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生虐妻 百度云:空海法师:老子道德经心声(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6:12:21
空海法师:老子道德经心声(八)
-第70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我所讲的这些真理、实相,实在是容易了解、容易知道,也不是特别深奥,但是众生就是不容易体会。本来《易经》的「易」有三个意义,亦即变易、简易、还有不易。其中「简易」就是跟你们所讲的真理实相,宇宙最深的这些法则,就是如此简单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事实上没有藏私、秘而不讲。

只要打开智慧眼如实观察,就可以体证「道」本来不会很困难,要得到「道」,本来不会很困难,只要你真的愿意归零,愿意打开智慧眼如实现观,你很快就可以得到「道」,体道、悟道而行道。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但是天下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没有几个人真正能体证到。所以,这已经深深在警惕我们,如果能够好好体会,就可以避开掉很多不必要的错误,就真的能够很快体道、悟道、而行道、得道。

为什么「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呢?很多人一听到我们讲这些「道」,大自然、法界这些真理实相,有的人就认为「这没什么!这我会了!这我懂了!我知道啊!哦!花开、花落、无常,这我知道啊!风在吹,无常,我知道!这没什么啊!」众生很容易就把最深的宇宙奥秘流失掉。

非常奥妙、非常深的真理实相,它每天、每分、每秒都呈现在你的眼前,呈现在你的身心中,但是众生看不到,以为「我知道啦!这没什么啊!修行不是这样而已啊!修行不是这样啦!我们要有更多的感应、神通啦!要更多的奇奇、怪怪…」所以一听到老子讲这些「道」,就觉得:「这很容易就知道啦!这没什么!」老子就坦白讲:天下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能够做到、体证到的,就更是稀少。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佛陀也跟我们讲过的,众生都被「自我」所欺骗了,你以为你知道啦!以为你懂啦!以为这没什么!修行跟法界、大自然有什么关系?错了!如果修行没有来到法界、大自然,你不知道「一」归何处,绝对找不到涅盘界的家在哪里。所以,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真的也有很多的感触,发现佛陀、老子他们,都是那么慈悲在协助众生去看到法界,但是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真正很快去体道、悟道、然后行道。

因此老子这些智慧语,都被当做哲学、玄学、空谈,认为「这没什么啊!每一个字我都懂啊!」就变成真的「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众生都被「自我」所欺骗,所以佛陀才由衷讲出“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在此,我也由衷的提出来,如果你真的要解脱,把过去的知见、成见通通抛掉,不然真的还要忙个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你真的愿意归零,愿意很真实、很真诚的如实回来面对自己,愿意睁开智慧眼来看眼前、当下这些真理实相,真的净土就在这里,极乐世界就在这里。

所以,老子就由衷提出「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但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因为众生不甘于平凡、平淡,你一出生下来就在「道」的怀抱之中,但是你就是感觉不到,就一直拼命去找「道」,你本来就在涅盘界里面,本来就在净土、极乐世界,但是众生就是看不到、体悟不到,然后就跟整个《解脱道》背道而驰,一直向心外去找、去找,老子就讲「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所说的是有根据的,所倡导的都是属于真理实相,而所做的这些,也都是有原则的,都是讲真理实相,叫做「言有宗,事有君」。真理实相是可以禁得起你现在就去考验、去求证,绝对不是画饼充饥,勾勒出未来的一个蓝图,然后现在却没办法实证。跟你讲说:一切是「无常」、一切是「无我」,当下你可以去求证,真理一定是现在可以去求真、求证,绝对不是用信仰,不是用「信」的。怎么信、你怎么相信,如果不能够实证、现在不能够就求证,那些都要保留。

佛陀、老子、耶稣他们所跟我们讲的,都是现在就可修、可证、可达。「夫唯无知」但是众生就是处在无明的世界,「无知」就是真的不知道,是愚痴的「无知」,也就是佛陀所讲的“无明”。众生就是如此「无知」,所以「是以不我知」没有人能够真正知道我所讲的,老子很感慨啊!

有一句话「自古圣贤多寂寞」,《永嘉大师证道歌》也提到「常独行,常独步」,唯有「达者同游涅盘路」。希望大家真的能够慢慢静下来,因为你过去所听闻的很多观念,都要“从新”来过,不要再抓过去一般所听闻的来对比、来比较,或是去抓某一部经典来对比、来比较,这样你真的找不到真理实相。

真理实相绝对不是拿经典来印证,真理实相是在法界、大自然里面。是先要有法界实相,讲出来之后,才形成语言、文字,不可以要真理委屈着适应你,认为经典是怎么记载,这样才是正确的,却不知道风一直都在浸泡着你,风当下每分、每秒都一直在养育着你,你这样还体会不到「无我」?!如果你真的能够好好去体会,包括闭气一分钟看看,去体会什么叫做「无我」。你连一分钟憋气都很难受!三分钟大概就将近脑死了;五分钟没有空气,你就死掉了!

这个「我」要存在,是整个法界大自然的养育、供应,要从这里去体证「无我」,你才会又快、又深、又具体,不是在文字堆里面、在禅相里面找「无我」,这些都直接跟大家讲「言有宗,事有君」,都是可以去求证的。如果众生不知道,「是以不我知」一般众生以及宗教师,都无法了解佛陀所讲的,无法了解老子及耶稣他们所讲的。

「知我者希」真正了解我的人很稀少。「则我者贵」能够了解又进一步再效法、起而行,再效法我的人更是稀少。因为更稀少,所以那些真正走在解脱道上的人,是很珍贵的。「是以『圣人』被褐怀玉」那些真正的解脱者,他们都是「被褐」,外面都是穿着粗布衣,所吃的也都是粗茶淡饭,一方面他的内心却是「怀玉」,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一样提到的「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被褐怀玉」,就用这一段诠述。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者、解脱者,他不会用外表、外相来眩惑众生,他不会在外表、外相上,让你一看到就是很庄严,认为就是大修行者,绝对不会让你以外相来判定。他的外表都是很朴实、平凡、平实、平淡。「被褐怀玉」的另一个意思,因为一般众生都是停留在比较重视外相、外表,所以真正的修行人、解脱者,很不容易被看出来,也很少被众生认出来。

众生喜欢建构偶像崇拜,一般一些宗教师就有很多人来供养,布施,而且如果讲经说法是针对众生的市场需要、导向,了解现在众生喜欢哪些法、喜欢听怎样的话,说法的人就针对这方面来讲经说法,针对众生的需要,跟众生做生意,就很快。众生要什么,你就设计出什么,这样你的供养、供应会很多。

但是像佛陀、老子之类的,他们不会这样做,讲经说法绝对是讲求真理实相,不是讲众生所要听的。如果你喜欢听,你就听;听得懂,你就听。因为真正的解脱者,一般众生不容易了解,像佛陀要吃饭,都是去托钵,不要以为佛陀很风光,老子更是像人讲的“罗汉脚仔”。真正的罗汉,以台湾话讲的“罗汉脚仔”比较传神,就是一元溜溜(一贫如洗)。

真正的解脱者、大智慧者,绝对不是一般众生所想的很风光,反而是很平凡、平实、平淡,一方面能够看出他们的人也不多,在世间相对来讲,是占极少数的人口。像这样他们也常常「被褐」,穿着一些粗布衣,吃的也是粗茶淡饭,但是他们内心却是怀有无价珍,而且他们就像一个撞钟,你如果能够看得出来、会撞,叩小响小!叩大他就回大!你不叩,他就不响!不是说他不慈悲、不讲。

而是他要讲,但是众生不喜欢听,因为「真言不美」,众生不喜欢听,就毁谤、排斥、攻击啊!不容许他讲,就变成满怀的慈悲、大慈大悲,但是却无法真正广泛利益众生。就变成还是讲,但是只跟有缘人结缘,绝对不是他被动,事实上是被众生逼迫得无奈。所以,能够听得懂、看得懂、喜欢挖宝的人,当你真的要解脱,一旦接触之后,处处都会很震撼,老子一样也发出很深的感慨:「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不要以为老子这些好像没什么、好像很浅,文字我都懂,头脑上的理解是一回事,但是你能不能真正做到?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71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知,不知,上」一个人「知,不知」是「上」,一个人如果能够来到明「无明」,就是真正的「明」。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含意都很深!如果你能够知道说「哦!我真的不知道」,明「无明」。我们在讲十二缘起的时候,有讲到最深的,但是当我讲出这些,一样我又被攻击!说:「人家经典不是这样讲!」好啊!随便啊!佛陀所讲的十二缘起,是在探讨第一因,到最后是来到「无明」,我在《阿含经》课程里面有提到,所有问题最终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

问题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答案”,如果你认为你很行,我很有学问、知识很高,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一方面因为你是在无明的世界,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苦海里面,但是你还不知道,你还在麻痹的情况里面。所以,知道「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不知道什么呢?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就讲到很深,整个「道」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你不要想说「这讲过了!怎么又再重复讲!这好像我都听过,我听过都会啦!…」如果你真的体悟到、体证到,我们都不用讲,很省时、很省力!就是有些你认为是知道,但是我知道「你还不知道」。当然我这也是鼓励大家,真的要达究竟解脱,就要虚心不断给自己无限的空间,“重新”不断的归零,“重新”求真求证。

「不知,知,病」如果一个人处在无明的世界,事实上你是不知道的,但是你却装出你知道,却认为你知道,或是你好为人师,喜好逞强、我慢,或是你在讲经说法,所言却非自己所体证的境界,像这些都是大病。你所讲的境界,是不是你体证的?是不是你做到的?你所讲的,一般众生能不能现在就去体证?如果不是,都在那里说「祖师这样说啊!某某大德这样说!以前的人也是这样!人家都是这样说!…」结果都在道听涂说!以为就是知道,就是「不知,知,病」。

包括以后你要跟众生互动讲经说法,都要讲出是你真正做到、真正体证到的,而且只要众生愿意,也都是可以如实去体悟、体证,而不是讲一些信仰。对你来讲是信仰,然后也要别人这样信仰,这样就都是落入在信仰的层面。所以,你要具体、清楚的对自己交代,也对众生交代,「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要如实!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为什么那些真人、解脱者不病呢?没有这些毛病呢?「以其病病」因为他们常常会自我警惕,不想欺骗众生,也不会去欺骗众生,我知道就说:「我知道」;不知道就说:「我不知道」;会就说:「会!」;不会就说:「不会!」;对众生有益的,我就讲;对众生无益的,就不讲。包括搬弄别人的是是非非,如果对彼此、对众生都无益助,都不去讲那些。所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因为他们不喜欢那些做假,不喜欢自欺欺人,叫「以其病病」,第一个「病」是不喜欢。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因为修行者、有智慧的人,他是如此真实,是不自欺欺人,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众生,他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以不病」,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真人”。所以,就是要“真”,包括修行也是如此,我们要实实在在真诚对待自己,包括慈悲也是一样,要行善、布施也是一样,你要真诚、真实面对自己。你要去帮助别人,也要先问自己:「有没有先慈悲对待自己?」你要帮助别人安心,也要问问自己:「我有没有真正安心?」你要说:无常,要问自己:「我有没有体证到无常?」你要说:无我,也要问问自己「我有没有体证到『无我』?」再来,我有没有真正做到「无我」?有!你可以如实说,没有!不要自欺欺人,不要讲一大堆很好听的道理,然后总是要别人做。

我们一般常常是这样,总是讲很多、很多,然后都是要别人做。讲「无我」,当别人一展现出来,就说「这个是我慢!」但是都看不到自己的我慢,这样就很可惜!所以,要成为一个真人,第一个先如实面对自己,如果没有反观能力,你在欺骗,都不知道。本身要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如实面对自己,我哪里不足,就坦白承认自己不足,然后要改进的、要学习的,就虚心学习。

如果让自己成为一个真人,你会发现以前很多的包袱、很多的形象包装都不用了,就像一个月饼小小的,却包装成一盒好大盒,本来一粒三十元就买得到,结果包装到后来一个要价三百块。真的要如实!「夫唯病病,是以不病」你成为一个真人,才会跟法界相应,因为法界毫无藏私,法界的真理实相都是很如实呈现在大家眼前,法界就是如此纯真、纯朴,如果你能够返璞归真,必须能够先做到真人。

 

-第72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一个体道、悟道的人,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应用?如何展现?包括对政治方面也是一样,老子有提出他的看法,「民不畏威,则大威至」一般君王、将相常常在掌权之后,就会展现权谋、权术或是高压统治,常常都是用严刑峻法来对待百姓,老子就提出「民不畏威」,如果你用高压统治政策,逼到人民不怕那些威权,你就知道「则大威至」,也就是百姓会起来反抗,挺而走险跟你这个政权拼命,于是革命就这样起来。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都是这样,包括那些政变常常都是这样,就是「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为政者不要去压榨人民的生活空间,不要夹杀人民的生活空间,「狎」是夹杀。「无压其所生」不要去压榨人民的生存资粮。「夫唯不压,是以不厌」如果为政者不采取高压、压榨方式,百姓就不会厌恶政府,也不会要推翻这样的政府。「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展现出来的是「自知而不自见」,也就是能够知己,然后又不会爱自我表现。有自知之明,随时都能够反观。能「自知」,然后又「不自见」,不会爱表现、爱炫耀。

