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太平客运站时刻表:像乔布斯一样活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19 12:42:42
非技术出身,没有MBA文凭,甚至连大学都未毕业,除了选择创新,他还能做些什么?
错误的决定,成功的产品。这就是传统商人眼中的苹果公司。它那酣长而复杂的公司发展史就如同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看上去很美,琢磨起来很乱。在硅谷,高科技公司通常只关注某一项或几项产品,这代表专注。但苹果不是,更不会如此随波逐流,它在同一时间关注所有可能在下一时刻流行的产品,它自己制造iBook和iMac的硬件,它自己开发Mac操作系统和iMove、iPhoto、Safari等应用软件,自己生产以iPod为中心的消费电子产品,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iTunes音乐商店,《时代》评价道:“像是将微软、戴尔和索尼都并入一个公司,一个差异化和多样性的公司生物圈就这样摆在你面前。”开始时人们叫它混乱或胡来,后来苹果真的发达了,这种方式就叫做创新,而且一举成为全球的创新典范。
一切都是错的
谁会像苹果一样去经营自己的公司?在1982年《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年轻的乔布斯不过被看作一个“爱冒险的亡命之徒”,10年,20年,30年过去了,《时代》的封面见证了乔布斯的发福和皱纹,也见证了苹果的成长和一次次出人意料的翻身。但是到现在为止,除了不可思议地看着苹果在大把大把地数着美元外,经济学家、金融专家和投资分析师们还是不愿意承认“苹果所做的一切错误”是错误的。苹果丝毫没有遵守“自由和开放才能带来更新更好的东西”的正统逻辑,与被传统资本主义视为“商业圣经”的《亚当·史密斯理论》大相径庭。《时代》曾评价它是“为什么不能在戴尔电脑上运行MAC OS X?好像回到了前苏联时代”,而结果就像《连线》所说的那样,“苹果成功了,但是不可复制,乔布斯运气好,错的有理”。
在饱受争议的个人自传《偶像乔布斯:商业史上伟大的第二号人物》中,30年来,包括乔布斯、沃兹尼亚克等一众苹果创使人、股东和高层从来没有停止过内部争斗,原因就是,这家最初被称为“苹果电脑”的公司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犯着一些看似低级而可笑的错误。然而就像自传中所说的那样,这一切完全符合乔布斯在早期就灌输给苹果的那奇怪的逻辑,“错误就代表着新的机会”。显然,在上世纪80年代,创新一词并未如今天这样成为一种社会流行词语,在那个计算机和软件应用仍然以单纯形式存在并随时等待爆发的特殊时刻,乔布斯的某种叛逆性决定将苹果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而奠定了今天苹果在创新上的雄厚基础。而近半个世纪沉淀下来的那种缘于黑客们的文化内含,恰恰成为了苹果赖以生存的源动力和精神支柱,就像沃兹尼亚克的新书《iWoz:从电脑极客到文化偶像》中所回忆,“在苹果的每一项发明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那种‘家酿计算机俱乐部’中独有的黑客精神,在苹果的最具标志性和里程碑式的三大产品——Apple II、Mac和iPod——中,这种革命性的类似于嬉皮士们发疯般的颠覆行为一次次地决定和改变着苹果的命运。”
从1976年苹果公司的成立开始,苹果的人和事就充满着离奇和神秘。多数人只记得大起大落后被惊为天人的乔布斯和一代电脑奇才如今寂寥没落的沃兹尼亚克,而忘记了一个决定着苹果最初阶段命运的重要人物,罗纳德·韦恩(Ronald Wayne),鲜为人知的苹果的第三位共同创使人。如果说乔布斯代表着精神,沃兹尼亚克代表着技术,那韦恩就是两者的综合者,一个兼俱思想与技术的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黑客。苹果的Logo、Apple I型说明书和最初的商业计划都出自这位被遗忘的苹果创使人。然而,韦恩却成为了苹果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和笑话,过于理性的他无法忍受乔布斯在商业上的疯狂和沃兹尼亚克在技术上的执着,合作数个月后将现在价值十几亿美元的所有苹果股份以800美元的价格卖了当时他眼中的两位“病人”,“我从未后悔过当时的决定,谁都会逃离那两个不正常的家伙,我的决定正确无比”,即使在30年后,韦恩也没有认为自己的决定是一个错误。
韦恩的离开为苹果带来了深远影响,苹果因此而更加倔强,保证了创业初期难得的团结。“一切都在以非正常的轨迹发展”,多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乔布斯为苹果带来了好莱坞式的精彩,“就像是一位在30岁就成名的艺术家,简直难以置信”,《花花公子》在1985年如此评价29岁的乔布斯。数月后,又一次苹果式的意外发生了,董事会决定限制乔布斯的权力,他们感到“苹果将毁在他的疯狂下”,而不久后沃兹尼克尼和乔布斯的相继辞职也隐隐预示某种不为人知的前兆,“就像被人狠狠在肚子上打了一拳,然后一下子飞出老远。我才30岁,还要创造许多事情,我想苹果电脑对我来说是一件战利品,但下一个机会肯定不会是苹果了”,1987年,乔布斯在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状态和对苹果董事会的不满。另一个细节是,外界曾以为他和沃兹尼亚克两人联手以辞职向董事会提出抗议,而在《iWoz》一书中,沃兹尼亚克的解释不过是一种“大环境下的巧合”,事实上俩人的矛盾由来以久,即使是今天,乔布斯仍然以拒绝为《iWoz》写序来表示着某种隐藏多年的不认同,而《偶像乔布斯》同样因为“内容过于个人化宣泄”而一度被苹果公司禁止出版。“苹果中的每个人都在犯错误,有时候我甚至认为,苹果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显然,乔布斯的态度并没有责怪任何人的意思,相反,他似乎正在“以错误为荣”,而在1986年收购卢卡斯电影电脑图片公司和成立了决定意义的Pixar更让乔布斯享受着因“错”得福后的快感。
