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杀机游侠联机存档:[国学宗教]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9:03:27
煮酒论史』 [国学宗教]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作者:脂砚斋生 提交日期:2007-10-3 13:21:00 访问:76105 回复:1979     

  
   信手翻开《全宋词》,就会看到一个个红粉佳人凌波微步,带着浓浓的沁香,从书卷从典故中,着一袭艳丽的绸衣,款款徐来。
   宋词之美,美得足以让人沉醉,在杏花雨秦楼月间慢慢地感悟着那纤丽的精致,淡淡的忧伤。古人在论及诗词时会谈到“诗庄词媚”的说法,以为词之为体如美人,诗则为壮士,这一评价是很中肯的。词之语言如桃花源头的清水一泓,沁人肺腑,涤荡着那些孤独的心灵,使之在尘世做执着的守望。
   宋时歌与词是紧紧联在一起的,歌词须为玉人,檀口冰肤玉骨,语娇声颤,字贯珠玑,这是同宋词本身语言的绮丽所致。当然词的传播也是在歌妓舞女在舞榭亭台、花前月下、筵前酒边的浅斟低唱中实现的。宋词同这些落入风尘的女子有着深深的联系,使人对宋词也产生了深深的怜惜之情。
   人们对词的起源众说纷纭,比较值得相信的是由谪仙人太白开创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传有作品《菩萨蛮》、《忆秦娥》等。静安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其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句倍为推崇,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意境深远,格调之高,当为大手笔也,与肃杀中浸染了诗人心中那股浓浓的悲凉,不见咸阳古道,却只见陵阙。后柳永在《八声廿州》中言:“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颇得太白之妙,在景物描写上更胜一筹,一向对柳词持鄙夷态度的东坡对此句也赞曰:不减唐人高处。苏轼作为上层文人,受着正统思想的影响,骨子里维护着封建的仁义道德,对藐视仕途、游戏青楼舞女、狂放不羁的柳永的行为感到不齿。当时柳词的流传非常深远,甚至有“凡有引水处,皆闻柳词”的程度。苏轼对柳永词的影响不能释怀,据俞文豹《吹剑录》记载:苏轼曾问幕下士:“我词何如柳七?”对方答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笑绝。
   豪放派的词人知名代表人为东坡与稼轩,豪放和婉约之分在宋时就有人言。宋词论者胡寅在《论酒词》中言:“词及眉山苏氏,一洗香泽绮罗之态,摆脱筹缪宛转之度。”苏词开一代豪放之风,但这种说法却受到了近人的质疑。吴世昌先生在《词林新话》中指出胡寅的评语实有误处。他提出苏轼并不是豪放之宗,他并没有走出婉约之境。就连他最有名的历来被人认为豪放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受到了他的质疑。词中“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羽扇纶巾”,描绘了一副才子佳人温柔缱绻之情,当为婉约之属。并言东坡所存的词中豪放的也不过数篇,不足以成派。虽然这些只是个人所见,但想想还是很有道理。
   另外稼轩词格调高远,给人旷达之感。他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陈述慷慨激昂之情,稼轩词与他的个人生平是紧密联系的。他本是一世豪杰,曾领五十骑深入敌营中捉拿叛将为主雪仇,但就是这样一个孤胆英雄,却得不到君王的倚重,终日也只能寄寓与诗意的江南,一身的豪气终被岁月所消磨殆尽。他无意成为一文人,但在书愤中终成为一轩昂的词人,也就有了他在词中的那些无可奈何的词句,“了却君王身后事,可怜白发生”。何等的悲凉,尽显英雄迟暮之感,这是政治造成的悲剧,却是词坛的大幸,哀哉、幸哉。在动荡的年代,文人往往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所以他只能独自一人、独上高楼、用文字来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在天涯路中作悲情的低唱。试看他的“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愠英雄泪。”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英雄失路,壮志悲歌,动人肺腑。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3 13:20:19
      还是最近爱天涯上安家,只能用几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感情:一见如故。希望自己能给大家带来美丽的文字。宋词为我所喜,亦是一见倾心。在这里将和大家铺叙宋词中的缠绵肺腑的故事。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3 13:48:39
       词坛上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父子同为词人在词坛中也并不鲜见,比较有名的为中主李瑾后主李煜,晏殊及晏几道。他们各在自己的时代里为词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
   李瑾词风延及花间词派,多抒发一些闲愁之感。据逸事流传,中主读到臣相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后暗怒,疑此句有影射南唐王朝不稳的意味,于是就责问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正中忙答曰:未若陛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龙颜大悦。静安先生看重词句,在《人间词话》中称其“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一语中的。
   当皇位传到后主手上时,南唐已经慢慢地走向了没落。但后主依然失沉浸在奢靡的声色犬马之娱中,江山飘摇,却无意朝纲,后为宋所灭。后主是词学上的天才,却是政治上的庸才。宋兵兵临城下,不做好军事防备措施,却领全城百姓念经诵佛,成为一代笑柄。静安先生评价后主: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人人君之所短,而为词人之所长。后主的词以南唐灭亡为界,前期多为描写宫廷之中奢华的生活,但作为一敏感词人,其中也夹杂者一些惆怅及不安的情绪。
   如后主的“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廊南畔见,一向偎人颤。”这里描绘的是后主同大周后娥皇的妹妹女英偷偷约会的情景,一番君意浓、妾意浓的景象。传言李煜时夜晚宫中禁止点灯,只在中庭中悬一夜明珠,并建一连花台,命宫娥舞女在台上翩然起舞。南唐的灭亡让后主的处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使得他的词境蓦地提高,带来了词的内容和风格的改变。后期词作基本的感情基调为一种悔恨之情。故国不再,佳人不保,愁肠满怀,还被宋太祖封为耻辱的违命侯,终日幽禁在深宅之中。词人追忆着南唐故国,对江南风物的强烈的思念,使他夜夜梦回。如《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在无限囚徒的生活中,词人流露出来的不再是对生的眷念,渐渐地他心灰意懒。在一次生日宴会上,后主招来前朝的伶人歌女共聚,并命之歌新作《虞美人》,声闻于外,传到宫中,宋太宗怒不可遏,闻之“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后,遂起杀心,赐牵机药毒死后主,一代词主就这样悲情地陨落,空给人满腔的遗憾。
  晏殊从小即聪明过人,被誉为神童,受到朝廷臣相张知何的举荐,好风凭借力,送子上青云。相传当年,晏殊十四岁就与千名参加科举的仕子们同场竞逐,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和气概,征服了当朝圣上而赐予了进士出身。晏殊受到那个时代的限制,创作主要以小令为主。格调细腻婉约,后人评价为“温蕴秀藉,一时莫及”。晏殊的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温飞卿的影响,摆脱不了香泽之势,但凭着他得天独厚的艺术禀赋,将小令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晏殊一生宦途平稳,官至臣相。他的词作中,我们很难见到因受到宦场失意挫折的痛苦,有时也很难看到那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欣喜,常见到的是一种在幽静氛围中散发出来的淡淡的哀愁、莫名的伤感以及挥之不去的寂寥之感。
   晏殊及其惜才,相传在他三十七岁时到杭州办事,途经扬州大明寺。古代在著名的楼阁及寺庙中都会有一种诗板,供过往的文人题诗所用。江都县慰王琪的《扬州怀古》咏史诗让晏殊为之动容,并亲自召见。语于王琪:偶得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久思不得下句。王琪沉思片刻对以“似曾相识燕归来”,同叔大喜,以为知己,后重用此人。
   晏殊词意境优美,思想内容深刻。如他的《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静安先生将之睿智地比喻成为古之成大事者、做大学问者所要经历的第一种境界。感情苍凉,给人回味无穷。另外他对青春少女心思刻画的小词极为清新隽永。有名篇《采桑子》,“凝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描绘出春色下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形象,使人无端愉悦。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07-10-3 13:48:46
      呵呵,又一位说宋词,占位瞧瞧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3 14:47:24
       风流才子晏几道,一生落魄放荡,性格傲慢疏放,虽然是臣相之后,但因不善为人,终不能得其道。时人评于他“才有余而道不足”,晏几道为人真诚,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言他有四痴:即不傍贵人,不意仕途,不顾家人,不恨负人”。相传有一次苏轼慕名求见小山,小山言之“皆为父旧时之门人,让家童称其很忙,改日再见。”就这样让大名鼎鼎的苏轼吃了闭门羹。
   其实小山最惹人动情处还是他的痴情,他和歌儿舞女有着深厚的感情,一生忆者萍鸿莲云四位红颜,甚至有的成为了生死之交,足以看出小山为人的真诚,他不以门第身世看人。和歌女有很多欢娱的场景让小山生死犹记:斗草阶前的含羞初见、曲水侧旁的微笑相迎、琵琶弦生的诉说相思,都从成为了他一生的绝唱。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序例》中言:“淮海、小山皆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也有味,其浅语也有致”,这是极有见地的评语。由于家道的中落,晏几道从富贵的巅峰上跌了下来,但是他不思改变,还是整日沉湎于花前月下、歌舞酒楼之中,他将满心的矛盾和苦楚寄寓到词作中,如“相思处,一纸红笺,无限啼痕”《两同心》,他的词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他把自己满身的感情寄托在红袖间,不去理会世事,无论是相思还是追忆,都可见他的一段愁肠。他最倾心的是一位叫小萍的歌女,“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宋代当时非常著名的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程颐也非常欣赏此句,为之打动,称之为鬼语,称小山为鬼才。小山对梦格外地珍爱也极为爱惜,只因为现实中不能得到,只好在梦中祈求得到片刻之欢娱,果真是古之伤心人也。
   似乎词人对愁都有着特别的偏好,黄庭坚曾有诗言:“少游醉倒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道江南断肠句,而今唯有贺方回”。少游同小山一样皆为古之伤心人。他的忧郁和憔悴简直让人心痛,一生在忧患意识中度过,这是历史造成的悲剧。他有很多写愁的名句,首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浣溪纱》,将愁点化成绵绵无尽的细雨,郁积在心头而不能去。又如“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江城子》,这里将愁化为滔滔不绝的春江之水,欲罢还休。又如“困倚危楼,过尽飞红字字愁”《减字木兰花》,于伤春中表现出来的闲愁万种。又如“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词人在这里已经完全绝望,无边的愁苦铺天盖地地压将下来,词情之愁苦,无怪乎郴州友人言“秦七将不久于人世也,岂有愁如海可存乎”,终被言中,东坡扼腕叹息:“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胡仔《苕溪渔饮从话》)。愁苦的一生,寄托了词人那忧郁敏感的心灵,终落得悲剧的结局。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3 15:50:22
       人称贺梅子的贺方回,此名就得于一首词——《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易安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心中充满了家破人亡的悲哀,也饱含着物是人非的愁苦。
   虽然说词描写的都是红粉佳人,但这都是从男性角度为之代拟的。真正的女词人并不多,细数来不过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及严蕊。
   易安用词记录了自己一生的情感历程,内容大胆直白,清新感人,她才气过人,却受到了当时一些封建卫道士的谴责,认为她失去了一般良家女子的蕴藉。她成为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反例,晚年再嫁的风波更是成为了一些人的笑谈。有人说“文叔不幸有此女,德夫不幸有此妇”(文叔即李格非,易安之父),这是对她莫大的污辱。
  易安词分好几个阶段,有少女时期的纯真。《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显出了词人再少女时期的任性天真,及对大自然风光的无限热爱。又如《点绛唇》中“见有人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里又是一番少女怀春时的那种娇憨、羞涩。也有少妇的幽思,因为和丈夫赵明城聚少离多,经常一个人独守空房,词人内心倍感孤独,不能自已。如《醉花阴》中“东篱把盏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受到时人的称颂。明城得之,自叹不如。又欲胜之,乃谢客,三昼三夜作词五十阙,杂《醉花阴》于其间,寄于友人陆德夫,德夫赏玩再三,答言仅三句最佳,明城诘问,则为易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另一首《一剪梅》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上眉头,却下心头”。此处将闲愁描述地惟妙惟肖,表面上眉头展开了,但心头的愁结还是紧锁。再就是为老妇的凄凉。易安晚年南渡,栖居金华,丈夫离去,对她而言是莫大的打击,家园不再,颇有后主的心境。如《声声慢》中“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在风雨骤起的黄昏里到处寻寻觅觅,但却找不到一丝的安慰。终究还是只能凄凄惨惨戚戚。忧伤之情,愁绪之苦从字里行间渐渐地渗了出来,让我们读了也觉得心寒。垂老飘零,孤独无依,晚景凄凉,让人不禁对词人的处境产生深深的同情。
   另外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词人陆游,他本以诗传世,但所作词也比容小觑。他既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愁情满怀。刘克庄在《后林诗话》中评价陆游词“放翁长短句,其慷慨激昂者,稼轩不能过;流丽绵密者,可出晏疏原、贺放回之上”,这一评语为陆游的词正名,虽然评价内容有待商榷,但也是有可取之处。
   放翁诗品和词品同样都为人敬重。他所处的环境同稼轩差不多,当时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统治者不思进取,放翁空有一身抱负而无处施展,他一生都在为收复中原事业而奔波辛劳,当在现实中发现梦难圆时而投身村林,寄情山水。他的词也就有了一种壮志难酬的悲愤。如《卜算子•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孤芳自赏,以梅自喻,冬日严冬,众芳凋谢,唯梅傲然开放,表现除了词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
   放翁同时还有一颗痴情的心,他与表妹唐婉相亲相爱却被生硬地分开,一别就是生死。如《钗头凤》中“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词人始终活在悔恨之中,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白头偕老而一夕成为永别。词人也只有剩下满腹的幽怨含恨终生,直到八十耄耋之年,词人仍然不能忘情。他还在时刻想念着他的婉儿表妹,这正应了白居易的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人们说悲天悯人是宋词的风骨,感伤凄凉才是宋词的铅华,怀着一颗洁净的心来,去聆听那些浪迹尘世断肠山鬼的吟唱,在晨钟暮鼓中感悟宋词传世的精华。
   晓风残月,何以寄托千年不便的绮梦;小桥流水,堪能诉说百代流传的圣情。捧一掊泥土,捋一袖清风,在梦魂中回到那个让人百转千回的圣朝。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3 15:51:37
      将根据人间词话中词人顺序依次做讲,还请关注。

作者:feiyuwoaini 回复日期:2007-10-3 18:45:57
      谢谢您的辛苦发帖
  
  马上减肥,办法问我!现在联系企鹅号:44898585 MSN:eglantine2008@hotmail.com

作者:月光极风 回复日期:2007-10-3 19:25:55
      偶有本花间词,内容也不错~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3 19:45:42
      花间词人属于后蜀派一系列文人,词风萎靡华丽,却是开了宋人婉约一派。不过这里将要介绍的花间词人估计很少。文学价值不太高。

作者:朱子语 回复日期:2007-10-3 20:36:07
      关注

作者:太湖一斐 回复日期:2007-10-3 23:27:38
      宋词要顶啊。 而且写的比较美。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4 8:41:55
      本书打算分三章来写,《才子篇》,预拟三十人;《佳人篇》;预拟十五人,《集外篇》;预拟十五人。小生唯对诗词兴趣昂然,从小就喜欢流水落花此样天生的好句子,所以人亦显得多愁善感。不过乐善交友,终不至于沉郁。希望在这里能结实一些喜欢古典文学之人。

作者:夜笛千山 回复日期:2007-10-4 11:56:23
      关于词,总给人以靡靡之音或亡国之音的感觉,好象消磨人的斗志,不象诗可催人奋进.所以清代著名的桐城父子宰相的家规要求:诗可读,词不可读.这可能是词的婉媚本性使然.不过人生芸芸,建大功立大业的只能是少数人,绝大多数只能生活在平平常常之中,忧愁苦闷是难免的,卿卿我我是难得的,多读词也就有了必然性.

作者:夜笛千山 回复日期:2007-10-4 12:00:53
      建议楼主按人物逐篇写,逐篇发,既写其故事,也写其名篇.婉婉而道,当有益于世,也会有更好的效果.支持楼主,期待佳品.

作者:虹云飘雪 回复日期:2007-10-4 14:48:17
      喜欢李后主的词。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4 17:41:56
      词之为体为美人,所以有媚态只说。王国维亦言,词之为体,要藐宜修,非常中肯的。人们可以在读词中体会到那种无可言说的美感,在吟诵之中相醉。举杯邀月,簪花坐赏,尽是宋词的风气,皆要娓娓道来。

作者:上海李蓉蓉 回复日期:2007-10-4 19:59:57
      我那<宋人与宋词>故事系列,比较粗糙.
  妹妹的文笔,胜出我太多了!
  学习了.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4 20:31:33
      【才子卷】
  【卷一】:温庭筠
   派别: 花间派
  
   玲珑骰子安红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步入词学的琼林中,我们碰到的首位才子是一位书情圣手,开花间词风的伟大词人温庭筠。他用那绝妙温婉的笔触,写了众多的让古代文人侧目的秾词艳曲。在当时让让他风靡无限,当之无愧地登上了花间鼻祖的宝座。于是整个晚唐及五代的词坛因他而终散发出一股撩人的春意。在后人看来已不知是功还是过,不过他的影响不管是当朝还是后世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温庭筠善于描弄闺思幽情,好吟诵风花雪月,文字深美宏约,给我们留下了一玉树临风偏偏美男的情种形象。然实际上并非如此。据《旧唐书》记载,温庭筠貌丑,不修边幅,被时人称为“温钟馗”,长得也够劳苦功高了,与宋人一写愁高手,亦因貌丑而被称为“贺梅子”的贺铸遥相而对。但温庭筠似乎因此而带来的祸患更大,他的貌丑还延及到了后人。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言:温顗者,乃飞卿之孙,宪之子。仕蜀,官至常侍,无它能,唯以隐僻绘事为克绍也。中间出官,旋游临邛,欲以此献於州牧,为谒者拒之。然温氏之先貌陋,时号钟馗。顗之子郢,魁形,克肖其祖,亦以奸秽而流之。若飞卿在泉下得知此事,该是如何的尴尬气愤至极。也许还会用他的神笔留下数篇激昂之词,此为后话了。
   温庭筠少有才名,工于小赋,每入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故场中号称为“温八吟”,此举颇似曹子建行七步而作《七步诗》,而飞卿似乎更胜一筹。因为他次次作赋皆是此法,而子建独有一次,孰强孰弱,自有分明。然子建亦不容小觑。谢灵运谓之天下才分十斗,而曹子建独占八斗,评语中可见曹子建文才了得。
   飞卿亦精通音律,善鼓琴吹笛,《旧唐书》记载他“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估计他的实力可以和吴人“曲有误,周郎顾”的美男子周公瑾一决雌雄了。
   温庭筠出身于没落的贵族的家庭,见惯了物是人非,对世事有一种消极的态度,于是沉缅于声色之中,仕途不畅,且一生潦倒。《唐摭言》记载有:开成中,温庭筠才名籍甚,然罕拘细行,以文为货,识者鄙之。无何,执政间复有恶奏庭筠搅扰场屋,黜随州县尉。此次事件发生在大中九年,沈询主春闱,温庭筠被召至庭前应试,但是暗中还是帮助了八个人,搅扰了场屋,遂闹得满城风雨,此事看来无异于今人的炒作,温庭筠声名大振,自此又得一绰号“救数人”。发生了此事当然没有考中,却也没有像后来的江南第一才子唐寅因此事而坐遭牢狱之灾,一生郁郁而不得志。
   温庭筠频繁地出入出入青楼酒馆之中,借酒消愁,这使他得以结识一大批的文人歌妓。与他们的交往密切而使飞卿大量倚声填词,终成就了他的词名。刘融斋在《艺概》中评曰“温飞卿词精艳绝人”,聊聊几字,尽得飞卿之风流。
   试看下面一首奠定了飞卿词名的代表作《菩萨蛮》 :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
   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此词描绘了一幅深闺美人图,苏轼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我亦言之,味飞卿之词,词中亦有画。清人张惠言谓此词为感怀不遇之作,且此说盛行一时,而余窃以为此言实在使穿凿附会之辞。飞卿常混迹于青楼舞妓之中,难免此词言及的为一风尘丽质女子。不管怎样,笔下的该女子确实有宛若天仙之态了。
   朝阳初开,透过水晶帘,照进纱窗里,昨宵的一枕浓睡扰乱了她如墨的青丝,额上所附的蕊黄若隐若现,美人香腮,晶透如雪,娇嫩如花,她坐在古镜台前,看着自己紧蹙的蛾眉,蛾眉里面暗藏了满腔的欲说还休的心事。暗然簪花自赏。着上绣花锦衣,本该心情好转起来,然又是顾影自怜,独尝幽居之苦,飞卿用笔何等的温存缱绻,让人顿觉栩栩如生,真切如画。
   读到此又不觉想起《红楼梦》里描写晴雯睡态那一段:王夫人见她钗軃鬓松,衫垂带短,大有春睡捧心之态,而且形容面貌恰似上月的那人,不觉钩起方才的火来。王夫人便冷笑道,好个美人儿,真像个病西施了。从此段精彩的描绘中揣测雪芹公依稀有模仿了飞卿的痕迹,却又是浑然天成,只得承认两人都是好言语。
   飞卿有《菩萨蛮》组词,用语方面极其华丽,易使人眩目,如七宝楼台,然其也有些用语清新却又是情思绵远之篇。如《梦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
   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此词不作重笔,而深情款款,低徊不尽。写遍了相思之情,意境颇似《楚辞》中“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被东坡言为“露花倒影柳屯田”的柳七有一句“想佳人倚楼长望,几回天际识归舟”当是从此处化出,痕迹毕露,亦可见飞卿之词影响甚远。另外名篇《更漏子》下阙不可不论及: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夜雨为思,道尽了离愁别恨之痛。语弥淡,情弥苦。凄丽而有情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论及孟襄阳名联“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千古之警句。细细看来,飞卿之词实得襄阳之妙。词以境界为最上,飞卿此篇意境造得精致,也无怪乎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称此章自是绝唱,为飞卿之冠。余认为评价端的正好。
   温庭筠与李商隐一生交好。义山亦为写情高手,系列的《无题》组诗让人解读起来如堕雾里。两人文思相近。计有功《唐诗记事》中记载:彦博裔孙,与李商隐俱有才名,号温李。两人少就相识,皆为令狐楚府之门客,两人一起吟诗作赋,琴瑟共御,有高山流水之情。义山诗集里存有两首写给飞卿的诗作,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
   昔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空余双玉剑,无复一壶冰。
   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何因携庾信,同去哭徐陵。
  
