时候,不妨也邀请您的孩子一起来动手,也许他们会很乐意帮忙呢!

 

传统的 Play Dough 配方:

1 cup flour 1 量杯面粉

1 cup warm water 1 量杯温水

2 teaspoons cream of tartar 2 小勺tartar cream

1 teaspoon oil 1 小勺油

1/4 cup salt 1/4 量杯盐

food coloring 食品顔料

 

制作方法:先将各种配料混合好,最后加顔色,均匀搅拌直到面团柔软光滑为止。

 

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8)当孩子做错了事()

 

小孩子嘛难免有时会淘气做错事情,那么做为家长该如何看待并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我们大人真的应该经常反思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否得当,尤其我们面对的这部分孩子都是在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下长大,他们很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信息量大,对父母们当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来读了几篇这方面的文章,对叶子的啓发很大。西方教育学中把“Punishment (惩罚)”和“Discipline (约束)”区分的非常清楚。而我们却经常把这两个概念混淆在一起。举个例子,如果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就是经常的大声呵斥,生气,频繁的“收拾”他们。那么您可能采用的就是单一的“Punishment (惩罚)”。

 

下面的分析把两者可能区分的更清楚一些:

 

Punishment (惩罚)

父母的态度: 伤害了孩子

父母的方式:使用一些尖利刻薄有伤自尊心的话

父母的“潜台词”: “你这个坏孩子”

孩子的感受:“我是一个坏孩子”

孩子的反应: 行为更加糟糕

可能的后果: 反叛

 

Discipline (约束)

父母的态度: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父母的方式:倾听,声音严肃,目光接触,拥抱

父母的“潜台词”: “尽管你错了,但你仍然是个好孩子”

孩子的感受:“我是错了,但我这个人还不错”

孩子的反应:我还可以做的更好,我愿意合作

可能的后果:合作

 

从表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Punishment (惩罚) 的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不相互尊重的,完全是用一种外力式的,暴力式的方式来强迫阻止孩子错误的行为,而其起到的效果有可能是暂时的,反向的;而 Discipline (约束) 则是用一种更加尊重平等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积极的鼓励,激发孩子内在的荣誉感,自尊心,进而达到自我约束。

 

举个形象一点的例子,孩子打人了。Punishment (惩罚) 会说:“你怎么这样?你是一个坏孩子,我不喜欢你”。 Discipline (约束)会说:“我不喜欢你这样的行为,但是你是一个好孩子,好孩子应该这样做…”。如果您是一个孩子,您会更喜欢哪一种方式,您又会怎么做呢?

 

叶子至今还记得小时候几次被老师训斥的经历,真是恐怖。现在已经完全忘了做错什么事,但是那种铺天盖地的恐怖气氛真的让我无地自容。很多年过去了,仍然觉得隐隐的伤害。有时潜意识中真的会为“我真差劲,我不是好孩子”的想法。岁月流逝,那种感觉依旧。现在想来真希望那位老师对我说“你是个好孩子,但是…”。这样也许我会永远记住不犯那个错误,而不是这种永远的伤害。

 

一次和园里的一位妈妈聊天,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位妈妈说:“这孩子怕我,家里就得有一个叫她怕的。”当然,天下没有谁是完美的父母,叶子在这里也只是和大家一起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上,父母与孩子如果是互相尊重的关系能使教育效果更有效的多。

 

其实对孩子的错误,我想我们成年人首先要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小孩子淘气一些是他们的天性,世界上哪有不做错事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每一次淘气,也可能就是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利用好这些机会,孩子就会走得更快,更好。

 

在这方面许多家长做的非常好,他们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口吻,是一种商量式的,建议式的,真正的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物件。

 

当孩子做错事时,他们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你为什么错了?你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我希望你怎么样?并允许孩子陈诉他们自己的理由,总之非常的尊重孩子。而孩子在内心里也会很尊重自己,会陈述自己认为正确的理由 (当然可以是错的) ,也会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表示懊恼,从而有意无意的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这部分家长还会反思,孩子的错误与自己有没有关系,例如,孩子不小心把珍贵的东西损坏了,是不是也因为家长把一些不该孩子碰的东西乱放等。如果真的是家长误解了孩子或是家长的责任,他们则会真诚的向孩子道歉。

 

