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车辆违章查询: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偏差矫正的策略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5:41:59

060735036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偏差矫正的策略研究

吴中区木渎第五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木渎镇处于长江三角洲苏锡常经济开发区,是吴中区的经济重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大批流动人口来木渎经商务工。从我校来看,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逐年递增,2003年流动人口子女占学生总人数的32%左右,2004年占学生总数的38%,2005年已经上升到44%,目前已占到学生的50%左右。                                                                                                                                                                                                                                                                                                                                                                                                                                                                                                                                                                                                                                                                                                                                                                                                                                                                                                                                                                                                                                                        

2、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观念的不断进步,农村离婚率逐年上升;也有很多家庭因做生意失败、发生事故等诸多的原因造成家庭的变故,使一部分孩子沦为单亲或贫困子女。目前,这些学生占到学生总人数的2.2%。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歧视是对儿童最大的隐性伤害。而由于种种原因,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常常在社会上、学校里受到众多的歧视,长此以往不仅会使这些儿童心理偏离正常状态,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此,我校提出了《弱势群体子女心理偏差矫正的策略研究》。旨在创设和谐宽松的校园环境,研究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办法,帮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掌握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解决困惑的勇气和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适应能力,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推进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所涉及的“弱势群体子女”指:针对目前社会大环境来讲处于弱势地位的,在我校学习的外来务工子女;本地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学生;身体有残疾的学生。

本课题所涉及的“心里偏差”指: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就我校弱势群体子女存在心理偏差问题而言,主要指:自卑心理、孤独心理、排斥心理。

三、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总目标

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预防和纠正心理偏差,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发展自己,从小打下“身心俱健”的坚实基础。

(二)、预期目标

1、培养和发展学生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特征,自主坚强的意志品质。

    2、培养和发展学生广博的兴趣,丰富的个性。

3、乐于交往,善于合作,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存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等。

(三)、研究内容
     1、调查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产生心理偏差的原因。

     2、探索学校如何与社会、家庭合力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总结一套适合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偏差矫正的基本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原则

(1)可行性原则。在制订计划和测试体系及探究方法、规律时,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做到既具体又便于操作。

(2)灵活性原则。在方案实施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计的情况。因此实验实施过程中,随机变化,并适当修改实施方案。

(3)客观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必须采取严格的客观求实的态度,较全面地搜集材料,争取掌握更多的事实,保证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重点观察实验对象的交往能力、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并及时做好跟踪记录工作。

2、个案剖析法:建立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档案,注重剖解,形成典型个案。

3、经验总结法:采用边实验边总结的方法,及时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前的调查与分析

1、 调查的内容

本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⑴了解外来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情况;⑵调查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自信心状况;⑶了解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在校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能力如何;⑷调查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家庭环境;⑸了解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自我调节能力。

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自卑心理

调查结果表明,在200位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中有86名学生认为在学校中自己几乎处处不如别人,占总人数的23.5%。有113名学生认为自己表现一般,没有出色之处,占总数的56.8%。自卑心理导致了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退缩行为,有109名外地生觉得自己当众说话会感到紧张,有42名学生常感到非常紧张,不想说话。据任课老师观察,有些外地生尤其是刚转进不久的外地生常有不敢发言或说话时声音小、脸红、不肯抬头等现象。

从客观上来看,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1、 生活水平的差异。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甚至优越的本地同学面前,感觉到了生活水平上的明显差异,往往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

2、知识、能力的差异。不少刚转进木渎第五小学的外地生和绝大部分本地单亲或贫困学生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等诸多原因,在阅读、写作、计算、绘画能力等方面都和在校的一般学生有着不小的差距,有的二年级外地生的知识水平还不如本地一年级一般学生的水平。在学习上的弱势使得他们产生失败感。

3、语言的差异。外地生多来自外省、市的偏远农村,普通话不标准,语言差异,影响了他们表达和交往的自信心。客观存在的差异再加上有些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评价自我时主观上夸大自己的缺点,导致他们的自我概念产生偏差,总感觉自己总体上比别人低劣,导致丧失自信,在各方面自我挫败。

(2)孤独心理

 通过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跟踪观察,发现他们中间不少中高年级的学生很少主动与同学交往或一起做游戏,即使在集体活动时,他们也常常是“旁观者”或“局外人”。

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产生孤独心理的主要原因:

1、同学的忽视和冷淡。一般学生都有相对稳定的同伴群体,交往需要的满足容易使他们忽视与新转进的外地生主动交往。也有的同学因语言、习惯等差异,而较少与外地生一起游戏,致使外地生的孤独感越来越严重,形成了与人交往的冷漠。

2、得不到家长的充分爱抚。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父母大多忙于生计,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没有更多的精力与孩子进行语言和情感交流。也有些家庭教育方式简单,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孩子缺乏安全感,社会性的欲望受到遏制,渐渐形成孤僻的性格。

3、一些老师不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特点,认为他们不吵不闹而置之不理,促使这些孩子更加孤独。

4、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自身主动交往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总是等着别人来主动接近自己,这种画地为牢、守株待兔的惰性心理,是人际交往的一大障碍。

(3)排斥心理

具有“排斥心理”的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抱有戒备心理、猜疑心理,经常怀疑别人看不起他,想欺侮他,对他人言行容易产生误会。不肯轻易接受同学的意见和帮助,如同学一旦触犯到他们的利益(即使是无意的),他们也会毫不客气地给予回敬或报复,用侮辱性的话骂同学甚至动手打人,给同学留下的印象是“毫不讲理”甚至“冷酷无情”,几次下来,即使是其他同学也会敬而远之,最终导致同学关系紧张。

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排斥心理”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引起:

1、错误的认识。有位外地生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是外地人,如果不‘狠’一点,‘凶’一点,人家会小看我,欺侮我。”;

2.受到过别人的嘲笑、冷落、歧视,由此而猜疑任何人,不管别人是好意还是恶意,一律排斥在外,久之形成排斥心理;

3.他们从小缺少友好相处的指导,主观上想与人交往,但又因为其人际交往技能差,多次受挫之后,形成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的个性。

(二)开展实践研究,促进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家庭、社区形成合力,创设强烈“心理场”,寻求合理教育策略。

(1)、建全学校心理辅导组织网络,努力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① 建立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辅导机构。

学校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在组织落实的基础上加强宏观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范围包括研究、指导、协调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辅导的各项工作,对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全盘掌握,及时研究并制定施治办法。机构成员(班主任及部分学科教师)具体负责各班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② 建立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个性心理记录档案

   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心理偏差记录建档,并通过对这些原始材料的汇集,分类和分析,确定心理偏差的特征。熟悉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感情需要,尤其对他们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要慎重地对待和妥善引导,为他们发挥和实现自己的‘潜能’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条件。

③ 开设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辅导课。

根据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偏差的共性,由专任心理辅导老师,利用每周一次的晨会课和隔周依次的健康课,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讨论分析、游戏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慢慢打开这些孩子的心扉,让他们学会倾诉,

克服心理弱点,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④ 建立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辅导室

   为了能针对性的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偏差进行疏导和纠正,鼓励学生自助自教,学校设立 “心理辅导室”。每星期一、三、五中午,三名辅导员轮流坐班,接受学生的咨询,进行个别辅导。

⑤ 规范教师言行,以自身的心理健康感染学生。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这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于服饰都为学生所观察、注意,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田留下深深的烙印,或留下创伤,或产生巨大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个人爱好、热情所向及着迷之处恰恰就是那颗点燃学生智慧的心灵之火的炽热火花。”

我们要求教师做到:无论是境遇顺利还是遭受挫折,在学生面前都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对待学生总是要满面笑容,以乐观的精神感染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动作,流露出对每个学生都寄予希望,真诚的信任,殷切地期望他们不断进步。

       ⑥ 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中小学实施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a优化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是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和教育情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了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情绪波动、师生彼此间的关系,对教与学的态度以及对周围事件的关系,是课堂教学的心理背景。众多研究表明,作为在课堂教学中占优势的群体情绪,课堂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较大。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鼓励,重视教学中情绪的调节,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心理气氛。

b 改革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因素组成的完整而复杂的过程,是学生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和谐统一、相互作用的过程。我们认为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最主要的是改革教学模式。为此,我校在学科教学中开展了"情知教学"的研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注意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激发,以情促知,以知促情,使情与知和谐对称发展,创设学生愿学、乐学的课堂氛围,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的目标与效果。

c 利用教材因素  我们对小学语、数、音、体、美等教材进行了梳理,发现在这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包蕴着心理素质的内容,充分利用好这些教材,使各学科都能根据学科教学特点,有机渗透心理教育。这样既增加了学科教学本身的内涵,又扩充了心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的心灵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可谓一举多得。