「自爱不自贵」他们会尊重自己,但是又不会有「我慢」,认为自己很高贵,他们会尊重自己,也会尊重每一个众生。有一天能够体会我们生命是很珍贵的,这时候会珍惜你的生命,但是不会抓取。众生的痛苦是来自于不珍惜你的生命,然后又一直在抓取,一直在构筑梦幻世界。一个真正了悟真理实相的人,是来到珍惜生命、但是不抓取,因为你的存在是整个法界缘起甚深,是整个法界的恩赐,当体会到这些的时候,就会很珍惜。

你了悟整个法界展现出来,就是一直在流动变化,所以你不会去抓取、抗拒整个大自然的韵律,你不会去跟大自然对抗,所以能够「自爱」,然后「不自贵」不会认为自己就很尊、很贵,也不会去抓取生命。「故去彼取此」好好体会之后,就会来到真的不要用高压,不要用我慢去对待自己或对待别人,因为这些会导致苦。如果你要快乐、解脱自在,你就慈悲、谦下,无我、无私。

现在讲一则故事比喻,暂时用「上帝」的名称,当「上帝」创造法界、大自然,然后有几个天使就去找「上帝」,来到上帝面前提出问题:

第一个提出:“你”是怎么创造的?第二个提出是:“你”为什么要创造地球?“你”为什么要创造太阳系?第三位提出问题:我能帮“你”什么忙呢?第四个人提出:请“你”告诉我,哪个地方的地皮比较贵?另外,第五种人提出:我很不满意,请你告诉我怎么样才能逃离?另外一种人也一样说:我很不满意,但我要改变这一切。

现在分析一下这几种人。当上帝、「道」创造整个银河系、太阳系,慢慢有众生之后,这些人类、动物、植物、天使出来了,这些代表者、天使就去跟上帝沟通、提问,第一种人问:「“你”是怎么创造的?」这是哪一种人?这是工程师或是科学家、生物学家。

再来,第二种人:「“你”为什么要创造呢?」这是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另外一种人问上帝:「我能帮“你”什么忙吗?」这是一般的慈善家。现在不是要否定慈善,而是说一般社工,或是从事社会改革者的社会改革者,如果你没有配合《解脱道》的慈悲心,也是停留在这一种情况。

再来,问上帝:「哪个地方的地皮比较贵?」这是一般企业家、一些中介,还有炒地皮的。另外一种提问:「我很不满意,请“你”告诉我,怎么样才能够逃离这个地方?」这是厌世的人、也是修行者,我们现在不指涉哪一个宗派,没有讲说哪一个宗派,而是一般的修行人观念不正确,也会导致这样厌世、消极。

另外一种情况是「我很不满意,然后我要改变这一切」这是一些革命的,还有在修行上来讲就是「我慢」很大的人,认为太阳不够亮,要设法让太阳亮一点,海洋潮流这样流不好,要设法让海洋潮流能够流得合乎我意。

后面这两种都是属于一般的修行人。后面是悟道者、解脱者,他们来到「哇!多么奥妙啊!多么神奇啊!」当你真正能够体会这些,那些我是、我能、我慢都臣服,你会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

本来佛法或是「道」方面是很生活化的,都是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悟、实践。像那些智者他们都提出很多人生的这些,让我们去思考、体会、照见,然后从中醒过来。

有一个人坐在房间里面,然后房间里面有特别加装一些保护装置,像是海绵垫,这里是精神病院。现在有人要到精神病院去参观,这时候院方也派人来接待引导,让他们参观,并予以解说,他们就这样一间、一间的参观走过来。因为这里都是精神病院,里面都是精神有问题的,才被关在里面,这个人就在房间里面不时一直念着「露露啊!露露啊!」参观的访客就问院方「这个人为什么一直念着露露呢?」院方引导的人就告诉他,因为露露抛弃他,移情别恋去爱别人去了,他没办法承受这一种打击,所以变成精神病。

他好可怜哦!得不到所要的,好可怜!就变成这样。他们继续参观,来到这里有一间特别加装防撞装置海绵,因为这个人常常一直很生气要撞墙,发作起来就一直撞墙,嘴巴也一直喊:露露啊!露露啊!是边喊着露露、然后边撞墙。参观的人就很好奇「奇怪!他怎么也一直喊露露呢?露露跟他有什么关系吗?」院方的人就讲说「有关系!因为露露最终的结婚对象是他!」更惨!

所以,我们一般众生一直百般设法想要去得,当你得不到的时候,你就很苦、很苦!当有一天想要的,你得到了,你以为说:「喔!我得到了!我快乐了!我解脱了!」但是你哪知道会被气得这样…。这就是佛陀所讲的“求不得苦”,以及“怨憎会苦”。一个是“得不到”,另一个是“得到了”之后,没想到是这样。这都是因为有得失心态,你内心有得失心态,所以就会在苦海里面,你要静下来问问自己,你的苦到底是哪一种?

以前在行医的时候,有妇女、夫妻来看诊,就是类似不孕症,夫妻结婚好几年,也还是没有小孩,所以很着急百般设法希望医生帮忙,看能不能生个小孩,于是就帮他们调理身体,有的是女性的问题,有的是男性的问题。

附带提到的就是,一般以为没有小孩的不孕症,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责怪妇女,事实上,一半是妇女的问题,一半是男人的问题,有十位来看诊,其中五对是妇女的问题,五对是男人的问题,但是一般男人都不承认。

得不到的,就一直想要得。但是有的人身为父母,病却是被儿子气得血压高,所以要静下来过滤一下,有时候想想你是关在哪一间?有时候在这一间,有时候到那一间。如果你经济比较好,就两间都设备好。

 

-第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老子提出的人生哲学,跟一般的思考模式都是180度相反。「勇」就是你越是在逞强,我是、我能、我慢,你的命运是痛苦的,你是在苦海里面。「杀」是不得好死,死得很痛苦,不得正命。不管有再多大的我是、我能、我慢,你都会在黑洞里粉碎掉,你越想抓、越想得,到最后都只是一场梦、一场空,就是「勇于敢则杀」。

「勇于不敢则活」的「勇」不是勇猛的「勇」,当你真的身心柔软、臣服法界的无我、无私,就是展现出真正的大丈夫气魄,也就是佛陀所讲的“大雄”。不要以为“大雄”就是很凶猛、很勇猛的人,是「勇于不敢则活」因为是臣服法界,展现无我、无私,「活」就是因为跟法界一体,是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就是「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众生思考的模式,以及所体会的利害得失,跟这些智者所体悟、体会的不一样,大家要静下来体会所谓的利害得失是否真的究竟?你的「得」,到后来到底是苦、还是乐?你所要追逐的,到后来到底是苦、还是乐?就像刚才所讲的趣味笑话,你得到露露又怎么样?如果彼此心智没有成长,就算你追到、得到,没有来到无条件、无所求,得到的就是苦!就是「此两者,或利或害」要静下来分析。所以,佛陀希望我们去看到「味」、「患」。

「天之所恶」整个法界大自然不希望、不想要的。「孰知其故」一般众生用世间的智慧、头脑,怎么能够理解呢?是体会不到的。你以为自己很有智慧、很有学问、很有才华,认为自己要得到什么,就能够得到什么;认为要怎么样,就能够怎么样;认为「人定胜天」,认为自己有多厉害…。但是哪里知道到后来就是在苦海里打滚,就是「天之所恶,孰知其故」也就是用世间思维,你无法了解、体悟整个法界大自然的运转法则,无法体道、悟道、而行道。

你以为是「得」,事实上却是失去。所以,「得」与「失」要好好深思熟虑。如果有我慢、我是、我能,觉得自己越厉害,就是背道而驰,整个大自然、法界不喜欢这样,因为法界、大自然展现出来的,就是无我、无私。竟然看不到你是法界的一分子,然后自认为很厉害,竟然要跟整个黑洞、整个法界对抗,背道而驰就自讨苦吃。因此,结果跟你所要的,却有很大的差异,一般众生是无法理解的,就是「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圣人犹难之」真正的大智慧者、解脱者,他们还没办法真正完全知道整个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子也深深赞叹:哇!「道」真的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圣人犹难之」。佛陀到后来也是体会到:哇!无明啊!没办法真正知道为什么!所以,最终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

但是,他们所体会到的就是:当你体道、悟道而行道,反而就是快乐、解脱自在!看到一般众生99.9%在展现人类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思考,到最后就是苦,没有一个例外。再来,「天之道」整个法界大自然展现出的精神、特色是「不争而善胜」,它不会跟你争、不会跟你计较,但是没有任何众生、没有任何我慢,能够赢过「黑洞」,「黑洞」才只是法界的一种现象而已,还不是法界的全体,所以「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

孔子也有讲过「天何言哉?地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万物生焉」,就是「不言而善应」整个法界展现出来就是「无字天书」,没有文字、没有语言,但是他却是能够发挥无穷的妙用,养育着一切众生。「我慢」炽盛的众生认为大地是无情的,认为自己才是有情众生,认为自己的灵性很高,看不到整个法界大自然的“无言之言”,看不懂法界、大自然的「无字天书」。整个修行解脱之路,包括要解脱或是找到「道」、悟道,都是要看懂这一部「无字天书」,要去听得出「无声之声」,都是现观当下法界的一切展现,就是「不言而善应」。

「不召而自来」不必一直在祈求或是做种种法术,然后要去改变什么。就像有一个人认为每天早上是因为家里面的公鸡啼叫之后,太阳才出来,所以认为他家的公鸡很厉害,太阳是因为他家的公鸡叫了之后才出来的。众生常常会用这一种「我慢」,认为修行之后,就很厉害,因为做了一些法术之后,天空才下雨;是我做了一些法术之后,太阳才出来;我做了一些法术之后,才没有台风。然后要呼风、唤雨。

老子坦白讲,整个法界、大自然就是法尔如斯在运转,「不召而自来」,你不必跟他一直渴求、磕头,不是因为你“磕求”,在那里一直跪拜,太阳才跑出来。整个法界、大自然,春天该来的时候,它就来啊!夏天该来的时候,它就来啊!就是「不召而自来」,草木是自然生长。

「繟然而善谋」的「繟然」是看起来好像慢慢的,看起来好像无所作为,看起来好像没什么,认为「大地也没什么!风也没什么!太阳好像也没什么!」你感觉不到它的重要。「繟然」是迟缓慢慢来的,但是却「善谋」,善于成就一切,老子所讲的「无为,又无不为」就是整个法界展现出来的特质、特征。

我们要静下来问问自己:我们跟整个法界的特征,有多少相同?我们是不是都一直在那里争,或是展现我是、我能?要慢慢去对比。老子就继续做一个结论「天网恢恢」大自然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但是「疏而不失」不管多么厉害,法界一定比你厉害。不管多么神通广大,法界一定比你厉害。

所以,佛陀也承认我们的色身,一切修行者也是一样没办法违背大自然的无常法则,在《阿含经》里面都有讲过,一切众生类到后来都是会消失、磨灭,现象界一定是生生灭灭,要用「自我」去对抗无常法则,你就是苦。唯有你体会到法界的实相,然后把「自我」开放,全然的信任、全然的溶入之后,不管法界带我到哪里,都全然接受,这样才能够处处是净土,处处无家、处处家。如果你没有体会到这些,认为这里不是你的家、不是净土,你要到哪里才能够找到净土呢?!就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一般百姓有的人是很怕死,但是如果用高压政策逼迫他,当他忍到一个极限的时候,他是不怕死的。为什么这些为政者总是常常要用高压政策恐吓人民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呢?「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假如百姓很怕死,只要抓一个犯法的人「杀一儆百」,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但是有没有解决了?

