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碎层巨剑: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 / 3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8:05:28
连载:二十四史沉思录共64页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0 22:36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1 21:10
  二0 姜太公事迹辨正
  
  渭滨传奇
  
  姜太公是怎么遇见文王的?司马迁也没能搞清楚。他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提出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我们上面已经谈过。文王在打猎前占了一卦。卦辞上说:“所获得的猎物非龙非螭(独角龙)、非虎非罴(熊的一种),乃是霸王之辅(辅佐君主称霸的人才)。”文王在渭水之阳(北)打猎,遇见姜太公在那里钓鱼,和他交谈之后,高兴地说:“你就是我家太公盼望已久的人。”便赐号为“太公望”,用车载之而归,立为太师。
  这种说法,可以称之为“渭水访贤说”。
  第二种说法。太公博学多才,曾经事奉纣王为臣。因为纣王无道,便离开了。游说诸侯,没有遇到明主,终于归附了西伯文王。
  这种说法,可以称之为“去殷适周说”。
  第三种说法。太公原为处士(不做官的士人,隐居在海滨。文王被纣王囚禁在羑里,文王的臣子散宜生,闳夭素知姜太公有谋略,便请出太公共同设法解救。三个人筹备了美女奇物,献给纣王,赎出了文王。
  这个说法,可以称之为“羑里救主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说法,是司马迁没有写入《史记》的。
  《楚辞•离骚》:
  “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
  (吕望操刀宰牛啊,遇到周文王而被举用。)
  《楚辞•天问》:
  “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
  (太师吕望当初在市场上,文王姬昌是怎么认识他的?操刀卖肉,高谈阔论,文王为什么赏识他?)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
  “言吕望鼓刀在列肆(市场),文王亲往问之。对曰:‘下屠屠牛,上屠屠国。’”
  (下等的屠夫杀牛,上等的屠夫屠灭国家。指灭亡商朝。)
  这个说法,可以称之为“鼓刀扬声说”。
  晋•卢无忌《齐太公吕望表》说:《汲冡书•周志》记载:文王梦见天帝对他说:“昌,把吕望赐给你。”这时吕望就站在文王的后边,文王和太公都对天帝叩头礼拜。这天晚上,太公也做了同样的梦。以后文王看见太公,问他说:“你的名子叫望吗?”太公回答说:“是的,我叫望。”文王说:“好像在哪里见到过你?”太公便谈到做梦的事。文王说:“有的!有的!”于是便把太公带回去,任为卿士。
  这个说法,可以称之为“飞熊入梦说”。在传说中,姜太公一号飞熊。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2 21:12
  在诸多说法中,姜太公钓鱼,文王访贤之说最为通行,几乎是家喻户晓了。元代成书的《武王伐纣平话》说:
  “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铒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不要命的)上钓来!”
  《封神演义》中,也写了姜太公直钩钓鱼的故事。有一个叫作武吉的樵夫,告诉他钓鱼应该用弯钩,香铒。他回答说:“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不为锦鳞(鱼)设,只钓王与侯。”
  据民间传说,文王原来是派儿子姬发(武王)去请太公的。姬发来到渭水边上,只听姜太公一边钓鱼,一边念念有词:“钓钓钓,钓钓钓,大鱼不到小鱼到,来个虾米瞎胡闹。”姬发一听,这是嫌自己身分太低,不配请他,便回去禀告文王。文王只好亲自前去,请太公出山辅佐周室。太公说:“大王若有诚意,就请扶我上辇,拉我进京。”文王拉了一程,累得不行,就不再往前拉了。姜太公伸出手指说:“你一共拉了我八百零八步,我保你周室江山八百零八年。”文王一听,要拼命再拉一程,太公说:“来不及了,说破就不灵了。”
  文王请太公的许多故事,包括古籍记载,演义小说以及民间传说,内容很丰富。尽管未必都是史实,但其主题和基本框架是君主卑身求贤,对后人颇具启示和借鉴意义。
  古代有关文王渭水访贤的诗歌很多。唐•白居易《渭水偶钓》:
  “昔有白发人,亦钓此渭阳。
  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唐•胡曾《咏渭滨》:
  “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钓钩。
  当时未必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3 21:08
  姜太公怎样遇文王,在上面列举的许多说法中,渭滨访贤的说法最近情理,也有先秦古书的支持。
  说它最近情理,是因为姜太公是西方人,周、姜两个族群住地邻近,又世代通婚,文王与姜太公的遇合,发生在渭水流域,当然是最合乎情理的了。
  说先秦古籍的支持,例证是很多的。
  周原甲骨文:
  “王其囗……兹用……既吉渭渔。”
  (周原甲骨H11:48)
  有的学者认为:与太公在渭滨鱼钓而遇文王有关。
  《荀子•君道》:
  “夫文王……倜(超)然乃举太公于州人而用之。”
  《韩诗外传》引此“州人”作“舟人”。俞樾说:“‘州人’当从《外传》作‘舟人’。太公身为渔父而钓于渭滨,故言‘舟人’也。(《荀子诗说》)
  《战国策•秦三》:
  “臣(范睢)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
  《韩非子•喻老》:
  “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贵之也。”
  《六韬》一书,相传为姜太公所作,而学者认为应该是战国时的作品。其中有一段太公遇文王的故事:
  “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螭,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斋三日,文王乃乘田车,驾田马,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乃载与俱归,立为师。”
  (文王将要出去狩猎,太史编灼龟占卜,卦兆说:‘在渭水之阳狩猎,要有重大的收获。获得的不是龙、不是螭,不是虎,不是罴,是获得公侯的兆头,上天派他当你的老师……。于是文王便斋戒三日,坐上狩猎的车、套上狩猎的马,在渭水之阳狩猎,终于遇到了太公,他正坐在草上钓鱼。……于是把太公请上车,拉回朝廷,立为太师。)
  这和上引《史记》的第一种说法相同,《史记》大约是取材于《六韬》。
  《庄子•田子方》写了一个故事。由于引文过长,我们只把译文揭示在下面:
  “文王在臧地视察,见到一位老者钓鱼。但他像是钓鱼却不是钓鱼,不是那种手持钓竿钓鱼的样子,只是马马虎虎地钓钓罢了。周文王想要提拔他管理国政,又怕大臣和父兄们不服;想要放弃他,又不忍心让百姓失去一位值得敬仰的好官员。于是在早朝时对大夫们说:‘昨天晚上我梦见一位贤人,黑色的胡须,骑着杂色的马,那马一边的蹄子是红的,命令我说:把你的国政交给臧地的老人,也许百姓的疾苦就会解除了。’诸大夫吃惊地说:‘你梦到的贤人就是先君啊!’文王说:‘那么就来卜占一下。’诸大夫说:‘既然是先君的命令,大王就不必有别的想法,又何必占卜呢?’于是便迎来了臧地的老人,把国政交给他管理。这老人不改变国家的制度法令,也没发布什么特别的法令。过了三年,文王在国内视察,见士人们都解散了自己的小集团,官员们不再追求自己的政绩,各国不同的量器也不敢进入国内。士人们解散了自己的小集团,大家的政见就一致了;官员不再追求自己的政绩,办事便顾全大局了;各国不同的量器不敢进入国内,诸侯就没有二心了。于是文王便以臧地老人为太师,让老人面南而坐,自己则面朝北,问道:‘我们的政令可以推行到天下吗?’臧地老人一听这话就装起胡涂来,含糊地推辞了。早晨听到文王的命令,晚上便偷偷地逃跑了。终身再没有消息。”
  唐•成玄英《南华真经疏》:
  “臧者,近渭水地名也。丈夫者,寓言于太公也。”
  成说甚是。庄子的这个寓言,是以姜太公渭水垂钓,文王访贤的故事为原型的,但却对故事做了修改,宣扬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理念,不但治理国家是“无为而治”,连钓鱼也是“无为而钓”,结果是不愿意为统一天下而操心,竟偷偷地跑掉了。正因为庄子所宣扬的政治理念和实践与姜太公不同,所以没有提出来姜太公的名子,只以模糊的“臧丈人”来代替。但这却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和“飞熊入梦”等传说的源头所在。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4 21:25
  
