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忠判了没有:哪类人是未来社会“最底层”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5:55:55

就是那些胸无大志宁可做“底层人”也不肯劳动的,或目光短浅耍小聪明不付出抖机灵一门心思走捷径占便宜的,或为满足“贪欲”甘做“底层人”并心安理得去享用“救济”的那些所谓的上流人物金钱的奴隶! 像有的富商的儿子或公职人员吃救济住廉租房就对了,因为他们尽管物质上富有,可精神贫困。他们是物质上富有的精神乞丐,所以理应得到照顾。

之所以大家对这类人获得救济或住廉租房议论纷纷,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底层”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偏差,只是一味的把收入低、住房小等物质条件当成恒定“底层”的唯一标准,没有融入精神的内涵。所以当一名富商的儿子冒充贫困领取救济或公职人员也住上廉租房时,人们才会大惊小怪觉得不应该。

在众多百姓的眼里,有钱人或公职人员那是想当然的社会高层,可见,这又是百姓妄自菲薄的一个认识误区,因为有些人已经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了有钱人和公职人员的水平档次也是有高有低参差不齐。

很多人曾有过这样的疑问:既然美国和欧洲,不工作也可以享受到价值人民币两三千的救济,为嘛他们还会争着抢着找工作?多数人是这样理解的,因为他们不甘于过那种清贫的生活,所以他们就得努力工作以获得更多的薪水。

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发达国家不歧视劳动,努力工作光荣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标准。

试想:依然沿袭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生活观念,劳动者怎么可能会受到尊重?只有劳动不被歧视,劳动人民才有可能真正的当家作主。而渗透在发达国家的劳动创造的理念本就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所以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同样可以赢得部长所享有的“地位”。

在美国至今流传着“三个苹果”的故事,不少大学教课书也收录了这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美国不同的两个家庭,都有三个儿子。两个母亲同是通过给小哥仨分食三个苹果的事例,甲母亲大儿子进了白宫,而乙母亲的大儿子却进了监狱。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甲母亲洗好三个苹果,让哥三个分,哥仨同时看上了那个个头最大颜色最鲜艳的苹果。在他们争执不下的时候,甲母亲宣布:谁能把房前草坪整治的最快最好,谁就可以得到那个大苹果!结果老大取胜,于是那哥俩也心服口服的拿了俩小个头苹果。

通过母亲分苹果这件事,使老大悟到:“劳动”可以赢得财富,于是在未来的人生中,他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最终成功的进入白宫;

而同是分食三个苹果,乙母亲却是这样做的:当这个家庭的小哥仨面对三个苹果的时候,也是都看好那个大红苹果。最小的弟弟眼疾手快一手就抓到了那个个头最大的红苹果,可立马就被乙母亲夺了回来。

这时候老大意识到愣抢不会得逞,于是就违心的说:我最大,还是把大个的苹果让给弟弟,我要最小的吧!

这时候乙母亲发话啦:瞧,你最小,还抢最大的,你哥哥多懂得礼让啊,于是她把最大的苹果作为奖励分给了老大。

也是通过母亲分苹果使老大悟到:“说谎”可以带来利益,于是在未来的人生中他由谎言到诈骗,最终锒铛入狱。

美国人为嘛对“三个苹果”的故事津津乐道,因为这个故事不仅讲述了教育方法的重要,同时也映射出美国人的价值观:要通过“劳动”赢得财富!

而在中国,已经被当时诸葛亮都讥讽过的虚情假意的“孔融让梨”,居然成为后世的千古美谈。  

里根是个演员,72岁入主白宫,第二年遇刺,康复后还获得竞选连任;奥巴马

是有色人种,他的成功更加验证了美国人的成功理念:勤奋就能成功!    

崔永元采访美国财政部长,当步入他豪华别墅时,不禁对他的邻居产生了兴趣。了解以后方知,他的左邻是一位下水道疏通工人,他的右舍则是一名超市女工,他们住的房子和部长一样的标准。

而作为美国财政部长自身,对拥有这样的邻居不仅没觉得丢份,言谈话语之间还流露出自豪和羡慕。

因为他觉得人家左邻因为拥有了这一技之长,人家的下水道就从没堵塞过;而右舍的女工就更牛啦,她利用“工作之便”每每下班顺便捎回各类生活必需品,还享有不会受到任何弹劾惩处的“特权”。

这就是发达国家对待“劳动”和“劳动者”的态度,这亦或正是他们国家发达的根本原因所在——尊重劳动,更尊重劳动者。

“歧视劳动”甚至“不劳而获”可耻,当也成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时,即使救济款廉租房摆在那里,却不是任何人都乐意伸手接受这份施舍的。

爱迪生一生有两百多项发明,假如仅仅满足于赚钱牟利,假如劳动创造不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他不会有那样持久的创造激情。

我们再看看在非洲那些享受救济的人群,曾有记者去探访非洲难民营,那些住着二层小楼的“难民”对政府的意见就是:每天牛奶送的还不够及时。这其中不乏身强力壮的汉子,可也心甘情愿的做“社会底层”的人,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份“施舍”。

像有的人一样,尽管父母已经腰缠万贯或是自身已经获得了比其他人要更优厚的待遇,可依然千方百计使出许多下作伎俩去占有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财富,并且心安理得的去享用。

由此可见,“社会底层”绝非仅是个物质的概念,这其中更加浓缩着一种“精神”。当年朱自清尽管饥肠辘辘,却不肯接受美国人给予的救济!是朱自清不需要这份口粮吗?不!是他高贵的精神让他懂得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的珍贵,更记得“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的圣训。

这就不难理解,现今大学校园中的助学金,未必救助了一些真正需要救助的人这一现象。因为人穷志短的是有,可人穷志不穷的更是大有人在。这些有志青年,更懂得救急不救贫的道理,他们更希望通过勤工俭学,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来赢得财富,改善自己的贫困境遇。

所以收入低,住房小,绝非是衡量社会底层的唯一标准。自古以来,安贫乐道者大有人在,像刘禹锡《陋室铭》的情怀更被众多有气节的知识分子津津乐道。要知道,中国大儒梁启超先生的孙子梁从诫直到去世以前,在北京还住着两居室的房子,上下班骑自行车。可他却是我国乃至世界环保、低碳经济的首倡者之一,并身体力行,他是被世人认可的精神贵族。

到此已不难看出,未来社会“最底层”的人,就是那类不切实际总想不劳而获、自甘示弱、好吃懒做、爱慕虚荣、好高骛远、歧视劳动、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或是那类贪婪无休止攫取自己不该得到的财富利益并心安理得去享用的伪成功者伪上流人,像柳宗元笔下的“蝜蝂”,其中也不乏一些已经身价不菲的奸商和腰缠万贯的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