2)、增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优化家庭教育心理氛围。

    据美国全国医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对孩子的帮助中,父母通过给孩子的关注、爱护、理解等倾注情感的方式达到的效果,是其他各种方式总和的6倍,70%的孩子表示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多,心中的忧伤就越少。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的直接影响,身为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有义务、有责任担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经常了解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经常督促、指导,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氛围。

但据我们了解弱势家庭,特别是外来人口子女学生家长大多忙于赚钱,而疏于家庭教育。因此,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也就成了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积极地向家长宣传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我们利用家长学校,每学期给每位家长上两次课,其中集中授课一次,分年级授课一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辅导;将学校编制的学生心理教育目标,发放给家长,请家长注意对照目标,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我们正式出版家长学校读本《简明家长读本》一书,辅导家长理解儿童心理,规范自身言行;学校为每位家长征订了《家教周报》,组织家长学习家教理论。定期发行家长报,向家长宣传儿童心理辅导的有关知识;学校与家长委员会配合,每年评选"十佳家长",宣传典型家教事例,树立家教榜样。

我们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使每个弱势家庭认识到:在一个家庭中,要保持和谐愉快的气氛,才能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成员之间要互相支持,能乐观的对待家庭所面临的压力,彼此谅解扶助;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父母能够在孩子的面前坦诚自己的观点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作出表率;平时可以一家人到大自然中去散散心,调节心情,陶冶情操,也可组织一些有趣的家庭活动,充实生活的内容,增加生活的情趣。在这样家庭里,身心放松、思想活跃、性格开朗、积极乐观,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3)、与社区共建,尽力创设关爱的社会氛围。

社会是个大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学习做事、学习做人的重要课堂,也是学生磨砺意志、体验自我的极好场所。

学校准备与天平山范仲淹纪念馆、消防支队、社区居委会等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这为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偏差心理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组织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开展雏鹰假日小队实践活动,让民工子女参与到“范仲淹纪念馆义务讲解小队”、“消防小卫士”、“助残小队”、“阳光小队”、“环保小队”等一大批名优小队中去,担当“小小讲解员”、“消防小卫士”、“希望工程志愿者”等角色。使他们的自信心有所提高,心灵得到释放和陶冶。

2、有针对性地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有效矫正策略。

自卑心理、孤独心理、排斥心理严重影响了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本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活泼地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积极探索消除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1)提供帮助,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获得成就感。

    自卑是阻碍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进步的大敌,它影响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必须帮助学生消除。

① 开发优点,促进自我接纳。

每个人不仅有弱点和缺陷,更有长处和缺点。如果能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认识到或相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多于弱点和缺陷,就不会产生自卑。小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以他人的评价为参照的,其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自评的影响更大。因此,首先教师应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连自己都未必知道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促进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接纳自我。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评价、纵向评价。我校在各班中广泛开展“每日表扬”活动、赏识晨会、“夸夸我自己”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注意发现他人和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在这些活动中,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逐步消除自卑心理。

② 给予空间,促进自我实现。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实现预定的目标,获得成功,体现自己的价值。外地生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本地单亲或贫困学生一旦升上一个新的年级后,这种愿望更强烈,但学业上的劣势和交往的失败经验,增强了他们回避失败的意向,导致对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的迟疑退缩。教师应根据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潜能,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有机会锻炼自己、展现自己。如开展自理能力比赛,让独立性强的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开展人人参与选拔的运动会,使动作技能强的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有用武之地……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将让他们产生成就感,消除“我几乎处处不如别人”的消极认识,从而相信:只要努力,我也行。成功的快乐体验和对自我的点滴肯定,有助于有自卑心理的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走出心理低谷,从而自信、自强,充分发挥潜能,不断实现自我。

(2)加强交流,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获得归属感。

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产生孤独心理的原因,主要是在进入一个新环境后,强烈的社交需要和归属需要不能得到完全满足所致。学校教育应设法满足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交往需求。

① 教师给予关注。我校提倡关注弱势群体,偏爱后进生、外地生。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引导者,还要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朋友、伙伴和合作者。有孤独心理的学生往往默默无闻,不愿或不会主动与人交流。因此,教师就要多留心观察他们、接近他们,嘘寒问暖,主动帮助解决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关心他、喜欢他,从而乐于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

