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种人歌词谢霆锋:腰腿痛与脊柱的解剖学改变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14:37:16

                                                          腰腿痛与脊柱的解剖学改变关系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等处的疼痛,可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马尾神经症状。其病因复杂、发病率高、范围广,检查繁琐,诊断不确切,治疗上难以根除。现就其病因与临床解剖学上改变的特点予以探讨。
1腰椎间盘病变
1.1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由于外伤或本身变性,髓核或纤维环,或两者向椎管或椎间孔突出。椎间盘突出均伴有纤维环破裂,呈环形、纵形或辐射形破裂。突出的部分挤压神经根
,引起充血、水肿或变性等变化。时日较久,突出的组织可呈纤维化或钙化。如椎间盘退化、椎间隙变为狭窄,加以相应椎骨的关节小面向前移位,椎间孔(管)人为缩小,亦能引起神
经根压迫症状。椎间盘可向不同方向突出:①通过破裂脆弱的软骨板突出至椎体松质骨内形成许莫氏结节(Schmorls node),使受累的椎间隙变窄。②朝前,因有坚强的前纵韧带所阻挡,且椎体前方即腹后壁,有较大空间,不致产生症状。③向前上(下)方,有时髓核物质逸出而不是突入毗邻的椎体,使椎间盘的其余部分变薄,邻近椎体硬化,边缘产生唇形突起。④向后至椎管,
由于在中部有后纵韧带,一般向侧方突出,椎间盘的后外侧部,为椎间孔所在位置,比较薄弱,突出多在此处发生。由于神经根管比较狭窄,很少有退让余地,容易使神经根受压。但少数可在中央突出,引起马尾神经受压综合征。因此椎间盘椎管内突出按横向定位可分为中央型、中间型(旁中央型)及(后)外侧。近年来有人报道,少数突出位于椎间孔或孔外,称极外侧型,一般椎间盘突出均压迫其下位神经根,而极外侧型突出则压迫同节段的神经根。
12椎间盘真空证:亦称Kautsson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经CT发现,其发生机理为:①退变是基础,髓核脱水老化,间盘内产生间隙,游离气体(氮)积聚。②退变引起软骨炎,外伤后间盘脱出合并真空。③损伤后出血机化遗留的液体部分,④感染菌产生气体。此种情况的发生率约为腰痛的1~3%,一般症状不明显,无神经根症状。2椎管狭窄各腰椎椎孔造成椎管,形状不一(L12卵圆形、L3、4三角形、L5三叶形),前界为椎体、纤维坏后面及后纵韧带,后界为椎板、棘突基部及黄韧带、两侧为椎弓根,后外为关节突。腰椎管自L1、2间隙以下含马尾神经根,其在硬膜鞘袖发出后在椎管内的段为神经根管,然后白根向椎间孔穿出。引起椎管狭窄的原因很多,包括骨性椎管发育障碍(横经矢径变小、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椎板间角度小)、退变(椎间盘膨出、椎体后缘和椎板上下缘骨质增生、关节突增大),黄韧带及后纵韧带增厚、钙化和皱折,椎板间隙变小,腰椎滑脱、外伤及椎板融合术后(医源性)等。其不属单一性病变,而是多元性,且互相关联。发生椎管狭窄后,硬膜及马尾神经根被紧紧包裹,神经受到牵扯,影响微循环、延缓神经传导,出现间歇性跛行。坐及蹲位时,椎管容积稍有增加,症状可有所缓解。
3脊柱滑脱
可为先天性缺损或外伤引起,峡部不连、崩裂或滑脱,有滑脱(上椎体向前滑)、反滑脱(向后滑脱)及假性滑脱(无移位)等类型。根据滑脱程度可分为1~4°。轻度者可无症状。可因软组织劳损,并发韧带肥厚,椎间盘脱出等而出现不同症状。