像二十几年前,没有听过抢银行的,到后来发生李师科抢银行事件,在新闻大肆报导之后,抢银行事件就一桩桩发生。所以,不能够没有这些法律、刑法是不错,但是如果用高压来统治,认为不好的、坏的,就全部都砍除掉、杀除掉,你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结果还是一样,包括绑票或是吸毒,常常都是经过媒体报导之后,后果反而会更严重。

所以,这也是让我们能够有一个反省的空间,「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问题就解决了吗?还是没有啊!要有法律的设置是不错,但是也要有慈悲、智慧来协助众生成长。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有些人认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有的人很有正义感,认为他是一个改革者、先锋者,然后要改革、替天行道,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正义之士、要替天行道,你认为世界会不会因此和平?因为你自认是在替天行道,他也认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你认为是在为正义而战,那一边也认为自己在为正义而战。

如果没有超越二元对立,处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都是如此,你认为你是为正义而战,对方也认为他是为正义而战,你认为他是坏人,他也认为你是魔。如果彼此都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都是没办法解决的。「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事实上很多方面都是从我是、我能,从「自我」的立场出发。就像回教他们不是喜欢发动圣战吗?本来真正的圣战是要弘扬真理,弘扬阿拉的慈悲精神,但是如果把圣战误用,就会变成政客、政治家、野心家很好的藉词,变成你在发动圣战,别人也同样在发动圣战。

同样的回教世界也会这样,你认为是要求主来帮忙,另一方面,他也是要求主来帮忙,事实上很多都是人类从自我意识,然后认为是上帝的旨意,往往都是自我意识要去伸张,所以老子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如果喜好假借法界、上帝之名,然后建立正义之师,要去替天行道、要铲除异己,这样到后来都还是一样在伤害人类,也会伤害自己。所以,老子是反战的。

整个法界、大自然展现出来的,自然就是“物极必反”-相生、相克,是中医很重要的观念,以后有机缘会跟大家再分析一下。

 

-第75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因为老子是生在春秋、战国时代,一般政治方面,大国都会展现欺凌小国的心态,为什么百姓会很饥饿、民不聊生?因为那些大官或是政府一直就是税重,「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为什么人民难以治理?因为那些为政者都是很想展现我是、我能、我慢,而且朝令夕改,认为新的政府、新的行政院长一上任,就必须要有一番大作为,要跟以前不一样,结果就不断一直在改、一直在变,让人民一方面也无所适从,一方面整个社会常常都在调整、适应,当然有的是好的,但是有的未必是好的。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为什么人民会轻死呢?「以其上」因为那些高官、在上位的人,他们常常都是一直搜刮人民的财物,自己却养尊处优,一方面形成苛政、暴政,结果导致人民「轻死」;严重的话,就会起来革命。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如果在上位的人「不贵生」,不注重个人的名利,就是不贪污、不抓权、不夺名、不夺利,真正现爱护众生、慈悲为怀,展现照顾整个人类众生的心态,「是贤于贵生」,众生才能够真的有福报,社会、国家才会安详。

 

-第76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一般的思想家、哲学家是没办法体会他所提出的观念,跟一般众生180度相反的思考模式,但是真理实相真的就是这样。要体会到这些不是用人类的逻辑头脑去推理、思考,都是要放下自我,放下逻辑、推理,去如实观整个法界的展现。人类二元对立思考模式展现出来的做法,跟整个法界的作为是背道而驰,如果用人类二元对立的思考模式,是没办法来到这种境界。

所以,不管再多么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你还是无法理解老子这种思考模式,都是如实现观整个法界。「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那些花、草,尤其如果是青翠鲜活的小草更为明显,当风一吹,它就是在摇曳,都是有弹性、有柔软性的。如果它是枯死的,就会变成僵化、僵硬,要从这里然后再反推。「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一个尸体硬梆梆躺在那里,你要搬动他、要移动他的手脚很不容易,是很僵化、很僵硬!

如果是一个活的人,你要拉手、手脚要动,这些都是很容易。「人之生也柔弱」。「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我是、我能、我慢,认为自己很厉害、很聪明,就是「坚强者」,这样是「死之徒」就在苦海、地狱里面。如果你当下的身、心是僵硬、固执、很顽固,你的生命都是过得很苦。当你自己很苦的时候,你带给别人、回向给世间也会是苦的。

所以,不要以为身体的僵硬才看得到,以为心里的僵硬是看不到。其实,你心里的僵硬,一样会展现出来,事实上你身体的僵硬,正是反应出你心的僵硬。如果身、心僵硬,表示你有很多的执着、很多的放不下,这样就会自讨苦吃,就是「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如果你很慈悲、有四无量心,慈悲善待一切众生,身心柔软又展现出「三妙行」,就是身心柔软。所以,「柔弱」不是虚弱的「弱」,讲的是柔软、身心柔软,才能够真正活出他的生命,现在他就能够活出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就算他在这一期世间生命结束的时候,一样来到不生、不死的世界。

「生之徒」包括离开世间的时候,一样溶入整个法界,来到不生不死的世界,就是「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就是骄兵必败,如果你展现出「我们国家很强大、很强壮,我们的部队很厉害」,炫耀兵强马壮,有时候当然你会胜,但最终是必败的,「兵强则不胜」骄兵必败,「木强则折」很多、很高大、很坚强的木头,当强风一来,无法展现柔软、韧性的时候,很快就折枝、折断了,就是「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跟一般逻辑思考都是完全相反的,「强大处下」如果你展现越是强势、大我、很厉害,老子说你反而是处在越下,也就是反而容易失败,后面所讲的是它的结果。你认为自己很强、自己很大,认为自己很厉害,到最后就是失败的。

「柔弱处上」如果一个人懂得慈悲、身心柔软,到最后反而容易有成。「虚怀若谷,谷能纳百川」你处下如江海、如大海,于是百川又汇归大海。但是真的要能够做到「虚怀若谷」,能够像大海一方面处在下,一方面又具有广大的胸襟,一定是对法界有相当的体悟,都要有智慧,不然没办法做到!因为一般众生习惯性的思考,就是展现我慢、自我要膨胀。

 

-第77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整个法界展现的特性是怎样?老子把法界的特征、特质又再呈现出来,把镜子又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如果真正能够看得到,又更能够体道、悟道、而得道,才能够掌握「道」的精神,这样就不会背道而驰。「道」的精神特色是怎么样呢?「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比如射箭是往后拉,因为核心点是一个点,如果瞄准得太高,一定是要往下降;如果你的位置太低,就一定要向上提,就是「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如果位置太高,就调低一点,如果太低,就调上来一点。

「有余者损之」如果拉得太大力、太满,必须要稍微放松一点。「不足者补之」如果拉得不足,就要再拉强一点、拉大力一点。你要回来现观法界,就是要有整个特征,所以中医到后来也是一样跟整个法界、自然是结合的。中医的理论里面是有提到木、火、土、金、水,木会生火、火会生土、土生金、金会生水、水会生木,是一个相生的过程。

如果总是一直相生,就好像开车一直冲、一直冲,没有煞车系统,很奥妙!竟然法界是相生又会相克,木会克土、土会克水、水会克火、火会克金、金又会克木很奥妙的关系。因为跟老子所讲的整个「道」的展现是不谋而合。「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虽然整个法界是不断生生灭灭变化,但是却有一个原则,来到「致中和」,也就是一种“平衡”,亦即佛陀所讲的“中道”,整个法界展现出来就是自然的趋势。

什么叫做「木生火」?当木材燃烧之后,是不是产生火?「火生土」,木材燃烧之后会有灰烬,另外因为火有能源,其它植物又会继续再生长,包括太阳能照射过来,这些植物也会成长,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又会增长土壤方面的有机肥料。

「土生金」,在土里面可以提炼金、银、铜、铁。「金生水」,地球的核心是一个熔浆,它在冷却的过程就会释放出很多的水,所以那些金里面一样含有水分。把黄金加高温之后,是不是会变成液体、变成流体?它里面一定含有水分。「水生木」,水浇灌这些树木,会慢慢成长。

当然,整个法界不是这么单纯而已,这只是一些代表,然后又会相克。「木会克土」,如果我们要做好水土保养,就多种植一些树木,土壤就不容易流失。「土会克水」,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土可以克水。「水会克火」,发生火灾的时候,用水来熄灭这些火。「火能克金」,金是很硬的,但是火能够让金“消溶”。「金会克木」拿着金、拿着锯子、拿着刀就可以把树木砍掉。

所以,法界是这么奥妙。整个法界竟然是相生之中,然后又会相克。一方面维持法界的一种综合、平衡,就是佛陀所讲的中道方面。不管你扮演哪一个角色,你如果觉得自己越厉害,整个法界自然就会发展一股克掉你的力量。

「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如果你太多了,这样太行,展现我慢、我是、我能、很厉害,法界就会把你的我慢挫耗掉,就是让你苦,你会很苦啊!那些苦就是要磨掉你的我慢。再来,当你聚集很多的金银财宝,到最后一定会有人把这些瓜分掉。以前的祖先,哪一个现在还拥有财产?以前的帝王聚集很多的国土江山,哪一个现在还能够拥有“一把土”?当你聚集很多的金银财宝,到最后也是一样散光,法界自然就会安排人把你接收,整个法界就是这么奥妙。所以,「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呢?世间人「则不然」,世间人反而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一般众生是喜好“锦上添花”。有一句「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居闹市无人问」世间的思维就是「损不足以奉有余」,是喜好锦上添花。你如果是有钱人,一般众生就会送越多东西给你,如果你是贫穷人,一般众生是逃避、逃开,这是世间、人间的情况。

但是整个法界展现出来是不一样,「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一般众生是这样,都觉得自己很不足,所以你要聚集更多,包括你也一样要去拥有更多的小孩、家人、财产啊!名啊!利啊!社会地位呀!一般众生整个生命过程都是不断一直在聚集、追逐,都会觉得不足。当一个目标达到之后,没多久又会有更高、更大的欲望,更高、更大的目标要追求,众生常常觉得“都不够”,所以俗话说一般众生的钱都不嫌多,而且觉得钱都是不够的。

但是老子讲「孰能有余以奉天下?」谁才能够做到真的是不欠缺、真的是有余,可以回馈这世间?谁能做到这样?他观察到唯『有道』者,真正体道、悟道而行道的人,是展现无我、无私,一方面体会到生命的所需,生命能够健康、快乐的活着,整个法界大自然都恩赐给我,所以我的生命能够快乐活着,没有欠缺什么啊!能够有空气可以吸,感恩!能够有水可以喝,好感恩、好快乐!能够有二条腿可以走路,哇!好神奇啊!

你都不知道自己有两条腿可以走路,很奥妙、很神奇!所以不觉得说有两条腿可以走路,哇!真的好感恩、好知足!我有两只手可以做工作,可以工作,哇!太奥妙了!如果当你二只手都没有的时候,才会体会到说:啊!没有手,实在很不方便。但是到那时候,你再体会就太慢啦!能不能当下现在拥有这些,就感觉到说:哦!我真的没有欠缺,我真的拥有很多了。生命整个的存在,都不是任何人凭着我是、我能,凭着你的学问,凭着你的努力、奋斗所换来的。

两条腿,难道是你努力工作换来的吗?两个眼睛,难道是你得到博士学位才换来的吗?所以,如果当你懂得感恩的时候,就会觉得说:哦!我真正没有欠缺什么,再来,你会觉得说:耶!法界,包括世间赐给我拥有这些,好!我愿意来回馈法界、回馈众生,所以「孰能有余以奉天下」,谁能够真正做到这样感恩、回馈呢?「唯有道者」,真正体道、悟道的人,就是能够展现无我、无私。

只要我所拥有的,都愿意跟众生分享、回馈这世间。所以佛陀一生就是“罗汉脚仔”,就是一贫如洗,没有拥有其它财产,也没有私人的寺庙、道场,就是到处跟众生结缘,如果众生有布施、有赞助,反正就回馈世间。他天天过得很快乐,就是「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真正体道、悟道而行道的人、「圣人」是「为而不恃」,他做种种,包括讲经说法回馈世间,就是默默积极在做,但是却不自恃己能。因为他发现生命的存在是整个法界的恩赐,今天能够活着,是整个法界、众生相扶持,不是我是、我能,这都可以更深层去体悟「无我」,当你真的能够体悟「无我」,就会展现你做什么、就去做,会积极去做,但不会一种自恃己能,不会有我慢。

「功成而不处」就算你默默去做,让众生感觉到功绩很大、功劳很大,对世间的贡献很大,但是你也不会居功,也不会认为这是我厉害,我很有才华、很有智慧…。

「其不欲见贤」「见」就是爱表现,更不会爱表现说:我就是圣者,我就是圣人…。更不会去要人家说:要相信我,要承认我是圣人。他就是这样法天地之自然、返璞归真,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回馈世间,然后体道、悟道、而行道,展现无我、无私。整个「道」展现「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都是一个体道、悟道而行道的人展现出来的心灵质量。

 

-第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但)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莫柔弱于水」当然是一个比喻,现象界所能够看到的柔软、柔弱,老子认为水是非常柔弱,当然风本来是比水更柔弱,但是因为一般大家比较不容易看到风,要用感触的、feeling去感觉,才感觉到风,不容易看到风,也比较不容易形容。能够看得到现象界这些,老子认为水是非常柔弱。以前在讲述《阿含解脱道》的空性,也讲到水的柔软,以及它的变化。

水就是这么柔软、柔弱,如果遇到境界挡住,它就转。有一句话「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别人不转、我们转。人不转,我转。水展现出来就是无诤,遇到什么境界,好啊!我不跟众生争、不跟境界争,我就转。包括现在假设有地方希望我去上课,我就来上啊!你不希望、不喜欢我上课,因缘不足,好!我就走啊!就这样。

水展现出来就是那么柔软、柔弱,但是「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树木看起来好像比水更加刚强、坚强,土壤看起来好像比水更坚强、坚硬,钢筋、水泥看起来好像比水更坚强,但是一场土石流,可以全部山崩地裂,让这些房屋流掉,这是洪水的力量。

在利益众生方面,水也是默默在利益众生,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水本身也一样展现白的一面、也有黑的一面。如果水没有展现出黑的一面出来,看不到法界的力量,你也不会臣服,所以「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人类的我慢是无法胜过水的,单单是水,你都没办法胜过。

「以其无以易之」没有其它可以替代,人类众生的我慢、我是、我能,你没办法胜过水,所以“人定胜天”是人类的狂傲。如果整个大自然环境,有缺陷、有不足的地方,人只可以做一些助缘,让环境加以改善,你不可能胜过天。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事实上众生不太容易了解,但是因为老子已经说这么多,我们上课也讲过好多次、好多遍,大家都知道。「天下莫不知」,但是「莫能行」。要理解「无我」很容易,但是真正要做到「无我」不容易,所以你不要以为说:「我知道啦!我懂啦!我会啦!」有的人也许认为老师讲过好几遍,我都听懂、我听过、我都会啦!在你还没有做到之前,你不要讲说:你会了!不要讲说:你听懂了!

