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港是哪个区:佛山市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1:43:57
佛山市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
发布时间: 2010-12-10 发布单位:区委宣传部
佛山市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围绕《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产业强区战略,以构筑优势产业链条为核心,以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拓展产业高端,提升产业价值,优化产业服务,改善产业生态,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同步飞跃、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建设“适宜人居的工商名城、幸福优美的岭南水乡、四化融合的智慧城区、文明时尚的和谐家园”的五星级南海,制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创建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三着力一推进”示范区为主要目标,全力推进东翼、中枢、西翼“三大片区”的产业建设,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科技都市型产业、岭南文化休闲旅游 “五大基地”,实施重大项目、自主创新、信息化、品牌和标准化、产业总部、产业人才集聚、产业生态“七大工程”。 (即“357”计划)
预计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36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超过20%、22%,实现三个“显著增加”:先进制造业贡献度显著增加,新兴产业整体规模显著增加,现代服务业比重显著增加,三大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二、建设“中枢两翼,核心带动”三大功能片区
按照“中枢两翼,核心带动”发展战略,突出“一山两站三湖”战略支点,构建三大功能片区。
1.东翼:现代金融、商贸功能区。包括桂城、里水、大沥东部。按照“优化提升”要求,以“泛千灯湖”概念拓宽广东金融高新区范围,充分发挥广东金融高新区(A、B、C、D区)核心功能,辐射佛山一环东线都市型产业带、三山新城、广佛国际商贸城、里水金融后台服务配套区,形成“一区多园”格局,打造“广佛金谷”;借力广州南站,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产业总部、产业孵化园等都市型产业;积极培育高科技产业;扶持提升家电、纺织服装(内衣)。
2.中枢:现代制造、产业智库功能区。全面整合提升南海经济开发区(包括狮山、罗村、丹灶环保工业园、大沥虹岭路以西),以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按照“加快崛起”要求,大力发展汽车制造、新型显示、新光源,重点培育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扶持提升装备制造、金属加工。整合科教资源,打造国家级产业智库城。高起点规划开发博爱湖,建成以公共服务为主体的中枢服务核心区。抓好佛山西站建设,建成辐射珠三角西部地区的高端客运交通枢纽。
3.西翼: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功能区。包括西樵、九江、丹灶南部。按照“突围提速”要求,以西樵山为龙头,以锦湖片区为核心,整合周边旅游文化和田园生态资源,重点发展有岭南特色的文化旅游业,重树岭南名山新形象;抓好丹灶及官窑货场建设、整合提升九江港口功能,加快研究和推进高铁物流和沿江物流联动,打造珠三角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之一;扶持提升纺织服装。
三、打造五大基地
(一)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15年,先进制造业产值超过1600亿元。涌现1家以上产值超500亿元企业。
汽车产业:大力发展汽车整车以及发动机、传动系统、汽车电子、车用工程塑料件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完善汽车产业链,建成华南第二大汽车产业基地。鼓励和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
装备制造产业:突出强化自主创新,发展具有自主品牌的世界级风电、核电设备;做精做专金属加工、医疗器械、塑料、印刷、模具、造纸等专业设备;发展数控机床、智能工程机械。
(二)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五年翻两番,到2015年超过1750亿元。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5个以上省级科研机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
新型显示产业:大力发展新一代平板显示产业,积极推进高世代液晶平板、OLED等新型显示项目,发展新兴背光材料、OLED发光材料、彩色滤光片、驱动元件等关键材料部件,完善和拉长产业链。
新光源产业:大力发展MOCVD制造和LED外延、芯片、封装和中高端应用产品,致力打造新光源研发、生产、检测、展示、销售、物流全产业链,建成国内领先的LED产品研发检测中心和生产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加强孵化器建设,推动以生物工程新药、化学合成新药、现代中药为重点的创新研究和产业化;积极引进生物工程和国内外制药龙头企业。
节能环保产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及国际合作,大力引进节能环保科技服务机构,培育发展以环境治理装备关键部件与材料为主的环保制造业,打造国内知名环保装备制造基地。
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新型太阳能光伏材料、高效电池材料等,发展环境生态工程、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再生等绿色材料,着力培育、引进一批骨干企业,打造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全省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到2015年,金属加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三大优势产业总产值达2500亿元,新建2个以上国家级、15个以上省级科研机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
金属加工业:制定南海铝材行业标准,积极提升建筑、民用铝材产品水平,发展工程、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特种高端工业型材;加强“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品牌宣传和产品设计开发,推动传统小五金向新型五金、精品五金发展。
纺织服装业:以染整制造技术进步、纺织面料开发为突破口,强化纺织面料龙头地位,发展服装、家纺、工业用纺织品等多元化终端产品,完善产业链;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内衣行业标准,强化产品设计与文化、健康、美学的结合,打造中国内衣创意产业总部基地。