创新,命运的安排
“非技术出身、没有MBA文凭,甚至连大学都未毕业,除了选择创新,他还能做些什么”,《FastComany》将乔布斯的创新归为命运的选择。离开苹果后的近10年间,乔布斯和苹果就开始了双线发展,接替他的两任CEO,迈克尔·斯宾德和吉尔·阿梅里奥同样为苹果带来了一些不同的东西,Newton掌中电脑、eWorld Service、还有极具前瞻性的世界最早的数码相机产品之一QuickTake 200,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同样具备相当的活力和创造力。而结果就像乔布斯评价那些有创意但不成功的产品时所说,“如果那些又新又酷的产品不能够为你带来可观利润,那不是创新,只是艺术”,相比苹果的原地徘徊,乔布斯领导的Pixar却是一日千里,短短几年间就在动画电影和3D技术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如果在1986年我就知道Pixar的价格的话,我打赌,一定会买下它”,《财富》杂志在1995的评论证明着乔布斯的成功,而1998年Pixar最辉煌的时刻,《商业周刊》甚至表示,“Pixar将成为下一个迪士尼,不是取代,而是下一个”,这时的乔布斯刚刚重返苹果不足一年,命运兜了一个大圈子,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1997年《时代》周刊的封面上再次出现了乔布斯的身影,“重启苹果”的标题让人兴奋。这一年苹果的股票上涨了33%。在与盖茨的商业谈判中,乔布斯为苹果争取到了数亿美元的专利费和1.5亿美元的股权,“与微软走得更近了”成为了那一时刻苹果的标志性口号,同样也被一些极端者视为苹果最丢人的垢病。这一年,《哈里·波特》第一集出版,乔布斯并没有想到买下版权让Pixar制作一部科幻电影,他当时惟一的目标是让苹果与耐克、可口可乐、微软一样,成为最棒的品牌之一。之后的三年间,苹果只推出了两款真正意义上的新品,iMac一体机和PowerMac处理器。
乔布斯的运气在这段时间特别地好,iMac五个月卖出了80万台,苹果首次因一款产品的成功而获利丰厚,并在1998再次赢利,结束了从1993以来连年亏损的黑色时代。这一年还有两件事情影响着乔布斯,首先是《黑客帝国》全美公映并大获成功,然后是Napster陷入版权官司,前者让Pixar加快了电脑特技技术的研发,同年推出的《玩具总动员2》获得了近5亿美元的票房,之后的《怪物公司》成为了史上票房最快突破1亿美元的动画片;后者为乔布斯带来了新的灵感,开始iTunes音乐商店的构思。1999年,乔布斯又上《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史蒂夫的两件工作”(Steve’s Two Jobs),这一年苹果和Pixar的双丰收真正竖立了乔布斯的偶像地位,“苹果用艺术创造技术,Pixar 用技术创造艺术”,与乔布斯有关的新闻充斥着各媒体的前三版,让人回忆起20年前Apple II时代。
2000年无论是对苹果还是乔布斯来讲都是一段值得记念的时间,这一年,董事会任命乔布斯为“永久CEO”(Permanent CEO),赋予了他完全独立的管理权。此后他做的最得意的事情就是重用了iMac设计师乔纳森·伊夫,而正是他设计了苹果最火爆的产品iPod。“人们已经开始狂热和失去理智,像中了毒一样争相购买iPod”,在乔布斯的指示下,伊夫设计出的iPod受到近乎宗教式的追捧,“我负责创造产品,他负责创造文化”,iPod的成功在伊夫看来归功于不折不扣的创新,有功能上的和产品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和文化上的。2002年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是一台苹果iMac G4电脑,在产品面前,乔布斯这次成了配角,只在显示器上露了半个脸。这一年,创新成为最热的词汇,设计、包装、功能、外观、营销等每个环节都在倡导着创新理念。在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下,苹果与创新成为了同义词,乔布斯的每一句话都像名言一样被人引用。之后一年间,iPod和iTunes席卷全球,苹果和乔布斯几乎被世人神化。
近几个月来,苹果推出新产品的速度明显在加快,火柴盒大小的Mini iPod Nano、视频iPod和坐在沙发上就可以遥控电脑的Front Row,创新已经成了苹果的血液,乔布斯谈及创新时总喜欢将它比喻为“概念车的故事”,“就像许多公司一样,你看到一款概念汽车,够酷够个性。四年后,你突然看到有人在开着它上街,到处是它的广告。你心跳加速,跑去销售商那里买车。这就是创新变成财富的过程。”洗脑式的将创新思想灌输进苹果公司每个人脑子里,乔布斯会把不认同他的思想的人一一赶走,“索尼那帮家伙就像在举着望远镜过马路,因为他们的办公室在第四层”,这是他喜欢的苹果式的笑话。“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功能,苹果的产品全部由苹果制造,我们随时可以改变,创新每天都在发生,我们关注产品中的每一项技术,只有这样,每一项创新才能顺利的变为产品。苹果的创新就在于我们能够掌握每一个零件,从1976年就开始了,就像命中注定”,这就是乔布斯对待创新的态度,而就在一个星期前,苹果刚刚申请注册了iPhone的商标,暗合了外界“向移动通信进军”的传言,“没有人知道乔布斯的盒子装着哪种颜色的巧克力糖”,负责iPod部门的副总裁托尼·弗德尔说,“他不在乎输赢,只想搞出点新名堂,因为他是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