刚才有学员说他每次都有不断的净化、提升,但是回到社会滚滚红尘之后,还是会有一些旧习、余习展现出来,没关系!因为有看到不足,然后愿意净化,修行的过程就是这样不断把余习净化,就是整个修行的过程,不要气馁!你不要想说「莫能行」,我们不就没办法做、都做不到,不是!众生很容易以你的头脑知见,就认为知道了,然后就停在头脑知见,你以为说:我知道「无常」!还是头脑知见在知道「无常」,真正现象界「无常」展现的时候,你又在对抗、又不臣服,也就是不认同、不赞同法界的「无常」现象。

所以,「无常」、「无我」,除了体悟、体证之后,要真的能够做出来。我们的闻思就是让你先了解、先体悟,然后在禅修的时候体证,再来,要在历缘对境中真正展现,这才算是啦!要真正做到「无我」、溶入无常法流,到哪里才会都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安心、大自在!「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佛教徒都知道「无常」、「无我」,但是有几个人能够真的做到?我们就是要真正要“做到”才算。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圣人云」就是真正的智慧者跟我们讲「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一个人要堪受全国人的批判。如果同样的宗教界里面,没有千万个人反对你、批判你,你还不足于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师。「大师」不是名、利上的大师,而是真正一个智慧者,所以孟子讲过一段话相当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含意都很深。

我在高中时期,就常常用这一段话勉励自己,那时候就想说:不管人生遇到各种逆境、各种风浪,我都是用感恩的心去面对,境界再怎么考验、再怎么折磨,我就从中去体悟、去成长。在此跟大家勉励,你不要想说:「我怎么会这么衰!遇到这种境界,我要怎么花一些钱来消这些灾难?」很多是让你成长的机会,你却把它当做是坏的境界,却把它当做是恶境、不好的,然后又去对抗它。

本来这些境遇都是要协助我们成长,所以佛陀告诉我们要见苦谛,逆境就是苦谛,「受国之垢」也都是逆境,是很大的逆境考验,看你的体验是真的、还是假的?所以,不要再逃避种种的境界。不要自讨苦吃,但是也不要逃避境界所展现的,不要再以逃避的心认为:「这是不好的,我们要赶快消除它、赶快逃避」你这样是见不到真理、见不到苦谛。

见不到「苦谛」,就没办法真正走上「苦、集、灭、道」,没办法解脱自在。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受国之垢」,就算承受全国人的批判,你也能够无怨、无悔,不会怨天尤人,这样就能够成为「社稷主」。在历史上的几位,像耶稣、老子他们,不要以为佛陀很风光,佛陀是在很艰困的逆境里面弘法,佛陀是在婆罗门教的世界里面弘法,你就可以知道那是一条披荆斩棘之路。

「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能够承受众生的苦难,「受」就是能够承受众生的苦难,才能够成为「天下王」,但绝不是我能、我慢,完全不一样。只要你有「我」,是不可能做到。像耶稣也是一样,在基督教里面有讲到,耶稣是要唤醒众生来到解脱自在的境界,但是他却要承受人类无情的攻击、批判,但是他也是一样默默承受人类的苦难,默默承受人类的攻击、批判,他所展现出来的是无我、无私,所以后代的众生,对耶稣、佛陀、老子他们是如此的感恩,就是「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如果你的视野是在名、利堆上面,到最后顶多在告别式的时候,多一些亲人来吊唁。看完之后,当送你出殡之后,你家里的小孩、其它亲友,就准备分瓜财产!如果对你比较孝顺一点,把你烧一烧之后,用凯迪拉克的轿车,把你送到金宝山墓园。如果你的视野、你的思维角度是在名利堆上面,出发点都是为个人,为我的家人、为我的家庭,到最后两眼一闭,也是“空”啊!

能不能把我们的视野放眼整个天下,心怀整个众生,如果你能够来到这一种心胸、境界,就算「受国之垢」,你也无所谓!就算被钉上十字架,你也是愿意去承担、愿意去接受,为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呀!所以「正言若反」真正说真理、说实相的人,他们所讲出来的,因为跟一般众生思惟的角度是不一样,变成他所讲的好像跟人家不一样。

一般众生是背道而驰,那些圣者、解脱者刚好是返回「道」、返璞归真,就是体道、悟道、而行道,返璞归真。他们的方向刚好跟一般众生是相反的,老子讲「正言若反」,真正讲真理、讲实相的人,他所讲出来的,好像跟一般众生的思维角度都相反,一般众生是认为他错,但真的是他错吗?不是啊!是众生在颠倒梦想的世界,他们是讲出真理实相,但是众生不了解,就认为他们是错的,所以这里讲「若」字,就是好像是相反,但事实上不是相反的,它是真理实相的。我们真的要把心胸、视野、视力提升,来看到整个法界,胸怀整个天下苍生,你的生命意义才会发挥出来。

【幻灯片】

35.5度C,是纽约前两天创百年来同日最高温,台北三月呢?来到百年来的最热,现在是公元2002年的4月讲述这堂课程、观看幻灯片,你看公元2002年的3月,台北的温度是百年来最高,都在告诉我们全球的温室效应很严重,所以预估2100年,也就是再98年,全球均温将上升6.9度C,一方面除了气温热以外,不要以为好像没什么,认为天气热就安装一些冷气就好,届时大自然的整个条件、气候,都会很大的改变,包括南、北极的冰山,都会有很大的溶解、变化,水灾就会越来越多。

难道是法界对我们不好吗?「温室效应」是人类追逐个人无穷的欲望、欲贪,不珍惜大自然,对大自然欠缺保护。所以,我们现在要为下一代的子孙着想,虽然我个人没有生小孩,但是念念所想的也是后代的人类众生,不是说我没有生小孩,就不管你!不是这样呀!真的要考虑我们的后代,爱护大自然、爱惜我们的环境。

气候的整个变迁、变化,去年纳莉台风降雨量四百年仅见,台北的捷运系统说是已经做好二百年的防洪计划,你二百年又算什么?!四百年就把你破功。所以,人类不要用高科技的思想,展现我是、我能,然后却不珍惜大自然,台风以前都是从南部、东南部上来,你哪知道它是从西北部过来,而且又走纵贯线下来,全省都扫到,都是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为什么会有这些怪台?因为我们让这整个大自然一直在变化,纳莉台风它在海外「打蝴蝶结」,然后竟然从东北部下来,讲述这些也是希望我们,真的要去体道、悟道而行道,体悟法界,然后懂得珍惜,以前从来没有过。后来纳莉台风过后没几天,又来一个叫做利奇马台风,还好没有真正发威进来,后来还是边缘影响而已。如果侵袭进来,这个台风的总雨量相当五、六个台风,纳莉台风刚过没多久,又来一个雨量相当五、六个台风的台风,这些都是在告诉我们,人类如果无穷的一直追逐欲望,到最后就是自讨苦吃,所以我们要珍惜环境、大自然资源。

众生都常常一直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除了追逐个人的欲望、破坏大自然以外,然后就又在二元对立世界里面,认为「我的种族才最好,我的国家才最好,我的宗派才最好,我的宗教才最好…」你看印度宗教暴动烧死五十七个人,最主要为一个圣地主权,就爆发血腥冲突。回教徒跟印度教就这样一直在冲突,你看这整辆火车就被纵火烧掉,抬出来就是一堆、一堆焦尸,整个都是烧到这样,全部都变成焦炭,人卷曲成一团抱在一起。

这是人类的贪、瞋、痴,如果能够看到你跟众生是一体的,你会这样伤害众生吗?这是巴勒斯坦人,好像被发现跟以色列在勾结,是谋和、求好的心在跟他们联络?还是怎么样?我们没办法下论断,但是他被人家发现是间谍,结果就把他打死,然后吊在市区,你看!这就是人类的二元对立之后所产生的。

所以,一直从《阿含解脱道次第》课程,包括《老子》,都是协助大家要超越二元对立,不然没有止境的在互相厮杀,悲剧何时休?!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一直在对抗,然后到最后…,一方是代表以色列,一方面是代表巴勒斯坦人,白的跟黑的棺木,是代表不同的国家往生者,里面都是一具、一具的尸体。以巴冲突,死伤不断的增加,和平人士在这里协助,你看数百具的棺木,里面是真正的尸体,他们再盖上二个国家的不同国旗,告诉你说:众生!你再这样不断的冲突,就是有这么多人的死亡!你再杀害别人,别人也会要杀害你!这就是二元对立的冲突。

众生都是追逐个人的这些,然后不知道整个法界对我们的养育。人类为了追逐欲贪、欲望,就不断在啃蚀大自然的资源,让我们整个晴朗的天空,变成一个灰蒙蒙污染的世间。众生就是一直在吃、一直在吃,然后让世间变成乌烟瘴气。众生不断一直追逐我们的种种欲贪,却不知道「道」在哪里,法界的特征是什么?法界、「道」就被你压在地上,你就浸泡在「道」、浸泡在「空」,浸泡在上帝的怀抱里面,但是众生就是看不到、体会不到。

认为「哪里有?上帝怎么会是这样?「道」怎么会是这样?不是啦!」结果就这样。于是要透过一些修行,然后我们要怎么样啊?将来可以神通广大,可以飞天钻地,那些讲说怎么神通广大的人,请问你能不能从美国飞到台湾?你不要坐飞机,真正做到才讲可以,真正做到才说。如果本身没有做到,我们不要讲。佛陀要走路去托钵,还是要到河边洗澡,所谓「离地三尺」,你真正做到再说,不然都是听说、听说,要真正做到再说。

所以,真的要回到返璞归真,才能够看到真正的解脱者,如果你都还在幻想、想象,像布袋戏里面的「金光强强滚」,就看不到真人。「道」在哪里?在整个法界,众生就是浸泡在法界里面,地、水、火、风、空这些就是。「道」在养育着众生,而且展现无我、无私的精神,不会跟众生争,但是却能够默默化育一切。

这是稻海、稻浪,有没有看到波浪?稻田就像一个浪海,很广!看起来很舒服。浪花、瓠仔,俗话说「种瓠仔生菜瓜」,以为是不好的。如果真的能够「种瓠仔生菜瓜」,哇!这很神奇!你可以大发利市!当然我们现在要看的就是这棵瓠仔,不管你笑我是瓠仔、还是菜瓜,我就默默在长大。法界能够让种子种下去,然后又能够慢慢长大。

慢慢长大之后没多久,地、水、火、风、空,法界、「道」的养育,瓠仔又会开花结果。所以,你以前认为这没什么,看瓠仔是瓠仔,以后能不能看到:哇!太奥妙了!太神奇了!如果你真的能够来到这种心境,就会说:「哇!看瓠仔,又是瓠仔啊!」所以,真正最高、最深奥的,都是展现在眼前。真正的法界大师、道、上帝,就在眼前创造给你看,这是上帝的整个创造过程。

祂缩成一个小图让众生看,缩成一个小橱窗让众生看。一粒种子就能够让它慢慢长大,是上帝、整个法界-地、水、火、风、空,让这一粒小小种子长大,然后开花结果。有没有看到阳光普照?真正最深奥、最神奇的,整个「道」的展现、整个上帝的创造,都在眼前的一花、一草、一木里面,我们能够讲话也都是很神奇!道元法师体悟到后来说:「哦!我体会到竟然眼是横、鼻是直的」。

一般众生以为这没什么,当你真正看得懂的时候,就会觉得:「哇!太神奇了!」所以,慢慢去看、慢慢去看,就能够从一花、一草、一木,眼前的这些,处处都看到「无上甚深微妙法」。真正的「无上甚深微妙法」就是这些,不是某部经典。真正的境界、真正的净土,都在眼前、当下。

你能不能听得懂「无上甚深微妙法」、「 无字天书」的这些「无言之言」?如果看得懂「无字天书」,就能够不断的变化,从小的、还没有开花,然后开花、慢慢长大,就变成这样。如果你不觉得怎么样,可以问问自己:「我能够做到吗?我能够无中生有,变化这些出来吗?」当你真的由衷讲出「自问不能」的时候,你是会臣服的;如果你不是由衷说出「自问不能」,表示背后的「自我」还是没有臣服。