智能家电产业:以强化工业设计、促进节能环保为抓手,鼓励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开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家电。
(四)珠三角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科技都市型产业基地: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70%。
金融业:坚持巩固后台、做强前台思路,大力引进银行、保险、证券等现代金融前台机构,不断拓展创投、私募、金融租赁等金融服务新领域,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灵活创新的资本平台,以金融力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引进智力密集型金融后援机构和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引进金融培训、咨询交流等机构;发展金融硬件设备制造。
科技服务业:建设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园、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培育发展工业设计、微机电、软件开发、环保技术集成、三网融合与通信等高科技产业;大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智能交通等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发展高端知识流程、企业管理服务外包。
现代物流业:创新金融、信息、物流结合业态,发展新型电子交易平台。重点推动高铁物流与沿江物流联动错位发展,丹灶货场建成以集装箱物流为主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官窑货场建成汽车及配套产品专业物流基地,九江建成钢铁加工配送基地。
产业总部:以金属加工、内衣等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大力推动龙头企业组建总部企业、建设总部载体;集聚发展商贸流通业、信息、展示、公共创新平台,提升传统产业服务功能和发展水平。
产业智库城:积极引导、促进产学研结合。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决策咨询、工业设计、工程研发等中介机构;支持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高校研究生院,推动工业设计、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与成果转让,打造国家级工业设计与研发成果交易平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及培训,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
(五)岭南文化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一批国际级文化旅游主题园区,建设珠三角西部休闲旅游目的地和精品农业示范区。
文化旅游业:整合提升旅游资源,做强文翰樵山、文康武鸿、南狮龙舟、平洲玉器等文化品牌;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主题园区和中国(广东)历史文化名村;建设5A级西樵山国家级旅游名城、4A级国家旅游景区(中国玉器城);发展高星级酒店,打造珠三角高端文化休闲旅游基地。
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批文化产业载体,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项目;加快建设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平台;重点发展广告影视、动漫网游、数字内容、创意设计等新兴文化产业。
都市型农业:根据地缘及文化禀赋精心选择,集约打造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型的农业休闲示范区。
万顷洋广佛园艺天地:加快建设万顷洋园艺世界、百合花种植基地、农民创业园,大力发展观光型、体验型都市化农业和现代农业总部基地。
万亩桃园农业休闲度假村:整合南国桃园周边特色农业资源,建设千亩桃花基地、水生蔬菜种植基地和南海花卉城;大力推进万亩桃园都市型生态农业品牌建设,打造农业生态休闲基地。
岭南农耕文化示范园:结合鱼塘标准化整治,恢复西樵山南桑基鱼塘风貌,挖掘桑基鱼塘生态养殖文化,倾力打造“千顷鱼塘万亩田”桑基鱼塘生态农业基地,发展农业生态文化旅游。
水产生态基地:打造鱼文化品牌,建成集现代水产养殖、种苗繁育、深加工、物流为一体的水产生态基地。
四、实施七大工程
(一)重大项目工程
以重大项目带动“十二五”超1000亿元产业投资。组建大项目服务团队,着力研究解决一批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责任制,强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现有50个重大项目见附表)招商建设,筑牢现代产业体系骨架。
(二)自主创新工程
依托产业智库城,构建多主体、多层次、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实施“选种育苗计划”,重点研究发展新兴产业领域孵化器、加速器。加强专业镇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发挥“雄鹰”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实施传统产业重大项目、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推广计划,提升主要行业工程研发、产品设计开发、检测认证水平。支持企业建立院士工作室、博士后流动站,争创国家级实验室以及各级工程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立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工作制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建设知识产权投融资环境与服务支撑平台,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打造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
(三)智慧产业工程
实施“电子政府计划”,实现行政服务的电子化、智能化。着力解决数字化改造过程关键技术和共性问题,利用电子商务创新商业模式,加快、加深传统产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高带动性、高倍增性和高创新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企业生产过程与管理控制的数字化、智能化。以企业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一体化运作,力推现代物流产业、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内容和文化创意等数字创新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云计算中心及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使信息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积极扶持本地信息化企业发展,实施“雄鹰信息化计划”,首先推动一批雄鹰企业成为信息化示范企业。
