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59事件:聪明地变聪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35:39
关于如何变聪明的若干认知解析

    关于自我认知与思维方式的两个问题

    A:为什么一些有天赋的人能在工作中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潜能,而另一些同样聪明的人却不能?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Carol Dweck认为答案在于人们如何看待智慧和才能,她认为那些相信自己与生俱来就拥有聪明才智的人拥有的是“固定思维模式”,而那些相信自己的能力能随着时间扩展的人拥有的是“成长思维模式”。 谁更能具有创新精神?答案不言而喻。过分执迷于天生才智的人往往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因为他们太在乎是不是表现得聪明,也因为害怕犯错会使头上的光环破灭而不敢尝试,又因为想成为最闪亮的明星而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相信才智可以拓展的人更敢于拼搏,他们不怕犯错误,只要错误能带来有益的教训和经验。看上去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现实中每天都有人在这个问题上犯错,他们错误地评估自己或他人的能力,因为害怕挫折而失去学习的机会。这种区别不仅体现在工作中,也将影响人们在生活中的选择和表现。

    B:个人如何像群体一样思考?

    关于个人与群体谁更聪明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很久,两个阵营的代表作分别是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与詹姆斯•索罗斯基的《群众的智慧》。不过,MIT的Edward Vul与加州大学的Harold Pashler通过实验发现了另一种可能:个人也可以像群体一样思考。 问自己一个冷门问题,比如“全球每天排出多少吨二氧化碳”,然后尝试给出几个经过思考后得出的不同答案,将这些答案平衡后得到的结果会比第一次的判断更接近真实。这意味着每个人的思维都可以变成复数,反复思考的过程就像在自己的大脑里构建一个内在的“群体”。 一般认为,第一次的思考是综合了各方面因素所得出的最审慎也是最佳答案,但事实上,这个答案可能只是从所想到的各种可能性中随机抽取的一个,并不是经过严格的思考和分析。所以,如果每我们的脑中存在一整套关于所有可能答案的反应体系,并假设这种内在可能性的分布是没有偏好的,那么来自同一个人的两次或多次判断的平均结果就可能优于单一判断。Vul与Pashler的研究还发现,内心的群体反应还与时间有关。隔一段时间后再回答同一个问题,两次的平均结果会优于短时间的两次回答,这可能是因为时间冲淡了人们第一反应中的夸大和偏见,所以“把问题留到第二天”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本质上,这是一个被内化的概率问题,基于人们内心的各种可能答案没有偏见的假设,现实中的特定个人拥有特定的知识结构,这意味着各种可能性不是均等分布的。不过当你遇到完全陌生的问题时,你内心的“群体”也许就能发挥作用了。

    必须了解的经典理论:

    物理学 混沌理论 
    要明白混沌理论必须有丰富的数学和物理知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知道“蝴蝶理论”。很多动态系统无法用简单的数据关系来测量或预测,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人们很难掌握如此巨大的信息,所以混沌系统经常出现“随机性”,初始状态可能很简单,但微小的变化往往会放大到惊人的地步。这一系统广泛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中,对它的了解能让你更好的理解细节的重要性和一些看上去不可思议或者难以解释的事。

    天文学 大爆炸理论 
    大爆炸理论是广为流传的一个学说,认为所存物质和能量聚集在一个很小的点上,然后通过爆炸形成了宇宙。对不是科学家的我们而言,思考“宇宙如何诞生”有益于打开封闭与狭隘的头脑,并激发被压抑的想像力。抬头仰望星空并思考这样带有终极指向的问题,你会感觉到神秘与苍茫,当从光年计算的距离和以亿万年计算的时间中回到现实生活,你会拥有全新的视角。顺便说一句,天文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社会学 马尔萨斯理论 
    人口增长超越食物供应,会导致人均占有食物的减少——这是马尔萨斯的著名预言。人口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人口呈指数速率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线性速率增长。马尔萨斯对于人口问题的思考是现代进化理论的基础,他强化了对“有限增长”条件下“生存挣扎”的观察。对马尔萨斯和人口学的了解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世界人口的膨胀,以及这种膨胀意味着什么。

    生物学 进化论 
    中学我们就知道了进化论,但很少有人真正看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所以当你拥有了更好的理解力时,不妨深入阅读一下这本堪称伟大的书。进化论指出,当生物为有限的生存空间和食物斗争时,更能适应环境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将有利的变异传递给后代,而不适者将淘汰。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将积累成显著的变异,导致亚物种和新物种的形成。这是理论随时提醒着我们要适应环境,并用于改变自己。