太公年寿议
  
  姜太公遇合文王时,年龄是多大?在古籍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荀子•君道》:
  “夫文王……举太公于州(舟)人而用之,岂私之也哉!以为亲耶?则周姬姓也,而彼姜姓也。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以为好丽耶?则夫人行年七十有二,齳然而齿堕矣。”
  (文王……在渔人中推举太公而任用,难道有私心吗?因为是亲族吗?那么周是姬姓,而他是姜姓。因为有故交吗?那么他们却素不相识。因为他年轻英俊吗?那么这个人已经七十二岁,牙齿全掉了。)
  《尉缭子•武议》:
  “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盟津。过七十余而主不听,人人谓之狂夫也。及遇文王,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
  《史记•渭稽列传》:
  “太公躬行仁义七十二年。逢文王,得行其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说苑•尊贤》:
  “太公望……年七十而相周,九十而封齐。”
  李白《梁甫吟》: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楚辞•九辩》:
  “太公九十乃显荣兮,诚未遇其匹合。”
  《韩诗外传》卷七、第六章:
  “吕尚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屠于朝歌;九十为天子师,则遇文王也。”(《说苑•杂言》同)
  以上的各种说法,或曰七十,或曰七十二,或曰七十余,或曰八十,或曰九十,说法虽异,却有一个共同点:姜太公遇文王时,已经是一位古稀以上的老人了。
  顾颉刚先生在《太公望年寿》中认为:太公遇文王时还年轻,牧野之战时年约三十,终年八十岁左右。但此说并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有些学者作了专门的考证,基本上都认为太公遇文王时已经是老年人。至于享年,则有110岁,113岁、138岁、139岁等不同的说法。
  