真正的太阳在这里,真正的太阳神在这里,真正的阿波罗在这里,但是众生对真正的太阳却很少去感恩,然后又去拜另一个偶像的太阳神。你看真正的太阳花构造之奥妙,真的展现法界的奥妙,跟前面的品种又不一样,都是向日葵。整个法界展现出来是这样奥妙,把太阳神再缩小到前面来,让你看到整个法界的奥妙,法界地、水、火、风、空这样慢慢演变,能够让你的生命开花出来。

你的事业有成、开花结果、奋斗有成,但是有否去看到背后整个因缘、法界的恩赐?如果有看到,不但不会有我慢,而且会处处懂得感恩、回馈。为了让你去体会到「空」、「道」方面,你说:「没有!找不到啊!我还是不知道「道」在哪里呀!」你看!就是要透过上山、下海去拍摄一些幻灯片,来让大家观看、参考。你就浸泡在「空」里面,就浸泡在「道」里面,如果你还没有开悟,就像“一元垂垂”的你,在说「我不知道「空」在哪里呀!我不知道「道」在哪里呀!」你就要去感受、打开智慧眼。

为了让你看到地、水、火、风、空,你就浸泡在风之中,就浸泡在「空」之中,你就浸泡在法界的怀抱。你看不到,因为你像水中的鱼,如果悟根比较差,就变成要把你从水里抓出来,让你在这里挣扎,你就…「啊!我真的不能没有水!」有时候展现我慢的时候,你把鼻子捏起来、把嘴巴闭起来,然后一分钟不要呼吸,看看「我慢」到底有多厉害?!当下、马上就可以去实验。当你离开水的时候,才会体会到水的重要;没有空气可以让你吸的时候,你才会体悟到法界、空气,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台湾在闹旱灾,缺水的时候,才体会到法界的水的重要。

基督教有拜耶稣的画像,但是真正的耶稣是不是这样?当然我们是暂时保留!因为佛教徒会把佛陀画出众生所要的形相,基督教徒、天主教徒一样会把耶稣画出他们所要的形相,当然我们是要放下。这一张所呈现出来的人,是纯真、纯朴、充满着爱心,耶稣完全没有我慢,他是协助众生回归主怀,协助众生找到上帝。就像佛陀一样,协助众生回归法界;像老子一样,协助众生体道、悟道、而行道,与道合一。

因为他们所讲的跟一般众生所讲的,好像又是相反,一般众生无法理解,一般宗教师反而是攻击、批评、批判、批斗。所以,「受国之垢」才能称为「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才能够成为「天下王」,耶稣一样毫无畏惧的跟众生讲,一般众生所无法体会、了解到,这个角度跟一般宗教师所讲的不同,结果他的下场就是这样。

人类对待真正的智慧者,真正说出真理、实相的下场,人类是用这样来对待他,耶稣为了救赎众生的罪,众生本来就是法界的恩赐,但是为了救赎众生这些罪,众生回馈给他的却是这样。老子也是深观法界众生的情况,最后离去的时候才留下来《道德经》,然后让大家不知道他到哪里去。

所以,老子在世间展现最圆融、相当高的智慧,佛陀也是明了这方面,所以制定很多戒律,佛陀也是走得战战兢兢。在此更清楚让我们看到,世间众生对真正的智慧者是如此的对待,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我们能够以超越宗派、宗教的立场来看耶稣,就会体会他的大慈大悲愍众生。别人头上戴上很亮丽的皇冠,耶稣头上戴的却是荆棘,因为被审判、钉死刑,众生蹂躏他,如果挣扎就刺得更严重。这一条弘法之路,他是披荆斩棘,要唤醒众生去体会解脱自在的世界竟然是一条披荆斩棘之路,众生的回报竟然是如此。老子讲:你能够「受国之垢,受国之不祥」是你证量的展现,能不能真的来到无我、无私?大无畏、大无惧呢?而世间回馈给耶稣的荆棘,我们也要好好去体会。

不要以为佛陀生前是多风光、多厉害!他是用飞天钻地…,这些都是人类众生的想象!你看不到真正的经典,看不到真正的解脱者,他们就是如此孤独、孤单。所以,当基督教徒藉由十字架常常缅怀着、提醒自己,耶稣在替众生赎罪、在唤醒众生来到解脱自在的境界,在唤醒众生不要被一般人所催眠。所以,佛陀也很由衷的跟大家讲「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能不能真的醒过来?去体会这些智慧者不断在唤醒众生回到解脱自在的世界,远离颠倒梦想,就是佛陀大慈大悲愍众生。

但是真正有助于我们解脱的,众生却不是很喜欢,常常都是让那些罗汉托空钵,「被褐」但是「怀玉」,内藏无价珍,因为众生不喜欢听他们讲真理实相,不是罗汉不慈悲、不度众生,而是你不要听呀!于是我就悠闲的在这儿捻胡须或是挖耳朵!如果众生真的心想要听,他就会毫无保留、毫无吝啬的讲出来;但是如果众生不喜欢,就会这样。

这是圣女贞德,也是体会耶稣为众生赎罪的意义,她心里面一样充满着感恩、充满着回馈,要把她的生命意义发挥出来回馈世间。这幅是画出来的,只是一个象征,但是体会她是赤子之心的纯真、纯朴,让我们的心也能够来到赤子之心。

这是特里萨修女。如果宗教意识很浓厚的,就会认为是外道。如果能够超越宗派、宗教意识立场,就会看到里面充满着没有界线的爱心,这是真正「四无量心」的展现。所以,我们真的要超越宗派、宗教的框框看真理实相。人家做得到,展现真正的爱心,问问我们自己:我能做得到吗?我能做得比他好吗?这也是在告诉大家要回归法界看到「空」。

要「回归法界」?但是你听得懂吗?希望大家能够超越宗派、宗教的立场,然后为整个世间的和平而努力,不只爱护我们法界大自然,让我们也真的发挥生命的力量。在有仇恨的地方播送友爱,在有冒犯的地方给予宽恕,这一种考虑都是超越名利、超越二元对立,也唯有这样做,才能够在死亡的时候,让我们生于永恒。真的来到无我、无私,才能够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才能够来到不生不死的世界,佛教所讲的涅盘-不生、不死的世界,你一定是要经历过这些。

如果你没有如此展现出来,却一昧在那里打坐、求神通、求禅相,然后认为自己证悟到什么,来到不生不死的世界…,这些都是梦幻世界。真正不生不死的世界,一定是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体道、悟道而行道、与道合一。如果你真的能够体证到这些,展现无我无私、三轮体空,然后又能够随缘示现,「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为、无不为。

有一则笑话,也算是一种启示:如果你是佛教徒,就认为要到寺庙;如果你是道教,就要到宫庙;如果你是天主教徒,就到教堂。反正随你所喜欢的去设定。有一个人骑着一辆新的摩托车到市场买菜,因为他以前都是骑脚踏车而已,因此没有上锁的习惯。当他买完菜之后,就很高高兴兴的回家,结果机车忘了骑回去、也没有上锁,然后隔天才想到:「糟糕!我那辆新机车放在市场,没有骑回去」于是想说「啊!这一下大概也没了!完蛋了!」他很急急忙忙冲到市场去找机车,结果发现机车竟然还在那里。

这时候,如果他是个天主教徒就「哇!感谢主啊!是因为主的恩赐啊!主的帮忙啊!所以我的机车才没有丢掉!」如果你是佛教徒就「感谢什么佛、什么佛…」反正都一样,所以就准备好啦!因为他想到教堂,好好感谢主,于是他就很兴奋的再骑着机车跑到教堂去,准备感谢主。结果当他进到教堂,好好对主大大赞叹一番,好好感谢主、感谢诸神啊!感谢佛菩萨的加持保佑!他的机车才没有丢掉,甚至如果是道教,还准备三牲、四果来拜、回馈一下。

当他在教堂里面感恩,做了很大的感恩、回馈、发愿,走出教堂之后,发现:「糟糕!我的机车怎么不见啦?」上帝不是帮你看守机车的人,这些琐碎的事要你自己处理。不要样样事情都是主、都是主,该你自己处理的事情,还是要自己照顾。整个法界所要照顾的,是你的生命核心问题。所以,不要这样粗心大意、无明,然后造业。种种的抓取、种种的结缚,导致自己身心的苦,导致很多的不如意,然后怨天尤人,都要回来反观看我们自己,不要怨天尤人。

 

-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就以美国911事件为例,美国双子星大厦是世界的金融重心,被一些对美国有相当深仇大恨的人,发动飞机轰炸掉之后,激起全世界的震撼,更激起美国人的愤恨难消。身为美国总统的布什,也觉得这一件事情必须对美国人有所交代,为了要平息这一股怨恨之气,就进一步发动战争。「和大怨,必有余怨」很多事情不是一场战争就能够完全解决,在过程中,一样会激起更多的对立、更多的怨恨。

美国也知道不能够太过分,否则会引起整个世界更大的冲突,有些回教徒一样不满美国这样的作风,包括为了要安抚以色列,巴勒斯坦人却受到这么多的委屈,这之间都会有很多的怨恨。我们能不能站在比较客观、超然立场来处理?所以「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当然,在世间法里面没办法十全十美,一定有不圆满的地方,你不处理也不行,你处理了,也不要以为我们就是最高、最厉害的,一定会有余怨。

老子也讲过,是不得已才发动战争,但是战胜了,也要以丧事来处理,不能够说我们今天胜利就大肆庆功一番。当你在庆功的时候,另外被打败的一方,又会慢慢酝酿报复、仇恨之心,「世间法」就是没办法圆满。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是以前的名词,就像借据,一张中间盖一个共同的印章,然后一个人各执一边,等于一个是收据、另一个是借据。有的人把钱借给别人,他的手上是握有借据,但是不会常常在想别人应该要还我,什么时候要还我、什么时候要讨债。如果你有钱要借出去,就要有心理准备,就算他没有偿还,也是很正常的事。

一般世间常是这样,你才不会难过。如果有借、有还,就像是捡到;如果没还,是正常的。一般钱借出去,常常是这样。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如果没有钱就坦白跟你讲:没钱!如果这一件事情真的值得帮忙,需要周转一些,依法律上来讲,还是一样有借有贷,但是你的心胸如果常常有一种应该要偿还我、应该…,假如事与愿违,借钱的人不会痛苦,钱被借的人就常常很痛苦!而且常常是是要人家还钱,反而更不好意思,比跟人借钱更不好意思。

所以,真的要把这件事情消化掉,要有这一种雅量,钱如果真正借出去,就要有准备,没有还回来是正常,在你的内心没有这一件事情的罣碍,所以「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他拥有那些借据,但是纵然没有偿还、到期爽约,他也不会去报复,或是找黑道来要债。他是宁人欠我,我不欠人。

你如果欠我的,到时候爽约、要欠我,那是你的事。对我来讲,这件事情我都是消化掉。如果你耿耿于怀,表示这件事情没有消化掉,在你的心中,看你放多久那个债务,就在你的身上、心上,累积多久、积压多久,所以「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如果一个真正有智慧、有品德的人,他是宁人负我、我不负人,我不去欠人。「无德司彻」如果没有智慧或是比较欠缺品德,又常常会反过来,宁我负人,宁愿去欠别人,不愿意别人欠我。

别人只要有欠他,他都记牢牢,随时要向人讨。如果他欠别人的钱,没多久就忘记了,如果「无德」就是他欠别人,很快就忘掉;别人欠他的,永远都记得。如果「有德」,反而相反,如果我欠别人的,在我没有还之前,我会设法要清还,我不负人。但是如果别人欠我的,就看对方。

在法律上的规范是一回事,但是这里讲的都是心境方面的问题,如果你的心境放不下,就算别人欠你钱、理所应该要还,但是他到时不还,你就到法院去告、告,告到后来,就算你赢了,他还是不还,他要去坐牢,你又能够怎么样!所以,这是一个心境方面的问题。如果你把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痛苦的是你自己,所以这个要分开。法律有法律方面的问题,法律有法律解决方面的问题,但最主要是我们的心境方面,怎么把那些不如意之事,能够真正消化。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八个字很美、很妙,大家要好好体会。为什么「天道无亲」?对整个法界而言,是没有偏爱、没有私心的,像太阳一样平等心的照耀,地球上的众生、空气、大地也是一样,都是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为什么「常与善人」?并不是日本把太阳图形当做国旗,太阳就多照射他们、对他们比较好一点;别的地方会有紫外线,因为日本对我比较好,所以日本都没有紫外线?不会这样,它都是平等的。

为什么「常与善人」?最主要是如果你懂得“感恩之心”,体会法界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代之而起的会是一种知恩、感恩、报恩,而且会整个展现无我、无私的精神。所以,这时候你的心是开放的,你会发现到整个法界的可爱、整个法界的玄妙。同样的,我们一群人到山上、溪边或是水边,没有闻思基础,来这里你是见不到法,会觉得「这是什么鬼地方?这也没什么!我要的禅修不是这样!我要的是神通感应…」你体会不到整个法界不断在养育我们,你的心没办法打开。