    统计学 概率论 
    这是一门研究、揭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随机现象规律的学科,是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现在已经广泛用于自然科学、经济学、金融等领域。传统概率的定义由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提出,一些基本概念和简单方法在早期主要应用于赌博和人口统计模型。概率能帮助我们揭示出不确定性现象中隐含的规律,并运用数学方法对可能的结果做出预测。

    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我们作为个体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群体本身又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影响到群体的认知、决策、行动。这个学科是心理学与社会学交叉的边缘科学,研究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就是一个大的群体,其中又包含着各种层次、定义和性质的小群体,通过对群体及群体中的个人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些群体活动是如何产生的又将如何严谨,以及自己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周变聪明

    数十亿神经元联结成复杂的神经网络,我们的认知能力就诞生于此,再精致的机器也难以模拟人类大脑。想变得更聪明或是不想被老年疾病夺走你的智力?那就经常动脑筋吧。人类大脑一直保持着活力,我们的认知和自我修正能力始终都在发挥作用,即便已经进入暮年,仍然能长出新的神经元。不要总是抱怨自己的大脑不够聪明,这很可能只是因为你没有给它足够的锻炼。 下面是一套简单却实用的“头脑体操”手册,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锻炼一项智力技能,摆脱一些惯性思维。“小挑战”可以增强大脑的灵活性。当你以不熟悉的方法完成一些日常固定的动作时,你的大脑就会开始学习新的模式和路径,对神经系统而言,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健康的怀疑态度与独立思考显然比盲从更能获得智慧,因此在所有的思考过程中都多用“评判性思考工具”。此外,每天“强化感官”有助于保持大脑对外界刺激的灵敏性,更敏锐的感受无疑有助于培养更敏锐的观察力。

 

    周一

    小挑战:倒背一个复杂的句子,或是倒着拼写一个长单词

    强化感官:视觉
    休息时走出办公室,寻找一个可以盯着看的东西,比如一棵树。你能从它的叶子、树干和阴影中分辨出多少种颜色和颜色的不同层次?你能准确地说出这些颜色的名字吗?从“树”开始,想出尽可能多的与之相关的东西:各种树的名字和种属或是文学作品中关于树的描写等等。

    评判性思考工具:扮演法官
    严格审视接触到的一切,就像在法庭上审理案件,对这些东西是否成立作出独立判断。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批判性思考方法,因为它要求你放弃旁观者的身份以及不负责任地相信一切的简单思维模式,集中精神、保持谦卑的心态并忍受不确定性,然后在有限的条件下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周二

    小挑战:用“另一只手”,也就是非惯用手刷牙

    强化感官:听觉
    当有人跟你说话时,注意对方用来强调某个词或某个意思的重音和变音,或者注意对方使用的连音和吞音。思考什么样的字和词在说话过程中能这样处理,并尝试总结对方的发音模式。

    批判性思考工具:休谟剃刀
    出色的申辩要求出色的证据。18世纪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论神迹》中写道:“没有任何证词足以建立起神迹,除非这证词本身的虚伪程度就是一个更为神奇的神迹。而在这种情况下,证词的虚伪与神迹二者又是不相容的,我们会适当地相信其中较为可信的,而这个相信程度就是二者相减所得出的。”将这段复杂的论述换成简单的观点,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人过于神奇的宣言,除非他能提出无懈可击的证据。

    周三

    小挑战:在黑暗中洗澡

    强化感官:味觉
    选择一个由你最不熟悉的原料组成的食谱,其中最好包含你没有尝试过但一直心怀好奇的东西。在品尝熟悉的食物时,尽可能多的辨别出已经混合在一起各种原料味道。

    批判性思考工具:发挥实证主义精神
    为了确切地理解某个概念或观点,最好考虑一下它所包含的因果推论和它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全面考虑将使你更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和全部可能。如果能检测一下这些推论和证据使用到的数字就更好了。数字是最能迷惑人的,但其中所包含的陷阱也最大,而人们通常不会去检测其真实可靠性。

    周四

    小挑战:放弃计算器,使用心算进行加减乘除甚至更复杂的计算

    强化感官:触觉
    当起床或下班回到家后,闭上眼睛仅凭大脑和手所触摸到的感觉感觉寻找方向和道路。

    批判性思考工具:逆向思考
    站在反对者的角度对某个观点提出彻底的质疑,以此验证其合理性和正确性。充当反对者可以帮助你克服某些根深蒂固却缺乏根据的偏见,也可以扩大你的思考层面和对象,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对方的思想和逻辑。

