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注射剂:经椎弓根入路胸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2:08:07

经椎弓根入路胸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名称】

经椎弓根入路胸椎间盘突出切除术 (Transpedicular Approach for Resection of Thoracic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

    【概述】

胸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中很少见,在椎间盘突出症中约占0.5%。文献报道中大多与胸椎病(硬性椎间盘)合并叙述。本病是Middleton和Teachner 1911年首先报告的。椎间盘突出可以发生在胸椎的任何一个椎间隙,但文献统计中是以下部胸椎为多见。本病一般也划分为中央型、旁中央型和外侧型三种临床类型。外侧型病人常由于临床表现误诊为肋间神经痛和胸腹脏器疼痛,以致许多病人难以确诊。中央型和旁中央型压迫胸段脊髓产生截瘫和脊髓半侧损害症状,经脊髓造影尤其是MRI检查容易确诊。

本病的手术方法有许多。外侧型者压迫神经根,手术方法可以采用后路的椎板锁孔开窗法予以切除(参见“后路颈椎间盘突出切除术”)。压迫脊髓的中央型和旁中央型病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大多采用椎板切除减压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未予切除,故减压效果多不理想。6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采用了背部切口,经胸椎椎管的前外侧、外侧或后外侧壁进入,直接切除胸髓前方的突出间盘组织,疗效明显提高,但由于胸椎附件组织如椎板、横突、关节突和椎弓根等切除较多,术后影响胸椎的稳定性。Patterson(1978)提出了经椎弓根入路即切除一侧关节突和一个椎弓根,然后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切除骨质不多,但切除关节突仍然对胸椎的稳定性有所影响。段国升(1990)报告改进了Patterson的方法,即不切除关节突,只切除椎弓根和横突仍可获得足够的显露,这样可以减少对胸椎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的优点。

    【适应证】

胸椎间盘突出的中央型和旁中央型,脊髓受压症状明显,经脊髓造影或MRI检查证实,应及早手术。

    【禁忌证】

(1)完全性截瘫病程在半年以上者。
    (2)外侧型者经椎弓根入路侵袭性较大,应选择经椎板做锁孔开窗的方法。

    【术前准备】

同“椎板切除术”。

    【麻醉与体位】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健侧卧位,腰下垫一软枕。

    【手术步骤】

(1)手术切口:背部距中线4~6cm做中线旁垂直切口8~10cm,将椎旁肌向内剥离并牵开。
    (2)突出椎间盘定位:下位几个胸椎间盘突出位置的确定,由术者以手指摸清12肋并与术前胸椎X线片核对,即可准确地判定病变椎间隙。胸椎中上部椎间盘突出,以注射针头刺入估计平面的棘突间韧带内,摄胸椎侧位片亦可确定。
    (3)椎弓根切除:数出病变椎间隙的下一胸椎的横突和椎弓根,剥除其软组织,以咬骨钳切除横突尖端,沿同平面肋骨头下方找出肋间神经进入椎间孔处,必要时以微型钻切除该肋骨头的下缘。以微型钻或骨凿切除椎弓根,或仅切除椎弓根的上半部,显露出硬脊膜囊的外侧部。
    (4)显露椎间盘突出部:在显露出硬脊膜囊外侧缘后,继续找出神经根袖套和与之相连接的肋间神经。在硬脊膜囊的前方可发现椎间盘突出部,通常将硬脊膜囊挤压后移,形成压迹状(图1)。
    (5)切除突出椎间盘:此时最好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轻轻牵开硬脊膜囊,不可过度用力牵拉,以免加重脊髓症状。切开膨隆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切除突出的和在椎间隙内的软性髓核组织比较容易,但切除硬性的椎间盘突出部或骨赘则相当困难,必要时可切断肋间神经。以微型钻或骨凿切除骨性突出的基底部,使骨赘塌陷再逐渐凿除,力争将压迫物完全切除,彻底解除脊髓的受压(图2)。
    (6)缝合切口:本法切除胸椎骨质少,不需做植骨融合。逐层缝合肌肉、深筋膜、皮下组织和皮肤。



          图1 斜线部分示骨质切除范围
    

                   图2

    【术中注意要点】

经椎弓根入路显露的范围还有一定限制,手术区狭长,故最好在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在照明好、局部结构放大和不增加脊髓损伤的情况下,将压迫物全部切除,才可获得良好效果。

    【术后处理】

同“椎板切除术”。

    【主要并发症】

术后两下肢麻木,无力加重,由于术中长时间牵拉硬脊膜囊所致,多属暂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