② 丰富集体活动。要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消除孤独心理,感到自己生活在团结、温暖的集体中,可以积极开展一些集体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在班级中努力创造一个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的良好风气,使班中平等看待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能主动邀请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参加活动,与他们保持情感交流。多参加友好、协作的集体活动,有助于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产生集体感、归属感。

③ 增强主动交往意识。弱势群体子女学生产生孤独心理的外因在于周围交往群体的忽视或歧视,更主要的内因还在于他们主动交往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在这方面,教师应给予专门的交往辅导和交往技能的训练,让他们消除自我封闭的心理,从主动接近自己喜爱的同学开始,逐步扩大同伴群体,消除交往劣势,获得友谊感,改变自己“独行侠”的角色。

④ 争取家长的支持。弱势群体子女学生的家长往往较重视子女的学习情况,而忽视孩子的交往需要和情感需要。因此,需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我校定期发放“家校联系单”,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的适应性情况和交往情况,使家长也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对孩子少一些呵斥,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交流,积极创设条件让孩子与人交往,获得交往的快乐,消除孤独感。

(3) 消除顾虑,让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获得信任感。

对于具有排斥心理的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教师应透过他们蛮不讲理、爱惹事生非的表象,看到担心遭歧视、受欺负的顾虑和争强好胜、不甘服输的心理特点。

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和同学应用和风细雨般的关怀、雪中送炭似的帮助和宽容博大的胸怀去滋润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消除种种顾虑和对他人的戒备,信任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从而消除排斥心理和攻击性行为。同时,教师还可通过辅导让这些学生明白交往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相互性”原则,产生以真诚去换来真诚,以信任赢得信任,以友好获得友好的愿望,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印象控制,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为自己获得好人缘。另外引导学生多与老师和同学沟通,消除心理隔阂,增强相互理解。我校给每个同学(包括外地生)都安排了岗位,有的做“水长”,负责纯净水的开关,有的做值日班长,管理班级一日的事务等等,适当的岗位会让他们感到大家重视他、信任他,从而产生信任感,消除顾虑,与人真诚地相处,把精力倾注在自我价值的体现上。

我们相信,如果学校教育能多关注这个弱势群体,并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问题,那他们一定能愉快地适应异乡生活,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活泼地成长。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

1、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有关教师对课题进行论证并进行修改。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收集理论依据。

4)通过调查,建立“在校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偏差基本情况”资料库。

2、本阶段的工作策略。

这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必须对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作充分的论证,争取保证各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同时,做好对课题人员的培训工作,以保障课题的顺利开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8年6月)

1、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有:

1)了解学校中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偏差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寻找原因。

2)成立弱势群体家长学校,每学期二次向家长们传授家教的先进经验,促使家长们观念的转变。

3)课题组成员分别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社区、家庭教育等途径对课题进行研究,并探索出一套适合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偏差矫正的基本策略。

  4)组织课题组有关成员进行课题研究的再次论述。

分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解,前后对比,找出差距,对实施教育的过程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并商讨改进方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5)分阶段对课题做好课题阶段小结,每学期一次,根据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正课题实施方案。

2、本阶段的工作策略:

本阶段是实验工作的关键阶段,必须认真组织实施,抓好每一个环节,这个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和得到的结论,对整个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1、本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与评价。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个案、论文、学生成长追踪记录、家长学校教学情况等)。

3)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论证。

4)成果推广。

2、本阶段的工作策略。

  本阶段属于课题的总结阶段,必须系统全面地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得出课题研究的结论。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和教育论文。

2)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理偏差个案调查分析汇编。

3)家长学校教学材料汇编。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顾问:周永沛(吴中区教科所)

             蔡金星                                           

课题组长:   周林根(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1、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

2、全面负责本课题的研究进程;

3、进行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工作。

4、总结整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主要成员)

张金芳(教科室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负责课题中期实施过程;整理相关的课题成果。

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的课题研究性总结报告;做好个案调查工作。

陆继祖(教导主任、小学高级)

进行弱势群体子女学生课堂教学方面的研究;负责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张荣珍(教导处副主任、小学高级)

负责对经济困难、单亲家庭、流动人口子女的追踪调查。

张  敏(德育处副主任、小学高级)、顾华珍(少先队辅导员、高级教师)

负责对弱势群体子女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研究;

组织开展弱势群体家长学校及家校广播工作。

九、课题研究经费预算

本课题预计经费:20000元。

 1、购买相关的教育理论书籍。

 2、组织开展相关的竞赛活动和个性展示活动。

3、整理出刊成果集。