   《有怀在蒙飞卿》
   薄宦频移疾,当年久索居。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城绿新阴远,江清返照虚。所思惟翰墨,从古待双鱼。
  
   两诗叙述了义山的落魄之苦,寡不得志。被倾轧于党争之下,同时又追忆了两人旧日的深情厚意。令人不禁满目萧凉悲涩,不忍卒读。
   飞卿与才貌双绝的唐三大女诗人之一的鱼幼薇也有过一段清澈绮丽的故事。鱼幼薇出生于一个书香门弟之家,在父亲的调教和培养下幼有诗名,诗作在当时已被传诵。然命途多舛,先父过早地逝去,为生活所逼,母女迫而居于平康里章台之地,只为了多为人洗衣多挣得些供生计的细碎钱两。
   小幼薇的诗名和才华被当时以为文人所赏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温庭筠。当他踏进鱼家院落门前的那一刻,讲注定了有一位才女的横空出世冠满京华。从此,小幼薇成了飞卿的弟子。他指导她学问的同时并接济小幼薇母女的生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师生、似父女,更多似挚友。
   温庭筠离开长安,因徐商镇襄阳被辟为巡官,此年的飞卿已是五十六高龄。
   小幼薇在长安想起了远方的故人,秋节将至,她的思念一日浓似一日。故寄诗一首《寄飞卿》 :
  
   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 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
   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 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
  
   里面可见一丝懵懂的若明若暗的少女情怀,但是对于幼薇的倾诉,飞卿未置以回复,他知道他不可以,他的年事已高,不可以去误了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他只有无言以对,颇有些当年陆羽对李季兰的无奈心境。
   幼薇忍顾不住自己对飞卿的思念之情,离寄诗的时间已是数月有余。秋尽冬来,又至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时分,于是又修书一封,遥寄一首《冬夜寄温飞卿》 :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飞卿始终没有接受幼薇的多情,还是像平常待她。只是神女有意,襄王无情。飞卿终替幼薇寻得一处好姻缘。即文才了得的新近少年李亿。也许飞卿心中有过一阵淡淡的失落,但应是很快就平复了过来,因为他为自己深深牵挂的幼薇寻得了良好的归宿。
   然天终不遂人愿,也许是天妒红颜,幼薇却不能和李亿长相厮守,为那一跋扈女人而终生郁愤。只能在咸宜观终其岁月青春。她思慕过,悔恨过,也许在她心中始终长存有飞卿那抹高大的身影。
   《唐诗记事》里言飞卿的晚景极其凄凉,不检形迹,穷困潦倒。与贵胄裴减,令狐高等蒲饮狎昵,因穷迫乞于扬子夜,夜巡兵责其醉而犯夜,而遭毒打,令人寒心。
   一代词人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让人不禁也要为之清泪暗洒。然历史终会记住他,我们也会永远缅怀这一落寞风流才子。
  

作者:zfmhlzm 回复日期:2007-10-4 20:41:28
      前排占个位子,且听楼主娓娓道来~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4 21:02:31
      下篇介绍南唐词人冯延巳,敬请关注。

作者:四相频移键控 回复日期:2007-10-4 21:05:46
      喜欢宋词,留个位置嗑瓜子。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5 9:03:52
      今天好像不等登陆了怪事。

作者:小猪倌的小猪 回复日期:2007-10-5 9:43:29
      飞卿这段比前头好。
  不过这句“飞卿始终没有接受幼薇的多情,还是像平常待她。只是神女有意,襄王无情。”
  MS前后两句位置倒一倒比较好。

作者:彩宁 回复日期:2007-10-5 10:42:03
      楼主继续,偶搬个凳子看你讲宋词
  多花点笔墨讲柳永和秦观,呵呵

作者:男人VIP 回复日期:2007-10-5 11:20:57
      来赏读

作者:更把纤眉临镜画 回复日期:2007-10-5 11:27:09
      宋词之美在于婉约以及宋词呈现出来意境。
  晏几道是我比较喜欢的几大词人之一。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真正让人沉醉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5 11:28:55
       飞卿这段比前头好。
    不过这句“飞卿始终没有接受幼薇的多情,还是像平常待她。只是神女有意,襄王无情。”
    MS前后两句位置倒一倒比较好。
  
  接受意见,感觉换了之后读起来顺畅多了,多谢指点。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释、

作者:芦苇叶上风 回复日期:2007-10-5 12:22:09
      按人间词话的顺序讲?那楼主会讲吴文英吗?如果讲的话就期待一下

作者:芦苇叶上风 回复日期:2007-10-5 12:29:05
      另外,中主应该是李璟非李瑾吧。
  ps:按照楼主的标题来看,韦端己和姜白石也应该有大有可说

作者:sinorain 回复日期:2007-10-5 13:22:06
      楼主高人!

作者:sinorain 回复日期:2007-10-5 13:23:40
      强贴留名!

作者:梨花树下的阳光 回复日期:2007-10-5 13:30:33
      MARK 我唐诗宋词都喜欢 呵呵

作者:65187919 回复日期:2007-10-5 14:01:00
      留下记号,慢慢看

作者:卖豆腐 回复日期:2007-10-5 14:15:37
      这个帖子要留名

作者:姬鱼 回复日期:2007-10-5 14:42:53
      登陆到频道3
  获得3经验值
  
  
  

作者:天涯大嫖客 回复日期:2007-10-5 15:21:03
         然天终不遂人愿,也许是天妒红颜,幼薇却不能和李亿长相厮守,为那一跋扈女人而终生郁愤。只能在咸宜观终其岁月青春。她思慕过,悔恨过,也许在她心中始终长存有飞卿那抹高大的身影。
  
  鱼玄机可没有呆在闲宜观里终老吧?26岁就玩出因妒杀人,over了

作者:天涯大嫖客 回复日期:2007-10-5 15:25:19
      而且,鱼玄机喜欢的可都是帅哥,飞卿纵有才名,可惜长得丑了点,人称“温钟馗”,估计这件事情即便有人郁闷,也是温庭筠郁闷,鱼玄机后期过得可是风流放纵,日子很是惬意的...

作者:刀丛中的小诗 回复日期:2007-10-5 15:29:02
      欣赏。:)

作者:新月笼眉 回复日期:2007-10-5 16:24:48
      喜欢词的温婉

作者:踏雪寻宝 回复日期:2007-10-5 16:40:30
      做个记号

作者:jysavior 回复日期:2007-10-5 17:00:31
      好

作者:jysavior 回复日期:2007-10-5 17:02:56
      mark

作者:胭脂水粉丫头 回复日期:2007-10-5 17:59:55
      期待

作者:cd花开富贵 回复日期:2007-10-5 17:59:34
      作花痴状膜拜楼主~!

作者:点玉 回复日期:2007-10-5 18:08:33
      瑰宝

作者:贵子11 回复日期:2007-10-5 18:12:50
      占位慢慢看

作者:明明月隐 回复日期:2007-10-5 19:03:25
      羞日遮罗袖,
  
  愁春懒起床。
  
  易求无价宝,
  
  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
  
  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
  
  何必恨王昌?
  

作者:小巴拉克 回复日期:2007-10-5 19:05:55
      中文系的吧

作者:sicheng001 回复日期:2007-10-5 19:18:34
      建议作者在对词人的称呼上用"名",不要用"字".文章应该走向大众,光读书人关注,或许少了些.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5 19:54:06
      按人间词话的顺序讲?那楼主会讲吴文英吗?如果讲的话就期待一下
  
  我指的是才子篇按人间词话讲。根据出生时间顺次安排,偶有错乱还请见谅。佳人篇和集外篇选录一些未在词话之类而负有词名之人。还请关注。
  
  下篇讲冯延巳。吴文英为南宋词人估计会安排在后面,不要急哦。

作者:关天大马甲1 回复日期:2007-10-5 21:30:50
      世间竟有如此美文

作者:关天大马甲1 回复日期:2007-10-5 21:31:45
      世间竟有如此美文

作者:关天大马甲1 回复日期:2007-10-5 21:32:53
      世间竟有如此美文

作者:天长水阔 回复日期:2007-10-5 21:36:46
      先藏后看

作者:杨乃武和大黄瓜 回复日期:2007-10-5 21:42:17
      好词佳句,唐宋几乎全写完,后世真是好凄惨。

作者:依楼听风听雨 回复日期:2007-10-5 21:55:15
      也记号。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5 22:17:30
      回复:另外,中主应该是李璟非李瑾吧。
    ps:按照楼主的标题来看,韦端己和姜白石也应该有大有可说
  
  
  兄台提出极是,当改正,受教了。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5 22:22:47
      【卷二】 冯延巳
  【派别】 南唐派
  【文集】 《阳春集》
  
  
   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南唐的钟灵毓秀孕育出了一个久负盛名的词人,他就是冯延巳,正中用手中的五彩之笔,开北宋一代之风。他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如是评道: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二后主词皆在《花间集》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正中之词虽然还在小令范围之类,依然摆脱不了五代时期的词风,但词至正中之时意境渐大,不再拘限只追求词藻之华丽,而臻词之上乘境界。正中之词善造清语,每以忧患自省,词中饱含了词人的满腹情感,难怪在五代词人中倍受赏识。
   正中大造堂庑,宋人步其后尘,继而升堂入室。如果正中再世恐怕此事亦是他最感到畅快而津于乐道了。因为有后人传其衣钵,而使正中得以词源远流长。刘融斋在《艺概》中言: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也足见正中词魅力之深。
   虽然正中同飞卿非同时代之人,但后人评价两人时经常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两相比较,自是泾渭分明。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言: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 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正中,淡妆也。一浓一淡,不仅体现了两位词人的创作风格及兴致趋向,这也和两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极其有关。飞卿一介落魄文人,混迹于青楼酒馆之中;正中却是位及权臣,当正襟危坐。这也是正中词被同叔和永叔喜好的一点原由。另一方面浓淡之说更是论尽了花间派和晚唐派的相异,不可混为一谈。陈廷焯在《云韶集》卷一中言: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又云:正中词如味摩诘之诗,字字和雅,晏欧之祖也。从此处也不难看出,后人还是更看重正中之词,由此正中当在飞卿之上。
   词话有一则趣事,据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卷五十九引《雪浪斋记》记载,王安石与黄庭坚两人对话,荆公问山谷云,作小词曾看李后主词否。云:曾看。荆公云:何处最好?山谷以“一江春水向东流”答对。荆公云:未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又“细雨湿流光。
   文中所言“小楼吹彻玉笙寒”当是后主之父李璟所作。而细“雨湿流光”为正中之词。当荆公误记。这也看出南唐君臣所作词相近自成一体,而荆公倍推崇正中之词。
   正中虽然官高却是和寡,在其词集中找不到与时人相酬之作,这在后来的词人中是非常罕见的。正中所遗存的资料太少,无从考证其缘故。陆游在《南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南唐李国主尝责其臣言,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其臣即对言,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龙颜大悦。
   此臣乃冯延巳。此事为正中词中一句被中主疑以为有影射南唐江山不稳的痕迹,故诘问之。此事若发生在清朝,等待正中的或许就是一场严酷的文字狱。北宋的大才子苏东坡因此类事被谤栽了一个大跟头,一起乌台诗案就将他从京城贬到离京师千里之外的僻野黄州。正中虽然屡被遭朝人弹劾,但大多都是化险为夷,有时还因祸得福,因此而升官,可见正中同中主君臣关系不是一般。
   正中留有词集《阳春集》,却受到了后人质疑为他人之手伪作,并言词人不可能将自己集子称作阳春白雪,这点想来是没有道理的,仅凭推测不足成信。同时陈世修为《阳春集》作序,这篇词序成了继欧阳炯作的《花间词序》后的另一篇重要词评。据陈自己称为冯延巳曾外孙,若《阳春集》为伪作,陈世修对此事应是知晓。
  正中词混入其它词家之词甚多,五代之时词作多有缪其姓氏,不辨一二。争论最大的还是《蝶恋花》(庭院深深)到底是否为正中所作,大多数人认为是欧公所作,但此词亦见存于《阳春集》中,且如果正中词少此首则会失色不少,而欧公佳作甚多,自是无关紧要。
   正中何以着淡妆,那么来看看他的词作,看正中是如何诠释深美宏约四字。正中作《鹊踏枝》十四阙,可见他对此词牌情有独钟。也许是有一种捡尽寒枝不肯栖却又无可奈何之感。个人认为最负盛名莫过于此首: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长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此词论及的一种新愁旧恨,一种无可名状的忧伤之感,一种欲说还休的惆怅始终萦绕在身前。词人借酒消愁,却是愁上加愁。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最残忍的是美人迟暮,物是人非。想来是悲伤之语了。正中作为富贵闲人,却有着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思,这和晏殊是相通的,决然不是什么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种愁情,却也不是刻骨铭心的。有的只是稀淡,很朦胧,似有似无。是对灵魂的孤独作出内心的独白。新月升生来了,与眼前的树林相平,户外的行人都归去之后,词人独自还伫立在一座没有遮拦的桥上,任夜风盈袖。万分孤寂,一片凄清,不染纤尘。
   此词极其新清,深婉含羞。正中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在词作中非常传神。他能抓住极细微处而画出大境界,作不凡状。试看其闺思情词《谒金门》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此篇正是那首差点给正中带来祸患的名词,起首二句就出大手笔,境界全出。俞陛云评言:如絮浮水,似沾非沾。当是一种奇景。惹得我每次在西湖水边看见满湖的春水荡漾就禁不住吟咏此两句。唐古诗有云:妾心如古井,波澜誓不起。这里却是大相庭径,所见之处为一佳人春心大动。前面唐古诗给人沉郁之感,而正中词则活泼轻快。
   佳人行走在幽香的小径上漫不经心地摘下红杏花蕊,抛入池中引鸳鸯为戏。陈庭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云:“手捋红杏蕊,所谓无情之处都有情也”。触景生情,鸳鸯戏水,引出佳人终日望君君不至言。鱼幼薇有诗云: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温飞卿有词云:梳洗罢,独倚望江楼。都说的是这种相思之情。佳人听到鹊叫,抬头闻喜又是空,带来的恐怕只是更大的失望与悲伤。
   正中出入清词艳曲而不露拙迹,真乃学迹天人。无怪乎宋人亦要寻其痕迹。荆公推崇正中之词,犹看好细雨湿流光一句,此句乃出自于《南乡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倖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此首开头一句便使整篇大放异彩,有名句而非名篇。颇似中唐的韩孟诗派追求练字之术,讲究神来之笔。便有了孟郊贾导苦吟诗人称号,此风气还延及至宋朝,使宋诗意境渐小,词亦僵化,终不能和唐诗媲美了。
   正中此篇正是一句救了全篇。俞陛云在《唐宋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言:起两句情景并美,下阙梦与杨花迷离一片。结句何幽怨乃尔。极是中肯的言语。
   无边的丝雨润湿了青草,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泽,让人一见倾心。王国维赞之能摄春草之魂。愁恨与小草一样春去春来春又生。烟锁秦楼,一腔心事,无处可诉,茫茫而顾,作断肠语。此言见朝朝夕夕之思之深、望之切,俨然一深闺怨女,让人不禁想起太白的句子“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下阙思极而梦,梦会却是无凭。一日就这样惆怅而过,独自怎生得黑。却见那斜阳,在烟柳断肠处。佳人只能将满腹的相思化作盈盈粉泪,无可奈何,幽怨动人。
   冯延巳生长于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时期,全国都处于对峙之中。偏于江南一隅的南唐之国已是岌岌可危。自举兵伐闽楚败绩之后,国家元气大伤,自顾不暇,更无余力挥师北上。后主此时沉浸于歌舞升平的享乐生活中,对朝政不予过问。直到周师南侵,犹存已久的党争越演越烈,由于正中一向以才艺自负,狎侮朝士,招人嫉恨。此时朝士群起而攻之,颇为凄凉。正中作为南唐重臣而无力匡扶济世,又成为政敌攻击的目标,注定了他要以悲剧收场。
   公元九百六十年,赵匡胤称帝,也就是在这一年,这个饱负才名的孤独老人悄然永远离开了人世。
  
   深沉哀悼中……
  
  
  【小传】:冯延巳(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人。后唐中主李璟少时在庐山筑读书堂,曾侍读左右,为元帅府掌书记,元宗(即中主)时由谏议大夫累官至同平章事,后改太子少傅、太傅。延巳少有才学,长而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工诗,尤喜为乐府词,是五代著名名词人。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5 22:35:34
      下次新帖花间词人韦端己,敬请关注。

作者:sxzzlm 回复日期:2007-10-5 22:48:36
        先藏后看
  

作者:typiaobo 回复日期:2007-10-5 23:22:49
      再 记号

作者:winterloveh 回复日期:2007-10-5 23:59:42
      喜欢这样的美丽与哀愁^
  

作者:honghua1017 回复日期:2007-10-6 0:07:34
      藏了~~~~~~

作者:释道同源 回复日期:2007-10-6 1:00:51
      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周邦彦
  

作者:runens 回复日期:2007-10-6 4:36:11
      好帖,留名
  

作者:faxue00 回复日期:2007-10-6 6:34:28
      不错,关注一下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6 8:17:32
      回复: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周邦彦
  
  周邦彦任大晟府提举,讨论古音,审定古调。为宋词的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不会为后人所忘的。宋四大词人苏柳周辛各代表了一定的方向,堪称翘首,百世而流芳。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6 8:56:31
      说说大家心中最爱的词人,探讨一下。

作者:宇文程度 回复日期:2007-10-6 9:14:03
      为何这个时代,都成了商人啊?
  
  诗人死了 ? 空空的伤感。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6 9:28:03
      说说大家心中最爱的词人,探讨一下。

作者:陌上清柔 回复日期:2007-10-6 9:55:39
      楼主,问好!
  词之文韵,吟来,似满口噙香.

作者:cd花开富贵 回复日期:2007-10-6 10:23:39
      楼主的标题得改改了,照这么讲下去,说的可不单是宋词~俺还等着俺最爱的纳兰容若出场呢~!
  
  赵明城?MS是诚吧?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6 10:28:45
      正有此意呢,不过宋词如果不论及这些人还是说不过去的。
  慢慢写着看吧,标题暂时还是不改。多谢提醒了。

作者:强化地板 回复日期:2007-10-6 10:31:05
      好文采

作者:梅花与我两无聊 回复日期:2007-10-6 10:47:39
      学习。

作者:flybirdxt 回复日期:2007-10-6 10:57:25
      楼主,辛苦了!!

