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杀机血球:辛亥百年:孫中山思想仍多硬道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1:26:16
  春秋史家必授予孫中山一定之歷史地位。   中評社北京1月8日訊(作者 盧卡爾)常言“百聞不如一見”,其實孟子一書的最後一段話〔盡心篇〕早已區分聞與見:“由文王至孔子五百有餘歲,若太公望…則見而知之,若孔子則聞而知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然而無有乎爾…。”今適值辛亥革命整整一百年後,對孫中山見而知之的人必極稀,但聞而知之者則大可比比皆是,當然這種類比的前提是必須先尊孫中山為近乎“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之聖人級的偉人。 

  作為推翻中土數千年帝制的共和體制之首席締造者,春秋史家必授予孫中山一定之歷史地位。中國傳統衡量偉人向有“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的標準,孫的事功及政績,除成功推翻滿清之外,由於主客覌方面的諸多原因(如年不及60,1866-1925),許是力有未逮;孫本人臨終前一日尚自謂:“死生常事,本無足慮,但數十年為國奔走,所抱主義終未完全實現...。”最值得後人緬懷當乃他的思想體系,及品德風範。我輩尤其距他非遠,對其之見聞又豈應有如孟子上述“無有乎爾”之憾!再仔細思量之,孫中山思想還真仍能甚切當今之時宜。 
  
  民國初立,孫被南方十七省代表推選為臨時大總統,但就任僅三月即為謀取南北之議和及統一而主動讓位予袁世凱,之後再屈就鐵路督辦,慨言“吾黨不必身攬政權”,充份展現其“做大事,不做大官”和功不必在我之器度和德行。他費時數年兼遍走大江南北而完成的實業計劃此著作,主論發展交通,主張借用外資修建鐵路,惜因困於其時極忿亂之政局,皆止於紙上談兵,毫無落實之機會。孫今若地下有知現中國鐵路系統之發達已居世界前茅,當堪至慰。 
 
  說及孫中山的思想體系,開宗明義,依孫之自語乃:“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術事蹟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 

  笫一部份,孫說:“中國有一個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他就是要“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論及此道統,堯以“允執厥中”四字轉舜,舜再以“人心惟危,道心為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授禹,所強調者不外乃孔子中庸之道,故孫中山思想要屬不極端不偏倚。中國傳統還講求一種與霸道相反的王道精神,孔子“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一話最足代表。孫中山也說:“中國從前的強盛是獨強...各弱小民族和國家都是拜中國為上邦…中國完全是用王道感化他們。” 
 
  孫儘管自幼赴洋深受西學之洗禮,而且身處彼時全盤西化甚盛風氣之下,卻仍能徹悟和珍惜中國悠久精深的傳統文化,不忘本的立場誠極難能可貴。今所謂之“中國特色”說必亦以此傳統為本,離此無他由徑;孫講民權主義時有段這樣的話:“至於歐美的風土人情,和中國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中國的風土人情是怎麼樣,便像學外國的機器一樣,把外國管理社會的政治機器,硬搬進來,那便是大錯。”故孫確乃此“中國特色”主張之先行者。 

  誠如美國學者杭庭頓所說世界各主要文明都各有積澱深厚之本,中國文明屬最悠久,自有其過人處,今中人絕不應枉自菲薄。如何珍惜和發揚光大我傳統中國性,孫中山所指引出的明確方向,我輩自當知所汲取,溫故知新,承先啟後,用能維繫數千年綿延不斷之中國文明於不墜。

  第二部份,孫於1894年28歲上書李鴻章自言:“幼曾遊學外洋,於泰西之語言文字,政治禮俗…皆略有所窺,而尤留心於其富國強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規。”同篇又載有名句:“(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於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1897年孫32歲在倫敦走避清領使館後,每日赴馬克斯當年常往之同一大英博物館潛心治學,其三民主義的思想漸成體系,當中無一不受到歐美學說事蹟之深刻影響。 
  