(四)品牌和标准化工程
鼓励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名牌企业数据库,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培育一批金融、制造、流通、文化旅游、农业著名品牌,打造南海品牌产业群。引导企业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以协会为纽带建立行业技术标准联盟,组织优势行业实施全行业标准化生产,主导制定若干高于国家标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标准,抢占行业制高点。
(五)产业总部工程
依托金属加工、内衣等优势产业,推动龙头企业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推动总部载体建设。加强总部载体办公用地保障,将其优先纳入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探索利用工业用地建设总部载体。完善配套设施,出台引导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生产企业(非制造业务)等将管理、物流、销售业务迁入总部载体。
(六)产业人才集聚工程
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平台,实施人才集聚“568计划”,即未来5年内吸引60个优秀创业团队或领军人才、800个高级人才在我区进行成果转化或创办科技企业。建设高素质人才创业载体,出台有竞争力的风险创业、生活补贴等政策,从学术交流、人才落户、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切实完善人才服务综合功能,优化人才工作综合环境,大力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团队、人才落户。鼓励、支持企业与职培院校、机构开展“产学研”多层次合作,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人才培养机制,扩大产业人才培养途径和规模。
(七)产业生态工程
推进产业生态化改造,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大力实施“三个一批”(即改造提升一批、扶持壮大一批、转移淘汰一批),逐步建立起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引,加快有色金属行业清洁生产改造,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加强重点能耗企业节能监测,积极推动西樵纺织产业基地申报“国家循环经济园区”。
五、保障机制
坚持政府统筹、规划引领、政策引导、突出重点方针,充分利用《‘狮舞岭南、龙腾南海’文化发展行动计划》及《南海城市更新行动计划》的灵活政策与机遇,继续深化落实“雄鹰计划”,围绕现代产业体系中心任务,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责任意识,扎实推进南海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一)加强组织保障。
充分发挥三大片区管委会统筹整合作用,成立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督促、协调本行动计划实施。各镇街、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切实保障各项措施贯彻执行。
(二)加强政策支持。
从三个方面完善、强化扶持政策,形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政策体系,引导我区产业发展按照计划有序、快速推进。
1、产业载体建设方面:充分利用区、镇(街道)公有资产平台,推动区、镇(街道)、村三级共同加快产业载体建设。灵活运用现有三旧改造和都市型产业有关政策,支持土地所有权人、投资者以各种方式加快建设和改造产业载体,进一步盘活农村建设用地。根据产业特性调整部分产业载体容积率。确保“十二五”期间全区新建超1000万㎡产业载体。
2、产业转型提升方面:强化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促进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提升。
3、自主创新、人才集聚、融资上市方面:大力吸引优秀团队、领军人才、高级人才落户我区,推动企业加强创新,努力缓解企业融资困难,实现滚动发展。
(三)加强金融支持。
充分发挥金融对资源的配置作用,积极创建国家科技金融合作创新试点示范区。发挥广东金融高新区优势,鼓励商业银行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对我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大力发展担保融资、知识产权投融资、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信托等多种新型融资方式,建立科技创意引导基金,引进和发展创投基金,为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继续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争取到2015年,全区共有50家上市公司(含新三板),融资额超过100亿元。
附件
佛山市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
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重大产业项目
项目名称
先进制造业项目(5个)
30万辆轿车项目
新能源客车项目
核电站空调系统设备产业化项目
风电机组产业化项目
环保节能及能源再生电梯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1个)
液晶电视显示模组项目
低温多晶硅TFT-AMOLED显示屏项目
佛山市新光源产业化示范基地
LED芯片项目
生产型MOCVD设备的自主研制及产业化项目
LED大功率路灯项目
中科院南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
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
广东金融高新区国家环境保护技术应用与展示中心
太阳能电池组EVA封装胶膜生产设备
珠三角区域卫星综合应用示范基地
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项目(8个)
空调风机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和高能效空调产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
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新型铝材项目
合金项目
丹灶“中国日用五金之都”产业基地项目
西樵纺织服装产业中心
盐步内衣产业中心(二期)
纺织服装项目
服装项目
现代服务业项目(16个)
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国际金融综合服务区
数据中心项目