    周五

    小挑战:寻找一条新的上班路线

    强化感官:嗅觉
    在一天中的任意一个小时里,在心中默默计算闻到了多少种不同的气味,注意各种气味中最强烈的部分以及你对它的反应。

    批判性思考工具:奥卡姆剃刀
    14世纪逻辑学家奥卡姆曾提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果你不太理解这句话,看看爱因斯坦怎么说:“所有事物都应该被创创造得尽可能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能解释大多数事物的最简单理论往往是最聪明的理论,不应该将事物变得比必须的更复杂。在行动中,把得到的诸多信息进行简化是得出结论与作出决策的重要方法。   

    周六

    活动1:欢笑
    笑能释放脑内啡和其他会产生积极情绪的化学物质。欢笑就像是对大脑这块电池的快速充电,起到延缓压力和跳出沉闷的常规的作用。

    活动2:阅读一本经典著作
    静心读一本书,无论是文学名著还是科学读物都能催进大脑思维,将阅读变成一种长期习惯。在登机和度假前一定要记得带一本书上路。读书可以提高认知能力,无论是思辨、体验还是表达,都有助于加深、扩宽对事物、他人和世界的理解。

    活动3:翻看旧相册
    大脑就像记忆存储器,需要让它经常调用过去的“数据”。花些时间回忆往事,大脑会给你关于愉快经历的积极反馈。而将过去的经历联系起来,并与当下进行对照和关联都有助于看清楚变化和趋势、处理眼下的问题。

    周日

    活动1:通过冥想更新思维
    人们经常认为冥想就是深度的放松,但这个源自古代的修炼方法并不仅仅是放松神经用的,它也能磨练你的思维。肯塔基大学的研究表明,在午后冥想30分钟的人在测试中的得分远高于选择午睡30分钟的人。

    活动2:列明细表
    这件琐碎的事也能成为很好的思维训练。明细表能帮我们把单项事件联系起来,统一在一个主题下,比如所有去过的地方等。在列举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回忆与之相关的事件和人物,记录下关键字,但不要写的太详细,这样日后可以通过这些关键字再次进行记忆训练。

    活动3:补充睡眠
    睡眠对智力发展至关重要。困倦的大脑工作起来更费力。剥夺睡眠将对大脑产生巨大影响,记忆力衰退就是常见的后果。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能与充足的睡眠有着间接关系。

    三个值得怀疑的变聪明方法

    1、玩脑力激荡或者益智类游戏会让人变聪明

    很多父母并不赞同孩子玩游戏,但益智类游戏例外,因为他们相信这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这些游戏也乐于宣称“通过阅读练习、数学谜题和其它脑力体操可以帮助锻炼你的记忆并保持思维的敏锐”,且老少咸宜。通过练习,人们确实会发现游戏逐渐变得容易起来,但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你真的变聪明了,只是不断练习的得到的结果,就像做了大量数学题找到了合适的公式和方法,熟能生巧,而且通过游戏锻炼出来的能力很难转化到现实中。

    2、吃鱼可以让人变聪明

    这是最广为流传的“聪明秘诀”,也有一定道理。鲑鱼、沙丁鱼和金枪鱼等油性鱼类富含DHA,这种Ω-3脂肪酸是重要的大脑组成物质,还可以促进神经传导,对脑部发育很重要。大量研究把吃鱼和减缓老年人智力下降联系在一起,但在你轻信这些说法之前,思考一下:这些研究仅仅建立在吃鱼的饮食习惯上。而一条冷水鱼在富含DHA的同时也可能富含甲基汞和多氯联苯这两种神经毒素,不幸的是,这一点并不太为人所熟知。

    3、听音乐可以让人变聪明

    音乐可以扩展人的思维,据说合适的背景音乐能增强注意力和提升记忆力,但它真的能给大脑充电吗?关于音乐与改进大脑的“方法”很多,比如向两只耳朵灌输不同的音乐,这些旋律在大脑中交汇后被寄望于产生某种脉冲、转化神经元的放电节律,从而改变大脑的波段和你的思维。这种迷人的说法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同样有研究表明人暴露在某种特定立体声脉冲中但脑电波没任何变化,反而变得沮丧和健忘,这一点是任何你讨厌的音乐都可以做到的。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实验:每天都听音乐,然后扪心自问“我变聪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