作者:陈瀚乙 回复日期:2007-10-6 11:01:14
      比较喜欢诗词,阅读这样的品说,舒服

作者:脂胭石头 回复日期:2007-10-6 11:03:03
      欣赏。。。

作者:陆不归 回复日期:2007-10-6 11:25:42
      ~

作者:litttletomcat 回复日期:2007-10-6 11:42:14
      欢迎加入历史爱好者交流群:48015276
    
  大家一起讨论历史 政治 社会 经济问题
  

作者:凌砜 回复日期:2007-10-6 12:16:29
      楼主好文笔.顶起

作者:男人VIP 回复日期:2007-10-6 12:31:12
      来赏生兄
  
  昨日登陆不上

作者:穿拖鞋的怪兽 回复日期:2007-10-6 14:33:45
      刚开始看开头,写的挺好,但关于词的起源不太认同,首先词始于李白这个说法本身就不严谨,何况这种说法也没有受到广泛认同,另外《菩萨蛮》和《忆秦娥》到底是不是李白写的似乎还存在一些争议吧.当然楼主表达的是一种观点,并不妨碍全文.呵呵.继续关注哈

作者:jjlotus 回复日期:2007-10-6 15:26:08
      恩,期待点评

作者:墨染君心 回复日期:2007-10-6 17:41:51
      记号,慢慢看

作者:roseashe 回复日期:2007-10-6 18:57:51
      好文章啊
  期待lz继续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6 19:02:44
      关于词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我这种只是其中一种比较可信一点的。

作者:哒哒DADA 回复日期:2007-10-6 19:22:54
      先顶后看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6 19:51:35
      大家有什么词的问题可以在这里探讨。

作者:公子长安 回复日期:2007-10-6 20:22:27
      蹲点观望,风流才子一般都难以善终。。。。。。

作者:麓山鹤舞 回复日期:2007-10-6 20:49:24
       记号

作者:荷风竹露佳人 回复日期:2007-10-6 21:18:09
      喜欢宋词,一直多于唐诗的.

作者:陆续子 回复日期:2007-10-6 21:26:36
      是啊,我也是喜欢宋词,一直多于唐诗的.
  

作者:一千零二夜 回复日期:2007-10-6 21:34:17
      直播中?哇塞。留名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6 21:45:46
      【卷三】 韦庄
  【派别】 花间派
  【文集】 《浣花集》
  
  
   春日杏花吹满头 陌上年少足风流
  
  
   花间词林中的两位堪称翘楚的才子词人,一为温庭筠,另外一个就是韦庄了。前者在前卷中已经介绍,这里不予赘言。温韦词皆以柔美、绮丽、温婉为典范,但韦庄似乎更素淡、清新妩媚些。
  
   端己出生一个书香门弟之家,家学渊源深厚。他的四世祖便是中唐别具风格的大诗人韦应物,相信大家还记得他的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被称为效仿陶渊明最神似的一位诗人。《蔡觉夫诗话》中有云,:渊明诗,唐人绝无知其奥,惟韦苏州,白乐天尝有效其体之作,而乐天去之际亦远甚。此词对韦应物评价甚高,端己有其曾祖遗风,词作中有一股凛然之清气。在唐朝中亦有人与此事相仿,即诗圣杜甫及其祖父“文章四友”杜审言,历史总是在某个角落惊人地相似。
  
   端己的一生极其坎坷。少孤贫力学,才敏过人,与唐风流才子元稹颇有相似,元稹亦出生于寒泊之家。然端己大半生困顿场屋(场屋代指科举考试),而元稹少年之时就已得志。端己一直到四十五岁时才应举,原以为终于可以封官荫子,却不料黄巢军攻占京城长安,国家政局动乱,就连皇帝都仓皇出逃。端己的夙愿又一次落空,生逢乱世,只能落得到悲剧结局。
  
   关于端己因为生活困顿郁不得志而致使性情大变,此有史料记载。张骛的《朝野佥载》中言:韦庄颇读书,数米而炊,称薪而爨。炙少一脔而觉之。一子八岁而卒,妻敛以时服。庄剥取,以故席裹尸。殡讫,擎其席而归。其忆念也,呜咽不自胜,唯悭吝耳。何以造成端己如此淡薄寡情,书言两字悭吝,我看不尽然。世间哪有不怜惜子女的父亲。况韦庄为一饱学之书生,仁礼道德皆晓。以悭吝解释不合伦理常情。端己家贫寒交迫,居家度日委实艰难。又逢乱世,自己久习诗书而不见擢第,长期生活和精神上的双层摧残和打击使得我们这位才子词人作出不合情之举,绝非本能使然。
  
   感情复杂的词人,在幼年时期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那时还是一天真烂漫的稚童,与诗仙李白儿时极其相似,调皮活泼且好玩耍。据《太平光记》中记载云:韦庄幼时常在下邽县侨居,多与邻诸儿会戏,下邽亦为白居易的故乡。后来端己追思往事,寻其遗踪时赋诗云:昔为童稚不知愁,竹马闲乘绕县游。曾为看书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搜寻对韦庄的映象,此是绝无仅有的。
  
   往往词人都会得到一些别号,如有名的“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分别为秦观与柳永,“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分别为张先与宋祁。我们的韦大才子曾也得到一名号为“秦妇吟秀才”,据孙光宪《北梦琐言》记载云:蜀相韦庄应举时,黄巢犯阙,着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尔后公卿亦多垂讶,荘乃讳之,时人号秦妇吟秀才。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障子,以此止谤,亦无及也。从中可以探得端己对这个名号不接受,并感到极其不光彩,认为是人家所谤之言,而郁郁不乐。我看端己大不必如此,人家送与名号,正说明《秦妇吟》一诗在当时影响甚广,人诗合一,更能增添个人影响。说不准韦庄为王建所赏识登上蜀相之位还与此诗有关联。不要小看了一首小诗,当年王维受安禄山伪职就因一首凝碧宫诗而免遭杀身之祸。
  
   刘载熙称唐五代词“儿女情长,风云气少”,后代对韦庄词之评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弦上黄莺语,端己词也,其词品亦似之。又云:韦端己词,骨秀也,所以王氏认为温韦之精艳所以不如正中者,意境有深浅也。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云:韦端己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最为词中胜景。又云:词至端己者,语渐疏,情意却甚厚,虽不及飞卿之沉郁,亦古今绝构也。所以陈氏认为两宋词人可以越五代,而不能越飞卿端己者。对于各家所持的观点,各有侧重之处,两人各是词论中的巨擘,自有其可取之处。欲显端己本来面目,还须细细解读文本。
  
   试看其名篇《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
   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关于江南自古便是有着“十里荷花、三秋桂子”的花繁柳叶地温柔富贵乡。此处所及的江南是相对于中原而言的西蜀之地。当时的中原尚有战事,长安仍被黄巢占领,此首为劝留之辞。
  
   此篇写尽了江南的佳丽,清新舒徐,为天生好言语。端己此处应是得乐天《忆江南》之妙,极尽溢美之词。宋人晏殊对此篇甚是喜欢,而将“春水碧于天”在自己词中强用之。唐人皇甫松有佳句“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词人抓住了雨声这一意境,在画船里或握卷夜读或与友共斟。那落在唐诗宋词里的雨点,是何等的撩人情怀。怪不得自视孤高的林妹妹独喜欢李义山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过却是悲了。
  
   美人当垆卖酒,也实是一道靓景了。景美亦要佳人来衬托。想起乐府《羽林郎》中有“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汉代司马相如卖酒文君当垆的的故事还萦绕在耳边,皓腕凝霜雪,这该是一个如何菀若天仙般的女子呀。
  
   端己运密于疏,他擅长用简洁的笔触勾出主人公的心思。他的那篇《思帝乡》写得煞是好看。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词篇凸现了一幅清新隽朗爽的画面。天朗气清,杏花飞舞,落满青丝。严蕊有词云“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而这里却见一涉世未深的天真少女与一翩翩美少年郎陌上相逢时,发出了内心真挚、浓烈、火热的独白。其实这也不算奇怪,唐时风气开化,尚有自由爱恋之风。只是这一风俗经宋时因朱熹一句“存天理,灭人欲”而一去不复返了,朱熹的一句“至理名言”害得多少有情人不能眷属。
  
   少女言到嫁与此美少年。而且还要一生休,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有言“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休在这里就有永不悔之意。即使将来他将自己抛弃了,她也没什么怨言。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也算得上古时女子最直露的求爱之言了。
  
   史料记载有端己中的一桩逸事,《古今词话》言:韦庄为蜀王羁,庄有爱姬,姿质艳美,兼工词翰。蜀王闻之,托言教授宫人,强夺而去,庄追念悒怏,作《荷叶杯》词,情意凄怨。这里的蜀王即王建,对韦庄的爱姬爱而夺之。韦庄思姬心切继而写下此篇《荷叶杯》: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音。
  
   两人一别而成永远,如东坡悼亡妻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切肤之痛。惆怅晓莺残月与柳屯田“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颇相似。落花人独立时,谢娘却是不再逢,从此两地异乡,夜夜思君君不见。
  
   端己词中唯一一首涉及到了边塞题材,但也只是欲说还休,借鲁迅先生的话来说是“刚开头便煞了尾”,见他词作《木兰花》: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会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起篇即一妇人无言独上小楼,望尽玉关路。岂不知春风不度玉门关呀,她失去了夫君的音信,只能在闺中空空守候。对着流水落花,不觉满目已是苍凉,又不禁泪落沾巾。魂梦欲教何处觅,晏几道有词云“从别后,忆相逢,魂梦几度与君同”,真是佳人不见,肝肠寸断了。沈休文诗云“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看来皆是情至之语。
  
   有人将端己比作谢灵运,并言其词如初发芙蓉,无端可爱。此言得端己词之精髓。吴梅的《词学通论》中言:词之工拙,以韦庄为第一,冯延巳次之,最下者为毛文锡。也算是为其正名了。
  
   端己走完了他坎坷的七十四个春秋,留下《浣花集》二十卷,为千古所传诵,也是幸也……
  
  
  
  【小传】:唐末五代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一说为玄宗相韦见素之后,其实并非一房),诗人韦应物四世孙。至韦庄时,其族已衰,父母早亡,家境寒微。少时曾居白居易故乡下邽,时白居易尚健在,平易之词风,或受乐天影响而来。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6 21:48:30
      下帖拜上才子篇中主李瑾,敬请关注,感谢支持。

作者:lemontree_1986 回复日期:2007-10-6 21:58:46
      顶下

作者:静若云兮 回复日期:2007-10-6 22:03:44
      学习中,期待下文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6 22:38:28
      会尽快帖上。

作者:magicApril 回复日期:2007-10-6 22:59:37
      让我觉得.应该换个名字来看.
  楼主辛苦了.慢慢看完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6 23:01:31
      一起写完再去换吧,楼主睡觉去了,大家晚安。
  风华雪月——唐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作者:逃避的鸵鸟 回复日期:2007-10-6 23:04:33
      逃避的鸵鸟的记号

作者:林下之风兔 回复日期:2007-10-6 23:11:09
      南唐中主是李璟吧?

作者:燃亮缥缈人生 回复日期:2007-10-7 0:01:10
      记号 回头来看

作者:自由猫眯 回复日期:2007-10-7 0:50:53
      惊叹不已.严重学习

作者:南游楚人 回复日期:2007-10-7 2:17:51
      呵呵
  不错
  欣赏下

作者:南游楚人 回复日期:2007-10-7 2:18:58
      呵呵
  不错
  欣赏下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8:13:51
      大家共同学习。呵呵!

作者:浪迹世间 回复日期:2007-10-7 9:27:19
      有意思~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7 10:05:26
      韦庄有这些事情么。
  不太清楚,觉得还行。
  留个记号。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7 11:02:40
      觉得有点眩,华丽了不好。

作者:yqs174 回复日期:2007-10-7 11:43:18
      楼主对宋词的赏玩,堪称大家.我辈平庸,跟楼主一道,一窥宋词的绝妙.

作者:小盹 回复日期:2007-10-7 12:05:19
      好文。词有一种别于诗的婉转。
  
  会写蒋捷么?他不是那么热门,fans似乎不如上面提到的词人那么多。但我个人挺喜欢他的。

作者:刀丛中的小诗 回复日期:2007-10-7 12:53:00
      喜欢韦庄。

作者:刀丛中的小诗 回复日期:2007-10-7 12:56:47
      因为喜欢菩萨蛮。

作者:小西何去何从 回复日期:2007-10-7 17:01:03
      楼主也在杭州吧?
  能写得那么深入浅出足见功力了。
  个人比较喜欢柳永,期待下回分解。

作者:小西何去何从 回复日期:2007-10-7 17:02:19
      楼主在杭州吧?
  能写得那么深入浅出足见功力。
  个人比较喜欢柳永,期待下回分解。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18:20:37
      蒋捷当然会提到,只是南宋词人会在后面,耐心看吧。
  本人很喜欢他的听雨词。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18:22:24
      
  
  
  作者:刀丛中的小诗 回复日期:2007-10-7 12:56:47 
   喜欢韦庄, 因为喜欢菩萨蛮。
  
  只因为韦庄为蜀相,也为了韦庄将蜀地江南写得如此美不可言。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18:23:45
      
  
  作者:小西何去何从 回复日期:2007-10-7 17:02:19 
    楼主在杭州吧?
    能写得那么深入浅出足见功力。
    个人比较喜欢柳永,期待下回分解。
  
  是在杭州的,你也是杭州的吧,同城之人哦。

作者:apple10623028 回复日期:2007-10-7 19:55:12
       一口气读完,才子佳人,情思愁绪,像是手中那杯淡淡的菊花茶,让人忍不住慢慢沉醉……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19:54:28
      下篇介绍中主李谨,敬请关注。

作者:寄迹红尘 回复日期:2007-10-7 20:14:29
      近来国学宗教的好文是一篇又一篇
  真是振奋人心
  认真地学习
  然后怀着一种虔诚、欣赏地态度慢慢地道来
  真的很感激这样的作者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7 20:46:47
      
  
  近来国学宗教的好文是一篇又一篇
  真是振奋人心
  认真地学习
  然后怀着一种虔诚、欣赏地态度慢慢地道来
  真的很感激这样的作者
  
  
  
  楼下说的很有道理呀,国学这里卧虎藏龙呀。
  煮酒永远都会有我们这样的青梅。
  开开玩笑。

作者:S江湖夜雨S 回复日期:2007-10-7 20:55:29
      张骛的《朝野佥载》中言:韦庄颇读书,数米而炊,称薪而爨。炙少一脔而觉之。一子八岁而卒,妻敛以时服。庄剥取,以故席裹尸。殡讫,擎其席而归。其忆念也,呜咽不自胜,唯悭吝耳。
  
  楼主好文,佩服佩服,不过这段资料有些疑问,张骛是武后时人,怎么能记载晚唐的韦庄事迹?

作者:看我发标 回复日期:2007-10-7 20:56:56
       粗看一下,先支持!

作者:xie解yu语 回复日期:2007-10-7 20:58:53
      楼主的名字让我想见其人,呵呵
  
  因为对《红楼梦》的兴趣
  
  支持!宋词,俺稀饭,只是一直想学习自己做,终是做不出来,看来也是没用心:)

作者:情深不知醋 回复日期:2007-10-7 21:27:28
      直播ing ?
  我爱直播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21:48:24
      
  【卷四】 李璟
  【派别】 南唐派
  【文集】 《南唐二主词》
  
   栖凤枝稍犹软弱 化龙形状已依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物华荏苒几时休。煮酒论史之时还有几个历史之人能长留在人们的心中呢。张若虚因一首《春江花月夜》而千古留其美名,一跃站在了唐诗的高处。千古帝王转眼荒冢一堆,南唐中主李璟因为他的词作而流芳百世。
  
   李璟,字伯玉。诗经有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李璟就是这样的一位谦谦君子。郑文宝《南唐近事》卷二云:“元宗少跻大位,每接臣下,恭慎威仪,动循礼法,虽布素僚友无以加也。”中主对臣子始终礼遇,显现了一代君王的气量。
  
   《江南余载》中有一则逸事,一次中主在宫中大宴群臣,在大家酒酣之际,命伶人乐工歌舞助兴,太傅宋齐丘醉而作轻狂态,离开酒席上前而抚住了一位宫中内人,众人都感到极其惊悚,而中主却不介意,一直到兴尽而止,第二日,中主在帷帐之内索要纸笔下纸赐慰,齐丘一颗悬着的心才安定了下来。这做法颇似当年曹孟德之举,即所谓的御臣之术吧。
  
   中主少时为一风度翩翩美少年,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江南野史》有一段记载云:“中主音容闲雅,眉目若画。趋尚清洁,好学而能诗。”寥寥几句,将中主的神态姿容描绘得栩栩如生。眉目如画,该是如何的玉树临风,恐怕有着侧帽风流的独孤信也要相形见绌了。我暂将中主列入古今十大美男才子行列间,诸位也应该是没有异议了。
  
   虽然中主满腹诗书,却不像范老夫子胸有甲兵无数,史书上说他“天性儒懦,素昧威武”,一幅很典型的书生形象。十岁之时就官驾部郎中,二十八岁继父李昪之位做了南唐的皇帝。初即位时,国力尚还强盛,借着先王的余威,将南唐国土从二十八州扩展到了三十五洲。继而在内忧外患的影响下,(内忧指的是以宋齐丘为首和以钟漠为首的两党之争愈演愈烈,自古以来,党争祸国。晚唐的牛李党相互倾轧,北宋的蜀党洛党之争都给当时的朝政带来极大的隐弊;外患即周世宗柴荣对南唐的一再征伐),国势逐渐衰败,而终成为周国的附庸。
  
   中主不喜政事,言为社稷所累,好风花雪月。中主嗣位初时因国家富平,春秋鼎盛,而醉心于内宫的酒乐之中,经常大摆私宴,朝夕如旧。一次醉后命一叫杨飞花的乐工演奏《水调》词伴酒,杨飞花只歌其一句“南朝天子好风流”,且重复吟唱词句三四次,中主醉眼迷离听后心花怒放,接连畅饮数杯,厚赐金帛于杨飞花
  。
  
   中主有一种忧郁的词人气质,因国事常常让他心烦不已。往往借手中之笔来抒发心中的那股惆怅之感。有如此的感情基调所以中主的词作往往涉及的为春愁秋恨、人去楼空之苦。陈廷焯赞赏中主有温婉、沉郁的词风,并言元人词曲有此凄凉,却无此温婉。中主词多写女子伤春望远的情思,反映的正是中主在政治前途终找不到出路,愁怨而作怅望之词。所以不能把中主词同描写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的花间艳词等同看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言:“中后主词应在《花间》范围之外。”这也是后人将他们划分为花间南唐派别的原因,另外王国维独具慧心地赏识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称之为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中主的迟暮从何而来。恐怕是他对时间的流逝,及对未来不可知而发出的叹息。
  
   《雪浪斋》中曾记载王安石与黄庭坚的对话,王问黄曾看过后主词否,黄答言看过。王问哪处觉得最好,黄以“一江春水向东流”答之,王言此处不及那句“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此句不是后主词,而是中主词,荆公当是误记。虽然中主留下来的词作很少,但我认为他与后主是难以以高下分之的,有的只是风格迥异,那么就来看看他的名篇《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通,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菡萏香销,独留残荷一片,西风愁起,定是满目萧索。菡萏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荷花,《说文解字》中言荷花未开之时为菡萏,开花后名为芙蓉。菡萏香销,大有“出师未捷身先死”之恨,西风本是没有知觉之物,在词人眼中却有了悲伤的色彩,纳兰容若有词云“谁念西风独自凉”,如此残败的景象,让人都不忍去凝眸伫看了。
  
   上阙言景,下阙写人,窗外的梧桐细雨在沙沙地滴落着,思妇梦回到了边戍之地,与夫君相会,鸡塞即鸡鹿塞,据说在今陕西省横山县地,与南唐之国有着千里之遥。梦醒之后,极尽失落,倍觉凄清,惟有吹起玉笙来缓解心中的那哀怨情愁。
  
   小楼上,画屏前,思妇一次一次地吹着那令人断肠的曲子,唐人陆龟蒙有诗句《赠远》云:“从君出门后,不奏云和管。妾思冷如簧,时时望君暖。”冷如簧,寒若笙,思妇之心郁郁到了极点,最后感情终于忍不住,从内心喷薄而出,泪水横肆在她那光洁的脸庞中,她哽咽着,听着窗外潺潺的雨声,起身,低徊,独倚阑干。殊不知独自莫倚阑,流水落花春去也,又只会引来更多伤心的泪水。
  