  孫中山深信要振興中華,“除了恢復一切國粹之後,還要去學歐美的長處…如果不學外國的長處,我們還是要退後。”是的,大凡國家之存亡興衰很多時是繫於與外部的相對形勢。特別在今全球化時代,中國尤其不應孤立於世界的主流國家之外,必須善交他們,徹底扭轉冷戰年代所遺留與之對抗的心態,並能確實掌握自己仍處於發展階段的定位,不卑不亢,甚至在內部作出必要的順應和調整,以期為己謀得一席真正安穩的國際地位,再求進取。孫中山常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者昌,逆者亡”,中國特性必然不可違逆普世現代性,這是適者生存的自然定律,不因人的主覌意圖而異。孫中山的國際眼光,今本土型之國事最高領導人們莫不應見賢思齊,則善莫大焉。 

  第三部份,乃孫融會貫通古今中西學之自創論述,於今仍深具啟發意義之犖犖大者有: 

  1.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在物質建設上有上述的實業計劃,在心理建設上有講“知難行易”道理的孫文學說。他列舉十大例證,以說明“天下事情,如果真是知道了,便容易行得到。”他又指出,細味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當能解)”此話實反證了知難行易的道理。知之重要,於當今知識經濟之社會為更甚,現中國面臨經濟轉型,不能只停留在作為世界工廠的狀態,欲提升競爭力,孫中山鼓勵求知的態度尤適發揚。 
  
  2.“在民權發達的國家,多數的政府都是弄到無能的,民權不發達的國家,政府多是有能的。”此話竟出自畢生奉獻於民主革命事業的孫中山之口,或許當時因專制而成功如德日俄等國的示範效應太大,也足見孫貫有獨特之洞識而非人雲亦雲者。他因有如此之嘆才引申出“權能區分”的政治理念和架構:政府必須有能,但人民當須有權以防制之。他提出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種直接民權,政府則在常見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治權之外,應多加考試和監察兩權。考試權是沿襲中國行之已久,公平客覌又開放的文官選拔制;監察權則參照中史上直通天子的諫官禦史制,亦可有效防患行政權之濫用。此五權憲法在台沿用至今,運作無礙,效用頗彰,是乃孫之創見得獲實現之例。 
 
  3.孫一再曾說“民生主義就是社會主義,又名共產主義”類似的話,但名稱雖同,內容卻大不同。孫中山的節制資本及平均地權等主張,相對都是很溫和務實。他又借重了當時美國學者Maurig Williams的研究,認為“歷史的重心是民生”,以民生史覌別於其時獨領世潮風騷的唯物史覌。放眼今天世界各國,不以民生為重者其國必窮必亂,孫中山的眼光畢竟夠深邃兼遠大。孫中山平生特喜廣書“博愛”二字贈人,他的演講文稿也總蘊涵著濃烈的同胞愛,都自然流露出他仁民愛物,悲天憫人的正宗民本胸懷,更能反映出中外史上諸多超大歷史人物之如何視人民如草芥。孟子舉孔子及伯夷等“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之正氣例,孫中山確然是則同。 
 
  總上,孫中山一生奔走革命,尚能勤於著書立論,居高見遠,集行動及理論於一,典範不世而有。可惜天妒英才,孫操勞終生,壽稍差60而卒於肝癌,令其事業無以延續發皇。特別可惜的是他晚期“聯俄容共”的路線不被繼承,國共兩黨關係惡化而至內戰及爾後接踵而至之諸多政治劫難,而迄今兩岸問題猶未根治。台方在兩蔣崇孫時代之後有所謂“去中化”之演變,孫之歷史地位及現實待遇早已大不如前,反而大陸新近轉向對孫至為厚尊,歷史之吊詭及時空之差錯,究可克服否,今兩岸是否尚可藉孫中山之遺業而達共識之合同,中山陵上之英靈,其可盼乎! 

  孫中山臨終彌留時連呼數十聲“和平奮鬥救中國!”今神洲規模已具,為臻長治久安,凡我輩有志後人,寧不思稍法孫中山無時不念及國事之精神乎!玆再錄孫當年悼念列寧的祭文以追思之:“茫茫五洲,芸芸眾生。孰為先覚,以福齊民。伊古迄今,學者千百。空言無施,誰行其實?唯君特立,萬夫之雄。…天不假年,於君何說。亘古如生,永懷賢哲。” 

  (本文作者盧卡爾是台灣籍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