-
作者:_天_行_健_ 提交日期:2010-09-15 21:08
  那么,太公遇文王时,年龄究竟有多大?他享年多少?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我确立了几条原则:
  第一,宜粗不宜细。
  有人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参照文王、武王、邑姜等人的年寿,再与一些古书记载相对应,得出了太公享年的绝对数据,而仔细推敲起来,都是很难圆通的。就是再争论100年,如果没有新的考古资料支持,也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原因很简单:根据现在已有的资料(包括传世古籍和考古发现的地下典册和彝器铭文、甲骨文等),文王、武王、邑姜等人的生卒年代已不可考,这个参照系本身就是不精确的。参照系不精确,太公本人的年岁又众说纷纭,你考证出来的绝对年龄怎能靠得住?中国几千年历史,你想让每个历史细节都精确,那怎么可能?谁知道孙膑叫什么名子?(膑,是受了膑刑,被砍掉了膝盖骨。孙膑是外号,意为“孙瘸子”)谁知道刘邦的父母叫什么名子?《史记•高祖本纪》说:“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太公”意为“老太爷”,“刘媪”意为“刘老太太”,都不是名子,而且刘邦的母亲姓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在历史上,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只能抱着“疑者阙之”的态度,知道什么程度,就说到什么程度,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第二,注重资料的原始性。
  第三,定性而不定数。我们所能做到的,只能定一下性质(太公遇文王时,是青年、壮年、还是老年),大致的范围(大约是哪个年龄段)。
  基于上述三原则,我认为姜太公遇文王是在老年。比较原始的资料,可以支持这种看法。
  《诗经•大雅•大明》称姜太公为“师尚父”。《逸周书•克殷》也称姜太公为“尚父”。师是太师,官名;“尚父”则是尊号。尚,上也,“尚父”有年高,父辈的含意。
  这两个例子,是战国以前的资料。至于战国时期的资料,就更丰富一些了。
  《孟子•离娄上》:
  “伯夷辟(避)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避)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伯夷躲避纣王,居住在北海的海滨。听说文王兴起了,奋然而起说:“何不去归附他!我听说西伯是善于赡养老人的人。”太公躲避纣王,居住在东海的海滨。听说文王兴起了,奋然而起说:“何不去归附他,我听说西伯是善于赡养老人的人。”他们二位老人,是天下最有声望的老人,却归附了西伯,这是天下的父亲都归附西伯了。天下的父亲都归附了,他们的儿子还有哪里可去呢?)
  《荀子》说太公归附文王,已经七十二岁,老掉牙了。庄子说他是“丈夫”、|丈人“。丈,通杖,杖夫,杖人,指柱着拐杖的老人。
  从战国及其以前的资料来看,说太公是在老年归周,应该是可以成立的。至于具体有多大年龄,还很难说,享年多少,就更难说了。
  《古本竹书纪年》说太公卒于康王六年(约为前1015年)。晋•卢无忌《姜太公吕望表》说太公享年“盖百一十余岁“,与当代一些人的考证大体符合。但这是不太可靠的。考证姜太公的年龄,一般都以文王、武王的在位年数为参照系的,而我们在上面已经指出:这个参照系本身就不可靠。
  《史记•周本纪》说:
  “文王盖即位五十年。”
  这是来源于《尚书•周书•无逸》:
  “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今文尚书》的《周书》比较可靠。但就算文王享国五十年,他何时当政,何时遇姜太公,何时死亡,我们仍然不知道。姜太公遇文王那年年纪有多大,他什么时候去世,我们也不能确知。《荀子》、《竹书纪年》等战国典籍,距姜太公那个年代已经七、八百年,战国人谈殷周,犹如我们现代谈宋元一样,所谈的大轮廓虽然比汉、唐以后更有利用或参考价值,而细节就未必完全可靠了。真像《荀子》所说:太公遇文王是七十二岁,而不是五、六十岁吗?真像《竹书纪年》所说,姜太公死于康王六年,而不是成王时期吗?《尚书•周书•顾命》所记成王临终时的顾命大臣有召公、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等六位,而没有太公。是不是太公在这以前就死了?据郑玄说:太公封于齐,仍然留在朝中任职。如果郑说是实,而太公此时没有死,顾命大臣不可能没有他。总之,我还是那两句话,在历史研究中,有的事宜粗不宜细,疑者阙之。我们已经知道姜太公在年老时遇见文王,他是一个长寿的人,这就够了。
  现代科学家认为:人的生命极限是120岁,现在从全世界范围看,很难超过120岁。古人比现代人的寿命短,活到一百一十多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至于活到138-9,将近140岁,那简相是不可思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