当有些人在溪边坐得很安详、很自在、很快乐,但是你在溪边会坐得很紧、很痛苦,「奇怪?我怎么还没有感应?我怎么还没有…?我怎么还没有得到我所要的?…」同样躺在草地上,人家感受到整个法界对我们的爱,当他躺在草地上,觉得说「啊!我就像躺在父母亲的怀抱中」那一种安详、自在,身心柔软、感恩的心-知足、感恩,当他躺在地上,好像整个法界的充电,精神恢复很快,因为全然的开放,整个法界又是不断穿流而过。

因为他的心是开放的、「空」的,整个法界的法流不断穿流而过、净化他的身心,疲劳消除比较快,精神恢复也比较好,又是精神饱满的充满慈悲心,下山跟众生结缘。但是有的人躺在草地上,就不一样了,认为「唉哟!这里好脏!这里有落叶!这里有尸体!这里有狗大便!这里有…」一直在责备:「啊!这个脏死了!我们这么高贵的人,怎么可以躺在地上?!」像这样,就算躺在地上也是一样,不是不安、不然就是很不自在,身心还是很紧、还是很苦。

所以,不是法界虐待你,是因为你的心没有打开,没有去看到法界无我、无私。「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不是你这个民族是我上帝特选的种族,我才特别照顾你。不是你这个民族是我太阳特选的种族,你们是太阳之子、阿波罗之子,我才特别照顾你们。众生是一律平等,只是你有没有体道、悟道,这样而已。当你体会到整个法界对我们的重要,你整个心态、整个质量都不一样。同样在溪边、同样在草地上,你的心境不同,生命质量就不同。

同样躺在大地上,有的人感受法界、大自然的恩泽与爱,就会充满了感恩。当你躺在草地上,接受整个法界的充电,「充电」就是「常与善人」。如果体会不到,有的人就想说:「耶!如果生死不是我的事,为什么要感恩大地呢?为什么要感恩太阳呢?」如果你认为本来就是理所当然,本来就很正常,欠缺感恩、知恩,你的心不会打开,而且你认为「应该啊!」好像父母亲赚钱养我们,就认为「应该啊!谁叫你要做我的老爸?!」变成父母亲给我们钱,也认为是应该。

这样我们的生命没办法很法喜、很喜悦,要慢慢体会我们整个生命的存在,就是整个法界的恩赐。我今天能够活着,就是整个法界以及很多众生的协助、因缘具足,绝对不是我是、我能。当能够去体会到这些,真的是心花朵朵开,真的就是知恩、感恩、报恩,你的生命才活得很有意义,才会有真正快乐的人生,就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第80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事实上,老子最后强调“返璞归真”。经文的重点就在于这几个字,整个从头到尾所贯穿出来的重点,到最后是要来到“返璞归真”。在《阿含解脱道》也有提到「至人只是常」、「返璞归真」,就是来到这样的境界、世界。

「小国寡民」是老子的理想国,国家、社会都会比较好处理、比较单纯、比较安定,认为是最好治理。「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纵然有那些武器,也都不会去用。如果你能够体会一切百姓跟我都是兄弟、同胞,所有众生跟我们都是一体,当你真正感觉一体世界,你还会去伤害众生吗?就算有那些武器,也都是不使用的。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能够让人民「重死」,就是爱惜生命,一方面让众生了悟生死大事,一方面也让众生体会生命得来不易,是整个法界的恩赐、整个法界的奇迹。生命能够在地球出现,你现在能够坐在这里,真的是整个法界的奇迹,但是你都不以为然、不知珍惜。在《阿含经》佛陀一样有讲到,人能够在地球上出生,就像有一个比喻,像在大海中有一块小小的木板,木板中间有一个孔,一只乌龟在大海漂浮,刚好又遇到那块木板,而且又要穿透到那个孔,这样才出生。要出生为人,整个法界的因缘是要进化好几十亿年。

有太阳系、地球以来,已经有几十亿年的历史,审视整部地球的进化史,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这几十万年的事,几亿年前是恐龙的时代,地球上没有人类,所以不知道生命的珍贵,还常常怨天尤人:「我怎么这么歹命!怎么这么衰!怎么…」。「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要了悟生命真的是得来不易。

你要了悟生死大事,知道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而且实相又是怎么样,佛陀都是帮助我们解开这些,这样你才不会去抓取生命,不会贪生怕死,然后又会珍惜。众生是一直抓着生命,却很不珍惜你现在的生命,一直在糟蹋生命、贪生怕死。一般众生常常活在过去跟未来的梦幻世界,就是在糟蹋生命;你常常活在身心很苦、抱怨、我慢展现的世界,都是在糟蹋生命,然后又一直贪生怕死。

如果你有体会这些真理实相,就不会贪生怕死,不会去抓取生命,但是你会珍惜每一个缘起。今天有因缘,大家聚集在这里,珍惜当下这些因缘,但是完全不抓,当下该做什么、我们就做,当下能够讲什么、我们就讲,就是「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因为了悟生命得来不易,所以会珍惜它,但是不会贪生怕死。

当你了悟生死大事之后,来到大安心、大自在,你还要到处去找法吗?!不必远徙,不必到他方世界,不必到很远的地方去找净土,你不必一直觉得这里不好,然后要搬移到哪里、搬到哪里。如果真的了悟生死大事,你就「不远徙」不会一直要向心外去求法,不会一直要向心外去找安心。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纵然有那些交通工具,也可以不必要。并不一定我们绝对不去乘坐,如果真的有需要、也可以坐,但是可有、可无!如果你真的知道解脱的核心,但得本,不愁末,真正掌握到根本核心,就可以权施种种方便法,但是这些可有、可无,如果你掌握到根本核心,就不一样。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虽然有武器或是军队,但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不必使用到那些,大家都是能够感恩、珍惜,能够互相尊重、互相扶持,这种世界是没有仇恨、没有对立,这样就不需要军队、不需要武器。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让人民回复到「结绳而用」的时代,很朴实、很纯朴的世界。但是并不是说这样好像变成社会倒退,科技都没有用,整个社会的进化就会倒转、逆转。老子所强调的是“心灵净化”-心灵的提升、返璞归真,我们心灵回到最初、最原始的纯朴状态。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外面环境受污染大家是可以看得到,但是众生的心灵受污染、受扭曲,你是很不容易觉察到、很不容易看到。

所以,像佛陀、老子也是一样,都希望我们能够净化心灵,回到成为一个真人,就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佛陀也是一样,不必拥有很多建设、道场,身上有的就是法,到处跟众生讲,你们需要、我就讲,不需要、就保持圣默然。本身所需的不多,托钵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快乐。佛陀就是很标准来到心灵的净化、返璞归真。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返璞归真的生活,只要能够吃得饱就好,「甘其食」不是吃得很好,而是你的心境提升之后,就算吃菜根,也有品尝到菜根香。粗茶淡饭,只要你心情好、心境好,粗茶淡饭一样过得快乐似神仙。如果你不能满足,就算给你山珍海味,也是苦恼、烦恼无限!所以「甘其食」是心境方面,心境能够来到返璞归真,所需不多,只要三餐吃得饱就好。

「美其服」就是穿得暖就好,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地方可以遮风、避雨,这样就好啦!「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也是这样的意思。只要能够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地方可以遮风、避雨,这样就好了!其它多余的这些,我都愿意跟众生分享、回馈世间。有的人不太了解,认为我当医生好好的,要赚钱也可以赚很多,是不是头壳坏掉?才把那些放下、去修行。

我是觉得个人的目标、方向不一样,我要的是心灵质量真的升华,来到安心自在,所以当我在工作的时候也是一样,就是觉得只要有个地方,三餐可以吃得饱,有衣服可以穿得暖,有地方可以遮风避雨,这样就够了!像以前在上班的时候也是一样,上班时间都是越来越减少,人家一个月赚多少钱,我不是去跟别人比赚多少钱,反正可以过得去就好,其它就是不断充实精神方面,充实心灵成长,不断往《解脱道》迈进。

在此跟大家互相勉励,如果真的要走《解脱道》,也是一样自然会慢慢对各种物质欲望会越来越少、越淡薄。不是压抑,如果吃不饱、穿不暖,然后要修行,是道粮不足,障碍也会很多,你本身让自己身心能够安顿的情况之下,不用说要山珍海味、豪宅、洋房,这样欲望无穷,你会成为欲望的奴隶。如果真的要修行,简单、基本上过得去就好,重要的是心灵的提升,这样才能够来到安心自在。

如果心灵方面没有提升、没有成长、没有净化,纵然你有再多的金银财宝,内心还是一样空虚、不安、苦闷。所以,这一段期间的结缘,也是慢慢协助大家得到无价之宝,我们的课程不是用价钱去衡量。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因为你是来到感恩、知足、常乐。事实上,老子是要实践一个大同世界,问题就是心灵必需要不断提升,才有办法来到「小国寡民」的世界。如果能够实践这一种世界,「邻国相望」一个村庄就好像一个国家,「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事实上,一个修行者、解脱者不是变成一个孤僻者,变成很孤独、很冷漠,而是因为各方面都很知足、感恩,不必交际应酬、东奔西跑,因为你欠缺的不多。如果一个村庄基本所需能够满足,这样就可以了。生活上能够过得去,而且你又觉得我这样不欠缺什么!所以就可以不必到处东奔西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不是心灵世界的闭锁,而是来到知恩、感恩,知足、常乐。

如果能够这样,你不会欠缺什么,不管你到哪里,都是安心自在。一般众生的交往、往来,常常是在谈论别人的种种是是非非,东家长、西家短,不然就是各种交际、应酬,都在那里比大比低、比高比小!比我慢、比谁的成就高…,这些对解脱者来讲都是多余的,都是没有必要的。那些谈得再多,对你身心的安详没有益助,顶多只是去比一个我慢,你比别人有成就,你就高兴几天而已。

因为这一种「比」的习性还在,好!于是慢慢比,比到别人比你高、比你好的时候,哇!又要痛苦好几天。所以,真正心灵安详、内心很富有,到哪里都是安心自在、可有可无。要慢慢体会老子所讲的,都是回到心灵很纯朴、很原始、很纯真的真人世界,大家不要从表面、文字来解读它。

回复到「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返璞归真的世界,还有讲到一个很重要的重点,无论是佛陀、老子或是耶稣、庄子,都是希望我们回到一个“没有宗教师污染的世界”,我不是宗教师,也没有要成立宗派,所跟大家讲的也不是我个人所独创、所发明的,我只是一个法界的代言人,协助大家去认清法界实相而已。所以,在这一路的过程,都是希望大家能够去求真、求证。不要因为某人讲,你就这样信;不要因为经典这样写,你就这样信。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老子让我们回复到一个“没有宗教师污染的世界”,没有“经典污染”的世界。不是经典不重要,经典是一个参考指标,协助我们去找真理实相。但是如果你以经典为准,而否定真理、实相,经典反而是你的最大障碍。一方面让我们回到让“大自然”来说法、回到“以大自然为师”,让大自然如其本来的告诉我们:实相是什么?让我们不受各种污染,回到很纯清、很宁静的心灵质量,来看清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如来」的世界,就是「如实观」的世界。《金刚经》提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能够看到法界的真理实相。

以上所归纳的,是我从民国88年(1999年)921大地震之后,回到法界,以法界为师、以法界为依归,很深、很深的一些感触,因为那时候觉得所体会的,为什么跟一般宗教师所讲、所体会的,有那么多、那么大的差异呢?!所以就把自己交给法界,从法界、大自然里面,超越任何经典、文字,从大自然里面去见法、体悟,法界、大自然有告诉你是业力深重、业障深重吗?法界、大自然有告诉你出生为女人,是少修几百世?法界、大自然有告诉你说:你是背负着原罪来的?