4小关节紊乱
亦称腰椎椎间关节综合症。相邻椎骨上下关节突关节面与关节囊构成此滑液性小关节,功能在稳定关节而非负重。小关节间隙呈向后向内开放的弧形,全腰小关节间隙自上而下由矢状趋向冠状,腰骶关节形态变化大。由于原发的形态变异,外伤(腰过屈过伸或突然旋转)或继发退变均可引起小关节异常或病变(类风湿),发生滑膜嵌顿、错缝或炎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的。中年以后多发,局部痛为主,并伴神经根症状,有棘突偏歪、伸展旋转时腰痛加重,可放散至臀及大腿部。5不稳定腰椎病脊核结构有维持其自身生理平衡的能力。一般认为,制约多动节段稳定性的因素(办称运动节段稳定器)有以下4种:①结构性稳定器,包括椎体和关节的形状、大小、方向;②动力性稳定器,包括韧带、纤维环、关节面软骨;③随意性稳定器,包括运动肌如腰方肌、骶棘肌,位置肌(如脊间肌、横突问肌);④流体力学稳定器,即髓核的膨胀度[2]。退变和外伤是腰椎不稳的主要因素,外伤和退变可使小关节面、关节囊以及椎间盘的软骨盘纤维化,厚度减小和骨质致密化。滑膜可出现急性炎症、渗出、进而增厚导致关节周围的纤维化。反复的损伤或退变可使椎间盘高度减小,小关节重叠程度加大,黄韧带增厚、椎管与神经根管变窄,这系列变化使腰椎稳定性降低,进而产生刺激神经症状。
6脊柱的先天性畸形
引起脊柱先天畸形的主要原因是:中胚叶分化不全,先天性代谢障碍,骨、软骨及结缔组织发育障碍,子宫内病变以及各种药物、病毒、放射线照射等对胎儿发育的影响。脊柱严重畸形者多伴有全身其他畸形,常引起早期死亡,因此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所见多系轻度畸形者,包括:形状异常的蝴蝶椎、楔形椎与半椎体,数目增减的腰椎骶化、胸椎腰化、骶椎腰化或腰椎胸化等,体积过大的横突(以L3为多见),钩棘及小关节异常,椎骨缺损的脊椎裂、浮棘及吻棘等,椎间关节缺如的椎体融合,以及发育性椎管狭窄症等。大多数先天畸形并无症状,多在作放射线检查时发现。因先天畸形直接引起或参与构成病变者不仅少见,且多发生于成年以后,常伴有某种后天获得性因素所致,临床上常见的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和浮棘(脊柱裂)。
61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其主要的解剖和生物力学基础为;①L3椎体位于腰椎前凸的顶点,是腰椎活动的枢纽,同时,当体重对腰椎产生水平方向的拉应力时,中心也位于L3,而两侧横突所受拉应力最大:②胸腰筋膜中层的纤维由外向内交叉聚集,逐渐成束附着于腰椎横突末端,而在最长的L3横突末端附着范围最大。每一横突间隙内均有一神经血管束从胸腰筋膜中层穿出,如果周围的筋膜增厚或损伤极易挤压穿行于其问的神经血管束;③脊神经的后外侧支经过L3横突时被纤维束固定于横突的背面,周围无脂肪组织为相对固定段[3];所以当腰部长期过劳,急性腰损伤、姿势不正确时,由于这些解剖学的特点,可导致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较高的发病率。
62浮动棘突:其可有4种类型①侧椎板发育不良,纵或斜裂,20%无症状;②椎板两侧发育不良,有裂隙、棘突游离,压迫硬膜;③数个椎板不连,棘突缺如、管裂、疤痕形成;④脊柱裂合并椎弓根不连。其引起症状的原因主要是浮棘压迫硬膜或神经根,或由于结构缺损引起软组织劳损。总之,引起腰腿痛的病因繁多复杂,只有充分了解其解剖学上的改变特点,逐个分析其可能导致疼痛的病因,针对其病因作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才能治愈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