   中主真的是愁肠百结哀怨情迷了,然感情太过于凄伤,还是另一篇较为清淡的《摊破浣溪沙》读起来轻快些,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此词的由来有一个故事,《诗话类编》中记载,一次中主在后花园设宴,忽然有许多白野鹊飞集在树枝上,于是命乐工王感化赋诗,感化随即云:“碧山深洞恐游遨,天与芦花作羽毛。要识此来栖宿处,上林琼树一枝高。”中主见此诗十分欣喜,于是填词一阙,即此篇《摊破浣溪沙。
  
   起句即言真珠,真珠乃珍珠帘也,极尽奢华。温飞卿有诗云:“水晶帘里颇黎枕”,实是一片豪华之景。唐人高骈亦有诗云:“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实是良辰美景。重楼深锁,春恨一如往前,风里落花,人面不知何处去。严蕊有词云:“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而这里却是不知谁为主,一片思情悠悠。“青鸟”出自于《山海经•海内北经》,相传为西王母的信使,后化为美人之代语。“云外”在这里用了《汉武故事》中的典故,相传当年汉武帝在宫中得青鸟传信西王母将至,用在这里也暗指了白野鹊之事。“丁香”用李义山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之境,今人戴望舒《雨巷》中绘出一结丁香般愁怨的女子,大约也从此处化出。丁香之结,丁香之愁。回首两句又一笔荡开造出大境象,跌宕宏伟,波澜起伏,被称为神来之笔,堪作极品。
  
   后人评词,多把李氏父子连在一起。陈其云说纳兰容若词得南唐二主之遗风。杨希闵在《词轨》中云:“二主词读之使人悄怅失志,亡国之响也。然真意流露,音节凄婉。善学者,宜得意于形迹之外。”褒贬各参半。
  
   中主正中开一代之词风,然后遂有后主变伶工词为士大夫之词,后主在词作方面显然受到了两人极大的影响。
  
   中主在刚十岁的时候作了一首新诗《新竹》,中有两句云:“栖凤枝梢犹软弱,化龙形状已依稀”,此言遂成为了中主一生真实的写照。
  
  
  
  【小传】: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的长子公元943年嗣位称帝,年号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庙号元宗。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已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21:54:30
      
  
  作者:xie解yu语 回复日期:2007-10-7 20:58:53 
  楼主的名字让我想见其人,呵呵
    
  因为对《红楼梦》的兴趣
    
  支持!宋词,俺稀饭,只是一直想学习自己做,终是做不出来,看来也是没用心:)
  
  看来学脂砚斋错了,会惹来麻烦,照片天涯博客上有的,自己看吧。
  这个和红楼也有联系,晕了。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22:19:51
      
  
  作者:S江湖夜雨S 回复日期:2007-10-7 20:55:29 
  
   张骛的《朝野佥载》中言:韦庄颇读书,数米而炊,称薪而爨。炙少一脔而觉之。一子八岁而卒,妻敛以时服。庄剥取,以故席裹尸。殡讫,擎其席而归。其忆念也,呜咽不自胜,唯悭吝耳。
    
    楼主好文,佩服佩服,不过这段资料有些疑问,张骛是武后时人,怎么能记载晚唐的韦庄事迹?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张骛开元之人,生活在玄宗之时,而韦庄生活在晚唐僖宗之时,是绝无可能记载出后世之事的。
   此段记载在宋人李昉《太平广记》中也有记载,但是太平广记也是引自张骛的《朝野佥载》,所以都不可信。
   我个人解释为张骛所记载的人为韦庄的先祖武后时宰相韦待价,可能后人将两人混淆了。
   所以在文中我是不相信这段史实的。
  
   夜雨兄治学精神小生佩服了,多多学习……

作者:孤眠滋味 回复日期:2007-10-7 22:38:32
      学习了!

作者:lvzeng 回复日期:2007-10-7 22:40:44
      宋词不错,比较喜欢晏几道.

作者:小巴拉克 回复日期:2007-10-7 22:44:11
      李璟和李煜,有其父必有其子。
  “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很好奇李璟的相貌,古代要是有相机就好了!!!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22:45:45
      下帖拜上才子篇后主李煜,敬请关注……

作者:牛黄解毒W 回复日期:2007-10-7 23:12:33
      唯美,都喜欢。
  支持、感谢楼主,加油!

作者:cd花开富贵 回复日期:2007-10-8 8:48:53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21:54:30 
    
    
    作者:xie解yu语 回复日期:2007-10-7 20:58:53 
    楼主的名字让我想见其人,呵呵
      
    因为对《红楼梦》的兴趣
      
    支持!宋词,俺稀饭,只是一直想学习自己做,终是做不出来,看来也是没用心:)
    
    看来学脂砚斋错了,会惹来麻烦,照片天涯博客上有的,自己看吧。
    这个和红楼也有联系,晕了。
  ======================
  俺也是被楼主ID所吸引来的~~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8 12:08:18
      呵呵,那还得谢谢这个ID了。
  在这里感谢大家支持哦。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8 12:37:14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7 21:54:30 
      
      
      作者:xie解yu语 回复日期:2007-10-7 20:58:53 
      楼主的名字让我想见其人,呵呵
        
      因为对《红楼梦》的兴趣
        
      支持!宋词,俺稀饭,只是一直想学习自己做,终是做不出来,看来也是没用心:)
      
      看来学脂砚斋错了,会惹来麻烦,照片天涯博客上有的,自己看吧。
      这个和红楼也有联系,晕了。
    ======================
    俺也是被楼主ID所吸引来的~~
  
  ============================================
  好像这个名字和红楼梦有关的吧。
  被吸引来了,不过说真的,楼主文章写的挺好。
  文笔轻灵,好看,学到了不少知识。
  希望楼主继续努力。
  作个记号。下次再来。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8 13:12:46
      好帖顶顶。

作者:rose726 回复日期:2007-10-8 17:04:29
      恩,喜欢。留爪子印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8 18:37:50
      各位对花间词人欧阳炯有什么看法。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8 21:35:28
      【卷五】 李煜
  【派别】 南唐派
  【文集】 《李煜集》
  《南唐二主词》
  
  
   朝来寒雨晚来风 愁若江水向东流
  
   生于帝王之家,长于深宫之内的风流之君李煜以填词著称于世,为后世留下了一篇篇的脍炙人口、横绝孤势的词作。后主历来为众家所称颂,被冠以美名“词帝”称号。想来也是当仁不让的,前可追一代大诗人屈原,后可与两宋诸词人媲美也毫不逊色。
  
   后主多才多艺,才识过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记载说曾经见过后主所画的林石、飞鸟,远非一般画工可比拟,技艺高明出人意料。金陵王相家藏有他所作的《杂禽花木》,李忠武家藏有他的《竹枝图》,都成为了稀世珍宝。可惜这些作品今已散佚,不然我们就可以一堵后主书画的出神入化之妙。
  
   后主为人轻放,在未即帝位之前就遭到了诸臣子的不满。后主为中主李璟第六子,本不能承袭王位,不料前太子冀中途死去。太子冀是一个心胸狭窄且极尽猜忌之人,对诸兄弟防范甚谨。后主的做法颇似当年曹子建。一心钻研古籍,以诗书自娱,从来都不过问朝政之事。李璟非常喜欢这个很有天赋,文采很似他当年的儿子,于是就立他为太子,虽然中间受到了太傅钟谟等人的劝阻。李璟南巡至洪都郡(今南昌市),留后主居守金陵。不料李璟在洪都时发生变故病殁,也就在这一年李煜登上了王位。
  
   后主治国与李璟当年相似,对待群臣皆能礼遇。倾奉中朝,惟恐不及。又为一性情中人,犹看重情义。《江南别录》中记载,周后患病的时候,后主朝夕侍奉在床前,药非得经过他亲口尝过才可喂给周后服下,并且在床前衣不解带的日子竟然长达数月之久。但相传在此期间后主和后来的小周后也有过小插曲,此为后话,后主一片赤心已见矣。后主教育子女甚严,据《玉壶清话》记载,后主幼子仲宣少敏慧特异,眉目神采若画,很像他祖父当年容貌。三岁的时候就可以背诵《孝经》和古杂文,如此神童,令人咋舌,恐怕就是当年洛宾王也不能相及。后主常将仲宣放在膝盖上教他识字念书,仲宣学会数万言,真可谓事教子有方,今人也应该学习一番。
  
   后主生性风流,好风花雪月,这点很像后来北宋那个王国之君宋徽宗。《清异录》中记载过一件逸事。后主有一次微服出巡至一酒楼,碰到一叫张席的僧人也在这里寻欢买醉。后主认为他为一不速之客,正欲离开,忽然听到那僧人行酒令讴吟弹唱,技艺高超,遂留下来观赏,后主醉后在墙壁上奋笔挥毫留下几行墨宝:“浅斟低唱,偎红倚翠大师;鸳鸯寺主,住持风流教法。”然后徐徐而出,僧妓不知后主何许人也,只觉得此人明俊蕴籍,甚爱慕之。后来后主将此事告以一密臣,不料此密臣比较八卦将此事又告诉了其他人,这个密臣就是后来间接害死后主的徐铉。
  
   自古便有诗谶一说,宋祁作《落花》诗:“香随蜂蜜尽,红入燕泥干”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后主也作了一首《落花》诗:“莺狂应有限,蝶舞已无多”未过多长时间就遭逢亡国。虽然我我们不应该相信这个,但细细思索诗句所言真的是不由人不信。南唐国亡,后主便做了俘虏,被宋太祖封为“违命侯”,被俘的生活让后主尝尽了人世的艰辛,词风也为此一变。相传宋太祖还是挺赏识后主的,一次太祖宴请后主,席间谈到后主曾好作词,就问可否举出平生最得意之句。后主沉吟了半晌,将其先前所作之诗《咏扇》“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答之。太祖说:“满怀之风该是有多少呢?”后又赞后主好一个翰林学士。
  
   后主性嗜酒,借酒消愁。日饮三石尚且不够,真是自古文人与酒都有着难以摆脱的联系。
  
   后主的词作具有明显的前后分期,以南唐的灭亡为界,前期的作品多写一些花前月下莺歌燕舞之类的绮丽之篇,一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姿态。及至成为王亡国之君阶下之囚时,后主日夜有了对故国往事的思念,感怀身世,词作写尽了亡国之后的哀怨与凄凉,而今却是识尽愁滋味。字字感伤,句句啼血。看其一首前期词作《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据《尧山堂外记》卷四十一记载,后主宫中从来都不点蜡烛,每到夜晚就会悬起一颗大宝珠,照得一室光亮如同白昼。溶溶月夜之中,肌肤胜雪的娇美嫔娥偏偏而舞,奏着周后谱定的《霓裳羽衣舞》,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后主如痴如醉地欣赏着舞曲,一边在慢慢地酝酿着新词。曲终人散,兴犹未尽。乘着骏马踏着月夜的清辉缓缓而归。语言清新而不见淫伤。前面提到后主在侍候周后发生过一段故事涉及到以下一首词,用笔痕迹及风格与上篇极为相似。即后主的名篇《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
   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此词即后主为小周后所作,记载两人偷约相会的经过。小周后是因为姐姐生病而进宫来服侍的,不料碰到后主两人一见钟情,引出这段风流韵事来。良宵淡月薄雾萦回之时,一个娇嫩如花的女子双手提着金缕鞋,罗袜掉在了地上,她越过长廊气喘吁吁地来到画堂东楼与心上人相见,回过神来不觉已是香汗淋漓。偎在心爱之人的身上微微地颤抖着,可能是因为还很羞涩的缘故。朱淑贞有词云:“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而这还小周后却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单纯而可爱。虽然是幽会之作,但是情感却是那么的直率真挚,也让人无端地喜爱。
  
   后主在亡国之后的词风再也找到不到那种缠绵悱恻温情脉脉,取而代之的是满腹的悲怨及对故国的眷念,试看其《望江南》二首: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风苼休向泪时欢,肠断更无疑。
  
   起首即言恨字,后主在现实中找不到丝毫的慰藉,故国已亡,宠姬见夺。后主只能在魂梦中追寻那如烟的前尘往事。想着那个时候是多么的风光无限呀,带着佳人,游玩上苑园林之时,车如流水宝驹如龙。唐人苏颋有诗云:“车如流水马如龙,仙史高台十二重”,春花正好,月色正浓。而后主却恨极了这一切,往事不堪回首,怕想到这些让自己更加神伤。后人张炎有“怕见飞花,怕听鹃啼”,与后主有同感吧。
  
   下篇更是断肠之语,寥寥几句,后主即是滴尽了清苦之泪。从此朝朝夕夕只能以泪洗面,满腔的心事无处诉说,后主怕提旧事,怕听细乐,一个人怎生得黑呢。想起了岳飞《小重山》中的句子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后主找不到能倾听他心声之人,那份孤寂,那份凄凉,生不如死了。
  
   作为俘虏,后主的一颗心极为敏感,见到流水,见到落花都会由此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而不禁潸然泪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言:“后主之词,以血书著也。”词作了饱含了后主的真情,试看其《乌夜啼》二首: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
   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新月初升,后主独自一人踏上西楼。他无言以对,淡眉紧蹙,桐阴深锁。剪不断的烦愁萦绕在心里挥之不去。使得他见到任何事务都觉得索然无味。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下篇林花飞谢,实乃佳人远去。时间是那么的匆匆,后主忍受不住那朝是寒雨夜起凉风的天气,愁苦也只能付与那愁苦之泪。美人留醉,凄艳动人,结句又起大手笔,言自己的愁恨就像日夜东流之水无停歇之时。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言:“后主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词借伤春为喻,恨风雨之催花,犹逆臣之误国”,想来此话也是不无道理。
  
   宋太祖死后,太宗即位。后主能得到的自由更加有限了。《默记》中记载,徐铉见过后主后,太宗问徐铉和后主所言何事,徐铉具以相告,太宗由此忌恨之,并在此时就起了杀机。另据《唐余记转》中言,在七夕后主生日这天,后主作了一首《虞美人》,并招来旧日的残存的伶人歌女演奏,歌声响彻了整个宫廷,太宗听其歌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龙颜大怒,于是命楚王元佐等人以毒酒赐之。后主饮后中“牵机药”毒痛苦而死。看看后主给我们留下的这首千古遗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篇浅显易懂,却处处摄人心魄。后主一曲奏响了生命的悲歌,问君能有几多愁,他终于能把自己的心事公之于世,而不再是无言独上西楼。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断然是什么都不再畏惧了,他对生已不再眷念,他的奋戈一击,为他那屈辱的人生忽地抹上了一层血样的亮彩。愁如江水,少游也在贬官郴州时写出“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久就长辞于世。宋太祖在后主死后封他为太师、吴王。这种行径让任何一个有识之人都为之感到不齿,他谋杀了历史上的一位天才,罪孽深重,没有人会轻易去原谅他。
  
   后人对后主的词作钦叹不已,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言:“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又言:“李后主虽拙与治国,在词中却不失为南大王。”谭献在《词辩》中言:“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稿,其高无匹。”对其评语之高实属罕见。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言;“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玲珑。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司空图在《诗品》中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我想这些会是对后主词的最好的诠释。
  
   孤冷凄清的后主在北国之地结束了他第四十二个深秋,死于异乡,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最耀眼的星子瞬时划落天际……
  
  ……
  
  【小传】: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自号钟隐、莲峰居士,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宋开宝八年(975),宋军长驱直入,围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随即送解到汴京,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两年后去世。李煜聪颖过人,博通众艺,书法自创金错刀、摄襟书和拨镫书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别为一格。又通晓音律,精别雅郑,既自度《念家山曲破》、《振金铃曲破》等曲,又曾与昭惠周后审订《霓裳羽衣曲》残谱。兼以富于藏书,精于鉴赏。诗文俱佳,词则尤负盛名。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8 21:36:26
       下次介绍宋朝词人。觉得好就帮我顶顶。

作者:男人VIP 回复日期:2007-10-8 22:10:52
      兄弟好手笔,比我那强多了,你的点击是我的六倍

作者:小巴拉克 回复日期:2007-10-8 22:47:07
      李煜的词是极美,但实在不喜他的为人。一味地悲叹失去的锦衣玉食,哀痛从帝王殒落为阶下囚。王国维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也。”是一个帝王的不幸,但也算是一个词人的幸运吧。
  斋生分析得很细腻哦,喜欢评小周的那一段,哈哈,表说我浅薄,请继续加油。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8 22:59:27
      后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故后主为人君之所短,为词人之所长。 王国维就是这样认为的。
  
  后主嘛,功过是非自有各位判官来评说。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9 8:24:38
      词中很喜欢李煜的 帘外雨潺潺,怎么楼主没选进来评释呢。
  不过楼主选的几首也很经典。对小周后的那段描写却是很美,
  哎,后主这一生也却是悲惨。
  
  加油楼主,期待带给我们更好的作品。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9 10:05:22
      顶顶。
  

作者:小西何去何从 回复日期:2007-10-9 15:21:36
      喜欢看词人的风流韵事。
  小时候看过一套书,介绍历代诗人词人,叙述风格和楼主极像,从此以后爱上唐诗宋词的。后来搬家把那套书给丢了,心疼至今。现在跟上楼主的帖又有点当时的感觉了。楼主加油:)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9 16:03:13
      有感觉就好。呵呵,能唤回你们的回忆我也很开心了。

作者:小巴拉克 回复日期:2007-10-9 17:52:52
      来看一看

作者:听雨舞剑 回复日期:2007-10-9 18:23:38
      学习

作者:伯益 回复日期:2007-10-9 19:23:29
      收藏了。.望继续

作者:刀丛中的小诗 回复日期:2007-10-9 20:23:07
      我也喜欢小周后那一段。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9 22:46:20
      谢谢大家支持。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0 9:08:23
      下篇介绍 欧阳炯。
  敬请关注。

作者:茶之女 回复日期:2007-10-10 13:28:28
      好文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0 16:50:12
       【卷五】 欧阳炯
   【派别】 花剑派
   【文著】 《花间词序》
  
   树底纤纤抬素手 水远山高看不足
  
  
   诗仙李白在游西蜀之地时发出了“蜀道难,难以上青天”的怅然长叹,就是这地势陡峻之处在五代时,全国最活跃的一批才子词人活跃于此。蜀在唐时极其富庶,在当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即今日的四川成都,唐诗人徐凝诗句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想来那另外的一分就在这益州了。
  
   益州,自古繁华之地。三国之时刘皇叔以此为据地进而图谋天下,遂成三国鼎力之势。韦庄在词作《菩萨蛮》中极尽华丽之词赞赏西蜀江南之地,大家还记得“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词句吧。我们的花间词人欧阳炯就生于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地。因蜀与外界不太相通,所以这里一向世事和平,人民安居乐业。炯一生仕途顺畅,人生没有受到过重大的挫折,与大词人晏殊的生平极是相似,官高至相,生活无忧,权高位尊,闲暇之时便填些小词,多作艳语,描写儿女相思,花前月下之作。吴任臣在《十国春秋》中说他作词人多亦时时称道,一首《渔子歌》更是被辞家唱和。由此看来,虽然炯词甚香艳,但还是受到很多人欢迎。
  
   欧阳炯曾被人称作“五鬼”之一,这个称号称得颇为怪异,此人便是元朝作《桃花扇》的汤先祖,倒不是说他称炯为“鬼”有贬低之意,只是觉得就炯的作品与这个鬼字不太相符。唐人李贺被称为“诗鬼”是让人心悦诚服的,他的诗风亦充满鬼气。另外与之相对的四鬼分别是毛文锡、鹿虔 、韩琮、阎远。他们都属于花间词派,但是在现存的《花间词集》中已经找不到韩琮的词作,估计是在后来流传中散佚了。
  
   欧阳炯为一多才多艺之士,在《续资治通鉴长篇》中记载炯“性坦率,无检束,雅善长笛”,可见这位才子不但才华了得而且很有个性,这点和中唐的韩愈颇为相仿,虽然我个人不是太喜欢韩愈诗文,总感觉审美感觉差了点,但对于他那一身凛然的浩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很是钦佩。欧阳炯官高资厚,但是他依然过着极其检素的生活,此举对他的人物形象美化不少。
  
   欧阳炯善奏曲的名声远扬,一直传到了降主宋太祖的耳上。太祖便传欧阳炯至宫廷大殿中吹笛奏乐。炯不知是计,遂欣然而往。御史中臣刘温叟急叩殿门谏言,作为人臣便不能作伶人之事。太祖笑着说,:“先前听说蜀后主孟昶沉迷于声乐之中,欧阳炯作为一朝丞相,自身尚且也作伶人之乐,岂有不亡国之理。”太祖自此之后便不再重用欧阳炯。炯一身的才艺却给自己带来了祸患,真应了那句“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
  
   欧阳炯是花间词派中的一位重要词人,他为赵崇柞编撰的《花间词》而作的一篇《花间词序》写得极是有气势,千古传诵。炯甚是追慕温庭筠,其词风受飞卿的影响也很深。
   《待续》

作者:天使无尹无 回复日期:2007-10-10 17:11:37
      沙发沙发,写的太好了

作者:上海李蓉蓉 回复日期:2007-10-10 18:44:26
      朋友好文笔!
  我为何就写不出如此婉约的文字?汗!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07-10-10 19:24:57
      有几天没来了,楼主更新了这么多,顶
  感觉后面的越写越好

作者:曲英 回复日期:2007-10-10 20:43:41
      喜欢宋江词甚于唐诗.听楼主解读,更不用说.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0 22:32:51
      多谢各位嘉奖,自当是加油写,
  为自己,也是为大家。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0 22:39:05
      
  
  上海李蓉蓉 回复日期:2007-10-10 18:44:26 
  朋友好文笔!
  我为何就写不出如此婉约的文字?汗!
  