那时候发现到我竟然跟一般宗教所讲的,有这么大的差异,体悟真的要回到以法界为师、以大自然为师,不然众生真的在苦海载浮载沉,不知道究竟归依处在哪里,像刚才所提的很多观念,佛陀跟我们讲「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众生是在互相催眠、互相缠缚,所以告诉我们: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当我们的心灵被催眠之后,我们不知道,被催眠的这些都不是法界、大自然在催眠的,都是你从一些宗教师、各种的论著、各种的经典,形成各种的观念知见,别人怎么样说、别人怎么样讲,我们装填很多这些。

我们不是一概否定经典,而是说里面有好的、有不好的,有正确的、有错误的,这里面有很多是有用的,有不少是病毒,但是众生不知道,也没有能力去过滤,所以就这样装填了很多,然后形成你的知见。于是你就用这样的知见去判断,导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你被错误的知见所引导却不知道。将来有一天你成为宗教师,也会进入「以盲引盲」,而不知不觉、不以为然,就是众生在颠倒梦想的世界。

如何才能够发现我们过去是在颠倒梦想的世界?这是一条解脱之路,你要找寻究竟归依处、安心之处,佛陀所提供的方法,越高级的是来到越单纯、越简便。老子更是直接切入最快、最好、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讲很重要一个原则-「致虚极,守静笃」,我们的心就像一个很大桶的水,接受各种因缘条件,然后一直动荡不安。

我们的心就像动荡不安的水,如果水没有清净下来,没办法照见到月亮、照见到实相。想要让心湖的水静下来,如果是用各种方法在旁敲,一直敲、打啊!希望它赶快静下来、静下来!或是多投一些东西,认为有稳定作用、有沈淀的作用,就在一直投进去、投进去!每隔几秒、每隔几分就一直投进去,认为这个有沈淀作用、有冷静作用、有稳定作用,一直在那里弄、一直在那里用,或是用一些板把动荡压下来,一直压着、一直压!赶快啊!…

但是奇怪?我的心怎么还没办法静下来呢?于是就一直在那里用,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正要让心、水静下来,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最高明的方法就是「无为」,是不要去动它,就是没有方法的方法、“无修之修”。在《阿含解脱道》「四禅八定」有一章节讲到「无修之修」,都是来到最高级的方法,老子更是直接切入,不要去动它,就保持一个客观、冷静的觉察,让心慢慢沉淀下来。

各种「有为法」都不会、也无法让你的心,真正彻底宁静、清净下来,只要在「有为」,就是一直在震动它。记得!不管用任何方法,不管别人介绍的方法多么奥妙,多么玄、多么虚、多么高、多么妙、多么圆、多么顿,只要你还在有方法,你的心还是紧绷的,「紧」一定是有用力。有用力,就会继续在动荡它。

所以,各种「有为法」,还是无法让心回复到最纯真、纯朴的境界。像我们带领禅修方面也是一样,没有透过「有为法」,要直接契入「无为」不容易,但是「有为」的阶段能够越短、越好。不是说时间要多长、多久,我的方法要怎么样才好,有为的方法能够越短越好,当你的心很快宁静下来,才能够真的如实观。

 

-第81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一章是很重要的「结局」,很精彩!「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我改为「真言不美,美言不真」。「信言不美」就是忠言逆耳。说真话,真诚、有信用的话是不会很美;说实相的话,也不会很美。

「信」就是有信可征,包括在这一年多来,跟大家结缘、所讲的这些,都是让你可去求真求证,是可修、可证、可达。「信言」就是很有信用。在《阿含经》里面,佛陀也提到阿罗汉讲经说法的几个原则,一定是「真实的、对众生有利益的、佛陀所亲证的」才讲,讲的都是「信言」,可确信的,不是让你迷信,不是模棱两可,不是无法求证的。「信言不美」因为众生习惯构筑梦幻世界,喜欢听一些催眠的甜言蜜语。

尤其像青少年男女在谈恋爱的时候,总是很喜欢听「催眠曲」,如果跟你讲实话,就觉得这个人像呆头鹅、不解风情。但是却不知道他是一个实实在在、很朴实的人,所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言不美,美言不真」。如果要解脱,就要学习着「听真言」、听逆耳的忠言。

「善者不辩」返璞归真的人,来到真、善、美的真人,有体悟到真理、实相的人,他是不会跟你诤辩。「辩者不善」如果很喜欢诤辩、到处去怀疑,很喜欢到处背着一把剑跟人家比高、比低,表示这个人还不了解真理实相。如果真的知道,你不必诤辩。众生喜欢听真理实相,你就如实说;众生不喜欢听,你就保持沉默;众生要诤辩,你很清楚知道他是为「我慢」而来?还是为求真理而来?如果是为「我慢」而来的诤辩,你不会去跟他诤辩。

佛陀也提到「我不与世间诤,是世间(人)与我诤」。大家都听过瞎子摸象的比喻,当你是瞎子,你摸到什么,就认为大象是什么,因为没有看到全貌,所以才在诤辩,认为:大象就是像一把扇子、一个柱子、一面墙壁、一把扫把,然后就在那里诤辩。如果你的眼睛是好的,看到真正大象全貌,你还会去跟他们再诤辩吗?不会的!所以要好好去体会,为什么「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就像以前广钦老和尚在山中打坐、入深定,有一次差一点被柴夫烧掉。因为他入深定,柴夫好几天过去看,身体怎么都没有动?结果他们想说会不会是死了?弘一大师去看认为是入定,还不是死亡,所以才没有被烧掉。

有一位苦行僧的遭遇就没有像广钦老和尚这么好,他可能因为入深定,被误认为死亡。然后就由他的朋友举行祭典、祭祀仪式,准备把他抬去埋葬了。正当棺材行将入土,苦行僧突然复活起来,用力敲打棺材盖,于是棺材盖打开了,这个人就坐起来对周围的人说:「你们在搞什么啊!我还活着啊!我并没有死啊!」结果当他说了这些话之后,大家鸦雀无声。

大家在那里想:「奇怪!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主祭者、主导者想说这个场面不处理也不行,于是就出来说话,说:「耶!老兄啊!医生跟神父都证明你已经死亡了,而且又开出死亡证明书,专家的话是不会有错的」所以棺材盖又再度被盖上,然后在预定的时辰把他埋葬掉了。

你看这里搬出医生跟神父都证明你是错、你是死的,医生来鉴定过你也是死的,死亡证明开出来。神父来看过,认定你也是死的,已经做完一个弥撒,做过这些祭典了。所以,我是相信专家的权威,他们是对的,你是错的!不只专家、权威,而且还有这些证明,都具有法律效力,经典、文字都是很权威的,不可以怀疑!服从专家、服从这些证明…。

这一则笑话的含意很深,是在《弦外之音》里面的一则启示。所以,是先有真理实相,先有法界、大自然的存在,那些智慧很高的人像佛陀、老子、耶稣之类,看到真理、实相之后,告诉众生一条解脱之路。佛陀整个讲经说法,都是协助大家去了悟真理实相。

本来没有《阿含经》、《大藏经》,他们都是依据真理实相来讲。像佛陀或是老子看到这些真理实相,然后透过他们的语言诠述,老子留下《老子道德经》,佛陀留下《阿含》方面的,但也不是佛陀撰写《阿含》,而是后人把他所讲的编着下来,所以才有这些经典文字,才有这些语言的叙述,才有这些讲经说法。

但是现在众生又迷执在这上面,就变成某某大师说、某某宗教师说、某某谁说。本来他们是「指月的手指」,经典文字更是「指月手指」的手指,结果现在大家离开了这些,然后一直在经典、语言、文字上面钻研、上面绕。明明一只大象就在那里,又是在诤辩「不是啦!经典、文字是怎么记录的!人家别人是怎么讲的!…」把真理实相置之不顾,不去看「无字天书」,然后在上面钻研、在上面诤辩。

而且还会搬出「医生、神父都证明是死的,专家的话是不会错的,又有开具死亡证明书、又有讣闻,早就出来啦!好啦!就这样啊!…」大家不去看实相,变成「就是这样呀!」刚才是很中肯的跟大家提到,希望大家真的能够回到以法界为师,回到以大自然为师,看懂这一部「无字天书」,这样一年多来在中鼎跟大家结缘,就没有白浪费。

大家的目标是要超越经典、文字,超越人我相,你们的目标不是在某部经典上面,这些都是协助我们去看到真理的工具,我们感恩这些工具。我在这里跟大家讲课,也是一样只是协助你去看到而已,不要把目标锁定在我的身上,不要去认定:「这个人怎么样呀!这个人怎么样呀!…」如果你的目标还在我的身上打量,跟真理还差十万八千里。所以,都不要在我身上打量,这些都只是协助你去看到真理。

有学员帮我照一张相跟大家结缘,他也是发心洗照片出来跟一些结缘,记得!你拿这个相片回去,不要只是一直不停的拜,是“见其人,思其言”,然后体会话中之意,去看到真理实相。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如果真正知道真理实相的人,不必、也不会展现很博学多闻说:「我《藏经》看了几遍、几十遍…」因为真正的真理实相,本来就是没有语言文字,这一部「无字天书」就是呈现在每一个人的眼前。如果你一直沾沾自喜,认为:「我自己学问很高啊!我自己饱学多闻啊!我经典看多少啊!我懂多少啊!我学过多少宗派、学过多少法门啦!我懂多少…」如果还在炫耀自己懂很多,表示还没有真正知道。如果你还在炫耀藏经看过几遍,表示你还没有看到实相,都还在语言文字上面绕,就是「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易经》一个很重要的规则就是简易、变易、不易,「简易」就是当你真正体会到真理实相,就会掌握根本核心,有一句话「一理通,万理彻」,如果你真正掌握到核心,「但得本,(莫)不愁末」,你能够真正掌握《易经》核心“简易”,根本原则就是这样。

所以,佛陀就跟我们坦白讲,现象界就是「无常」、「无我」、「缘起甚深」,就只有这几个字,很简短!问题是你忙了一辈子,如果没有扣住核心,也是还在门外绕,还在头脑知见里面绕。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一个真正解脱者、有智慧的人,他是「不积」不会为个人积蓄。一般众生是要越得越多、要越抓越多,我的、我的要越多。但是一个真正体悟「无我」的人,是不会为自己而积蓄,体会到整个法界、大自然展现出来,就是大公、无我无私的精神特色。

真的体道、悟道而行道,自然会展现「道」的质量特色,展现法界的精神、特色,这时候就会展现出无我无私,展现「既以为人己愈有」。为什么?只要我有个地方可以遮风避雨,有三餐可以吃,吃得饱、穿得暖,这样就够了!其它的,我愿意去跟众生来分享、回馈。

当然做这些慈悲也要有智慧。如果慈悲没有智慧做后盾,有时候你的慈悲很容易长养众生的欲贪。有一位学员讲有个人跟他诉说走投无路,欠人很多钱、家庭又很需要钱,地下钱庄又在跟他要钱,诉说很多的苦,现在很紧迫、很需要钱、很可怜,需要一些救济。

学员问我:「当初听了这些,觉得没有帮忙他,实在一直很耿耿于怀,我一直觉得好像自己不慈悲…」我跟他讲:也许这是一个「无底洞」,慈悲要看因缘情况。如果欠缺智慧,很容易长养众生的欲贪,慈悲要跟智慧配合,悲智要双运。

有这一种胸襟愿意回馈世间、愿意跟众生分享,背后是充满智慧,都是有智慧为背景,把钱用在觉得真的能够利益众生,你就去做。当你越付出越多的时候,记得!当然我们也是要量力,不要没钱、然后去借钱,这样不对!那不是真正的慈悲。你有余,会很自然要跟众生分享。

当你跟众生越分享,「既以为人」你为众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当你越付出,反而得到法界的回馈、回向越多。你不要想说:如果这个月我布施十万出去,也许下个月就可以回收一百万…?不是那个「多」!如果你存有经济考虑的回收,又是有我、有私心、有所求,这样你是得不到的,这里所讲的都是真正的无我、无私。

真正站在无我、无私的精神,慢慢、默默回馈这世间,一方面「三轮体空」在做的时候,你当下就是很快乐、很安心、很自在!看到众生也不断的受益,不断在改变、在提升、在净化,就好像说你默默推广正法,让正法净化众生的心灵,你会感受到、看到众生的成长,看到众生的脱胎换骨,也会跟众生一起同乐。就是「既以为人己愈有」。如果真的能够「三轮体空」去布施,无我、无私的去做,你真的去做,就可以真正体会老子所讲的「『圣人』不积」,所以「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整个大自然、法界所展现的特性就是利益众生,没有瞋心、没有条件,一般众生爱的背后都是有条件、有抓取、有所求,当你觉得爱得越深,如果对方所做出来的,不符合我的欲求,你背后跟着而起的是瞋心、恨啊!所以,为什么爱与恨是一体两面?因为一般众生的有条件、有所求、有我、我所,于是对方接受你的爱,也会觉得很沉重。

只要你的爱里面有抓取、有条件,对方会觉得很沉重,你也会很苦。所以,整个法界就是「利而不害」善待一切众生而没有瞋心,没有那些抓取,不会说当对方不符合我的意思,就审判你、把你判入地狱,有些宗教是用恐吓众生。但是整个法界、大自然展现无我、无私,是「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有智慧的解脱者是体道、悟道而行道,自然展现出来的特质,前面老子处处都讲「无为」,但是「无为」不是吃饱没事做,坐在那里发呆。「无为」讲的是无我、无私,他一样觉得对众生有益助的事情,就会积极去做。能帮助这个世间少苦、离苦,他就会去做。

他是「为而不争」默默去做,但不会跟众生争排名、抢功、出风头,不会认为「我这样做,可以受到众生的重视,可以受到肯定,可以提高我的身份、地位…」没有那些考虑,该做的就去做。众生了解、不了解或是肯定、不肯定,那是一回事,只要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就去做、默默的去做,不求名、不求利,就是真的体道、悟道,「行道」就会展现出「道」的质量,而与「道」合一。