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
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项目
西樵锦湖片区建设项目
佛山西站枢纽
广珠铁路丹灶、官窑货运站
广东保税物流中心
钢材交易中心
钢材加工配送中心
物流总部基地项目
广东广佛低碳产业总部基地
华南国际电光源灯饰城
华南国际现代冷链物流中心
广东省通信及信息服务后台基地
高端文化休闲旅游业项目、农业项目(10个)
西岸旅游产业园
平洲玉器街全国玉文化特色产业区
万顷洋广佛园艺新天地项目
西樵山“梦工场”主题公园
南海会馆
文化创意商务园区项目
八达通鸿场文化馆
万亩桃园农业休闲度假村
岭南农耕文化示范园
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项目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八日
《佛山市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
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
新闻发布会新闻资料
(2010.12.9)
为统筹推进 “十二五”期间南海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产业、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在充分分析现有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成果、科学预测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我区草拟了《佛山市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计划》)。
《计划》是“十二五”期间我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草拟的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企业家、经济学家、群众的意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11月26日,南海区委书记邓伟根、副区长万志康连同经贸、发改、科技、规划等部门负责人,召开了《佛山市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企业家座谈会,听取了昭信集团、志高空调、坚美铝材、中显科技、艾科电子、中铁物流等分别代表先进制造业、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10多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企业家充分肯定了《计划》是一份“目标明确、定位恰当、数据充分、布局合理”的规划,并在三旧改造、产业载体建设、优化产业氛围、信息化、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12月2日,副区长万志康连同经贸、发改、科技、规划部门负责人,召开了《佛山市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专家座谈会,邀请了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珺教授、国家大学科技园李本祥高级顾问等著名专家,以及佛山市发改、经贸、规划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与会专家、领导指出《计划》是一份科学、务实的行动纲领,同时也在提炼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加强区域联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专家、企业家、行业协会负责人评论:
王珺(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行动计划,能够从里面看出来南海正在加速转型过程中,对“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抓得比较清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先进的东西和传统的东西升级两个轮子一起转,层次安排比较合理,各个产业的位置都能够摆出来。在实现《计划》的过程中,既注重了产业的多样化,又突出重点在二三产业联动的新都市区,实现产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推进。
潘泳(中共广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信息处处长):发展都市型产业是南海的显著特点,《计划》重点抓都市型产业,有利于南海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李本祥(华南理工大学原校长助理、科技处长,现任国家大学科技园高级顾问):是一个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的,务实的计划,整个结构很详细、详尽,既有总的指导思想,也有具体的产业布局、保障措施。从整个产业的角度,强化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概念,对南海十二五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梁凤仪(广东昭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份计划目标明确、定位恰当、数据充分、布局合理……《计划》把三旧改造提到新的高度,实施三旧改造、平民变公主,“穿衣戴帽、脱胎换骨”。
朱咏峰(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南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中心主任):总体来看是一份比较好的规划。生物医药产业是中国比较容易与世界水平接轨的产业,《计划》把生物医药产业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说明南海有信心、有决心去打造这个产业,对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来说,与南海合作的信心就更足了。
李昭明(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广州公司总经理):《计划》关于九江的定位,对于像中铁这样的央企具有很大吸引力,九江的地理位置、空间布局、水运条件都非常适合发展现代化的钢铁物流产业。
南海家电行业协会负责人、东芝(南海)家电制造有限公司胡忠表示,《计划》把智能家电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非常令人鼓舞,希望政府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中枢片区配套设施。
南海电光源行业协会负责人、广东济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子能表示,《计划》让他感到非常振奋,使得新光源企业对于扩大在南海的投资、延伸产业链、使传统光源向LED转型充满信心。
南海铝型材行业协会秘书长苏天杰认为,《计划》十分全面,对于产业的定位很准确,指出的南海铝型材行业技术、标准化发展方向以及产业总部,都契合整合行业发展大方向,与南海铝材行业的企业家认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