  感觉姐姐的文笔很好呀。正在学习中呢。

作者:世间已无张居正 回复日期:2007-10-11 4:17:26
      记号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1 12:33:37
      对于宋词人,大家有什么看法。

作者:rose726 回复日期:2007-10-11 12:50:23
      欧阳炯面相类猴,据说其曾母被一白猿掠去,后来生下炯。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2 8:17:36
      【卷五】 欧阳炯
  【派别】 花间派
  【文著】 《花间词序》
  
   树底纤纤抬素手 水远山高看不足
  
  
   诗仙李白在游西蜀之地时发出了“蜀道难,难以上青天”的怅然长叹,正是这地势陡峻之地在五代时,全国最活跃的一批才子词人活跃于此。蜀在唐时极其富庶,在当时有“扬一益二”之称,益州即今日的四川成都,唐诗人徐凝诗句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想来那另外的一分就在这益州了。
  
   益州,自古繁华之地。三国之时刘皇叔以此为据地进而图谋天下,遂成三国鼎力之势。韦庄在词作《菩萨蛮》中极尽华丽之词赞赏西蜀江南之地,大家应当还记得他的一句词“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我们的花间词人欧阳炯就生于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地。因蜀与外界不太相通,所以这里一向世事和平,人民安居乐业。炯一生仕途顺畅,人生没有受到过重大的挫折,与大词人晏殊的生平极是相似,官高至相,生活无忧,权高位尊,闲暇之时便填些小词,多作艳语,描写儿女相思,花前月下之作。吴任臣在《十国春秋》中说他作词人多亦时时被人称道,一首《渔子歌》更是被辞家所唱和。由此看来,虽然炯词甚香艳,但还是受到很多人欢迎。
  
   欧阳炯曾被人称作“五鬼”之一,这个称号称得颇为怪异,此人便是元朝作《牡丹亭》的汤先祖,倒不是说他称炯为“鬼”有贬低之意,只是觉得就炯的作品与这个鬼字不太相符。唐人李贺被称为“诗鬼”是让人心悦诚服的,他的诗风亦充满鬼气。另外与之相对的四鬼分别是毛文锡、鹿虔 、韩琮、阎远。他们都属于花间词派,但是在现存的《花间词集》中已经找不到韩琮的词作,估计是在后来流传中散佚了。
  
   欧阳炯为一多才多艺之士,在《续资治通鉴长篇》中记载炯“性坦率,无检束,雅善长笛”,可见这位才子不但才华了得而且很有个性,这点和中唐的韩愈颇为相仿,虽然我个人不是太喜欢韩愈诗文,总感觉审美感觉差了点,但对于他那一身凛然的浩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很是钦佩。欧阳炯官高资厚,但是他依然过着极其检素的生活,此举对他的人物形象美化不少。
  
   欧阳炯善奏曲的名声远扬,一直传到了降主宋太祖的耳上。太祖便传欧阳炯至宫廷大殿中吹笛奏乐。炯不知是计,遂欣然而往。御史中臣刘温叟急叩殿门谏言,作为人臣便不能作伶人之事。太祖笑着说,:“先前听说蜀后主孟昶沉迷于声乐之中,欧阳炯作为一朝丞相,自身尚且也作伶人之乐,岂有不亡国之理。”太祖自此之后便不再重用欧阳炯。炯一身的才艺却给自己带来了祸患,真应了那句“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
  
   欧阳炯是花间词派中的一位重要词人,他为赵崇柞编撰的《花间词》而作的一篇《花间词序》写得极是有气势,千古传诵。炯甚是追慕温庭筠,其词风受飞卿的影响也很深,但是又是有着自家的特点。况周颐在《历代词家考略》中言:“炯词艳而质,质而俞艳,行间句里,却有清气往来。”在艳质中有清气回荡自又是一番新境,所以有世人读炯词,淫却不伤。
  
   大抵词人都有这样感觉,愁苦之音易好,欢愉之词难工。欧阳炯词婉约轻和,一幅世事清明,乾坤两好,也是足见其功力不凡。
  
   言多易失,从其文本中探其踪迹才是根本。炯负有才名,但对今人来讲其词流传并不是很广,几乎遭人遗忘了。选其名篇来讲,为其正名。试看二首《南乡子》: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家花。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吹风相对语。
  
   路如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炯词多作艳语,但上两阙却是所描弄水乡船浦,陌上人家。写尽炎方风物,炯词被言有清气,这《南乡子》两首便是证明。上首兰舟短棹,花系樯桅,泊于渡口。然后见得几红颜女子引舟而去,畅游南浦。春风湖面,还听得见她们的莺歌燕语,而湖面的皱波中之间一艘画舫缓缓逶迤而行,蜀地的江南好风光,在这水中盛满了柔情。记得晏殊的一首《清平乐》中言:“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凝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同样是天真烂漫的女子 ,同样是欢天喜地,几声言语便也觉得满世界都是新清,一样的静好。下首从水浦上移到南中路中,桄榔叶郁郁地生长着,色泽深沉,不觉暗淡了下来,而旁边的蓼花却独独地开,红颜似火,如女儿家的情思,藏于幽深之中。雨后是一个好光景,小山有词句云:“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飞卿有诗句云:“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天明气清,一切都朗然。浦埠两岸的人家都忙着收红豆之物,红豆象征着多情的江南,温婉而意深。王维作《相思》,诗句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树下,只见那纤纤的素手,个个是那样含露浅笑,凝眉采摘着树上的红豆果子,那采豆女子,亦如江南水侧畔浣沙或采莲女子,满身也是带着一袭的清气。
  
   欧阳炯作艳词,也是有着无边的清丽,这两者仿佛在他这里便不成了矛盾。后主孟昶是喜歌词之人,自身也是有着一首好文笔,善工声曲,作词便有“冰肌玉骨,清凉无汗”,如此香艳,对他的臣子岂有无影响之理,所以作艳词在花间词人中蔚然成风,一来投后主所好,为仕途升进努力;而来仿佛在后蜀那里左右文坛的都是如此词风,如果硬来那些盘空硬语,肯定不被看重。如诗至南朝之时尽是宫体之裁,作儿女之语,境界自然放小。欧阳炯似乎是有过之而不及,几首《浣溪沙》颇受后人诟病。试看其一首:
  
   落絮残莺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惹窗映竹满炉烟.
   掩画屏愁不语,斜欹瑶枕髻鬟偏,此时心在阿谁边?
  
   落花飞絮,纷纷潇洒良久,窗外有黄莺啼叫,美人慵倦,一幅困酣娇眼的样子。玉柔花醉,四字极其妍丽,好像浑然天成。欧阳炯在另一首《浣溪沙》中有句云:“有情无力泥人时”,则是领略这玉柔花醉之所妙。帘外,即是几缕纤细的翠竹;屋内,有香炉的青烟袅袅。想起了才子唐伯虎所画的《海棠春睡图》,尽是闺中之色,却也不见得是如何的妍艳,只是将一些精美物象的连缀。人在画中。下篇则道出了美人的心事愁怅,原来是独自一人,万分孤独。寂寞之中,默默无语。掩起画屏,不让别人看见她的愁思,愁为何物呢。原来是在朝暮中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弄得茶饭不香,连女孩子的日常梳妆打扮都倦怠了,斜倚在青花枕上,鬓发散乱,也是不顾,却在这里见了一个女子的风韵。出神地看着窗外,刻骨地思慕着。其实这样的词作在易安的词中也是很常见,如“风住沉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温庭筠《菩萨蛮》一阙更是神似,“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两词极有相通之处。
  
   欧阳炯词《浣溪沙》极是秾艳。导致近代大部分词评家对这几首都不作评笺,实在让人诧异,个人觉得还是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就如上篇,感情真挚而少作淫语,闺中之景,相思之语,清丽淡雅,应是上乘之作。
  
   古人感谓时世,托古寓今,多作咏怀之言。后蜀在五代之时已是岌岌可危。欧阳炯作为朝中重臣对此事当然是忧心忡忡。炯作金陵怀古词《江城子》一阙,大有慰藉于己之意。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
   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自古金陵怀古的句子比比皆是。六朝之都,承载了太多的繁华旧梦。李白有《苏台览古》诗云:“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大约欧阳炯从太白那里借得了几丝灵感,但炯词亦非平庸之作。炯词绝大部分是“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之作,这首咏古词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所以倍受人喜欢。
  
   晚日应是有夕阳余晖的时辰,金辉霞映中的金陵古城,定是万分的肃穆。大江东去,潮平岸阔。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江堤两岸春草丛生一片生机勃勃。流水无情,实在是写历史的无情,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兴衰由天,六朝的繁华随着流水都付与那汹涌的波涛之声。王安石有“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碧。”历史的兴衰成败不由个人的意志而转移。姑苏并非金陵之地,而是苏州城。春秋吴王夫差与越女西施醉生梦死而终亡国之所。西子镜,照见了吴国灭亡的过程,人如镜,对于吴人来讲,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欧阳炯在这里言西子镜照江城似乎更有深一层的旨意。大约是在提醒他的后蜀君王孟昶不要重蹈吴王夫差的旧辙。前车之覆,后车实可鉴。但后蜀还是被宋所灭,历史是无情的,这也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欧阳炯词“兰麝细香闻喘息,绮罗纤缕见肌肤”被况周颐成“艳词以来殆莫艳于此矣”,对其为香艳词人似乎已成定论,这是况的一语之功,其实不尽然。如他刻画炎方风物的纤丽;咏古怀今的蕴藉,也是各有千秋。对一个人的评价不能单一视之,纵观其词,不难发现欧阳炯满含了才士的潇洒、如水的柔情、处世的耿直、为人的淡索多元特征。所以务必要还这位词人一个本来之面目,为子鸣冤。
  
  
  【小传】: 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2 8:18:32
      下篇开帖宋代词人,请关注。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12 9:27:46
      几天没来,楼主更新了不少。
  喜欢直播,看得舒服。不错,
  楼主继续加油。

作者:哈奇哈奇 回复日期:2007-10-12 9:32:31
      楼主厉害,太厉害了

作者:无语雷音 回复日期:2007-10-12 14:37:12
      持续关注中

作者:上海李蓉蓉 回复日期:2007-10-12 17:29:54
      朋友一定是红楼梦爱好者!

作者:天津四 回复日期:2007-10-12 17:32:20
      与宋人一写愁高手,亦因貌丑而被称为“贺梅子”的贺铸遥相而对。
  ////////////////////////
  贺铸被称作贺梅子不是以为容貌吧?是因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句极其精妙才这么称呼的。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2 23:02:16
      [ 楼主厉害,太厉害了
  
  
  作者:无语雷音 回复日期:2007-10-12 14:37:12 
    持续关注中
  
  
  作者:上海李蓉蓉 回复日期:2007-10-12 17:29:54 
    朋友一定是红楼梦爱好者!
   作者:天津四 回复日期:2007-10-12 17:32:20 
    与宋人一写愁高手,亦因貌丑而被称为“贺梅子”的贺铸遥相而对。
    ////////////////////////
    贺铸被称作贺梅子不是以为容貌吧?是因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句极其精妙才这么称呼的。
  
  朋友说得极是,一时疏忽,帮我指出谬误,
  亦不胜感激。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13 10:41:18
      楼主好谦虚,文笔清丽,很有才气。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3 11:50:33
      【卷七】 王禹偁
  【派别】 雅正派
  【文集】 《小畜集》
  
   平生诗句是风水 谪宦方知是胜游
  
   宋朝如同一幅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卷,宋词是画卷中那抹最靓丽的色彩。不仅有着长河大漠塞北的粗豪;也有着烟雨杏花江南的明丽。涤荡过南唐花间的稠艳,宋词渐渐地就有了风骨。在着画卷中,首先见到的一位才子便是王禹偁,他有着很多称号:是北宋政治改革的先驱;是宋诗文变革的旗手;是廉洁刚正的清官;更是一位横空出世的词人。
  
   王禹偁生于巨野之地,寒素之家。巨野今山东处, 王禹偁称自己为鲁人。鲁地是大圣人孔子的故乡,故儒学在王禹偁的学问体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偁家以磨麦制面为生,所以偁又被成为“磨家儿”。正是这样一位农家子弟,经过自己的勤学钻研,日后终成为一大方之家。偁九岁的时候即能文,堪称神童。
  
   当王禹偁还是稚童之时,便遍览了白居易元稹的《长庆集》,及到总角之年,在乡里的私塾中就学,每天除了接受经书教诲外,自己额外探索律诗一章,十几岁年龄,便写得一手好文章。后来 王禹偁贬官到商州,曾追忆自己少年勤学的往事而赋诗云:“偶叹劳生事,因思志学时。读书方睹奥,下笔便搜奇。”古人做学问正是因为踏实刻苦,方才有得一番成就。
  
   毕士安曾孙毕仲游所撰的《丞相文简公行状》中记载过王禹偁这样一件逸事。少年时的王禹偁因为家贫而承担家庭生计的重担,年纪轻轻,为人处世却是非常到位。数次被推荐到济州团练的官府中商讨事务,任团练推官的毕士安曾问偁是否会读书识字,偁如实相告在市中读书。毕士安见其器宇不凡处事有方,遂有爱慕之意。便问:“若让你舍弃家中磨坊之事从我学习如何。” 王禹偁非常欣喜地应允了。于是偁便留在官府中读书为文。数年下来,积累了满腹的诗书,但是才华并不外露。一次毕士安陪着济州太守在后园中吃酒宴,偁也在跟随之列。为了助酒兴,太守出了一联“鹦鹉能言争似凤”,然后向众贵征求下联。当时来的尽是济州的文人显贵,但是却没有一联能合太守心意。太守离去之后,毕士安命人将太守之联书在后园的墙壁上, 王禹偁视之,心生一佳联,便悄悄地写在了壁上,“蜘蛛虽巧不如蚕”。毕士安看后大惊,忙整顿衣衫,以宾客之礼接见这位才学青年,并称他有“经纶之才”,从此 王禹偁声名鹊起,名噪当时。
  
   王禹偁仕途极其坎坷,为人耿直,能直言,由于敢谏,“兼磨断佞剑,拟树直言旗”,因此而遭到权贵和一些同僚的憎恨,三次无辜被贬。淳化二年,庐州颇有权势的尼姑道安诬陷有名的学者徐铉与妻甥姜氏通奸,此姜氏便是道安的嫂子。此时王禹偁任大理寺事一职。便执法为学者徐铉洗去莫须有的冤屈,并且还据实追究道安的告奸不实之罪。但最终王禹偁却是被莫明其妙地被贬官为商州团练副使,并且还不得签书公事,权力被架空。后来王禹偁 作《三黜赋》明志,言自己“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兮。吾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一个士大夫凛然的气节顿时跃乎纸上,他的坚韧不屈,乐观向上的精神为后世士人竖起了一面先锋旗帜。
  
   王禹偁还是变法的先师。端拱元年,宋太宗下诏求真言,偁在《端拱箴》中上书请求重视农业生产;节约财政开支;任用贤能官吏;抑制豪强兼并。太宗病殁,真宗及位,又下诏求真言,偁再次应诏上疏,要求真宗“治之在新,救之在速”,并提出五项政治主张,如同后来的稼轩面对南宋的江山摇摆上疏《美芹十论》一样,都没有被皇帝采纳。但是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时,庆历新政中的很多主张采取的就是王禹偁当年上疏的内容,悲事,亦是幸事。
  
   王禹偁同柳开关系甚好,同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之先驱。偁所作的诗文一扫唐末五代时的纤弱之风,也没有柳开等宋初作家的奇僻艰辛。自以为“文以传道明心”,偁平生推崇韩愈的古文,但偁取其精华,又注加入了自己的特色,行文明丽清新,给宋初文坛吹进了一缕春风,后欧阳修受其影响甚深。
  
   王禹偁体验的文学形式多样,各有建树。全宋词中存其词一首《点绛唇》,极其清新可人。在词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蒸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事凝睇,谁会凭栏意。
  
   云雨无情,此处却无端生出愁恨来。似是无道理之言,却是词人此事内心的写照。景色与心情无关,江南依旧是一片山明水秀的佳丽之地。南朝谢眺在《入朝曲》中写道:“江南佳丽处,金陵帝王州。”繁华不可胜数。词人用依旧两字,不仅是仅承旧说,实在还透露出了心中那种无可奈何的哀情。一片烟雾朦胧的江南水村渔市,却见得一缕淡淡的孤烟袅袅升起。虽没有“大漠孤烟直”那般雄阔,却充满了江南温润的柔情。仰望苍穹,看见那天际中的鸿雁在振翅高飞,薛宝钗有诗句云:“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但此时的王禹偁却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县,空有一身的抱负却是无施展之地。陈胜曾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偁看见这鸿雁,再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怎么会不感叹嗟伤,凭栏远眺,天际征鸿,南宋词人辛弃疾《水龙吟》中也写过:“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看此应是稼轩得王禹偁用境之妙。但偁词更涵蓄一些。“独自莫倚栏,斜阳却在,烟柳断肠处。”也许此时偁的心中升起了一种浓浓的凄伤悲凉。
  
   此词在秾丽的氛围中以清丽取胜;在狭窄的意境中以开阔见长。在宋初的词中难得一见。后许多词家都有模仿这首词的痕迹,王奕清在《历代词话》中称赞此词极是“清丽可爱”。此词的创作应是为宋词的开篇做了一个很好的奠基。
  
   像这种清爽的文气在其诗篇中也有体现,像唐时的山水诗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引其一首七律《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性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馀忽惆帐?村桥原树似吾乡。
  
   初读来便觉得有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迎面扑来。山野里的风光是如此让人迷醉。此次是王禹偁因徐铉案而被贬于商州之地。词人信马而游,穿过黄菊夹道的山径,马蹄生香,兴致正浓,方时泉水淙淙,斜晖脉脉。一人一马就这样徜徉在群山万壑之间,数峰无语,独自吟诗,忽生惆怅。或许是想起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之句。词人百感交集,看到那如花的美景: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红红与白白,应是别有东风情味。良辰美景却是要奈何天,伤心乐事不知是谁家院。他一回头看见了村庄里的小桥,看见了原野上的大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当真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了。
  
   王禹偁第三次是被贬往了黄州,后来大文豪苏东坡也因乌台诗案被贬往此地。王禹偁在知黄州任内,政绩显著。他看到监狱里的犯人,时有患病,互相传染,有的甚至因此死去,便起怜悯之心。他向朝廷提出建议,在各路设置病囚院,以便囚犯犯病后能及时得到医治,此言被朝廷采纳。王禹偁廉政爱民,造福一方,为黄州人民所拥戴。
  
   《梦溪笔谈》中记载有王禹偁这样一则逸事。王禹偁知黄州,一次梦见有两只老虎深夜进入郡城中打斗,其中一只败而死去,身子被吃掉将近一半。偁又听到夜半许多鸡在啼叫。后来将此事告诉司天之官,司天之官占卜说长官将会有灾难降临。就在这年春天,王禹偁奉命往蕲州任知县,此时的偁已是年老迈衰,且患着重病。直行到四月才到任。为答谢圣上写了两联:“宣室鬼神之问,绝望生还;茂陵封禅之书,付之身后。”如此又似乎是诗谶之说,皇上看了便问:“禹偁 其亡乎。”果真不到一个月,王禹偁死于黄州。
  