要解脱、与法界为一体,溶入一体世界,与道合一,都不是用想象的,不是用嘴巴讲的,不是用诤辩的。佛陀所讲的「无常」、「无我」,都不是用诤辩的,是要实际展现出来,要实际做到才算。

【幻灯片】

这一年来,我们上过《阿含解脱道次第》、《老子道德经》,整个闻、思、修、证结合之后,在学佛的心路历程,以及求道、觅道的过程,除了课堂的闻思之外,还不断上山、下海,找真理、找实相、找解脱。

黄色的是相思树,白色的是油桐花,这是我们这一次禅修地方,代表上山、下海,不断到处去找,体会什么叫真理实相?无常?是真正要“撩下去”体证,真正准备要“撩下去”实际体证,把闻思、修证结合起来,真的要放开、要归零,不要还带着过去的观念。如果过去的知见观念没有放下,很难突破,真的要归零、身心柔软“撩下去”,才能够很快「见法」。

这是前几天大家上山、下海,到溪边去打坐。我们上山、下海,目的是要做什么?就是要参悟、了悟生死大事。修行不是在练功夫,真正修行最后的核心,就是了悟生死大事,才能够大安心、大自在。有一个人因为被专家鉴定死了,于是被抬出去,同道来这里为他哀悼。我们都在那里了悟生死大事,你要跳下去体会,看能不能让「自我」真的死掉。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去除「自我」所要的框框、模式,如果你能够让种种运作观念埋葬掉,你很快就可以脱胎换骨。这一位也是一样在参悟、体悟生死大事!如果他真的能够大死一番,真的能够参透之后,就可以真正成为一位大师,就会真正活起来。如果还没有大安心、大自在,就算让你住在山明水秀的地方,你还是苦、不安!怕死啊!所以,山明水秀还是个空中阁楼,大家要体会真正的净土是在我们的心境。

大家不断这样继续在参、在悟、在修!让我们的心能够渐渐静下来,所以,上山、下海、溪边…到处去体会「溪声尽是广长舌」,然后溶入法界里面,超越语言、文字,没有文字、没有语言的世界,来到心行处灭、言语道断的世界,都是告诉我们要溶入法界。

我们的身心不断透过闻、思、修、证,让我们的身心渐渐沉静下来,你就能够初见法性,慢慢对「无常」有比较具体了解,从大自然里面慢慢体悟「无常法则」,你也慢慢去亲证、饮到这些法水,然后又慢慢体会整个大自然、法界,是这样在养育我们,当你体会越深的时候,自然会由衷感恩,我慢、「十个结」的断除才会快。整个法界、大自然就像慈母,众生就像慈母怀抱中的小孩,能不能慢慢去体会?

如果还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都是我们不知恩!还不知道法界对我们的重要,还看不懂「无字天书」。众生看不懂「无字天书」,就在盲盲目目过生活,然后吃饱睡、睡饱吃,不然就是制造很多垃圾回馈大自然。如果你能够慢慢看懂这一部「无字天书」,慢慢看到整个法界、大自然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才会清楚看到「八正道」,正确走在「八正道」上。

要去读懂这一部「大地风云经」、「无字天书」,生命才会一直脱胎换骨。传说佛陀一出生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那些话是一种代表、形容,整个生命的脱胎换骨,“重新”活起来,“重新”来!修行是一条跟世间的思维是背道而驰,不要用世间思维的观念,然后一直在引导着自己,真的要有大丈夫气魄,让过去那些知见、观念放下,归零“重新”来过,让自己不认识自己,每一天都是崭新生命的开始,就会体会到生命的喜悦。

真正要体会生命的喜悦,是看到真理实相,体道、悟道、而行道,展现真正新的生命,来到解脱自在。当你的智慧眼打开之后,看整个法界就不一样,处处就是充满着生命力,会看到整个法界的奥妙、神奇!当你看得越深,「我慢」断得越快。你以前看蕃茄只是蕃茄,没什么!当你在闻思的过程,在经典文字绕的过程,你觉得这只是五阴,只是一些地、一些水、一些风…的元素组合而成,这没什么!但是当你真正再进一步去体会,不是一加一,五个一加起来等于五。

当你体会到缘起甚深,又去看到整个法界展现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时候你再看蕃茄,已经是来到看蕃茄又是蕃茄,里面真的都是充满「玄之又玄」。所以,当你在吃青菜、水果的里面,都会充满着感恩,生命质量就不一样。当你再看大地的时候,以前你是觉得很讨厌!觉得这么多肮脏的。

当你智慧眼打开之后,哇!你去欣赏花在下雨!这是油桐花,当它一掉下来,就像花在下雨,就是油桐花的花雨,早上看起来好像覆盖一层白雪。当它掉落的时候很优美,也都在告诉我们「无常」、法界的缘起甚深。当真的心静下来,智慧眼打开,去看整个法界都不一样。

当你看小黄瓜,就会看到整个法界的奥妙,这都不是想象,都是实相的存在,你会赞叹法界真的太奥妙,那一种赞叹是由衷的。当了解越深、就越赞叹,而越赞叹,我慢的断除就越快。法界让花朵开花之后,能够结出小黄瓜,慢慢去体会!问问自己:我能不能做到呢?这有助于断除我们的我慢。

这是螺旋状,弹簧的构造很特殊,以前在82到85年(1993至96)的时候,我也曾经去种过菜,不管是瓠仔、菜瓜或是小黄瓜,有一个特色是它有须,这个须会去攀住固定,有弹簧固定的作用,可以受风吹、又有弹性,如果没有弹性,风一吹就会断掉。还有,这个弹簧里面很有“学问”,这样形容好像没礼貌、太低估它们,这个弹簧里面又是很奥妙、,很玄的。

有时间你去把它拉开,这边是这样绕进去,有分成两半,另一半所绕的方向是相反,它中间有一个转折。那时候当我看到、拉开一看,哇!奥妙啊!如果它都是同一个方向一直绕过来,我们把它拉开就会断掉,会一直打结,因为它一直绕,当你拉开之后,就变成一直旋转、缠绕着,变成整个都是缠绕在一起,不然就是断掉,纠缠是因为它整个线都黏扯在一起。当你把它拉开、拉直,那个线就凹陷下去,或是断掉。

当你把它拉开,会形成怎么样?法界的构造是这么奥妙,因为它这一半跟这一半,所绕的方向不一样,当你把它拉开变成一条直线,而且本身这个须不会受损、不会纠缠,不会旋转而纠缠,它是变成一条线,再把它回复到这样的情况。

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觉得这个构造就是这么奥妙,法界能够让母的菜瓜花开出这么灿烂的花,然后又能够让那些蜜蜂、蝴蝶帮忙它们,我吸取你的一些营养份,也回馈一些,互蒙其利。法界不断的孕育,长养出这些蔬果、蔬菜,当你的心越宁静下来,真的就是「无上甚深微妙法」,要去看到这个实相。

所以,老子希望我们超越所有经典、语言、文字来看到实相,佛陀讲经说法也不是依据某一部经典在讲,真的都是依据实相来讲,当你打开智慧眼去看,你会看到里面缘起甚深。当你慢慢了解缘起甚深之后,体会到不管当下法界赐给我怎么样的因缘,我全然的接受,感恩整个法界的恩赐。如果我是冰的时候,一样!就好好扮演冰的角色,众生要构筑一个皇宫走廊也好,你就拿去用。

当我是冰的角色,就扮演冰的角色;当我是水的时候,就一样滋润大地。我不哀怨这个冰快要溶化了、怕生命消失,它只是一种变化、转换而已。当我是水的时候,就安住在每一个当下,一方面庄严法界,一方面也回馈世间。当我是云的时候,我也一样,不管我是冰、或是水、或是云,都是全然活在每一个当下,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庄严法界,从中让你慢慢去体会不生不死。

一个真正体道、悟道而行道的人,是全然活在每一个当下,法界要让我形成这个冰,也是因缘具足,就好好扮演冰的角色。当我是水的时候,就好好扮演水的角色。当我是云的时候,一样啊!让整个法界的因缘展现奥妙,当下能够扮演什么,我就做什么。大家智慧眼慢慢打开之后,就会去看到整个法界对我们众生的重要。

台湾现在又在闹旱灾、缺水,如果没有闹旱灾、没有缺水,你不知道这些水对我们生命的重要,会觉得:「这太自然了,这没什么啊!」当众生没有水的时候,你才会去感恩,才会体会到水的重要。一个有智慧的人,真的不必等到闹旱灾,就会珍惜水源,珍惜法界的这些恩赐,你会知恩、感恩、报恩。

就像这个人原来对于法界实相不了解,对生死不了解,内心充满着很多的惶恐不安,经过慢慢闻思、去了解、慢慢修行,体会到原来我们就浸泡在「空」之中,原来我们就浸泡在「道」海之中,原来我们就浸泡在「道」里面,原来我们就浸泡在整个法界里面。这时候体会原来「道」与我是一体,本来很不安的心,就能够处处安住在每一个当下,当下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成为「绝学无为闲道人」,当下因缘该做什么,我就去做。「绝学无为闲道人」可以在那里翘脚啊!就是大安心、大自在!真的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所讲的,来到安心自在,不管我到哪里,都是这样。但是「绝学无为闲道人」的「无为」,不是什么都不要做,连洗澡都不洗。如果你不洗澡,身体痒痒的,又要别人帮你抓痒!还是一样!该做的、还是要去做。

包括佛陀或是老子,希望我们能够回到原始农业社会生活型态,但是整个社会在进化,这些智者、解脱者要我们回归“心灵”方面,回归到最纯朴,最原始、最纯真的状态,返璞归真。老子也讲回到像婴儿的状态、心灵纯真的真人,佛陀、耶稣也是一样!在《圣经》里面有讲到,那些像小孩的人才能够进入天主的国,含意都很深!我们的心要能够回复到纯真、纯朴、至人的真人,才能够真的与道合一,无我、无私,「返璞归真」讲的都是我们心灵方面的返璞归真,回复到很自然、很纯真、很纯朴。

以前有一个非洲文化演艺团体到国内表演,以他们的作风、习惯,在表演的时候要裸露上半身,但是我们的教育部就干涉表演单位,认为你们这样是妨碍风俗,要他们要穿上衣表演。他们在原始社会就是这样的情况,今天他们来台湾表演,就是如实、纯真的表演,但是政府单位就是要用这里的观念去改变他们,后来有妥协,就加椰子壳、加两片树叶遮蔽。

老子、佛陀、耶稣都是希望我们心灵能够返璞归真,回到原始、纯真、纯朴的世界,来到赤子之心。有智慧者的修行人,他们都是来到赤子之心,老子也讲「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回到很纯真,很朴实的生活。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是一样,不要去反抗社会潮流,最重要就是我们心灵返璞归真。小孩子来动物园参观,也在现场画画、写一些心得,小孩能够很洒脱在乌龟上面写字。但是我们大人却有很多的顾虑,认为这样不好看、是假的。

小孩子就是这么自在,坐在这里当下就趴着写心得,小孩子的脸孔就是无邪。所以,小孩子特别多快乐,笑声也特别多,而且充盈着纯真。问问自己:我们丧失了多少?我们拥有社会成就、拥有地位、拥有名利,但是我们内心快乐吗?内心的纯真有没有失去呢?都要静下来问问自己。

如果我们有了钱、有了成就,但是我们却过得不快乐,过得不真不实,真的丧失、迷失「自我」,解脱之路就是找回自己,让我们成为一位身心完整的至人、真人。当你慢慢体会到整个法界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就会像个小孩子躺在大地的怀抱中,整个法界会跟我们一起在流动、脉动,就能够来到安心自在,到哪里都是随遇而安。

当我们的身心返璞归真,你真不真?脸孔都会显现出来。所以,照镜子不是照我今天美不美?漂不漂亮?帅不帅?而是照照自己有没有微笑?有没有柔软?有没有祥和?有没有“真”?就是去照见我们自己有没有真。如果你的内心是真诚真心,内心充满着祥和、充满着感恩,充满着慈悲,就算你的年纪很大,已经七、八十岁,但是在你的脸上展现一种真诚、真心,也充满着爱、充满着信心!人生不是紧、不是彷徨,不是苦!

如果能够超越宗教来看,就可以看到人家内心里面的安详、慈悲;如果带着宗派,宗教框框、意识去看,就马上把别人界定是外道,就看不到这里面透露给我们的是“真”,所以要超越一切的宗派、宗教,返璞归真。

如果我们能够返璞归真,就会尊重其它的一切众生,会跟你以前所看不起的众生,也以平等心来尊重牠们,会跟一切众生以爱心、真心来交流、相待,会真的以爱心、真心善待一切众生。所以,整个解脱之路就是要去体道、悟道而行道,最具体的就是要去体会整个法界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对我们生命的养育之恩,如果你真的体会整个法界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会处处充满着感恩,会知足、知恩、感恩、报恩,你的生命一定会很快“脱胎换骨”,会来到体道、悟道而行道,十个结很快会断除,而且会与道合一,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

《老子道德经》全部课程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