而有些家长则采取“我让你怕”或“我今天要收拾收拾你”的方式,用自己的声音,动作造成一种“恐怖”的气氛。更不允许孩子的辩解,否则的话就视之为“狡辩”,“顶嘴”,觉得更是火上加油。孩子在恐惧中或是默不作声,或是茫然无措,于是嚎啕大哭,一场闹剧热热闹闹。但是这种“恐惧”的方法对孩子的教育有多大的益处呢?对于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心理,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有多少意义呢?我想这也是我们都应该反思的问题。

 

尤其是在新西兰长大的中国孩子,他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理念大部分都是自由,尊重,平等,但如果回到家中却是另外的一种文化,这种教育的不连贯性使原本大有可为的家庭教育大打折扣。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9:当孩子做错了事 ()

 

一次和园里的一位妈妈聊天,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位妈妈说:“这孩子怕我,家里就得有一个叫她怕的。”当然,天下没有谁是完美的父母,叶子在这里也只是和大家一起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上,父母与孩子如果是互相尊重的关系能使教育效果更有效的多。

 

 

其实对孩子的错误,我想我们成年人首先要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小孩子淘气一些是他们的天性,世界上哪有不做错事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每一次淘气,也可能就是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利用好这些机会,孩子就会走得更快,更好。

在这方面许多家长做的非常好,他们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口吻,是一种商量式的,建议式的,真正的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物件。

 

当孩子做错事时,他们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你为什么错了?你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我希望你怎么样?并允许孩子陈诉他们自己的理由,总之非常的尊重孩子。而孩子在内心里也会很尊重自己,会陈述自己认为正确的理由 (当然可以是错的) ,也会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表示懊恼,从而有意无意的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这部分家长还会反思,孩子的错误与自己有没有关系,例如,孩子不小心把珍贵的东西损坏了,是不是也因为家长把一些不该孩子碰的东西乱放等。如果真的是家长误解了孩子或是家长的责任,他们则会真诚的向孩子道歉。

 

而有些家长则采取“我让你怕”或“我今天要收拾收拾你”的方式,用自己的声音,动作造成一种“恐怖”的气氛。更不允许孩子的辩解,否则的话就视之为“狡辩”,“顶嘴”,觉得更是火上加油。孩子在恐惧中或是默不作声,或是茫然无措,于是嚎啕大哭,一场闹剧热热闹闹。但是这种“恐惧”的方法对孩子的教育有多大的益处呢?对于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心理,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有多少意义呢?我想这也是我们都应该反思的问题。

 

尤其是在新西兰长大的中国孩子,他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理念大部分都是自由,尊重,平等,但如果回到家中却是另外的一种文化,这种教育的不连贯性使原本大有可为的家庭教育大打折扣。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10:当孩子做错了事 ()

 

对于 1 岁以下的孩子,并不需要太多的教导和约束。这段期间家长应主要对孩子多加关爱,满足婴儿的生理及心理需要,让婴儿总能感受到亲人的爱意,日后便能成长为一 位心理健康,性格积极,安泰自信的人。2岁左右的孩子,还处于“不懂事”的阶段,对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别的玩具或游戏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再大一些的孩子,就可以选用一些不同的教育方法了。

 

叶子觉得,我们身为父母,师长也不需要老是板个面孔,总是严肃的说服教育。有时也不妨采用一些幽默,轻松的办法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教育氛围,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会更加快乐自信,对生活充满信心。

 

 

1. “忽略不计法”,让小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有时孩子的一些行为你不太喜欢,但老实说又不是什么大问题,不值得大动干戈。如宝宝那种“撒娇式的哭闹”,“磨人”等等,这时 家长不妨装看不见或听不见,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也不表示什么。孩子可能试探几次见你没什么反应,也就自己玩去了。

2.“幽默法”,幽 默是生活的润滑剂。家长的一个笑话,一个夸大的表情都会让孩子觉得轻松愉快。对孩子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弄脏了衣服,和小朋友有了小矛盾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时家长的一句幽默的话语可能就缓解了事情的“严重性”。如孩子玩了一个大花脸回来,衣服也“惨不忍睹”。妈妈可以说:“哟,快看,我们家的大花猫回来了!”,母子之间哈哈一笑结束。

 

3.“出去玩一会”,小孩子的体力精力充沛,喜欢尝试不同的活动,但注意力又比较短。如果总在室内或进 行重复性的活动游戏,孩子就会觉得单调无聊,于是便会“无事生非”起来。这个时候父母最好能带孩子到外面去跑一跑,玩一玩,一起享受一下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使孩子旺盛的精力有一个分散的渠道。