   虽然王禹偁一生仕途不达,但他对北宋历史的影响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为宋朝文学的繁盛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传】王禹偁,北宋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曾任主簿 、知县、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礼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等职。王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曾上《端拱箴》、《御戎十策》等,提出重农耕节财用,任贤能抑豪强,谨边防减冗兵等利国利民之策,为此屡遭贬斥。自编《小畜集》30卷,有《四部丛刊》本。另有王汾裒辑《小畜外集》,有清光绪年间孙星华刻本。共存诗580余首。
  

作者:临澧布老虎 回复日期:2007-10-13 12:24:01
      同意出版。
   -------新闻出版署 梁衡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3 12:30:14
      兄台说笑了吧。

作者:男人VIP 回复日期:2007-10-13 12:47:07
      好!狂支持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3 21:22:50
      下篇介绍才子潘阆,敬请各位看官关注。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13 22:17:58
      潘阆好像是卖药为生的吧。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13 23:20:40
      楼主加油写呀,期待楼主直播……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14 8:34:14
      一早便来拜访楼主,却没有更新,真伤感。

作者:weiweiwei21 回复日期:2007-10-14 8:55:33
      好!狂支持
  

作者:弗里德里希 回复日期:2007-10-14 9:34:49
      啊,才人啊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4 10:30:43
      【卷八】 潘阆
  【派别】 雅正派
  【文集】 《逍遥集》
  
   倚天大笑无所惧 平生才气如天高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眀时。在盛世中奏响的悲歌尤让人动怀。潘阆就属于这样一个不幸之人。空有一身的才气却是落寞终生。
  
   潘阆早年混迹于京师,靠卖药为生。并参与了当朝宰相卢多逊策划的拥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秦王赵廷美一案,后来太宗即位,追究此事,下令缉捕当年与此事有关之人。潘阆被迫隐姓埋名,藏于中条山为僧。与其非常要好的朋友许洞秘密赠诗于他言:“潘逍遥,平生志意如天高。仰天大笑无所惧,天公嗔尔口呶呶。罚教临老投补衲,归中条。我愿中条山神镇长在,驱雷逐电依前赶出这老怪。”
  
   潘阆游戏人生,行为狂妄放荡不羁,与柳开钱易等人关系甚好。潘阆在为僧途中题诗于钟楼上言:“散拽禅师来蹴踘,乱拖游女上秋千。”被寺僧所怀疑不得不离开中条山寺。据《宋史》记载,离开山寺后的潘阆时来运转,受到宦官王继恩的赏识并向上举荐,太宗召见于崇政殿,见其才华了得,赐予了“进士及第”的出身,并授国子四门助教。但潘阆天生不是一个本分之人,不思悔改,在任期间作词《扫市舞》云:“出砒霜,价钱可。赢得拨灰兼弄火。畅杀我。”词中狂放的行径遭到了当时士人所不齿,并且太宗怒而追还诏书削去潘阆一切职务,终生不用,这种事情在整个宋朝也是极其罕见,实在是个人孤傲而致。
  
   虽然当时士人大都看不起潘阆,但后人对其评价很高,黄静之在《酒泉子》词跋中云:“潘阆,谪仙人也,放怀湖山,随意吟咏。词翰飘洒,非俗子可仰望。”
   这里将潘阆同李太白等视而语,可见后人对其敬慕程度之深,只是时人不了解他罢了,就像庄子一样,宁愿卖履曳尾于途中终不愿为君王所谋,大抵才气非凡的圣人都会心比天高,于平常人所不能容,此番难免会有悲剧产生。
  
   从潘阆字逍遥中可探得此人必是极为风趣,事实也正是如此,有逍遥才会有长乐,这是潘阆的处世之道。潘阆和宋初的古文大家柳开有过一件逸事。据宋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端拱年间,柳开外任全州知州,途经扬州。刚好潘阆此时亦在此地,两人素有交情,故人远来,潘阆自当要迎送一番。两人到得一馆驿,却见是门窗紧闭,阴气森人,十分诡秘。随行的一吏言:“凡宿者多不自在,无人住已数十年。”柳开听后也不害怕,反而是来了精神,自言:“吾文章可以惊鬼神,胆气可以讋夷夏,有何畏哉?”当下便命仆人打扫一番住了进去。潘阆暗下寻思,岂有人不怕鬼神的道理,于是假托自己有事情要先走,留柳开独宿此处。潘阆出门的时候悄悄地告诉驿吏云:“柳公,我之故人,常轻言自炫,今作戏怖渠,无致讶也。”当夜潘阆寻来,“以黛染身,衣豹文犊鼻,吐兽牙,被发执巨棰,由外垣而入,据厅脊俯视堂庑。”此时月色初霁,那柳开正曳剑循阶而行。忽听见头顶上一声呵斥,似如鬼魅,不禁就是胆颤心惊,抬头便见一怪物伏于梁上,正要仔细辨认,不觉那怪物又是一声呵斥,柳开顿时骇得面无血色。对那物道:“某假道赴任,暂憩此馆,非意干忤,幸赐恕之。”潘阆于是细数柳开生平幽隐不法之事,厉声曰:“阴府以汝积戾如此,俾吾持符追摄,便须急行。”那柳开惊得魂飞魄散,急忙下地祈求言:“事诚有之,其如官序未达,家事未了,倘垂恩庇,诚有厚报。”言毕再拜,继之又泣。阆徐曰:“汝识吾否?”柳曰:“尘土下士,不识圣者。”阆曰:“只我便是潘阆也。”柳开顿从地起,紧握手中之剑,呼潘阆快从梁上下来,潘阆深知柳开平素脾气暴躁,急忙趁机逃遁而去。虽然此事在正史中都不见记载,杜撰的成分很高,却是很好的讲述了潘阆这个人的性格,有着顽童之心,亦是真性情也。
  
   潘阆负才名,造语寒苦清奇。词现存有《酒泉子》十首,大都描绘杭州的风物之美及出游之乐。不过对这十首《酒泉子》词牌似乎有些疑问。《湘山野录》中言:“潘阆自度曲,因忆西湖诸胜,故名《忆余杭》,《词综》《词律》将之俱作《酒泉子》误。”不过这点存疑并不影响我们欣赏他的词作,试看一首《酒泉子》: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
   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此篇即是潘阆回忆往昔钱塘观潮之景,对于观潮之事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这样记载:“临安风俗(宋时杭州称作临安),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繁盛,二十则稀稍矣。”对于观潮之事,非亲历不可。笔者求学于杭州下沙东区毗邻钱塘处,是年农历十八日那天午时时分,钱塘堤岸人山人海,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往车杂,甚至还有一些小贩集于此临时摆摊做起买卖,平时此处可是荒无人烟,此刻杭人尽来此看潮,待得潮来,涛声震天,如万马奔腾,真有卷起千堆雪之势,人们竟潮而逐,潮走还久久不愿离去,几日耳内仍存有余声。
  
   此时早已不见了旧时的弄潮儿,因为江潮极其危险,每年都要横吞几条性命,不过可以从文字中想象古时那英勇的弄潮儿在涛头伫立,手掣红旗于千涛万壑中却是不湿,本事惊人,气势毫纵。据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执十面大彩旗,争先鼓勇,潮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略不沾湿,以此夸能。”好一群弄潮伟须眉,另据《元和志》中云:“钱江潮,高至数丈。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好一派雄奇豪壮的气象,只可惜现在是空有观潮者,而无弄潮儿。
  
   潘浪滞游杭州,观了钱塘潮,怎有不游西子湖之理。西子湖自古以来便是温柔之乡风月之地。试看其两首《酒泉子》:
  
   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吴姬个个是神仙。竞泛木兰船。
   楼台簇簇疑蓬岛。野人只合其中老。别来已是二十年。东望眼将穿。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久。
  
  
   潘浪一别西湖胜景就是二十年,此时已是鬓发须白,一颗苍老之心惟对年轻时游历过的江南西湖之地眷念不已。他依据自己的回忆将西湖秀美的景致一一再现。“湖上春来无限景”大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之奇,那宛若仙子的吴越女子在桂棹兰舟上于湖中泛游,远处重山掩映中的楼阁如同烟雾中的蓬莱仙岛,朦胧中人好似在画中游,该是一幅多美的山水画图。韦庄《菩萨蛮》中云:“游人只合江南老”,潘阆也言:“野人只和其中老”,野人在这里大约是表明自己不受拘束淡泊眀志之意,看来江南的确是花繁柳叶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不然我们的这位逍遥浪子也不会为之望眼欲穿,让我们读了也不觉生了几分怜意。
  
   下首即俱叙西湖风物,词人凭楼远眺,见那散泊于湖中的舟子渔人,心中不免羡慕一番。有水岂能无舟呢,欧阳修《采桑子》里云:“短棹轻舟西湖好,绿水逶迤。”有舟则湖亦有了灵性,相得益彰。那隐于秋色中的岛屿,正是清朗眀郁,悠扬的笛声掠过湖面,惊起那宿在水荡中的白鸟,真有“寒塘渡鹤影”之境。慕景思情,词人在浑然间便察觉到了秋意的悲凉。白居易有诗云:“老来多健忘,惟不忘相思。”潘阆极尽相思的正是他朝暮所忆的烟雨杏花江南之景。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有句云:“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孤山也曾留下过潘阆的足迹,见其《酒泉子》另一首: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将山形容为眉黛后人多效仿之,幼时读台湾作家李乐薇《我的空间楼阁》中一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上的痔一点”给我留下深刻的映象,《红楼梦》中宝黛初见时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将黛石同女子闺房之物联系起来,可见这山亦是极其秀美的,潘阆所作的实是前无古人之举。孤山上有寺庙,唐人白居易有诗赞言:“蓬莱宫在水中央”,此言将孤山寺喻作蓬莱仙宫,大约里面也住着仙人,仙气云绕;宋人林逋有诗赞云:“阴沉画轴林间寺”,此言孤山如山水之画,而寺点缀其中,活景如画,这是美的一种极致。潘阆在寺内看山言“僧房四面向湖开”,他那一瞥的眼光便见到有短棹兰舟在西湖水面如丝般往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此言应是西湖曲院风荷之景,宋人杨万里有诗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芙蓉花香当是香飘十里,屈原在《离骚》中有句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芰即为菱叶,穿上这样的裳衣,果真是香草美人。寺阁檐下铎铃在晚风的吹拂下叮铛作响,王安石有词云:“凭栏十里芰荷香”,王世贞有诗云:“满院风铃语”,湖上各种美景当是应有尽有了。转笔词人回到现实之中,顿觉污气浊人,由此又是一番惆怅。
  
   潘阆善于描写山光景色,杨湜《古今词话》称其“潘逍遥狂放不羁,往往有出尘之语。”自制的数首《酒泉子》被后人推崇备至,东坡尤喜之,还亲自手书诸阙词于玉堂屏风之上而时时诵读之,石曼卿寻技艺画工将之绘之成图而时时赏玩之。得到北宋两文坛巨擘赏识,潘阆幸也。
  
  
   【小传】:潘阆,生年不详,卒于1009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广陵(江苏扬州)人。太宗至道元年(995)召对,赐进士第,授四门国子博士。后以“狂妄”罪名被斥,飘泊江湖,以卖药为生。真宗时释其罪,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参军。与寇准、王禹偁、林逋等交游唱和。尝往来于苏杭,现存词皆歌咏杭州西湖景色,颇具浪漫色彩,笔调清新,多有佳句。有《逍遥集》,词集《逍遥词》。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4 10:32:52
      QQ495076649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xwk007
  欢迎访问。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作者:jhzw 回复日期:2007-10-14 11:25:01
      姜白石与柳永都好!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4 11:34:23
      柳永荷姜白石也快要写到了。
  到时来观赏。

作者:康蚂 回复日期:2007-10-14 11:40:08
      加油!

作者:凌砜 回复日期:2007-10-14 12:37:55
      鄙人最喜欢潘阆的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顶一下楼主~~~~~~~~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4 17:17:17
      下篇介绍钱惟演,敬请各位关注.

作者:7弦 回复日期:2007-10-14 20:44:42
      留个记号
  

作者:朱亦飞 回复日期:2007-10-14 21:16:41
      最喜易安居士,期待~~

作者:千盏醉过 回复日期:2007-10-14 21:29:06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4 22:27:25
      
  
  作者:7弦 回复日期:2007-10-14 20:44:42 
    留个记号
    
  
  
  作者:朱亦飞 回复日期:2007-10-14 21:16:41 
    最喜易安居士,期待~~
  
  
  作者:千盏醉过 回复日期:2007-10-14 21:29:06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楼主自当努力,多谢各位支持,给我继续的动力。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4 23:00:16
      和大家道声晚安,好梦!

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7-10-15 2:39:38
      对于宋词,我看的少。
  在中国文学史唐诗宋词并列,我以为应该是唐诗唐传奇双峰并立,一水分流^_^

作者:有趣之极 回复日期:2007-10-15 8:57:03
      顶一记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5 11:15:19
      
  
  作者:琉璃锺 回复日期:2007-10-15 2:39:38 
    对于宋词,我看的少。
    在中国文学史唐诗宋词并列,我以为应该是唐诗唐传奇双峰并立,一水分流^_^
  
  
  作者:有趣之极 回复日期:2007-10-15 8:57:03 
    顶一记
  
  
  
  王国维在《宋元戏剧考》中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唐诗宋词并类是源远流长的。
  
  不过哲兄认为唐诗与唐传奇双峰并立,春色三分,两分尘土,一分流水,也是不无道理的。
  
  有此想法说眀很有思想,标新立异,文学需要这样的创新之说。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5 12:00:37
      【卷九】 钱惟演
  【派别】 婉约派
  【文集】 《拥旄集》
  
  
   瘦玉萧萧伊水头 尽是人间第一流
  
  
   每次在西湖烟柳湖滨道上,看见那钱王祠,总要为这一帝王之家兴叹不已。钱家于西湖也是有功之人。昔时有方士献策于钱公言:“填筑西湖,以建府三台,可使国运长久。”出身于田世渔捕之家的吴越王钱缪深知无水便无民之理,非但没有采纳此方士的进言,反而大力整治西湖,疏浚湖道,植树造林,从而有了今天的繁华之景,钱家后来一位大文学家即钱惟演。
  
   钱惟演为吴越王钱俶次子,北宋太 三年,钱俶将所辖的十三军一地的版图献于北宋,使吴越百姓免于战乱之苦。相传宋真宗召见钱俶,此时形势极其危急,不知真宗此举是吉还是凶,杭人在西湖北山上造得保俶塔,日夜祈求佛祖保其周全,后钱俶果然安全而返。钱惟演随父降宋,早年官运亨通。
  
   钱惟演此人虽是文学大家,政治头脑却也是不坏。深谙权术,官心极重。仁宗皇帝之时官至枢密使,“虽官至将相,阶勋品第一,而终不历中书。”所以晚年的时候钱惟演遗憾言:“吾平生所不足者,惟不得黄纸压字耳。”演为人极其趋炎附势,此见《长编》中记载云:“翰林学士钱惟演,见谓权盛,附丽之。与之姻好。而惟演女弟,实为马军都侯刘美妻,刘美实为刘皇后前夫,刘氏入宫后,以兄妹相称。”此中谓则宰相丁谓,演见其得势,便将女嫁于谓家,后来丁谓势力衰,又附寇准,朝秦暮楚。钱惟演利用这种姻亲裙带关系,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为自己的仕途铺路。后太后刘氏听政时,演极力与刘太后攀亲。所作的目的即是那平生唯一憾事:中书丞相一职。后来钱惟演势衰被贬,盛度痛斥演“三星之媾,多戚里之家。百两所迎,皆权贵之子。”钱惟演在此诸事中名节上确是存有污点。
  
   虽然钱惟演名节不佳,但其为一好学之人,雅善文辞。据欧阳修《归田录》记载言:“演自称素好读书,坐则读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读小词,盖未尝以释卷也。”演公治学甚严,但惟让我不喜的是“如厕则读小词”,厕乃污气浊人之地,岂能有好心境,又怎能体会词之美妙。词之为体如美人,演公如此这番当是有染污香草美人之嫌,且称宋词为小词,大有不敬之意。
  
   钱惟演素喜李义山之句,诗文清丽典雅,后为西昆派宗主。真宗景德元年,杨忆、刘筠、钱惟演奉圣上之命编纂《历代君臣手迹》一书,后定名为《册府元龟》,闲暇之余几人于私阁中诗词唱和,后来杨忆将所唱之词整理编为《西昆酬唱集》,西昆派亦是从此处演化而来。
  
   钱惟演留守西京之时,一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梅尧臣等集结演公幕府。王奕清《历代词话》记载过这样一见逸事,“钱惟演宴客后园,一官妓与永叔(即为欧阳修)后至,诘之。妓以失钗故,钱言‘乞得欧阳修推官一词,当即偿汝。’欧阳修即席云:
  
   柳外轻阴池上雨,雨声滴研讨会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遍,留待月华生。
   燕飞来栖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晶双枕,旁有堕钗横。”
  
   此言极是清丽,写人写景各有千秋。钱惟演叹永叔之才,遂赐金钗于妓。欧阳修真乃一风流才子,作一词便才名美眷两相归。关于此种事,大文豪苏东坡也曾有过,杨湜的《古今词话》中记载言:“东坡知杭州,府僚西湖宴集,官妓秀兰浴后倦卧,姗姗来迟。折一枝榴花请罪,东坡乃作此词,秀兰歌之以侑觞”。东坡所作之词即为《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意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得待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宋时文人有如此侠义柔肠,怪不得有不少红颜之袖风尘女子一生相随。
  
   钱惟演在《全宋词》中仅存其词二首。但一首《玉楼春》足以为其正名。演公词清丽舒徐,好作哀语。见其《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唯恐浅。
  
   宋黄升在《花庵词选》中言:“此词暮年所作,词极凄婉。”当时朝廷的政局动乱,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崩,钱惟演先前与刘太后攀亲,属于国戚之列。仁宗亲政开始肃清刘氏生前党羽。受到刘太后生前庇护的钱惟演首当其冲,以擅议宗庙罪而贬为崇信军节度使,谪居汉东,远离京师。其子亦受连累而贬官。此词便是作于汉东随州之地。
  
   另据胡仔《苕溪渔隐从话》记载言:“钱惟演被贬谪汉东之后,作词《玉楼春》,每次饮酒便歌此词来助兴,唱着唱着却不禁潸然泪下。府中有一白发歌妓,乃旧日演父邓王钱俶歌鬟惊鸿,听到钱惟演歌此词便言:”先王将薨,预戒挽铎中歌《木兰花》,引绋为送,今相公其将危也。”果真不久钱惟演便死于随州之地,邓王先前旧曲《木兰花》有句云:“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与演词中句“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极是相似。前人有诗谶只说,这里便是词谶之言。
  
   观此词起篇便是不凡,城上风光一片,莺声鸟语、城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后“红杏尚书”宋祁亦作《玉楼春》一阙词,“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波纹迎客棹”,都言的为春日之风波,极为相仿。莺语乱,便可生出“红杏枝头春意闹”之情,春拍岸又可思出东坡句“乱石惊空,惊涛拍岸”之景。富有神韵,春光正浓,但演公内心却是阑珊一片,绿杨芳草几时休,欧公有词云:“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而此时演公心情却大相庭径,无计避春。两相对比,虽然都是伤春之语,但演公心中满载仕途失意之惆怅。一伟岸大丈夫,对着绿杨芳草,泪眼愁肠,该是有多少的悲屈,秦少游有词云“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冯延巳亦有词云:“离愁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都可见演公悲之深,凄之切。
  
   人至暮年,必然对自己的一生作一番回顾,钱惟演混迹官场,宦海沉浮几十载,却也是落得个晚景凄凉,不无悲乎。当演公对镜自赏时却是朱颜暗换,王国维有词句云:“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美人迟暮、朱颜辞镜恐怕是人世间最为悲彻之事。
  
   《古诗十九首》有句云:“思君使人老”,钱惟演极尽思慕的是那北方朝廷,徐干《室思》诗云:“郁结令人老”,那郁结在钱惟演心中久不能抹去还是那浮名虚利,一辈子为此就不能释怀。无可奈何之情升起,老之已至,不觉是浊泪纵流。昔时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全篇警策之句,精华所在。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言:“芳尊恐浅,正断肠处,情尤真笃。”演公政治上失意,惟只有借酒消愁,殊不知借酒消愁愁更愁。宋祁有词句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同是怀春感伤之句,而演公悲得更深,还是冯延巳与其相通,“日日花前常病酒,每到春来,愁怅还依旧。”暮年中的冯延巳找不到知己,孤冷凄清,大约可与钱惟演同病相怜,同是天涯沦落之人。用秦少游词句评论此词,大概用得上“飞红万点愁如海”。
  
   悲剧的一生,名显的一世,钱惟演是也。
  
  
  
  
  【小传】:钱惟演,(962-1034) 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俶之子。随父降宋,为右神武将军。因博学能文辞,编修《册府元龟》。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工部尚书等。仁宗时任枢密使,后落职,出为崇信军节度使。能文辞,尤工诗,为西昆诗派领袖之一,与杨亿、刘筠齐名,他们互相唱和之诗辑为《西昆酬唱集》。以辞藻华艳,风格相近,人称“西昆体”。其词仅存两首,格调凄惋。著有《典懿集》及《金坡遗事》。
  

作者:小西何去何从 回复日期:2007-10-15 13:21:18
      保俶塔熟悉得很啊,我读的小学就叫保俶塔小学。吴越王朝的遗迹在杭州还是很多的。

作者:龚纯 回复日期:2007-10-15 14:00:29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啊哈,这正是我想要的。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5 16:47:26
      
  
  作者:小西何去何从 回复日期:2007-10-15 13:21:18 
    保俶塔熟悉得很啊,我读的小学就叫保俶塔小学。吴越王朝的遗迹在杭州还是很多的。
  
  
  作者:龚纯 回复日期:2007-10-15 14:00:29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吴越王朝对杭州影响还是很大的。
  下篇介绍孤山上的隐士,林逋。
    
    啊哈,这正是我想要的。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5 17:56:41
      杭州风景都还不错,西湖,孤山,灵隐,值得一游。

作者:若兰明月 回复日期:2007-10-15 22:57:13
      钱塘自古繁华之地,很是相往的。
  钱惟演一篇写得文笔蕴籍,很不错。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6 8:24:44
      【卷九】 林逋
  【派别】 婉约派
  【文集】 《和靖集》
  
   清风千载梅花共 说著梅花定说君
  
  
   在中国历史上,能真正做到隐士的人并不多。东晋的陶渊眀算得上一个。在以后的几百年间,宋朝又出了一个林和靖。唐朝虽然有众多隐逸之人,但大约就是奔着终南捷径之奥妙,时宦时隐,来得倒是没有以上两人纯粹,是真隐士,自当风流。
  
   钱塘自古繁华,林逋即生于此地。少孤力学,林逋素喜卧龙先生诸葛亮《诫子书》中一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并引以为戒,终恬淡好古。林逋年少时曾游历江南一带,长达二十余载。后一生隐居于西子湖畔孤山之上,妻梅鹤子,做着他的高士,松风明月之下潇潇抚琴,他奏的是平沙落雁;西子孤山姣姣度曲,他歌的是高山流水。萧欢秋月,酒饮冬霜,他穿着那素淡的羽衣,清辉中那一抹孤影,仿佛成了仙人。
  
   林逋选择山林是因为他看不惯那世事浊人。居《宋史》记载:澶州一战,真宗亲历,宋军大胜,契丹乞盟,真宗许之,而后与其订立澶渊之盟,正是这盟约让大宋国威扫地。真宗为了挽回颜面,于是在大中祥福元年,造出“天书降临之事”。此事经过是黄城司奏言守卒徐荣,见左承天门南鸱尾上,有黄帛着地,约长二丈,为此奏闻。真宗听之亦言,去年冬月庚寅日夜半,室中忽有异,见一神人星冠绛衣,语于真宗,谓将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言完即不见。后来寻天书,发现承天门处果有缄物如书卷,外用青缕缠住,封处隐隐有字。书有黄字三幅,《语类》、《洪范》、《道德经》,真宗见天书遂决议封禅。朝廷炮制出此事为了显真宗谓真名天子,封禅实在是为了稳定民心、征服四海。
  
   封禅之事引来那些文人大献谄媚之言,一纸一书便可得官职。饱腹诗书的林逋他一眼就看出真宗及朝臣的用意,也不过是混人耳目,骗骗那些市井之徒。他看不过官场的黑暗,便投向了孤山,应了屈原的那句“举世浑浊惟我独清,众人皆醉惟我独醒”,他做了他的隐者。
  
   林逋在时颇有声名,大文人梅尧臣和欧阳修都为其至交,梅尧臣为其诗集作序,言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澹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后人称其诗句秀雅俊逸,有唐人诗风。清大才子纪昀尤赏其一句“鹤闲临水立,蜂懒于花疏”,言其景中有人,景中有画。林逋才气不胫而走,真宗诏赐粟帛,长吏随时劳问,仁宗在其死后赠赐谥号“和靖先生”,如此殊荣,多少文人墨客终生所慕而不可得,林逋他做出了隐士的潇洒。
  
   林逋极爱梅,并以梅自喻,更是写出了咏梅的千古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减唐人高处。唐玄宗时有梅妃江采萍,甚得梅花之魂,如此看来,林逋该称梅之仙了。林逋在孤山上遍植梅花,使其置身于花香鸟语之中。此举得到后人的赞许。元代有个余谦在孤山上复植梅花数百株,明朝的张鼎和张岱在此补种过梅,清朝的禁烟大臣林则徐来杭州时栽梅百数,并题联言:“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此事世世代代不殆,由此孤山亦不孤。
  
   清人彭孙遹撰的《金粟词话》记载言:“林处士梅妻鹤子,可称千古高风矣。乃其惜别词,如《长相思》一阕,何等风致,闲情一赋,讵必玉瑕珠玑耶。”林逋作词清新,用语澄静高逸,堪称风致。昔时陶渊眀作《闲居》赋,萧统在《陶潜集》序中言:“白璧微瑕,惟在《闲居》一赋。”我很不同意此种说法,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欧阳修公云:“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为何陶渊眀作《闲居》赋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而被称之为微瑕,实在是谬言。依我来讲,这些隐士,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真挚的情爱之言,更显得出人物有血有肉,还我们一个本来之面目,而不是空有着一幅孤洁之灵魂。《长相思》是林逋仅存下来三首词中最有名的一篇,试看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水平。
  
   相传林逋年轻时与一女子两情相悦,那女子生得美若西施,到了及笄之年,女子家门庭提亲的人数不胜数。林逋与此女子在西湖之滨相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莺歌燕舞,两人一见倾心。才子佳人,西子湖畔留下了两人徜徉的身影,夕阳晚照,好风如水,一对倩影惹得游人伫足相看。然事情终不遂人愿,因林逋家素寒贫,女子父母将女儿嫁与一商贾富户,林逋当然是暗然神伤,凄伤不已。他惟有离开这个伤心之地,此词描述的即是这送别的情景,青山两岸,船渡之处,对于送别这番景象林逋自然是见过不少,但是今日却是自已和心上人的别离,一别也许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有着昔日欧阳炯为爱姬作《荷叶杯》之苦。“谁知”两字,含愤之巨,哀怨之深,林逋向亘古的苍山发出了心中的悲怨之辞,都言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我们的林逋却只能一个人伤心地离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都只道造化弄人。
  
   钱塘北岸为吴山,南岸即为越山。白居易有词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此吴山即为林此中吴山之意,并不具体指何山。
  
  
   《待续》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6 9:22:14
      下篇介绍范仲淹,敬请看官关注。

作者:hotter_dy 回复日期:2007-10-16 9:54:45
      留名,待阅~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6 18:19:23
      会尽快更新出来。

作者:一竿风 回复日期:2007-10-16 22:18:12
      楼主好才情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7 9:02:32
      【卷九】林逋
  【派别】婉约派
  【文集】《和靖集》
  
  
   清风千载梅花共说著梅花定说君
  
  在中国历史上,能真正做到隐士的人并不多。东晋的陶渊眀算得上一个。在以后的几百年间,宋朝又出了一个林和靖。唐朝虽然有众多隐逸之人,但大约就是奔着终南捷径之奥妙,时宦时隐,来得倒是没有以上两人纯粹,是真隐士,自当风流。
  
  钱塘自古繁华,林逋即生于此地。少孤力学,林逋素喜卧龙先生诸葛亮《诫子书》中一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并引以为戒,终恬淡好古。林逋年少时曾游历江南一带,长达二十余载。后一生隐居于西子湖畔孤山之上,妻梅鹤子,做着他的高士,松风明月之下潇潇抚琴,他奏的是平沙落雁;西子孤山之间姣姣度曲,他歌的是高山流水。萧欢秋月,酒饮冬霜,他穿着那素淡的羽衣,清辉中那一抹孤影,仿佛成了仙人。
  
  林逋选择山林是因为他看不惯那世事浊人。居《宋史》记载:澶州一战,真宗亲历,宋军大胜,契丹乞盟,真宗许之,而后与其订立澶渊之盟,正是这盟约让大宋国威扫地。真宗为了挽回颜面,于是在大中祥福元年,造出“天书降临之事”。此事经过是黄城司奏言守卒徐荣,见左承天门南鸱尾上,有黄帛着地,约长二丈,为此奏闻。真宗听之亦言,去年冬月庚寅日夜半,室中忽有异,见一神人星冠绛衣,语于真宗,谓将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言完即不见。后来寻天书,发现承天门处果有缄物如书卷,外用青缕缠住,封处隐隐有字。书有黄字三幅,《语类》、《洪范》、《道德经》,真宗见天书遂决议作封禅事。朝廷炮制出此事为了显真宗谓真名天子,封禅实在是为了稳定民心、声压四海。
  
  封禅之事引来那些文人大献谄媚之言,一纸一书便可得官职。饱腹诗书的林逋他一眼就看出真宗及朝臣的用意,也不过是混人耳目,骗骗那些市井之徒。他看不过官场的黑暗,便投向了孤山,应了屈原的那句“举世浑浊惟我独清,众人皆醉惟我独醒”,他做了他的隐者。
  
  林逋在时颇有声名,大文人梅尧臣和欧阳修都为其至交,梅尧臣为其诗集作序,言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澹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后人称其诗句秀雅俊逸,有唐人诗风。清大才子纪昀尤赏其一句“鹤闲临水立,蜂懒于花疏”,言其景中有人,景中有画。林逋才气不胫而走,真宗诏赐粟帛,长吏随时劳问,仁宗在其死后赠赐谥号“和靖先生”,如此殊荣,多少文人墨客终生所慕而不可得,林逋他做出了隐士的潇洒。
  
  林逋极爱梅,并以梅自喻,更是写出了咏梅的千古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减唐人高处。唐玄宗时有梅妃江采萍,甚得梅花之魂,如此看来,林逋该称梅之仙了。林逋在孤山上遍植梅花,使其置身于花香鸟语之中。此举得到后人的赞许。元代有个余谦在孤山上复植梅花数百株,明朝的张鼎和张岱在此补种过梅,清朝的禁烟大臣林则徐来杭州时栽梅百数,并题联言:“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此事世世代代不殆,由此孤山亦不孤。
  
  清人彭孙遹撰的《金粟词话》记载言:“林处士梅妻鹤子,可称千古高风矣。乃其惜别词,如《长相思》一阕,何等风致,闲情一赋,讵必玉瑕珠玑耶。”林逋作词清新,用语澄静高逸,堪称风致。昔时陶渊眀作《闲居》赋,萧统在《陶潜集》序中言:“白璧微瑕,惟在《闲居》一赋。”我很不同意此种说法,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欧阳修公云:“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为何陶渊眀作《闲居》赋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而被称之为微瑕,实在是谬言。依我来讲,这些隐士,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真挚的情爱之言,更显得出人物有血有肉,还我们一个本来之面目,而不是空有着一幅孤洁之灵魂。《长相思》是林逋仅存下来三首词中最有名的一篇,试看之:
  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水平。
  
  相传林逋年轻时与一女子两情相悦,那女子生得美若西施,到了及笄之年,女子家门庭提亲的人数不胜数。林逋与此女子在西湖之滨相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莺歌燕舞,两人一见倾心。才子佳人,西子湖畔留下了两人徜徉的身影,夕阳晚照,好风如水,一对倩影惹得游人伫足相看。然事情终不遂人愿,因林逋家素寒贫,女子父母将女儿嫁与一商贾富户,林逋当然是暗然神伤,凄伤不已。他惟有离开这个伤心之地,此词描述的即是这送别的情景,青山两岸,船渡之处,对于送别这番景象林逋自然是见过不少,但是今日却是自已和心上人的别离,一别也许一辈子再也不能相见,有着昔日欧阳炯为爱姬作《荷叶杯》之苦。“谁知”两字,含愤之巨,哀怨之深,林逋向亘古的苍山发出了心中的悲怨之辞,都言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我们的林逋却只能一个人伤心地离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造化弄人。
  
  钱塘北岸为吴山,南岸即为越山。白居易有词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此吴山即为林此中吴山之意,并不具体指何山。君泪盈,妾泪盈,言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状。后宋人康与之仿林逋作《长相思》下阙云:“君意浓,妾意浓,油壁轻车郎马騘,相逢九里松。”一边是信马而游,一边却是泪眼道别。罗带同心结未成,古时风俗,男女定情,常以香罗丝带结成菱形的回文连成同心结。结同心,意在两清至死不渝。李贺有诗云:“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只道是两人有缘无份。天下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真心相爱的却不能在一起。“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却是一点点在林逋的眼中成为烟花之事。
  
  江潮以平,舟即将启航,哭成泪人的他们不得不就此作别,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相别之景在林逋心中恐怕是镌上一生都不会磨灭的影迹。
  
  林逋与梅尧臣、欧阳修为至交。逋年岁最大。相传在天圣年间一个冬天,梅尧臣来孤山访林逋,两个人在山中燃起凋落的枯叶煮酒论词,浅斟低酌。让人很容易就想起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种文人的清气顿时流泻于天地之间,与山野相亲,与水泊共存。林逋曾填词一首《点绛唇》,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称此词“为咏草之美者”引起梅欧两人兴致,两人遂各填词《苏慕遮》、《少年游》,都堪称极品,后被称为“咏春草之绝调”,为王国维所言。唐人韩愈咏草句“天街小雨润如酥,遥看草色近却无”,则是诗中咏草之绝品。试看林逋《点绛唇》词:
  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馀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
  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
  江淹在《别赋》中有句云:“送客金谷”。《金谷诗序》中记载石崇在金谷涧为征西将军王诩饯行,金谷遂成典故,即送别之地,与霸陵应是所指相同。乱生春色,空有一种荒芜破败之感。春色却又是有着一种生机,此处看似不和谐。陆游的《咏梅》词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杜牧《金石》诗云:“流水无情草自春”,极其相似。还记得隋朝一个叫薛道衡的文人就是因为一句“庭草无人随意绿”而被隋炀帝杨广砍去了脑袋。春草一片葱郁,却看见了落花,花总是和雨连在一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蓑烟雨,满眼的凄迷。不知什么时候在这淅沥的雨声中奏响了伤情的离歌,一阙长亭暮曲,将人带向了李叔同的《送别》词中:
  
  长亭外,古代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无限温婉,王孙去,萋萋无数。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处可找到痕迹,“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王孙在这里并非实指。或者道的就是自己的友朋。《楚辞•招隐士》中言:“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山中送别》中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长亭送别,南北东西路了。
  
  林逋素喜欢梅,在他所仅存下来的词中便有一首咏梅词《霜天啸角》:
  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
  良宵淡月之时,夜浓梅开之际。站在一片素白的梅花从中林逋吹起了他的长笛。玉龙三弄,即有名的《梅花三弄》,又可称为《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此曲由晋名士恒伊所制,歌咏梅花的高洁。林逋吹的笛声悠扬婉转,连那挂在树梢上的明月都为之所动。一夜梦好,金兽中所燃的兰香幽沁人心。晨起之时卷起珠帘,不觉昨夜竟然飘过雪,满覆阶前。与枝头的梅花相辉成映。呈现出一幅冰清玉洁的世界,林逋亦似这梅这雪,玉壶中的冰心。
  
  对于咏梅不得不提到林逋的那首千古名诗《山园咏梅》:
  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
  王国维评价此诗得梅之神韵,王士朋对其评价更高,“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以致于后有辛弃疾奉劝文人墨客休要草草赋梅,如同唐人崔颢《黄鹤楼》一诗出,余咏黄鹤楼诗尽废,就是才气冲天的李白也言“眼前有景说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
  宋被元灭时,一个叫杨琏真伽的番僧盗掘宋王陵墓,同时也将受到真宗仁宗看重的林逋墓掘开,但里面惟见砚一方、笔一支。他不带走一丝世事的繁华,他就是这样的高士。想起红楼中《枉凝眉》咏钗黛的联句“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暂将之稍作修改来评说林逋: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君寂寞林。
  
  【小传】: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为伴,人称西湖处士。谥号和靖先生。它是宋初著名的隐逸诗人,性格恬淡,不趋容利。虽然二十来年足迹不至城市,却是声闻天下,引得许多士大夫前往西湖拜访他。宋真宗闻其名还命地方官特加劳问。他曾题书一首绝句在自己的寿堂之上,曰:“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就自认为比写过封禅书的司马相如品格高。在宋代,他的诗和画都很有名,其诗以表现隐居生活和闲适心情为主,平淡而深美。又极爱梅花,写了好多咏西湖梅花的诗歌,曾经广为传诵,以至后人提到咏梅的好诗总忘不了他。梅尧臣为他的诗集作序,说读他的诗“令人忘百事”,“时人贵重甚于宝玉”。欧阳修还说自林逋去世之后,“湖山寂寥,未有继者”(《归田录》卷二),可见对他的仰慕。最能概括林逋生平和影响的是南宋吴锡畴《林和靖墓》诗:“遗稿曾无封禅文,鹤归何处认孤坟。清风千载梅花共,说著梅花定说君。”“清风”二字最能概括他的生平,也最能代表后世对他的评价。
  

作者:cecaa39 回复日期:2007-10-17 14:53:13
      lz好文采,一定要做个记号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7 16:58:35
      下篇开讲范仲淹,感谢各位的支持,
  自当给大家带来精彩文字。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7 17:42:05
      大家可以谈谈张先为人。

作者:千盏醉过 回复日期:2007-10-17 21:16:35
      忙了一天,赶紧搬个板凳来听听楼主的清音,解乏醒神

作者:刀丛中的小诗 回复日期:2007-10-17 21:50:07
      林这篇,清新别致。很有一些离尘的味道。

作者:天赐红叶 回复日期:2007-10-17 22:05:58
      我还是比较柳三变的词,在花街柳巷浪荡也能写得一手好词,死了几个小姐还捐钱给他下葬,唉。
  现在这个社会再也出不了这种事了!

作者:听雨舞剑 回复日期:2007-10-17 22:39:10
      好文,记号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7 22:56:20
      作者:天赐红叶 回复日期:2007-10-17 22:05:58 
    我还是比较柳三变的词,在花街柳巷浪荡也能写得一手好词,死了几个小姐还捐钱给他下葬,唉。
    现在这个社会再也出不了这种事了!
  
  
  作者:听雨舞剑 回复日期:2007-10-17 22:39:10 
    好文,记号
  
  
  
  下下篇会讲风流蕴藉的晏同叔,再接着接着就是白衣卿相柳三变,后边的词人大家都较熟,我自写得精彩些,也不枉各位捧场,觉得写得还过得去就说声好,在这里不需要吝啬的。为我的读者也喝声彩,呵呵!

作者:萧云侠 回复日期:2007-10-18 10:39:51
      华丽的记号``````````````````

作者:李容与 回复日期:2007-10-18 17:33:14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作者:无奈的草根 回复日期:2007-10-18 18:12:49
      为何宋词终逃不脱一个愁字?记号一下。

作者:站在边上偷着乐 回复日期:2007-10-18 18:56:21
       喜欢后主,好象诗词都是这样,开始都是蓬头粗服,自成国色,越到后来雕琢越甚,姿色却难以悦人...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8 21:36:22
      
  
  作者:无奈的草根 回复日期:2007-10-18 18:12:49 
    为何宋词终逃不脱一个愁字?记号一下。
  
  
  作者:站在边上偷着乐 回复日期:2007-10-18 18:56:21 
     喜欢后主,好象诗词都是这样,开始都是蓬头粗服,自成国色,越到后来雕琢越甚,姿色却难以悦人...
  