 

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每个家庭、父母都有所不同,教育的方法也是千变万化。只要您细心的研究和探索,相信您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和宝宝的教育方法。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11:良师ABC

 

早就想写一写我与之共事的这些“洋人”老师同事。自来新西兰以后,有幸与许多优秀的老师在一起工作过,我从这些老师那里儿学到了许多东西,甚至有许多事情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A 老师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她年轻漂亮,更主要的是,有一颗天使般晶莹的心。在她那里,你永远得到的是赞赏,鼓励和包容,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老师和孩子都愿意和她待在一起的原因。她总是那么爱护每一个孩子,不忍心伤害到他们一点。即使是最淘气的孩子,A老师也有办法让他们服服帖帖。她上课时,像变魔术一样,简单几句话,20多个孩子马上就会安静下来,静静地坐在她的脚下。最愿意听她讲笑话,经常逗的所有的人哈哈大笑。

 

时常地,她还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惊喜,或是一张她精心制做的卡片,或是一束明媚的鲜花,总之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总是那么开心,有趣。A老师最喜欢做手工,她做出的东西总是那么精致漂亮,孩子们争相效仿,她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把自己那独有的,高雅的,精致的人生品味无声无息地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B老师是我见过最认真负责的人。和她在一起工作,不由得你不全身心地投入,不敢有半点偷懒的心。在幼稚园每个老师都要做孩子的观察记录,其中有一种就类似于现场记录。一般老师不太愿意做这种记录,因为这意味着老师必须时刻注意孩子的言行并马上记录下来。我开始时还可以,但时间长了,就慢慢懈怠了,不做或少做这种记录,而B老师的这种记录却是最多的。一次在院子里,两个小男孩趴在地上看一只蜘蛛,两个孩子在低声的交谈着,B老师发现后也和他们一样趴在地上,埋头拼命记录两个孩子的对话。看到此景,我心生感叹,为自己的工作态度而感到惭愧,更钦佩这位40多岁老师的敬业精神。工作在她的眼中,已经远远超出了8小时的概念,而是一种对人对己都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

 

C老师是我去一所小学实习时认识的,相处的时间只有两周,但却让我一直念念不忘。这位老师虽然是小学老师,但却拥有两个学位,她的学识,精明强干真的令人十分钦佩。看她工作简直是一种享受,每一天每个环节都安排地那么紧凑严密,井井有条,疏而不乱。与20多个孩子整天在一起,却不见她有一点的忙乱。教室里永远是一尘不染,整洁有序。各种不同的作业本教具摆放地整齐有序,孩子们自己拿取,丝毫不乱。5岁多的孩子早上一到校,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忙得不亦乐乎,但却都忙地兴高采烈,津津有味。一天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十分认真自豪地对我说:“We are really working hard !”(我们真的很努力!)。

 

这位老师虽然不苟言笑,但处事公平合理,让人心服口服,转眼之间就让孩子们的矛盾口角消失地无影无踪。她的组织能力更让我吃惊,事事有时间计划,我实习的第一天就拿到了所有的学生名单,基本情况,我的实习内容和要求,时间表,课程表,一切看上去都那么一目了然,不得不佩服她的工作效率。

 

D老师是我在专业上最敬佩的一位元老师,她熟谙音乐舞蹈,并极擅长引导孩子们在这方面的兴趣。音乐在她的手中仿佛如一根神秘的魔棒,开啓了孩子们惊人的音乐潜能。3岁多的孩子几次训练之后就能有板有眼地跳起“墨西哥帽子舞”,4岁的孩子在经过多次古典音乐欣赏后,随着节拍能够自编自创出舒缓的手势。她的一把吉他更增添了孩子们对乐器无限的神秘感,看她时而演奏传统的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时而又是纯朴欢快的毛利“Poi”歌。节奏快起来时孩子们手忙脚乱,让一边的我忍俊不禁,慢起来时孩子们又小心翼翼,真是动静皆宜,让人大开眼界。每天的Music and Movement (音乐活动时间) 都是孩子们最向往的时候,从这里他们懂得了音乐的美丽。

 

经常地叶子在想,为什么新西兰的学前教育如此发达,时间益久,便觉得这些默默无闻教师付出的伟大。于是记录下来这些可爱同事的点点滴滴,以表示对她们的一种尊敬,也是与大家分享作为一个幼儿教师的幸福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