  
  
  宋词多言美人,而在古代 女子地位实在太低,总有不尽人意之时,所以惆怅之言极多,不过这对审美上也是很大提高。
  
  欢愉之词易好,穷苦之音难工。 大抵是这样子的。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9 8:37:22
      【卷十一】范仲淹
  【派别】婉约派
  【文集】《范文正公文集》
  
  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称得上天下好风景。白居易曾有词句云:“江南忆,最忆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此吴宫即是苏州之地。公元九八九年,大文学家范仲淹生于此,仲淹二岁二孤,身世颇为凄惨。母贫无所依,另嫁与长山朱氏,仲淹从其姓,后改回。
  
  仲淹少时曾在长白山澧泉寺寒窗苦读数载,因为家贫而留下了“断齑划粥”的动人故事。据文莹的《湘山野录》记载言:“旧日某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虀十数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仲淹将粟米煮成稀粥,到了晚上因为天寒粥尽凝固,仲淹便用刀将之划分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此即为一天的充饥之物,且不说天冷如此冻得若冰块状的稀粥怎么吞咽,但说那么一个正值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整天就靠这些许粥块度日该是多么让人辛酸。此记载不管是真是假,仲淹好学的形象也就刻印在我们的心中了。
  
  然山寺终非久居之地,后来范仲淹去了应天书院读书,应天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北大清华之类的院校。出身贫泊、布素寒姿的范仲淹在应天书院中一如既往地勤奋苦读,不仅泛通儒学经典,而且在做学问的过程中磨练着自己坚韧的意志。关于范仲淹好学事迹,欧阳修在《范碑》中记载云:“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南郡入学堂,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居,人所不堪。而公益自刻苦。”欧阳修的身世与范仲淹极为相仿,所以在欧公的心中范仲淹即是他终生追慕的前辈,而青年时的范仲淹,极其追慕的是刚毅果敢、文治武功的名臣寇准。
  
  范仲淹为官正直敢谏言,遭到了一些别有用心的臣子猜忌,屡次被贬,仲淹仕途极其坎坷。据《宋史》记载言:“天圣七年冬至,仁宗率百官贺太后于会庆殿,对于此种有损国威的事情,范仲淹上疏认为不妥。并言: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理。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虽然建议很委婉,但还是遭到了刘太后的不满,后范仲淹又上疏,力请太后卷帘撤班,还政于春秋已盛的仁宗皇帝,刘太后更是对其怀恨之心。提携过范仲淹的晏殊听说此事大惊失色。认为范仲淹此事所作太过于轻率,不仅有碍自己的仕途,而且还会连累举荐之人。对晏殊的建议,范仲淹心存感激。为了避避风头,仲淹便请求外任为官。
  
  正直不阿的范仲淹岂是晏殊的一句劝说之辞就会不顾朝廷之事。明道二年十二月,京师里传来要废郭皇后的事情,郭皇后乃太祖宿将郭崇孙女,很得刘太后的欢心,但并不被仁宗宠幸。就因为郭后入宫九年无子便成了君臣认为要废黜的理由,因为刘太后已薨,郭后自是没有庇护。此消息一出,朝廷议论纷纷,后传到外任的范仲淹耳中,范仲淹遂挺身而出,极论此事不可,但并没有说服仁宗皇帝。后来郭后被废,范仲淹跟着一起倒霉亦遭贬。世事便是如此,倔强的范仲淹一直都没有理解一个大家都知晓的道理“顺君者昌,逆君者亡”。
  
  庆历新政是范仲淹人生中最亮的一点。他将宋初文人王禹偁生平未付诸实现的变革想法在他的新政中尽体现出来。但是由于触犯了上层阶级的利益,受到墨守陈规的大官僚的反对,导致了庆历新政只能事昙花一现,无疾而终。
  
  这次新政改革的失败给范仲淹带来的后果又是贬官,最后到得邓州一地。这个地方对于范仲淹这一生都是极其重要,官场上的失意,让范仲淹不再醉心于那仕途而忘返于流连的景色之中。在这里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文,其中就有千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
  
  范仲淹诗文清丽,小词亦佳。继昌在《左庵词话》中言:“希文,宋一代名臣,词笔婉丽乃尔。比之宋之平赋梅花,才人何所不可,不以世之头中气重,无与风雅也。”这里评价极是,范仲淹作词笔调清婉丽质,没有附庸风雅之气。《全宋词》中仅存其词五首,但实应是不止的。如宋魏泰在《东轩笔记》中云:“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数阙,皆以‘塞下秋来风景异’为首句。”笔记中言有数阙,而今我们今日却是只见其一首。又见元人李冶《敬斋古今黈》云:“范文正公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录制《定风波》五词”,此百花洲便是邓州处,五首词存下来的亦只有一首了,估计仲淹词多已散佚。
  
  范仲淹作词大大拓宽了晚唐五代词人的意境,唐人有边塞诗,他有边塞词。感情沉郁顿挫,凄伤哀婉,铅华洗尽。试看其《渔家傲》: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仁宗时,西夏兵屡有进犯,范仲淹时任陕西招任使,正因为这段经历,欧阳修曾讥笑仲淹之词为“穷塞主”词。不过只是挚友之间的开开玩笑之言。范仲淹文韬武略,治兵威震塞北,西夏谈其色变,称之为“范老夫子,胸有甲兵无数”。
  
  秋尽天寒,胡天塞北,自是萧凉一片,雁阵惊寒,尽数南回。候鸟都南返过冬,但是这些将士还留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戍地又响起了那号角之声,四面俱有,无处不在。想躲避都是不能,一片肃杀之气让人想起了李陵的《答苏武书》“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如此景象怎能不让兵士们生出恋家之心。“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而他们却是要做一群断肠的天涯之人。如嶂的群山万壑之间,但见得一座孤城,长烟迷漫,残阳如血。城门早闭,战事该是极其的危殆。整座城池如同荒冢般让人不忍睹。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顾城一片万仞山”,极是相似。帐营之内,案桌上摆着浊酒数杯,寒风猎猎,一片寂静。青色的营布上映着几抹孤瘦的身影,他们静静地饮着,心在此刻却是飞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园。《三国演义》中起卷调寄《临江仙》云:“浊酒一杯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虽然都饮着浊酒,然他们的心情却是迥异,戍守的将士不知何时才是与亲人重逢之日,因为燕然未勒,归期自然是无计。“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悲凉中透出一种豪壮,而他们是连连征战,一颗倦怠的心早已是毫无锐气,悠悠的羌笛之声,明月如霜,又勾起了战士的绵绵思绪,莫不凄惨。夜深久久不能入寐,范仲淹想起自己战功未立,归期未卜,而长期戍守的将士已经是白发苍苍,泪眼盈盈。“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全篇皆是悲怨之词,范仲淹透露出无限的凄伤。此篇当归在豪放词一类。范仲淹大有变伶人之词为士大夫词之势,其婉约词也是洗尽了宫风,词如其人,试看其一首《苏幕遮》: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后来王实甫在《牡丹亭》中化用了开头一句言:“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燕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碧云天当是指秋日气爽的天空呈现出一种青绿色。碧云出自江淹诗《休上人送别》中“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自此出,后人多仿用。西风霜紧,黄叶满地,秋色连波,大有“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景。烟本无翠色,云亦无碧色,当是由其它物衬托所致。斜阳一缕,倚在苍山之角,芳草无情,更在斜阳之外。意境顿时开阔,芳草含有两意,一喻故乡,刘安在《招隐士》中言:“王孙归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另即喻女子,苏轼在《蝶恋花》中词云:“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词人纵目远眺,思念起了家园及朝暮所想的心爱之人,可是呈在眼前的却是一片衰迷之景。张惠言言词为“此去国之情”。黯销魂是从江淹《别赋》中“黯然销魂者,惟别已矣”中化出,词人羁旅在外,好梦难成,月明之时独上小楼,却不知独自莫倚栏,伤情处,灯火已黄昏。他想起了饮酒,酒乃解愁之物,却也是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就如同他在另一首词《御街行》中所言:“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泪先流。”极是相思之语,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仲淹词大致可有两个基调,豪放与婉约。但还是婉约上占多数,清人陈廷焯在《云韶集》中赞其言:“希文词不多,而一二沈着痛快处,冠绝古今。”仲淹词虽少,却是阙阙经典,字字珠玑。试看其一首《御街行》:
  
  纷纷坠叶飘香彻,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
  范仲淹给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形象,殊不知在他身上也有过艳事佳话,据姚宽《西溪从话》记载云:“范文正守鄱阳湖,喜乐籍,未几召还,作诗寄后言‘庆朔堂前花自栽,为移官去未曾开。去年忆著成离恨,只托春风管领来。’到京后,仲淹以棉胭脂寄其人,题诗云:‘江南有美人,别后长相忆。何以慰离思,赠汝好颜色。至今,墨迹还在鄱阳一士大夫家。”在此酬和的情诗中让我们解读到一个不同当前的范仲淹,他亦是醉心于雪月风华,他是真风流才子。
  
  范仲淹常年羁旅在外,和心爱之人两地分别,此首即言相思之苦。纷纷坠叶应是秋来,晏殊在《清平乐》中词云:“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金风即是秋风,万籁俱寂,细碎寒声,真珠帘乃极奢侈之饰物,温庭筠有诗云:“水晶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睡鸳鸯”,温馨别致。然此刻却是人去楼空,素月分辉,星河影地。如此奇美景象,一个人独赏又怎么会有滋味。仲淹发出了悲愤之词“年年夜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两人一个在天之涯,一个在地之角,又是如何不叫他们断肠。他又想到那酒物,欲借酒消愁,但却是酒未饮而泪先流了。长夜漫漫,等待他的又是一个不眠之宵,尝尽了孤独之苦,人在此,心却在彼。眉间心上,此愁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记得唐伯虎作词《一剪梅》云:“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该是说中了仲淹的心事。
  
  范仲淹心高气大,在一首词作《剔银灯》中言:“用尽心机,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以此来嘲曹操、刘备、孙权几人,不过大约也含自嘲之意,言自己战功不显,仕途不畅。仲淹词因为骨力苍劲,清味醇人,在北宋所以为高,使得晏几道、欧阳修都不再以《御街行》词牌作词。虽然仲淹词受到以后历代词家称赞,但由于篇目有限,终不能列入一流词家,此为憾事。
  
  范仲淹在邓州地为文《岳阳楼记》,为千古流传,读后犹有余音缠绕,岳阳楼亦因此千古成名。范仲淹死后被赐谥号“文正”,自宋朝到清代也是得此谥号者寥寥可数,司马光与曾国藩名在此列,这也是朝廷对其一生所作贡献的最大肯定,我暂用文正公生前在《严先生祠堂》文中言过的一联来总结之: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
  【小传】: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仁宗朝累迁吏部员外郎,因上《百官图》忤吕夷简罢知饶州。康定元年(1040)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庆历三年(1043)召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针对北宋积弱积贫局面,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因上精贡举、均公田、减徭役等十事,为权贵不容,谤毁漫起,出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历知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徙知颍州,同年卒于徐州行次。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等。词作大半散佚,仅存五首。其词既有大笔振迅之处,在宋初词坛可谓异军突起,直启后来苏、辛豪旷词风;又能妙入情语,不失词的传统风格。
  
  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9 9:39:24
      下篇讲述弄影郎中风流才子张先,敬请关注。

作者:上海李蓉蓉 回复日期:2007-10-19 10:03:56
      范仲淹给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形象,殊不知在他身上也有过艳事佳话,据姚宽《西溪从话》记载云:“范文正守鄱阳湖,喜乐籍,未几召还,作诗寄后言‘庆朔堂前花自栽,为移官去未曾开。去年忆著成离恨,只托春风管领来。’到京后,仲淹以棉胭脂寄其人,题诗云:‘江南有美人,别后长相忆。何以慰离思,赠汝好颜色。至今,墨迹还在鄱阳一士大夫家。”在此酬和的情诗中让我们解读到一个不同当前的范仲淹,他亦是醉心于雪月风华,他是真风流才子。
  --
  有学者考证过,这件风流韵事纯是恶搞,当不得真的.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9 10:10:17
      是逸事就有可能谬传,不过蓉蓉姐姐说的是,引用之言当该极其正确无误。受教,以后写作尽量注意。

作者:一竿风 回复日期:2007-10-19 10:57:53
      范仲淹给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形象,殊不知在他身上也有过艳事佳话,据姚宽《西溪从话》记载云:“范文正守鄱阳湖,喜乐籍,未几召还,作诗寄后言‘庆朔堂前花自栽,为移官去未曾开。去年忆著成离恨,只托春风管领来。’到京后,仲淹以棉胭脂寄其人,题诗云:‘江南有美人,别后长相忆。何以慰离思,赠汝好颜色。至今,墨迹还在鄱阳一士大夫家。”在此酬和的情诗中让我们解读到一个不同当前的范仲淹,他亦是醉心于雪月风华,他是真风流才子。
  ----------------------------------
   如此更显老范真性情,在宋朝风气下此事无碍大节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9 14:27:44
      
  
  作者:一竿风 回复日期:2007-10-19 10:57:53 
    范仲淹给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圣人形象,殊不知在他身上也有过艳事佳话,据姚宽《西溪从话》记载云:“范文正守鄱阳湖,喜乐籍,未几召还,作诗寄后言‘庆朔堂前花自栽,为移官去未曾开。去年忆著成离恨,只托春风管领来。’到京后,仲淹以棉胭脂寄其人,题诗云:‘江南有美人,别后长相忆。何以慰离思,赠汝好颜色。至今,墨迹还在鄱阳一士大夫家。”在此酬和的情诗中让我们解读到一个不同当前的范仲淹,他亦是醉心于雪月风华,他是真风流才子。
    ----------------------------------
     如此更显老范真性情,在宋朝风气下此事无碍大节
  
  
  
  宋初风气较为开化,后至理学大
  盛之时此风渐熄。悲哉!

作者:脂砚斋生 回复日期:2007-10-19 18:59:44
      【卷十二】 张先
  【派别】 婉约派
  【文集】 《安陆集》
  
   一身花月张三影 郎中桃李嫁东风
  
   古人极其高寿的并不常见,人生七十便是古来稀。然在两宋词坛中出了一个极长寿的词人——张先,终年八十九岁,这多少和他的家族有些关系。据周密的《齐东野语》记载言:周密先世私藏吴兴张氏十咏图,盖张子野图其父维平生诗十首。吴兴太守马士卿宴会六老于南园。其间便有张先父御尉寺臣张维,是年九十有一。按此记载,张先父应该比张先所活年岁更久,有其父必有其子,他们还真称得上为寿福之家。
  
   张先诗酒风流,喜欢吟诗弄月,大凡文人都有红袖添香、歌妓佐酒情结。张先当然也不例外,他在垂暮之年八十五岁高龄时尚纳一妾,当时苏东坡等挚友去拜访张先,言及此事时,张先满面春风地随口赋诗一首云:“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此诗颇似眀末才子佳人谦谦益与柳如是当年一番戏谑之言。河东君问牧斋先生,公爱吾何?答曰:“爱汝之黑者发,而白者面。”牧斋先生亦问之,河东君答言:“既爱公之白者发,而黑者面也。”此语既出,侍俾皆为之匿笑。东坡后为张先晚年纳妾事作诗一首:“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当然这里对张先的行为还是带有一点嘲讽之意,东坡在爱妾朝云病殁后就一直未再娶,潜心修道。后来关于这莺莺燕燕还在南宋词人姜夔词中出现过,“莺莺轻盈,燕燕娇软”,写尽女儿之神态。
  
   张先与晏殊、欧阳修等交好,先比晏殊长一岁,比欧阳修长十七岁。他们都是写小令的翘楚,张先作词时间前后逾几十年,在慢词创作方面也是有一番成就,慢词的集大成者即为柳永,慢词在字数上增加了不少,所以可以更好地表达词人的情感。吴曾在《能该斋漫录》中言:“张子野与柳蓍卿齐名,而时以子野不及蓍卿,然子野韵高,是蓍卿所乏处。”易安也言蓍卿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词论》),可见两人是各有千秋。张先混迹于青楼酒馆间,逍遥自在,老年在杭州时,多为官妓填词,但独独遗忘了一名为龙靓靓的女子,靓靓心有不满便寄诗张先云:“天与群芳千样葩,独无颜色不堪言。牡丹芍药人题遍,自分深如股子花。”极尽委屈之言,张先怜之,于是为其作词《望江南》:
  
   青楼宴,靓女荐玉杯。一曲白云红月满,际天拖练夜潮来,人物误瑶台。
   醺醺酒,拂拂上双腮,媚脸已非朱粉,香红全胜雪笼梅,标格外尘埃。
  
   青楼酒宴,红粉佳人。大有贵妃醉酒之妩媚态,人面桃花,醉眼迷离,让人读了也不觉怦然心动。张先词很多似此篇:“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景;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他喜欢在词中表现那种朦胧微幻的美感,用以刻画那种隐现飘忽的事务,从而造出一种清峻幽冷而又无比精致的意境来。晏几道嗜梦,张子野喜影。影这种灵幻的意象被张先用得淋漓尽致。据胡仔《苕溪渔隐从话》记载云:“有客谓张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子野言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此予生平所得意也。”词话中所言“三中”出自张先词《行香子》:“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其实张先被后人评言写景最佳三处为此‘云破月来花弄影’,‘无数杨花过无影’,‘隔墙送过秋千影’,大约后两句是在张先称自己为张三影之后所作,所以被提及倒是少了,不过该几句确实言尽了影之神韵,试看其一首《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此即为咏影第一名篇,此前有小引,言“时为嘉禾倅,以病眠,不赴府会。”说来张先还是第一个在词前冠加小序之人,后姜夔作词尤喜此法,屡作之,或长或短。张先因为卧病在床而不能参加府会,他心里是十分的落寞,想着宴会的盛景,又是不敢寂寥。于是在家中听起了《水调》来,相传水调歌为隋炀帝开凿运河时所制,旋律悲怨急切,多凄苦之音,当然使得张先更加伤怀。百般无赖之中于是拿酒自斟自酌,本想一醉方休,让烦愁随梦而去,却在醒来之时发现忧愁依旧,词人无计留春住,又见得无可奈何花落去,时间的流逝,世事的无常,让张先独独怅然而涕下。
  
   杜甫有诗云:“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镜中的朱颜已改,韶华已去;钱惟演有词云:“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一腔心事,付水东流,词人从床上起来,已是华灯初上之时,行至池边,湖面上泛起了清冷的月辉,一对鸳鸯在水面上依偎着闭目瞑神,明月黄花清影,组成了一绝美之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白居易在《游洞序》中言:“云破月来“,古乐府中《暗别离》云:‘风动花枝月中影“,单个而言,总觉得意味不浓,而张先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造出一个更阔更美的意境,天上人间,花好月圆,堪称神语。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言:“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弄字着实让花物顿时有了通灵之性。张先的弄影郎中亦是从此处出。见《遁斋贤览》云:“张子野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宋子京(宋祁)尚书奇其才,先往而见之,遣将命者,谓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幕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遂出,尽酒而欢。张先由此而得其名。其实词的后两句也是写得极美,词人返回屋阁,透过重重的帘幕看着那若隐若现的灯火,在风声淅淅中飘摇不定,他想到自己大好的年华亦随着这风声而远去,不觉又是满目的哀怨,伴随着独处的凄情。残红无数,虽然是明日之景,却又是那么的真切,落花飘零,绿肥红瘦,酣眠之中,雨打梨花深闭门,梦里花落知多少。
  
   另外两首写影名篇,皆是言及一种朦胧的诗情画意,能让人吟之而忘寝,试看之: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张先另有一雅号,即为欧阳修所赠,范公偁《过庭录》记载言:‘子野《一从花令》一时盛传,永叔(欧阳修)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圣都,谒永叔,闻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欧阳修对子野的来访可谓是喜不胜言,连鞋子都没有穿好就急切出来相见,可见欧公甚爱慕子野其才。试看此阙词《一丛花》: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国学宗教]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风花雪月——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 风花雪月—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9] 风花雪月—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10]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十一)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九)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2 风花雪月——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2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八)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三)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一) 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四)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五) 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六) 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七)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九)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十)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十一)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十二)作者:脂砚斋生 风花雪月—— 宋词里缓缓而吟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二) 作者:脂砚斋生! 宋词里缓缓而吟的才子佳人(二) 作者:脂砚斋生 【宋词里的才子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